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71847U - 一种紧凑型壳管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紧凑型壳管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71847U
CN207471847U CN201721510758.5U CN201721510758U CN207471847U CN 207471847 U CN207471847 U CN 207471847U CN 201721510758 U CN201721510758 U CN 201721510758U CN 207471847 U CN207471847 U CN 207471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ecium
tube
fixed plate
shell
bank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107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文峰
吴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yu Fast Heating & Cool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zhou
Original Assignee
Fanyu Fast Heating & Cool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zh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nyu Fast Heating & Cool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zhou filed Critical Fanyu Fast Heating & Cool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zhou
Priority to CN2017215107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71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71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718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凑型壳管式换热器,包括椭圆形壳体、左端盖、右端盖、多组管束组、翅片套铜管式过热器,所述椭圆形壳体的左端与左固定板连接,所述的左固定板上设置有左端盖,所述椭圆形壳体的右端与右固定板连接,所述的右固定板上设置有右端盖,所述的椭圆形壳体内设置一支撑板,支撑板下端的椭圆形壳体内设置有多组管束组,所述的支撑板上端的椭圆形壳体内设置有翅片套铜管式过热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运输安装方便,维护成本小;通过在椭圆形壳体内设置了翅片套铜管式过热器,使高压制冷剂过冷度增加,低压制冷剂饱和蒸汽过热度增加,提高了制冷剂单位制冷量,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有效防止换热器带液,避免压缩机液击。

Description

一种紧凑型壳管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紧凑型壳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制冷系统中使用的换热器有壳管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现有的壳管式换热器普遍体积庞大,不利于运输和安装,并且更换时非常麻烦,常常需要拆除机房的墙壁才可以进入机房。
现有的板式换热器虽然体积小,但作为制冷系统中的蒸发器时换热的温差比较大,换热效率很低,无法实现高效节能,而且板式换热器的清洗维护麻烦,费用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紧凑型壳管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紧凑型壳管式换热器,包括椭圆形壳体、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左端盖、右端盖、多组管束组、翅片套铜管式过热器,所述椭圆形壳体的左端与左固定板连接,所述的左固定板上设置有左端盖,所述椭圆形壳体的右端与右固定板连接,所述的右固定板上设置有右端盖,所述的椭圆形壳体内设置一支撑板,该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固定板、右固定板连接,所述的支撑板下端的椭圆形壳体内设置有多组管束组,并且多组管束组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固定板、右固定板连接,所述的支撑板上端的椭圆形壳体内设置有翅片套铜管式过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左端盖上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水室、第二水室、第三水室、第四水室,所述的第一水室与冷冻水进口相连通,所述的第四水室与冷冻水出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右端盖上对应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五水室、第六水室、第七水室。
进一步地,所述的多组管束组包括第一管束组、第二管束组、第三管束组、第四管束组、第五管束组、第六管束组;
所述的第一管束组的一端与第一水室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五水室相连通,从而将第一水室的冷冻水输送至第五水室中;
所述的第二管束组的一端与第二水室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五水室相连通,从而将第五水室的冷冻水输送至第二水室中;
所述的第三管束组的一端与第二水室相连通,另一端与第六水室相连通,从而将第二水室的冷冻水输送中第六水室中;
所述的第四管束组的一端与第三水室相连通,另一端与第六水室相连通,从而将第六水室的冷冻水输送至第三水室中;
所述的第五管束组的一端与第三水室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七水室相连通,从而将第三水室的冷冻水输送至第七水室中;
所述的第六管束组的一端与第四水室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七水室相连通,从而将第七水室的冷冻水输送至第四水室中,并经冷冻水出口排出;
冷冻水通过冷冻水进口进入第一水室,并通过第一管束组进入第五水室,然后再通过第二管束组进入第二水室,经第三管束组进入第六水室后,再经第四管束组进入第三水室,并经第五管束组进入第七水室,再经第六管束组进入第四水室,然后通过冷冻水出口将冷冻水排出,进而在流动过程中与椭圆形壳体内的低压气液两相制冷剂进行热量交换,实现冷冻水的制取。
进一步地,所述的翅片套铜管式过热器包括过热器换热管束、翅片、第一集液管、第二集液管,所述过热器换热管束的一端与第一集液管相连通,所述过热器换热管束的另一端与第二集液管相连通,所述的翅片与过热器换热管束胀接在一起,并且与设置在支撑板上的封板连接,并且所述的第一集液管上设置有高压制冷剂入口,所述的第二集液管上设置有高压制冷剂出口,高压制冷剂通过高压制冷剂入口进入第一集液管,并经过热器换热管束进入第二集液管,在流动过程中释放热量,高压制冷剂的过冷度增加,同时将热量通过过热器换热管壁和翅片传递给椭圆形壳体内的低压制冷剂饱和蒸汽,使低压制冷剂饱和蒸汽过热度增加,过冷后的高压制冷剂通过高压制冷剂出口流出,变成低压气液两相制冷剂。
进一步地,所述的椭圆形壳体下端设置有低压制冷剂入口,所述的椭圆形壳体上端对应设置有低压制冷剂出口,并且在椭圆形壳体内靠近低压制冷剂入口处设置有进液挡板,所述的进液挡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出液孔,经过翅片套铜管式过热器得到的低压气液两相制冷剂通过低压制冷剂入口进入进液挡板中,并经其上的若干个出液孔均匀分配到椭圆形壳体内的多组管束组间,并与多组管束组中的冷冻水进行热量交换,制取冷冻水,制取冷冻水后低压气液两相制冷剂变成低压制冷剂饱和蒸汽,并经过上端的低压制冷剂出口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的椭圆形壳体外侧还设置有多条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的每组管束组由若干根管道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运输安装方便,维护成本小;通过在椭圆形壳体内设置了翅片套铜管式过热器,使高压制冷剂过冷度增加,低压制冷剂饱和蒸汽过热度增加,提高了制冷剂单位制冷量,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有效防止换热器带液,避免压缩机液击;
并且通过在椭圆形壳体底部设置进液挡板,使进入椭圆形壳体内的制冷剂均匀分布,提高了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翅片套铜管式过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右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进液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椭圆形壳体,2-左固定板,3-右固定板,4-左端盖,5-右端盖,6-管束组,7-翅片套铜管式过热器,8-低压制冷剂入口,9-低压制冷剂出口,10-进液挡板,11-加强筋,12-支撑板,41-第一水室,42-第二水室,43-第三水室44-第四水室,45-冷冻水进口,46-冷冻水出口,51-第五水室,52-第六水室,53-第七水室,61-第一管束组,62-第二管束组,63-第三管束组,64-第四管束组,65-第五管束组,66-第六管束组,71-过热器换热管束,72-翅片,73-第一集液管,74-第二集液管,75-高压制冷剂入口,76-高压制冷剂出口,77-封板,101-出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紧凑型壳管式换热器,包括椭圆形壳体1、左固定板2、右固定板3、左端盖4、右端盖5、多组管束组6、翅片套铜管式过热器7,所述的椭圆形壳体1通过钢板弯曲而成,并且在椭圆形壳体1外侧设置有多条加强筋11,所述椭圆形壳体1的左端与左固定2连接,所述的左固定板2上设置有左端盖4,所述椭圆形壳体1的右端与右固定板3连接,所述的右固定板3上设置有右端盖5,所述的椭圆形壳体1内设置一支撑板12,该所述支撑板12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固定板2、右固定板3连接,所述支撑板12下端的椭圆形壳体1内设置有多组管束组6,并且多组管束组6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固定板2、右固定板3连接,所述的支撑板12上端的椭圆形壳体1内设置有翅片套铜管式过热器7。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的左端盖4上通过水室隔板将左端盖4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第一水室41、第二水室42、第三水室43、第四水室44,所述的第一水室41与冷冻水进口45相连通,所述的第四水室44与冷冻水出口46相连通。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的右端盖5上对应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五水室51、第六水室52、第七水室53。
进一步地,如图4、图5所示,所述的多组管束组6包括第一管束组61、第二管束组62、第三管束组63、第四管束组64、第五管束组65、第六管束组66;
所述的第一管束组61的一端与第一水室41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五水室51相连通,从而将第一水室41的冷冻水输送至第五水室51中;
所述的第二管束组62的一端与第二水室42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五水室51相连通,从而将第五水室51的冷冻水输送至第二水室42中;
所述的第三管束组63的一端与第二水室42相连通,另一端与第六水室52相连通,从而将第二水室42的冷冻水输送中第六水室52中;
所述的第四管束组64的一端与第三水室43相连通,另一端与第六水室52相连通,从而将第六水室52的冷冻水输送至第三水室43中;
所述的第五管束组65的一端与第三水室43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七水室相53连通,从而将第三水室43的冷冻水输送至第七水室53中;
所述的第六管束组66的一端与第四水室44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七水室53相连通,从而将第七水室53的冷冻水输送至第四水室44中,并经冷冻水出口46排出;
冷冻水通过冷冻水进口45进入第一水室41,并通过第一管束组61进入第五水室51,然后再通过第二管束组62进入第二水室42,经第三管束组63进入第六水室52后,再经第四管束组64进入第三水室43,并经第五管束组65进入第七水室53,再经第六管束组66进入第四水室44,然后通过冷冻水出口46将冷冻水排出,进而在流动过程中与椭圆形壳体1内的低压气液两相制冷剂进行热量交换,实现冷冻水的制取。
进一步地,图3所示,所述的翅片套铜管式过热器7包括过热器换热管束71、翅片72、第一集液管73、第二集液管74,所述过热器换热管束71的一端与第一集液管73相连通,所述过热器换热管束71的另一端与第二集液管74相连通,所述的翅片72与过热器换热管束71胀接在一起,并且与设置在支撑板12上的封板77连接,并且所述的第一集液管73上设置有高压制冷剂入口75,所述的第二集液管74上设置有高压制冷剂出口76,高压制冷剂通过高压制冷剂入口75进入第一集液管73,并经过热器换热管束71进入第二集液管74,在流动过程中释放热量,高压制冷剂的过冷度增加,同时将热量通过过热器换热管束壁和翅片72传递给椭圆形壳体1内的低压制冷剂饱和蒸汽,使低压制冷剂饱和蒸汽过热度增加,过冷后的高压制冷剂通过高压制冷剂出口76流出,进入膨胀阀(图中未画出)节流,变成低压气液两相制冷剂。
进一步地,所述的椭圆形壳体1下端设置有低压制冷剂入口8,所述的椭圆形壳体1上端对应设置有低压制冷剂出口9,并且在椭圆形壳体1内靠近低压制冷剂入口8处设置有进液挡板10,所述的进液挡板10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出液孔101,如图6所示,经过翅片套铜管式过热器7得到的低压气液两相制冷剂通过低压制冷剂入口8进入进液挡板10中,并经其上的若干个出液孔101均匀分配到椭圆形壳体1内的多组管束组6间,并与多组管束组6中的冷冻水进行热量交换,制取冷冻水,制取冷冻水后低压气液两相制冷剂变成低压制冷剂饱和蒸汽,并经过上端的低压制冷剂出口9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的每组管束组6由若干根管道组成。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紧凑型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椭圆形壳体、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左端盖、右端盖、多组管束组、翅片套铜管式过热器,所述椭圆形壳体的左端与左固定板连接,所述的左固定板上设置有左端盖,所述椭圆形壳体的右端与右固定板连接,所述的右固定板上设置有右端盖,所述的椭圆形壳体内设置一支撑板,该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固定板、右固定板连接,所述的支撑板下端的椭圆形壳体内设置有多组管束组,并且多组管束组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固定板、右固定板连接,所述的支撑板上端的椭圆形壳体内设置有翅片套铜管式过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端盖上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水室、第二水室、第三水室、第四水室,所述的第一水室与冷冻水进口相连通,所述的第四水室与冷冻水出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端盖上对应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五水室、第六水室、第七水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组管束组包括第一管束组、第二管束组、第三管束组、第四管束组、第五管束组、第六管束组;
所述的第一管束组的一端与第一水室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五水室相连通;
所述的第二管束组的一端与第二水室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五水室相连通;
所述的第三管束组的一端与第二水室相连通,另一端与第六水室相连通;
所述的第四管束组的一端与第三水室相连通,另一端与第六水室相连通;
所述的第五管束组的一端与第三水室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七水室相连通;
所述的第六管束组的一端与第四水室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七水室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翅片套铜管式过热器包括过热器换热管束、翅片、第一集液管、第二集液管,所述过热器换热管束的一端与第一集液管相连通,所述过热器换热管束的另一端与第二集液管相连通,所述的翅片与过热器换热管束胀接在一起,并且与设置在支撑板上的封板连接,并且所述的第一集液管上设置有高压制冷剂入口,所述的第二集液管上设置有高压制冷剂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椭圆形壳体下端设置有低压制冷剂入口,所述的椭圆形壳体上端对应设置有低压制冷剂出口,并且在椭圆形壳体内靠近低压制冷剂入口处设置有进液挡板,所述的进液挡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出液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椭圆形壳体外侧还设置有多条加强筋。
CN201721510758.5U 2017-11-14 2017-11-14 一种紧凑型壳管式换热器 Active CN207471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10758.5U CN207471847U (zh) 2017-11-14 2017-11-14 一种紧凑型壳管式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10758.5U CN207471847U (zh) 2017-11-14 2017-11-14 一种紧凑型壳管式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71847U true CN207471847U (zh) 2018-06-08

Family

ID=62260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10758.5U Active CN207471847U (zh) 2017-11-14 2017-11-14 一种紧凑型壳管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718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63900A (zh) * 2017-11-14 2018-03-06 广州番禺速能冷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壳管式换热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63900A (zh) * 2017-11-14 2018-03-06 广州番禺速能冷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壳管式换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96755B (zh) 壳管式冷凝器和空调系统
CN210107818U (zh) 一种壳管式冷凝器及其制冷系统
CN101738013B (zh) 纯逆流干式蒸发器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8721926B (zh) 一种水平管降膜蒸发器
CN105066519A (zh) 一种干式蒸发器及具有该干式蒸发器的制冷系统
CN207471847U (zh) 一种紧凑型壳管式换热器
CN104390492B (zh) 一种卧式双相变换热器
CN205784014U (zh) 一种满液式蒸发器
CN216159380U (zh) 一种新型冷凝器及其吸收式制冷系统
CN112361668A (zh) 过冷装置、壳管式冷凝器及水冷机组
CN102022870B (zh) 一种提高螺杆机组过冷度的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螺杆机组
CN105020942B (zh) 一种多壳管满液式换热器
CN107763900A (zh) 一种紧凑型壳管式换热器
CN113606804B (zh) 一种稳定制冷剂流速增效冷风机
CN217483298U (zh) 一种分段螺旋式冷凝换热器
CN209512337U (zh) 一种新型制冷用冷凝器
CN210035968U (zh) 一种蒸发和冷凝过程干度可调的高效制冷装置
CN208312769U (zh) 一种空调专用管翅式换热器
CN210165602U (zh) 一种带喷射器的双级压缩可调干度制冷系统
CN210292446U (zh) 以水作为制冷剂的制冷循环冷凝器
CN202719811U (zh) 工质流动通道尺寸渐变的壳管式换热器
CN206440039U (zh) 一种采用重力供液的空调系统
CN201867086U (zh) 气液分离式空冷冷凝器
CN205536716U (zh) 微通道蒸发器的单相供液的制冷系统
CN213578183U (zh) 一种制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