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00733U - 一种线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00733U
CN209000733U CN201821388338.9U CN201821388338U CN209000733U CN 209000733 U CN209000733 U CN 209000733U CN 201821388338 U CN201821388338 U CN 201821388338U CN 209000733 U CN209000733 U CN 209000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le
conductor
sub
stock
sh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8833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孩李
夏克沛
吴建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Lianta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Lianta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Lianta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Lianta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8833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00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00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007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线圈装置。该线圈装置包括:基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呈螺旋形的第一连续导线圈,位于基板的第一表面,第一连续导线圈包括呈螺旋式排布在第一表面的多匝第一子导线圈;至少一个第一导线单元,位于基板的第二表面;第一导线单元通过贯穿基板的金属导体与一第一子导线圈电连接,第一导线单元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为多股线型,第一导线单元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的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导线单元的其余部分的股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降低线圈的体积,进而降低非接触电能传输设备的体积。

Description

一种线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圈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又称作感应充电或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是利用近场感应,也就是电感耦合,由供电设备将能量传输至用电装置。一般技术为在充电器(即非接触电能传送设备)中设有一线圈,通电后可产生在某一个方向的电磁场,若施以交流电可产生交流电磁场,若在用电装置(即非接触电能接收设备)内有另一线圈接收交流电磁场,可转化为电能,而供电给用电装置,或对其内的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电感耦合传送能量,没有电线连接的必要。
在现有技术中,充电器、用电装置等内的线圈采用普通的线型线圈(wire-typecoil)。因此,线圈以重叠、堆叠的方式进行缠绕。这会引起非接触电能传输设备的厚度由于线圈的厚度和线圈的匝数的增加而增加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线圈装置,以降低线圈的体积,进而降低非接触电能传输设备的体积。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圈装置,包括:
基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呈螺旋形的第一连续导线圈,位于基板的第一表面,第一连续导线圈包括呈螺旋式排布在第一表面的多匝第一子导线圈;
至少一个第一导线单元,位于基板的第二表面;
第一导线单元通过贯穿基板的金属导体与一第一子导线圈电连接,
第一导线单元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为多股线型,第一导线单元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的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导线单元的其余部分的股数。
进一步地,第一连续导线圈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为多股线型,第一连续导线圈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的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连续导线圈的其余部分的股数。
进一步地,第一导线单元包括至少两处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第一导线单元的位于相邻两处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之间的部分呈单股线型和多股线型的交替变化方式设置。
进一步地,至少第一导线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线段,
第一导线段的趋近于两端位置处的部分为多股线型,且各股单线分别通过金属导体与一第一子导线圈电连接。
进一步地,至少第一导线单元还包括呈螺旋形的第二连续导线圈,第二连续导线圈包括呈螺旋式排布在基板的第二表面的多匝第二子导线圈;
第一导线段位于基板的第二表面的相邻两个第二子导线圈之间,与第二子导线圈的延伸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沿基板的第一表面指向第二表面的方向看,第一连续导线圈与第二连续导线圈由内到外的绕向相反,
位于最内侧的第一子导线圈与位于最内侧的第二子导线圈沿垂直于基板的第一表面的方向正对,
位于最内侧的第一子导线圈的趋近于两端位置处的部分的各股单线与位于最内侧的第二子导线圈的趋近于两端位置处的部分的各股单线通过金属导体一一对应电连接。
进一步地,该线圈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导线段,第二导线段位于基板的第一表面的相邻两个第一子导线圈之间,与第一子导线圈的延伸方向相同;
第二导线段的趋近于两端位置处的部分为多股线型,且各股单线分别通过金属导体与一第二子导线圈电连接,第二导线段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的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导线段的其余部分的股数;
第二连续导线圈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为多股线型,第二连续导线圈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的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连续导线圈的其余部分的股数。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第一子导线圈之间被一个第二导线段完整间隔开,相邻两个第二子导线圈之间被一个第一导线段完整间隔开。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金手指,位于基板的同一表面,或者,位于基板的不同表面,其中,第一连续导线圈的最外端的各股单线与一个金手指电连接,第二连续导线圈的最外端的各股单线与另一个金手指电连接。
进一步地,该线圈装置还包括第三导线段,
其中,第三导线段位于第二连续导线圈的外侧,第三导线段的趋近于两端位置处的部分为多股线型,且各股单线通过金属导体与一第一子导线圈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技术方案中呈螺旋形的第一连续导线圈,位于基板的第一表面,第一连续导线圈包括呈螺旋式排布在第一表面的多匝第一子导线圈;至少一个第一导线单元,位于基板的第二表面;第一导线单元通过贯穿基板的金属导体与一第一子导线圈电连接,第一导线单元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为多股线型,第一导线单元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的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导线单元的其余部分的股数,以使得在基板上形成所需的线圈绕组,相比于通过绕线缠绕在骨架上以制成线圈绕组的方式,可以大大降低线圈装置的体积,进而降低非接触电能传输设备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圈装置的基板的第一表面的线圈图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圈装置的基板的第二表面的线圈图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线圈装置的基板的第一表面的线圈图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线圈装置的基板的第二表面的线圈图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圈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线圈装置的基板的第一表面的线圈图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局部区域A1和局部区域A2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线圈装置的基板的第二表面的线圈图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局部区域A1'和局部区域A2'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线圈装置的基板的第一表面的线圈图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局部区域A1和局部区域A2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线圈装置的基板的第二表面的线圈图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局部区域A1'和局部区域A2'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线圈装置。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圈装置的基板的第一表面的线圈图案的结构示意图。该图1为沿基板的第一表面指向第二表面的方向俯视基板时第一表面的线圈图案的分布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圈装置的基板的第二表面的线圈图案的结构示意图,该图2为沿基板的第一表面指向第二表面的方向透视基板时第二表面的线圈图案的分布示意图。其中,图1和图2可为同一线圈装置。该线圈装置可设置于非接触电能传输设备中,例如可以是无线充电器、用电装置等。该用电装置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或电动汽车。结合图1至图2所示,该线圈装置包括:基板110、第一连续导线圈120和至少一个第一导线单元。
其中,基板110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呈螺旋形的第一连续导线圈120,位于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1,第一连续导线圈120包括呈螺旋式排布在第一表面111的多匝第一子导线圈;至少一个第一导线单元,位于基板110的第二表面112;第一导线单元通过贯穿基板的金属导体140与一第一子导线圈电连接,第一导线单元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为多股线型,第一导线单元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导线单元的其余部分的股数。第一导线单元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各股单线通过金属导体140与一第一子导线圈电连接。第一导线单元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各股单线之间保持预设间隔。
需要说明的是,基板110可以是厚度相对较薄的基板,可以在基板的两个相对的表面形成线圈图案即可,例如可以是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B)。第一连续导线圈120和至少一个第一导线单元可为导体材料制成的薄膜,例如可以是铜。第一子导线圈可以为单匝导线圈(即一圈)。第一子导线圈可以是圆形或多边形(例如可以是矩形),甚至其他不规则图形。线圈装置的线圈图案的制作方式可借助于溅镀、蒸镀、电镀、化学镀、涂布、凹/凸版印刷、网印、黄光制程(曝光微影蚀刻)、贴膜、转印等方式实现。局部区域A1与局部区域A1'对应,局部区域A2与局部区域A2'对应,且对应区域的第一导线单元通过金属导体140与第一连续导线圈120电连接。该金属导体可以是导线或过孔(图1至图2示例性的画出金属导体为过孔的情况,该过孔可沿垂直于基板的第一表面的方向贯穿基板,且过孔的孔壁圆柱面上用化学沉积的方法镀上一层金属,用以连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的线圈图案)。该金属导体还可以是实心金属柱体,该基板上设置有沿垂直于基板的第一表面的方向贯穿基板的通孔,该实心金属柱体穿过该通孔,以连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的导线绕组图案。可选的,第一导线单元可以是导线段。
需要说明的是,图1示例性的画出第一连续导线圈120包括3匝第一子导线圈,分别是第一子导线圈121-1、第一子导线圈121-2和第一子导线圈121-3。图1示例性的画出3个第一导线单元,且第一导线单元可为导线段,分别是第一导线段200-1、第一导线段200-2和第一导线段200-3,第一导线段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为2股,第一导线段的其余部分的股数为1股,故第一导线段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大于第一导线段的其余部分的股数。第一导线段200-1与第一子导线圈121-1通过金属导体140并联电连接,第一导线段200-2与第一子导线圈121-2通过金属导体140并联电连接,第一导线段200-3与第一子导线圈121-3通过金属导体140并联电连接,可降低线圈装置的直流电阻。第一导线段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还可以等于第一导线段的其余部分的股数,例如可以是将第一导线段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和第一导线段的其余部分的股数均设置为2。第一导线段的其余部分的不同区段可为不同的股数。
本实施的技术方案中呈螺旋形的第一连续导线圈,位于基板的第一表面,第一连续导线圈包括呈螺旋式排布在第一表面的多匝第一子导线圈;至少一个第一导线单元,位于基板的第二表面;第一导线单元通过贯穿基板的金属导体与一第一子导线圈电连接,第一导线单元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为多股线型,第一导线单元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的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导线单元的其余部分的股数,以使得在基板上形成所需的导线绕组,相比于通过绕线缠绕在骨架上以制成导线绕组的方式,可以大大降低线圈装置的体积,进而降低非接触电能传输设备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又一种线圈装置。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线圈装置的基板的第一表面的线圈图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基板),该图3为沿基板的第一表面指向第二表面的方向俯视基板时第一表面的线圈图案的分布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线圈装置的基板的第二表面的线圈图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基板),该图4为沿基板的第一表面指向第二表面的方向透视基板时第二表面的线圈图案的分布示意图。其中,图3和图4可为同一线圈装置。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3至图4所示,第一导线单元可为第二连续线圈200-4。
其中,第二连续线圈200-4的内端通过金属导体140与第一连续线圈120的内端串联电连接。第二连续线圈200-4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为多股线型。第二连续线圈200-4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为2股,第二连续线圈200-4的其余部分的股数为1股,故第二连续线圈200-4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大于第二连续线圈200-4的其余部分的股数。第二连续线圈200-4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还可等于第二连续线圈200-4的其余部分的股数,例如可以是将第二连续线圈200-4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和第二连续线圈200-4的其余部分的股数均设置为2。第二连续线圈200-4的其余部分的不同区段可为不同的股数。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连续导线圈120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为多股线型,第一连续导线圈120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连续导线圈120的其余部分的股数。图1和图3示例性的画出第一连续导线圈120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为2,第一连续导线圈120的其余部分的股数为1,故第一连续导线圈120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大于第一连续导线圈120的其余部分的股数。第一连续导线圈120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还可以等于第一连续导线圈120的其余部分的股数,例如可以是将第一连续导线圈120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和第一连续导线圈120的其余部分的股数均设置为2。第一连续导线圈120的其余部分的不同区段可为不同的股数。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导线单元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等于第一连续导线圈120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第一导线单元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各股单线通过金属导体140与一第一子导线圈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各股单线一一对应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又一种线圈装置。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圈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该线圈装置的正面可以是基板的第一表面。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线圈装置的基板的第一表面的线圈图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基板),该图6为沿基板的第一表面指向第二表面的方向俯视基板时第一表面的线圈图案的分布示意图。图7为图6中局部区域A1和局部区域A2的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线圈装置的基板的第二表面的线圈图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基板),该图8为沿基板的第一表面指向第二表面的方向透视基板时第二表面的线圈图案的分布示意图。图9为图8中局部区域A1'和局部区域A2'的放大示意图。图6和图8可为同一线圈装置。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5-图9所示,至少第一导线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线段和呈螺旋形的第二连续导线圈220。其中,第一导线段的趋近于两端位置处的部分为多股线型,且各股单线分别通过金属导体140与一第一子导线圈电连接。第二连续导线圈220包括呈螺旋式排布在基板110的第二表面112的多匝第二子导线圈;第一导线段位于基板110的第二表面112的相邻两个第二子导线圈之间,与第二子导线圈的延伸方向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子导线圈可以为单匝导线圈(即一圈)。第二子导线圈可以是圆形或多边形(例如可以是矩形),甚至其他不规则图形。图6示例性的画出第一连续导线圈120包括5匝第一子导线圈,分别是第一子导线圈121-1、第一子导线圈121-2、第一子导线圈121-3、第一子导线圈121-4和第一子导线圈121-5。图8示例性的画出3个第一导线段,分别是第一导线段211、第一导线段212和第一导线段213。图8示例性的画出第二连续导线圈220包括5匝第二子导线圈,分别是第二子导线圈221-1、第二子导线圈221-2、第二子导线圈221-3、第二子导线圈221-4和第二子导线圈221-5。第一导线段211位于第二子导线圈221-1与第二子导线圈221-2之间,第一导线段212位于第二子导线圈221-2与第二子导线圈221-3之间,第一导线段213位于第二子导线圈221-3与第二子导线圈221-4之间。第一导线段211通过金属导体140与第一子导线圈121-2并联电连接,第一导线段212通过金属导体140与第一子导线圈121-3并联电连接,第一导线段213通过金属导体140与第一子导线圈121-4并联电连接,可以降低线圈装置的直流电阻。第一导线段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为2,第一导线段的其余部分中的股数为1或2,其中,可以是中间部分的股数为2,位于中间部分与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之间的区域的股数为1,故第一导线段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导线段的其余部分的股数。第一连续线圈120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可为多股线型。第一连续线圈120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为2,第一连续线圈120的其余部分中的股数为1或2,故第一连续线圈120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连续线圈120的其余部分的股数。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导线单元可包括至少两处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第一导线单元的位于相邻两处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之间的部分呈单股线型和多股线型的交替变化方式设置。示例性的,如图8至图9所示,第一导线段211包括两处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分别位于第一导线段211的两端位置处,第一导线段211的位于两端位置处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之间的部分的股数变化依次为单股到两股再到单股。第一导线段212和第一导线段213与第一导线段211的股数变化设置方式可相同。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至图7所示,第一连续线圈120可包括至少两处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第一连续线圈120的位于相邻两处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之间的部分呈单股线型和多股线型的交替变化方式设置。示例性的,第一子导线圈121-1包括两处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分别位于第一子导线圈121-1的两端位置处,第一子导线圈121-1的位于两端位置处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之间的部分的股数变化依次为单股到两股再到单股。第一子导线圈121-2、第一子导线圈121-3、第一子导线圈121-4和第一子导线圈121-5与第一子导线圈121-1的股数变化设置方式可相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又一种线圈装置。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线圈装置的基板的第一表面的线圈图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基板),该图10为沿基板的第一表面指向第二表面的方向俯视基板时第一表面的线圈图案的分布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局部区域A1和局部区域A2的放大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线圈装置的基板的第二表面的线圈图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基板),该图12为沿基板的第一表面指向第二表面的方向透视基板时第二表面的线圈图案的分布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局部区域A1'和局部区域A2'的放大示意图。图10和图12可为统一线圈装置。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10-图13所示,第一导线段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等于第一导线段的其余部分的股数;第一连续线圈120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等于第一连续线圈120的其余部分的股数。
其中,结合图10-图13所示,第一导线段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为2,第一导线段的其余部分的股数为2,故第一导线段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等于第一导线段的其余部分的股数。第一连续线圈120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为2,第一连续线圈120的其余部分中的股数为2,故第一连续线圈120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等于第一连续线圈120的其余部分的股数。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5至图13所示,沿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1指向第二表面112的方向看,第一连续导线圈120与第二连续导线圈220由内到外的绕向相反(例如可以是沿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1指向第二表面112的方向看,第一连续导线圈120由内到外的绕向为逆时针方向,第二连续导线圈220由内到外的绕向为顺时针方向),位于最内侧的第一子导线圈(例如可以是第一子导线圈121-5)与位于最内侧的第二子导线圈(例如可以是第二子导线圈221-5)沿垂直于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1的方向正对,位于最内侧的第一子导线圈的趋近于两端位置处的部分的各股单线与位于最内侧的第二子导线圈的趋近于两端位置处的部分的各股单线通过金属导体140一一对应电连接。位于最内侧的第一子导线圈与位于最内侧的第二子导线圈并联连接后,与其余第一子导线圈和第二子导线圈串联连接。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5至图13所示,该线圈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导线段,第二导线段位于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1的相邻两个第一子导线圈之间,与第一子导线圈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二导线段的趋近于两端位置处的部分为多股线型,且各股单线分别通过金属导体140与一第二子导线圈电连接,第二导线段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导线段的其余部分的股数。
其中,至少一个第二导线段可为导体材料制成的薄膜,例如可以是铜。图6和图10示例性的画出4个第二导线段,分别是第二导线段131、第二导线段132、第二导线段133和第二导线段134。第二导线段131位于第一子导线圈121-1和第一子导线圈121-2之间,第二导线段132位于第一子导线圈121-2和第一子导线圈121-3之间,第二导线段133位于第一子导线圈121-3和第一子导线圈121-4之间,第二导线段134位于第一子导线圈121-4和第一子导线圈121-5之间。第二导线段131通过金属导体140与第二子导线圈221-1并联电连接,第二导线段132通过金属导体140与第二子导线圈221-2并联电连接,第二导线段133通过金属导体140与第二子导线圈221-3并联电连接,第二导线段134通过金属导体140与第二子导线圈221-4并联电连接,可以降低线圈装置的直流电阻。结合图5至图9所示,第二导线段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可为多股线型,第二导线段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为2,第二导线段的其余部分的股数为1或2,故第二导线段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导线段的其余部分的股数。结合图10至图13所示,第二导线段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为2,第二导线段的其余部分的股数为2,故第二导线段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等于第二导线段的其余部分的股数。第二导线段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还可以是大于第二导线段的其余部分的股数,例如可以是将第二导线段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设置为2,第二导线段的其余部分的股数设置为1。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5至图13所示,第二连续导线圈220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为多股线型,第二连续导线圈220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连续导线圈220的其余部分的股数。
其中,结合图5至图9所示,第二连续导线圈220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为2,第二连续导线圈220的其余部分的股数为1或2,故第二连续导线圈220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连续导线圈220的其余部分的股数。结合图10至图13所示,第二连续导线圈220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为2,第二连续导线圈220的其余部分的股数为2,故第二连续导线圈220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等于第二连续导线圈220的其余部分的股数。第二连续导线圈220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还可以大于第二连续导线圈220的其余部分的股数,例如可以是将第二连续导线圈220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设置为2,第二连续导线圈220的其余部分的股数设置为1。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连续导线圈220包括多处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其中,第二子导线圈包括两处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分别位于第二子导线圈的两端位置处,第二子导线圈的位于两端位置处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之间的部分呈单股线型和多股线型的交替变化方式设置。示例性的,如图5至图7所示,第二子导线圈221-1的位于两端位置处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之间的部分的股数变化依次为单股到两股再到单股。第二子导线圈221-2、第二子导线圈221-3、第二子导线圈221-4和第二子导线圈221-5与第二子导线圈221-1的股数变化设置方式可相同。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导线段包括两处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分别位于第二导线段的两端位置处,第二导线段的位于两端位置处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之间的部分呈单股线型和多股线型的交替变化方式设置。示例性的,如图8至图9所示,第二导线段131、第二导线段132、第二导线段133和第二导线段134的位于两端位置处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之间的部分的股数变化依次为单股到两股再到单股。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5至图13所示,相邻两个第一子导线圈之间被一个第二导线段完整间隔开,相邻两个第二子导线圈之间被一个第一导线段完整间隔开。
其中,结合图5至图13所示,第一子导线圈121-1和第一子导线圈121-2之间被第二导线段131完整间隔开,第一子导线圈121-2和第一子导线圈121-3之间被第二导线段132完整间隔开,第一子导线圈121-3和第一子导线圈121-4之间被第二导线段133完整间隔开,第一子导线圈121-4和第一子导线圈121-5之间被第二导线段134完整间隔开。第二子导线圈221-1和第二子导线圈221-2之间被第一导线段211完整间隔开,第二子导线圈221-2和第二子导线圈221-3之间被第一导线段212完整间隔开,第二子导线圈221-3和第二子导线圈221-4之间被第一导线段213完整间隔开。通过将第二导线段的长度设置为与其相邻的第一子导线圈的长度近似相等,将第一导线段的长度设置为与其相邻的第二子导线圈的长度近似相等,可以使得整个线圈绕组分布比较均匀,性能较好。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5至图13所示,该线圈装置还包括两个金手指310,位于基板110的同一表面,或者,位于基板110的不同表面,其中,第一连续导线圈120的最外端的各股单线与一个金手指310电连接,第二连续导线圈220的最外端的各股单线与另一个金手指310电连接。
其中,若该线圈装置为无线充电器,可在该两个金手指之间施加预设频率的交流电压,以使线圈产生所需的磁场作用于用电装置的线圈;若该线圈装置为用电装置,该线圈装置在无线充电器的磁场的作用下,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并输出至两个金手指之间,为用电装置中的储能单元(例如可以是蓄电池或超级电容)充电。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5至图13所示,该线圈装置还包括第三导线段230,位于基板110的第二表面112;其中,第三导线段230位于第二连续导线圈220的外侧,第三导线段230的趋近于两端位置处的部分为多股线型,且各股单线通过金属导体140与一第一子导线圈电连接。
其中,第三导线段230可为导体材料制成的薄膜,例如可以是铜。结合图5至图13所示,第三导线段230通过金属导体140与第一子导线圈121-1并联电连接,可进一步减小线圈装置的直流电阻。其中,结合图5至图9所示,第三导线段230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为2,第三导线段230的其余部分的股数为1或2,故第三导线段230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大于或等于第三导线段230的其余部分的股数。结合图10至图13所示,第三导线段230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为2,第三导线段230的其余部分的股数为2,故第三导线段230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等于第三导线段230的其余部分的股数。第三导线段230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还可以大于第三导线段230的其余部分的股数,例如可以是将第三导线段230设置有金属导体140的部分的股数设置为2,第三导线段230的其余部分的股数设置为1。
可选的,在上述示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见图8,第三导线段230包括两处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第三导线段230的位于两处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之间的部分呈单股线型和多股线型的交替变化方式设置。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第三导线段230的位于两处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之间的部分的股数变化依次为单股到多股再到单股。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呈螺旋形的第一连续导线圈,位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连续导线圈包括呈螺旋式排布在所述第一表面的多匝第一子导线圈;
至少一个第一导线单元,位于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
所述第一导线单元通过贯穿所述基板的金属导体与一第一子导线圈电连接,
所述第一导线单元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为多股线型,所述第一导线单元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的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导线单元的其余部分的股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续导线圈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为多股线型,所述第一连续导线圈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的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连续导线圈的其余部分的股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单元包括至少两处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所述第一导线单元的位于相邻两处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之间的部分呈单股线型和多股线型的交替变化方式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第一导线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线段,
所述第一导线段的趋近于两端位置处的部分为多股线型,且各股单线分别通过金属导体与一第一子导线圈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第一导线单元还包括呈螺旋形的第二连续导线圈,所述第二连续导线圈包括呈螺旋式排布在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的多匝第二子导线圈;
所述第一导线段位于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的相邻两个第二子导线圈之间,与所述第二子导线圈的延伸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指向第二表面的方向看,所述第一连续导线圈与所述第二连续导线圈由内到外的绕向相反,
位于最内侧的第一子导线圈与位于最内侧的第二子导线圈沿垂直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的方向正对,
位于最内侧的第一子导线圈的趋近于两端位置处的部分的各股单线与位于最内侧的第二子导线圈的趋近于两端位置处的部分的各股单线通过金属导体一一对应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线圈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导线段,所述第二导线段位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的相邻两个第一子导线圈之间,与所述第一子导线圈的延伸方向相同;
所述第二导线段的趋近于两端位置处的部分为多股线型,且各股单线分别通过金属导体与一第二子导线圈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线段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的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导线段的其余部分的股数;
所述第二连续导线圈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为多股线型,所述第二连续导线圈设置有金属导体的部分的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连续导线圈的其余部分的股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第一子导线圈之间被一个第二导线段完整间隔开,所述相邻两个第二子导线圈之间被一个第一导线段完整间隔开。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金手指,位于所述基板的同一表面,或者,位于所述基板的不同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连续导线圈的最外端的各股单线与一个金手指电连接,所述第二连续导线圈的最外端的各股单线与另一个金手指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线圈装置还包括第三导线段,
其中,所述第三导线段位于所述第二连续导线圈的外侧,所述第三导线段的趋近于两端位置处的部分为多股线型,且各股单线通过金属导体与一第一子导线圈电连接。
CN201821388338.9U 2018-08-27 2018-08-27 一种线圈装置 Active CN209000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88338.9U CN209000733U (zh) 2018-08-27 2018-08-27 一种线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88338.9U CN209000733U (zh) 2018-08-27 2018-08-27 一种线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00733U true CN209000733U (zh) 2019-06-18

Family

ID=66799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88338.9U Active CN209000733U (zh) 2018-08-27 2018-08-27 一种线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007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52715B (zh) 线圈基板
CN109074945B (zh) 自消磁结构、系统及方法
US10862337B2 (en) Large area scalable highly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coil
CN103534772B (zh) 供电单元、供电系统和电子装置
CN101233664B (zh) 充电效率变化减小的无线充电器
JP6083652B2 (ja) 無接点コネクタシステム
CN108735439B (zh) 薄膜线圈及电子装置
EP2693454B1 (en) Power-receiving coil, power-reception device, and contactless power-transmission system
KR20050013605A (ko) 무선 전력 전송용 평면 공진기
CN104184217A (zh) 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的感应线圈及制造方法、无线充电系统
CN109789804B (zh) 用于对车辆进行感应充电的线圈单元
Wang et al. A conformal split-ring loop as a self-resonator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CN112865337A (zh) 一种能实现多自由度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CN205452532U (zh) 正交绕线型贴片式nfc天线及天线系统
CN209000733U (zh) 一种线圈装置
KR102137037B1 (ko) 다중 코일 및 리피터를 이용한 무선 충전 장치
CN205542318U (zh) 基于柔性电路板的变压器绕组及变压器
US20200152369A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il
CN208521759U (zh) 一种导线绕组装置
CN208521760U (zh) 一种导线绕组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8208466U (zh) 薄膜线圈及电子装置
KR20180132205A (ko) 무선전력 전송모듈
CN208767131U (zh) 一种导线绕组装置
KR20190101936A (ko) 다중기기의 자유 위치 무선 충전을 위한 무선 전력 송신 및 수신 장치
CN109411210B (zh) 一种导线绕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