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62335U - 一种大型塑料件用注塑模具喷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型塑料件用注塑模具喷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62335U
CN208962335U CN201821549297.7U CN201821549297U CN208962335U CN 208962335 U CN208962335 U CN 208962335U CN 201821549297 U CN201821549297 U CN 201821549297U CN 208962335 U CN208962335 U CN 208962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injection pipe
runner
inner cylinder
end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4929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Xiang Run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zhou Xiang Ru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zhou Xiang Run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zhou Xiang Ru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4929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62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62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623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型塑料件用注塑模具喷嘴,为了解决注塑完成一次后塑料残留以及注塑模具型腔中塑料流动性差导致的注塑质量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喷嘴本体,所述喷嘴本体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外筒体套设在内筒体的外部并且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具有电加热丝,内筒体与外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注塑机连通的第一端盖和用于与注塑模具对接的第二端盖,内筒体内设置有流道,所述流道内设置有能够在流道内滑动的密封活塞,所述密封活塞的中部开设有用于熔融塑料通过的第一流道,朝向第二端盖侧的密封活塞侧安装有呈漏斗状的连接接头,连接接头内开设有与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流道。

Description

一种大型塑料件用注塑模具喷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塑料件用注塑模具喷嘴。
背景技术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塑还可以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注塑成型是将热塑性塑料或者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注塑成型是通过注塑机和模具来实现。
在注塑的过程中,注塑机将塑料加热融化然后推送至喷嘴,通过喷嘴将熔融的塑料填充到模具的型腔中。同时为了保持熔融塑料在喷嘴中的温度防止出现冷凝的现象,喷嘴还配设有电加热丝。
现有技术中也有关于注塑模具用的喷嘴的技术文献,例如申请号为201721389497.6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喷嘴组件及热流道注塑模具装置,喷嘴组件用于热流道注塑模具装置,喷嘴组件包括喷嘴本体和密封圈,所述喷嘴本体内贯穿设有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的进口用于与热流道腔体相连通,所述密封圈环绕所述进口设置,并用于设于热流道本体和所述喷嘴本体之间,所述密封圈内设有填充腔,所述密封圈的内表面上开设有通孔与所述填充腔相连通;填充腔环设于所述密封圈内;喷嘴本体靠近所述密封圈的安装面凹陷形成安装槽,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安装槽内并凸出于所述安装面。
又例如申请号为201720218008.4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喷嘴组件,包括喷嘴主体,喷嘴主体分为上部和喷嘴部,沿喷嘴主体的纵向轴线上连接上部和喷嘴部的熔液通道;环绕喷嘴主体的外部设有加热器,喷嘴主体上设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具有第一响应特性,第一隔板平行于喷嘴主体的纵向轴向,且能够给喷嘴主体施加压力;第二隔板设置在第一隔板和注塑模具之间,第二隔板具有第二响应特性,第二响应特性不同于第一响应特性,当喷嘴主体安装在注塑模具上时,第一和第二隔板共同给喷嘴主体上部和注塑模具热流道板一密封力,该密封力根据工作温度范围可调整。
然而,现有的喷嘴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注塑之间具有间隔时间,即使喷嘴的外围具有加热圈,但是加热圈也仅仅起到一个辅助加热保温的作用,因此在完成一次注塑后,喷嘴流道的内壁上仍然会残留部分塑料,当进行一下次注塑的时候,残留的塑料会混同到新注入塑料中,而由于刚从注塑机注射出来的塑料温度较高,因此残留塑料与新注射的塑料由于温差的存在,以及在喷嘴流道内停留的时间较短而导致混合不均匀,从而影响注塑的均匀性。
同时当在注塑大尺寸(特别是深度较深,外形尺寸较大的)塑料件的时候,由于需要的熔融塑料较多,同时也是通过多个喷嘴喷射入熔融塑料,但是由于对于大型塑料件,注塑模具都可以有冷却系统,因此,注入后的塑料在冷却系统的作用下,温度会快速降低,同时加上本身注塑模具的温度与喷射入的熔融塑料之间具有一定的温度差,导致进入的塑料温度快速降低,从而使得塑料件内部分布不均匀,出现气泡、质地不均等注塑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注塑完成一次后塑料残留以及注塑模具型腔中塑料流动性差导致的注塑质量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大型塑料件用注塑模具喷嘴,在完成一次注塑后能够对流道的内壁进行自清洁作用,完成一次注塑即对流道内壁进行一次清洁,从而减少熔融塑料的残留,提高注塑的质量;同时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还能够改变伸入模腔的长度,提高先注入的塑料与后续注入的塑料之间的流动性,防止出现气泡、质地不均的注塑问题。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型塑料件用注塑模具喷嘴,包括喷嘴本体,所述喷嘴本体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外筒体套设在内筒体的外部并且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具有电加热丝,内筒体与外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注塑机连通的第一端盖和用于与注塑模具对接的第二端盖,内筒体内设置有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内设置有能够在流道内滑动的密封活塞,所述密封活塞的中部开设有用于熔融塑料通过的第一流道,朝向第二端盖侧的密封活塞侧安装有呈漏斗状的连接接头,连接接头内开设有与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流道,第二流道内安装有第一单向活门,所述第二端盖内开设有用于与连接接头相互适配的槽体,连接接头的外围设置有限位块,槽体内设置有与限位块相互配合的行程开关,槽体内配设有用于与行程开关相互连接的第二单向活门,第二端盖上设置有与槽体相互连通的喷射头,靠近第二端盖的内筒体上开设有用于与外部气源连通的进气孔;
所述喷射头包括第一喷射管和套设在第一喷射管内的第二喷射管,第二喷射管的端部连接有喷头,第一喷射管内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中部套设有螺母,第二喷射管的中段设置有与螺母相互适配的螺纹段,所述第一喷射管的外围设置有安装在第二端盖上的微型伺服电机,第二喷射管的外围还设置有从动齿轮,微型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
所述第二喷射管的螺纹段的两端设置有用于与环形凹槽相互卡合的限位块。
螺纹段两侧的第二喷射管与第一喷射管的内壁相互滑动密封配合,第一喷射管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用于与第二喷射管相互密封的密封圈。
所述喷头包括喷头本体,喷头本体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喷射通道,第一喷射通道的外围开设有多个第二喷射通道;靠近第二喷射管的喷头本体上设置呈球状或者半球状的容纳腔,第一喷射通道和第二喷射通道均匀容纳腔连通。
第二喷射通道倾斜的开设在喷头本体上,并且各个第二喷射通道形成一螺旋状。
所述密封活塞径向方向开设有与第一流道相互连通的第三流道,第三流道内配设有能够在第三流道内滑动的密封塞,密封塞配设有压缩弹簧,靠近第一端盖侧的内筒体上开设有与与密封塞相互适配的排出通道,内筒体的外围设置有与排出通道相互连通的收集仓,收集仓连通有负压管道。
所述密封塞包括依次连接的尾段、小径段、大径段和呈球状的头部,大径段和尾段与第三流道相互密封配合,与大径段连接的头部端的外径与大径段相同,位于小径段之外的尾段上开设有多个流通道,所述排出通道包括用于与头部相互卡合的卡持部,卡持部的外围设有半径大于卡持部的弧形段,弧形段开设有用于与收集仓连通的排出流道。
靠近第一端盖的密封活塞侧设置有弧形凹槽,第一端盖设置有与弧形凹槽相互适配的弧形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当注塑机喷射出熔融塑料进入流道时,排出通道关闭,熔融塑料推动密封活塞一起运动至第二端盖处,此时连接接头与槽体相互卡合,并且限位块触发形成开关,使得第二单向活门开启,第一单向活门在熔融塑料的作用下自动开启,熔融塑料依次穿过第一流道、第二流道、槽体进入到喷射头中进行注塑作业;当完成一次注塑后,进气孔进气推动密封活塞反向运动,此时限位块与行程开关分离,第二单向活门自动关闭,第一单向活门也处于关闭状态,密封活塞在气压的作用下反向运动,将内筒体内壁上的熔融塑料进行收集,当密封活塞运动至排出通道的时候,密封塞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弹出并与卡持部相互卡合,收集的熔融塑料在挤压、以及负压作用下依次经过第三流道、排出流道进入到收集仓中进行收集,从而将内筒体内壁残留的塑料进行收集;当进行一次注塑的时候,熔融塑料推动密封活塞朝向第二端盖运动,密封塞在挤压作用下与排出通道分离,排出通道处于关闭状态,如此进行循环注塑作业。
喷射头的第二喷射管伸入浇注通道内与注塑模具的模腔连通,第二喷射管在喷射的时候,微型伺服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驱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得第二喷射管在第一喷射管内转动,由于第一喷射管内安装有螺母,第二喷射管内设置有与螺母相互适配的螺纹段,从而使得第二喷射管在第一喷射管内移动,从而改变喷头的位置,能够在注塑模具的模腔中的不同位置进行喷射,从而使得注塑模具的模腔中进入的熔融塑料的出射速度相同和温度的均匀性,同时,由于喷头的结构设计,使得熔融塑料不仅能够从第一喷射通道进入,同时还能够从第二喷射通道中进入并形成一个螺旋状,与模腔中周围的塑料进行冲击和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大型塑料件用注塑模具喷嘴,当注塑机喷射出熔融塑料进入流道时,排出通道关闭,熔融塑料推动密封活塞一起运动至第二端盖处,此时连接接头与槽体相互卡合,并且限位块触发形成开关,使得第二单向活门开启,第一单向活门在熔融塑料的作用下自动开启,熔融塑料依次穿过第一流道、第二流道、槽体进入到喷射头中进行注塑作业;当完成一次注塑后,进气孔进气推动密封活塞反向运动,此时限位块与行程开关分离,第二单向活门自动关闭,第一单向活门也处于关闭状态,密封活塞在气压的作用下反向运动,将内筒体内壁上的熔融塑料进行收集,当密封活塞运动至排出通道的时候,密封塞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弹出并与卡持部相互卡合,收集的熔融塑料在挤压、以及负压作用下依次经过第三流道、排出流道进入到收集仓中进行收集,从而将内筒体内壁残留的塑料进行收集;当进行一次注塑的时候,熔融塑料推动密封活塞朝向第二端盖运动,密封塞在挤压作用下与排出通道分离,排出通道处于关闭状态,如此进行循环注塑作业。因此每完成一次注塑后,通过密封活塞都能够对内筒体的内壁进行自清洁作用,将粘附在内筒体内壁上残留的塑料进行收集和排出,从而保证内筒体内壁的洁净,防止了粘附的塑料与下一次注入的塑料由于混合不均匀出现注塑问题。
喷射头的第二喷射管伸入浇注通道内与注塑模具的模腔连通,第二喷射管在喷射的时候,微型伺服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驱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得第二喷射管在第一喷射管内转动,由于第一喷射管内安装有螺母,第二喷射管内设置有与螺母相互适配的螺纹段,从而使得第二喷射管在第一喷射管内移动,从而改变喷头的位置,能够在注塑模具的模腔中的不同位置进行喷射,从而使得注塑模具的模腔中进入的熔融塑料的出射速度相同和温度的均匀性,同时,由于喷头的结构设计,使得熔融塑料不仅能够从第一喷射通道进入,同时还能够从第二喷射通道中进入并形成一个螺旋状,与模腔中周围的塑料进行冲击和融合。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从浇注口喷射入,熔融塑料自然流动成型的技术,一方面能够增加模腔中熔融塑料的流动性,提高注塑质地的均匀性;另一方面降低了先注入的塑料与后续注入塑料的温度差,达到防止形成微气泡的目的。最终实现提高大型塑料件注塑质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示意图;
图5为图1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示意图;
图中标记:1、外筒体,2、内筒体,3、电加热丝,4、第一端盖,5、第二端盖,6、密封活塞,7、第一流道,8、连接接头,9、第二流道,10、第一单向活门,11、限位块,12、行程开关,13、第二单向活门,14、喷射头,1401、第一喷射管,1402、第二喷射管,1403、环形凹槽,1404、螺母,1405、螺纹段,1406、从动齿轮,14014、微型伺服电机,1408、主动齿轮,1409、限位块,1410、喷头本体,1411、容纳腔,1412、第一喷射通道,1413、第二喷射通道,15、第三流道,16、压缩弹簧,17、尾段,18、小径段,19、大径段,20、头部,21、流通道,22、进气孔,23、卡持部,24、弧形段,25、排出流道,26、收集仓,27、负压管道,28、槽体,29、弧形凹槽,30、弧形凸起,31、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大型塑料件用注塑模具喷嘴,包括喷嘴本体,所述喷嘴本体包括内筒体2和外筒体1,外筒体1套设在内筒体2的外部并且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具有电加热丝3,电加热丝3用于对内筒体进行加热保温处理,其中外筒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电加热丝的导线穿过的导线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能明白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内筒体2与外筒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注塑机连通的第一端盖4和用于与注塑模具对接的第二端盖5,内筒体2内设置有流道31,所述流道31内设置有能够在流道内滑动的密封活塞6,所述密封活塞6的中部开设有用于熔融塑料通过的第一流道7,朝向第二端盖5侧的密封活塞6侧安装有呈漏斗状的连接接头8,连接接头8内开设有与第一流道7连通的第二流道9,第二流道9内安装有第一单向活门10,所述第二端盖5内开设有用于与连接接头8相互适配的槽体28,连接接头8的外围设置有限位块11,槽体28内设置有与限位块11相互配合的行程开关12,槽体28内配设有用于与行程开关12相互连接的第二单向活门13,即是是通过行程开关控制第二单向活门13的开闭,当限位块11接触到行程开关12的时候,行程开关控制第二单向活门处于开启状态,当限位块11与行程开关12分离的时候,第二单向活门13自动关闭,第二端盖5上设置有与槽体28相互连通的喷射头14,靠近第二端盖5的内筒体2上开设有用于与外部气源连通的进气孔22;其中第一单向活门和第二单向活门属于现有技术产品,起到一个单向流通的作用,反之则不能开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能明白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喷射头14包括第一喷射管1401和套设在第一喷射管内的第二喷射管1402,第二喷射管1402的端部连接有喷头1410,第一喷射管1401内设置有环形凹槽1403,环形凹槽1403的中部套设有螺母1404,优选的,为了便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加工,第一喷射管分为两段,两段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一喷喷射,优选的,两段喷射管的连接处位于螺母的安装处,如此既便于加工,同时又便于组装。第二喷射管1402的中段设置有与螺母1404相互适配的螺纹段1405,所述第一喷射管1401的外围设置有安装在第二端盖5上的微型伺服电机14014,第二喷射管1402的外围还设置有从动齿轮1406,微型伺服电机14014的输出轴设置有与从动齿轮1406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1408。其中,从动齿轮1406的长度较长,以便于第二喷射管在滑动过程中保持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的相互啮合。
优选的,为了防止机械干涉,所述第二喷射管1402的螺纹段1405的两端设置有用于与环形凹槽1403相互卡合的限位块1409,通过限位块的作用来限制第二喷射管的来回移动距离。
螺纹段1405两侧的第二喷射管1402与第一喷射管1401的内壁相互滑动密封配合,第一喷射管1401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用于与第二喷射管1402相互密封的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喷头1410包括喷头本体,喷头本体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喷射通道1412,第一喷射通道1412的外围开设有多个第二喷射通道1413。
第二喷射通道1413倾斜的开设在喷头本体上,并且各个第二喷射通道1413形成一螺旋状。
靠近第二喷射管1402的喷头本体上设置呈球状或者半球状的容纳腔1411,第一喷射通道1412和第二喷射通道1413均匀容纳腔1411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模具喷嘴的改进,使得熔融的塑料能够从多个方向进行喷射,从而加速模腔内塑料的流动,提高物料的混合均匀性。
优选的,由于大型塑料件在注塑的过程中均是采用多个浇注口同时浇注的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熔融塑料混合的均匀性和流动性,相邻的喷嘴本体上的第二喷射管1402的旋转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密封活塞6的外圆周上安装与密封圈。
所述密封活塞6径向方向开设有与第一流道7相互连通的第三流道15,第三流道15内配设有能够在第三流道15内滑动的密封塞,密封塞配设有压缩弹簧1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压缩弹簧的一端经十字架安装在第三流道15内,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密封塞连接,靠近第一端盖4侧的内筒体2上开设有与与密封塞相互适配的排出通道,内筒体2的外围设置有与排出通道相互连通的收集仓26,收集仓26连通有负压管道27,负压管道与外部的负压风机,通过负压风机的抽吸作用,在收集仓内形成负压,通过负压对收集的塑料进行回收。
所述密封塞包括依次连接的尾段17、小径段18、大径段19和呈球状的头部20,大径段19和尾段17与第三流道15相互密封配合,优选的,尾段和/或大径段的外围设置有密封圈,与大径段19连接的头部20端的外径与大径段相同,位于小径段18之外的尾段17上开设有多个流通道21,所述排出通道包括用于与头部20相互卡合的卡持部23,卡持部23的外围设有半径大于卡持部的弧形段24,弧形段24开设有用于与收集仓26连通的排出流道25,优选的,排出通道内还设置有阀门,用于控制排出通道25的开启或者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塞的工作过程是:在注塑的过程中,头部与内筒体的内壁相互接触,此时,由于密封塞的密封作用,熔融塑料不会从第三流道15中排出,当密封塞的头部运动至卡持部23的时候,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头部与卡持部相互卡合,大径段从第三流道15中伸出,从而使得大径段19与弧形段24之间形成一个通道,塑料从第三流道内依次穿过流通道21进入到弧形段24,从弧形段24的排出通道25中排出。
优选的,为了便于内筒体内壁上塑料的收集,以及收集后尽量的全部排出,靠近第一端盖4的密封活塞5侧设置有弧形凹槽29,第一端盖4设置有与弧形凹槽29相互适配的弧形凸起30,通过弧形凹槽和弧形凸起的相互配合,将收集的塑料挤压至第三流道15中排出,提高粘附的塑料收集的彻底性。

Claims (8)

1.一种大型塑料件用注塑模具喷嘴,包括喷嘴本体,所述喷嘴本体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外筒体套设在内筒体的外部并且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具有电加热丝,内筒体与外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注塑机连通的第一端盖和用于与注塑模具对接的第二端盖,内筒体内设置有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内设置有能够在流道内滑动的密封活塞,所述密封活塞的中部开设有用于熔融塑料通过的第一流道,朝向第二端盖侧的密封活塞侧安装有呈漏斗状的连接接头,连接接头内开设有与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流道,第二流道内安装有第一单向活门,所述第二端盖内开设有用于与连接接头相互适配的槽体,连接接头的外围设置有限位块,槽体内设置有与限位块相互配合的行程开关,槽体内配设有用于与行程开关相互连接的第二单向活门,第二端盖上设置有与槽体相互连通的喷射头,靠近第二端盖的内筒体上开设有用于与外部气源连通的进气孔;
所述喷射头包括第一喷射管和套设在第一喷射管内的第二喷射管,第二喷射管的端部连接有喷头,第一喷射管内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中部套设有螺母,第二喷射管的中段设置有与螺母相互适配的螺纹段,所述第一喷射管的外围设置有安装在第二端盖上的微型伺服电机,第二喷射管的外围还设置有从动齿轮,微型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塑料件用注塑模具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射管的螺纹段的两端设置有用于与环形凹槽相互卡合的限位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塑料件用注塑模具喷嘴,其特征在于,螺纹段两侧的第二喷射管与第一喷射管的内壁相互滑动密封配合,第一喷射管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用于与第二喷射管相互密封的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塑料件用注塑模具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包括喷头本体,喷头本体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喷射通道,第一喷射通道的外围开设有多个第二喷射通道;靠近第二喷射管的喷头本体上设置呈球状或者半球状的容纳腔,第一喷射通道和第二喷射通道均匀容纳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型塑料件用注塑模具喷嘴,其特征在于,第二喷射通道倾斜的开设在喷头本体上,并且各个第二喷射通道形成一螺旋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塑料件用注塑模具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活塞径向方向开设有与第一流道相互连通的第三流道,第三流道内配设有能够在第三流道内滑动的密封塞,密封塞配设有压缩弹簧,靠近第一端盖侧的内筒体上开设有与密封塞相互适配的排出通道,内筒体的外围设置有与排出通道相互连通的收集仓,收集仓连通有负压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型塑料件用注塑模具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包括依次连接的尾段、小径段、大径段和呈球状的头部,大径段和尾段与第三流道相互密封配合,与大径段连接的头部端的外径与大径段相同,位于小径段之外的尾段上开设有多个流通道,所述排出通道包括用于与头部相互卡合的卡持部,卡持部的外围设有半径大于卡持部的弧形段,弧形段开设有用于与收集仓连通的排出流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型塑料件用注塑模具喷嘴,其特征在于,靠近第一端盖的密封活塞侧设置有弧形凹槽,第一端盖设置有与弧形凹槽相互适配的弧形凸起。
CN201821549297.7U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大型塑料件用注塑模具喷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62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49297.7U CN208962335U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大型塑料件用注塑模具喷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49297.7U CN208962335U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大型塑料件用注塑模具喷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62335U true CN208962335U (zh) 2019-06-11

Family

ID=66757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4929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62335U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大型塑料件用注塑模具喷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623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01209A (en) Molded hypodermic plunger with integral shaft and elastomeric head
CN101664995A (zh) 集制胚、吹瓶、清洗、灌装、封口为一体的灌装机
CN203282688U (zh) 一种热流道系统多头针阀热嘴
CN109228146A (zh) 一种大型塑料件用注塑模具喷嘴
CN208962335U (zh) 一种大型塑料件用注塑模具喷嘴
CN203141765U (zh) 一种汽车门把手气辅成型模具
CN104589581A (zh) 一种注塑成型用流体注入装置
CN201552743U (zh) 集制胚、吹瓶、清洗、灌装、封口为一体的灌装机
CN205255388U (zh) 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成型的模具
CN204487939U (zh) 一种注塑成型用流体注入装置
CN109228147A (zh)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专用的喷嘴
CN110328808B (zh) 用于塑料件成型加工的注塑设备
CN208962333U (zh)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专用的喷嘴
CN207630478U (zh) 一种电力电缆护套管挤出成型装置
CN206393932U (zh) 一种主流道和分流道能够均匀分配塑胶料的模具流道结构
CN208962334U (zh) 一种用于注塑大型塑料件的模具喷嘴组件
CN209304919U (zh) 热嘴组件及热流道系统
CN210100608U (zh) 一种注塑机的压缩注胶系统
CN209426060U (zh) 小型塑胶件成型模
CN208468943U (zh) 封针开闭热流道浇口的注塑模具
CN204471719U (zh) 水辅注塑成型用水针装置
CN201633176U (zh) 一种针阀式单嘴注塑的热机嘴
CN207564858U (zh) 一种新型大剂量注射装置
CN105437486A (zh) 压力可控的注塑模具
CN215825788U (zh) 一种双色eva注射弯头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