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24665U - 一种中间储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间储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24665U
CN209024665U CN201821601319.XU CN201821601319U CN209024665U CN 209024665 U CN209024665 U CN 209024665U CN 201821601319 U CN201821601319 U CN 201821601319U CN 209024665 U CN209024665 U CN 2090246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pipe
reservoir
return hole
intermediat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0131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龙龙
赵旭阳
陈小虎
周丽潮
员汝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Suda Electric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Suda Electric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Suda Electric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Suda Electric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0131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246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24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246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plating Method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箔表面防氧化液电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间储液装置,包括储液槽,所述储液槽上设有上液口、回液口和排液口,所述上液口与上液管相连,所述回液口与设置在所述储液槽外的回液管相连,所述排液口与排液管相连,所述储液槽内设有与所述回液口相连的溢流管,所述上液管和排液管上均设有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槽的底面呈漏斗状,所述排液口设置在所述储液槽底面的最低位置处,所述上液口设置在所述储液槽上靠近底面的位置处,所述溢流管的进液口端到出液口端所在的水平面依次降低。该中间储液装置排液效果好且便于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中间储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箔表面防氧化液电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间储液装置。
背景技术
铜箔表面防氧化电镀处理技术在电池铜箔生产领域极为重要。目前铜箔生产过程中,铜箔表面防氧化电镀环节都是在一种上部开口的槽形储液装置内进行的。现用储液槽溶液进口与溶液供给机构通过上液管道相连,向储液槽进液过程由供液泵提供动力,储液槽溶液出口(现有储液槽大多设2个或3个,该溶液出口既用作排污口,也用作溢流口)设在槽体底部,并在槽体底内壁每个溶液出口上方均垂直安装一根活动式可插拔的溢流管,在槽体底外壁溶液出口与溶液回收机构通过回液管道相连;也可根据实际需求,在回液管道某位置加装有一个三通接头,增加一条排污管道,将污水排至污水处理机构;溶液回收机构与溶液供给机构通过管道相连,实现溶液的循环利用。
铜箔防氧化电镀环节现有储液装置虽然能保证电镀工作正常进行,但由于其槽体设计上的缺陷,导致其存在以下弊端:
1,槽底的平整特性导致排液过程溶液又不易排净。铜箔防氧化电镀对槽体的卫生要求高,且容易发生故障,需要频繁且快速的清理槽体卫生。清理槽体内卫生后,如果污水不能排净,就会在储液槽正常工作时存在于系统电镀液中,极大影响电镀质量,直接破坏铜箔防氧化性能。
2,由于没有设置专门的溢流口和排液口(在上液过程中,槽体底部的出口均连接溢流管作为溢流口使用;在排液过程中,槽体底部的出口均作为排液口使用),因此在排液和上液过程需要手动拔插溢流管。此外铜元素本身活泼的特性、数微米厚度的工艺要求,使电池铜箔生产环节工作节奏极强,电镀槽的上液排液及卫生清理操作也就特别频繁,在手动插拔溢流管时难免人手与电镀液直接或间接接触,长期接触,人的健康必将受到剧毒重金属电镀液的威胁。
3,在需要对电镀槽进行维修时,必然要先排出电解槽内的液体并对电解槽进行清理,手动插、拔溢流管不仅增加工人劳动强度,也不利于提高故障处理效率。在铜箔生产环节,在重点保护昂贵的阴极棍不受电击的情况下,将故障做到可控状态不得超过3分钟,在特种复杂度极高的设备面前可谓分秒必争。
4,现有的电解槽进液口的高度设置不合理,使在正常工作中,槽内电镀液液面易有小液花飞溅,容易在铜箔表面产生液点,极大影响品质。
CN 205387599U—一种电镀控制系统,公开了一种电镀槽,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图1可知,该电镀槽上部的侧壁位置处设置溢流管,电镀槽内腔底面呈角度倾斜,排液管位于底面倾斜最低点处,供液管上设有供液泵,并从电镀槽的上方延伸至电镀槽内的。上述电解槽虽可一定程度上解决电镀槽排液的问题,但是电镀槽内腔的底面向一侧呈角度倾斜,电镀槽内腔的底面的最低位置处设置在侧壁位置处,与电镀槽直接相连的排液管水平,水平段的排液管处容易积存液体,且当需要对电解槽内部进行维修时,与排液管接口处空间较小,不容易开展检修等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更方便的将储液槽内的液体完全排出、便于检修的中间储液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储液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间储液装置,包
括储液槽,所述储液槽上设有上液口、回液口和排液口,所述上液口与上液管相连,所述回液口与设置在所述储液槽外的回液管相连,所述排液口与排液管相连,所述储液槽内设有与所述回液口相连的溢流管,所述上液管和排液管上均设有阀门,所述储液槽的底面呈漏斗状,所述排液口设置在所述储液槽底面的最低位置处,所述上液口设置在所述储液槽上靠近底面的位置处,所述溢流管的进液口端到出液口端所在的水平面依次降低。
优选的,所述储液槽的底面呈不对称漏斗状。
优选的,所述上液口、回液口和排液口上向所述储液槽外均伸出一段管
头,所述回液口和排液口上向储液槽外伸出的管头均垂直向下,所述回液管通过管头与所述回液口相连,所述排液管通过管头与所述排液管相连。
优选的,所述溢流管与回液口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溢流管以可插拔方式垂直插在所述回液口处。
优选的,所述溢流管为直管。
优选的,所述回液管上设有三通接头,所述回液管通过所述三通接头与
所述排液管相连。
优选的,所述回液管为L型管,所述排液管与回液管之间呈T型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液管与所述排液口的连接位置处设有过滤网,所述回液
管与回液口的连接位置处设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溢流管和排液口以及储液槽底面的设置使得在关闭上液管道阀门、打开排液管道阀门状态下排液,可方便的将储液槽内电镀液或卫生废水快速完全排干净;所述上液口设置在所述储液槽上靠近底面的位置处,有利于储液槽正常工作中,其内的液面保持较好的平静状态,避免因液面小液花飞溅导致铜箔表面产生小液点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中间液体储存装置避免了手动插拔溢流管环节,有效减小了人肢体接触有毒溶液的机会,既环保又能为设备故障控制争取宝贵时间。
储液槽的底部呈不对称的漏斗状,储液槽内排液口处的作业空间大,也便于从储液槽外的一侧进行清理作业,便于清理排液口处的杂物。
所述排液口和回液口处向储液槽外伸出的管头竖直向下,可使排液或储液槽内溢流出来的多余的液体排放更彻底,效率更高。
所述溢流管垂直插在回液口上,拆卸方便,便于根据需要更换不同长度的溢流管以实现将储液槽的液面维持在所需高度的目的。
所述排液管与所述排液口的连接位置处设有过滤网,所述回液管与回液口的连接位置处设有过滤网(即过滤网设置在储液槽外),使得在需要清理过滤网时无需进入储液槽内。
所述溢流管、回液管和排液管的设置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储液装置可实现电镀和沉淀分离等不同作业;电镀作业时,所述排液管也可通过三通接头连接到所述回液管上,使所述中间储液装置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节省管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间储液装置的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液槽,11.回液口,111.回液管,12.上液口,121.上液管,13.排液口,131.排液管,2.溢流管, 3.阀门,4.管头,5.过滤网,6.三通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中间储液装置,包括储液槽1,储液槽1上设有上液口
12、回液口11和排液口13,上液口12与上液管121相连,回液口11与设置在储液槽1外的回液管111相连,排液口13与排液管131相连,储液槽1内设有与回液口11相连的溢流管2,上液管121和排液管131上均设有阀门3,储液槽1的底面呈对称或不对称的漏斗状(当储液槽1底部呈不对称漏斗状时,储液槽1内排液口13处的作业空间大,也便于从储液槽1外的一侧进行清理作业,便于清理排液口处的杂物。),排液口13设置在储液槽1底面的最低位置处,上液口12设置在储液槽1上靠近底面的位置处,溢流管2的进液口端到出液口端所在的水平面依次降低。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在排液口13与所述排液管131连接处的管道内部、回液口11和所述回液管111连接处管道内部放置过滤网5;储液槽1的底面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对称或不对称的漏斗状。倾斜度、倾斜方向、具体倾斜形状、底面最低点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可根据实际需要,将排液管131通过三通接头6连接至回液管111上以实现电镀液回收再利用;也可以将排液管131连接至分离液收集机构,用于沉淀分离之用。
回液管111下游去向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在铜箔表面电镀处理作业中,回液管111下游通向电镀液供液机构,实现电镀液循环。在沉淀、分离作业中,回液管111下游通向指定的溶液收集机构。回液管道111下游可也可由一个三通接头引出一条排污管道,排污管道上设排污阀门,排污管道出液口连通污水处理机构。
在电镀作业时,首先关闭排液管道31上的阀门5,再打开上液管121上的阀门3,液体通过上液管121和上液口12进入储液槽1,由于上液口12位于靠近储液槽1的底面的位置处,有助于保持液面上方的平稳上升,保持液面的较为平静,有效避免液面小液化飞溅;随着液面的上升,当液面高于溢流管2的进液口(溢流管2的最高位置处)时,液体依次流经溢流管2、回液口11进入回液管道111,溢流管2的设置,可将储液槽1内的液面维护在设定的高度(与溢流管2在储液槽1内的高度相同),在上液管122流量稳定后,在储液槽1内便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电镀环境,并作为电镀液缓存机构加入到电镀液循环系统中。
暂停电镀作业后需要排液时,先关闭上液管121上的阀门3,再打开排液管131上的阀门3,由于储液槽1的底面呈漏斗状,排液口13设置在储液槽1的底面的最低位置处,储液槽1内的液体经排液口13也可完全排出,防止排液不完全的情况发生。电镀作业开始前,先关闭排液管131上的阀门3,再打开上液管121上的阀门3即可。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使本使用新型的中间储液装置使用更便捷,还可在储液槽1外部,上液口12、回液口11、所述排液口13均伸出一段管头4,分别作为与所述上液管121、所述回液管111、所述排液管131的连接部件。管头4可通过热熔、塑焊等方式固定在储液槽1外壁的上液口12、回液口11、排液口13处。上液管121、回液管111、排液管131均可采用硬管或软管。硬管可通过直通接头与所述管头4连接;软管则可套插在所述管头4上,再用管卡固定。回液管111与管头4与回液口11连接,排液管13通过管头4与排液口13相连,可将回液管111上的过滤网5设置在回液管111与管头4的连接处,将排液管131上的过滤网5设置在排液管131与管头4的连接处,以便于清理过滤网5处积存的固体废弃物,无需进入储液槽1即可清理。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溢流管2可设置为以可插拔的、垂直插入式安装在回液管111上端的进液口,即储液槽1的回液口11上,使得溢流管4可方便拆卸,便于根据需要调节溢流管2在储液槽1内的高度(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溢流管2来实现,溢流管2与回液口11的连接位置处也可设置密封垫圈等,提高溢流管2与回液口11连接的稳定性和密封性),进而将储液槽1内的液面维持的设定的高度,适用于多种应用。
具体的,溢流管2的出液口处与回液管111的进液口处之间的连接的形状可呈直通连接,回液管111外观为L型,排液管131与回液管111之间的连接的形状可呈T型连接。回液管111与排液管131之间通过三通接头6相连,该设置可使管道设置更加简洁、节省管材和成本的作用,适合铜箔防氧化电镀的环境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得知,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其他需要对液体进行分离、转移或定量等操作的技术领域。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中间储液装置,包括储液槽,所述储液槽上设有上液口、回液口和排液口,所述上液口与上液管相连,所述回液口与设置在所述储液槽外的回液管相连,所述排液口与排液管相连,所述储液槽内设有与所述回液口相连的溢流管,所述上液管和排液管上均设有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槽的底面呈漏斗状,所述排液口设置在所述储液槽底面的最低位置处,所述上液口设置在所述储液槽上靠近底面的位置处,所述溢流管的进液口端到出液口端所在的水平面依次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槽的底面呈不对称漏斗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液口、回液口和排液口上向所述储液槽外均伸出一段管头,所述回液口和排液口上向储液槽外伸出的管头均竖直向下,所述回液管通过管头与所述回液口相连,所述排液管通过管头与所述排液管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与回液口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间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以可插拔方式垂直插在所述回液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中间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为直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间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管上设有三通接头,所述回液管通过所述三通接头与所述排液管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间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管为L型管,所述排液管与回液管之间呈T型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7或8任意一项所述的中间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与所述排液口的连接位置处设有过滤网,所述回液管与回液口的连接位置处设有过滤网。
CN201821601319.XU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中间储液装置 Active CN209024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01319.XU CN209024665U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中间储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01319.XU CN209024665U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中间储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24665U true CN209024665U (zh) 2019-06-25

Family

ID=66905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01319.XU Active CN209024665U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中间储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246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5574A (zh) * 2020-11-23 2022-05-24 余姚市爱迪升电镀科技有限公司 电镀液循环装置和电镀液过滤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5574A (zh) * 2020-11-23 2022-05-24 余姚市爱迪升电镀科技有限公司 电镀液循环装置和电镀液过滤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24665U (zh) 一种中间储液装置
CN108467125A (zh) 用于空调循环水系统的简易过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5642015B (zh) 化学实验用高效循环过滤装置
CN207739331U (zh) 一种自洁式供水蓄水池系统
CN206289320U (zh) 一种新型的阳极泥自动冲洗装置
CN208933297U (zh) 一种芝麻毛油过滤装置
CN112854356A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水箱式二次供水设备
CN111298517B (zh) 用于干旱地区的节水装置
CN204319875U (zh) 用电设备的循环水过滤器
CN203608721U (zh) 一种水族箱过滤装置
CN207641293U (zh) 碳酸锂过滤器
CN208471702U (zh) 用于空调循环水系统的简易过滤装置
CN208526019U (zh) 一种清洗机零耗材可循环过滤系统
CN206262911U (zh) 一种蓄电池清洗机
CN104026063B (zh) 鱼缸自动水污分离器
CN219586216U (zh) 一种镀液中金刚砂锥型式在线过滤收集装置
CN216653545U (zh) 一种污水净化过滤器
CN209334343U (zh) 一种机加零件铁屑清洗装置
CN203884471U (zh) 鱼缸自动水污分离器
CN218280916U (zh) 一种清洗装置
CN218079303U (zh) 一种线材电镀预处理清洗槽
CN110820857B (zh) 一种无负压的二次供水系统
CN214763829U (zh) 过滤装置以及水冷系统
CN218951180U (zh) 一种自动洗布机用的废水利用循环装置
CN220703827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金属表面处理电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