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51546U - 一种减震转向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震转向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51546U
CN209051546U CN201821987277.8U CN201821987277U CN209051546U CN 209051546 U CN209051546 U CN 209051546U CN 201821987277 U CN201821987277 U CN 201821987277U CN 209051546 U CN209051546 U CN 2090515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shaft
turning
steering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8727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朝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98727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515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515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515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转向杆,包括驱动轴、与所述驱动轴匹配套接的传动轴、以及与所述传动轴匹配套接的减震机构;所述驱动轴包括内部中空的转向主轴;所述传动轴包括转向连接轴、以及与所述转向连接轴的一个端部连接的减震转向主轴;所述转向连接轴的另一个端部匹配套接所述转向主轴的内表面;所述减震机构套设于所述转向连接轴四周;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传动轴既可周向同步转动,又可轴向运动。本实用新型减震转向杆上端连接把手,下端连接前叉,可应用于滑板车、电动滑板车等没有减震机构的交通工具,使得把手在具有转向功能的同时具有减震功能;同时,可应用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具有减震机构的交通工具,可精简其原有位于前叉的减震机构。

Description

一种减震转向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转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转向杆。
背景技术
现有的滑板车、电动滑板车、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把手仅具有转向功能,没有减震功能,因此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减震转向杆。本实用新型所述减震转向杆上端连接把手,下端连接前叉,可应用于滑板车、电动滑板车等没有减震机构的交通工具,使得所述把手在具有转向功能的同时具有减震功能;同时,可应用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具有减震机构的交通工具,可精简其原有位于前叉的减震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减震转向杆,包括驱动轴、与所述驱动轴匹配套接的传动轴、以及与所述传动轴匹配套接的减震机构;所述驱动轴包括内部中空的转向主轴;所述传动轴包括转向连接轴、以及与所述转向连接轴的一个端部连接的减震转向主轴;所述转向连接轴的另一个端部匹配套接所述转向主轴的内表面;所述减震机构套设于所述转向连接轴四周;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传动轴之间既可在周向同步转动,又可在轴向运动。
进一步地,通过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传动轴之间的周向同步转动可使所述减震转向杆产生转向作用;通过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传动轴之间的轴向相向运动挤压所述减震机构,可使所述减震转向杆产生减震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连接轴的直径小于所述减震转向主轴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向连接轴的连接头;所述转向连接轴通过所述连接头套接所述转向主轴的内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主轴包括内孔六角转向轴;所述连接头包括外六角螺帽。
进一步地,所述内孔六角转向轴的一个端部周向外凸形成内孔六角转向轴连接面;所述驱动轴包括与所述内孔六角转向轴连接面匹配连接的平面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轴包括与所述内孔六角转向轴的外表面匹配套接的滚动轴承、以及分别与所述内孔六角转向轴连接面和所述滚动轴承匹配套接的转向外导管。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套设于所述转向连接轴四周的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转向主轴的一个端部形成减震转向主轴连接面;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套接于所述转向连接轴并且与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的垫片、以及与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的所述减震转向主轴连接面。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容纳所述弹簧的减震外导管、以及设置于所述减震外导管与所述弹簧之间的衬套。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减震外导管与所述弹簧之间的油封和土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减震转向杆上端连接把手,下端连接前叉,可应用于滑板车、电动滑板车等没有减震机构的交通工具,使得所述把手在具有转向功能的同时具有减震功能;同时,可应用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具有减震机构的交通工具,可精简其原有位于前叉的减震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减震转向杆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减震转向杆爆炸视图;
1-驱动轴;11-转向主轴;111-内孔六角转向轴;1111-内孔六角转向轴连接面;12-平面轴承;13-滚动轴承;14-转向外导管;2-传动轴;21-转向连接轴;22-减震转向主轴;221-减震转向主轴连接面;23-连接头;231-外六角螺帽;3-减震机构;31-弹簧;32-垫片;33-减震外导管;34-衬套;35-油封;36-土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容后,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动或调整,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减震转向杆,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驱动轴1、与所述驱动轴1匹配套接的传动轴2、以及与所述传动轴2匹配套接的减震机构3;所述驱动轴1包括内部中空的转向主轴11;所述传动轴2包括转向连接轴21、以及与所述转向连接轴21的一个端部连接的减震转向主轴22;所述转向连接轴21的另一个端部匹配套接所述转向主轴11的内表面;所述减震机构3套设于所述转向连接轴21四周;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传动轴2之间既可在周向同步转动及可在轴向运动。
本实施例1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传动轴2之间既可在周向同步转动,又可在轴向相向运动;通过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传动轴2之间的周向同步转动可使所述减震转向杆产生转向作用;通过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传动轴2之间的轴向相向运动挤压所述减震机构3,可使所述减震转向杆产生减震作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优化,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转向连接轴21的直径小于所述减震转向主轴22的直径,便于所述减震机构3套设于所述转向连接轴21四周。
所述传动轴2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向连接轴21的连接头23;所述转向连接轴21通过所述连接头23套接所述转向主轴11的内表面;通过所述连接头23便于所述转向主轴11与所述转向连接轴21及减震转向主轴22之间的周向同步转动及轴向相向运动。
所述转向主轴11包括内孔六角转向轴111;所述连接头23包括外六角螺帽231;通过所述外六角螺帽231与所述内孔六角转向轴111之间的套接,进一步优化转向主轴11与所述转向连接轴21及减震转向主轴22之间的周向同步转动及轴向相向运动。
所述外六角螺帽231为加长型外六角螺帽,可进一步增强内孔六角转向轴111的转动效果。
所述内孔六角转向轴111的一个端部周向外凸形成内孔六角转向轴连接面1111;所述驱动轴1包括与所述内孔六角转向轴连接面1111匹配连接的平面轴承12;通过所述平面轴承12,可减少所述内孔六角转向轴连接面1111转动时的摩擦力,使得所述转向主轴11的转动更加顺畅。
所述驱动轴1包括与所述内孔六角转向轴111的外表面匹配套接的滚动轴承13、以及分别与所述内孔六角转向轴连接面1111和所述滚动轴承13匹配套接的转向外导管14;通过所述滚动轴承13,可减少所述转向主轴11转动时的摩擦力,使得所述转向主轴11的转动更加顺畅;通过所述转向外导管14,可更好的固定所述平面轴承12和所述滚动轴承13。
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套设于所述转向连接轴21四周的弹簧31;通过所述弹簧31,便于所述减震转向杆产生减震作用。
所述减震转向主轴22的一个端部形成减震转向主轴连接面221;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套接于所述转向连接轴21并且与所述弹簧31的一端连接的垫片32、以及与所述弹簧31的另一端连接的所述减震转向主轴连接面221;通过以上结构,使得所述弹簧31更稳定的固定于所述转向连接轴21四周(即所述转向主轴11与所述减震转向主轴22之间)。
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容纳所述弹簧31的减震外导管33、以及设置于所述减震外导管33与所述弹簧31之间的衬套34;所述衬套34的内径与所述减震转向主轴22的外径相同;通过所述衬套34,可更好的固定所述弹簧31;通过所述减震外导管33,可对所述弹簧31提供保护,同时也便于固定所述弹簧31;此外,采用所述减震外导管33便于往其内部加注润滑油,可减少所述弹簧31减震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进一步增强减震效果。
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设置于所述减震外导管33与所述弹簧31之间的油封35和土封36;所述土封36设置于所述油封35外侧;通过所述油封35,可避免注入减震外导管33内部的润滑油外泄;通过所述土封36,可避免外界的灰尘、杂物等进入所述减震外导管33内部对所述弹簧31的减震作用产生的不良影响。
所述油封35、所述土封36的内径与所述减震转向主轴22的外径相同,便于所述减震外导管33与所述转向连接轴21之间形成容纳所述弹簧31的密闭空间。
所述转向外导管14的一个端部与所述减震外导管33的一个端部螺纹连接,可更好的固定所述平面轴承12与所述垫片32;同时使所述所述转向主轴11与所述转向连接轴21及减震转向主轴22之间形成一个整体,更为美观。
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设置于与所述与所述转向外导管14螺纹连接的所述减震外导管33一端的带外螺纹的圆柱垫片;所述带外螺纹的圆柱垫片与所述减震外导管33的内表面螺纹连接;通过所述带外螺纹的圆柱垫片,可加强对所述减震外导管3的油封效果。
本实施例所述减震转向杆上端连接把手,下端连接前叉,可应用于滑板车、电动滑板车等没有减震机构的交通工具,使得所述把手在具有转向功能的同时具有减震功能;同时,可应用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具有减震机构的交通工具,可精简其原有位于前叉的减震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法(如图2所示):
(1)驱动轴1的安装:将所述滚动轴承13从上往下套接所述内孔六角转向轴111下端的所述内孔六角转向轴连接面1111;再将所述内孔六角转向轴111从下往上套接于所述转向外导管14的上端;
(2)传动轴2的安装:将所述弹簧31从上往下套接所述转向连接轴21;再依次将所述垫片32和所述平面轴承12从从上往下套接所述转向连接轴21,所述垫片32与所述弹簧31的顶端连接;之后将所述外六角螺帽231螺纹连接于所述转向连接轴21的顶端;
(3)减震机构3的安装:将所述衬套34、所述油封35、所述土封36从下往上依次套接于所述减震外导管33的底部;之后将步骤(2)所述已安装好所述弹簧31的传动轴2从上往下套接已安装所述衬套34、所述油封35、所述土封36的所述减震外导管33;
(4)组合:将步骤(1)所述转向外导管14与步骤(3)所述减震外导管33通过螺纹连接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所述减震转向杆上端连接把手,下端连接前叉;左右转动所述把手可带动轮子同步转动,下压所述把手可产生减震作用;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滑板车、电动滑板车等没有减震机构的交通工具,使得所述把手在具有转向功能的同时具有减震功能;同时,可应用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具有减震机构的交通工具,可精简其原有位于前叉的减震机构。
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减震转向杆,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轴(1)、与所述驱动轴(1)匹配套接的传动轴(2)、以及与所述传动轴(2)匹配套接的减震机构(3);所述驱动轴(1)包括内部中空的转向主轴(11);所述传动轴(2)包括转向连接轴(21)、以及与所述转向连接轴(21)的一个端部连接的减震转向主轴(22);所述转向连接轴(21)的另一个端部匹配套接所述转向主轴(11)的内表面;所述减震机构(3)套设于所述转向连接轴(21)四周;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传动轴(2)之间既可在周向同步转动,又可在轴向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转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连接轴(21)的直径小于所述减震转向主轴(22)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转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2)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向连接轴(21)的连接头(23);所述转向连接轴(21)通过所述连接头(23)套接所述转向主轴(11)的内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震转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主轴(11)包括内孔六角转向轴(111);所述连接头(23)包括外六角螺帽(23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震转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六角转向轴(111)的一个端部周向外凸形成内孔六角转向轴连接面(1111);所述驱动轴(1)包括与所述内孔六角转向轴连接面(1111)匹配连接的平面轴承(1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震转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1)包括与所述内孔六角转向轴(111)的外表面匹配套接的滚动轴承(13)、以及分别与所述内孔六角转向轴连接面(1111)和所述滚动轴承(13)匹配套接的转向外导管(1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震转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套设于所述转向连接轴(21)四周的弹簧(3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减震转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转向主轴(22)的一个端部形成减震转向主轴连接面(221);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套接于所述转向连接轴(21)并且与所述弹簧(31)的一端连接的垫片(32)、以及与所述弹簧(31)的另一端连接的所述减震转向主轴连接面(22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减震转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容纳所述弹簧(31)的减震外导管(33)、以及设置于所述减震外导管(33)与所述弹簧(31)之间的衬套(34)。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减震转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设置于所述减震外导管(33)与所述弹簧(31)之间的油封(35)和土封(36)。
CN201821987277.8U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减震转向杆 Active CN2090515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87277.8U CN209051546U (zh)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减震转向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87277.8U CN209051546U (zh)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减震转向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51546U true CN209051546U (zh) 2019-07-02

Family

ID=67054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87277.8U Active CN209051546U (zh)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减震转向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515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54464A1 (en) Bicycle crank arm assembly
CN206802055U (zh) 防松动螺栓
CN104210533B (zh) 车辆的后轮转向装置
CN209051546U (zh) 一种减震转向杆
CN203022654U (zh) 一种螺杆钻具用密封型万向轴
CN2542551Y (zh) 带力矩传感系统的电动自行车中轴组件
CN107366706A (zh) 电动气弹簧
CN101559812B (zh) 曲柄连杆式机械转向机构
US10011320B2 (en) Wheel hub with an axial-braking assembly
CN206317002U (zh) 用于发动机磁电机安装的曲轴止动装置
CN203681800U (zh) 一种竖管与接头的固定连接装置
CN206704298U (zh) 一种汽车转向器
CN206704440U (zh) 新型自行车轴传动装置
CN206352625U (zh) 螺旋离合分离器
CN206171563U (zh) 一种转向驱动前桥用横拉杆总成
CN205737491U (zh) 驻车制动操纵机构总成
CN206049243U (zh) 一种改进型拖拉机前驱动桥
CN2889882Y (zh) 自行车踏板及曲柄装置
CN219565211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方向机总成
CN203958291U (zh) 转向油罐卡箍结构
CN201313580Y (zh) 动力转向泵上转向管路的密封装置
CN212861761U (zh) 三轮车转向器
CN107444382A (zh) 一种双拉索式电子驻车双螺纹螺杆传动机构
CN201506437U (zh) 锥面摩擦传动装置
CN206017531U (zh) 一种倒置式前减震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