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37315U - 一种免充气抗震轮胎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免充气抗震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37315U
CN209037315U CN201821675911.4U CN201821675911U CN209037315U CN 209037315 U CN209037315 U CN 209037315U CN 201821675911 U CN201821675911 U CN 201821675911U CN 209037315 U CN209037315 U CN 209037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equally distributed
rib
groove
antideto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7591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光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67591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37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37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373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免充气抗震轮胎,包括轮胎主体、凹槽、叶片和筋条,轮胎主体的内圈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凹槽,凹槽的两侧设有叶片,轮胎主体的内侧底部中间设有一个或多个均匀分布的筋条,筋条横穿若干均匀分布的叶片,且筋条首尾相连。通过在轮胎内设有一个或多个均匀分布的筋条,增强了地面与两叶片接触时的过渡力,抗侧滑力,减少跳动,提高了轮胎的抗震性能,保证了车辆行驶的舒适,同时在轮胎的内圈设置有若干可增加轮胎弹性形变消除震动的凹槽,进一步提高了轮胎的抗震性能,且凹槽的设计,减少了制造轮胎所需的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且结构制造工艺简单,使用性能好,行车平稳,有利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免充气抗震轮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特别涉及一种免充气抗震轮胎,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大致可分为充气式轮胎和免充气式轮胎。充气轮胎是用橡胶密闭有压力的空气,空气受到压缩时,空气分子产生排斥力而产生弹性,充气轮胎优越的缓冲抗震性能和低滚动阻力的特性迄今为止尚无其他轮胎可以超越,因此现今使用的轮胎大多为充气轮胎。但空气分子非常小,会从橡胶分子的缝隙跑出来,所以充气轮胎经常要补气,且充气轮胎容易被钉子、玻璃等尖锐无扎破,有时会爆胎,需要补胎非常麻烦。免充气轮胎也就是不用充气的轮胎,不借助空气,仅利用轮胎自身材料和结构实现支撑、缓冲性能。虽然免充气轮胎无需充气,不会有爆胎等危险情况发生,但其抗震性能不佳,使用时舒适度低,因而很难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免充气轮胎抗震性能不佳,使用时舒适度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免充气抗震轮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免充气抗震轮胎,包括轮胎主体、凹槽、叶片和筋条,所述轮胎主体的内圈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设有叶片,所述轮胎主体的内侧底部中间设有一个或多个均匀分布的筋条,所述筋条横穿若干均匀分布的叶片,且所述筋条首尾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轮胎主体内圈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轮胎主体使用橡胶材料或者PTE材料或者其他塑胶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轮胎主体的表面设置有胎纹。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轮胎内设有一个或多个均匀分布的筋条,增强了地面与两叶片接触时的过渡力,抗侧滑力,减少跳动,提高了轮胎的抗震性能,保证了车辆行驶的舒适,同时在轮胎的内圈设置有若干可增加轮胎弹性形变消除震动的凹槽,进一步提高了轮胎的抗震性能,且凹槽的设计,减少了制造轮胎所需的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结构制造工艺简单,固定、减震性能好,成本低廉,使用性能好,行车平稳,有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筋条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胎主体;2、凹槽;3、叶片;4、筋条;5、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免充气抗震轮胎,包括轮胎主体1、凹槽2、叶片3和筋条4,轮胎主体1的内圈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凹槽2,凹槽2的两侧设有叶片3,轮胎主体1的内侧底部中间设有一个或多个均匀分布的筋条4,筋条4横穿若干均匀分布的叶片3,且筋条4首尾相连,设有筋条可以加强过渡力,抗侧滑力,减少震动。
轮胎主体1内圈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槽5,可以通过卡槽5将轮胎安装在轮毂,或者轮胎主体1内圈的两侧不设置卡槽5,利用轮胎的弹性,按压其内圈,并与车轮配合,将轮胎安装在轮毂上,轮胎主体1使用橡胶材料或者PTE材料或者其他塑胶材料制成,橡胶等材料具有优良的回弹性、绝缘性、隔水性及可塑性等特性,且经过适当处理后还具有耐油、耐酸、耐碱、耐热、耐寒、耐压、耐磨等宝贵性质,因而十分适合用于制作轮胎。轮胎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胎纹,胎纹可增大轮胎表面和路面土壤的抓着力,从而保证车辆必要的抗侧滑力,使车辆行驶更加安全。
具体工作原理:该装置使用前通过卡槽5将轮胎安装在轮毂上,或者通过用力按压轮胎主体1内圈,并与车轮配合,将轮胎安装到轮毂上,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减轻震动,而轮胎内设有一个或多个筋条4,可以增强过渡力,抗侧滑力,减少震动,同时由于轮胎内设置有凹槽2,会增加轮胎弹性形变的程度,进而增加轮胎的减震抗震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轮胎内设有一个或多个均匀分布的筋条,增强了地面与两叶片接触时的过渡力,抗侧滑力,减少跳动,提高了轮胎的抗震性能,保证了车辆行驶的舒适,同时在轮胎的内圈设置有若干可增加轮胎弹性形变消除震动的凹槽,进一步提高了轮胎的抗震性能,且凹槽的设计,减少了制造轮胎所需的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结构制造工艺简单,固定、减震性能好,成本低廉,使用性能好,行车平稳,有利于推广应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免充气抗震轮胎,包括轮胎主体(1)、凹槽(2)、叶片(3)和筋条(4),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主体(1)的内圈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凹槽(2),所述凹槽(2)的两侧设有叶片(3),所述轮胎主体(1)的内侧底部中间设有一个或多个均匀分布的筋条(4),所述筋条(4)横穿若干均匀分布的叶片(3),且所述筋条(4)首尾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充气抗震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主体(1)内圈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槽(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充气抗震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主体(1)使用橡胶材料或者PTE材料或者其他塑胶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充气抗震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胎纹。
CN201821675911.4U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免充气抗震轮胎 Active CN209037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75911.4U CN209037315U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免充气抗震轮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75911.4U CN209037315U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免充气抗震轮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37315U true CN209037315U (zh) 2019-06-28

Family

ID=67036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75911.4U Active CN209037315U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免充气抗震轮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373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1244A (zh) * 2019-09-19 2019-11-22 东莞市珅辉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1244A (zh) * 2019-09-19 2019-11-22 东莞市珅辉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53000U (zh) 一种弹性免充气轮胎
CN209037315U (zh) 一种免充气抗震轮胎
CN102582365A (zh) 一种刚柔结构非充气轮胎
CN102821979B (zh) 充气轮胎
CN207156850U (zh) 高性能橡胶免充气轮胎
CN207942882U (zh) 一种免充气的自行车轮胎
CN207617439U (zh) 嵌胶式模块化金属弹性轮胎
CN205997656U (zh) 一种敞开式无接头无骨架实心轮胎
CN207889455U (zh) 一种带减震功能的粘接式实心轮胎
CN205033872U (zh) 一种瓦楞结构轮胎
CN206201847U (zh) 免充气轮胎
CN104149551A (zh) 一种强化型防扎防爆复合轮胎
CN206703849U (zh) 一种免充气抗震轮胎
CN207310987U (zh) 一种实心轮胎
CN208277760U (zh) 充气轮胎和汽车
CN208530176U (zh) 汽车免充气空心轮胎及其车轮
CN106808918A (zh) 一种防扎免冲气弹性车轮
CN203254897U (zh) 多功能车胎
CN206913556U (zh) 一种制备微发泡聚氨酯实心内胎模具装置
CN202278935U (zh) 仿生学蜂窝轮胎
CN202952450U (zh) 可硫化26″轮胎的硫化胶囊
CN206317620U (zh) 一种混合发泡体轮胎
CN202319747U (zh) 防爆免充气车轮内胎
CN107878121B (zh) 充气轮胎
CN110254145A (zh) 一种防爆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