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36596U - 一种带虹吸储液功能的卧式冷凝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虹吸储液功能的卧式冷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36596U
CN208936596U CN201821833002.9U CN201821833002U CN208936596U CN 208936596 U CN208936596 U CN 208936596U CN 201821833002 U CN201821833002 U CN 201821833002U CN 208936596 U CN208936596 U CN 208936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heat exchanger
tube
tube sheet
siph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3300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彬彬
宋春晓
宋骁驹
胡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shan Innovation Amperex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shan Innovation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shan Innovation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Rushan Innovation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3300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36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36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365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虹吸储液功能的卧式冷凝器,其解决了现有制冷系统较复杂、安装繁琐、占地面积大、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其设有卧式圆筒状筒体,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分别设置在筒体两端,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远离筒体的一侧与椭圆封头固定连接,筒体的顶部设有进气口,筒体底部设有出液口,左侧椭圆封头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筒体内设有换热管;换热管的两端连通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换热管通过支撑板固定设置在筒体内;筒体顶部还设有虹吸进气口,冷凝器外部设置有油冷板式换热器,出液口与油冷板式换热器进口相连,虹吸进气口与油冷板式换热器出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操作方便,简化制冷系统,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带虹吸储液功能的卧式冷凝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系统冷凝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虹吸储液功能的卧式冷凝器。
背景技术
壳管式冷凝器是制冷循环系统重要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制冷空调行业,特别是蒸汽压缩机组上,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制冷系统的性能。冷凝器的作用主要是换热,将从压缩机排出来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从气态变为液态,再进入到储液器中储存。
目前壳管式冷凝器通常在壳体内设置多层换热管进行换热,换热管都是按照传统方式布置,在筒体空间内布满多层换热管,在换热过程中上层换热管上的液膜落下的液珠会滴落到下层的换热管上,导致下层换热管上液膜越来越厚,换热效率下降。不仅生产成本增加,而且普通壳管式冷凝器由于壳体空间布满换热管,壳体内只能存储少量的冷凝液体,不方便使用。
制冷系统通常设备较多,根据功能需要不同,需要布置冷凝器、储液器及虹吸罐等多种设备,造成系统较复杂,安装繁琐,占地面积较大,增加企业生产成本。所以急需一种低成本、高效能的制冷系统冷凝器,从而简化制冷系统,减小制冷机组的整体体积,提高制冷系统工作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制冷系统冷凝器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占地面积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可以减少容器数量,简化制冷系统,带虹吸储液功能的卧式冷凝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设有卧式圆筒状筒体,筒体左端设有第一管板,筒体右端设有第二管板,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分别封盖筒体的两端,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远离筒体的一侧与椭圆封头固定连接,筒体的顶部设有进气口,筒体底部设有出液口,左侧椭圆封头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筒体内设有换热管;筒体底部出液口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换热管设有多层,换热管设置在筒体内上部,换热管的两端连通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筒体内设有支撑板,换热管通过支撑板固定设置在筒体内;筒体顶部还设有虹吸进气口,冷凝器外部设置有油冷板式换热器,第一出液口与油冷板式换热器进口连接,虹吸进气口与油冷板式换热器出口连接,油冷板式换热器上还设有冷冻油进口和冷冻油出口。
优选的,筒体内设有挡流板,挡流板设置在所述进气口的下方。
优选的,支撑板数量为多个,支撑板与换热管垂直设置。
优选的,换热管按照等边三角形布置方式组成一个或多个换热管束。
优选的,筒体上设有视液镜和低液位报警装置。
优选的,视液镜数量为三个,依次设置在筒体下方一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操作方便,由于冷凝器的换热管束设在筒体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有足够的空间用来储存冷凝的液体;而且在冷凝器下部还带有一个接口,可以接油冷板式换热器,从而循环换热将冷却油冷却下来,省去了储液器和虹吸罐的布置,减少了容器数量及管路阀门的连接,简化了制冷系统,提高制冷系统工作性能,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管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挡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换热管布置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标记说明:
1.筒体;2.第一管板;3.第二管板;4.椭圆封头;5.立式支座;6.进气口;7.虹吸进气口;8.第一出液口;9.第二出液口;10.进水口;11.出水口;12.隔板;13.放水口;14.换热管;15.支撑板;16.第一换热管束;17.第二换热管束;18.视液镜;19.低液位报警装置;20.安全阀接口;21.挡流板;22.放气口;23.油冷板式换热器;231.油冷板式换热器进口;232.油冷板式换热器出口;233.冷冻油进口;234.冷冻油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虹吸储液功能的卧式冷凝器,其设有卧式圆筒状筒体1,筒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管板2和第二管板3,管板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管板2和第二管板3分别封盖筒体1的两端。第一管板2和第二管板3远离筒体1的一侧均与椭圆封头4固定连接,筒体1的底部设有两个立式支座5,两个立式支座5以筒体1圆周方向中轴线为中心对称布置,用于支撑固定筒体1。
筒体1的顶部设有进气口6和虹吸进气口7,进气口6设在筒体1上部左侧,虹吸进气口7位于筒体1上部右侧,靠近第二管板3设置;筒体1底部设有两个出液口,分别为第一出液口8和第二出液口9。左侧椭圆封头4上设有进水口10和出水口11,左侧椭圆封头4内设有隔板12,隔板12将左侧椭圆封头4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相互隔绝的上下两个空间;进水口10与下部空间相连接,出水口11与上部空间连接。两侧椭圆封头4的下部分别设有一个放水口13,放水口13的作用主要是自动排出冷凝器中的冷凝水和污物。
筒体1内上部设有多层相互平行的换热管14,换热管14按照等边三角形布置方式组成第一换热管束16和第二换热管束17,如图3所示,换热管14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管板2和第二管板3。筒体1内设有与换热管14相互垂直的支撑板15,支撑板15的数量为两个,以筒体1圆周中轴线为中心对称布置,换热管14通过支撑板15固定设置在筒体1内。从压缩机排出来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通过进气口6进入到冷凝器中,冷水通过进水口10进入到换热管14中;高温的制冷剂气体通过与换热管14中冷水充分接触后,制冷剂气体就被换热管14中的冷水冷凝成常温高压液体,换热管14中的冷水与制冷剂换热后,制冷剂的热量被冷水带走,水从出水口11排出;常温高压制冷剂液体通过出液口排出。
普通壳管式冷凝器由于筒体内设满换热管,只能存储少量的冷凝液体,不方便使用。而本实用新型换热管14排在筒体1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有足够的储液空间用来储存冷凝的制冷剂液体。而且筒体1上还设有三个视液镜18和低液位报警装置19,三个视液镜18依次平行设置在筒体1下方一侧,方便观察筒体1内制冷剂液体液位变化;低液位报警装置19设在视液镜18左侧,用于监测低液位,起到低液位报警作用。筒体1顶部还设有安全阀接口20,安全阀接口20位于筒体1的左侧,用于排气泄压。
筒体1内上部设有挡流板21,挡流板21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挡流板21设置在进气口6的下方,挡流板21可以防止从进气口6进来的高压气体对冷凝器内的部件产生较大冲击。筒体1右侧的椭圆封头4上设有放气口22,不能冷凝的制冷剂气体通过放气口22排出,以保证冷凝器内没有不凝性气体。
冷凝器外部连接油冷板式换热器23,其中,油冷板式换热器进口231与冷凝器第一出液口8通过连接管路相连,油冷板式换热器出口232与冷凝器虹吸进气口7相连;油冷板式换热器23上还设有冷冻油进口233及冷冻油出口234,从油分离器中出来的高温冷冻油通过冷冻油进口233进入到油冷板式换热器23中。油冷板式换热器23一侧流动的是常温液态制冷剂,另一侧流动的是高温冷冻油;冷凝器中经换热后的常温液态制冷剂通过第一出液口8进入到油冷板式换热器23,液态制冷剂在板式换热器23中遇到高温的冷冻油,吸收热量蒸发成气态,由油冷板式换热器出口232回到冷凝器中,然后被冷凝器中的水冷凝成液态,从而循环换热将油冷板式换热器23中的高温冷冻油冷却下来,冷却后的冷冻油通过冷冻油出口234排出,回到压缩机中使用。
当冷凝器工作的时候,从压缩机排出来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进气口6进入到冷凝器中进行冷凝,冷水通过进水口10进入到筒体1内的换热管14中;高温的制冷剂气体通过与换热管14中冷水充分接触后,制冷剂气体就被换热管14中的冷水冷凝成常温高压液体;换热管14中的冷水与制冷剂换热后,制冷剂的热量被冷水带走,水从出水口11排出,常温高压制冷剂液体通过出液口排出。经过冷凝后的常温高压制冷剂液体通过第一出液口8进入到油冷板式换热器23中,从油分离器中出来的高温冷冻油通过冷冻油进口233进入到油冷板式换热器23中;由于油冷板式换热器23一侧流动的高温的冷冻油,另一侧流动的是常温液态制冷剂,制冷剂液体遇到高温的冷冻油,吸收热量蒸发成气态,由油冷板式换热器出口232回到冷凝器中,高温冷冻油经过换热温度降低,如此循环从而将高温冷冻油冷却下来,重新回到压缩机中利用。因此冷凝器不仅具有冷凝的功能,同时还具有虹吸及储液功能,减少了制冷系统容器数量,简化制冷系统。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

Claims (6)

1.一种带虹吸储液功能的卧式冷凝器,其设有卧式圆筒状筒体,所述筒体左端设有第一管板,所述筒体右端设有第二管板,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分别封盖所述筒体的两端,所述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远离筒体的一侧与椭圆封头固定连接,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进气口,筒体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左侧椭圆封头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筒体内设有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换热管设有多层,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筒体内上部,所述换热管的两端连通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所述筒体内设有支撑板,所述换热管通过支撑板固定设置在筒体内;所述筒体顶部还设有虹吸进气口,所述冷凝器外部设置有油冷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油冷板式换热器进口连接,所述虹吸进气口与油冷板式换热器出口连接,所述油冷板式换热器上还设有冷冻油进口和冷冻油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虹吸储液功能的卧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设有挡流板,所述挡流板设置在所述进气口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虹吸储液功能的卧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数量为多个,所述支撑板与换热管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虹吸储液功能的卧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按照等边三角形布置方式组成一个或多个换热管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虹吸储液功能的卧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设有视液镜和低液位报警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虹吸储液功能的卧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视液镜数量为三个,依次设置在筒体下方一侧。
CN201821833002.9U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带虹吸储液功能的卧式冷凝器 Active CN208936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33002.9U CN208936596U (zh)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带虹吸储液功能的卧式冷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33002.9U CN208936596U (zh)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带虹吸储液功能的卧式冷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36596U true CN208936596U (zh) 2019-06-04

Family

ID=66727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33002.9U Active CN208936596U (zh)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带虹吸储液功能的卧式冷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365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4139A (zh) * 2020-11-05 2022-02-11 烟台冰轮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冰浆机组用四管制六流程水冷冷凝贮液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4139A (zh) * 2020-11-05 2022-02-11 烟台冰轮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冰浆机组用四管制六流程水冷冷凝贮液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20739U (zh) 一种压缩气体冷冻式干燥机换热除水的结构
CN106766401B (zh) 双水程卧式直接接触凝结换热器
CN208936596U (zh) 一种带虹吸储液功能的卧式冷凝器
CN210107818U (zh) 一种壳管式冷凝器及其制冷系统
CN105066519A (zh) 一种干式蒸发器及具有该干式蒸发器的制冷系统
CN111795519B (zh) 一种吸收式循环的多功能换热器
WO2009009928A1 (fr) Procédé de condensation et de transfert thermique ayant une fonction de division de liquide automatique et appareil apparenté
CN106595131A (zh) 立式直接接触凝结过冷换热器
CN209386611U (zh) 一种满液式冷凝器蒸发器组合系统
CN216769028U (zh) 蒸发式冷凝器的油冷却子系统
CN216159380U (zh) 一种新型冷凝器及其吸收式制冷系统
CN214949923U (zh) 一种喷液换热式热交换器
CN204739807U (zh) 一种壳管冷凝器的过冷装置
CN109682121A (zh) 一种满液式冷凝器蒸发器组合系统
CN202835940U (zh) 回气过热器
CN208735980U (zh) 换热管水冷式冷凝器
CN206377895U (zh) 立式直接接触凝结过冷换热器
CN208312769U (zh) 一种空调专用管翅式换热器
CN207471847U (zh) 一种紧凑型壳管式换热器
CN206037492U (zh) 满液式壳管蒸发器
CN207886722U (zh) 一种油气回收冷箱
CN206420197U (zh) 双水程卧式直接接触凝结换热器
CN206420192U (zh) 卧式单管程直接接触凝结换热器
CN219914034U (zh) 一种翅片式油气冷凝器
CN204987568U (zh) 一种干式蒸发器及具有该干式蒸发器的制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