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02317U - 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02317U
CN209002317U CN201821717287.XU CN201821717287U CN209002317U CN 209002317 U CN209002317 U CN 209002317U CN 201821717287 U CN201821717287 U CN 201821717287U CN 209002317 U CN209002317 U CN 209002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
roller
conveying
microbial manure
brok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1728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磊磊
王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Hui Hu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Hui Hu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Hui Hu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Hui Hu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1728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02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02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023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涉及种子包衣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润湿程度不均匀及回收利用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该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包括通过输送装置连接的浸润装置和包衣装置,还包括与包衣装置连通的回收利用装置,浸润装置包括浸润箱、第一输送装置、废水收集槽和水雾喷头;包衣装置包括包衣箱、依次设置在包衣箱内的第二输送装置和振动筛、设置在包衣箱顶部且位于第二输送装置上方的微生物肥料输送口、以及位于第二输送装置和振动筛下方的肥料回收槽;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破碎装置和除湿装置。本实用新型在简化了浸润装备的结构基础上,提高了浸润效果;微生物肥料回收再利用的效果好,种子包衣厚度均匀。

Description

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子包衣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肥料是以有机质为基础,然后配以菌剂和无机肥混合而成,其可以提供作物营养,又能改良土壤,同时还能对土壤进行消毒,即利用微生物分解来消除土壤中的农药、除莠剂以及石油化工等产品的污染物,并同时对土壤起到修复作用。
种子包衣是指利用粘着剂或成膜剂,用特定的种子包衣机,将杀菌剂、杀虫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着色剂或填充剂等非种子材料,包裹在种子外面,以达到种子成球形或者基本保持原有形状,提高抗逆性、抗病性,加快发芽,促进成苗,增加产量,提高质量的一项种子技术。种衣剂能迅速固化成膜,因而不易脱落。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种子包衣设备对种子的润湿程度(粘合剂涂覆程度)不好控制,容易造 成润湿程度不均匀,导致种子包衣厚度不均匀,而且对包衣过程中过量的包衣剂回收时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继续使用,使得回收回来的包衣剂中含有部分粘合剂易成团粘结,不仅不容易包覆在种子表面而且还容易造成包衣厚度不均匀,造成回收利用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润湿程度不均匀及回收利用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包括通过输送装置连接的浸润装置和包衣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包衣装置连通的回收利用装置,其中:
所述浸润装置包括浸润箱、第一输送装置、废水收集槽和水雾喷头,所述浸润箱为长方体形结构,所述浸润箱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种子进口和种子出口,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贯穿设置在所述浸润箱内且两端与所述种子进口和所述种子出口衔接设置,所述水雾喷头设置在所述浸润箱顶部,所述废水收集槽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下方;
所述包衣装置包括包衣箱、依次设置在所述包衣箱内的第二输送装置和振动筛、设置在所述包衣箱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方的微生物肥料输送口、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和所述振动筛下方的肥料回收槽;
所述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破碎装置和除湿装置,所述破碎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肥料回收槽的出料口连通,所述除湿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破碎装置的出料口连通,所述除湿装置的出料口与所述微生物肥料输送口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为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输送辊,相邻两根所述第一输送辊之间间隙小于种子直径,所有的所述第一输送辊转向均相同为朝向远离所述种子进口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输送辊表面上设置有增加摩擦力的摩擦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摩擦结构为均匀设置的点状凸起、凸棱或磨砂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为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二输送辊,相邻两根所述第二输送辊之间间隙小于种子直径,所有的所述第二输送辊转向均相同为朝向靠近所述振动筛进料口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振动筛的筛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且靠近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一端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生物肥料输送口上设置有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破碎装置包括依次从上向下设置的漏料斗、第一破碎对辊和第二破碎对辊,所述漏料斗正对所述第一破碎对辊的破碎区,所述第一破碎对辊的破碎区与所述第二破碎对辊的破碎区正对设置,还包括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料板呈倒三角形设置在所述第一破碎对辊和所述第二破碎对辊之间;且两个所述导料板上端之间开口大于所述所述破碎对辊的破碎区宽度,下端之间开口小于所述第二破碎对辊的破碎区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破碎对辊的破碎区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破碎对辊的破碎区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湿装置包括除湿箱,所述除湿箱为夹套结构,所述除湿箱内壁周侧设置有多个热风进口,所述除湿箱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还包括热风炉,所述热风炉通过管路与所述除湿箱的夹套结构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相互连接的烘干装置和包装装置,所述烘干装置与所述包衣装置通过输送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输送辊、破碎装置和除湿装置,使得种子在被浸润过程中,由输送辊带动进行不断翻转和移动,从而保证浸润效果,使种子表面能够被均匀浸润,而且由于输送辊滚动过程中种子上多余的水分也会从两辊之间的间隙内掉落,在简化了浸润装备的结构基础上,提高了浸润效果;通过在回收利用装置中设置破碎装置和除湿装置,使得回收的微生物肥料能够被破碎并除去混入的粘合剂,以提高微生物肥料回收再利用的效果,保证种子包衣的厚度均匀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浸润装置;11、浸润箱;111、种子进口;112、种子出口;12、第一输送装置;13、废水收集槽;14、水雾喷头;2、包衣装置;21、包衣箱;211、微生物肥料输送口;22、第二输送装置;23、振动筛;24、肥料回收槽;25、喷头;3、回收利用装置;31、破碎装置;311、漏料斗;312、第一破碎对辊;313、第二破碎对辊;314、导料板;32、除湿装置;321、除湿箱;322、热风进口;323、热风炉;4、烘干装置;5、包装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包括通过输送装置连接的浸润装置1和包衣装置2,还包括与包衣装置2连通的回收利用装置3,浸润装置1包括浸润箱11、第一输送装置12、废水收集槽13和水雾喷头14,浸润箱11为长方体形结构,浸润箱11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种子进口111和种子出口112,第一输送装置12贯穿设置在浸润箱11内且两端与种子进口111和种子出口112衔接设置,水雾喷头14设置在浸润箱11顶部,废水收集槽13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12下方;包衣装置2包括包衣箱21、依次设置在包衣箱21内的第二输送装置22和振动筛23、设置在包衣箱21顶部且位于第二输送装置22上方的微生物肥料输送口211、以及位于第二输送装置22和振动筛23下方的肥料回收槽24;回收利用装置3包括破碎装置31和除湿装置32,破碎装置31的进料口与肥料回收槽24的出料口连通,除湿装置32的进料口与破碎装置31的出料口连通,除湿装置32的出料口与微生物肥料输送口211连通。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输送装置12为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输送辊,相邻两根第一输送辊之间间隙小于种子直径,所有的第一输送辊转向均相同为朝向远离种子进口111方向。为了保证种子的高效输送,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输送辊表面上设置有增加摩擦力的摩擦结构。如:摩擦结构为均匀设置的点状凸起、凸棱或磨砂表面等。
优选的,第二输送装置22为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二输送辊,相邻两根第二输送辊之间间隙小于种子直径,所有的第二输送辊转向均相同为朝向靠近振动筛23进料口方向。
为了能够保证种子的快速掉落,振动筛23的筛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且靠近第二输送装置22一端高。该夹角角度为10度以内。
优选的,微生物肥料输送口211上设置有喷头25,喷头25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产品实现,如粉体喷嘴,用于将微生物肥料呈雾状喷洒出去。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破碎装置31包括依次从上向下设置的漏料斗311、第一破碎对辊312和第二破碎对辊313,漏料斗311正对第一破碎对辊312的破碎区,第一破碎对辊312的破碎区与第二破碎对辊313的破碎区正对设置,还包括导料板314,导料板3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料板314呈倒三角形设置在第一破碎对辊312和第二破碎对辊313之间;且两个导料板314上端之间开口大于第一破碎对辊314的破碎区宽度,下端之间开口小于第二破碎对辊313的破碎区宽度。第一破碎对辊312的破碎区宽度大于第二破碎对辊313的破碎区宽度。第一破碎对辊312和第二破碎对辊313均为柱状辊。
优选的,除湿装置32包括除湿箱321,除湿箱321为夹套结构,除湿箱321内壁周侧设置有多个热风进口322,除湿箱321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还包括热风炉323,热风炉323通过管路与除湿箱321的夹套结构连通。
还包括相互连接的烘干装置4和包装装置5,烘干装置4与包衣装置2通过输送装置连接。烘干装置4和包装装置5均采用现有技术中产品实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输送辊、破碎装置31和除湿装置32,使得种子在被浸润过程中,由输送辊带动进行不断翻转和移动,从而保证浸润效果,使种子表面能够被均匀浸润,而且由于输送辊滚动过程中种子上多余的水分也会从两辊之间的间隙内掉落,在简化了浸润装置1的结构基础上,提高了浸润效果;通过在回收利用装置3中设置破碎装置31和除湿装置32,使得回收的微生物肥料能够被破碎并除去混入的粘合剂,恢复微生物肥料的活性,以提高微生物肥料回收再利用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输送装置连接的浸润装置(1)和包衣装置(2),还包括与所述包衣装置(2)连通的回收利用装置(3),其中:
所述浸润装置(1)包括浸润箱(11)、第一输送装置(12)、废水收集槽(13)和水雾喷头(14),所述浸润箱(11)为长方体形结构,所述浸润箱(11)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种子进口(111)和种子出口(112),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2)贯穿设置在所述浸润箱(11)内且两端与所述种子进口(111)和所述种子出口(112)衔接设置,所述水雾喷头(14)设置在所述浸润箱(11)顶部,所述废水收集槽(13)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2)下方;
所述包衣装置(2)包括包衣箱(21)、依次设置在所述包衣箱(21)内的第二输送装置(22)和振动筛(23)、设置在所述包衣箱(21)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22)上方的微生物肥料输送口(211)、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22)和所述振动筛(23)下方的肥料回收槽(24);
所述回收利用装置(3)包括破碎装置(31)和除湿装置(32),所述破碎装置(31)的进料口与所述肥料回收槽(24)的出料口连通,所述除湿装置(32)的进料口与所述破碎装置(31)的出料口连通,所述除湿装置(32)的出料口与所述微生物肥料输送口(21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2)为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输送辊,相邻两根所述第一输送辊之间间隙小于种子直径,所有的所述第一输送辊转向均相同为朝向远离所述种子进口(111)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辊表面上设置有增加摩擦力的摩擦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22)为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二输送辊,相邻两根所述第二输送辊之间间隙小于种子直径,所有的所述第二输送辊转向均相同为朝向靠近所述振动筛(23)进料口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筛(23)的筛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且靠近所述第二输送装置(22)一端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肥料输送口(211)上设置有喷头(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装置(31)包括依次从上向下设置的漏料斗(311)、第一破碎对辊(312)和第二破碎对辊(313),所述漏料斗(311)正对所述第一破碎对辊(312)的破碎区,所述第一破碎对辊(312)的破碎区与所述第二破碎对辊(313)的破碎区正对设置,还包括导料板(314),所述导料板(3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料板(314)呈倒三角形设置在所述第一破碎对辊(312)和所述第二破碎对辊(313)之间;且两个所述导料板(314)上端之间开口大于所述破碎对辊(312)的破碎区宽度,下端之间开口小于所述第二破碎对辊(313)的破碎区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碎对辊(312)的破碎区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破碎对辊(313)的破碎区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32)包括除湿箱(321),所述除湿箱(321)为夹套结构,所述除湿箱(321)内壁周侧设置有多个热风进口(322),所述除湿箱(321)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还包括热风炉(323),所述热风炉(323)通过管路与所述除湿箱(321)的夹套结构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互连接的烘干装置(4)和包装装置(5),所述烘干装置(4)与所述包衣装置(2)通过输送装置连接。
CN201821717287.XU 2018-10-22 2018-10-22 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02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17287.XU CN209002317U (zh) 2018-10-22 2018-10-22 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17287.XU CN209002317U (zh) 2018-10-22 2018-10-22 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02317U true CN209002317U (zh) 2019-06-21

Family

ID=66839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1728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02317U (zh) 2018-10-22 2018-10-22 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023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51597U (zh) 一种种子包衣机
CN105602773A (zh) 洗衣片智能化生产系统
CN210008196U (zh) 一种果蔬种子包衣烘干一体机
CN112154736B (zh) 一种农业研究用西红柿种子包衣处理装置
CN101507428B (zh) 一种悬浮式管道喷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539763U (zh) 一种种子包衣筛选装置
CN202489144U (zh) 一种鲜叶摊青装置
CN209002317U (zh) 微生物肥料种子包衣装置
CN112913940A (zh) 基于自动拼接可移动式承料台的茶叶渥堆装置和方法
CN209345522U (zh) 一种种子包衣设备
CN107326478A (zh) 一种行走式抓棉机抓棉机构
CN203923796U (zh) 一种育果袋纸表面涂布装置
CN210959385U (zh) 一种小麦拌种装置
CN209914455U (zh) 一种农业用播种施肥双用装置
CN206900661U (zh) 一种农用无人机
CN208879341U (zh) 土壤检测修复装置
CN206118353U (zh) 玉米种子包衣机
CN208370173U (zh) 一种用于丸粒化包衣机的自动精量供粉装置
CN205628482U (zh) 一种板材加热涂胶装置
CN206389761U (zh) 一种施肥器及多功能农具
CN206993641U (zh) 一种喷洒式种子包衣装置
CN110731145B (zh) 一种水稻秧苗的育秧装置及育秧方法
CN207022433U (zh) 一种简易玉米拌种装置
CN208191286U (zh) 一种农业机械施肥装置
CN212014119U (zh) 一种养殖用饲料投喂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1

Termination date: 20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