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51373U - 具有悬挂功能的车载支架 - Google Patents

具有悬挂功能的车载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51373U
CN209051373U CN201821362144.1U CN201821362144U CN209051373U CN 209051373 U CN209051373 U CN 209051373U CN 201821362144 U CN201821362144 U CN 201821362144U CN 209051373 U CN209051373 U CN 2090513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face
magnetic
rack body
holding firmw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6214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lackwalker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李克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李克 filed Critical 李克
Priority to CN20182136214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513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51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513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具有悬挂功能的车载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固定座及用以挂设电子设备的磁吸式挂件;支架本体与固定座连接,固定座与车载中控台插接连接;磁吸式挂件固设于支架本体侧端面。效果:支架本体便于卡固车主手机,固定座便于与车载中控台前端面插接连接,使得相对于传统的通过3M敷贴粘固于车载中控台顶面的手机支架,不会造成粘固性强而难以刮除的问题,更不会造成因插固于车载中控台空调扇叶上而挡设空调出风口出风的问题,磁吸式挂件便于吸附挂设车载电子设备,如对讲机,使得使用即为便利,尤其在其吸附挂设对讲机时,便于近距离对着车主,以便车主一边开车一边使用对讲机与外部对讲,进而,本实用新型使用效果好。

Description

具有悬挂功能的车载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具有悬挂功能的车载支架。
背景技术
车载手机支架,顾名思义,一种用以固定并支起手机的可固设于车载中控台的手机配件,其种类繁琐,形状各异,并广泛应用于现有生活。
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车载手机支架大多通过3M敷贴粘固于车载中控台顶面或直接插固于车载中控台空调扇叶上,此两种类型的车载手机支架虽然应用广泛,但其依然具有一定缺陷和不足。
具体来说,一方面,通过3M敷贴粘固于车载中控台顶面的手机支架,在时间用久后,3M敷贴则存在粘固性强而难以刮除的问题,使得后续不使用时难以将相应手机支架卸掉,并且,通过3M敷贴粘固于车载中控台顶面的手机支架,其位置较高,使得距离较远而不便于车主操控其上所卡固的手机,另一方面,直接插固于车载中控台空调扇叶上的手机支架,其会挡设空调出风口处出风,使得使用存在一定弊端,并且,上述两种类型的手机支架,其均不具备物件悬挂功能,如不便于悬挂对讲机来方便车主越野使用,同时,对于车载中控台较高的越野吉普车牧马人,此两款类型的车载支架,则更加显得不切实用。
基于此,针对越野吉普车牧马人,设计出一款为其配套专用的具有悬挂功能的车载手机支架,以使使用便利等,则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具有悬挂功能的车载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悬挂功能的车载支架,包括支架本体、适于将所述支架本体固设于车载中控台的固定座及用以挂设电子设备的磁吸式挂件;
其中,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固定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座与车载中控台前端面插接连接;所述磁吸式挂件固设于所述支架本体侧端面。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所述磁吸式挂件包括圆球状结构的磁吸式挂珠及用以将圆球状结构的所述磁吸式挂珠固设于所述支架本体侧端面的紧固螺栓;
其中,所述支架本体侧端面沿前后方向开设有一条形固定槽;圆球状结构的所述磁吸式挂珠外壁向内开设有一螺孔;所述紧固螺栓穿设于所述条形固定槽并螺纹旋接于所述螺孔,以使将圆球状结构的所述磁吸式挂珠固定于所述支架本体侧端面;
当拧松所述紧固螺栓时,圆球状结构的所述磁吸式挂珠可沿所述条形固定槽滑动,以使所述磁吸式挂件前后位置可调。
优选地,所述支架本体成型为U型结构,包括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固定座前端面相连的连接座、固设于所述连接座前端面左侧的第一卡固件、通过一转轴件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连接座前端面右侧的且与所述第一卡固件位置相对的第二卡固件及套固于所述转轴件外的扭簧;
其中,所述第一卡固件的内端面靠近其前端向左突出形成有一用以卡固手机的第一卡固部A;所述第二卡固件的内端面靠近其前端向右突出形成有一用以卡固手机的与所述第一卡固部A位置相对的第二卡固部A;所述扭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卡固件的右端面相抵,所述扭簧的第二端插固于所述连接座内;
所述第二卡固件外端面沿前后方向开设有贯穿其内端面的所述条形固定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固件的内端面于其中后端向左突出形成有一用以卡固圆筒状物品的第一卡固部B;所述第二卡固件的内端面于其中后端向右突出形成有一用以卡固圆筒状物品的与所述第一卡固部B位置相对的第二卡固部B。
优选地,还包括一用以托起手机及圆筒状物品的托板;
其中,所述托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卡固件与所述第二卡固件正下方;所述托板与所述第一卡固件下边沿、所述第二卡固件下边沿或所述连接座下边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成型为L型结构,包括适于卡设至车载中控台台面与车载中控台右中部扶手之间连接间隙的插接板及与所述插接板前端相连的固定板;
其中,所述固定板的前端面至少开设有一贯穿其后端面的固定安装孔;所述连接座后端面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安装孔位置相对的紧固孔;所述连接座通过穿设于相对位置的固定安装孔及紧固孔的紧固件与所述固定板相连。
优选地,所述插接板的端面靠近其后端开设有适于套接至车载中控台右中部扶手连接端中空螺柱外的套接孔;
当车载中控台右中部扶手连接端中空螺柱插至车载中控台台面内,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时,所述插接板被限位夹紧于车载中控台台面与车载中控台右中部扶手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固件内端面、第二卡固件内端面及所述托板上端面分别粘设有一层软体护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悬挂功能的车载支架,在具体实施时,一方面,所设置的支架本体便于卡固车主手机,所设置的固定座则便于与车载中控台前端面插接连接,如此,则使得相对于传统的通过3M敷贴粘固于车载中控台顶面的手机支架,不会造成在时间用久后,3M敷贴存在粘固性强而难以刮除的问题,继而使得后续不使用时不会造成手机支架难以卸掉的问题,并且,也不会造成因固设于车载中控台顶面使得距离较远而不便于车主操控其上所卡固的手机的问题,同时,更不会造成因插固于车载中控台空调扇叶上而挡设空调出风口处出风的问题,另一方面,所设置的磁吸式挂件便于吸附挂设车载电子设备,如对讲机等,使得使用即为便利,尤其在其吸附挂设对讲机时,便于近距离的对着车主,以便于车主一边开车一边使用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挂设的对讲机与外部对讲,进而,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其二、在本技术方案中,一方面,所述磁吸式挂件包括圆球状结构的磁吸式挂珠及用以将圆球状结构的所述磁吸式挂珠固设于所述支架本体侧端面的紧固螺栓,如此一来,所设置的磁吸式挂珠尤其适于磁吸对讲机,以使方便车主越野使用,并且,圆球状结构的所述磁吸式挂珠可沿所述条形固定槽滑动,以使所述磁吸式挂件前后位置可调,使得便于将其调节至合适位置来磁吸对讲机,使得对讲机挂设灵活性好,另一方面,由于所述支架本体成型为U型结构,其中所设置的第一卡固部A及第二卡固部A使得便于卡固用户手机,所设置的第一卡固部B及第二卡固部B则使得便于卡固用户圆筒状物品,如茶杯、瓶装饮料或罐装饮料等,使得能实现一体多用,以使实用性更强,且在掰动所述第二卡固件时,即使得所述第一卡固部A与所述第二卡固部A之间卡固空间可调及使得所述第一卡固部B与所述第二卡固部B之间卡固空间可调,使得本实用新型能适配卡固不同宽度尺寸手机及不同外径圆筒状物品,使得使用适应性更强,进而,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能得到有效提高。
其三、在本实施例中,一方面,所设置的托板便于托起本实用新型所卡固的用户手机或圆筒状物品,使得用户手机或圆筒状物品不会掉落,使得本实用新型使用可靠性好,另一方面,由于所述固定座成型为L型结构,包括适于卡设至车载中控台台面与车载中控台右中部扶手之间连接间隙的插接板及与所述插接板前端相连的固定板;且现有的越野吉普车牧马人,其车载中控台右中部沿左右方向固设有专供副驾驶座位坐乘人员手扶的扶手,如此一来,则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专用于越野吉普车牧马人,在拆卸掉越野吉普车牧马人车载中控台右中部扶手后,将所述插接板的端面靠近其后端所开设有的套接孔套接至车载中控台右中部扶手连接端中空螺柱外,再使得车载中控台右中部扶手连接端中空螺柱插至车载中控台前端面预设的插孔,并通过紧固螺栓加以固定,即使得所述插接板被限位夹紧于车载中控台台面与车载中控台右中部扶手之间,使得本实用新型即能作为越野吉普车牧马人专用具有悬挂功能的车载手机支架供驾驶人员或副驾驶坐乘人员卡固使用,同时,在本实用新型固设于车载中控台台面右中部时,使得距离驾驶员也不会太远,还使得不会遮挡到车载中控台中间操控部位的各个操控模块,使得便于驾驶人操控,进而,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能达到最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悬挂功能的车载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磁吸式挂件的分解图;
图4是市面上常见对讲机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插接于越野吉普车牧马人车载中控台并卡放罐装饮料及磁吸悬挂对讲机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号:
具有悬挂功能的车载支架1000;
支架本体10;
连接座101;第一卡固件102;第一卡固部A1021;第一卡固部B1022;转轴件103;第二卡固件104;第二卡固部A1041;第二卡固部B1042;扭簧 105;
条形固定槽11;
固定座20;
插接板201;套接孔2011;固定板202;固定安装孔2021;
磁吸式挂件30;
磁吸式挂珠301;螺孔3011;紧固螺栓302;
托板40。
对讲机2000;
凹陷部2001;螺钉2002;
车载中控台3000;
扶手300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实质。
结合图1、图2及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悬挂功能的车载支架1000,包括支架本体 10、适于将所述支架本体10固设于车载中控台3000的固定座20及用以挂设电子设备的磁吸式挂件30;
其中,所述支架本体10与所述固定座20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座20与车载中控台3000前端面插接连接;所述磁吸式挂件30固设于所述支架本体10侧端面。
基于上述所述,可以明确的是,本实用新型则作为具有悬挂物品功能的车载手机支架使用。
一方面,所设置的支架本体10便于卡固车主手机,所设置的固定座20 则便于与车载中控台3000前端面插接连接,如此,则使得相对于传统的通过 3M敷贴粘固于车载中控台3000顶面的手机支架,不会造成在时间用久后, 3M敷贴存在粘固性强而难以刮除的问题,继而使得后续不使用时不会造成手机支架难以卸掉的问题,并且,也不会造成因固设于车载中控台3000顶面使得距离较远而不便于车主操控其上所卡固的手机的问题,同时,更不会造成因插固于车载中控台3000空调扇叶上而挡设空调出风口处出风的问题。
另一方面,所设置的磁吸式挂件30便于吸附挂设车载电子设备,如对讲机2000等,使得使用即为便利,尤其在其吸附挂设对讲机2000时,便于近距离的对着车主,以便于车主一边开车一边使用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挂设的对讲机2000与外部对讲。
进而,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需要强调的是,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磁吸式挂件30包括圆球状结构的磁吸式挂珠301及用以将圆球状结构的所述磁吸式挂珠301固设于所述支架本体10侧端面的紧固螺栓302;
其中,所述支架本体10侧端面沿前后方向开设有一条形固定槽11;圆球状结构的所述磁吸式挂珠301外壁向内开设有一螺孔3011;所述紧固螺栓302 穿设于所述条形固定槽11并螺纹旋接于所述螺孔3011,以使将圆球状结构的所述磁吸式挂珠301固定于所述支架本体10侧端面;
当拧松所述紧固螺栓302时,圆球状结构的所述磁吸式挂珠301可沿所述条形固定槽11滑动,以使所述磁吸式挂件30前后位置可调。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市面上常用的对讲机2000,其后端面设有一向内凹陷的凹陷部2001,相应凹陷部2001内设有紧固孔,相应紧固孔内则旋接有一连接至其前壳内端面的螺钉2002。
如此一来,所设置的磁吸式挂珠301则尤其适于磁吸市面上常用的对讲机2000后端面凹陷部2001内的螺钉2002螺帽,以使方便车主越野使用。
并且,因圆球状结构的所述磁吸式挂珠301可沿所述条形固定槽11滑动,以使所述磁吸式挂件30前后位置可调,如此,则使得便于将其调节至合适位置来磁吸对讲机2000,使得对讲机2000挂设灵活性好。
进一步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本体10成型为U型结构,包括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固定座20前端面相连的连接座101、固设于所述连接座101 前端面左侧的第一卡固件102、通过一转轴件103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连接座 101前端面右侧的且与所述第一卡固件102位置相对的第二卡固件104及套固于所述转轴件103外的扭簧105;
其中,所述第一卡固件102的内端面靠近其前端向左突出形成有一用以卡固手机的第一卡固部A1021;所述第二卡固件104的内端面靠近其前端向右突出形成有一用以卡固手机的与所述第一卡固部A1021位置相对的第二卡固部A1041;所述扭簧10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卡固件104的右端面相抵,所述扭簧105的第二端插固于所述连接座101内;
所述第二卡固件104外端面沿前后方向开设有贯穿其内端面的所述条形固定槽11。
并且,所述第一卡固件102的内端面于其中后端向左突出形成有一用以卡固圆筒状物品的第一卡固部B1022;所述第二卡固件104的内端面于其中后端向右突出形成有一用以卡固圆筒状物品的与所述第一卡固部B1022位置相对的第二卡固部B1042。
由于所述支架本体10成型为U型结构,其中所设置的第一卡固部A1021 及第二卡固部A1041使得便于卡固用户手机,所设置的第一卡固部B1022及第二卡固部B1042则使得便于卡固用户圆筒状物品,如茶杯、瓶装饮料或罐装饮料等,使得能实现一体多用,以使实用性更强,且在掰动所述第二卡固件104时,即使得所述第一卡固部A1021与所述第二卡固部A1041之间卡固空间可调及使得所述第一卡固部B1022与所述第二卡固部B1042之间卡固空间可调,使得本实用新型能适配卡固不同宽度尺寸手机及不同外径圆筒状物品,使得使用适应性更强。
进而,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能得到有效提高。
优选的,在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则还包括一用以托起手机及圆筒状物品的托板40;
其中,所述托板40设置于所述第一卡固件102与所述第二卡固件104正下方;所述托板40与所述第一卡固件102下边沿、所述第二卡固件104下边沿或所述连接座101下边沿固定连接。
如此,所设置的托板40则便于托起本实用新型所卡固的用户手机或圆筒状物品,使得用户手机或圆筒状物品不会掉落,使得本实用新型使用可靠性好。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托板40则与所述第二卡固件104下边沿固定连接。
并且,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座20成型为L型结构,包括适于卡设至车载中控台3000台面与车载中控台3000右中部扶手3001之间连接间隙的插接板201及与所述插接板201前端相连的固定板202;
其中,所述固定板202的前端面至少开设有一贯穿其后端面的固定安装孔2021;所述连接座101后端面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安装孔2021位置相对的紧固孔(未图示);所述连接座101通过穿设于相对位置的固定安装孔2021及紧固孔(未图示)的紧固件与所述固定板202相连。
且所述插接板201的端面靠近其后端开设有适于套接至车载中控台3000 右中部扶手3001连接端中空螺柱外的套接孔2011;
当车载中控台3000右中部扶手3001连接端中空螺柱插至车载中控台 3000台面内,并通过紧固螺栓302固定时,所述插接板201被限位夹紧于车载中控台3000台面与车载中控台3000右中部扶手3001之间。
针对上文所述,可以明了,由于所述固定座20成型为L型结构,包括适于卡设至车载中控台3000台面与车载中控台3000右中部扶手3001之间连接间隙的插接板201及与所述插接板201前端相连的固定板202;且现有的越野吉普车牧马人,其车载中控台3000右中部沿左右方向固设有专供副驾驶座位坐乘人员手扶的扶手3001。
如此一来,则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专用于越野吉普车牧马人,在拆卸掉越野吉普车牧马人车载中控台3000右中部扶手3001后,将所述插接板201的端面靠近其后端所开设有的套接孔2011套接至车载中控台3000右中部扶手 3001连接端中空螺柱外,再使得车载中控台3000右中部扶手3001连接端中空螺柱插至车载中控台3000前端面预设的插孔,并通过紧固螺栓302加以固定,即使得所述插接板201被限位夹紧于车载中控台3000台面与车载中控台 3000右中部扶手3001之间,使得本实用新型即能作为越野吉普车牧马人专用具有悬挂功能的车载手机支架供驾驶人员或副驾驶坐乘人员卡固使用。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固设于车载中控台3000台面右中部时,使得距离驾驶员也不会太远,还使得不会遮挡到车载中控台3000中间操控部位的各个操控模块,使得便于驾驶人操控。
进而,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能达到最佳。
需要补充的是,在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卡固件102内端面、第二卡固件104内端面及所述托板40上端面分别粘设有一层软体护垫(未标示)。
如此,则使得利用本实用新型所卡固的用户手机或圆筒状物品不会被卡坏,使得保护性好,使得本实用新型使用可靠性更强及使用寿命长。
其他实施例等,在此,则不做一一举例说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易实施,易操作,实用性强,专用性强,制造成本低,在结构的改进及技术的改进中,均不需要增加太多的成本,使得本实用新型必然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本实用新型会非常的受欢迎,能得到有效普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具有悬挂功能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适于将所述支架本体固设于车载中控台的固定座及用以挂设电子设备的磁吸式挂件;
其中,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固定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座与车载中控台前端面插接连接;所述磁吸式挂件固设于所述支架本体侧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悬挂功能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式挂件包括圆球状结构的磁吸式挂珠及用以将圆球状结构的所述磁吸式挂珠固设于所述支架本体侧端面的紧固螺栓;
其中,所述支架本体侧端面沿前后方向开设有一条形固定槽;圆球状结构的所述磁吸式挂珠外壁向内开设有一螺孔;所述紧固螺栓穿设于所述条形固定槽并螺纹旋接于所述螺孔,以使将圆球状结构的所述磁吸式挂珠固定于所述支架本体侧端面;
当拧松所述紧固螺栓时,圆球状结构的所述磁吸式挂珠可沿所述条形固定槽滑动,以使所述磁吸式挂件前后位置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悬挂功能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成型为U型结构,包括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固定座前端面相连的连接座、固设于所述连接座前端面左侧的第一卡固件、通过一转轴件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连接座前端面右侧的且与所述第一卡固件位置相对的第二卡固件及套固于所述转轴件外的扭簧;
其中,所述第一卡固件的内端面靠近其前端向左突出形成有一用以卡固手机的第一卡固部A;所述第二卡固件的内端面靠近其前端向右突出形成有一用以卡固手机的与所述第一卡固部A位置相对的第二卡固部A;所述扭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卡固件的右端面相抵,所述扭簧的第二端插固于所述连接座内;
所述第二卡固件外端面沿前后方向开设有贯穿其内端面的所述条形固定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悬挂功能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固件的内端面于其中后端向左突出形成有一用以卡固圆筒状物品的第一卡固部B;所述第二卡固件的内端面于其中后端向右突出形成有一用以卡固圆筒状物品的与所述第一卡固部B位置相对的第二卡固部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悬挂功能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以托起手机及圆筒状物品的托板;
其中,所述托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卡固件与所述第二卡固件正下方;所述托板与所述第一卡固件下边沿、所述第二卡固件下边沿或所述连接座下边沿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悬挂功能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成型为L型结构,包括适于卡设至车载中控台台面与车载中控台右中部扶手之间连接间隙的插接板及与所述插接板前端相连的固定板;
其中,所述固定板的前端面至少开设有一贯穿其后端面的固定安装孔;所述连接座后端面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安装孔位置相对的紧固孔;所述连接座通过穿设于相对位置的固定安装孔及紧固孔的紧固件与所述固定板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悬挂功能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板的端面靠近其后端开设有适于套接至车载中控台右中部扶手连接端中空螺柱外的套接孔;
当车载中控台右中部扶手连接端中空螺柱插至车载中控台台面内,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时,所述插接板被限位夹紧于车载中控台台面与车载中控台右中部扶手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悬挂功能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固件内端面、第二卡固件内端面及所述托板上端面分别粘设有一层软体护垫。
CN201821362144.1U 2018-08-22 2018-08-22 具有悬挂功能的车载支架 Active CN2090513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62144.1U CN209051373U (zh) 2018-08-22 2018-08-22 具有悬挂功能的车载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62144.1U CN209051373U (zh) 2018-08-22 2018-08-22 具有悬挂功能的车载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51373U true CN209051373U (zh) 2019-07-02

Family

ID=67047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62144.1U Active CN209051373U (zh) 2018-08-22 2018-08-22 具有悬挂功能的车载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513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31125U (zh) 一种车载用电子设备万向固定支架
CN206422816U (zh)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CN209051373U (zh) 具有悬挂功能的车载支架
CN205468853U (zh) 自动锁紧支架
CN206555684U (zh) 手机挂架
CN203198866U (zh) 车载支架
CN206686237U (zh) 磁吸式车载手机支架
CN110329168B (zh)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及车辆
CN204037387U (zh) 一种可调节汽车座椅扶手装置
CN206644748U (zh) 一种多角度调节的车载支架
CN2090343U (zh) 适于车、船上使用的杯夹
CN206962903U (zh)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CN205311507U (zh) 一种用于夹持手机的车载手机支架
CN206141453U (zh) 车载磁性手机挂架
CN211018901U (zh) 一种旋转折叠支架
CN204677999U (zh) 一种手机、平板电脑支架
CN205365453U (zh) 车载风口支架
CN217347582U (zh) 一种可翻转的汽车座椅腿托
CN208369650U (zh) 改良型车载手机支架
CN210047416U (zh) 一种用于车载设备的汽车出风口栅格夹持装置
CN208971580U (zh) 吸盘手机架
CN207697645U (zh) 具有伸缩功能的车载支架
CN207579695U (zh) 一种车载杯架
CN218986510U (zh) 车辆电子设备的固定装置
CN108942747B (zh) 一种汽车内饰板的固定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15

Address after: Room 705, 7 / F, 3 Wuhe Avenue (South), Nankeng community,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blackwalk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 / F, 3168 Nanshan Avenu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Li K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