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51363U - 电源供应器 - Google Patents
电源供应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151363U CN203151363U CN 201320170081 CN201320170081U CN203151363U CN 203151363 U CN203151363 U CN 203151363U CN 201320170081 CN201320170081 CN 201320170081 CN 201320170081 U CN201320170081 U CN 201320170081U CN 203151363 U CN203151363 U CN 2031513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mainboard
- power supply
- supply unit
- output fil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源供应器,包括主板、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输出滤波模组及模组背板,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分别与主板及输出滤波模组电连接,所述主板输出直流电压至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转换所述直流电压并输出至输出滤波模组,所述输出滤波模组与所述模组背板电连接,所述模组背板垂直地设置于所述主板上,所述电源供应器还包括若干导电支架,所述导电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模组背板可导电地固定,所述导电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板固定且与所述主板的整流滤波器电连接,所述主板通过所述导电支架输出所述直流电压至所述模组背板。本实用新型电源供应器具有减少线材的使用,减少占用空间,降低线材的损耗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供应器,尤其涉及一种可减少线材的使用,减少占用空间,降低线材的损耗的电源供应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用于电极的电源供应器已逐渐发展为全模组型式的电源供应器,而一般全模组型式电源供应器的12V、5V以及3.3V直流电压输出需先通过设置在主板上的变压器将交流电压转换为12V的交流电压,再将12V的交流电压经由整流滤波器转换为12V的直流电压输出,并将12V的直流电压经由直流-直流转换器转换输出5V及3.3V的直流电压至输出滤波模组;由于涉及多个模组,而各模组均布局于主板上,因此,各模组之间的需要多条线路连接,以及上述12V,5V以及3.3V的直流电压输出需透过复数条电线线路连接到一模组背板,这些线路交杂于一起使整个电源供应器的线路较为复杂,并且占用电源供应器内部大量的空间,而且会增加额外的线损。
基于上述的不足,因此,需要一种可减少线材的使用,减少占用空间,降低线材的损耗的电源供应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线材的使用,减少占用空间,降低线材的损耗的电源供应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供应器包括主板、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输出滤波模组及模组背板,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分别与主板及输出滤波模组电连接,所述主板输出直流电压至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转换所述直流电压并输出至输出滤波模组,所述输出滤波模组与所述模组背板电连接,所述模组背板垂直地设置于所述主板上,所述电源供应器还包括若干导电支架,所述导电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模组背板可导电地固定,所述导电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板固定且与所述主板的整流滤波器电连接,所述主板通过所述导电支架输出所述直流电压至所述模组背板。
较佳地,所述导电支架呈L型结构。由于所述模组背板垂直地设置于所述主板上,通过将所述导电支架设置成L型结构,使所述L型结构的竖边与所述模组背板固定,横边与所述主板固定,从而使所述导电支架与主板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凑,连接更加牢固。
较佳地,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的元器件安装面垂直地安装于所述主板上。由于所述主板上具有较多的电路及元器件,因此,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垂直地安装能大大节省主板空间。
具体地,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具有若干导电脚及电源线,所述导电脚与所述主板可导电地焊接,所述电源线与所述主板的整流滤波器电连接。通过设置导电脚,使所述导电脚与主板连接,与传统的利用连接器焊接于主板上相比,可减少占用主板的布局空间,而且损坏时可方便地将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拆卸下来维修,使用非常方便;并且,利用所述电源线,可使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进而方便设置在所述主板上,从而有利于各模组的排列布局。
具体地,所述输出滤波模组垂直地焊接于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上。通过将所述输出滤波模组垂直地焊接于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上,可使所述输出滤波模组与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及模组背板之间的布局更加紧凑合理,从而减少相互之间导电连接需要的线材,简化线路的连接,减少占用空间。
更具体地,所述输出滤波模组的电路板插接且焊接于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的电路板上。
更具体地,所述输出滤波模组的元器件安装面呈面向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设置。由于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与所述主板垂直设置,在主板与所述输出滤波模组之间的竖直方向上具有较大的容置空间,因此,将所述安装面呈面向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设置可以使元器件处于该容置空间内,从而使减少设备占用的空间。
更具体地,所述输出滤波模组的元器件安装面呈背向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设置。
较佳地,所述模组背板具有若干第一、第二、第三插座连接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插座连接器分别设置于所述模组背板的外侧,所述第一插座连接器与所述导电支架电连接,所述第二、第三插座连接器分别与所述输出滤波模组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设置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插座连接器,使所述模组背板具有不同的电压输出端,从而使各设备能快捷地与所述模组背板的输出端插接,使用非常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模组背板垂直地设置于所述主板上,并使用导电支架,通过将所述导电支架分别与所述模组背板及主板固定地焊接在一起,从而使所述模组背板达到与所述主板固定连接的目的,并且,利用所述导电支架可导电的特性,从而使所述主板能通过所述导电支架直接与所述模组背板电连接,而无需借线材传输便可将电压输出,这样可有效减少各模组之间的线材的使用,并且将线材的损耗降低;另,由于线材的使用减少,因此简化了模组之间的连接,有效减少了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源供应器各模组之间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源供应器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源供应器中模组背板的外侧面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源供应器各模组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电源供应器100包括主板1、模组背板2、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3及输出滤波模组4。所述主板1安装有变压器11、整流滤波器12。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3分别与所述主板1及输出滤波模组4电连接,所述输出滤波模组4与所述模组背板2电连接。
所述电源供应器100还包括若干导电支架5,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支架5为3个,分布于所述主板1及模组背板2垂直的连接处;所述导电支架5呈L型结构。所述模组背板2垂直地设置于所述主板2上,呈L型结构的所述导电支架5的竖边与所述模组背板2固定,所述导电支架5的横边与所述主板1固定,所述导电支架5用可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导电支架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模组背板2及所述主板1的整流滤波器12电连接。由于所述模组背板2垂直地设置于所述主板1上,通过将所述导电支架5设置成L型结构,使所述L型结构的竖边与所述模组背板2固定,横边与所述主板1固定,从而使所述导电支架5与主板1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凑,连接更加牢固。
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3的元器件安装面31垂直地安装于所述主板1上;由于所述主板1上具有较多的电路及元器件(图中未示),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3垂直地安装能大大节省主板1的空间。具体地,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3具有若干导电脚32及两电源线33,所述导电脚32与所述主板2可导电地焊接而可传输信号,所述电源线33与所述主板1的整流滤波器12电连接,而可将12V的直流电传输至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3。通过设置导电脚32,使所述导电脚32与主板1连接,与传统的利用连接器焊接于主板上相比,可减少占用主板1的布局空间,而且损坏时可方便地将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3拆卸下来维修,使用非常方便;并且,利用所述电源线33,可使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3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进而方便设置在所述主板2上,从而有利于各模组的排列布局。
请再参阅图2,所述输出滤波模组4垂直地焊接于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3上。通过将所述输出滤波模组4垂直地焊接于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3上,可使所述输出滤波模组4与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3及模组背板5之间的布局更加紧凑合理,从而减少相互之间导电连接需要的线材,简化线路的连接,减少占用空间。具体地,所述输出滤波模组4的电路板插接且焊接于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3的电路板上。所述输出滤波模组4的元器件安装面41呈面向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3设置。由于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3与所述主板1垂直设置,在主板1与所述输出滤波模组4之间的竖直方向上具有较大的容置空间,因此,将所述元器件安装面41呈面向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3设置可以使元器件处于该容置空间内,从而使减少设备占用的空间,且此配置方法可将输出滤波模组4与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3放入锡炉中来焊接两者,从而省去人工焊接的制程步骤。当然,所述输出滤波模组4的元器件安装面41也可呈背向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3设置。
如图4所示,所述模组背板2具有若干第一、第二、第三插座连接器21、22、23,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插座连接器21、22、23分别设置于所述模组背板2的外侧,所述第一插座连接器21与所述导电支架5电连接,所述第二、第三插座连接器22、23分别与所述输出滤波模组4的输出端电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支架5直接输出12V直流电至所述第一插座连接器21,所述输出滤波模组4具有二个输出端(图中未示),其中两个输出端分别输出5V及3.3V直流电,5V直流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插座连接器22电连接,3.3V直流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插座连接器23电连接;通过设置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插座连接器21、22、23,使所述模组背板2具有不同的电压输出端,从而使各设备能快捷地与所述模组背板2的输出端插接,使用非常方便。
综合上述并结合图5,本实用新型电源供电器100供电时,所述主板1安装的变压器11将交流电压转换成12V的交流电压,并输出到所述整流滤波器12,所述整流滤波器12将所述12V的交流电压转换成12V的直流电压,然后分别通过12V的直流电输出端输出到所述第一插座连接器51及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3上。所述第一插座连接器51即可为用电设备提供12V的直流电压。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3将12V的直流电压分别转换成5V及3.3V的直流电并输出到所述输出滤波模组4,所述输出滤波模组4经过整流滤波后分别将5V及3.3V的直流电压分别通过5V及3.3V的直流电输出端输出到所述第二、第三插座连接器52、53上,所述第二、第三插座连接器52、53即可为用电设备提供5V及3.3V的直流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模组背板5垂直地设置于所述主板2上,并使用导电支架6,通过将所述导电支架6分别与所述模组背板5及主板2固定地焊接在一起,从而使所述模组背板5达到与所述主板2固定连接的目的,并且,同时利用所述导电支架6可导电的特性,从而使所述主板1上的整流滤波器12能通过所述导电支架6直接与所述模组背板5电连接,而无需借线材传输便可将电压输出,这样可有效减少模组之间的线材的使用,因此简化了模组之间的连接,并且将线材的损耗降低;有效减少占用空间;另外,由于通过将所述输出滤波模组4垂直地设置于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3上,从而有效利用了电源供应器100的内部空间,进一步减少模组所占用空间。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源供应器,包括主板、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输出滤波模组及模组背板,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分别与主板及输出滤波模组电连接,所述主板输出直流电压至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转换所述直流电压并输出至输出滤波模组,所述输出滤波模组与所述模组背板电连接,所述模组背板垂直地设置于所述主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供应器还包括若干导电支架,所述导电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模组背板可导电地固定,所述导电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板固定且与所述主板的整流滤波器电连接,所述主板通过所述导电支架输出所述直流电压至所述模组背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支架呈L型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的元器件安装面垂直地安装于所述主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具有若干导电脚及电源线,所述导电脚与所述主板可导电地焊接,所述电源线与所述主板的整流滤波器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滤波模组垂直地焊接于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滤波模组的电路板插接且焊接于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的电路板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滤波模组的元器件安装面呈面向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设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滤波模组的元器件安装面呈背向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模组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背板具有若干第一、第二、第三插座连接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插座连接器分别设置于所述模组背板的外侧,所述第一插座连接器与所述导电支架电连接,所述第二、第三插座连接器分别与所述输出滤波模组的输出端电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70081 CN203151363U (zh) | 2013-04-03 | 2013-04-03 | 电源供应器 |
TW103205519U TWM484247U (zh) | 2013-04-03 | 2014-03-31 | 電源供應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70081 CN203151363U (zh) | 2013-04-03 | 2013-04-03 | 电源供应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151363U true CN203151363U (zh) | 2013-08-21 |
Family
ID=48978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170081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51363U (zh) | 2013-04-03 | 2013-04-03 | 电源供应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151363U (zh) |
TW (1) | TWM484247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94260A (zh) * | 2014-04-30 | 2015-11-25 |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 电源供应器 |
CN107704037A (zh) * | 2017-09-15 | 2018-02-16 | 余浩 | 一种全模组供电侧出线式电源箱 |
CN107943264A (zh) * | 2017-12-28 | 2018-04-20 | 余浩 | 一种模组电源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92515A (zh) * | 2014-12-25 | 2016-07-20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路板组合及其组装方法 |
TWI709028B (zh) * | 2019-02-22 | 2020-11-01 | 全漢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Crps電源背板組件及電源供應模組 |
-
2013
- 2013-04-03 CN CN 201320170081 patent/CN20315136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4
- 2014-03-31 TW TW103205519U patent/TWM484247U/zh unknown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94260A (zh) * | 2014-04-30 | 2015-11-25 |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 电源供应器 |
CN107704037A (zh) * | 2017-09-15 | 2018-02-16 | 余浩 | 一种全模组供电侧出线式电源箱 |
CN107943264A (zh) * | 2017-12-28 | 2018-04-20 | 余浩 | 一种模组电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484247U (zh) | 2014-08-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151363U (zh) | 电源供应器 | |
CN106549584B (zh) | 风电变流器的功率模块 | |
CN205454238U (zh) | 电容连接结构以及电动车控制器 | |
CN201927619U (zh) | 用于光伏组件的接线盒 | |
CN203941199U (zh) | 电能表 | |
CN202586741U (zh) | 电源供应装置 | |
CN201916741U (zh) | 可换电源灯管 | |
CN201528267U (zh) | 功率模块组件 | |
CN206136497U (zh) | 一种电动车的控制器 | |
CN103001081A (zh) | 一种新型usb集线器 | |
CN202135051U (zh) | 用于dc-dc转换器的接线柱 | |
CN206340747U (zh) | 一种1394型电子连接器的安装结构 | |
CN201118430Y (zh) | 一种电源转换装置 | |
CN202617012U (zh) | 集约型高压大功率变频器 | |
CN102736688B (zh) | 伺服器机架系统 | |
CN203416176U (zh) | 一种开关电源 | |
CN214479824U (zh) | 电源冗余板 | |
CN210273808U (zh) | 一种变频器用并联igbt安装结构 | |
CN212034451U (zh) | 一种组合式电路板 | |
CN203722924U (zh) | 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电路板结构 | |
CN205304626U (zh) | 一种整流模块 | |
CN205029073U (zh) | 一种具有点焊结构的电插座 | |
CN206962171U (zh) | 一种hdr15母对dvi双层铆合接口 | |
CN207398389U (zh) | 一种小型代步车、电动轮椅usb充电连接线束 | |
CN202888529U (zh) | 一种连接器指示灯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