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13716U - 浆状物料的烘干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浆状物料的烘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13716U
CN209013716U CN201821609869.6U CN201821609869U CN209013716U CN 209013716 U CN209013716 U CN 209013716U CN 201821609869 U CN201821609869 U CN 201821609869U CN 209013716 U CN209013716 U CN 209013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ger
drying
transmission
wheel blade
ro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0986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宏光
巴格留克·根纳捷
严睿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Wuzhong Materials Science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Wuzhong Materials Science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Wuzhong Materials Science Research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Wuzhong Materials Science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0986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13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13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137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浆状物料的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筒(3)、进料箱(1)、出料箱(2)和绞龙机构,进料箱(1)和出料箱(2)分别连接于水平设置的烘干筒(3)的两端,绞龙机构连接在烘干筒(3)内;所述的绞龙机构包括平行设置两根传输绞龙,分别为第一传输绞龙(4‑1)和第二传输绞龙(4‑2),在两根传输绞龙的长度方向上分布有三处碾压结构,每一处碾压结构处的两根传输绞龙上具有相互咬合的碾压轮叶(5);所述烘干筒(3)外设有加热装置(7)。采用以上结构后,绞龙机构上三处碾压结构的设置,使成团的物料能得到及时的碾压粉碎,从而减少物料的成团现象,保证了物料能充分交换热能,从而保证其烘干效果。

Description

浆状物料的烘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浆状物料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浆状物料多数应用于矿山、冶金、化工、建材等领域,而通常在对浆状物料进行使用前会有干燥的工序,现有技术中浆状物料的烘干通常采用回转圆筒干燥机来实现。目前国内采用较多的回转圆筒干燥机的结构,是在回转圆筒的内壁面上设置抄板扬料装置,即当回转圆筒转动时,抄板扬料装置也一起转动,并将干燥机内待干燥的浆状物料举起、抛下、举起、抛下,在反复的过程中,待干燥物料与进入干燥机的热风直接接触,进行热量交换,从而达到干燥胶水的目的。但是,这种传统的浆状物料的烘干装置存在的缺点是:第一,由于物料成液体状,在回转圆筒的前段,物料是不容易被抄起的,与热风的接触面积过小,此时的热源浪费严重;第二,由于与热风的接触面积不均匀,造成物料结团的现象,团状物料内部得不到热风的热交换,从而大大影响了烘干的效率;第三,一旦浆状物料的粘性大,就容易粘壁,从而极易造成设备运转不流畅,严重的甚至会造成设备停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充分干燥物料并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浆状物料的烘干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浆状物料的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筒、进料箱、出料箱和绞龙机构,进料箱和出料箱分别连接于水平设置的烘干筒的两端,绞龙机构连接在烘干筒内;所述的绞龙机构包括平行设置两根传输绞龙,分别为第一传输绞龙和第二传输绞龙,在两根传输绞龙的长度方向上分布有三处碾压结构,每一处碾压结构处的两根传输绞龙上具有相互咬合的碾压轮叶;所述烘干筒外设有加热装置。
所述碾压结构处的两根传输绞龙中的第一传输绞龙上设有至少一片碾压轮叶,碾压轮叶的数量比第二传输绞龙上的碾压轮叶的数量少一片。
所述第一传输绞龙上设有两片碾压轮叶,第二传输绞龙上设有三片碾压轮叶,第二传输绞龙上的三片碾压轮叶之间形成两个空档,第一传输绞龙上的两片碾压轮叶分别位于两个空档处。
所述每一处碾压结构处靠近出料箱的一侧烘干筒筒壁上设有排气孔。
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
所述进料箱位于烘干筒的上方,其进料口位于烘干筒的顶部。
采用以上所述的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1)由于绞龙机构为双绞龙结构,因此,它可以实现自清理作用,使粘连在绞龙上的浆状物料能从绞龙上刮下,从而保证了绞龙乃至整个设备的正常运行;
2)绞龙机构上三处碾压结构的设置,使成团的物料能得到及时的碾压粉碎,从而减少物料的成团现象,保证了物料能充分交换热能,从而保证其烘干效果;
3)每一处碾压结构的烘干筒上设置了排气孔,是利用了碾压后进入传输绞龙的体积变化带来的空间差,从而使气体从排气孔中排放出烘干筒,保证烘干筒内的空气始终流通,进一步保证了物料与热能的接触面积;
4)电加热的结构,使烘干筒的加热更加简单有效,从而提高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浆状物料的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料箱;2、出料箱;3、烘干筒;4-1、第一传输绞龙;4-2、第二传输绞龙;5、碾压轮叶;6、排气孔;7、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附图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浆状物料的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包括烘干筒3、进料箱1、出料箱2和绞龙机构,进料箱1和出料箱2分别连接于水平设置的烘干筒3的两端,绞龙机构连接在烘干筒3内。所述的绞龙机构包括平行设置两根传输绞龙,分别为第一传输绞龙4-1和第二传输绞龙4-2,在两根传输绞龙的长度方向上分布有三处碾压结构,每一处碾压结构处的两根传输绞龙上具有相互咬合的碾压轮叶5。所述烘干筒3外设有加热装置7。
所述碾压结构处的两根传输绞龙中的第一传输绞龙4-1上设有至少一片碾压轮叶5,碾压轮叶5的数量比第二传输绞龙4-2上的碾压轮叶5的数量少一片。
所述第一传输绞龙4-1上设有两片碾压轮叶5,第二传输绞龙4-2上设有三片碾压轮叶5,第二传输绞龙4-2上的三片碾压轮叶5之间形成两个空档,第一传输绞龙4-1上的两片碾压轮叶5分别位于两个空档处。
所述每一处碾压结构处靠近出料箱2的一侧烘干筒3筒壁上设有排气孔6。
所述加热装置7为电加热。
所述进料箱1位于烘干筒3的上方,其进料口位于烘干筒的顶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示例,不能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对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做出的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都应属于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浆状物料的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筒(3)、进料箱(1)、出料箱(2)和绞龙机构,进料箱(1)和出料箱(2)分别连接于水平设置的烘干筒(3)的两端,绞龙机构连接在烘干筒(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绞龙机构包括平行设置两根传输绞龙,分别为第一传输绞龙(4-1)和第二传输绞龙(4-2),在两根传输绞龙的长度方向上分布有三处碾压结构,每一处碾压结构处的两根传输绞龙上具有相互咬合的碾压轮叶(5);所述烘干筒(3)外设有加热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状物料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压结构处的两根传输绞龙()中的第一传输绞龙(4-1)上设有至少一片碾压轮叶(5),碾压轮叶(5)的数量比第二传输绞龙(4-2)上的碾压轮叶(5)的数量少一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浆状物料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绞龙(4-1)上设有两片碾压轮叶(5),第二传输绞龙(4-2)上设有三片碾压轮叶(5),第二传输绞龙(4-2)上的三片碾压轮叶(5)之间形成两个空档,第一传输绞龙(4-1)上的两片碾压轮叶(5)分别位于两个空档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状物料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处碾压结构处靠近出料箱(2)的一侧烘干筒(3)筒壁上设有排气孔(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状物料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7)为电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状物料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箱(1)位于烘干筒(3)的上方,其进料口位于烘干筒的顶部。
CN201821609869.6U 2018-09-30 2018-09-30 浆状物料的烘干装置 Active CN209013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09869.6U CN209013716U (zh) 2018-09-30 2018-09-30 浆状物料的烘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09869.6U CN209013716U (zh) 2018-09-30 2018-09-30 浆状物料的烘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13716U true CN209013716U (zh) 2019-06-21

Family

ID=66835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09869.6U Active CN209013716U (zh) 2018-09-30 2018-09-30 浆状物料的烘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137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96506B (zh) 一种用于型砂干燥的滚筒干燥机
CN102095307A (zh) 干燥机振动装置
CN103791711A (zh) 专用于垃圾泥浆的输送干燥机
CN107814472A (zh) 一种污泥干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236271B (zh) 型砂滚筒干燥机
CN105157399A (zh) 高湿煤的分段脱水干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9013716U (zh) 浆状物料的烘干装置
CN210457484U (zh) 一种具有预处理功能的高纯石墨连续生产装置
CN109228642B (zh) 一种水墨用凹版印刷机微波烘干设备
CN205027070U (zh) 滚筒烘干机
CN204612416U (zh) 氯化铵干燥脱水装置
CN207422840U (zh) 转筒干燥装置
CN104215047B (zh) 用于处理型砂的内设齿状滚轮的滚筒干燥机
CN202945136U (zh) 卧式双螺旋空心转盘式干燥机
CN201974024U (zh) 干燥机振动装置
CN108709409A (zh) 一种分级式碳酸钙干燥塔
CN203128891U (zh) 一种布料滚筒式烘干装置
CN211552219U (zh) 一种粘性物料烘干打散装置
CN203940715U (zh) 电磁导热油式颗粒粉料环保烘干机
CN207197162U (zh) 一种复合肥生产用烘干机
CN208952583U (zh) 环保滚筒干燥机
CN207716820U (zh) 一种烘干效果好的茶叶烘干装置
CN207527963U (zh) 一种湿料自动回转式滚筒干燥机
CN206019201U (zh) 一种抗腐蚀烘干机
CN207058963U (zh) 一种免破碎的粉末涂料挤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