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10721U - 一种非织造梳理纤网吸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织造梳理纤网吸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10721U
CN209010721U CN201821529187.4U CN201821529187U CN209010721U CN 209010721 U CN209010721 U CN 209010721U CN 201821529187 U CN201821529187 U CN 201821529187U CN 209010721 U CN209010721 U CN 2090107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device
fine plate
carded web
linking arm
we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2918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威
汪勇
李合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NBOND NONWOVE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NBOND NONWOVE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NBOND NONWOVE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NBOND NONWOVE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2918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107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107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107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织造机械技术,公开了一种非织造梳理纤网吸边装置,包括沿纤网(14)横向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机架(1)、吸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单元还包括横向调节机构、连接臂(9)、横向导轨(3)、压纤板(5);所述横向调节机构和横向导轨分别固定于机架上,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分别与横向调节机构和横向导轨连接;所述吸风机构和压纤板设于连接臂上且位于纤网上方;吸风机构和压纤板在横向调解机构驱动下可沿导轨横向位移。本实用新型的吸边装置既可以根据产品宽度,灵活进行纤网宽度调整,又可以改善边部纤网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非织造梳理纤网吸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织造机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非织造梳理纤网吸边装置。
背景技术
纤网是非织造加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半制品,对最终成品的形状、结构、性能以及用途影响很大。纤网均匀度、纤网面密度和纤网结构是评定纤网类别和质量的三个基本要素。
在干法高速梳理成网的过程中,从梳理机输出的纤网一般两端面的克重偏低,均匀度都比较差,经过后道加工后无利用价值,需要在最后的分切过程中切除。因此,在进入纤网加固工序前,需要将梳理后的纤网两端面克重较低的一部分抽吸回收,或者根据产品所需门幅将多余的一部分抽吸回收,该过程需尽量保持边部整齐、均匀,以减少后道切边的宽度,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材料消耗。
申请号:201220702353.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非织造布生产过程中的吸边回收装置,包括两根第一支架、两个箱体、高速风机、吸风口、第二支架、导布辊,两根第一支架并列安装,两根第一支架上端均安装有箱体,箱体内均镶嵌有高速风机,高速风机的上端面设有若干吸风口,箱体的两侧均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上端面设有导布辊。
该实用新型通过在梳理机构和水刺机构之间设置两个吸边回收装置,实现对非织造布边缘的纤网进行吸收,改善非织造布的质地,通过设置两个吸边回收装置,实现对非织造布两边的边缘进行吸收,避免了破坏其他纤维,吸边回收装置的工作由高速风机进行,并在高速风机上端设吸风口,实现对非织造布的适度吸边,保证了非织造布的质量。此方案不足之处在于,该吸边回收装置为固定式,不能根据产品幅宽调整吸风口位置;另外,此方案中,有效宽度内的边部纤网没有被保护,会造成边部纤维会被高压风机吸走的情况,造成边部纤网变薄,影响纤网克重和均匀度。
综上所述,目前现有技术中一般在梳理机输出纤网后至纤网加固前一段加装纤网吸边装置,采用高速风机对边部不良纤网进行吸除后送入开松机中重新利用,以减少材料浪费。然而,经过实际调查发现,目前现有的纤网吸边装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吸边装置一般都是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当由于产品规格变化,需要对纤网宽度进行调整时,吸边装置无法适应宽度的变化,调节不方便;
2、由于梳理机输出的纤网很薄,通常只有20~60g/㎡,在吸边装置中吸风口的强力抽吸下,有效幅宽内需要保留的纤维会被拉扯位移,甚至有一部分也会被抽走,导致边部纤网变薄,纤网均匀度变差的情况。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问题,需要一种既可以根据产品宽度,灵活进行纤网宽度调整,又可以改善边部纤网质量的新型非织造梳理纤网吸边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织造梳理纤网吸边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吸边装置既可以根据产品宽度,灵活进行纤网宽度调整,又可以改善边部纤网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非织造梳理纤网吸边装置,包括沿纤网横向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机架、吸风机构、横向调节机构、连接臂、横向导轨和压纤板。
所述横向调节机构和横向导轨分别固定于机架上,所述连接臂分别与横向调节机构和横向导轨连接;所述吸风机构和压纤板设于连接臂上且位于纤网上方;吸风机构和压纤板在横向调解机构驱动下可沿导轨横向位移。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纤网两边分别设置一个单元,通过压纤板使在规定宽度内的边部纤网被压住,不会产生边部纤维被吸风机构吸走,造成纤网边部变薄的情况,改善边部纤网均匀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1、根据非织造布成品规格、宽度结合加工工艺,测算出梳理机输出纤网的有效幅宽。
2、通过横向调节机构调整吸风机构及压纤板的横向位置,使输出纤网有效幅宽达到设计要求。
3、实际生产时,梳理后的整幅纤网随托网帘输出,其中两边的纤网被送到压纤板下压住,同时,吸风机构在配套的高速风机的作用下对边部纤网抽吸,将未被压纤板压住的多余纤维吸走,完成吸边过程。
4、吸边后的纤网边部整齐,宽度达到设计要求,在托网帘的带动下进入到纤网加固工序。
作为优选,所述横向调节机构包括支撑座、丝杆、手轮、螺母。所述支撑座固定于机架上,所述丝杆横向设置且其两端通过轴承与支撑座连接;所述手轮固定于丝杆的一端上,所述螺母套设于丝杆上;所述连接臂与螺母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吸风机构包括固定于连接臂上的吸风口以及与吸风口连接的吸风管。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座上位于丝杆的下方设有标尺,所述螺母的底部设有指针。
标尺和指针的设置,能够精确确定边部纤网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压纤板的外侧边缘为直线。
外部边缘为直线,将有效幅宽内的纤网边部压住后,可以进一步确保吸边后的纤网两侧边缘齐整。
作为优选,所述压纤板呈L型,L型的转角处为弧形。
压纤板的转角处为弧形,因其表面光滑,不会刮擦、磨损纤维。
作为优选,所述压纤板上设有用于调节高度的调节孔。
调节孔的设置,用于控制压纤板与纤网表面距离,调节压纤板对纤网的压力。
作为优选,所述压纤板上设有配重块。
配重块用于增加压纤板对纤网的压力,防止压纤板与纤网表面脱离。
作为优选,所述螺母的材质为尼龙;所述压纤板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连接臂和吸风口的材质为铝。
螺母采用尼龙材料制成,其在丝杆上横向移动中不会因摩擦产生金属屑,散落到纤网上,确保产品卫生洁净。压纤板为不锈钢板,刚度好,不易变形,耐腐蚀,不生锈。连接臂、吸风口采用铝质材料制成,以减轻机件重量,减少丝杆调节过程中的移动阻力,方便手轮调节;降低材料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吸风管为伸缩型吸风软管。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梳理机和加固机构之间设置两个吸边装置,该吸边装置通过设置丝杆机构,通过手轮调节螺母的位置,从而达到灵活控制吸边宽度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固定的吸边装置不利于宽度调整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边部输出纤网上面设置压纤板,将有效幅宽内的边部纤网压住,避免了有效宽度内的纤网被吸走,保证了有效幅宽内的纤网边部整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边部纤网变薄、均匀度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机架1、丝杆2、横向导轨3、吸风口4、压纤板5、支撑座6、手轮7、螺母8、连接臂9、标尺10、指针11、吸风管12、调节孔13、纤网14、配重块15、托网帘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装置、连接结构和方法,若无特指,均为本领域公知的装置、连接结构和方法。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非织造梳理纤网吸边装置,包括沿纤网14横向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机架1、吸风口4、横向调节机构、连接臂9、横向导轨3、压纤板5。
所述横向调节机构包括支撑座6、丝杆2、手轮7、螺母8;所述支撑座固定于机架上,所述丝杆横向设置且其两端通过轴承与支撑座轴接;所述手轮固定于丝杆的一端上,所述螺母螺接于丝杆上;所述连接臂的顶端与螺母固定连接。横向导轨分别固定于机架上且与丝杆平行,连接臂的底端与横向导轨连接;所述吸风口和压纤板设于连接臂上且位于纤网上方;吸风口上连接有吸风管12(伸缩型吸风软管)。吸风口和压纤板在横向调解机构驱动下可沿导轨横向位移。支撑座上位于丝杆的下方设有标尺10,所述螺母的底部设有指针11。
其中,压纤板为不锈钢材质,呈L型,转角处为弧形。压纤板的外侧边缘为直线。压纤板上还设有配重块15和用于调节高度的调节孔13。
述螺母的材质为尼龙;所述压纤板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连接臂和吸风口的材质为铝。
上述吸边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1、根据非织造布成品规格、宽度结合加工工艺,测算出梳理机输出纤网14的有效宽度;
2、旋转丝杆外端手轮7,通过改变螺母8在丝杠2上的位置,同步调整吸风口4及压纤板5的横向位置,使输出纤网14的有效宽度达到设计要求;
3、实际生产时,梳理后的整幅纤网14随托网帘16输出,其中两边的纤网被送到压纤板5下压住,同时,吸风口4在高速风机的作用下对边部纤网抽吸,将未被压纤板压住的多余纤维吸走,完成吸边过程;
4、吸边后的纤网14边部整齐,宽度达到设计要求,在托网帘16的带动下进入到纤网加固工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非织造梳理纤网吸边装置,包括沿纤网(14)横向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机架(1)、吸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单元还包括横向调节机构、连接臂(9)、横向导轨(3)、压纤板(5);所述横向调节机构和横向导轨分别固定于机架上,所述连接臂分别与横向调节机构和横向导轨连接;所述吸风机构和压纤板设于连接臂上且位于纤网上方;吸风机构和压纤板在横向调解机构驱动下可沿导轨横向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织造梳理纤网吸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调节机构包括支撑座(6)、丝杆(2)、手轮(7)、螺母(8);所述支撑座固定于机架上,所述丝杆横向设置且其两端通过轴承与支撑座连接;所述手轮固定于丝杆的一端上,所述螺母套设于丝杆上;所述连接臂与螺母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织造梳理纤网吸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机构包括固定于连接臂上的吸风口(4)以及与吸风口连接的吸风管(1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织造梳理纤网吸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上位于丝杆的下方设有标尺(10),所述螺母的底部设有指针(1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织造梳理纤网吸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纤板的外侧边缘为直线。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非织造梳理纤网吸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纤板呈L型,L型的转角处为弧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非织造梳理纤网吸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纤板上设有用于调节高度的调节孔(13)。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非织造梳理纤网吸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纤板上设有配重块(15)。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织造梳理纤网吸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的材质为尼龙;所述压纤板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连接臂和吸风口的材质为铝。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织造梳理纤网吸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管为伸缩型吸风软管。
CN201821529187.4U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非织造梳理纤网吸边装置 Active CN2090107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29187.4U CN209010721U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非织造梳理纤网吸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29187.4U CN209010721U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非织造梳理纤网吸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10721U true CN209010721U (zh) 2019-06-21

Family

ID=66833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29187.4U Active CN209010721U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非织造梳理纤网吸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107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6904A (zh) * 2022-04-26 2022-08-02 大连华阳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调整成网两边均匀性系统及其调整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6904A (zh) * 2022-04-26 2022-08-02 大连华阳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调整成网两边均匀性系统及其调整方法
CN114836904B (zh) * 2022-04-26 2023-11-03 大连华阳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调整成网两边均匀性系统及其调整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50301Y (zh) 吸口大小可调的棉网清洁器
CN209010721U (zh) 一种非织造梳理纤网吸边装置
CN209323224U (zh) 一种服装加工用布料裁剪装置
CN109142120A (zh) 一种自动式纺织品耐磨检测装置
CN207419067U (zh) 一种用于面料的磨毛机
CN209793893U (zh) 一种便于废料收集的服装裁剪装置
CN108465716A (zh) 一种集清洁与加热功能于一体的拉直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0394794U (zh) 一种全自动亮片绣花机
CN209024867U (zh) 成卷坯布后整理切边装置
CN209741419U (zh) 一种医用一次性手术帽用缝纫机
CN201016128Y (zh) 梳棉机盖板机上平磨、侧磨装置
CN209722452U (zh) 一种带有杂物处理功能的铺网机
CN211571162U (zh) 一种衣料加工用裁剪装置
CN209338727U (zh) 一种往复式抓棉机
CN207793715U (zh) 一种数控裁床自动压布装置
CN208776883U (zh) 一种棉纱用高效率梳棉机
CN209039712U (zh) 一种经编剪毛机
CN209190426U (zh) 建筑材料打磨装置
CN1746353A (zh) 纱线毛羽减除装置
CN217487806U (zh) 一种皮鞋加工用鞋面裁剪设备
CN2837323Y (zh) 纱线毛羽减除装置
CN201379150Y (zh) 一种鞋底起毛机
CN217997514U (zh) 一种人造皮衣生产用平缝机
CN217025983U (zh) 一种皮革加工用修边装置
CN219079924U (zh) 一种面料裁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