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01626U - 无线充电组件及无线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充电组件及无线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01626U
CN209001626U CN201821785720.3U CN201821785720U CN209001626U CN 209001626 U CN209001626 U CN 209001626U CN 201821785720 U CN201821785720 U CN 201821785720U CN 209001626 U CN209001626 U CN 2090016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harging
circuit board
module
board assemblies
cooling st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8572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胜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T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T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T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T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8572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016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016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016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组件,包括:用于将输入的直流电能转化为电磁波发射的电路板组件、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电性连接的用于发射电磁波的无线发射线圈、以及用于固定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和所述电路板组件的散热支架片;所述散热支架片为平板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固定连接在所述散热支架片的第一表面,所述电路板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散热支架片的第二表面;所述散热支架片上设置有用于让所述无线发射线圈的引线穿过的过线槽以及固定脚。该无线充电组件的结构简单、散热良好、充电效率高。

Description

无线充电组件及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无线充电组件及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出现,人们对智能终端设备的使用越来越频繁,给智能终端设备充电就成为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由于不同的智能终端设备的充电接口不同,使用的充电线或者数据线型号不同,外出时必须携带多条充电线或数据线,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不便。同时插拔数据线容易造成充电接口松动受损。而使用无线充电则没有这些烦恼,无线充电逐渐成为智能终端设备的标配。
终端设备实现无线充电功能需要配套的无线充电设备。现有的无线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组件零件个数多,零件组装繁琐,导致无线充电设备的生产成本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组件及无线充电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组件,包括:用于将输入的直流电能转化为电磁波发射的电路板组件、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电性连接的用于发射电磁波的无线发射线圈、以及用于固定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和所述电路板组件的散热支架片;所述散热支架片为平板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固定连接在所述散热支架片的第一表面,所述无线发射线圈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散热支架片传导,所述电路板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散热支架片的第二表面;所述散热支架片上设置有用于让所述无线发射线圈的引线穿过的过线槽和固定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控制器、信号解码模块、电压调节模块、谐振组件以及驱动模块,所述输入接口用于连接直流电源;所述输出接口用于连接所述无线发射线圈;所述输入接口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以及所述电压调节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驱动模块以及所述信号解码模块,所述电压调节模块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还与所述谐振组件连接,所述信号解码模块还与所述输出接口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压调节模块为升降压模块,所述升降压模块将从所述输入接口输入的直流电压通过升压以及降压的方式输出给所述驱动模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压调节模块为升压模块,所述升压模块将从所述输入接口输入的直流电压通过升压的方式输出给所述驱动模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压调节模块为降压模块,所述降压模块将从所述输入接口输入的直流电压通过降压的方式输出给所述驱动模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路板组件还包括:工作状态指示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线充电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支架片与所述电路板组件之间的绝缘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路板组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孔;所述散热支架片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孔对应的可弯折的卡接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包括:用于发射电磁波的线圈本体和隔磁片;所述隔磁片为平板状;所述线圈本体以多股平绕方式贴合在所述隔磁片的一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壳体、防滑垫以及以上所述的无线充电组件;所述无线充电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防滑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壁。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无线充电组件的结构简单、散热良好和充电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无线充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电路板组件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散热支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无线发射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无线发射线圈;20-散热支架片;30-电路板组件;40-绝缘片;101-线圈本体;102-隔磁片;120-输入接口;121-输出接口;122-控制器;123-信号解码模块;124-电压调节模块;125-谐振组件;126-驱动模块;201-过线槽;202-卡接部;203-定位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组件,包括:用于将输入的直流电能转化为电磁波发射的电路板组件30、与电路板组件30电性连接的用于发射电磁波的无线发射线圈10、以及用于固定无线发射线圈10和电路板组件30的散热支架片20;散热支架片20为平板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无线发射线圈10固定连接在散热支架片20的第一表面,无线发射线圈10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支架片20传导,电路板组件30固定连接在散热支架片20的第二表面。
电路板组件30结合无线发射线圈10构成对应的电磁感应电路实现电能与磁场能之间的转化。电路板组件30是整个电路的核心部分。如图2所示,电路板组件30可包括:输入接口120、输出接口121、控制器122、信号解码模块123、电压调节模块124、谐振组件125以及驱动模块126,输入接口120用于连接直流电源;输出接口121用于连接无线发射线圈10;输入接口120分别连接控制器122以及电压调节模块124,控制器122分别连接驱动模块126以及信号解码模块123,电压调节模块124的电压输出端连接驱动模块126,驱动模块126还与谐振组件125连接,信号解码模块123还与输出接口121连接。
电压调节模块124具体可以为升降压电路,升降压电路将从输入接口输入的直流电压通过升压以及降压的方式输出给驱动模块所需的电压值。
电压调节模块124具体也可以为升压电路,升压电路将从输入接口输入的直流电压通过升压的方式输出给驱动模块所需的电压值。
电压调节模块124具体还可以为降压电路,降压电路将从输入接口输入的直流电压通过降压的方式输出给驱动模块所需的电压值。
谐振组件125为并联电容组件。并联电容组件和无线发射线圈10组成谐振电路用于发射电磁能量。
电路板组件30还可包括:用于指示工作运行状态的工作状态指示灯。
电路板组件30设置有多个对外引出的焊点,这些焊点用于连接输入接口120、输出接口121以及各种功能调试接口。
如图3所示,散热支架片20上设置有用于无线发射线圈10的引线穿过的过线槽201和固定脚。
当无线发射线圈10的两跟引线与电路板组件30上对应的焊点焊接在一起建立电性时,并且预留的引线长度较短时,在散热支架片20上设置过线槽201可以方便地将无线发射线圈10固定在散热支架片20的一面,而将电路板组件30固定设置在散热支架片20的另一面。这样可以实现先将无线发射线圈10的两根引线与与电路板组件30上对应的焊点焊接在一起后,再将其安装固定在散热支架片20上。将无线发射线圈10的引线穿入过线槽201内,无线发射线圈10设置在散热支架片20的一面,电路板组件30设置在散热支架片20的另一面。
两个过线槽201可以平行排列。过线槽201可以通过激光或者刀具在金属片上切割得到。
电路板组件30还包括一金属屏蔽罩,以便减少电磁干扰。提高电路板组件电路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无线发射线圈10包括:用于发射电磁波的线圈本体101和隔磁片102;隔磁片102为平板状;线圈本体101以多股平绕方式贴合在隔磁片102的一面。隔磁片102的另一面与散热支架片20固定连接。线圈本体101绕成一个环形贴合在隔磁片102的一面。线圈本体101与隔磁片102之间可以通过胶水或者双面胶粘合在一起。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组件还可包括:绝缘片40;绝缘片40设置在散热支架片20与电路板组件30之间。
绝缘片40可以选用橡胶垫片,橡胶垫片具有一定的弹性。更加有利于将电路板组件30在散热支架片20上固定牢固,同时橡胶垫片还具有绝缘的作用,防止金属材质的散热支架片20与电路板组件30直接接触,导致电路板组件30上的电子器件由于电路断路而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支架片20选用金属材质制成。例如:可以用不锈钢片、铝片或者铜片制成散热支架片。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散热支架片20上还设置有多个定位安装孔203。多个定位安装孔203均匀分布在散热支架片20的四周。用于将无线充电组件通过定位安装孔203安装到其他部件或者装置上。
电路板组件3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孔;散热支架片20上设置有与固定孔对应的可弯折的卡接部202。
电路板组件30可以通过散热支架片20上的可弯折的卡接部202卡接在散热支架片20上。
首先将可弯折的卡接部202穿过电路板组件30上开设置的固定孔,然后将可弯折的卡接部202向外向下按压使可弯折的卡接部202卡住电路板组件30从而实现方便地将电路板组件30固定连接到散热支架片20上。
可弯折的卡接部202通过在金属散热支架片的良好的延展性和较好的机械强度实现灵活卡接。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壳体、防滑垫以及实施例1中提供的无线充电组件;无线充电组件设置在壳体的内壁;防滑垫设置在壳体的外壁。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实用新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线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输入的直流电能转化为电磁波发射的电路板组件、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电性连接的用于发射电磁波的无线发射线圈、以及用于固定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和所述电路板组件的散热支架片;所述散热支架片为平板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固定连接在所述散热支架片的第一表面,所述无线发射线圈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散热支架片传导,所述电路板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散热支架片的第二表面;所述散热支架片上设置有用于让所述无线发射线圈的引线穿过的过线槽和固定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控制器、信号解码模块、电压调节模块、谐振组件以及驱动模块,所述输入接口用于连接直流电源;所述输出接口用于连接所述无线发射线圈;所述输入接口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以及所述电压调节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驱动模块以及所述信号解码模块,所述电压调节模块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还与所述谐振组件连接,所述信号解码模块还与所述输出接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节模块为升降压模块,所述升降压模块将从所述输入接口输入的直流电压通过升压以及降压的方式输出给所述驱动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节模块为升压模块,所述升压模块将从所述输入接口输入的直流电压通过升压的方式输出给所述驱动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节模块为降压模块,所述降压模块将从所述输入接口输入的直流电压通过降压的方式输出给所述驱动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还包括:工作状态指示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支架片与所述电路板组件之间的绝缘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孔;所述散热支架片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孔对应的可弯折的卡接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包括:用于发射电磁波的线圈本体和隔磁片;所述隔磁片为平板状;所述线圈本体以多股平绕方式贴合在所述隔磁片的一面。
10.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防滑垫以及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组件;所述无线充电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防滑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壁。
CN201821785720.3U 2018-10-31 2018-10-31 无线充电组件及无线充电装置 Active CN2090016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85720.3U CN209001626U (zh) 2018-10-31 2018-10-31 无线充电组件及无线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85720.3U CN209001626U (zh) 2018-10-31 2018-10-31 无线充电组件及无线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01626U true CN209001626U (zh) 2019-06-18

Family

ID=66806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85720.3U Active CN209001626U (zh) 2018-10-31 2018-10-31 无线充电组件及无线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016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60412A (zh) 电源模块与应用该电源模块的能量转换装置
CN211018303U (zh) 充电器
CN104767028A (zh) 一种整流天线
CN111245076A (zh) 用于中功率电子设备的多发射多接收磁共振无线充电系统
CN110391687A (zh) 充电器
CN203151363U (zh) 电源供应器
CN209001626U (zh) 无线充电组件及无线充电装置
CN209001650U (zh) 无线充电组件及移动电源
CN203119585U (zh) 一种柔性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CN110463004A (zh) 功率转换装置
CN209016777U (zh) 一种新型双向非对称无线充电装置
CN202190230U (zh) 太阳能光伏接线盒
CN201868931U (zh) 一种具有蓝牙及Wi-Fi的连接的无线充电器
CN204597527U (zh) 便携式供电装置
CN211127165U (zh) 一种usb智能快充装置
CN220156408U (zh) 一种功率变换器
CN215297486U (zh) 一种低压交流电流检测模块
CN210537035U (zh) 一种电机散热控制模块
CN219477158U (zh) 直流充电插座
CN219228144U (zh) 电源转换器
CN218301361U (zh) 一种具有低成本和通用性功能的滤波器
CN220401498U (zh) 一种手机壳体
CN208939188U (zh) 一种新型电源连接器
CN220440930U (zh) 一种无线通讯的光伏汇流采集装置
CN219534260U (zh) 电抗器、电气设备和光伏储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