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64673U - 一种具有正喷和倒喷功能的喷雾泵、及带泵体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正喷和倒喷功能的喷雾泵、及带泵体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64673U
CN209064673U CN201821674440.5U CN201821674440U CN209064673U CN 209064673 U CN209064673 U CN 209064673U CN 201821674440 U CN201821674440 U CN 201821674440U CN 209064673 U CN209064673 U CN 209064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ntology
spray
noumenon
socketed
steel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7444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添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CLC PUMP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CLC PUM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CLC PUMP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CLC PUM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7444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646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64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646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正喷和倒喷功能的喷雾泵,包括螺牙,螺牙内套接有主柱,位于螺牙的上方的主柱套接有按头,按头套接有喷嘴,喷嘴开设有旋风槽,套接在螺牙且设置在主柱的外壁的第一本体,第一本体内设置有弹簧,弹簧套接在活塞上,活塞与副柱之间设置有玻璃球,主柱内设置有上通道,活塞上部套接有用于封闭或开启上通道的副柱,第一本体内设置有与上通道连通的下通道,还包括与第一本体相套接的第二本体以及位于第二本体内的钢珠,正喷时,钢珠与下通道处于非密封状态;倒喷时,钢珠位于第二本体的上端,或者钢珠与下通道处于密封状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无论瓶身如何变化,实现正喷功能,也能够实现倒喷功能,方便用户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正喷和倒喷功能的喷雾泵、及带泵体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正喷和倒喷功能的喷雾泵、以及带泵体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喷雾泵以及带喷雾泵的设备,只能正喷喷雾,要向较低的位置喷雾时,由于受到瓶身的限制,喷雾很不方便,如此,导致喷雾的使用效果较差,不方便使用。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正喷和倒喷功能的喷雾泵。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带泵体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正喷和倒喷功能的喷雾泵,无论瓶身如何变化,能够实现正喷的功能,同时也能够实现倒喷的功能,方便用户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正喷和倒喷功能的喷雾泵,包括螺牙,所述螺牙内套接有主柱,位于所述螺牙的上方的所述主柱套接有按头,所述按头套接有喷嘴,所述喷嘴开设有旋风槽,套接在所述螺牙且设置在所述主柱的外壁的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接在活塞上,所述主柱内设置有上通道,所述活塞上部套接有用于封闭或开启所述上通道的副柱,所述活塞与所述副柱之间设置有玻璃球,所述第一本体内设置有与所述上通道连通的下通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本体相套接的第二本体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本体内的钢珠,正喷时,所述钢珠与所述下通道处于非密封状态;倒喷时,所述钢珠位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上端,或者所述钢珠与所述下通道处于密封状态。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本体、钢珠,所述第二本体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内腔、第二内腔以及第三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第一本体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二内腔的下端设置有卡位,所述钢珠设置在所述第二内腔中且与所述卡位相配合,所述第三内腔与吸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本体具有与所述第一本体相套接的第二本体一、以及与所述第二本体一相套接的第二本体二,所述第二本体二内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钢珠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本体二的内侧面间隔设置,位于所述第一本体下方的第二本体一开设有轴向设置的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二本体一下方的第二本体二上开设有第二通孔,还包括套接在所述第二本体下方的垫圈,所述垫圈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盖合在所述螺牙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带泵体设备,包括与螺牙可拆卸连接的瓶身,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具有正喷和倒喷功能的喷雾泵。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具有正喷和倒喷功能的喷雾泵、以及带泵体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上述的具有正喷和倒喷功能的喷雾泵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通过设置第二本体、钢珠,正喷时,所述钢珠与所述下通道处于非密封状态;倒喷时,钢珠位于第二本体的上端,或钢珠与下通道处于密封状态,无论瓶身如何变化,能够实现正喷的功能,同时也能够实现倒喷的功能,方便用户使用。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具有正喷和倒喷功能的喷雾泵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剖面图;
图2为一种具有正喷和倒喷功能的喷雾泵及带泵体设备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处于正喷的使用状态剖面图;
图3为一种具有正喷和倒喷功能的喷雾泵及带泵体设备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处于倒喷的使用状态剖面图;
图4为一种具有正喷和倒喷功能的喷雾泵(不含除尘盖)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正视剖面图;
图5为一种具有正喷和倒喷功能的喷雾泵及带泵体设备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处于正喷的使用状态剖面图;
图6为一种具有正喷和倒喷功能的喷雾泵及带泵体设备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处于倒喷的使用状态剖面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螺牙 102、 第二内腔
2、 主柱 1021、 卡位
21、 上通道 103、 第三内腔
3、 按头 104、 第二本体一
4、 喷嘴 1041、 第一通孔
41、 旋风槽 105、 第二本体二
5、 第一本体 1051、 第二通孔
51、 下通道 1052、 卡槽
6、 弹簧 11、 钢珠
7、 活塞 12、 吸管
8、 副柱 13、 除尘盖
9、 玻璃球 14、 瓶身
10、 第二本体 15、 硅胶垫圈
101、 第一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具体结构可参照专利申请的附图进行说明。
在以下实施例中,以纸面图1箭头标向来定义方向,以纸面的左侧为左方向,纸面的右侧为右方向,纸面的上侧为上方向,纸面的下侧为下方向,以垂直于纸面的前侧为前方向,以垂直于纸面的后侧为后方向,以主柱内腔的上通道为内,以主柱的外壁为外。
一种具有正喷和倒喷功能的喷雾泵,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或如图4、图5以及图6所示,包括螺牙1,所述螺牙1内套接有主柱2,位于所述螺牙1的上方的所述主柱2螺接有按头3,所述按头 3套接有喷嘴4,所述喷嘴4开设有旋风槽41,套接在所述螺牙1且设置在所述主柱2的外壁的第一本体5,所述第一本体5内设置有弹簧6,所述弹簧6套接在活塞7上,所述主柱2内设置有上通道21,所述活塞7上部套接有用于封闭或开启所述上通道21的副柱8,所述活塞7与所述副柱8之间设置有玻璃球9,所述第一本体5内设置有与所述上通道21连通的下通道5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本体5相套接的第二本体10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本体10内的钢珠11,正喷时,所述钢珠11与所述下通道51处于非密封状态;倒喷时,所述钢珠 11位于所述第二本体10的上端,或者所述钢珠11与所述下通道51 处于密封状态。这样,无论瓶身如何变化,能够实现正喷的功能,同时也能够实现倒喷的功能,方便用户使用。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正喷和倒喷功能,具体结构有两种实施例。
第一种实施例: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还包括第二本体10、钢珠11,所述第二本体10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内腔101、第二内腔102以及第三内腔103,所述第一内腔101与所述第一本体5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二内腔102的下端设置有卡位1021,所述钢珠11设置在所述第二内腔102中且与所述卡位1021相配合,所述第三内腔 103与吸管12连通。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通过设置第二本体10、钢珠11,所述第二本体10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内腔101、第二内腔102以及第三内腔103,所述第一内腔101与所述第一本体5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二内腔102的下端设置有卡位1021,所述钢珠11设置在所述第二内腔102中且与所述卡位 1021相配合,所述第三内腔103与吸管12连通,无论瓶身如何变化,能够实现正喷的功能,同时也能够实现倒喷的功能,方便用户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的正喷、倒喷工作原理:
正喷时,如图1和图2所示,图2中箭头代表液体的流向,喷雾泵处于正立状态,用手使所述按头3受压向下运动,带动所述活塞7 以及所述玻璃球9封闭下通道51、并且所述钢珠11与所述卡位1021 配合密封所述第二本体10,使液体从所述吸管12的底部进入所述第一本体5,也使得位于所述第一本体5的内腔的液体(或空气)受力后冲开副柱8与所述主柱2之间的抵接口,从而使液体经过下通道51、上通道21后进入喷嘴4的旋风槽41,最后将液体以雾状的形式喷出;在弹簧6恢复力的作用下,按头3在放手后回弹,使活塞7带动副柱8往上运动,副柱8与主柱2结合将上通道21封闭,这样,第一本体5内腔的负压增大,使得处于瓶内的液体在受到负压的作用下进入吸管12,从而推开玻璃球9进入第一本体5内腔。
倒喷时,如图1和图3所示,图3中箭头代表液体的流向,喷雾泵处于倒立状态,用手使所述按头3受压向上运动,带动所述活塞7 以及所述玻璃球9封闭下通道51、并且在重力作用下使所述钢珠11 脱离所述卡位而远离所述卡位1021,也就是说钢珠11运动到位于所述第二本体10的上端,此时液体从第二本体10的第二内腔102与钢珠11的之间形成的间隙处进入第一本体5内,第一本体5内腔的液体(或空气)冲开副柱8与所述主柱2之间的抵接口,从而使液体经过下通道51、上通道21后进入喷嘴4的旋风槽41,最后将液体以雾状的形式喷出;在弹簧6恢复力的作用下,按头在放手后回弹,使活塞7带动副柱8往上运动,副柱8与主柱2结合将上通道21封闭,这样,第一本体5内腔的负压增大,使得处于瓶内的液体在受到负压的作用下进入第一本体5,从而推开玻璃球进入第一本体5内腔。
第二种实施例:如图4、图5以及图6所示,所述第二本体10 具有与所述第一本体相套接的第二本体一104、以及与所述第二本体一104相套接的第二本体二105,所述第二本体二105内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钢珠11的卡槽1052,所述卡槽1052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本体二105的内侧面间隔设置,位于所述第一本体5下方的第二本体一104开设有轴向设置的第一通孔1041,位于所述第二本体一104 下方的第二本体二105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051,还包括套接在所述第二本体10下方的硅胶垫圈15,所述硅胶垫圈15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041和所述第二通孔1051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的正喷、倒喷工作原理:
倒喷时,如图5所示,图5中箭头代表液体的流向,喷雾泵处于正立状态,用手使所述按头3受压向下运动,带动所述活塞7以及所述玻璃球9封闭下通道51、此时硅胶垫圈15密封第二通孔1051,使液体从所述吸管12的底部进入所述第一本体5,也使得位于所述第一本体5的内腔的液体(或空气)受力后冲开副柱8与所述主柱2之间的抵接口,从而使液体经过下通道51、上通道21后进入喷嘴4的旋风槽41,最后将液体以雾状的形式喷出;在弹簧6恢复力的作用下,按头3在放手后回弹,使活塞7带动副柱8往上运动,副柱8与主柱2结合将上通道21封闭,这样,第一本体5内腔的负压增大,使得处于瓶内的液体在受到负压的作用下进入吸管12,从而推开玻璃球9进入第一本体5内腔。
倒喷时,如图6所示,图6中箭头代表液体的流向,喷雾泵处于倒立状态,用手使所述按头3受压向上运动,带动所述活塞7以及所述玻璃球9封闭下通道51、并且在重力作用下使所述钢珠11脱离所述卡槽1052与下通道51的下端结合密封,此时液体流过硅胶垫圈 15并从第二本体二105的第二通孔1052、第一通孔1041处进入第二本体一104、第一本体5内,第一本体5内腔的液体(或空气)冲开副柱8与所述主柱2之间的抵接口,从而使液体经过下通道51、上通道21后进入喷嘴4的旋风槽41,最后将液体以雾状的形式喷出;在弹簧6恢复力的作用下,按头3在放手后回弹,使活塞7带动副柱 8往上运动,副柱8与主柱2结合将上通道21封闭,这样,第一本体5内腔的负压增大,使得处于瓶内的液体在受到负压的作用下进入第一本体5,从而推开玻璃球进入第一本体5内腔。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还包括防尘盖13,所述防尘盖13盖合在所述螺牙1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带泵体设备,如图2或图3或图5或6所示,包括与螺牙1可拆卸连接的瓶身14,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具有正喷和倒喷功能的喷雾泵。上述带泵体设备可以为盛装洗发水的泵体设备,也可以为盛装农药的泵体设备等。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具有正喷和倒喷功能的喷雾泵、以及带泵体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上述的具有正喷和倒喷功能的喷雾泵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通过设置第二本体、钢珠,第二本体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内腔、第二内腔以及第三内腔,第一内腔与第一本体的下端连通,第二内腔的下端设置有卡位,钢珠设置在第二内腔中且与卡位相配合,第三内腔与吸管连通,无论瓶身如何变化,能够实现正喷的功能,同时也能够实现倒喷的功能,方便用户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4)

1.一种具有正喷和倒喷功能的喷雾泵,包括螺牙,所述螺牙内套接有主柱,位于所述螺牙的上方的所述主柱套接有按头,所述按头套接有喷嘴,所述喷嘴开设有旋风槽,套接在所述螺牙且设置在所述主柱的外壁的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接在活塞上,所述主柱内设置有上通道,所述活塞上部套接有用于封闭或开启所述上通道的副柱,所述活塞与所述副柱之间设置有玻璃球,所述第一本体内设置有与所述上通道连通的下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本体相套接的第二本体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本体内的钢珠,正喷时,所述钢珠与所述下通道处于非密封状态;倒喷时,所述钢珠位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上端,或者所述钢珠与所述下通道处于密封状态;
所述第二本体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内腔、第二内腔以及第三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第一本体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二内腔的下端设置有卡位,所述钢珠设置在所述第二内腔中且与所述卡位相配合,所述第三内腔与吸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正喷和倒喷功能的喷雾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具有与所述第一本体相套接的第二本体一、以及与所述第二本体一相套接的第二本体二,所述第二本体二内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钢珠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本体二的内侧面间隔设置,位于所述第一本体下方的第二本体一开设有轴向设置的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二本体一下方的第二本体二上开设有第二通孔,还包括套接在所述第二本体下方的硅胶垫圈,所述硅胶垫圈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正喷和倒喷功能的喷雾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盖合在所述螺牙的外壁上。
4.一种带泵体设备,包括与螺牙可拆卸连接的瓶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正喷和倒喷功能的喷雾泵。
CN201821674440.5U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具有正喷和倒喷功能的喷雾泵、及带泵体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646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74440.5U CN209064673U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具有正喷和倒喷功能的喷雾泵、及带泵体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74440.5U CN209064673U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具有正喷和倒喷功能的喷雾泵、及带泵体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64673U true CN209064673U (zh) 2019-07-05

Family

ID=67094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7444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64673U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具有正喷和倒喷功能的喷雾泵、及带泵体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646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11811A1 (zh) * 2020-07-16 2022-01-20 宁波圣捷喷雾泵有限公司 一种喷雾枪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11811A1 (zh) * 2020-07-16 2022-01-20 宁波圣捷喷雾泵有限公司 一种喷雾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139641A1 (zh) 一种小型精油雾化装置
CN104058163B (zh) 揿压式外置弹簧香水喷雾器及其双程按压方法
CN209064673U (zh) 一种具有正喷和倒喷功能的喷雾泵、及带泵体设备
CN110367772B (zh) 一种塑料杯
EP1634652A1 (en) Cap with a suction type spray head
WO2021073040A1 (zh) 一种微型弹簧外置型香水泵结构
CN108580086B (zh) 一种喷头可旋转的喷雾器
CN203845175U (zh) 揿压式外置弹簧香水喷雾器
CN205612721U (zh) 一种便捷式洗鼻器
CN108477812B (zh) 一种化妆品容器
CN208552753U (zh) 一种医用雾化杯
CN211882659U (zh) 一种外置双弹簧香水泵装置
CN217615398U (zh) 自清洁喷嘴结构
CN207238310U (zh) 一种雾化良好的外置弹簧喷雾泵
CN206704855U (zh) 全塑喷雾头
CN210618967U (zh) 一种瓶用液体泵头
CN210236415U (zh) 防堵塞的粉泵
CN211130041U (zh) 一种微型弹簧外置型香水泵
WO2021051771A1 (zh) 一种新型香水泵
CN209597217U (zh) 一种实验室用多功能滴管
CN211130040U (zh) 一种弹簧外置型香水泵
CN111940192A (zh) 一种静电雾化喷头清堵装置
CN205410186U (zh) 香水雾化扩撒装置及香水瓶
CN204134790U (zh) 多用途喷枪结构
CN210593256U (zh) 一种节约型的化妆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