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25253U - 预制墙体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预制墙体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25253U
CN209025253U CN201821406011.XU CN201821406011U CN209025253U CN 209025253 U CN209025253 U CN 209025253U CN 201821406011 U CN201821406011 U CN 201821406011U CN 209025253 U CN209025253 U CN 2090252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ody
precast wall
mounting structure
groove
preca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0601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恒通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Liancheng Housing Industr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Remac Equip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Remac Equip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Remac Equip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0601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252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252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252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预制墙体安装结构,其中,该预制墙体安装结构包括:主体构件,所述主体构件埋设有至少一连接件;第一预制墙体,所述第一预制墙体安装于所述主体构件的上方,并与所述主体构件之间形成拼接缝;所述第一预制墙体的底部具有凹槽和至少一套筒,所述连接件固接于所述套筒内;以及第二预制墙体,所述第二预制墙体固接于所述主体构件的外侧,所述第二预制墙体具有凸起,所述凸起对接于所述凹槽内,并形成防水企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预制墙体安装结构可以提高预制墙体的施工作业效率,同时提高预制墙体装配后的防渗防漏性能。

Description

预制墙体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墙体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在迎来重大发展,成为传统建筑的一种革新方式。在装配式建筑中,通常是将工厂制作完成的预制墙体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这样使得一些预制墙体能够实现工厂化生产,大幅提高了作业施工的效率。
然而,有的预制墙体(例如预制女儿墙)在现场组装施工时,采用混凝土现场浇筑施工,湿作业量大,且需要搭设大量的外脚手架或者挑架,不仅施工速度慢,而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该预制墙体与主体构件(例如屋面楼板)的连接口都为平口,使得外侧雨水容易通过平口缝处渗水至室内一侧,防渗防漏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墙体安装结构,旨在可以提高预制墙体的施工作业效率,同时提高预制墙体装配后的防渗防漏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预制墙体安装结构,包括:
主体构件,所述主体构件埋设有至少一连接件;
第一预制墙体,所述第一预制墙体安装于所述主体构件的上方,并与所述主体构件之间形成拼接缝;所述第一预制墙体的底部具有凹槽和至少一套筒,所述连接件固接于所述套筒内;以及
第二预制墙体,所述第二预制墙体固接于所述主体构件的外侧,所述第二预制墙体具有凸起,所述凸起对接于所述凹槽内,并形成防水企口。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拼接缝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凹槽的截面形状为上窄下宽的梯形。
优选地,所述预制墙体安装结构还包括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位于所述防水企口的一侧,并对所述拼接缝进行密封。
优选地,所述预制墙体安装结构还包括密封胶,所述密封胶位于所述密封条远离防水企口的一侧,且紧贴所述密封条设置。
优选地,所述拼接缝设有找平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预制墙体设置有中空减重层;且/或,所述第二预制墙体设置有中空减重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预制墙体的内侧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拼接缝的长度方向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预制墙体为预制女儿墙;且/或,所述第二预制墙体为预制外墙;且/或,所述主体构件包括屋顶楼板和支撑所述屋顶楼板的现浇梁或剪力墙。
优选地,所述预制女儿墙包括墙身、压顶以及两牛腿,所述墙身连接两所述牛腿和所述压顶;
所述套筒为两个,分别对应设于两所述牛腿,一所述套筒贯穿于一所述牛腿的厚度方向。
优选地,所述凸起于宽度方向一侧侧壁的坡度大于另一侧侧壁的坡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主体构件预埋连接件,在第一预制墙体的底部设置套筒,当连接件插接入套筒时,在套筒内灌注灌浆料,灌浆料固化后能将连接件固定于套筒内,使得第一预制墙体与主体构件稳固连接,避免湿作业,且不需要架设大量脚手架和挑架,施工效率高;而在主体构件外侧的第二预制墙体设有凸起,并与第一预制墙体底部的凹槽进行对接,形成防水企口,这样外侧的雨水试图从拼接缝进入内侧时,可以被防水企口所阻隔,而无法渗透进入至内侧,使得该预制墙体安装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水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预制墙体安装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预制墙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预制墙体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预制墙体安装结构10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预制墙体安装结构100,包括:
主体构件3,主体构件3埋设有至少一连接件31;
第一预制墙体2,第一预制墙体2安装于主体构件3的上方,并与主体构件3之间形成拼接缝;第一预制墙体2的底部具有凹槽26和至少一套筒231,连接件31固接于套筒231内;以及
第二预制墙体4,第二预制墙体4固接于主体构件3的外侧,第二预制墙体4具有凸起42,凸起42对接于凹槽26内,并形成防水企口80。
本实施例中,主体构件3、第一预制墙体2以及第二预制墙体4安装形成建筑结构时,其整体呈竖直的安装状态,因此第一预制墙体2与主体构件3形成水平拼接缝。为了能使第一预制墙体2稳固的安装于主体构件3,优选地,连接件31为预埋于主体构件3的钢筋,且该钢筋预埋的深度为400mm,而伸入套筒231的深度亦为400mm,钢筋的直径为20mm,具有良好的连接强度。
当钢筋插接入套筒231时,在套筒231内灌注灌浆料,灌浆料固化后能将钢筋固定于套筒231内,从而使得第一预制墙体2与主体构件3稳固连接,其中灌浆料为微膨胀细石混凝土,能够快速硬化;此外,在套筒231的内壁具有镀锌的波浪起伏结构,这样能增加灌浆料与套筒231内壁的结合力,使得钢筋连接于套筒231更加牢固。通过钢筋与套筒231的灌浆连接,可以避免施工过程的大量湿作业,且不需要架设大量脚手架和挑架,大幅提高施工效率。
通常,第二预制墙体4可以通过现浇混凝土(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或者预埋螺栓机械式连接于主体构件3的外侧,第二预制墙体4朝向第一预制墙体2的一侧设有凸起42,并与第一预制墙体2底部的凹槽26对应,形成防水企口80,这样外侧的雨水试图从拼接缝进入内侧时,可以被防水企口80所阻隔,而无法渗透进入至内侧,使得该预制墙体安装结构100具有良好的防水能力。需要提及的是,上述所述外侧即为靠近屋外一侧,所述内侧即为靠近屋内一侧。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预制墙体2为预制女儿墙,且主体构件3包括屋顶楼板和支撑屋顶楼板的现浇梁或剪力墙。其中,预制女儿墙安装于屋顶楼板上,为屋顶楼板四周的矮墙,主要用于维护安全,一般而言,预制女儿墙高度为1.1m~1.5m之间;屋顶楼板为现浇楼板,与现浇梁或者剪力墙形成90°夹角,预制女儿墙固定连接于现浇楼板背离现浇梁或剪力墙的一侧。
具体而言,预制女儿墙包括墙身21、压顶22以及两牛腿23,墙身21连接两牛腿23和压顶22。
套筒231为两个,分别对应设于两牛腿23,一套筒231贯穿于一牛腿23的厚度方向。压顶22为墙身21顶部的现浇混凝土,可以压住墙身21,使其连续性、整体性更好,两牛腿23位于墙身21的底部,且两牛腿23之间间隔设置,在每一牛腿23的厚度方向上贯穿设有一套筒231,该套筒231直径尺寸为100mm,用于与预埋于屋顶楼板的钢筋固接,使预制女儿墙与屋顶楼板通过能通过干作业施工,提高施工效率。
进一步地,墙身21的内侧设有用于安装吊装的吊装件(未标示)。其中吊装件可以为花篮螺栓,或者预埋的吊筒,能够承接较大的负载,实际情况下,预制女儿墙在预制完成后运输至现场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预制女儿墙吊装至屋顶楼版,此时由于预制女儿墙与屋顶楼板尚未固接,因此需要通过连接吊装件并形成临时支撑,以支撑预制女儿墙的重力,直至与屋顶楼板通过连接件31完全固定连接。
该实施例中,第二预制墙体4为预制外墙,预制外墙包括建筑物外窗以及外立面的保温和装饰层,可以直接在工厂预制完成,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整体精度,并通过现浇混凝土的方式固定于主体构件3的现浇梁或剪力墙,连接稳固牢靠,通过工厂化生产使得进一步提高现场作业施工的效率。预制外墙安装后的高度与屋顶楼板的高度位于同一水平线,因此在安装后,预制女儿墙的底部会与屋顶楼板的楼板面以及预制外墙的顶部形成一道水平拼接缝,而在预制外墙的顶部形成凸起42,该凸起42与预制女儿墙底部的凹槽26对接形成防水企口80,有效的避免了雨水从水平拼接缝处渗透。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凹槽26的长度方向与拼接缝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凹槽26的截面形状为上窄下宽的梯形。一般情况下,由于预制女儿墙在工厂预制而成,而凹槽26为使用模具在预制女儿墙底部成型,为了方便在制作完成后便于脱模,因此将凹槽26的截面设置为上窄下宽的梯形,这样在脱模过程中不容易对凹槽26造成磨损。在本实施例中,当有雨水试图从拼接缝处蔓延渗透时,与拼接缝同方向延伸的凹槽26与预制外墙的凸起42形成防水企口80,成为阻挡雨水蔓延渗透的屏障,可避免拼接缝处出现渗水。
具体地,凹槽26的深度为50mm,这样能够保证凸起42在对接于凹槽26而形成的防水企口80具有足够的防渗防漏能力。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第一预制墙体2的整体尺寸的不同情况,凹槽26的深度也可以大于或者小于50mm。
在另一实施例中,凸起42于宽度方向一侧侧壁的坡度大于另一侧侧壁的坡度,由于在实际情况中,安装第一预制墙体2时需快速地将凸起42与凹槽26进行对位,而通过将凸起42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不对称设置,使得凸起42侧壁对应与凹槽26槽壁之间形成避让口,可方便快速的将凸起42与凹槽26对接准确;同时在制作第二预制墙体4时,凸起42不对称的两侧壁也有利于脱模,不易对凸起42造成磨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制墙体安装结构100还包括密封条5,密封条5位于防水企口80的一侧,并对拼接缝进行密封。在长期日晒雨淋过程中,水平拼接缝容易出现缝隙增大,或者防水企口80处出现新缝隙的情况,导致雨水的渗透。因此,通过设置密封条5,该密封条5能阻挡雨水的水平渗透,与防水企口80形成双重防水。在密封条5设置在防水企口80的外侧时,当有雨水试图进入拼接缝内时,首先遇到密封条5的阻挡,然后再由防水企口80阻挡,防止雨水蔓延至内侧。
可以理解地,密封条5还可以设置在防水企口80的内侧,当有雨水试图进入拼接缝内时,首先遇到防水企口80的阻挡,再由密封条5进行阻挡,防止雨水蔓延至内侧,这种形式略逊于将密封条5设置在防水企口80的外侧,但依然能起到防止雨水向屋内一侧渗透的作用。
密封条5可以同时设置在防水企口80的内侧和外侧时,综合以上两种设置方式,其所起到的防水效果最佳。密封条5需要起到阻挡雨水的渗透作用,因此,密封条5可以选用高分子弹性材料,例如橡胶条,又或者采用聚乙烯棒等建筑防水材料。
进一步地,预制墙体安装结构100还包括密封胶6,密封胶6位于密封条5远离防水企口80的一侧,且紧贴密封条5设置。其中密封胶6为具有粘结性的密封材料,例如以沥青物、天然树脂或合成树脂、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等干性或非干性的粘稠物为基料,配合滑石粉、白土、炭黑、钛白粉和石棉等惰性填料,再加入增塑剂、溶剂、固化剂、促进剂等制成。通过设置密封胶6,可以避免在长期日晒雨淋过程中密封条5出现开裂和脱落。此外,由于有密封胶6的遮挡,密封条5接触光以及空气的几率大大降低,从而延缓密封条5的老化速度,同时密封胶6也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能够进一步加强该预制墙体安装结构100的防水效果。
一实施例中,拼接缝设有找平层7,该找平层7与第一预制墙体2的底部形状尺寸对应匹配。实际情况中,由于第一预制墙体2的底部形成有凹槽26,因此该找平层7于凹槽26的内壁亦形成有找平层7,并与凸起42对接,优选地,找平层7的厚度为20mm,具体材料为水泥砂浆或者细石混凝土,施工于第一预制墙体2的底部,避免底部由于高底不平或者出现坡度而与主体构件3之间形成缺口,出现漏水。
进一步地,第一预制墙体2的内侧设置有通槽24,通槽24的长度方向与拼接缝的长度方向相同。通常情况下,预制女儿墙安装于屋顶楼板后,会对屋顶楼板的楼板面铺设防水卷材,而防水卷材的端口会卷设于预制女儿墙的墙身21,然后再利用混凝土将防水卷材的端口密封于墙身21,防止雨水从防水卷材的端口进行垂直渗透。该实施例中,预制女儿墙的通槽24,开设于牛腿23的上方,可于工厂预制时与墙身21一体成型,从而避免在施工现场进行二次开槽,防水卷材铺设后,其端口置于通槽24内,再利用混凝土浇筑密封该通槽24,使得预制女儿墙的安装更加便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预制墙体2设置有中空减重层25,且第二预制墙体4亦设置有中空减重层41。具体而言,中空减重层25、41材质为EPS(聚苯乙烯泡沫),在工厂预制加工时,中空减重层25预埋于第一预制墙体2的内部,中空减重层41预埋于第二预制墙体4的内部,一方面可以减轻第一预制墙体2与第二预制墙体4的整体重量,方便现场吊装施工;另一方面,在不影响第一预制墙体2与第二预制墙体4的功能的情况下,能够节省预制材料,节约成本。
本申请的预制墙体安装过程为,首先根据预留于预制女儿墙牛腿23的套筒231位置,对应在现浇梁或者剪力墙预埋钢筋,然后于预制女儿墙的底部涂抹20mm厚的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形成找平层7;再利用吊具将预制女儿墙吊装到位,使预埋钢筋对准插接入牛腿23预留的套筒231内、凸起42对接于凹槽26内;接着通过墙身21的吊装件支设临时支撑,使预制女儿墙能够保持稳定,再对套筒231内浇筑灌浆料,待灌浆料固化将钢筋与套筒231连接一体,使得预制女儿墙固定,最后则可于屋顶楼板铺设防水卷材,并利用混凝土将防水卷材的端口密封于通槽24内,完成整体的安装和密封防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预制墙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构件,所述主体构件埋设有至少一连接件;
第一预制墙体,所述第一预制墙体安装于所述主体构件的上方,并与所述主体构件之间形成拼接缝;所述第一预制墙体的底部具有凹槽和至少一套筒,所述连接件固接于所述套筒内;以及
第二预制墙体,所述第二预制墙体固接于所述主体构件的外侧,所述第二预制墙体具有凸起,所述凸起对接于所述凹槽内,并形成防水企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拼接缝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凹槽的截面形状为上窄下宽的梯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墙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体安装结构还包括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位于所述防水企口的一侧,并对所述拼接缝进行密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墙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体安装结构还包括密封胶,所述密封胶位于所述密封条远离防水企口的一侧,且紧贴所述密封条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缝设有找平层。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预制墙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墙体设置有中空减重层;且/或,所述第二预制墙体设置有中空减重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墙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墙体的内侧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拼接缝的长度方向相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墙体为预制女儿墙;且/或,所述第二预制墙体为预制外墙;且/或,所述主体构件包括屋顶楼板和支撑所述屋顶楼板的现浇梁或剪力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制墙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女儿墙包括墙身、压顶以及两牛腿,所述墙身连接两所述牛腿和所述压顶;
所述套筒为两个,分别对应设于两所述牛腿,一所述套筒贯穿于一所述牛腿的厚度方向。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墙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于宽度方向一侧侧壁的坡度大于另一侧侧壁的坡度。
CN201821406011.XU 2018-08-29 2018-08-29 预制墙体安装结构 Active CN2090252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06011.XU CN209025253U (zh) 2018-08-29 2018-08-29 预制墙体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06011.XU CN209025253U (zh) 2018-08-29 2018-08-29 预制墙体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25253U true CN209025253U (zh) 2019-06-25

Family

ID=66876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06011.XU Active CN209025253U (zh) 2018-08-29 2018-08-29 预制墙体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2525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8967A (zh) * 2019-08-14 2019-11-19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超大超重预制外挂板与主体结构梁的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CN110485577A (zh) * 2019-07-25 2019-11-22 天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预制墙体安装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5577A (zh) * 2019-07-25 2019-11-22 天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预制墙体安装结构
CN110468967A (zh) * 2019-08-14 2019-11-19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超大超重预制外挂板与主体结构梁的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CN110468967B (zh) * 2019-08-14 2024-02-09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超大超重预制外挂板与主体结构梁的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58603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09025253U (zh) 预制墙体安装结构
CN110295700A (zh) 装配式斜屋面施工方法
CN20815234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屋面系统
CN208777469U (zh) 构件拼接防水结构
CN210797910U (zh) 一种预制有防水结构的预制板
CN205954707U (zh)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封闭结构
CN210117716U (zh) 一种电梯井梯形基坑侧壁混凝土定型模板
CN107700747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物
CN209025230U (zh) 构件拼接防水结构
CN107237448A (zh) 一种预制内填充混凝土墙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8560585B (zh) 地下室外墙全装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8996225U (zh) 构件拼接防水结构
CN208056126U (zh) 一种钢管束混凝土墙与基础筏板的连接节点构造
CN207685984U (zh) 一种超长地下车库外墙结构
CN103628506B (zh) 一种基础承台与桩头防水处施工方法
CN110528728B (zh) 一种免支模的建筑保温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2926569U (zh) 一种带窗洞及叠合梁的预制剪力墙的连接构造
CN209293236U (zh) 外墙板防水连接节点构造
CN114635503A (zh) 一种与混凝土框架柱柔性连接的清水混凝土墙及施工方法
CN208668644U (zh) 一种外墙防渗漏体系结构
CN207160388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物
CN209686649U (zh) 一种外墙板防水连接节点构造
CN110016980A (zh) 防开裂预制t型转角柱
CN220377352U (zh) 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的免拆模免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24

Address after: 221000 west of Jinpeng automobile industry and north of Xuzhou Avenue, Xuzhou Industrial Park,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uzhou Liancheng Housing Industr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300 Guanglong Industrial Park, Chencun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No. 6, No. 14 Xingye Road, No. 3 (Residence Declaration)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Liancheng Housing Equip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