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44417U - 磁控旋钮和磁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磁控旋钮和磁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44417U
CN209044417U CN201822196873.0U CN201822196873U CN209044417U CN 209044417 U CN209044417 U CN 209044417U CN 201822196873 U CN201822196873 U CN 201822196873U CN 209044417 U CN209044417 U CN 209044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magnetic control
shell
control knob
control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9687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穗江
吕惠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anjiale Kitc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anjiale Kitc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anjiale Kitc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anjiale Kitc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9687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44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44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44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控旋钮和磁控装置,涉及磁感应控制技术领域。磁控旋钮用于对磁控面板输入控制,磁控旋钮包括磁性转动组件、第一壳体和定位件,定位件与第一壳体连接,并用于和磁控面板固定。磁性转动组件与第一壳体旋转连接,并用于在旋转过程中产生可变磁场。该磁控旋钮在操作过程中稳定可靠不易脱落,且能够实现对磁场方向的精准控制。

Description

磁控旋钮和磁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磁控旋钮和磁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过非接触式磁感应进行输入控制的方案中,多采用圆形磁环兼顾固定和旋转控制,操作时容易产生移位之余,垂直放置时容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控旋钮,该磁控旋钮在操作过程中稳定可靠不易脱落,且能够实现对磁场方向的精准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控装置,该磁控装置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控旋钮,在操作过程中稳定可靠不易脱落,且转动精准,能够实现对系统的精确控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控旋钮,用于对磁控面板输入控制,所述磁控旋钮包括磁性转动组件、第一壳体和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并用于和所述磁控面板固定。所述磁性转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壳体旋转连接,并用于在旋转过程中产生可变磁场。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具有磁性,并用于通过磁性与所述磁控面板吸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用于与所述磁控面板贴合,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侧与所述定位件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磁控旋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定位件,至少两个所述定位件环绕所述磁性转动组件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磁控旋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定位件,至少两个所述定位件相互远离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磁控旋钮还包括缓冲组件,所述磁性转动组件上开设有多个相邻的限位凹槽,所述缓冲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在不转动所述磁性转动组件的状态下,所述缓冲组件的另一端卡合于所述限位凹槽中。在转动所述磁性转动组件的状态下,所述缓冲组件的另一端脱出所述限位凹槽,并沿转动方向依次卡合于相邻的所述限位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磁控旋钮还包括压紧组件,所述磁控旋钮还包括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弹性件和接触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接触件接触,所述接触件抵持所述磁性转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磁控旋钮还包括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件和滚动件,所述压紧件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压紧件压紧所述磁性转动组件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所述滚动件设置于所述压紧件与所述磁性转动组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呈圆桶状,所述磁性转动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磁性件和转动件,所述磁性件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磁性件和所述转动件同轴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磁控装置,包括磁控面板和所述磁控旋钮,所述磁控旋钮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磁控面板上,并用于产生变化的磁场;所述磁控面板用于感应磁场变化并转化成控制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磁控旋钮,用于对磁控面板输入控制,将第一壳体的一侧贴合于磁控面板,磁性定位件与第一壳体的另一侧连接,通过磁力将磁性定位件与磁控面板吸合,以将夹在磁性定位件与磁控面板之间的第一壳体固定。从而使得该磁控旋钮在操作过程中稳定可靠不易脱落。同时,磁性转动组件与第一壳体旋转连接,并在旋转过程中产生可变磁场,通过变化的磁场输出信号,实现对磁控面板的信号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磁控装置,将第一壳体的一侧贴合于磁控面板,磁性定位件与第一壳体的另一侧连接,通过磁力将磁性定位件与磁控面板吸合,以将夹在磁性定位件与磁控面板之间的第一壳体固定。从而使得该磁控旋钮在操作过程中稳定可靠不易脱落。同时,磁性转动组件与第一壳体旋转连接,并在旋转过程中产生可变磁场,通过变化的磁场输出信号,实现对磁控面板的信号输出,从而实现对系统的精确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个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控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性转动组件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性转动组件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磁控旋钮;110-第一壳体;111-第一安装槽;112-第二安装槽;113-第三安装槽;120-磁性定位件;130-缓冲组件;131-接触件;132-弹性件;140-磁性转动组件;141-磁性件;142-转动件;1421-容置槽;1422-限位凹槽;1423-第四安装槽;150-压紧组件;151-压紧件;1511-安装孔;152-滚动件;160-第二壳体;200-磁控面板;210-感应件;220-中控件;300-磁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有更明确的规定与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更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是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控装置3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磁控装置300包括磁控面板200和磁控旋钮100,磁控旋钮100可拆卸地安装于磁控面板200上,并用于在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变化的磁场;磁控面板200用于感应磁场变化并转化成控制信号。从而通过转动磁控旋钮100,形成变化的磁场,并通过磁控面板200感应变化的磁场,并将磁场的变化方向识别为控制信息,实现控制效果。
其中,磁控旋钮100通过磁力吸附于磁控面板200上,而无机械结构的连接,在需要对磁控旋钮100和磁控面板200进行清洗时,可以直接将磁控旋钮100取下进行清洗,简单便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磁控装置300为烟机,以通过磁控面板200和磁控旋钮100的配合实现对烟机的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可选的实施例中,磁控装置300还可以是消毒柜、冰箱、洗碗机或烤箱等装置,以通过磁控面板200和磁控旋钮100的配合实现多样化的控制。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控面板200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磁控面板200包括感应件210和中控件220,感应件210与中控件220电连接,感应件210与磁控旋钮100对应设置,以准确地感受磁场的变化,并将磁场的变化信息转化为电信号传输至中控件220。中控件220接受电信号后,将其识别为控制信息,达成控制效果。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感应件210具有磁性,以通过感应件210同时兼顾感应磁场变化的作用和吸附磁控旋钮100的作用,提高结构集成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设置单独的磁性吸附件实现对磁控旋钮100的吸附作用,而感应件210仅用于感应磁场变化,以提高感应件210的感应精度。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控旋钮100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3,磁控旋钮100用于对磁控面板200输入控制,磁控旋钮100包括磁性转动组件140、缓冲组件130、压紧组件150、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60和磁性定位件120。第二壳体160盖合于第一壳体110上,并将磁性转动组件140、缓冲组件130和磁性定位件120容置于第二壳体160和第一壳体110之间。其中,第一壳体110的一侧贴合于磁控面板200,磁性定位件120与第一壳体110的另一侧连接,并通过磁性定位件120与感应件210的磁性作用力,将第一壳体110吸附于磁控面板200上,实现固定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缓冲组件130设置于第一壳体110和磁性转动组件140之间,以在磁性转动组件140的转动过程中,为磁性转动组件140提供良好的支撑,保证转动的稳定,进而保证磁场变化的稳定可靠。
同样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将压紧组件150压紧组件150与第一壳体110通过螺钉连接,压紧组件150设置于磁性转动组件140和第二壳体160之间,并压紧磁性转动组件140远离第一壳体110的一侧。以通过压紧组件150为磁性转动组件140提供支持力,以保证磁性转动组件140的稳定转动。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磁性转动组件140与第一壳体110旋转连接,磁性转动组件140具有磁性,用于在自身旋转过程中产生可变磁场。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壳体110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3和图4,第一壳体110呈圆柱桶状,第一壳体110的底面上开设有三个第一安装槽111,三个缓冲组件130分别容置于三个第一安装槽111中。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三个缓冲组件130环绕第一壳体110的轴线设置,以提高缓冲的平衡性,保证磁性转动组件140的稳定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壳体110的底面上还开设有四个第二安装槽112,通过螺钉同时穿过四个第二安装槽112和压紧组件150,实现连接第一壳体110与压紧组件150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壳体110的底面上还开设有四个第三安装槽113,四个磁性定位件120分别安装于四个第三安装槽113中,以实现精准定位。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四个第三安装槽113环绕第一壳体110的轴线设置,以提高磁性定位件120于感应件210之间吸附的稳定性。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冲组件130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3和图5,缓冲组件130包括弹性件132和接触件131,弹性件132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10连接,弹性件132的另一端与接触件131接触,接触件131抵持磁性转动组件140。以通过弹性件132实现缓冲作用,使得磁性转动组件140能够做往复运动。
其中,弹性件132容置于第一安装槽111中,以实现弹性件132与第一壳体110之间的稳定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接触件131为球型钢珠,以通过滚动摩擦的形式减小接触件131与磁性转动组件140的摩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32为弹簧,以通过弹簧一端的环形设置限制接触件131的位移,使得接触件131稳定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可选的实施例中,弹性件132还可以是一端开设有凹槽的橡胶件,同样能够达到限制接触件131位移的作用。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性转动组件140一侧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3和图6,需要说明的是,磁性转动组件140包括相互连接的转动件142和磁性件141,转动件142与第一壳体110旋转连接,以通过转动转动件142,带动磁性件141旋转,实现对磁场的改变。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件142与磁性件141同轴设置,以保证转动件142发生的旋转与磁性件141的旋转同步同向,从而使得使用者能够实现对磁性件141的旋转角度的精准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可选地实施例中,转动件142与磁性件141还可以偏轴设置,以使磁场的变化更加明显,便于感应件210对磁场变化的识别。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件142的一侧开设有第四安装槽1423,磁性件141安装于第四安装槽1423中,以保证在旋转过程中转动件142的稳定。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件142上开设有环形的容置槽1421,接触件131容置于容置槽1421中。当转动件142相对第一壳体110转动时,接触件131沿容置槽1421同时相对转动件142运动。以保证转动件142在旋转时摩擦较小,且稳定可靠。
其中,沿容置槽1421的环周,容置槽1421内开设有多个限位凹槽1422,接触件131呈圆球状,在不转动转动件142的状态下,接触件131卡合于任一限位凹槽1422中,以保证不转动时的结构稳定不发生自主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转动转动件142的状态下,接触件131压缩弹性件132,滑出限位凹槽1422;继续旋转,弹性件132舒张,接触件131滑入另一个限位凹槽1422,以使接触件131沿转动方向依次卡合于不同的限位凹槽1422中。在主动过程中,每转过一定角度,弹性件132带动转动件142完成一次往复运动,予以操作者明确的触感反馈。一方面提供了可以记忆和量化的转动角度,用户可以通过感受触感反馈的次数精准判断旋转角度,以实现对旋转角度的精准控制。另一方面,接触件131滑入滑出限位凹槽1422带来明确清晰的触感反馈,提高了操作者与设备的交互体验。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性转动组件140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3和图7,转动件142上还开设有三个第五安装槽,压紧组件150部分容置于第五安装槽中,以实现对转动件142的压紧,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紧组件150的结构示意图。压紧组件150包括压紧件151和三个滚动件152,三个滚动件152容置于三个第五安装槽中,以通过三个滚动件152的滚动实现对转动件142的压紧。同时通过滚动摩擦的形式,减小摩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压紧件151呈环形,压紧件151套设于转动件142的外周,以提高压紧件151与转动件142的同轴度,从而保证转动调节的精准可靠。
其中,压紧件151上开设有四个安装孔1511,四根螺钉分别穿过四个安装孔1511,并与四个第二安装槽112连接,从而实现压紧件151与第一壳体110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磁控装置300的工作原理是:
第一壳体110的一侧贴合于磁控面板200,磁性定位件120与第一壳体110的另一侧连接,并与感应件210吸合,以将夹在磁性定位件120与磁控面板200之间的第一壳体110固定。从而使得该磁控旋钮100在操作过程中稳定可靠不易脱落。同时,磁性转动组件140与第一壳体110旋转连接,磁性转动组件140在旋转过程中产生可变磁场,通过变化的磁场输出信号,实现对磁控面板200的信号输出。感应件210感应磁场变化后,将电信号发送至中控件220以识别为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对磁控装置300的精确控制。同时,压紧件151和滚动件152配合压紧转动件142,并通过弹性件132和接触件131配合为转动件142提供缓冲,以使用户获得较为良好的使用手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磁控旋钮100,用于对磁控面板200输入控制,将第一壳体110的一侧贴合于磁控面板200,磁性定位件120与第一壳体110的另一侧连接,通过磁力将磁性定位件120与磁控面板200吸合,以将夹在磁性定位件120与磁控面板200之间的第一壳体110固定。从而使得该磁控旋钮100在操作过程中稳定可靠不易脱落。同时,磁性转动组件140与第一壳体110旋转连接,并在旋转过程中产生可变磁场,通过变化的磁场输出信号,实现对磁控面板200的信号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磁控装置300,将第一壳体110的一侧贴合于磁控面板200,磁性定位件120与第一壳体110的另一侧连接,通过磁力将磁性定位件120与磁控面板200吸合,以将夹在磁性定位件120与磁控面板200之间的第一壳体110固定。从而使得该磁控旋钮100在操作过程中稳定可靠不易脱落。同时,磁性转动组件140与第一壳体110旋转连接,磁性转动组件140在旋转过程中产生可变磁场,通过变化的磁场输出信号,实现对磁控面板200的信号输出。感应件210感应磁场变化后,将电信号发送至中控件220以识别为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对磁控装置300的精确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磁控旋钮,用于对磁控面板输入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控旋钮包括磁性转动组件、第一壳体和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并用于和所述磁控面板固定;
所述磁性转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壳体旋转连接,并用于在旋转过程中产生可变磁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磁控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具有磁性,并用于通过磁性与所述磁控面板吸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磁控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用于与所述磁控面板贴合,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侧与所述定位件贴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磁控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控旋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定位件,至少两个所述定位件环绕所述磁性转动组件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磁控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控旋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定位件,至少两个所述定位件相互远离地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磁控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控旋钮还包括缓冲组件,所述磁性转动组件上开设有多个相邻的限位凹槽,所述缓冲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在不转动所述磁性转动组件的状态下,所述缓冲组件的另一端卡合于所述限位凹槽中;
在转动所述磁性转动组件的状态下,所述缓冲组件的另一端脱出所述限位凹槽,并沿转动方向依次卡合于相邻的所述限位凹槽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磁控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控旋钮还包括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弹性件和接触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接触件接触,所述接触件抵持所述磁性转动组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磁控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控旋钮还包括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件和滚动件,所述压紧件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压紧件压紧所述磁性转动组件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所述滚动件设置于所述压紧件与所述磁性转动组件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磁控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转动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磁性件和转动件,所述磁性件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磁性件和所述转动件同轴设置。
10.一种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控面板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磁控旋钮,所述磁控旋钮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磁控面板上,并用于产生变化的磁场;所述磁控面板用于感应磁场变化并转化成控制信号。
CN201822196873.0U 2018-12-25 2018-12-25 磁控旋钮和磁控装置 Active CN209044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96873.0U CN209044417U (zh) 2018-12-25 2018-12-25 磁控旋钮和磁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96873.0U CN209044417U (zh) 2018-12-25 2018-12-25 磁控旋钮和磁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44417U true CN209044417U (zh) 2019-06-28

Family

ID=67044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96873.0U Active CN209044417U (zh) 2018-12-25 2018-12-25 磁控旋钮和磁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4441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8904A (zh) * 2019-08-06 2019-12-13 佛山市高明安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马桶的磁悬浮旋钮
WO2022083042A1 (zh) * 2020-10-19 2022-04-28 深圳市启明云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钮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8904A (zh) * 2019-08-06 2019-12-13 佛山市高明安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马桶的磁悬浮旋钮
WO2022083042A1 (zh) * 2020-10-19 2022-04-28 深圳市启明云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钮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44417U (zh) 磁控旋钮和磁控装置
CN107077161B (zh) 输入输出操作装置
CN107111330B (zh) 摇杆机构及使用该摇杆机构的控制装置
CN206021122U (zh) 摇杆机构及使用该摇杆机构的控制装置
CN105718040A (zh) 具有带预编程磁性表面和用于产生不同触觉效果的模式的可编程磁体的触觉致动器
CN101668231A (zh) 固定式遥控发信机
CN104281387B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控制装置及其智能控制方法
EP3254739A1 (en) Game controller
US20210186799A1 (en) Devices for Sexual Stimulation
CN107438728B (zh) 拨轮机构及使用该拨轮机构的控制装置
CN208877207U (zh) 一种用于按摩仪的枢转装置和包括该枢转装置的按摩仪
JP4758322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CN108873674A (zh) 智能穿戴设备
US20140200115A1 (en) Wrist training ball and information display and detecting module thereof
US20080085654A1 (en) Figurine stand with vibrating action
US11023053B2 (en) Inner-sensor pointing device system
CN110233077A (zh) 一种旋钮开关
JP2006119893A (ja) 入力装置
WO2016078510A1 (zh) 开关装置
CN107547812A (zh) 电视机
CN113236592B (zh) 风扇及其工作方法
CN208367647U (zh) 一种电容屏感应器及触摸系统
CN209115957U (zh) 一种展馆导览全景触摸屏
CN208946927U (zh) 一种儿童英语启蒙教具
CN107933160B (zh) 一种智能教学用圆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