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13109U - 车辆用灯具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13109U
CN209013109U CN201821661728.9U CN201821661728U CN209013109U CN 209013109 U CN209013109 U CN 209013109U CN 201821661728 U CN201821661728 U CN 201821661728U CN 209013109 U CN209013109 U CN 209013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minescence unit
scanning
unit
vehicle
luminous intens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617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村上健太郎
丸山雄太
川端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13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131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成本相对低同时能够切换配光图案的发光强度分布的车辆用灯具。车辆用灯具(18)具备:灯具单元(24),其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通过重复周期运动而扫描第一发光单元及第二发光单元各自的射出光束的光学系;控制部,其通过与周期运动同步而独立地设定第一发光单元及第二发光单元的一个扫描期间内的点亮期间,形成分别基于第一发光单元及第二发光单元的扫描光束所合成的配光图案。控制部通过改变第一发光单元及第二发光单元中的至少一方的发光单元的一个扫描期间内的点亮期间,改变配光图案的发光强度分布。

Description

车辆用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扫描式的车辆用灯具的开发正在进行中。在车辆用灯具中,将来自光源的光入射到由驱动部驱动而重复周期运动的反射体,反射体以与其周期运动的位置相应的角度反射入射光并在车辆前方扫描入射光,并且,通过根据反射体的周期运动的位置使光源的点亮熄灭或光量变化,在车辆前方形成期望的图案。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088283号公报
在扫描式的车辆用灯具中,如果能够将光源的亮度在每一个扫描内的时间区间切换成任意的亮度,即,如果能够将向光源供给的驱动电流在每一个扫描内的时间区间切换成任意的电流值,则能够将配光图案的发光强度分布切换成任意的发光强度分布。但是,以使能够将向发光单元供给的驱动电流在每一个扫描内的时间区间切换成任意的电流值,有必要利用与DA变换对应的微型电子计算机,或电流控制分辨率的微型电子计算机端口输出及相关产品,故可能引起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这种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相对低同时能够切换配光图案的发光强度分布的车辆用灯具。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如下:车辆用灯具具备:灯具单元,其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通过重复周期运动而扫描第一发光单元及第二发光单元各自的射出光束的光学系;控制部,其通过与周期运动同步而独立地设定第一发光单元及第二发光单元各自的一个扫描期间内的点亮期间,形成分别基于第一发光单元及第二发光单元的扫描光束所合成的配光图案。控制部通过改变第一发光单元及第二发光单元中的至少一方的发光单元的一个扫描期间内的点亮期间,改变配光图案的发光强度分布。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构成要件的任意组合、或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成要件及表述在方法、装置、系统等之间互相置换后所得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也是有效的。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能够提供成本相对低同时能够切换配光图案的发光强度分布的车辆用灯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实施方式相关的车辆用灯具的车辆灯具系统的结构的模式图。
图2是图1的灯具单元的立体图。
图3的(a)~(c)是说明图1的发光单元的机能及结构的图。
图4的(a)、(b)是说明由第一灯具单元形成的配光图案的图。
图5的(a)~(c)是说明配光图案的发光强度分布的切换的一例的图。
图6的(a)~(c)是说明配光图案的发光强度分布的切换的其他例的图。
图7的(a)~(c)是说明配光图案的发光强度分布的切换的另外其他例的图。
图8的(a)、(b)是说明配光图案的发光强度分布的切换的其他例的图。
图9的(a)、(b)是分别说明发光单元的点亮熄灭状态的一例的时间图。
图10的(a)、(b)是对使发光单元的扫描区域的发光强度在水平方向上变化的情况进行说明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8车辆用灯具、20灯具控制部、24第一灯具单元、28第一光源、30扫描光学系、34发光单元、100车辆灯具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合适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对各附图表示的相同的或等同的构成要件、部件、处理标注上相同的符号,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实施方式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而是示例,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所有的特征及其组合未必一定是实用新型本质的内容。
图1是表示具备实施方式相关的车辆用灯具18的车辆灯具系统100的结构的模式图。车辆用灯具系统100具备:相机10、方向角传感器12、天气检测部14、车辆控制部16、车辆用灯具18。
相机10拍摄车辆前方的图像。方向角传感器12检测方向盘的方向角。
天气检测部14检测车辆周围当时的天气。具体来说,天气检测部14至少检测车辆周围当时的天气是正常的天气(例如晴天或多云)还是车辆周围当时的天气是坏天气(例如雨、雪、或雾)。
例如天气检测部14可以具备检测车辆周围天气的天气传感器(例如雨滴传感器或雾传感器),根据天气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检测车辆周围当时的天气。另外,例如天气检测部14也可以构成为检测对应于车辆周围当时的天气而被手动或自动操作的机器(例如雨刮器)的操作状态(例如雨刮器的开关),从该检测结果检测车辆周围当时的天气。另外,例如天气检测部14还可以构成为从外部接收表示车辆周围当时的天气的信息,从接收的信息检测车辆周围当时的天气。
车辆控制部16统一控制车辆。车辆控制部16基于来自相机10、方向角传感器12及天气检测部14至少一个的信息,生成指示在车辆前方应形成的配光图案和其发光强度分布的配光指令。车辆控制部16也可以使除这些以外的信息例如车速等反映在配光图案上。
车辆用灯具18具备:灯具控制部20、点亮电路22、照射远光区域的第一灯具单元24、照射近光区域的第二灯具单元26。
第一灯具单元24是扫描式的灯具单元,包括第一光源28、扫描光学系30、第一投影光学系32。第一光源28包括多个发光单元34。发光单元34包括LED(发光二极管)或LD(半导体激光)等半导体光源。
扫描光学系30包括驱动部36、反射体38。驱动部36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电机,例如为无刷DC电机。反射体38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反射件特别是旋转反射件。反射体38安装在驱动部36的转子上,进行旋转运动。反射体38通过重复旋转运动,在横向上扫描第一光源28的射出光束BM1。将扫描光学系30的射出光束称为扫描光束BMSCAN。为了防止闪变,设定扫描光学系30的扫描频率为60HZ以上,例如200HZ左右。
第一投影光学系32将被扫描光学系30扫描的扫描光束BMSCAN投影在灯具前方的假想竖直屏1而形成第一配光图案PTN1。将在某一时刻扫描光束BMSCAN照射的区域称为照射区域2。通过照射区域2在假想竖直屏1上横向移动,形成第一配光图案PTN1
第一投影光学系32可由反射光学系、透过光学系、或它们的组合构成。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适当地设计第一光源28的射出光束BM1的扩散角、射出角等,也能够省略第一投影光学系32。
第二灯具单元26包括第二光源40、第二投影光学系42。第二光源40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单元44。发光单元44包括LED(发光二极管)或LD(半导体激光)等半导体光源。
第二投影光学系42将第二光源40的射出光束BM2投影在假想竖直屏1并在大致第一配光图案PTN1的竖直下方形成第二配光图案PTN2。第二投影光学系42可由反射光学系、透过光学系、或它们的组合构成。
点亮电路22向第1光源28和/或第二光源40供给与来自灯具控制部20的指示相应的驱动电流。
灯具控制部20基于来自车辆控制部16的配光指令控制点亮电路22,使第一灯具单元24的第一光源28点亮熄灭。例如,灯具控制部20若使一个扫描期间中的某一时间区间第一光源28的亮度为零,则能够遮挡与该时间区间对应的区域。
另外,灯具控制部20控制驱动部36的转速进而控制反射体38的转速。灯具控制部20为了抑制第一灯具单元24照射的光束的闪变,在驱动部36的转速稳定化在规定值的状态下,使第一光源28点亮。具体来说,灯具控制部20若在收到由第一灯具单元24照射光束那样的照射指示时驱动部36的转速稳定化在规定值,即若转速达到规定值,则立刻使第一光源28点亮,若收到照射指示时驱动部36的转速未稳定化在规定值,即若转速未达到规定值(例如若转速为零),则指示驱动部36驱动而使驱动部36的转速上升,等到驱动部36的转速稳定化在规定值之后使第一光源28点亮。
另外,灯具控制部20基于来自车辆控制部16的配光指令而控制点亮电路22,并且与扫描光学系30的扫描运动无关地、向第二光源40供给恒定的驱动电流,保持其亮度恒定。
进一步具体地对第一灯具单元24进行说明。图2是第一灯具单元24的立体图。
如上所述,第一光源28包括多个发光单元34。多个发光单元34经由连接器46与点亮电路22(在图2中未图示)连接。一个发光单元34构成亮度及点亮熄灭控制的最小单元。一个发光单元34可以是一个LED芯片(LD芯片),也可以包括被串联和/或并联连接的多个LED芯片(LD芯片)。
在本实施方式中,反射体38具有2枚叶片38a,驱动部36旋转一次,扫描光束BMSCAN扫描2次。因此扫描频率是驱动部36的转速的两倍。需要说明的是,叶片38a的枚数不作特别限定。
在某一时刻t1第一光源28的射出光束BM1在与反射体38的位置(转子的旋转角)相应的角度下被反射,此时的反射光即扫描光束BMSCAN在车辆前方的假想竖直屏1上形成一个照射区域2。在图2中为了使说明简单化,用矩形表示照射区域2,但照射区域2不限定于矩形。
若在其他时刻t1反射体38的位置发生变化,则反射角发生变化,此时的反射光即扫描光束BMSCAN’形成照射区域2’。若在另外其他时刻t1反射体38的位置发生变化,则反射角发生变化,此时的反射光即扫描光束BMSCAN”形成照射区域2”。
通过使扫描光学系30高速旋转,照射区域2在假想竖直屏1上扫描,因此在车辆前方形成第一配光图案PTN1
进一步具体地对发光单元34进行说明。图3的(a)~(c)是说明发光单元34的功能及结构的图。图3的(a)表示第一光源28的多个发光单元34的布局。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光源28具备配置为U形的九个发光单元34_1~34_9。
图3的(b)是表示在反射体38处于规定的位置时、各发光单元34的射出光在假想竖直屏1上形成的照射斑点的图。将发光单元34形成的照射斑点称为聚光斑点Sc。Sci表示第i(1≤i≤9)个发光单元34_i形成的聚光斑点。图3的(b)的多个聚光斑点Sc1~Sc9的集合相当于图2的照射区域2。
图3的(c)表示当使反射体38旋转时,各聚光斑点Sc经过的区域(称为扫描区域)SR。SRi表示第i个聚光斑点Sci经过的区域。扫描区域SR1~SR9的集合相当于第一配图案PTN1
在本实施方式中,照射相同高度的发光单元34被分类在相同的通道以使供给相同量的驱动电流。具体来说,分类如下。
第一通道:发光单元34_1、34_2
第二通道:发光单元34_3
第三通道:发光单元34_4、34_5
第四通道:发光单元34_6、34_7
第五通道:发光单元34_8、34_9
灯具控制部20能够使各发光单元34独立地点亮熄灭,特别是能够使一个扫描期间中的点亮期间与反射体38的周期运动同步并独立地设定。作为变形例可以是,灯具控制部20使发光单元34在小组单元(例如通道单元)中点亮熄灭,在小组单元中设定一个扫描期间中的点亮期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点亮状态下向各发光单元34供给的驱动电流在至少一个扫描期间中不变化(即恒定)。即,点亮状态的发光单元34的亮度在至少一个扫描期间中不变化。该情况下,各扫描区域SRi的发光强度在水平方向中实际上是一样的。
图4的(a)、(b)是说明由第一灯具单元24形成的配光图案的图。在此,对最下层的发光单元34_1~34_5形成的H线附近的配光图案的形成进行说明。
图4的(a)是将多个发光单元34各自的扫描区域SR1~SR5以容易观察的方式错开地排列的图。图4的(b)是表示多个发光单元34各自的点亮熄灭状态的时间图。Ts表示扫描周期。
Sc1~Sc5是表示某一时刻的聚光斑点的位置。聚光斑点Sc是在图中从左向右扫描而得的。
关于各个发光单元34_1~发光单元34_5,在聚光斑点Sci的左端LE到达扫描区域SRi即应扫描的区域的左端的时刻tA,灯具控制部20点亮发光单元34_i,在聚光斑点Sci的右端RE到达扫描区域SRi即应扫描区域的右端的时刻tB,灯具控制部20熄灭发光单元34_i。通过该控制,能够形成相当于扫描区域SR1~SR5的集合的配光图案,进而能够形成与配光指令对应的配光图案。
接着对配光图案的发光强度分布的切换进行说明。
图5的(a)、(c)是说明配光图案的发光强度分布的切换的一例的图。在此,说明最下层的发光单元34_1~34_5形成的H线附近的配光图案的发光强度分布的切换的一例。
在图5的(a)的上侧,表示某一次扫描的最下层的发光单元34_1~34_5的扫描区域SR1~SR5,在图5的(a)的下侧,表示在该次扫描中最下层的发光单元34_1~34_5形成的H线附近的配光图案的水平方向的发光强度分布。
图5的(b)在图5的(a)之后,例如表示图5的(a)的下一次扫描的最下层的发光单元34_1~34_5的扫描区域SR1~SR5,在图5的(b)的下侧,表示在该次扫描中最下层的发光单元34_1~34_5形成的H线附近的配光图案的水平方向的发光强度分布。
图5的(c)在图5的(b)之后,例如表示图5的(b)的下一次扫描的最下层的发光单元34_1~34_5的扫描区域SR1~SR5,在图5的(c)的下侧,表示在该次扫描中最下层的发光单元34_1~34_5形成的H线附近的配光图案的水平方向的发光强度分布。
在该例中,灯具控制部20使各个发光单元34_1~34_4的一次扫描期间内的点亮期间在图5的(b)的扫描中比在图5的(a)的扫描中长,在图5的(c)的扫描中比在图5的(b)的扫描中长。具体来说,灯具控制部20使各个发光单元34_1~34_4、在图5的(b)的扫描中比在图5的(a)的扫描中在较早时刻点亮且比在图5的(a)的扫描中在较晚时刻熄灭,在图5的(c)的扫描中比在图5的(b)的扫描中在较早时刻点亮且比在图5的(b)的扫描中在较晚时刻熄灭。
通过该控制,如图所示,图5的(b)的扫描的扫描区域SR1~SR4比图5的(a)的扫描的扫描区域SR1~SR4在左右两侧宽,图5的(c)的扫描的扫描区域SR1~SR4比图5的(b)的扫描的扫描区域SR1~SR4在左右两侧宽。并且,如图所示,从水平方向的发光强度变化为比较陡的发光强度分布切换为水平方向的发光强度变化为比较缓的发光强度分布。
图6的(a)~(c)是说明配光图案的发光强度分布的切换的其他例的图。
图6的(a)~(c)分别与图4的(a)~(c)对应。
在该例中,灯具控制部20使各个发光单元34_1~34_4、在图6的(b)的扫描中比在图6的(a)的扫描中在较早时刻点亮且比在图6的(a)的扫描中在较早时刻熄灭,在图6的(c)的扫描中比在图6的(b)的扫描中在较早时刻点亮且比在图6的(b)的扫描中在较早时刻熄灭。另外,灯具控制部20使发光单元34_5在图6的(b)的扫描中比在图6的(a)的扫描中在较早时刻熄灭,在图6的(c)的扫描中比在图6的(b)的扫描中在较早时刻熄灭。
通过该控制,如图所示,各扫描区域SRi的水平方向的中央位置Ci在图6的(b)的扫描中比在图6的(a)的扫描中位于左侧,在图6的(c)的扫描中比在图6的(b)的扫描中位于左侧。并且,如图所示,以配光图案的发光强度的峰值位置P向左移动的方式切换发光强度分布。
需要说明的是,当然,如果灯具控制部20以各扫描区域SRi的水平方向的中央位置Ci随着扫描的进行而位于更靠右侧的方式控制各发光单元34_i,则能够以配光图案的发光强度的峰值位置P向右侧移动的方式切换发光强度分布。
也可以是,灯具控制部20以根据车辆前方的道路形状移动配光图案的发光强度的峰值位置P的方式改变各发光单元34的一次扫描期间内的点亮期间。具体来说,可以是,灯具控制部20使配光图案的发光强度的峰值位置P在前进时向正面移动,左转弯时向左移动,右转弯时向右移动。该情况下,车辆控制部16基于来自相机10及方向角传感器12的信息检测转弯,生成与转弯相应的发光强度分布的配光指令。灯具控制部20基于该配光指令控制各发光单元34_i。
通过使配光图案的发光强度的峰值位置P根据车辆前方的道路形状而移动,能够明亮地照射行进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此对通过改变最下层的所有的发光单元的一个扫描期间内的点亮期间而使发光强度的峰值P移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可以通过改变至少一个发光单元的一次扫描期间内的点亮期间而使发光强度的峰值位置P移动。
图7的(a)~(c)是说明配光图案的发光强度分布的切换的另外其他例的图。图7的(a)~(c)分别与图4的(a)~(c)对应。
在该例中,灯具控制部20在图7的(a)的扫描中使最下层的所有的发光单元34在一个扫描期间中的至少一部分时间区间点亮,在图7的(b)的扫描中使发光单元34_2、34_3在一个扫描期间中始终点亮,在图7的(c)的扫描中使发光单元34_1~34_3在一个扫描期间中始终熄灭。
这样,通过使在某一次扫描中的至少一部分时间区间点亮的发光单元34中的至少一个、在下一次扫描中在一个扫描期间中始终熄灭,如图所示,能够从发光强度的峰值比较高且水平方向的发光强度变化比较陡的发光强度分布切换为发光强度的峰值比较低且水平方向的发光强度变化比较缓的发光强度分布。
另外,反之,灯具控制部20通过使在某一次扫描中一个扫描期间中始终熄灭的发光单元34中的至少一个、在下一次扫描中在至少一部分时间区间点亮,如图所示,能够从发光强度的峰值比较低且水平方向的发光强度变化比较缓的发光强度分布切换为发光强度的峰值比较高且水平方向的发光强度变化比较陡的发光强度分布。例如,通过以图6的(c)、图6的(b)、图6的(a)的顺序使发光单元34点亮,能够切换发光强度分布。
总之,灯具控制部20通过使至少一个发光单元34在一个扫描期间中始终熄灭,能够切换发光强度分布。
图8的(a)、(b)是说明配光图案的发光强度分布的切换的其他例的图。图8的(a)、(b)分别与图4的(a)、(b)对应。
在该例中,灯具控制部20在图8的(a)的扫描中使所有发光单元在与车辆正面对应的时间区间点亮,在图8的(b)的扫描中使发光单元34_1~34_4在与车辆正面对应的时间区间熄灭、且在其两侧的时间区间点亮。
通过该控制,如图所示,能够从车辆正面具有峰值的发光强度分布切换为车辆正面被减光的发光强度分布。
灯具控制单元20在车辆周围当前的天气为坏天气的情况下,可以切换为如图8的(b)那样的使车辆正面减光的发光强度分布。由于在坏天气下照明光被雨珠或雾珠漫反射,反射的光的一部分或大半部分返回到驾驶者的一方,所以可能在车辆正面产生视野不良的情况。通过车辆正面的减光能够降低这样的光幕眩光,提升车辆前方的可视性。该情况下,车辆控制部16基于来自天气检测部14的信息检测车辆周围当前的天气,生成指示与天气相应的发光强度分布的配光指令。例如,如果是通常的天气则生成指示在车辆正面有峰值的发光强度分布的配光指令,如果是坏天气则生成指示车辆正面被减光的发光强度分布的配光指令。灯具控制部20基于该配光指令控制各发光单元34_i。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相关的车辆用灯具18,通过改变至少一个发光单元的一个扫描期间内的点亮期间,能够使点亮状态的各发光单元34的亮度保持不变,即,不改变在点亮状态下向各发光单元34供给的驱动电流量地改变配光图案的发光强度分布变化。即,能够不利用与DA变换对应的微型计算机等而较低成本地实现改变配光图案的发光强度分布的车辆用灯具。
以上,对实施方式相关的车辆用灯具的结构与工作进行了说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是:该实施方式是示例,可以由它们的各构成要件的组合形成各种各样的变形例,另外这样的变形例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第一变形例)
扫描式的灯具单元即第一灯具单元24的发光单元34的照射位置随着反射体38的周期运动而移动。因此,若通过高速地重复发光单元34的点亮熄灭的PWM调光来控制发光单元34的亮度,则可能产生未被光照射的区域。因此,通常是,通过改变向发光单元供给的电流值的DC调光来控制发光单元34的亮度。在DC调光中,为了能够针对每个发光单元34地控制亮度,有必要能够每发光单元34地控制向发光单元34供给的电流值。在此,有必要每发光单元34地区分变换器,可能引起成本的增加。
此处,在本变形例中,通过以重复扫描中的规定的比例使发光单元34在一个扫描期间中始终熄灭,对其发光单元34进行调光。
以发光单元34_1为例进行说明。图9的(a)、(b)分别表示发光单元34_1的点亮熄灭状态的一例的时间图。在图9的(a)的例中,灯具控制部20在两次中一次,即以重复扫描中的50%的比例使发光单元34_1在一个扫描期间中始终熄灭。由此,供给相同的电流量的驱动电流而能够实现在每次扫描下点亮发光单元34_1的情况的50%的发光强度。
如果对至少一部分的发光单元34像这样地进行调光,则由于没有必要在每个发光单元34上设置变换器,即减少变换器的数量,因此能够抑制成本增加。
(第二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中,虽然对发光单元34的扫描区域的发光强度在水平方向上实际上是一样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图10的(a)、(b)是对使发光单元的扫描区域的发光强度在水平方向上变化的情况进行说明的图。图10的(a)表示发光单元34_5的扫描区域SR5。图10的(b)是表示发光单元34_5的点亮熄灭状态的一例的时间图。
在本变形例中,灯具控制部20在与扫描区域SR5中的区域SR5_1对应的时间区间为每次扫描下点亮发光单元34_5,在与区域SR5_2对应的时间区间为三次中两次即以重复扫描中的约67%的比例点亮发光单元34_5,在与区域SR5_3对应的时间区间为三次中一次即以重复扫描中的约33%的比例点亮发光单元34_5。如果在哪一个时间区间中都供给相同的驱动电流量,则区域SR5_2的发光强度约为区域SR5_1的67%的发光强度,区域SR5_3的发光强度约为区域SR5_1的33%的发光强度。即,能够不改变驱动电流量而使扫描区域的发光强度在水平方向上变化。
(第三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中,虽然对照射高度相同的三个第一通道~第三通道的驱动电流相同、归类于它们的发光单元34的亮度相同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三个通道的驱动电流可以不同。
(第四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中,对扫描光学系30的驱动部36为电机、反射体38为反射件、特别是为旋转反射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扫描光学系30只要构成为驱动部36驱动反射体38且通过反射体38被驱动部驱动并重复周期运动而扫描光源的射出光束即可。
例如,扫描光学系30可以是,驱动部36为电机、反射体38是能够以与反射面平行的轴为中心摇动的反射镜。
另外,扫描光学系30还可以是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微机电系统),具体来说,可以是,驱动部为促动器即共振器,反射体38是MEMS反射镜。该情况下,替换实施方式的转速而称为共振频率。

Claims (5)

1.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灯具单元,其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通过重复周期运动而扫描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及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各自的射出光束的光学系;
控制部,其通过与所述周期运动同步而独立地设定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及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各自的一个扫描期间内的点亮期间,形成分别基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及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扫描光束所合成的配光图案;
所述控制部通过改变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及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中的至少一方的发光单元的一个扫描期间内的点亮期间,改变配光图案的发光强度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通过熄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及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中的一方的发光单元,调整合成配光图案的发光强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以重复扫描中的规定的比例在一个扫描期间中熄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及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中的至少一方的发光单元,从而调整合成配光图案的发光强度。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具单元为照射远光区域的灯具单元。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本车辆用灯具用作前照灯,
所述控制部以根据车辆前方的道路形状而使所述配光图案的发光强度的峰值位置移动的方式改变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及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中的至少一方的发光单元的一个扫描期间内的点亮期间。
CN201821661728.9U 2017-11-01 2018-10-12 车辆用灯具 Active CN20901310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11805 2017-11-01
JP2017211805 2017-11-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13109U true CN209013109U (zh) 2019-06-21

Family

ID=66838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61728.9U Active CN209013109U (zh) 2017-11-01 2018-10-12 车辆用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131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8116A (zh) * 2017-10-13 2019-04-23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灯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8116A (zh) * 2017-10-13 2019-04-23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灯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68116A (zh) 车辆用灯具
US10753566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llumination with laser modulated adaptive beam shaping
US7575352B2 (en) Vehicular headlamp
US9423091B2 (en) Headlight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ing light
JP6463507B2 (ja) 乗物の投光装置の光スキャナの制御方法
CN103492792B (zh) 光学单元
CN106662310B (zh) 用于在道路上生成光分布的方法和前灯
US10344932B2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light distribution on a road using a motor vehicle headlight
CN106904117B (zh) 控制机动车前照灯的方法
CN108391442B (zh) 用于控制机动车前照灯的方法
CN104728777B (zh) 运行具有多个光生成装置的发光设备
CN113324226B (zh) 车辆用灯具
CN109073188A (zh) 车辆用灯具、车辆用灯具控制系统以及具有这些装置的车辆
CN103597276B (zh) 光学单元
CN108375029A (zh) 光学单元
JPWO2015045946A1 (ja) 光学ユニット
CN209013109U (zh) 车辆用灯具
CN109237414A (zh) 光学单元
CN110770501A (zh) 光学单元
CN209470142U (zh) 车辆用灯具
CN209470135U (zh) 车辆用灯具
CN209470141U (zh) 车辆用灯具
CN109838748B (zh) 一种自适应远光功能调节方法及其车灯
CN112013352B (zh) 车辆用灯具
CN109476255A (zh) 用于车辆头灯的自适应光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