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31402U - 一种折叠桌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桌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31402U
CN209031402U CN201820871177.2U CN201820871177U CN209031402U CN 209031402 U CN209031402 U CN 209031402U CN 201820871177 U CN201820871177 U CN 201820871177U CN 209031402 U CN209031402 U CN 2090314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ol
support
support bars
snap
inn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7117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嫩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hou Weimei Home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hou Weimei Home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hou Weimei Home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hou Weimei Home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7117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314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314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314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ables And Desk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al Sha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桌子,包括桌板、桌脚及四个凳子;桌脚包括四个支撑框,四个支撑框围成柱体,相邻支撑框的侧边铰接;桌板底面设置有同心的内圈和外圈;内圈设置有至少一对卡合件,每对卡合件包括两个卡板;外圈设置有环形限位凸起;凳子包括凳板及凳脚,凳脚包括滑杆、两个第一支撑杆及两个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设置有滑轨;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一支撑框铰接,另一端与凳板的底面铰接;两个第二支撑杆平行设置,且与第一支撑杆交叉设置,两个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凳板铰接;滑杆穿过两个滑轨,且两端面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杆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折叠方式简单快捷、折叠后体积小、运输成本低、便于携带且桌凳一体化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桌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桌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桌子。
背景技术
桌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的物品,不仅可以在室内使用,还可以在户外,如用于野炊、踏青、旅行等时使用。
传统桌子的桌脚和桌板在需要收纳时可以拆分,在需要使用时可以组装,但是拆分后的桌脚和桌板的体积依旧较大,不便于携带,且桌板和桌脚的组装方式也较繁琐。另外,桌子一般是和凳子配套使用的,桌子供人们放置物品,凳子供人们坐,因此,桌子和凳子一般需要一同携带。为了便于携带,现有的凳子也可以折叠收纳,但是在使用时则需要将桌子和凳子分别组装展开,使用十分繁琐;为了实现桌凳均可折叠收纳,目前的桌凳是分开独立的,这样使得凳子在户外使用时和收合后都容易丢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折叠桌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桌子和凳子体积大、携带不便捷、运输成本高、折叠方式繁琐且凳子易丢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折叠桌子,包括桌板、桌脚及四个凳子;
所述桌脚包括四个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包括顶边、底边及两侧边,四个支撑框围成柱体,且相邻的两个支撑框的侧边铰接;
所述桌板的底面设置有同心的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的直径不大于柱体顶框内切圆的直径,所述外圈的直径不小于柱体顶框外切圆的直径;所述内圈设置有至少一对卡合件,每对卡合件包括两个卡板,两个卡板分别设置于内圈直径所在的两点处,两个卡板可在桌板相对柱体的顶面旋转后分别卡合至正对的两个支撑框的顶边;所述外圈设置有环形限位凸起,用于卡合收合后的凳子;
所述凳子包括凳板及凳脚,所述凳脚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杆、两个第二支撑杆及一个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用于支撑凳板;两个第二支撑杆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滑轨;两个第一支撑杆平行设置,且两个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一支撑框铰接,两个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凳板的底面铰接;两个第二支撑杆平行设置,位于两个第一支撑杆之间,且与两个第一支撑杆交叉设置,两个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凳板铰接;所述滑杆穿过两个滑轨,且两端面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的侧边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用于锁合收合后的凳子。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为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桌板为圆形,所述凳板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凳板的宽度小于支撑框顶边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内圈处设置有凸环;所述卡板包括连接面和卡合面,所述卡合面垂直于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与凸环连接,所述卡合面凸出于凸环的外侧壁外。
进一步地,所述内圈设置有两对卡合件,两对卡合件分别位于内圈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处。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折叠桌子,包括桌板、桌脚及四个凳子;所述桌脚包括四个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包括顶边、底边及两侧边,四个支撑框围成柱体,且相邻的两个支撑框的侧边铰接。这样的设置使得桌脚能够沿着正对的两条侧边收合,收合后的桌脚为两个两两并排的支撑框重叠。所述桌板的底面设置有同心的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的直径不大于柱体顶框内切圆的直径,所述外圈的直径不小于柱体顶框外切圆的直径;所述内圈设置有至少一对卡合件,每对卡合件包括两个卡板,两个卡板分别设置于内圈直径所在的两点处,两个卡板可在桌板相对柱体的顶框旋转后分别卡合至正对的两个支撑框的顶边。这样的设置使得桌板可以锁合在展开成柱体的桌脚上。所述外圈设置有环形限位凸起,用于卡合收合后的凳子。这样的设置使得用户在不需要使用凳子时,可以通过与环形限位凸起扣住收合后凳子的凳板,保证收合后的凳子可以固定于支撑框处,不妨碍用户使用桌子。所述凳脚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杆、两个第二支撑杆及一个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用于支撑凳板;两个第二支撑杆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滑轨;两个第一支撑杆平行设置,且两个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一支撑框铰接,两个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凳板的底面铰接;两个第二支撑杆平行设置,位于两个第一支撑杆之间,且与两个第一支撑杆交叉设置,两个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凳板铰接;所述滑杆穿过两个滑轨,且两端面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杆连接。这样的设置使得用户可以在需要使用凳子时,将凳子展开至凳板处于水平状态,另外,凳子与桌脚连接,使得凳子不容易丢失。本方案的折叠方式简单快捷、折叠后体积小、运输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涉及的折叠桌子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涉及的折叠桌子组装前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涉及的折叠桌子组装后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涉及的桌脚的收合后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桌板;
10、卡板;
11、环形限位凸起;
12、凸环;
2、支撑框;
3、凳板;
4、第一支撑杆;
5、第二支撑杆;
50、滑轨;
6、滑杆;
7、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本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桌子,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该折叠桌子包括桌板1、桌脚及四个凳子。其中,所述桌板1与桌脚可组装,亦可拆卸分离;所述桌脚可以展开成立体形,供支撑桌板1,亦可以在与桌板1 分离后,收合成扁平状;所述凳子与桌脚连接,在需要使用凳子时,可以将凳子展开,在不需要使用凳子时,可以将凳子收合至桌脚处。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桌脚包括四个支撑框2,所述支撑框2包括顶边、底边及两侧边,四个支撑框2围成柱体,且相邻的两个支撑框2的侧边铰接。由于相邻的两个支撑框2的侧边铰接,使得相邻的两个支撑框2可以相互沿着侧边旋转,因而四个支撑框2围成的柱体可收合至扁平状。桌脚收合的过程可以为,将两个相邻的支撑框2推向另外两个相邻的支撑框2,直至相邻的两个支撑框2处于同一平面内,请参阅图4,此时,两对两两相邻的支撑框2 重合,这样便能够使得桌脚收合至扁平状态,便于搬运与携带。桌脚的展开过程可以为,将重合的支撑框2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开,直至相邻的两个支撑框2相互垂直,即支撑框2围成的柱体的顶框为正方形,这样便能够将桌脚展开,供支撑桌板1。
为了将桌板1固定于展开成立体状态的桌脚上,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桌板1的底面设置有内圈,且内圈的直径不大于柱体的正方形顶框的内切圆的直径,所述柱体的顶框为四个支撑框2的顶边围成的框体,所述内圈设置有至少一对卡合件,每对卡合件包括两个卡板10,两个卡板10分别设置于内圈直径所在的两点处。两个卡板10可在桌板1相对柱体的顶面旋转后分别卡合至正对的两个支撑框2的顶边。这样的设置使得用户在需要使用桌子时,可以通过将卡板10与桌脚卡合,使得桌板1可以轻易地与展开后的桌脚组装;用户在不需要使用桌子时,可以通过将卡板10与桌板1分离,使得桌板1可以轻易地与展开的桌脚分离。
桌板1与桌脚组装的方式可以为,将桌板1内圈设置有卡板10的直径与展开后桌脚顶框的对线对齐,且内圈的正投影位于顶框内,此时两个卡板10 分别位于展开后桌脚顶框的正对的两个内角处,然后控制桌面以内圈的形状为旋转轨迹旋转,直至卡板10随着桌板1旋转至桌脚顶框的一边处,即旋转至一支撑框2顶边处,此时卡板10与支撑框2的顶边卡合,则完成桌板1与桌脚的组装。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用户在安装桌板时无需借助其他的零件(如螺丝、螺丝刀等)将桌板固定在桌脚上,这样的组装方式使得桌板的安装更加的快捷和简单。为了使桌板1更加稳定地固定于展开后的桌脚上,在旋转桌板1时,可以将卡板10旋转至一支撑框2顶边的中部后再停止旋转,这样使得桌板1能够更加稳定地组装于展开后的桌脚上。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内圈设置有两对卡合件,请参阅图2,两对卡合件分别位于内圈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处。在安装桌板1时,首先,桌板1 内圈的正投影位于展开的桌脚顶框内,同时,请参阅图2,两个卡合件分别与展开的桌脚顶框的两个对角线对准,然后,控制桌板1以内圈的形状为旋转轨迹旋转,请参阅图3,两对卡合件分别旋转至支撑框2的顶边处,即四个卡板10分别与四个顶框的顶边一一卡合,这样的设置可以提高桌板1固定额稳定性。
为了便于将卡板10从桌脚顶框的内角处旋转至桌脚顶框的一边处,即旋转至一支撑框2的顶边处,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内圈处设置有凸环12,这样的设置更加便于用户安装桌板1。在组装桌板1时,首先,将桌面放于展开的桌脚上,内圈的正投影位于顶框内,凸环12的外侧壁抵靠着桌脚顶框的内侧壁,同时将卡板10与桌脚顶框的内角对准。接着,旋转桌板1,使卡板 10从桌脚顶面的一内角处旋转至桌脚顶面的一边处。由于设置有凸环12且凸环12的外侧壁抵靠着桌脚的顶框的内侧壁,因此可以保证卡板10的旋转轨迹为凸环12的形状,卡板10顺着凸环12的形状运动,便可以卡合至展开的桌脚的顶框的一边处。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卡板10包括连接面和卡合面,所述卡合面垂直于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与凸环12连接,所述卡合面凸出于凸环12的外侧壁外。即所述卡板10为L形。这样的设置使得卡板10在旋转至一支撑框2 的顶边处时,卡合面可以处于该支撑框2顶边下,以使得桌板1可以固定在桌脚上。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桌板1的底面还设置与内圈同心设置的外圈,所述外圈的直径不小于柱体顶框外切圆的直径;所述外圈设置有环形限位凸起11。这样的设置使得桌板1固定于桌脚上后,环形限位凸起11包围着展开的桌脚的顶框,环形限位凸起11与展开的桌脚的顶框之间,存在四个足以卡合凳板3的空间。在凳子收合的过程中,凳子的凳板3会靠近环形限位凸起 11,直至凳板3完全卡合至环形限位凸起11内,凳子也完全收合至一支撑框 2处。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凳子包括凳板3及凳脚。所述凳板3设置可活动地设置于凳脚上,凳脚可活动地与支撑框2连接,使得凳板3在收合至凳脚处的同时,凳脚也可以收合至支撑框2处。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凳脚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杆4、两个第二支撑杆5及一个滑杆6,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5均用于支撑凳板3。两个第二支撑杆5各自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滑轨50;两个第一支撑杆4平行设置,且两个第一支撑杆4的一端分别与同一支撑框2的两点铰接,两个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凳板3底面的两点铰接;两个第二支撑杆5平行设置,且两个第一支撑杆设置于两个第一支撑杆4之间,以及一个第二支撑杆与一个第一支撑杆4交叉设置,另一个第二支撑杆与另一个第一支撑杆交叉设置;两个第二支撑杆5的一端分别与凳板3底面的两点铰接;所述滑杆6穿过两个滑轨50,且滑杆的两端面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杆4的杆壁连接。这样的设置使得凳子与桌脚连接,且可以收合至支撑框2处。
在需要使用凳子时,拉动两个第二支撑杆5,使滑杆6从滑轨50的底端滑动至滑轨50的顶端,当滑杆6滑动至滑轨50的顶端时,凳板3处于水平状态,第二支撑杆5未与凳板3铰接的一端支撑于地面上,凳子则处于展开状态。当需要收合凳子时,推动两个第二支撑杆5,使得滑杆6从顶端滑动至滑轨50的底端,在此过程中,凳板3从水平状态运动至垂直状态,同时,凳板3向环形限位凸起11靠近,当凳板3运动至垂直状态时,凳板3的顶端扣于环形限位凸起11内,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与框体重合,从而凳子完全收合。
本方案中的折叠桌子通过上述的折叠方式折叠收纳后,可以大大降低折叠桌子的体积,如展开后的折叠桌子的体积为:0.57×0.35×0.36+0.8×0.8 ×1.04=1.02立方米,折叠收纳后的折叠桌子的体积为:0.89×0.17× 0.103=0.156立方米,很显然地,折叠收纳后的折叠桌子的体积约等于展开后的折叠桌子的体积十分之一。因而,本方案的折叠桌子在经过折叠收纳后的体积大大减少,在需要运输折叠桌子时,可以先将折叠桌子折叠收纳后,再行打包,这样可以大大地减少包装材料,同时可以大大地降低运输的费用。相较于传统的桌子,本方案的折叠桌子的包装和运输的成本更加低。
为了使凳子更加稳定地收合至一支撑框2处,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2的侧边设置有插销7,所述插销7的插杆设置于支撑框2处,所述插销7的插孔设置于凳子处,这样的设置使得凳子在收合至支撑框2处时,插销7的插杆可以插于插销7的插孔内,进而实现锁合收合后的凳子。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2为梯形,这样的设置使得桌脚展开后,支撑框2所围成的柱体的横截面尺寸由上至下逐步增大,提高了桌脚支撑的稳定性。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桌板1和凳板3可以为圆形、矩形,优选为圆形,这样的设置更加美观,且不容易刮伤用户。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凳板3的宽度小于支撑框2顶边的长度。这样的设置使得相邻支撑框2连接的凳子,在收合的过程中不会互相阻碍,使得各个支撑框2连接的凳子可以收合至各个支撑框2处。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折叠桌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桌板、桌脚及四个凳子;
所述桌脚包括四个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包括顶边、底边及两侧边,四个支撑框围成柱体,且相邻的两个支撑框的侧边铰接;
所述桌板的底面设置有同心的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的直径不大于柱体顶框内切圆的直径,所述外圈的直径不小于柱体顶框外切圆的直径;所述内圈设置有至少一对卡合件,每对卡合件包括两个卡板,两个卡板分别设置于内圈直径所在的两点处,两个卡板可在桌板相对柱体的顶面旋转后分别卡合至正对的两个支撑框的顶边;所述外圈设置有环形限位凸起,用于卡合收合后的凳子;
所述凳子包括凳板及凳脚,所述凳脚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杆、两个第二支撑杆及一个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用于支撑凳板;两个第二支撑杆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滑轨;两个第一支撑杆平行设置,且两个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一支撑框铰接,两个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凳板的底面铰接;两个第二支撑杆平行设置,位于两个第一支撑杆之间,且与两个第一支撑杆交叉设置,两个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凳板铰接;所述滑杆穿过两个滑轨,且两端面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桌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的侧边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用于锁合收合后的凳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桌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为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桌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为圆形,所述凳板为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桌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凳板的宽度小于支撑框顶边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桌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处设置有凸环;所述卡板包括连接面和卡合面,所述卡合面垂直于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与凸环连接,所述卡合面凸出于凸环的外侧壁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桌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设置有两对卡合件,两对卡合件分别位于内圈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处。
CN201820871177.2U 2018-06-06 2018-06-06 一种折叠桌子 Active CN2090314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71177.2U CN209031402U (zh) 2018-06-06 2018-06-06 一种折叠桌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71177.2U CN209031402U (zh) 2018-06-06 2018-06-06 一种折叠桌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31402U true CN209031402U (zh) 2019-06-28

Family

ID=67028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71177.2U Active CN209031402U (zh) 2018-06-06 2018-06-06 一种折叠桌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314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284225A1 (en) Collapsible portable shelter
CN201005243Y (zh) 折叠桌装置
US6158361A (en) Foldable table frame
US7984884B1 (en) Artificial christmas tree stand
AU2006203492A1 (en) Table assembly
WO2004028289A3 (en) Picnic table
CN201630585U (zh) 一种绘图桌
CN209031402U (zh) 一种折叠桌子
CN201029584Y (zh) 一种折叠桌的折叠结构
US20060169312A1 (en) Trut frame of a tent
KR20160000231U (ko) 다기능 접이식 장비상자
US20140345039A1 (en) Collapsible toilet enclosure
KR200475341Y1 (ko) 야외 테이블
CN202698375U (zh) 一种连体桌椅
KR101755304B1 (ko) 휴대용 다용도 접이식 거치대
CN205321812U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椅和组合桌子
CN204541294U (zh) 一种便携式野餐桌
KR101776195B1 (ko) 접이식 탁자
CN104873021A (zh) 一种折叠椅
CN106724172A (zh) 组合式折叠桌椅
CN108813920A (zh) 带有折叠框架的折叠桌及其折叠框架
CN115399565A (zh) 折叠桌
CN205913179U (zh) 一种可加长型婴儿床的加长床头结构
CN209152517U (zh) 带有折叠框架的折叠桌及其折叠框架
CN210076913U (zh) 全折叠可变换不同桌面使用并可旋转桌面的餐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