CN209078459U - 一种打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打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78459U
CN209078459U CN201821968305.1U CN201821968305U CN209078459U CN 209078459 U CN209078459 U CN 209078459U CN 201821968305 U CN201821968305 U CN 201821968305U CN 209078459 U CN209078459 U CN 2090784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a hole
inner via
relocation mechanism
grinding device
axi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6830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Lao'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Lao'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Lao'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Lao'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6830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784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784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784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打磨装置,涉及去毛刺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动加工设备使用打磨件加工时无法控制加工力度易发生危险的技术问题。该打磨装置包括用于驱动打磨件运动的驱动组件;用于与加工设备连接的连接组件,设置有内通孔,驱动组件设置于内通孔内,驱动组件连接有沿内通孔轴向方向设置的主轴,主轴端部贯穿连接组件并且连接有夹紧组件;用于对打磨件的轴向受力起缓冲作用的浮动机构,浮动机构第一端与驱动组件固定连接,第二端与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浮动机构第一端相对于浮动机构第二端沿内通孔的轴向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用于实现自动加工设备去毛刺工序的自动化。

Description

一种打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去毛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去毛刺,就是去除在零件面与面相交处所形成的刺状物或飞边。毛刺的危害性尤为明显,逐渐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目前绝大多数打磨件,例如锉刀、磨料丝刷等都为人工操作,没有适合安装到工业机器人或者机床的款式,随着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工业机器人,CNC机床,非标打磨设备的应用,急需专业的打磨件可以安装到上述设备。要将打磨件安装到上述设备上,大多数使用情况就需要克服产品本身加工误差,装夹误差,机器编程误差对打磨件产生的影响,如果不解决,就会导致撞刀,过量加工,编程不准等问题,甚至引起安全事故。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加工设备使用打磨件加工时无法控制加工力度易发生危险的技术问题,已成为本领域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动加工设备使用打磨件加工时无法控制加工力度易发生危险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打磨装置,包括:用于驱动打磨件运动的驱动组件;用于与加工设备连接的连接组件,设置有内通孔,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内通孔内,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有沿所述内通孔轴向方向设置的主轴,所述主轴端部贯穿所述连接组件并且连接有夹紧组件;用于对所述打磨件的轴向受力起缓冲作用的浮动机构,所述浮动机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浮动机构第一端相对于所述浮动机构第二端沿所述内通孔的轴向方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外壳和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的缸套,所述内通孔贯通所述外壳和所述缸套,所述浮动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缸套侧壁。
优选地,所述浮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缸套侧壁并且沿所述内通孔轴向方向设置的凹槽和第二端设置于所述凹槽内部并且沿所述内通孔轴向方向运动的活塞,所述活塞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第二端、所述凹槽侧壁与所述凹槽底部形成气室。
优选地,所述气室连接有用于排出气体的电气比例阀。
优选地,所述浮动机构沿所述内通孔周向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各个所述气室均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外壳内壁沿所述内通孔的轴向方向设置有导轨,所述活塞第二端沿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用于固定支撑所述驱动件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浮动机构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主轴与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轴承。
优选地,所述驱动件为气动马达。
优选地,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与各个所述气室连通的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入口处设置有供气件。
优选地,所述夹紧组件为ER夹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磨装置,包括驱动组件、连接组件、主轴、夹紧组件和浮动机构,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打磨件运动,进行打磨工作;连接组件用于与加工设备连接,连接组件设置有内通孔,驱动组件可设置于内通孔内,驱动组件连接有主轴,主轴沿内通孔轴向方向设置,主轴端部贯穿连接组件并且主轴端部连接有夹紧组件,以使夹紧组件可夹紧固定打磨件,并且打磨件可由驱动组件驱动随主轴共同运动;浮动机构第一端与驱动组件固定连接,第二端与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浮动机构第一端相对于浮动机构第二端沿内通孔的轴向方向运动,即打磨件能够相对于连接组件沿内通孔的轴向方向运动,如此设置,当打磨件不受力时,浮动机构可运动到极限位置;当打磨件受到沿轴向方向的压力时,打磨件通过主轴和驱动组件将力传递到浮动机构第一端,浮动机构第一端相对于浮动机构第二端沿内通孔的轴向方向运动,即当打磨件轴向受力时,浮动机构能够沿打磨件的轴向方向浮动,以对打磨件的轴向方向受力起缓冲作用,实现打磨件的柔性顺从加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动加工设备使用打磨件加工时无法控制加工力度易发生危险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磨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轴;2-外壳;3-浮动机构;4-内通孔;5-夹紧组件;6-凹槽;7-活塞;8-轴承;9-缸套;10-导轨;11-驱动件;12-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打磨装置,通过在传统刚性打磨件上增加一种当打磨件沿轴向方向受力时、可以轴向浮动的浮动机构,以实现柔性顺从加工,从而可以控制加工的接触压力,解决了自动加工设备使用打磨件加工时无法控制加工力度易发生危险的技术问题。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磨装置,包括驱动组件、连接组件、主轴1、夹紧组件5和浮动机构3,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打磨件运动,进行打磨工作;连接组件用于与加工设备连接,连接组件设置有内通孔4,驱动组件可设置于内通孔4内,驱动组件连接有主轴1,主轴1沿内通孔4轴向方向设置,主轴1端部贯穿连接组件并且连接有夹紧组件5,以使夹紧组件5可夹紧固定打磨件,并且可由驱动组件驱动随主轴1共同运动;浮动机构3第一端与驱动组件固定连接,第二端与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浮动机构3第一端相对于浮动机构3第二端沿内通孔4的轴向方向运动,即打磨件能够相对于连接组件沿内通孔4的轴向方向运动,如此设置,当打磨件不受力时,浮动机构3可运动到极限位置;当打磨件受到沿轴向方向的压力时,打磨件通过主轴1和驱动组件将力传递到浮动机构3第一端,浮动机构3第一端相对于浮动机构3第二端沿内通孔4的轴向方向运动,即当打磨件轴向受力时,浮动机构能够沿打磨件轴向方向浮动,以对打磨件的轴向方向受力起缓冲作用,实现打磨件的柔性顺从加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动加工设备使用打磨件加工时无法控制加工力度易发生危险的技术问题,能够用于实现自动加工设备去毛刺工序的自动化。
其中,连接组件可通过多种转接法兰连接到不同类型的工业机器人、非标设备或者数控机床上,夹紧组件5可安装多种打磨件,例如,旋转锉、钢丝刷、磨料丝刷。夹紧组件5可以为ER夹头(ER-chuck,弹簧夹头),ER夹头对打磨件具有很好的固定锁紧效果。
连接组件包括外壳2和缸套9,内通孔4贯穿外壳2和缸套9,即外壳2与缸套9可为同轴设置,内通孔4贯穿于外壳2与缸套9内,外壳2与缸套9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浮动机构3均设置于缸套9侧壁。如此设置,浮动机构3设置于缸套9上,可随缸套9一起从外壳2上拆下,便于安装维修。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浮动机构3包括凹槽6和活塞7,凹槽6设置于缸套9侧壁并且沿内通孔4轴向方向设置,活塞7第二端设置于凹槽6内部并且活塞7第二端可沿内通孔4轴向方向运动,活塞7第一端与驱动组件外壁固定连接,活塞7第二端、凹槽6侧壁与凹槽6底部形成气室。如此设置,在使用时,可在气室内充入压缩气体,使气室内具有一定的预设压力值,活塞7可向凹槽6开口方向运动到极限位置;当打磨件受到沿轴向方向的压力大于气室内预设的压力时,活塞7向凹槽6内部运动;当打磨件不受力或受到沿轴向方向的压力小于气室内预设的压力时,活塞7在气室内压缩气体的作用下重新沿凹槽6的开口方向运动到极限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对打磨件的轴向方向受力起缓冲作用。其中,预设压力值的大小可根据充入压缩气体的多少进行改变,通过调节气室内压缩空气的气压来改变活塞7作用于驱动组件上的力,从而实现可控压力的柔性顺从加工。
气室还连接有电气比例阀,当打磨件受到沿轴向方向的压力大于气室内预设的压力时,活塞7向凹槽6内部运动压缩气室内气体,压缩气体可通过电气比例阀排出,此时各个气室内仍可保持恒定压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浮动机构3沿内通孔4周向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各个气室均相连通。如此设置,其中任意一个浮动机构3内的活塞7受压,向其所在凹槽6内部移动时,该浮动机构3的气室的体积变小,气体可进入其他浮动机构3的气室内,推动其他浮动机构3的活塞7向其所在凹槽6的开口方向运动,支撑驱动组件,以使沿内通孔4周向方向设置的各个浮动机构3共同承受来自打磨件轴向方向的受力,各个浮动机构3配合运动,对驱动组件运动的调节更加灵敏。
外壳2内壁设置有导轨10,导轨10沿内通孔4的轴向方向设置,活塞7第二端沿导轨10的长度方向移动。如此设置,导轨10对活塞7的运动起导向作用,可使活塞7的运动更加平稳。
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11和支撑架12,支撑架12用于固定支撑驱动件11,支撑架12与浮动机构3移动端固定连接,主轴1与支撑架12之间设置有轴承8。其中,驱动件11可以但不限于为气动马达。
外壳2内设置有与各个气室连通的气体通道,气体通道入口处设置有供气件,即供气件通过气体通道为各个气室输入气体。其中,供气件可以但不限于为空气压缩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驱动打磨件运动的驱动组件;
用于与加工设备连接的连接组件,设置有内通孔(4),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内通孔(4)内,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有沿所述内通孔(4)轴向方向设置的主轴(1),所述主轴(1)端部贯穿所述连接组件并且连接有夹紧组件(5);
用于对所述打磨件的轴向受力起缓冲作用的浮动机构(3),所述浮动机构(3)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浮动机构(3)第一端相对于所述浮动机构(3)第二端沿所述内通孔(4)的轴向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外壳(2)和与所述外壳(2)可拆卸连接的缸套(9),所述内通孔(4)贯通所述外壳(2)和所述缸套(9),所述浮动机构(3)均设置于所述缸套(9)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机构(3)包括设置于所述缸套(9)侧壁并且沿所述内通孔(4)轴向方向设置的凹槽(6)和第二端设置于所述凹槽(6)内部并且沿所述内通孔(4)轴向方向运动的活塞(7),所述活塞(7)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塞(7)第二端、所述凹槽(6)侧壁与所述凹槽(6)底部形成气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连接有用于排出气体的电气比例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机构(3)沿所述内通孔(4)周向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各个所述气室均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内壁沿所述内通孔(4)的轴向方向设置有导轨(10),所述活塞(7)第二端沿所述导轨(10)的长度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11)和用于固定支撑所述驱动件(11)的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与所述浮动机构(3)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主轴(1)与所述支撑架(12)之间设置有轴承(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11)为气动马达。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内设置有与各个所述气室连通的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入口处设置有供气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5)为ER夹头。
CN201821968305.1U 2018-11-27 2018-11-27 一种打磨装置 Active CN2090784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68305.1U CN209078459U (zh) 2018-11-27 2018-11-27 一种打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68305.1U CN209078459U (zh) 2018-11-27 2018-11-27 一种打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78459U true CN209078459U (zh) 2019-07-09

Family

ID=67125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68305.1U Active CN209078459U (zh) 2018-11-27 2018-11-27 一种打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784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0445A (zh) * 2019-12-23 2020-03-24 珞石(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浮动打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0445A (zh) * 2019-12-23 2020-03-24 珞石(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浮动打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0374C (zh) 曲面砂带磨削柔性磨轮
CN102744666B (zh) 一种密封环内球面数控精密磨削装置与磨削方法
CN106272055B (zh) 机器人用柔刚两性磨头二维浮动固定装置
CN209078459U (zh) 一种打磨装置
CN109318120B (zh) 一种恒力打磨抛光头机构
CN106736944A (zh) 一种用于异型管材、棒材的两端除毛刺机
CN216463926U (zh) 一种基于三自由度并联机构使用的打磨机械头
CN103465127B (zh) 柔性随形恒压力抛光装置
CN107891324B (zh) 卧式环保磨簧机
CN103465158A (zh) 高效周边连续抛光机
CN205290607U (zh) 一种不锈钢杯外圆抛光机
CN1935456A (zh) 调压调速式模具曲面研抛系统
CN209578798U (zh) 一种双工位组合机床
CN109367080B (zh) 一种镜片切割用磨削设备、控制方法及切割机
KR102474403B1 (ko) 방사상 디스크 브러쉬를 갖는 연삭 기계용 흡인 추출 시스템
CN207696340U (zh) 一种用于打磨抛光及镜面加工机床的转盘机构
CN216422106U (zh) 一种力控补偿装置及五轴数控打磨机
CN107932297A (zh) 一种叶片柔性抛光系统
CN109434627A (zh) 一种数控工具磨床
CN214323024U (zh) 一种力控强磨机
CN109435282B (zh) 一种镜片切割用上料设备、控制方法及切割机
CN209304324U (zh) 恒力浮动打磨机构
CN203460049U (zh) 高效周边连续抛光机
CN110666518B (zh) 一种液压阀自动钻铣后打磨设备
CN208977196U (zh) 轴承组件自动装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