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31614U - 一种三折折叠床及其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折折叠床及其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31614U
CN209031614U CN201821172643.4U CN201821172643U CN209031614U CN 209031614 U CN209031614 U CN 209031614U CN 201821172643 U CN201821172643 U CN 201821172643U CN 209031614 U CN209031614 U CN 2090316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bed body
supporting leg
tie point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7264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洪峰
李喜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uzhi Cha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inner Albert Technology Incubator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inner Albert Technology Incubator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inner Albert Technology Incubator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7264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316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316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316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折折叠床及其支架,支架包括第一床体;第二床体,通过三折折叠床的前关节装置与第一床体连接;第三床体,与第二床体连接;第一支撑腿,可转动地设置于前关节装置上;第二支撑腿,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三床体的下方;连杆机构,与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连接,以使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在连杆机构的带动下折叠或打开。通过上述方式设置,实现支架的自动折叠,进而实现三折折叠床的自动折叠,使得折叠三折折叠床时省事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三折折叠床及其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床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折折叠床的支架和包括上述支架的三折折叠床。
背景技术
折叠床是一种利用关节原理设计、通过各种折叠方式而折叠收放的简易床。目前的折叠床有两折折叠床、三折折叠床,无论是两折折叠床,还是三折折叠床,其折叠方式均有多种多样。但是,受折叠床的结构限制,目前的折叠床,尤其是三折折叠床,均为手动折叠,使得折叠时费事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三折折叠床的支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三折折叠床折叠时费事费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三折折叠床的支架,包括:
第一床体;
第二床体,通过所述三折折叠床的前关节装置与所述第一床体连接;
第三床体,与所述第二床体连接;
第一支撑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前关节装置上;
第二支撑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三床体的下方;
连杆机构,与所述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在所述连杆机构的带动下折叠或打开。
可选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与所述前关节装置和所述第一支撑腿连接的第一连杆、与所述前关节装置和所述三折折叠床的后关节装置连接的第二连杆,以及与所述后关节装置和所述第二支撑腿连接的第三连杆。
可选的,所述前关节装置与所述第一床体的连接点、所述前关节装置与所述第一连杆的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支撑腿的连接点、所述第一支撑腿与所述前关节装置的连接点之间的连线构成平行四边形。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腿和所述第二连杆设置于所述前关节装置的同一连接点。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腿位于所述第二床体的下方。
可选的,所述第二床体和第三床体上设有与三折折叠床的后关节装置连接的连接点。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腿与所述第三床体的连接点至所述第二支撑腿与所述第三连杆的连接点的距离等于所述后关节装置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连接点至所述第二床体与第三床体的连接点及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床体的连接点的距离之和。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腿和所述第二支撑腿的下方均设有滚轮。
可选的,在三折折叠床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和与相应侧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连接的连杆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三折折叠床,包括床板和设置于所述床体下方的支架,其中所述支架为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床体和第二床体在前关节装置的带动下实现折叠时,第二床体、第三床体在连杆机构的带动下相对折叠,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在连杆机构的带动下实现折叠,从而实现支架的自动折叠,进而实现三折折叠床的自动折叠,使得折叠三折折叠床时省事省力。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折折叠床打开时的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折折叠床打开时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Z部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床体和第三床体折叠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床体和第三床体折叠完成后的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床体和第三床体折叠完成后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床体和第二床体折叠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1-7中包括下述附图标记:
第一床体-1;第二床体-2;第三床体-3;第一支撑腿-4;第二支撑腿-5;连杆机构-6;关节装置-7;关节装置-8;滚轮-9;动力机构-10;凸出部位-21;第一连杆-61;第二连杆-62;第三连杆-63;转折节-71;推拉杆-72;插销-73;第一连接臂-81;第二连接臂-82;固定轴-711;第一端-721;滑槽-722;连接点-A…K。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为三折支架,使用于三折折叠床。支架包括第一床体1、通过前关节装置7与第一床体1连接的第二床体2、与第二床体2连接的第三床体3、可转动地设置于前关节装置7上的第一支撑腿4、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三床体3下方的第二支撑腿5,以及与第一支撑腿4、第二支撑腿5连接的连杆机构6。
通过上述方式设置,第一床体1和第二床体2在前关节装置7的带动下实现折叠时,第二床体2、第三床体3在连杆机构6的带动下相对折叠,第一支撑腿4和第二支撑腿5在连杆机构6的带动下实现折叠,从而实现支架的自动折叠,进而实现三折折叠床的自动折叠,使得折叠三折折叠床时省事省力。
第一床体1、第二床体2和第三床体3均大致包括位于三折折叠床两侧并沿纵向延伸的方钢和两端分别与相应侧的方钢连接的支撑板,以减轻支架的重量。
连杆机构6包括第一连杆61、第二连杆62和第三连杆63。其中,第一连杆61与前关节装置7和第一支撑腿4连接,第二连杆62与前关节装置7和三折折叠床的后关节装置8连接,第三连杆63与后关节装置8和第二支撑腿5连接。连杆机构6在前关节装置7、后关节装置8的带动下折叠第二床板2、第三床板3,并在折叠第二床板2、第三床板3时实现第二支撑腿5的同步折叠,在折叠第一床板1和第二床板2时实现第一支撑腿4的同步折叠。
前关节装置7与第一床体1的连接点A、前关节装置7与第一连杆61的连接点B、第一连杆61与第一支撑腿4的连接点C、第一支撑腿4与前关节装置7的连接点D之间的连线构成平行四边形。通过平行四边形限定第一支撑腿4只能沿上下方向运动,防止折叠第一支撑腿4时与床体产生干涉。
第一支撑腿4和第二连杆62通过例如转轴安装于前关节装置7的一个连接点D上,以方便安装各部件。第一支撑腿4位于第二床体2的下方,以为前关节装置7的推拉杆预留运动空间。
第二支撑腿5与第三床体3的连接点H至第二支撑腿5与第三连杆63的连接点I的距离等于后关节装置8的第一连接臂81和第二连接臂82的连接点G至第二床体2与第三床体3的连接点F及第一连接臂81与第二床体2的连接点E的距离之和。这样,第二床体2、第三床体3折叠时,实现第二支撑腿5的同步折叠,防止第二支撑腿5与第二床体2或第三床体3产生干涉。
第一支撑腿4和第二支撑腿5的下方可以安装滚轮9,以方便移动三折折叠床。在床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撑腿4、第二支撑腿5、连杆机构6、前关节装置7和后关节装置8,并且在每侧分别设置一个动力机构(例如气缸)。每侧的动力机构驱动相应侧的部件完成支架的折叠和打开,以方便折叠或打开支架,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如图1-图3所示,前关节装置7包括转折节71、推拉杆72和插销73,通过转折节71、推拉杆72和插销73的相互配合,实现三折折叠床的电动折叠,省事省力。
转折节71包括形状、大小相同且沿三折折叠床的横向并排设置的两块转折板,两块转折板之间留有间隙。安装时,两块转折板分别贴合在床体下方边沿的两侧,转动轴依次穿设转折板和边沿,将转折板安装在床体上。
转折节71的上端凸出于第一床体1和第二床体2,第一床体1和第二床体2折叠时,凸出部与相应侧的床体抵靠,通过转折节71与第一床体1、第二床体2接触而支撑第一床体1、第二床体2。转折节71的上端且位于中部的位置向下凹陷,大致与第一床体1和第二床体2的上端平齐,以提高躺在床上时的舒适性。转折节71的两侧侧壁可以均大致呈竖直壁,以方便加工,并能够在第一床体1、第二床体2折叠而与转折节71接触后,第一床体1、第二床体2大致平行。
转折节71上设有多个连接点,以实现与其他部件的连接,转折节71上的连接点具体包括实现与第一床体1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点A、实现与第二床体2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点K、位于第二连接点K下方并实现与位于床体下方的第一支撑腿9转动连接的第三连接点D。相对于第二连接点K,第三连接点D更为靠近第二床体2的另一端(与第三床体3连接的一端),以为推拉杆72预留移动空间,防止各部件之间产生干涉。位于第一连接点A下方的位置设有固定轴711,固定轴711具体的可以为滚动轴承,以方便滚动。
推拉杆72大致呈条状,推拉杆72的第一端721用于与动力机构10(例如气缸)连接,推拉杆72的第二端与第二床体2连接。推拉杆72还包括设置在中部的滑槽722,滑槽722用于穿设固定轴711,以将推拉杆72连接到转折节71上。
如图4至图7所示,固定轴711在滑槽722中滑动时,第二床体2在推拉杆72的推拉下绕第一床体1转动并与三折折叠床的第三床体3折叠或打开。具体的,固定轴711从滑槽722的右端(靠近推拉杆72的第二端)移动至左端(靠近推拉杆72的第一端721)时,第二床体2在推拉杆72的推动下绕转折节71的第二连接点K转动(第二床体2朝向与第一床体1折叠的方向转动),第二床体2在绕转折节71转动的过程中实现与第三床体3的折叠。固定轴711从滑槽722的左端移动至右端时,第二床体2在推拉杆72的拉动下绕转折节71的第二连接点K转动(第二床体2朝向与第一床体1打开的方向转动),第二床体2在绕转折节71转动的过程中实现与第三床体3的打开。其中,第二床体2绕转折节71转动过程中,转折节71通过插销73与第一床体1相对固定。
滑槽722的左端上方可以设置限位槽。当固定轴711从滑槽722的右端移动至左端时,固定轴711进入限位槽中。此时,插销73与转折节71和第一床体1脱离。当动力机构10继续向右推动推拉杆72时,推拉杆72推动转折节71,转折节71绕第一连接点A转动,第二床体2在转折节71的带动下绕第一连接点A转动,直至第二床体2与第一床体1折叠。
当需要打开三折折叠床时,动力机构10向左拉动推拉杆72,固定轴711仍位于滑槽722左端的限位槽中,转折节71在推拉杆72的作用下绕第一连接点A转动,第二床体2在转折节71的带动下绕第一连接点A转动。当转折节71转动到固定轴711从限位槽中脱离后(第二床体2在转折节71作用下相对于第一床体1打开到最大角度,例如下文所述的90度),插销73将转折节71和第一床体1固定,推拉杆72在动力机构10的作用下向左运动,固定轴711向滑槽722的右端滑动,第二床体2在推拉杆72的作用下绕第二连接点K转动,第二床体2与第三床体3打开,并且第二床体2与第一床体1也完全打开。
固定轴711在滑槽722中滑动至最大行程时,第二床体2绕转折节71(具体为第二连接点K)的转动角度可以根据需求设定,此处优选为90度。第三床体3和第二床体2的转动角度为180度,第二床体2绕转折节71的转动角度为90度,便于设置连杆机构6,使连杆机构6实现该效果。
插销73包括与转折节71可转动连接的插销本体和设置在插销本体上的凸起,其中,凸起卡设在转折节71和第一床体1的卡槽中,插销本体设置于两块转折板之间,插销本体的靠近第二床体2的一端倾斜凸出于两块转折板,这样当第二床体2运动至与插销本体接触后,在第二床体2继续运动过程中,插销本体在第二床体2的作用下带动凸起从卡槽中脱出。此时,插销73解除对转折节71和第一床体1的卡制。
为方便凸起能够再次进入卡槽中,前关节装置7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床体1上并与插销73本体连接的复位弹簧,其中凸起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卡设在卡槽中。
另外,转折节71还包括位于第一连接点A下方的第四连接点B,第四连接点B实现转折节71与连杆机构6的第一连杆61的连接。第四连接点B位于第一连接点A的下方。
后关节装置8包括分别设有第一端、第二端的第一连接臂81和第二连接臂82。第一连接臂81的第一端通过例如转轴设置于第二床体2的连接点E上,第二连接臂82的第一端通过例如转轴设置于第三床体3的连接点J上,第一连接臂81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臂82的第二端连接,形成连接点G。
第一连接臂81和第二连接臂82的形状、大小相同,以方便加工。在一个例子中,第一连接臂81和第二连接臂82均为弧形臂,第一连接臂81和第二连接臂82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弯曲,以防止第一连接臂81、第二连接臂82与连接点F产生干涉。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臂81由贴合于第二床体2的同一边沿两侧的两个连接板构成。第二连接臂82由贴合于第三床体3的同一边沿两侧的两个连接板构成。这样,第一连接臂81和第二连接臂82可以为床体边沿预留空间,第二床板2和第三床板3转动到折叠状态时,第二床板2和第三床板3可以至少部分与第一连接臂81和第二连接臂82重叠。
连接点G位于连接点F的正下方。当三折折叠床处于展开状态时,连接点E和连接点J位于连接点F的上方,以能够实现第二床体2和第三床体3的相对折叠。连接点E、连接点F之间的距离与连接点J、连接点F之间的距离相同。如此设置,方便安装和使用后关节装置。
通过上述方式设置,在各床体转动过程中无多余自由度,能够通过各部件的配合实现三折折叠床的自动折叠或打开,省事省力;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三折折叠床包括支架和安装于支架上方的床板,其中支架为上述的支架。在各床体转动过程中无多余自由度,能够通过各部件的配合实现三折折叠床的自动折叠或打开,省事省力;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三折折叠床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床体;
第二床体,通过所述三折折叠床的前关节装置与所述第一床体连接;
第三床体,与所述第二床体连接;
第一支撑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前关节装置上;
第二支撑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三床体的下方;
连杆机构,与所述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在所述连杆机构的带动下折叠或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折折叠床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与所述前关节装置和所述第一支撑腿连接的第一连杆、与所述前关节装置和所述三折折叠床的后关节装置连接的第二连杆,以及与所述后关节装置和所述第二支撑腿连接的第三连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折折叠床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关节装置与所述第一床体的连接点、所述前关节装置与所述第一连杆的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支撑腿的连接点、所述第一支撑腿与所述前关节装置的连接点之间的连线构成平行四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折折叠床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腿和所述第二连杆设置于所述前关节装置的同一连接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折折叠床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腿位于所述第二床体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折折叠床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床体和第三床体上设有与三折折叠床的后关节装置连接的连接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折折叠床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腿与所述第三床体的连接点至所述第二支撑腿与所述第三连杆的连接点的距离等于所述后关节装置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连接点至所述第二床体与第三床体的连接点及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床体的连接点的距离之和。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三折折叠床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腿和所述第二支撑腿的下方均设有滚轮。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三折折叠床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在三折折叠床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和与相应侧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连接的连杆机构。
10.一种三折折叠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和设置于所述床板下方的支架,其中所述支架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架。
CN201821172643.4U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三折折叠床及其支架 Active CN2090316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72643.4U CN209031614U (zh)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三折折叠床及其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72643.4U CN209031614U (zh)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三折折叠床及其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31614U true CN209031614U (zh) 2019-06-28

Family

ID=67029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72643.4U Active CN209031614U (zh)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三折折叠床及其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3161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1418A (zh) * 2019-10-21 2020-01-24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食管癌治疗用辅助设备
CN114938903A (zh) * 2022-06-28 2022-08-26 上海品兴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折叠床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1418A (zh) * 2019-10-21 2020-01-24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食管癌治疗用辅助设备
CN114938903A (zh) * 2022-06-28 2022-08-26 上海品兴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折叠床
CN114938903B (zh) * 2022-06-28 2024-04-19 上海品兴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折叠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31614U (zh) 一种三折折叠床及其支架
CN209022100U (zh) 一种运动轨迹确定的三指节欠驱动机械手指
CN109602205A (zh) 一种背部平躺式折叠沙发架
CN208941448U (zh) 一种三折折叠床及其关节装置
CN209031615U (zh) 一种三折折叠床及其关节装置
WO2009092219A1 (zh) 汽车活动顶的运动连接机构
CN108741895A (zh) 一种三折折叠床及其关节装置
CN201021522Y (zh) 全盒式遮阳篷装置
CN211431877U (zh) 一种新型折叠式电动床
CN204875294U (zh) 一种烫衣机的折衣架组件
CN107554245B (zh) 遮阳帘的饰盖连动机构
CN204875295U (zh) 一种烫衣机的大身翻板结构
CN105201354B (zh) 一种折叠门相邻门扇连动机构
CN206147418U (zh) 笔记本电脑支架
CN204501355U (zh) 智能电动轮椅床双翼铰链装置
CN209518600U (zh) 一种背靠可触墙式折叠沙发架
CN2621548Y (zh) 伸缩式晾衣架
CN209256972U (zh) 一种机器人抓手
CN209369696U (zh) 一种电动无轨折叠门
CN201228329Y (zh) 折衣熨衣两用板
CN208388880U (zh) 一种折叠式轮椅车升降结构的定位装置
CN207657727U (zh) 一种汽车行李架
CN204920568U (zh) 一种阻尼铰链
CN2433855Y (zh) 一种折叠伞(2)
CN211546877U (zh) 袋盖翻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23

Address after: 100190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North Fourth Ring Road No. 9 Yingu building 2108

Patentee after: Beijing Wuzhi Chai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0 2108A1, 9 North Fourth R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winner Albert technology incubator Limited by Share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