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48222U - 一种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和吻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和吻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48222U
CN209048222U CN201721181031.7U CN201721181031U CN209048222U CN 209048222 U CN209048222 U CN 209048222U CN 201721181031 U CN201721181031 U CN 201721181031U CN 209048222 U CN209048222 U CN 2090482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rod
screw thread
anastomosis ring
stapling apparatus
pa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8103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18103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482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482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482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医用吻合器,提出一种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102)头部具有吻合环结合螺纹(102‑2),用于与相应的吻合环相结合,所述支撑杆(102)中部或尾部具有对合螺纹(102‑1),用于与底座组件(114)或旋钮(108)相结合,所述吻合环结合螺纹(102‑2)和所述对合螺纹(102‑1)为同旋向或反旋向螺纹。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由此衍生的吻合装置,包括:所述支撑杆(102),吻合枪主体(107),底座组件(114)或旋钮(108)。本实用新型的双螺旋吻合装置简化了吻合器基本结构,提高了对合精确性及稳定性,吻合装置可重复利用,更适合环状吻合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和吻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吻合用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外科吻合器显著提高了外科手术质量与速度,使许多手工操作困难或复杂的手术变得简便,使原来不能完成的手术变为可能,并极大地扩展了手术适应证,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降低了手术并发症,成为外科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
早在公元前14世纪,阿拉伯医生就开始用巨蚁牙齿咬合的方式缝合伤口;19世纪,匈牙利医生首先研制出简易金属吻合器;1934年,德国医生Friedrich设计并使用了可拆装的吻合器。1950年,前苏联外科机械研究室研制推出血管缝合器,并陆续推出支气管缝合器和胃肠缝合器;1958年,外科吻合器技术引入美国。1968年,美国Auto suture公司推出GIA自动缝合器;1979年,美国Ethicon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款一次性吻合器;1980年,美国Ethicon 公司生产出管型吻合器ILS,其后各种类型吻合器相继问世,不断发展。
我国的吻合器发展迅速,1973年我国设计了手摇式食管胃缝合器;1977年上海中山医院与上海手术器械六厂合作,改进制成管状消化道吻合器,以后又开发制成缝合器及侧侧吻合器等。2000年后吻合器在我国开始迅速推广。而随着技术进步,吻合器从以前单一的消化道吻合器,逐渐发展到分类很明细的吻合器系列:包括圆形吻合器、直线型吻合器、直线切割吻合器、弧形切割吻合器、血管吻合器、腔镜吻合器以及胆道吻合器等系列。
目前绝大多数吻合器工作原理与订书机相似,均是钛钉吻合器,主要结构包括:壳体、切割推管、中心杆、动力连杆结构、调节旋钮、钉仓及钉砧、观察窗等。中心杆安装在推管内,前有顶盖,后端通过螺杆与壳体尾部的调节旋钮连接;中心杆为连杆机构,包括动力杆、支撑杆及运动杆;分别与激发手柄、壳体内壁及推管连接,且连接在同一活动铰链上;动力杆与激发手柄为铰接;支撑杆与壳体之间为活动铰链连接;运动杆与推管之间为活动铰链连接。钉砧又名抵钉座。组件是对吻合器中可更换部分的总称,通常包括钉仓、推钉片和吻合钉。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特定的功能或者增加器械的安全有效性,增加用来固定被吻合组织的定位针,防二次击发保险机关以及调节螺母等。
钛钉呈两排或三排相互平行错位排列,在钛钉吻合器机械力作用下,吻合钉穿过两层组织后受到前方钉砧(抵钉座)的阻挡,向内弯曲,吻合订形成“B”形互相错位排列,将两层组织永久性钉合在一起。吻合钉多数用金属钛或钽制成,多为纯钛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由于吻合钉排列整齐,间距相等,缝合松紧度由标尺控制,避免了手工缝合过疏过密和结扎过紧过松等缺陷,既保证了组织良好的愈合,同时也极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吻合器产品在临床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主要有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及局部组织坏死等。
钛钉吻合器因其快速、便捷的优点逐渐成为主流技术。但是术后肠吻合口附近留置的钛钉,作为异物,穿透组织,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影响愈合进程。组织损伤及粘膜屏障的破坏,导致细菌可沿钛钉及缝线生长,从而增加吻合口瘘的风险。缝线的松紧程度主要取决于外科医生的经验,钛钉主要取决于钛钉的高度及组织的厚度。在肠壁水肿的情况下,更不易把握。当肠壁组织太厚或太薄.或者组织有炎症水肿不能耐受机械挤压时,不宜使用机械吻合。
压榨吻合器,与钛钉吻合器原理根本不同,是通过吻合环的持续或渐近的压迫机械力将待吻合管道组织压在一起,用切割组件切除多余组织,实现组织连续性重建的方法。由于吻合环之间的机械力持续作用于压迫的组织,导致夹在其中的组织缺血坏死,而连接的组织则自浆膜至黏膜逐渐愈合,最终实现吻合口的重建,吻合环崩解或者随肠道蠕动排出体外。压榨吻合分为以下几种主要方式:
1)可吸收吻合环BAR(biofragmentable anastomotic ring):Hardy在Murphy氏环的基础上,用可吸收材料聚乙醇酸(Polyglycolic acid)及硫酸钡混合物替代金属材料,诞生BAR (Sherwood-Davis and Geck公司,美国),依靠荷包缝合固定肠管断端,然后对合。限定吻合环间距1.5-2.5mm以维持适合的压榨力量,防止压榨力量过大导致过早脱落。2-3周后,吻合环崩解成碎片脱落,随大便排出。经过大量临床应用,证实BAR技术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约4.5%,较钛钉及缝线降低。然而,BAR技术存在术中操作困难、锁扣失败、无法精确匹配吻合口直径及肠壁厚度。
2)AKA-2、CAR-27(Compression Anastomosis Ring-27):1984年,Kanshin等人研制了AKA-2设备,可用于加压吻合。申请号为200610129165.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吻合器,其采用的CAR-27结构类似AKA-2或改良版的AKA-4,两者均为针环结构;不同之处在于, CAR-27具有镍钛记忆合金弹性部件产生持续、恒定的压榨力,AKA系列吻合器仅依靠针环对合的压榨,在组织缺血坏死后压榨力迅速降低。装置直接对肠壁产生很强的均匀一致的压力,从而引起肠壁局部坏死。一旦肠袢组织完全坏死,将脱离到肠枪中随粪便排出,肠壁组织坏死的同时伴随有肠壁愈合的形成,最终形成一个均匀一致的吻合口。与管状吻合器相比,吻合口炎症反应较轻,粘连较少,愈合后无异物残留,且吻合口大小是由其外径所决定,因此形成的吻合口较大,不易出现吻合口狭窄。
而上述压榨环吻合器均依赖具有切割功能的组件,在切除多余吻合口组织之后,切断连接吻合环的塑料或者金属件,实现吻合装置与吻合环的分离,不仅结构繁琐,而且对合力及精确性相对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精确对合的具有锁定结构的吻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头部具有吻合环结合螺纹,用于与相应的吻合环相结合,所述支撑杆中部或尾部具有对合螺纹,用于与底座组件或旋钮相结合,所述吻合环结合螺纹和所述对合螺纹为同旋向或反旋向螺纹。
可选地,所述吻合环结合螺纹为标准螺纹、断隔螺纹、开槽螺纹或断续螺纹,对合螺纹为标准螺纹、变螺距螺纹或双线螺纹。
可选地,所述的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还包括:具有防止对合过程中支撑杆旋转的定位槽,以及允许拆卸过程中支撑杆旋转的凹槽。
可选地,所述的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还包括:防止所述吻合环意外脱出的限位圈,所述限位圈位于所述吻合环结合螺纹一侧。
可选地,所述对合螺纹以销子或螺纹形式与旋转底座或旋钮结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吻合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吻合枪主体,其为中空的,所述支撑杆贯穿所述吻合枪主体;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结合在所述吻合枪主体尾部。
可选地,所述底座组件包括:空心的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以螺纹、卡扣、粘接、插接或铆接方式结合在所述吻合枪主体尾部;以及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穿过所述固定底座,且能够在所述固定底座中转动,所述旋转底座内壁具有螺纹或销子,用于结合所述支撑杆的对合螺纹。
可选地,所述旋转底座还包括:旋钮,所述旋钮设置在所述旋转底座尾部。
可选地,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拆卸旋钮,拆卸旋钮结合在所述旋钮尾部。
可选地,所述底座组件旋转,支撑杆相对于所述吻合枪主体逐渐下降,从而对合分别与吻合环结合螺纹和吻合枪主体顶部相结合的成对吻合环;而在支撑杆底部触及所述底座组件底部后,继续旋转所述底座组件,则支撑杆与所述底座组件共转,带动所述支撑杆头部的吻合环结合螺纹旋转,从而与相应的吻合环进行分离。
可选地,当旋转所述底座组件,支撑杆底部无法触及所述底座组件底部的情况下,旋转拆卸旋钮,其螺纹带动拆卸旋钮上升,顶住支撑杆底部,此时再旋转所述底座组件,则支撑杆与所述底座组件可共转,带动所述支撑杆头部的吻合环结合螺纹旋转,从而与相应的吻合环进行分离。
可选地,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指示窗,所述指示窗设置在所述旋转底座尾部,使得所述旋转底座镂空。
可选地,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指示刻度,所述吻合枪主体上设置有观察窗(107-1),通过所述观察窗能够观察所述指示刻度。
可选地,所述的吻合装置还包括:用于容纳吻合环的吻合座,吻合座连接到所述吻合枪主体的头部,吻合座上设置有防扭转环,所述防扭转环上具有凸起,用于插入吻合环的凹槽中。
可选地,所述的吻合装置还包括:用于容纳吻合环的吻合座,吻合座上还设置有吸附磁环或者卡扣,吸附磁环用于磁性吸附相应的吻合环;所述卡扣用于将吻合环紧固到吻合座顶部。
可选地,所述吻合枪主体还包括:握把;切刀推送杆,切刀推送杆的头部连接有切割圆刀;切刀推送滑块;支撑弹簧,支撑弹簧设置在切刀推送杆和切刀推送滑块之间;当扣动握把时,握把带动切刀推送滑块前移,压缩支撑弹簧,从而推动切刀推送杆前移,推动切割圆刀切除组织。
可选地,切割圆刀底面固定到切刀推送杆上,切刀的中间具有圆孔,以供支撑杆穿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吻合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所述的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吻合枪主体,其为中空的,所述支撑杆贯穿所述吻合枪主体;其中,所述旋钮结合在所述吻合枪主体尾部,并与支撑杆对合螺纹相结合。
可选地,所述的吻合装置还包括:握把,所述握把结合在所述支撑杆尾部;切割圆刀,所述切割圆刀结合在吻合枪主体头端。
可选地,所述支撑杆具有防止对合过程中支撑杆旋转的定位槽,以及允许拆卸过程中支撑杆旋转的凹槽;握把固定在支撑杆上时,所述旋钮沿支撑杆的对合螺纹旋转,推动所述吻合枪主体及其头端的吻合环逐渐上升,与支撑杆头部吻合环结合螺纹结合的吻合环逐渐靠拢并对合,在此期间所述支撑杆的定位槽能够防止对合过程中旋转。
可选地,在吻合环对合同时,切割圆刀完成多余组织的切除;在吻合环对合后,继续旋转旋钮也能够完成多余组织的切除;其后旋转握把,带动所述支撑杆的对合螺纹旋转,实现吻合装置与吻合环分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纹杆和吻合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具有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的吻合装置简化了吻合器基本结构,与以往的吻合器依靠切断连接部分实现吻合装置与吻合环的分离不同,提高了对合精确性及稳定性,实现了吻合枪的可重复利用优势,更适合环状吻合装置。
2.适用于外科领域的环状吻合装置,以及其它外科装置。
3.具有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底座组件旋转,支撑杆相对于吻合枪主体逐渐下降,从而对合分别与吻合环结合螺纹、吻合枪主体顶部相结合的成对吻合环;而在支撑杆底部触及所述底座组件底部后,继续旋转所述底座组件,则支撑杆与所述底座组件共转,带动支撑杆的吻合环结合螺纹旋转,从而与相应的吻合环进行分离。此结构及原理与以往所有吻合器均不相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吻合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的吻合装置中的支撑杆和底座组件的结合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固定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旋转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吻合装置的双螺旋杆对合吻合环、分离原理图。
图6为图1中的吻合装置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吻合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吻合装置的吻合枪主体示意图。
图8A为图8中的吻合枪主体两半拼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的吻合装置的双螺纹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A为图7中的吻合装置的支撑杆分为两部分组合示意图。
图9B为图7中的吻合装置的支撑杆对合螺纹为不规则形状示意图。
图9C为图7中的吻合装置的吻合环对合螺纹限位圈结构示意图。
图9D为图7中的吻合装置的吻合环对合螺纹限位圈结构示意图。
图9E为图7中的吻合装置支撑杆头部吻合环结合螺纹,为断隔螺纹示意图
图10为图7中的吻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去掉了外壳。
图11为图7中的吻合装置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1中的切刀推送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1中的切刀推送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7中的吻合装置的底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7中的固定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7中的旋转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4中的拆卸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7中的吻合装置的前部的剖视图。
图19为图7中的吻合装置的前部的剖视图。
图20为图19中的切割圆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19中的防扭转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的吻合装置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2组合后实际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2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图22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图22中的握把结构示意图。
图27为图22中的吻合枪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8为图22中的旋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弹性元件;102支撑杆;102-1对合螺纹;102-2吻合环结合螺纹;102-3刻度指示; 102-4定位槽;102-5凹槽;102-6销孔;102-7限位圈;103顶环;103-1卡扣;104压榨环;105 底环;105-1缺口;106吻合座;106-1吻合座结合螺纹;106-2穿线孔;106-3防扭转环;106-4 吸附磁环;106-5紧固螺纹套;107吻合枪主体;107-1观察窗;107-2切刀推送杆;107-3支撑弹簧;107-4切刀推送滑块;107-5切刀推送杆;108旋钮;108-1拆卸旋钮;108-2紧固螺纹;108-3紧固件;109指示窗;110握把;110-1紧固螺丝孔;110-2握把安全扣;110-3前握把;110-4后握把;111切割圆刀;111-1切刀紧固螺丝;112固定底座;112-1固定螺纹;113 旋转底座;114底座组件;115销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吻合装置包括吻合枪主体107、吻合座106、底座组件114和双螺纹支撑杆102。
底座组件114中的固定底座112以螺纹、卡扣、粘接、插接或铆接方式等方式结合在所述吻合器枪主体107尾部,可选地,底座组件114中的旋转底座113内壁具有螺纹或销子,用于结合所述支撑杆102的对合螺纹102-1,螺纹可为不规则。吻合器枪主体107头部具有吻合座106,用于与吻合装置配套使用的吻合环的底环105(见图6)相结合。吻合座 106通过焊接、粘接、螺纹等方式固定结合到吻合枪主体107头部。吻合座106可以由磁性材质制成。吻合座106上设置有切割圆刀111。目前,切割圆刀111的放置以及切割原理与目前市场上用的吻合器(如北京中法派尔特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相似,在此不再详述。
支撑杆102贯穿吻合座106和吻合枪主体107,并与底座组件114相结合。底座组件114的内壁具有螺纹或销子,支撑杆102尾部外壁也具有螺纹,并且螺纹可为不规则形状,使得两者可以结合。支撑杆102的头部图示为圆锥体,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环状。头部的吻合环结合螺纹102-2用于与吻合环的顶环103(见图6)相结合。其螺纹结构可为标准螺纹、断隔螺纹、开槽螺纹、断续螺纹,便于快速安装及拆卸吻合环。另外,支撑杆 102的头部具有吻合环结合螺纹102-2,尾部具有对合螺纹102-1,其螺纹结构可为标准螺纹、变螺距螺纹、双线螺纹。其中吻合环结合螺纹102-2和对合螺纹102-1是同旋向或反旋向螺纹。支撑杆102的对合螺纹102-1能够与底座组件114的旋转底座113(内壁的螺纹相结合,使得支撑杆102结合到底座组件114上。图2显示了支撑杆102结合到底座组件114 的示意图。
再次参考图1,底座组件114包括固定底座112和旋转底座113。图3显示了固定底座112的结构,固定底座112为空心的,其外壁具有与吻合枪主体107相结合的螺纹、销子等结构。
图4显示了旋转底座113的结构,旋转底座113穿过空心的固定底座112,并通过铆接、粘结、拼接等形式保证其不会从固定底座112上脱落,同时能够在固定底座112的孔中转动。旋转底座113沿轴向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供穿过吻合枪主体107的支撑杆102 的尾部拧入,从而支撑杆102与旋转底座113相结合。
有利地,底座组件114还包括旋钮108和指示窗109。旋钮108设置在旋转底座113尾部的两侧。指示窗109设置在旋转底座113的尾部,使得旋转底座113镂空,可以通过所述指示窗109观察到支撑杆102拧入旋转底座113的情况。
图6显示了如上所述的吻合装置和吻合环结合后的示意图。下面参考图5和图6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吻合装置的触底共转原理。
如图5所示,底座组件114初次旋转,支撑杆102由对合螺纹102-1带动,相对于所述吻合枪主体逐渐下降。将固定在支撑杆102头部的吻合环结合螺纹102-2处的顶环103 与固定在吻合座106上的底环105卡合或对合,从而吻合环对合,然后切割圆刀111切除残余组织。其后,底座组件114继续旋转,则支撑杆102触及底座114底部,形成共转,带动支撑杆102头部的吻合环结合螺纹102-2与对合后的吻合环分离,完成吻合过程。
再次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吻合装置还包括握把110,握把110设置在吻合枪主体107 上。握把110供医生操作人员方便握着来操作,包括:握把110便于抓握,以及扣动握把110的扳机时,切割圆刀111伸出吻合枪主体107进行切割,松开扳机时,切割圆刀111缩回。握把110与吻合枪主体107的结合,以及如何操作切割圆刀111是本领域比较常用的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下面结合使用过程再次描述本实用新型。
以痔疮手术为例,工作时参照类似PPH手术流程,刚开始进行齿状线以上水平进行荷包缝合,支撑杆102头部的吻合环结合螺纹102-2,与吻合环的顶环103相结合,吻合环的底环105结合在吻合座106上。然后支撑杆102带着顶环103进入肛门内,收紧荷包线并由106-2穿线孔穿出,让待切除组织聚集在支撑杆102周围。
此时,通过旋转旋转底座113上的旋钮108,通过对合螺纹102-1带动,通过螺纹机械力,支撑杆102相对于所述吻合枪主体逐渐下降。将固定在支撑杆102头部的吻合环结合螺纹102-2处的顶环103与固定在吻合座106上的底环105卡合或对合,从而吻合环对合,此时支撑杆102拧入旋转底座113的尾端暴露在指示窗109的区域,通过指示窗109观察支撑杆102拧入旋转底座113的距离,可以确认顶环103与底环105对合完成。
然后暂停旋转旋钮108。此时的操作与传统钛钉PPH吻合器操作方法类似,扣动握把 110上的扳机,推动切割圆刀111把收拢的痔疮组织切掉。
然后松开握把110上的扳机,继续同一个旋转方向拧旋钮108,在支撑杆102到达旋转底座113底部之后,停止下行,转而与108旋钮联动共同旋转,带动支撑杆102头部的吻合环结合螺纹102-2与对合后的吻合环分离退出。
最后,人体吻合口组织被顶环103顶住压在底环105上,并有弹性元件持续施加压榨力,压榨环内部组织缺血坏死,相邻的组织逐渐愈合,其后吻合环(底环105、顶环103) 连同坏死组织掉落,随粪便排出体外。
第二实施方式
图7-图2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吻合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7-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吻合装置包括吻合枪主体107、吻合座106、底座组件114 和支撑杆102(见图9)。支撑杆102贯穿吻合座106和吻合枪主体107,并与底座组件114相结合。吻合座106上具有吻合座结合螺纹106-1,以及106-5紧固螺纹套,用以固定106-3防扭转环以及106-4吸附磁环;此外,吻合座106上还具有穿线孔106-2,用于供缝合线穿过。吻合枪主体107上设置有观察窗107-1。
图8A则显示了吻合器枪主体107可为两半拼接。
如图9所示,支撑杆102的头部为环形,具有吻合环结合螺纹102-2,尾部具有对合螺纹102-1,其中吻合环结合螺纹102-2和对合螺纹102-1是同旋向或反旋向螺纹。通常情况下,吻合环结合螺纹102-1是正螺纹,对合螺纹102-2是反螺纹。支撑杆102的对合螺纹 102-1能够与底座组件114的旋转底座113内壁的螺纹相结合,使得支撑杆102结合到底座组件114上。支撑杆102上设置有刻度指示102-3,通过观察窗107-3,可以观察该刻度指示102-3,从而知道支撑杆102的准确位置。
如图9所示,所述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102还包括:定位槽102-4,用以防止对合过程中支撑杆102旋转,造成与吻合环105(见图10)提前分离或者扭曲撕裂吻合口。所述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102还包括凹槽102-5,用以允许拆卸过程中支撑杆102旋转,从而与结合后的吻合环105顺利分离。
图9A显示了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102可以为一体成形,也可分为两个部分,以插接、卡扣等形式连接。
图9B显示了所述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102的对合螺纹102-1可为不规则形,以销子形式与底座组件114的旋转底座113结合。
图9C-9D显示了在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102的头部,吻合环结合螺纹102-2一侧具有限位圈102-7,防止吻合环意外脱出。
图9E显示了所述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102头部具有吻合环结合螺纹102-2,其螺纹结构可为断隔螺纹、开槽螺纹、间断螺纹、不规则螺纹等特殊形式的螺纹,便于快速安装及拆卸吻合环,便于快速实现吻合环对合。
图10-11显示了本实施方式的吻合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及剖面。图参考图10,底座组件 114的内壁具有螺纹或销子,支撑杆102尾部外壁也具有螺纹,并且螺纹可为不规则形状,使得两者可以结合。支撑杆102的头部图示为圆锥体,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环状。头部的外螺纹102-2用于与吻合环的顶环103(见图10)相结合。
参考图10-11,吻合枪主体107包括切刀推送杆107-2,切刀推送杆107-2的头部连接有切割圆刀111。吻合枪主体107还包括切刀推送滑块107-4,切刀推送杆107-2和切刀推送滑块107-4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107-3。当扣动前握把110-3和后握把110-4时,带动切刀推送滑块107-4前移,压缩支撑弹簧107-3,从而推动切刀推送杆107-2前移,从而切割圆刀111前移以切除组织。图12显示了切刀推送杆107-2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显示了切刀推送滑块107-4的结构示意图。握把安全扣110-2用以锁定握把,防止运输或者操作过程中错误激发吻合过程。
如图10-11所示,底座组件114包括固定底座112和旋转底座113。图14显示了吻合装置的尾部部分。图15显示了固定底座112的结构,固定底座的头部具有紧固螺纹112-1,用于与吻合枪主体107结合。图16显示了旋转底座113的结构,旋转底座113包括旋钮108 和指示窗109,旋钮108的头部具有紧固螺纹108-2,用于与固定底座112的内壁的螺纹相结合。另外,旋钮108的尾部具有拆卸旋钮108-1,图17显示了其结构,拆卸旋钮108-1 头部具有螺纹,用于旋入旋钮108。如果组织较厚导致支撑杆102无法触及底座114底部,无法形成共转和拆卸,此时旋转旋钮108的尾部的拆卸旋钮108-1,拆卸旋钮108-1顶部顶住支撑杆102底部,完成共转及分离。
图18-19显示了吻合装置的头部的剖视图。其中头部结合了吻合环。图18显示了透视图。图19显示了剖视图。吻合枪主体107内壁上设置有底座紧固螺纹106-3,底座106通过该螺纹结合到吻合枪主体107上。切刀111通过切刀紧固螺丝111-1紧固到切刀推送杆 107-2上。图20显示了切刀111的结构,可以见切刀111底面上具有多个螺钉孔,以供紧固螺丝111-1穿过。切刀111的中间具有圆孔,以供支撑杆102穿过。切刀推送杆107-2头部具有推送部,可以推动切刀111的底面向前移动。吻合座106上还设置有防扭转环106-3,图21显示了防扭转环106-3的结构。防扭转环106-3上设置有一个凸起,吻合环的底环105 上具有缺口,用于容纳该凸起,从而底环105和顶环103卡和后,防止底环105和顶环103 共转。具体使用过程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类似。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22-28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吻合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式。
如图22-24所示,吻合装置包括:支撑杆102、吻合枪主体107、底座组件114。图25显示了支撑杆的结构,图26显示了握把110的结构,图27显示了吻合枪主体107结构,图28显示了旋钮108的结构。
如图22-25所示,支撑杆102的头部为圆盘状,边沿设置有吻合环结合螺纹102-2。所述吻合座106可以是磁性的,用于吸附吻合环的底环105。吻合环结合螺纹102-2用于与吻合环的顶环103的内壁螺纹相结合。支撑杆102的杆身尾部或中部设置有对合螺纹102-1,用于与吻合枪主体107相结合。支撑杆还有定位槽102-3,用于防止对合过程中吻合枪主体107与支撑杆102之间旋转
图22-25也显示了底座组件114的结构。底座组件114连接在支撑杆102尾部,底座组件114上设置有旋钮108,以方便旋转底座组件114,以带动支撑杆102相对于吻合枪主体107旋转。吻合座106内侧设置有切割圆刀(未示出)。有利地,吻合枪主体107上设置有握把110,以方便操作吻合枪主体107旋转。
吻合枪主体107为中空的。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102贯穿所述吻合枪主体107,所述支撑杆102头部具有吻合环结合螺纹102-2,用于与相应的吻合环相结合,所述支撑杆102尾部或中部具有对合螺纹102-1,所述吻合环结合螺纹102-2和所述对合螺纹102-1为同旋向或反旋向螺纹。所述旋钮108结合在所述吻合枪主体107尾部,并与支撑杆对合螺纹102-1相结合。握把110与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102尾部相结合。切割圆刀111结合在吻合枪主体头端。
以痔疮手术为例,使用时,吻合环的底环105吸合在吻合座106上,吻合环的顶环103、压榨环(图中未示出)与支撑杆102的吻合环结合螺纹102-2结合。顶环103与底环105是分离的。
支撑杆102带着弹性元件101以及压榨环104进入肛门内,然后按照类似PPH手术流程,收紧荷包,让痔疮组织集中到压榨环中心向支撑杆102靠拢。
此时,在握把110固定支撑杆102的情况下,所述旋钮108沿支撑杆102的对合螺纹102-1旋转,推动所述吻合枪主体107及其头端的底环105逐渐上升,与支撑杆102头部吻合环结合螺纹102-2结合的顶环103逐渐靠拢并对合,在此期间支撑杆102的定位槽102-4 可防止对合过程中旋转。
在吻合环对合同时,切割圆刀111可完成多余组织的切除。在吻合环对合后,继续旋转旋钮108也可完成多余组织的切除。
其后,反向旋转握把110,带动支撑杆102的对合螺纹102-1旋转,则支撑杆102从顶环103的螺纹孔中推出来。实现吻合装置与吻合环分离。
最后,人体组织被顶住压榨环压在底环105上。当组织被压榨坏死后,底环105、顶环103以及压榨环104掉落脱出体外。
本实用新型的吻合装置的双螺纹结构较其他吻合装置均不相同,提高了对合力量和稳定性,简化了基本结构。而且,所述双螺纹结构亦不同于以往切割分离结构,依靠双螺纹支撑杆实现与吻合环的结合与分离,在吻合环对合以后,不仅在指示窗有厚度显示,而且触底后压榨过程结束,再次通过支撑杆的对合螺纹来旋转支撑杆,实现吻合装置与吻合环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吻合装置的双螺纹支撑杆结构的定位槽,使得吻合环的顶环及卡扣装置在对合过程中不会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吻合装置的尾部的提示窗能够提示吻合环压榨组织厚度,供操作人员对吻合装置进行调节,也就是对待吻合组织厚度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吻合装置能够简化手术的操作,减少手术并发症,简化吻合器结构,实现可重复利用,降低患者痛苦,节省病人恢复时间。

Claims (20)

1.一种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102)头部具有吻合环结合螺纹(102-2),用于与相应的吻合环相结合,所述支撑杆(102)中部或尾部具有对合螺纹(102-1),用于与底座组件(114)或旋钮(108)相结合,所述吻合环结合螺纹(102-2)和所述对合螺纹(102-1)为同旋向或反旋向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吻合环结合螺纹(102-2)为标准螺纹、断隔螺纹、开槽螺纹或断续螺纹,对合螺纹(102-1)为标准螺纹、变螺距螺纹或双线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具有防止对合过程中支撑杆(102)旋转的定位槽(102-4),以及允许拆卸过程中支撑杆(102)旋转的凹槽(10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防止所述吻合环意外脱出的限位圈(102-7),所述限位圈(102-7)位于所述吻合环结合螺纹(102-2)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合螺纹(102-1)以销子或螺纹形式与旋转底座(113)或旋钮(108)结合。
6.一种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杆(102);
吻合枪主体(107),其为中空的,所述支撑杆(102)贯穿所述吻合枪主体(107);
底座组件(114);所述底座组件(114)结合在所述吻合枪主体(107)尾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114)包括:
空心的固定底座(112),所述固定底座(112)以螺纹、卡扣、粘接、插接或铆接方式结合在所述吻合枪主体(107)尾部;以及
旋转底座(113),所述旋转底座(113)穿过所述固定底座(112),且能够在所述固定底座(112)中转动,所述旋转底座(113)内壁具有螺纹或销子,用于结合所述支撑杆(102)的对合螺纹(10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114)还包括:
拆卸旋钮(108-1),拆卸旋钮(108-1)结合在所述旋转底座(113)的旋钮尾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组件(114)旋转,支撑杆(102)相对于所述吻合枪主体(107)逐渐下降,从而对合分别与吻合环结合螺纹(102-2)和吻合枪主体(107)主体顶部相结合的成对吻合环;而在支撑杆(102)底部触及所述底座组件(114)底部后,继续旋转所述底座组件(114),则支撑杆(102)与所述底座组件(114)共转,带动所述支撑杆头部的吻合环结合螺纹(102-2)旋转,从而与相应的吻合环进行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旋转所述底座组件(114),支撑杆(102)底部无法触及所述底座组件(114)底部的情况下,旋转拆卸旋钮(108-1),其螺纹带动拆卸旋钮(108-1)上升,顶住支撑杆(102)底部,此时再旋转所述底座组件(114),则支撑杆(102)与所述底座组件(114)可共转,带动所述支撑杆头部的吻合环结合螺纹(102-2)旋转,从而与相应的吻合环进行分离。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114)还包括:
指示窗(109),所述指示窗(109)设置在所述旋转底座(113)尾部,使得所述旋转底座(113)镂空。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102)上设置有指示刻度(102-3),所述吻合枪主体(107)上设置有观察窗(107-1),通过所述观察窗(107-1)能够观察所述指示刻度(102-3)。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容纳吻合环的吻合座(106),吻合座(106)连接到所述吻合枪主体(107)的头部,吻合座(106)上设置有防扭转环(106-3),所述防扭转环(106-3)上具有凸起,用于插入吻合环的凹槽中。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容纳吻合环的吻合座(106),吻合座(106)上还设置有吸附磁环(106-4)或者卡扣,吸附磁环(106-4)用于磁性吸附相应的吻合环;所述卡扣用于将吻合环紧固到吻合座(106)顶部。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吻合枪主体(107)还包括:
握把(110);
切刀推送杆(107-2),切刀推送杆(107-2)的头部连接有切割圆刀(111);
切刀推送滑块(107-4);
支撑弹簧(107-3),支撑弹簧(107-3)设置在切刀推送杆(107-2)和切刀推送滑块(107-4)之间;
当扣动握把(110)时,握把(110)带动切刀推送滑块(107-4)前移,压缩支撑弹簧(107-3),从而推动切刀推送杆(107-2)前移,推动切割圆刀(111)切除组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切割圆刀(111)底面固定到切刀推送杆(107-2)上,切割圆刀(111)的中间具有圆孔,以供支撑杆(102)穿过。
17.一种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中所述的支撑杆(102);
吻合枪主体(107),其为中空的,所述支撑杆(102)贯穿所述吻合枪主体(107);
其中,旋钮(108)结合在所述吻合枪主体(107)尾部,并与支撑杆对合螺纹(102-1)相结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握把(110),所述握把(110)结合在所述支撑杆(102)尾部;
切割圆刀(111),所述切割圆刀(111)结合在吻合枪主体(107)头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102)具有防止对合过程中支撑杆(102)旋转的定位槽(102-4),以及允许拆卸过程中支撑杆(102)旋转的凹槽(102-5);
握把(110)固定在支撑杆(102)上时,所述旋钮(108)沿支撑杆(102)的对合螺纹(102-1)旋转,推动所述吻合枪主体(107)及其头端的吻合环逐渐上升,与支撑杆(102)头部吻合环结合螺纹(102-2)结合的吻合环逐渐靠拢并对合,在此期间所述支撑杆(102)的定位槽(102-4)能够防止对合过程中旋转。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吻合环对合同时,切割圆刀(111)完成多余组织的切除;在吻合环对合后,继续旋转旋钮(108)也能够完成多余组织的切除;
其后旋转握把(110),带动所述支撑杆(102)的对合螺纹(102-1)旋转,实现吻合装置与吻合环分离。
CN201721181031.7U 2017-09-14 2017-09-14 一种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和吻合装置 Active CN2090482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81031.7U CN209048222U (zh) 2017-09-14 2017-09-14 一种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和吻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81031.7U CN209048222U (zh) 2017-09-14 2017-09-14 一种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和吻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48222U true CN209048222U (zh) 2019-07-02

Family

ID=67045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81031.7U Active CN209048222U (zh) 2017-09-14 2017-09-14 一种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和吻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4822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2758A (zh) * 2017-09-14 2017-12-05 史源 一种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和吻合装置
CN112617978A (zh) * 2020-12-09 2021-04-09 深圳核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开孔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2758A (zh) * 2017-09-14 2017-12-05 史源 一种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和吻合装置
CN107432758B (zh) * 2017-09-14 2024-01-12 史源 一种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和吻合装置
CN112617978A (zh) * 2020-12-09 2021-04-09 深圳核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开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72936B2 (en) Circular surgical stapling device including buttress material
US9775617B2 (en) Circular stapler including buttress
RU2620903C2 (ru) Элемент предохранительного переключателя сшивающего ткань инструмента для предотвращения преждевременного открытия бранши
US5222963A (en) Pull-through circular anastomosic intraluminal stapler with absorbable fastener means
US8348130B2 (en) Surgical apparatus including surgical buttress
JP2018110929A (ja) 分解性ポリマーゾーンへのバットレスの取り付け
WO2020062854A1 (zh) 重复使用腔镜切割吻合器枪身的击发组件
CN209048222U (zh) 一种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和吻合装置
CN104921772A (zh) 一种手动式肛肠外科磁环吻合器
CN105615934B (zh) 一种管形吻合器
CN103237505A (zh) 将衬垫锚固至中空器官的施加器和方法
CN104887285B (zh) 一种全内窥镜下经皮微创椎间盘手术纤维环缝合器
WO2020062853A1 (zh) 重复使用腔镜切割吻合器枪身的传动组件
CN107432758A (zh) 一种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和吻合装置
CN204683685U (zh) 一种新的全内窥镜下经皮微创椎间盘手术纤维环缝合器
CN207898502U (zh) 一次性腔镜内切割吻合器的夹紧吻合装置
CN108969041B (zh) 重复使用腔镜切割吻合器枪身
CN102813537B (zh) 一种可自动打荷包的圆形荷包钳
CN208551899U (zh) 一种吻合环
JP2013530787A (ja) 中空器官に吻合を行うステープル留め装置
CN201617887U (zh) 外吻合装置
RU70111U1 (ru) Ушиватель диафрагм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