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50940U - 一种立式注塑成型机的油箱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式注塑成型机的油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50940U
CN209050940U CN201821774844.1U CN201821774844U CN209050940U CN 209050940 U CN209050940 U CN 209050940U CN 201821774844 U CN201821774844 U CN 201821774844U CN 209050940 U CN209050940 U CN 2090509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tank
plate
tank
bending plate
bilateral b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7484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 JINL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 JINL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 JINL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 JINL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7484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509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509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509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立式注塑成型机的油箱装置。它包括相互间呈前后相对分布且分别夹持于左右向双侧折弯板的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的油箱前侧板和油箱后侧板以及嵌合于由油箱后侧板的顶端、油箱前侧板的顶端及左右向双侧折弯板的左侧板的顶端与右侧板的顶端所围合成型的油箱端口内的油箱顶盖板;油箱前侧板和油箱后侧板与左右向双侧折弯板之间分别形成有前向结构焊线和后向结构焊线,油箱顶盖板与油箱端口的口壁之间形成有顶部围合焊线。本实用新型的油箱本体上的全部焊线及油箱本体与机台基座之间的全部焊线均裸露于外部,以便能够直观地发现漏油点并对漏油点进行现场补焊,既不会干扰正常的生产作业,也不会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立式注塑成型机的油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立式注塑成型机的油箱装置。
背景技术
图1至图3分别示意性地示出了目前市场上传统的立式注塑成型机的油箱装置的分解结构、组装结构和装配应用结构,其主要由空气滤清器1、注油器2、油箱右侧板3、油箱顶盖板4、前后向双侧折弯板5、清洁窗盖板6、橡胶垫圈7、液位液温计8和油箱左侧板9等组成,其中,在前后向双侧折弯板5的前侧板上开设有预留窗口,并且前后向双侧折弯板5在前后方向的宽度小于油箱右侧板3和油箱左侧板9在前后方向的长度;基于前述组成部件的结构形式,行业内在对油箱进行焊接装配时所采用的通用做法是:
1、使前后向双侧折弯板5的底面高出油箱右侧板3和油箱左侧板9的底端面一定距离,并且由于油箱右侧板3和油箱左侧板9在前后方向的长度大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5在前后方向的宽度,使得油箱右侧板3和油箱左侧板9能够分别覆盖前后向双侧折弯板5的右侧缺口和左侧缺口。
2、沿前后向双侧折弯板5与油箱右侧板3和油箱左侧板9之间所形成的外部拼接缝隙进行满焊焊接(形成焊线e),然后再沿三者之间的内部拼接缝隙进行满焊焊接,从而形成具有顶端口的油箱主箱体。
3、将油箱顶盖板4盖合于由油箱右侧板3、油箱左侧板9和前后向双侧折弯板5所形成的油箱端口上并沿着油箱顶盖板4的轮廓走向进行外部拼接缝隙进行满焊处理(形成焊线f),以形成相对封闭的油箱箱体结构。
4、在油箱顶盖板4上安装空气滤清器1和注油器2并在前后向双侧折弯板5的前侧板上安装液位液温计8,然后,利用预留窗口来清理存留于油箱内部的焊疤、铁锈等杂质。
5、将橡胶垫圈7沿预留窗口的轮廓线叠置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5的前侧板上,再将清洁窗盖板6盖合于预留窗口上并使橡胶垫圈7被夹持于清洁窗盖板6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5的前侧板之间,最后将清洁窗盖板6锁固在前后向双侧折弯板5上,从而组装成完整且封闭的油箱。
6、最后将油箱置于机台基座10上,将油箱右侧板3和油箱左侧板9的底端面焊接在机台基座10上(形成焊线h),以完成油箱的装配。
然而,在油箱的实际生产及装配过程中,总会有一些焊缝是无法被检测出来的;由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5的底面高于油箱右侧板3和油箱左侧板9的底端面,使得油箱底部的焊缝被隐藏于油箱与机台基座10之间,机器在长时间使用后,若出现漏油的现象,只有把整个机器吊起来才能发现漏油处,此时往往需要将机器进行返厂维修;由此不但会影响正常的生产作业,也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注塑成型机的油箱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式注塑成型机的油箱装置,它包括左右向双侧折弯板、油箱前侧板、油箱后侧板和油箱顶盖板;所述油箱后侧板和油箱前侧板相互间呈前后相对分布且分别夹持于左右向双侧折弯板的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所述油箱顶盖板嵌合于由油箱后侧板的顶端、油箱前侧板的顶端以及左右向双侧折弯板的左侧板的顶端与右侧板的顶端所围合成型的油箱端口内;
所述油箱前侧板与左右向双侧折弯板之间形成有前向结构焊线,所述油箱后侧板与左右向双侧折弯板之间形成有后向结构焊线,所述油箱顶盖板与油箱端口的口壁之间形成有顶部围合焊线。
优选地,它还包括橡胶垫圈和清洁窗盖板,所述油箱前侧板上开设有一预留窗口,所述橡胶垫圈环绕预留窗口的轮廓走向分布并夹持于油箱前侧板与清洁窗盖板之间,所述清洁窗盖板通过若干颗贯穿于橡胶垫圈分布的锁固件锁固于油箱前侧板上。
优选地,它还包括装设于油箱前侧板上的液位液温计以及分别装设于油箱顶盖板上的空气滤清器和注油器。
优选地,所述油箱前侧板的前表面位于左右向双侧折弯板的前端面的后方侧且与左右向双侧折弯板的前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至少为10mm;所述油箱后侧板的后表面位于左右向双侧折弯板的后端面的前方侧且与左右向双侧折弯板的后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至少为10mm;所述油箱顶盖板的上表面位于油箱端口的端口面的下方侧且与油箱端口的端口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至少为10mm。
一种立式注塑成型机的油箱装置,它包括前后向双侧折弯板、油箱左侧板、油箱右侧板和油箱顶盖板,所述油箱左侧板和油箱右侧板相互间呈左右相对分布且分别夹持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的前侧板与后侧板之间,所述油箱顶盖板嵌合于由油箱左侧板的顶端、油箱右侧板的顶端以及前后向双侧折弯板的前侧板的顶端与后侧板的顶端所围合成型的油箱端口内;
所述油箱左侧板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之间形成有左向结构焊线,所述油箱右侧板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之间形成有右向结构焊线,所述油箱顶盖板与油箱端口的口壁之间形成有顶部围合焊线。
优选地,它还包括橡胶垫圈和清洁窗盖板,所述前后向双侧折弯板的前侧板上开设有一预留窗口,所述橡胶垫圈环绕预留窗口的轮廓走向分布并夹持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的前侧板与清洁窗盖板之间,所述清洁窗盖板通过若干颗贯穿于橡胶垫圈分布的锁固件锁固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的前侧板上。
优选地,它还包括装设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的前侧板上的液位液温计以及分别装设于油箱顶盖板上的空气滤清器和注油器。
优选地,所述油箱左侧板的左表面位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的左端面的右方侧且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的左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至少为10mm;所述油箱右侧板的右表面位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的右端面的左方侧且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的右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至少为10mm;所述油箱顶盖板的上表面位于油箱端口的端口面的下方侧且与油箱端口的端口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至少为10mm。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油箱本体上的全部焊线及油箱本体与机台基座之间的全部焊线均裸露于外部,以便能够直观地发现漏油点并对漏油点进行现场补焊,避免出现传统立式注塑成型机的油箱因部分漏油点无法被发现而需要进行返厂维修,进而发生人力、物力及财力严重损失的问题;其构思巧妙、结构简单、装配后结构牢固,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立式注塑成型机的油箱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立式注塑成型机的油箱装置的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立式注塑成型机的油箱装置的装配应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装配应用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装配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4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立式注塑成型机的油箱装置,它包括左右向双侧折弯板20、油箱前侧板21、油箱后侧板22和油箱顶盖板4;其中,油箱后侧板22和油箱前侧板21相互间呈前后相对分布且分别夹持于左右向双侧折弯板20的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而油箱顶盖板4则嵌合于由油箱后侧板22的顶端、油箱前侧板21的顶端以及左右向双侧折弯板20的左侧板的顶端与右侧板的顶端所围合成型的油箱端口(图中未标注)内;在油箱前侧板21与左右向双侧折弯板20之间形成有前向结构焊线a,在油箱后侧板22与左右向双侧折弯板20之间形成有后向结构焊线(图中未示出),在油箱顶盖板4与油箱端口的口壁之间则形成有顶部围合焊线b。
由此,通过将传统立式注塑成型机上的油箱装置中的前后向双侧折弯板相对于机台基座10的布置方向由前后向调转为左右向后即可作为左右向双侧折弯板20来使用,以在折弯板的前后方向形成用于供油箱前后侧板进行布置的缺口,同时利用油箱前侧板21和油箱后侧板22分别夹持于左右向双侧折弯板20的前侧缺口和后侧缺口内的结构特点(可以理解为:变换油箱侧板与折弯板之间的尺寸关系),使得油箱侧板能够以被夹持地方式(即:非覆盖的方式)与折弯板进行结构组合,从而分别形成了前侧和后侧的结构拼接缝隙。基于此,在对油箱进行焊接时,可首先分别沿前侧结构拼接缝隙和后侧结构拼接缝隙的外部进行满焊焊接处理,再从内部进行满焊焊接处理,以在将油箱前侧板21和油箱后侧板22焊接于左右向双侧折弯板20上的同时,在油箱主体上形成外露的前向结构焊线a和后向结构焊线;随后,将油箱顶盖板4嵌入油箱端口内,沿着油箱顶盖板4的轮廓走向进行外部满焊焊接,以在将油箱顶盖板4焊接于油箱端口内的同时,在油箱的顶侧形成外露的顶部围合焊线b;最后在将整个油箱装配于机台基座10上后,可沿着左右向双侧折弯板20的底壁板的轮廓走向进行焊接以形成底部围合焊线c。
基于前述的部件结构及焊接组装方式,不但可以使油箱本体上的焊线呈现在油箱的外部,也可以使油箱本体与机台基座10之间的焊线呈现在外部,立式注塑成型机在调试或者使用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漏油的现象,现场人员可以直接观察到漏油点,从而能够对漏油点进行及时现场补焊,避免出现传统立式注塑成型机的油箱因部分漏油点无法被发现而需要进行返厂维修,进而发生人力、物力及财力严重损失的问题;同时,因左右向双侧折弯板20是直接与机台基座10焊接为一体的,不但可以增加油箱与机台基座10之间的焊线长度、面积,也可增强油箱装配于机台基座10上的结构强度,以此可有效避免传统油箱因只有油箱左侧板9和油箱右侧板3与机台基座10建立焊接连接关系而导致油箱装配后的结构不牢固等问题。
为最大限度地丰富整个油箱的结构及实用功能,本实施例的油箱装置还还包括橡胶垫圈7和清洁窗盖板6,在油箱前侧板21上开设有一预留窗口(图中未示出),橡胶垫圈7环绕预留窗口的轮廓走向分布并夹持于油箱前侧板21与清洁窗盖板6之间,而清洁窗盖板6通过若干颗贯穿于橡胶垫圈7分布的锁固件(图中未示出,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诸如螺丝、螺钉等五金连接件)锁固于油箱前侧板21上。由此,利用预留窗口不但可以为清理油箱内部的焊疤、铁锈等杂质创造条件,而且利用橡胶垫圈7与清洁窗盖板6的配合也可实现对油箱本体的密封,防止油箱内的储油发生泄漏。当然,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油箱还包括装设于油箱前侧板21上的液位液温计8以及分别装设于油箱顶盖板4上的空气滤清器1和注油器2。以期最大限度地丰富整个油箱的实用功能。
为最大限度地保证油箱本体部件之间在焊接后的结构牢固性,同时为外部裸露焊线的形成创造结构条件,本实施例的油箱前侧板21的前表面位于左右向双侧折弯板20的前端面的后方侧且与左右向双侧折弯板20的前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至少为10mm;油箱后侧板22的后表面位于左右向双侧折弯板20的后端面的前方侧且与左右向双侧折弯板20的后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至少为10mm;油箱顶盖板4的上表面位于油箱端口的端口面的下方侧且与油箱端口的端口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至少为10mm。由此,可以使得油箱前侧板21、油箱后侧板22和油箱顶盖板4均能够沉入左右向双侧折弯板20的侧壁内,以使三者均能够被牢固地夹持焊接为一体。
基于“保证油箱本体上的全部焊线以及油箱本体与机台基座10之间的全部焊线均需裸露于外部,以便能够在直观地发现漏油点后对漏油点进行现场补焊”的设计构思,图7和图8所示的实施例二也提供的一种立式注塑成型机的油箱装置,它包括前后向双侧折弯板5、油箱左侧板9、油箱右侧板3和油箱顶盖板4,其中,油箱左侧板9和油箱右侧板3相互间呈左右相对分布且分别夹持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5的前侧板与后侧板之间,而油箱顶盖板4则嵌合于由油箱左侧板9的顶端、油箱右侧板3的顶端以及前后向双侧折弯板5的前侧板的顶端与后侧板的顶端所围合成型的油箱端口(图中未标注)内;在油箱左侧板9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5之间形成有左向结构焊线(图中未示出),油箱右侧板3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5之间形成有右向结构焊线d,油箱顶盖板4与油箱端口的口壁之间形成有顶部围合焊线b。
由此,直接利用传统立式注塑成型机的油箱装置的组成部件,通过缩减油箱右侧板3和油箱左侧板9的长度尺寸并调整两者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5之间的位置关系,即可使油箱左右侧板被夹持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5的前侧板与后侧板之间,从而在沿着相关部件之间的结构拼接缝隙进行满焊焊接处理后即可实现外露的左向结构焊线、右向结构焊线d和顶部围合焊线b,并且能够利用前后向双侧折弯板5作为油箱与机台基座10进行满焊焊接的部件,以形成底部围合焊线c;基于此,亦能够取得前述的技术效果并规避传统注塑成型机的系列问题。
当然,实施例二所提供的油箱装置,亦可包括橡胶垫圈7和清洁窗盖板6,在前后向双侧折弯板5的前侧板上开设有一预留窗口,橡胶垫圈7环绕预留窗口的轮廓走向分布并夹持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5的前侧板与清洁窗盖板6之间,清洁窗盖板6通过若干颗贯穿于橡胶垫圈7分布的锁固件锁固于前后向双侧折弯5板的前侧板上。当然,也可包括装设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5的前侧板上的液位液温计8以及分别装设于油箱顶盖板6上的空气滤清器1和注油器2。从而获得传统油箱装置或实施例一的油箱装置相同的实用功能。
基于实施例一中油箱装置相同的原理,油箱左侧板9的左表面位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5的左端面的右方侧且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5的左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至少为10mm;油箱右侧板3的右表面位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5的右端面的左方侧且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5的右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至少为10mm;油箱顶盖板4的上表面位于油箱端口的端口面的下方侧且与油箱端口的端口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至少为10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立式注塑成型机的油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左右向双侧折弯板、油箱前侧板、油箱后侧板和油箱顶盖板;所述油箱后侧板和油箱前侧板相互间呈前后相对分布且分别夹持于左右向双侧折弯板的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所述油箱顶盖板嵌合于由油箱后侧板的顶端、油箱前侧板的顶端以及左右向双侧折弯板的左侧板的顶端与右侧板的顶端所围合成型的油箱端口内;
所述油箱前侧板与左右向双侧折弯板之间形成有前向结构焊线,所述油箱后侧板与左右向双侧折弯板之间形成有后向结构焊线,所述油箱顶盖板与油箱端口的口壁之间形成有顶部围合焊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注塑成型机的油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橡胶垫圈和清洁窗盖板,所述油箱前侧板上开设有一预留窗口,所述橡胶垫圈环绕预留窗口的轮廓走向分布并夹持于油箱前侧板与清洁窗盖板之间,所述清洁窗盖板通过若干颗贯穿于橡胶垫圈分布的锁固件锁固于油箱前侧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注塑成型机的油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装设于油箱前侧板上的液位液温计以及分别装设于油箱顶盖板上的空气滤清器和注油器。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立式注塑成型机的油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前侧板的前表面位于左右向双侧折弯板的前端面的后方侧且与左右向双侧折弯板的前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至少为10mm;所述油箱后侧板的后表面位于左右向双侧折弯板的后端面的前方侧且与左右向双侧折弯板的后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至少为10mm;所述油箱顶盖板的上表面位于油箱端口的端口面的下方侧且与油箱端口的端口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至少为10mm。
5.一种立式注塑成型机的油箱装置,它包括前后向双侧折弯板、油箱左侧板、油箱右侧板和油箱顶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左侧板和油箱右侧板相互间呈左右相对分布且分别夹持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的前侧板与后侧板之间,所述油箱顶盖板嵌合于由油箱左侧板的顶端、油箱右侧板的顶端以及前后向双侧折弯板的前侧板的顶端与后侧板的顶端所围合成型的油箱端口内;
所述油箱左侧板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之间形成有左向结构焊线,所述油箱右侧板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之间形成有右向结构焊线,所述油箱顶盖板与油箱端口的口壁之间形成有顶部围合焊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立式注塑成型机的油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橡胶垫圈和清洁窗盖板,所述前后向双侧折弯板的前侧板上开设有一预留窗口,所述橡胶垫圈环绕预留窗口的轮廓走向分布并夹持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的前侧板与清洁窗盖板之间,所述清洁窗盖板通过若干颗贯穿于橡胶垫圈分布的锁固件锁固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的前侧板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立式注塑成型机的油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装设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的前侧板上的液位液温计以及分别装设于油箱顶盖板上的空气滤清器和注油器。
8.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立式注塑成型机的油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左侧板的左表面位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的左端面的右方侧且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的左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至少为10mm;所述油箱右侧板的右表面位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的右端面的左方侧且与前后向双侧折弯板的右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至少为10mm;所述油箱顶盖板的上表面位于油箱端口的端口面的下方侧且与油箱端口的端口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至少为10mm。
CN201821774844.1U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立式注塑成型机的油箱装置 Active CN2090509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74844.1U CN209050940U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立式注塑成型机的油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74844.1U CN209050940U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立式注塑成型机的油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50940U true CN209050940U (zh) 2019-07-02

Family

ID=67052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74844.1U Active CN209050940U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立式注塑成型机的油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509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9358A (zh) * 2021-02-05 2021-06-01 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式注塑机油箱及其组装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9358A (zh) * 2021-02-05 2021-06-01 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式注塑机油箱及其组装方法
CN112879358B (zh) * 2021-02-05 2023-09-12 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式注塑机油箱及其组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50940U (zh) 一种立式注塑成型机的油箱装置
CN107317155A (zh) 一种耳机插座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4875247U (zh) 洗涤剂盒组件及洗衣机
DE20111327U1 (de) Dampfreiniger
CN207000352U (zh) 线束过孔保护套及汽车
CN104302560B (zh) 可折叠存储罐的设计与制造方法
CN103261515A (zh) 纤维幅材机的流浆箱的湍流发生器的流管和纤维幅材机的流浆箱的湍流发生器
CN217554266U (zh) 新型烟包透明纸熔接烙铁装置
CN208123518U (zh) 软水阀和软水机
CN109077676A (zh) 一种储水装置和智能清洁机器人
CN206380222U (zh) 集成式电动汽车驱动控制器机箱
CN206956370U (zh) 洗衣机的注水盒以及洗衣机
CN204757763U (zh) 一种多块板排列组合的箱式换热器
DE102017211670A1 (de) Wasserführendes Haushaltsgerät und Verfahren
DE102010006186A1 (de) Haushaltsmaschine mit einem Fluid führenden Teilsystem
CN206144419U (zh) 一种新型平开窗中梃密封结构
CN206887435U (zh) 蒸煮箱
CN218550985U (zh) 一种海洋养殖网箱立体转角的矩形管结构连接件
CN206590919U (zh) 一种集成有节流阀的净水机用水路板及净水机
CN105216828B (zh) 一种机车手制动齿轮箱罩
JP2021507198A (ja) 貯液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8434902U (zh) 一种羽绒被灌装机的稳定均匀进料管
CN220221541U (zh) 一种新型的弯折箱体
ITTO980191A1 (it) Batteria
CN216293976U (zh) 洗碗机的内水管与过滤板的装配结构及洗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