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35284U - 行星减速装置、电动总成、轮边驱动桥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行星减速装置、电动总成、轮边驱动桥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35284U
CN208935284U CN201821427577.0U CN201821427577U CN208935284U CN 208935284 U CN208935284 U CN 208935284U CN 201821427577 U CN201821427577 U CN 201821427577U CN 208935284 U CN208935284 U CN 2089352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tary
gear
planetary gear
transmission shaft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2757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振东
韦佳
刘辉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2757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352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352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352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星减速装置、电动总成、轮边驱动桥总成及车辆,行星减速装置包括:齿轮箱体、电机和主行星轮减速系统,齿轮箱体内设有安装空间,电机固定在齿轮箱体上,主行星轮减速系统设在安装空间内,主行星轮减速系统包括:齿圈、太阳轮、至少一个行星轮组和行星架,齿圈与齿轮箱体固定相连,太阳轮与电机相连。行星轮组包括同轴转动的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以及传动轴,第一行星轮与太阳轮啮合配合,第二行星轮与齿圈啮合配合。行星架与传动轴连接以由传动轴带动转动,行星架上设有驱动轴,驱动轴适于与驱动桥总成的轮毂总成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行星减速装置,具有较高的传动速比和传动效率,实用性较强。

Description

行星减速装置、电动总成、轮边驱动桥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行星减速装置、电动总成、轮边驱动桥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车辆的驱动桥总成的轮端减速和部分同轴桥的主减速均采用NGW型行星减速装置,NGW型行星减速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的特点。但是NGW型行星减速装置的传动速比较小,当NGW型行星减速装置应用在中大型或重载车辆时,单独的NGW型行星减速装置无法满足车辆的传动速比要求,需要串联多个NGW型行星减速装置才能满足传动速比要求,但是多个NGW型行星减速装置串联在一起会延长驱动桥总成的传动链,从而降低了驱动桥总成的传动效率,增加了车辆的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行星减速装置,所述行星减速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传动速比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设有上述行星减速装置的电动总成。
本实用新型又提出了一种设有上述行星减速装置的轮边驱动桥总成。
本实用新型又提出了一种设有上述轮边驱动桥总成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驱动桥总成的行星减速装置,包括:齿轮箱体,所述齿轮箱体内设有安装空间;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齿轮箱体上;主行星轮减速系统,所述主行星轮减速系统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主行星轮减速系统包括:齿圈、太阳轮、至少一个行星轮组和行星架,所述齿圈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内并与所述齿轮箱体固定相连,所述太阳轮与所述电机相连以由所述电机驱动转动,所述行星轮组包括同轴转动的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以及传动轴,所述第一行星轮和所述第二行星轮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太阳轮啮合配合,所述第二行星轮与所述齿圈啮合配合,所述行星架与所述传动轴连接以由所述传动轴带动转动,所述行星架上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适于与所述驱动桥总成的轮毂总成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星减速装置,可以具有较大的传动速比,由此不仅可以提升驱动桥总成的传动效率,还可以缩短驱动桥总成的传动链,使驱动桥总成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降低驱动桥总成的工作噪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行星轮组中的所述第一行星轮和所述第二行星轮为一体成型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星轮和所述第二行星轮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传动轴键连接,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行星架之间设有第一轴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上设有至少一个平键,所述平键在所述传动轴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行星轮和/或所述第二行星轮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行星架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行星轮和所述传动轴之间、所述第二行星轮与所述传动轴之间分别设有第二轴承。
可选地,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行星架为一体成型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行星轮组中的所述第一行星轮和所述第二行星轮中的一个与所述传动轴为一体成型件,所述第一行星轮和所述第二行星轮中的另一个与所述传动轴键连接,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行星架之间设有第三轴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行星减速装置还包括:副行星轮减速系统,所述副行星轮减速系统中的所述太阳轮与所述主行星轮减速系统中的所述行星架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行星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行星轮的直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行星轮组为多个,多个所述行星轮组在所述齿圈的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电动总成,包括:轮毂总成;行星减速装置,所述行星减速装置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行星减速装置,所述行星减速装置的驱动轴与所述轮毂总成相连以驱动所述轮毂总成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电动总成,通过设置上述行星减速装置,行星减速装置具有较高的传动速比,不仅可以使电动总成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而且还可以提升电动总成的传动效率、减小电动总成的工作噪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轮边驱动桥总成,包括:桥壳,所述桥壳的两端设有轮毂总成;两个行星减速装置,每个所述行星减速装置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行星减速装置,两个所述行星减速装置分别设在所述桥壳上,每个所述行星减速装置的驱动轴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轮毂总成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边驱动桥总成,通过设置上述行星减速装置,行星减速装置具有较高的传动速比,不仅可以使轮边驱动桥总成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而且还可以提升轮边驱动桥总成的传动效率、减小轮边驱动桥总成的工作噪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桥壳为一体成型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桥壳上设有两个安装凹槽,所述两个行星减速装置分别设在所述安装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轮边驱动桥总成。
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轮边驱动桥总成,不仅可以使车辆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而且可以使车辆的运行更加平稳,可以提升乘客的乘车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总成的竖直剖面图;
图3是图2中A圈示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星减速装置的原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行星轮减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行星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行星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行星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边驱动桥总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边驱动桥总成的竖直剖面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桥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行星减速装置100,
齿轮箱体1,
电机2,
主行星轮减速系统3,
齿圈31,太阳轮32,行星轮组33,第一行星轮331,第二行星轮332,传动轴333,平键335,花键336,第二轴承337,行星架34,驱动轴35,
第一轴承4,
第三轴承5,
安装座6,
电动总成200,轮毂总成201,制动总成202,
轮边驱动桥总成300,
桥壳301,安装凹槽301a,
减震系统302,悬臂302a,减震器302b,空气弹簧302c,
推力系统303,推力杆303a,
稳定杆3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星减速装置100,该行星减速装置100可以用于车辆中的驱动桥总成内。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星减速装置100,包括:齿轮箱体1、电机2和主行星轮减速系统3。
如图2所示,齿轮箱体1内可以设有安装空间,电机2可以固定在齿轮箱体1上,主行星轮减速系统3可以设在安装空间内,主行星轮减速系统3可以包括齿圈31、太阳轮32、至少一个行星轮组33和行星架34。
如图2-图3所示,齿圈31可以设在安装空间内并与齿轮箱体1固定相连,太阳轮32可以与电机2相连以由电机2驱动转动。行星轮组33可以包括同轴转动的第一行星轮331和第二行星轮332以及传动轴333,第一行星轮331和第二行星轮332中的至少一个与传动轴333连接,第一行星轮331可以与太阳轮32啮合配合,第二行星轮332可以与齿圈31啮合配合,行星架34可以通过传动轴333与第一行星轮331和第二行星轮332配合以由传动轴333带动转动,行星架34上可以设有驱动轴35,驱动轴35适于与驱动桥总成的轮毂总成201相连。
具体而言,当行星减速装置100工作时,电机2可以驱动太阳轮32进行转动,第一行星轮331与太阳轮32啮合配合并可以由太阳轮32驱动转动。由于第一行星轮331和第二行星轮332同轴转动,第一行星轮331转动的同时可以带动第二行星轮332同时转动,第二行星轮332转动时与齿圈31啮合配合。由此,第一行星轮331和第二行星轮332在进行自转的同时可以绕太阳轮32进行公转,第一行星轮331和第二行星轮332在公转时可以通过传动轴333驱动行星架34转动。行星架34在转动的同时可以带动驱动轴35转动,进而驱动轴35可以驱动轮毂总成201进行转动。
如图3-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行星减速装置100为NW型行星减速装置。其中,太阳轮32的齿数为Z1,第一行星轮331的齿数为Z2,第二行星轮332的齿数为Z3,齿圈31的齿数为Z4,行星减速装置100的传动速比行星减速装置100的传动速比i的取值范围可以为:7≤i≤21。
由此,通过上述设置,行星减速装置100的传动速比较大,单独的行星减速装置100就可以满足驱动桥总成的减速需求,由此不仅可以提升驱动桥总成的传动效率,还可以缩短驱动桥总成的传动链,使驱动桥总成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可选地,如图1-图2所示,齿轮箱体1上可以设置安装座6,电机2可以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安装座6上。可选地,电机2的电机轴可以通过花键连接或平键连接的方式与太阳轮32相连。可选地,驱动轴35可以采用花键连接、平键连接或联轴器连接的方式分别与行星架34和轮毂总成201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星减速装置100,可以具有较大的传动速比,由此不仅可以提升驱动桥总成的传动效率,还可以缩短驱动桥总成的传动链,使驱动桥总成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降低驱动桥总成的工作噪声。
如图6-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行星轮组33中的第一行星轮331和第二行星轮332可以为一体成型件,当行星轮组33进行装配时,可以将一体成型的第一行星轮331和第二行星轮332同时套设在传动轴333上,由此可以提升行星轮组33的装配效率。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行星轮331和第二行星轮33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传动轴333键连接,传动轴333与行星架34之间可以设有第一轴承4。也就是说,可以是第一行星轮331与传动轴333键连接,也可以是第二行星轮332与传动轴333键连接,还可以是第一行星轮331和第二行星轮332分别与传动轴333键连接。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行星轮组33的结构设计更加简单、提升行星减速装置100的装配效率。
例如,如图6所示,第一行星轮331和第二行星轮332为一体成型件并套设在传动轴333上,传动轴333上设有一个平键335,第一行星轮331采用平键连接的方式与传动轴333装配在一起,传动轴333与行星架34之间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轴承4。当行星减速装置100工作时,第一行星轮331和第二行星轮332可以在太阳轮32的驱动下进行自转。在第一行星轮331的带动下,传动轴333也可以通过第一轴承4相对行星架34进行自转。第二行星轮332与齿圈31啮合配合的同时,第一行星轮331、第二行星轮332和传动轴333可以围绕太阳轮32进行公转。
可选地,第一行星轮331和/或第二行星轮332可以采用平键连接的方式与传动轴333进行配合,第一行星轮331和/或第二行星轮332也可以采用花键连接的方式与传动轴333进行配合,可以根据实际的安装需求选择设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传动轴333上可以设有至少一个平键335,平键335可以在传动轴333的轴向方向(如图6-图8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并与第一行星轮331和第二行星轮332配合,由此可以增大传动轴333与第一行星轮331和第二行星轮332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使行星轮组33的结构更加牢固。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传动轴333上设置一个平键335,也可以在传动轴333上设置两个平键335。当传动轴333上设置一个平键335时,平键335可以与第一行星轮331配合,平键335也可以与第二行星轮332配合。当传动轴333上设置两个平键335时,其中一个平键335与第一行星轮331配合,另一个平键335与第二行星轮332配合。
例如,如图6所示,传动轴333上设置一个平键335,平键335与第一行星轮331配合。当然,也可以延长平键335在传动轴333的轴向方向上的延伸长度,由此平键335可以同时与一行星轮331和第二行星轮332配合,由此可以提升行星减速装置100的装配效率。
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传动轴333与行星架34可以固定相连,第一行星轮331和传动轴333之间、第二行星轮332与传动轴333之间分别可以设有第二轴承337,由此可以提升行星轮组33与行星架34之间的装装配效率。具体而言,当行星轮组33与行星架34进行装配时,首先可以将第二轴承337套设在传动轴333的对应位置上,然后将第一行星轮331和第二行星轮332的组合结构套设在传动轴333上,其中一个第二轴承337设在第一行星轮331和传动轴333之间,另一个第二轴承337设在第二行星轮332和传动轴333之间。
当行星减速装置100工作时,太阳轮32可以驱动第一行星轮331进行转动,第一行星轮331可以带动第二行星轮332通过对应的第二轴承337围绕传动轴333进行自转。第二行星轮332与齿圈31啮合配合的同时,第一行星轮331、第二行星轮332和传动轴333可以围绕太阳轮32进行公转。可选地,传动轴333与行星架34可以形成为一体成型件,由此可以使行星减速装置100的结构更加简单、方便装配。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第一行星轮331和第二行星轮332的设计形式并不仅限于此。例如,第一行星轮331和第二行星轮332也可以设置成分体件,第一行星轮331和第二行星轮332可以分别采用平键连接或花键连接的方式与传动轴333连接在一起,传动轴333可以相对行星架34枢转。
如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行星轮组33中的第一行星轮331和第二行星轮332中的一个可以与传动轴333为一体成型件,第一行星轮331和第二行星轮332中的另一个可以与传动轴333键连接,传动轴333与行星架34之间可以设有第三轴承5。也就是说,可以是第一行星轮331与传动轴333设置成一体成型件、第二行星轮332与传动轴333键连接,也可以是第二行星轮332与传动轴333设置成一体成型件、第一行星轮331与传动轴333键连接。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行星轮组33的结构更加简单、可以提升装配效率。
例如,如图8所示,第二行星轮332与传动轴333形成为一体成型的齿轮轴,第一行星轮331与传动轴333采用花键336连接在一起,传动轴333的左右两端与行星架34之间均设置第三轴承5。当行星减速装置100工作时,太阳轮32可以驱动第一行星轮331进行转动,第一行星轮331可以带动齿轮轴进行自转,齿轮轴自转的同时与齿圈31配合,由此,第一行星轮331、第二行星轮332和传动轴333可以围绕太阳轮32进行公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行星减速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副行星轮减速系统,副行星轮减速系统中的太阳轮32可以与主行星轮减速系统3中的行星架34相连,由此可以增大行星减速装置100的传动速比。具体而言,当主行星轮减速系统3的传动速比满足不了行星减速装置100的使用需求时,可以在主行星轮减速系统3上串联至少一个副行星轮减速系统,由此可以形成传动链,可以进一步增大行星减速装置100的传动速比。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行星减速装置100包括:主行星轮减速系统3、第一副行星轮减速系统和第二副行星轮减速系统。其中,主行星轮减速系统3中的行星架34通过驱动轴35与第一副行星轮减速系统中的太阳轮32相连,第一副行星轮减速系统中的行星架34通过驱动轴35与第二副行星轮减速系统中的太阳轮32相连。由此,主行星轮减速系统3、第一副行星轮减速系统和第二副行星轮减速系统串联以实现行星减速装置100的三级降速,可以满足驱动桥总成的降速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行星轮组33可以为多个,多个行星轮组33可以在齿圈31的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分布,由此,当太阳轮32转动时,与太阳轮32瞬间接触的行星轮组33的齿数变多,可以分散太阳轮32与行星轮组33之间的冲击载荷,从而可以提升行星减速装置100的承受冲击载荷的能力。在相同的功率下,可以减小行星减速装置100的整体尺寸,可以使行星减速装置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回程间隙更小、传动效率更高。
例如,在图5所示的具体示例中,行星减速装置100中的行星轮组33为三个,三个行星轮组33在齿圈31的周向方向上均匀间隔分布。每个行星轮组33中的第一行星轮331与传动轴333形成为一体成型件,每个行星轮组33中的第二行星轮332与齿轮轴平键连接。每个行星轮组33中的第一行星轮331同时与太阳轮32外啮合,每个行星轮组33中的第二行星轮332分别与齿圈31内啮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行星轮332的直径小于第一行星轮331的直径,由此可以使行星减速装置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行星轮331与太阳轮32外啮合,第二行星轮332与齿圈31内啮合,通过设置第二行星轮332的直径小于第一行星轮331的直径,可以在满足传动需求的同时节省装配空间,从而可以使齿轮箱体1内的装配结构更加紧凑。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电动总成200,包括:轮毂总成201和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行星减速装置100,行星减速装置100的驱动轴35可以与轮毂总成201相连以驱动轮毂总成201转动。具体而言,行星减速装置100可以包括电机2、太阳轮32、行星轮组33、齿圈31和行星架34,行星轮组33包括同轴转动的第一行星轮331和第二行星轮332,第一行星轮331与太阳轮32啮合配合,第二行星轮332与齿圈31啮合配合,第一行星轮331和第二行星轮332通过传动轴333与行星架34配合。行星架34上设有驱动轴35,驱动轴35与轮毂总成201相连。
当车辆运行时,电机2可以驱动太阳轮32进行转动,太阳轮32可以驱动第一行星轮331转动,第一行星轮331转动的同时可以带动第二行星轮332同时转动,第二行星轮332转动并与齿圈31啮合配合。由于齿圈31固定在齿轮箱体1上,由此,第一行星轮331和第二行星轮332在自转的同时,可以通过传动轴333驱动行星架34相对太阳轮32进行公转,行星架34可以将动力通过驱动轴35传动至轮毂总成201,从而可以驱动轮毂总成201转动。
可选地,电动总成200还可以包括制动总成202,制动总成202可以与轮毂总成201相连。当车辆需要进行制动时,制动总成202可以与轮毂总成201配合以控制轮毂总成201的转速,由此可以实现对车辆减速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电动总成200,通过设置上述行星减速装置100,行星减速装置100具有较高的传动速比,不仅可以使电动总成20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而且还可以提升电动总成200的传动效率、减小电动总成200的工作噪声。
如图9-图1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轮边驱动桥总成300,包括桥壳301和两个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行星减速装置100。桥壳301的两端分别设有轮毂总成201,两个行星减速装置100分别设在桥壳301上,每个行星减速装置100的驱动轴35分别与对应的轮毂总成201相连,由此可以驱动轮毂总成201转动。
可选地,如图9所示,轮边驱动桥总成300可以包括推力系统303,推力系统303可以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推力杆303a,推力杆303a的一端可以设在桥壳301上,推力杆303a的一端也可以设在齿轮箱体1上,推力杆303a的另一端与车辆的车体相连,由此,轮边驱动桥总成300可以通过推力杆303a推动车体进行移动。
可选地,如图9所示,轮边驱动桥总成300还可以包括减震系统302,减震系统302包括悬臂302a、减震器302b和空气弹簧302c。其中,悬臂302a为两个并分别安装在两个行星减速装置100的齿轮箱体1上,每个悬臂302a均延伸至对应的行星减速装置100的前后两侧,每个悬臂302a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减震器302b和空气弹簧302c。减震器302b和空气弹簧302c的上端与车辆的车体相连,减震器302b和空气弹簧302c可以对车体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由此可以使车辆的运行更加平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边驱动桥总成300,通过设置上述行星减速装置100,行星减速装置100具有较高的传动速比,不仅可以使轮边驱动桥总成30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而且还可以提升轮边驱动桥总成300的传动效率、减小轮边驱动桥总成300的工作噪声。
如图9和图1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桥壳301可以形成为一体成型件,由此可以使轮边驱动桥总成300的结构更加简单,可以提升桥壳301的刚度和强度,从而可以使两个行星减速装置100的配合结构更加牢靠。
如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桥壳301上可以设有两个安装凹槽301a,两个行星减速装置100可以分别设在对应的安装凹槽301a内,由此可以使桥壳301与行星减速装置100的配合结构更加紧凑,进而可以减小轮边驱动桥总成300的整体尺寸。例如,在图11所示的具体示例中,桥壳301形成为一体成型件,桥壳30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安装凹槽301a,两个安装凹槽301a之间的间距为1000mm。当行星减速装置100与桥壳301进行装配时,每个行星减速装置100中的电机2可以收纳在对应的安装凹槽301a内。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低地板车辆的中间过道满足国内和欧洲的法规要求,从而可以提升车辆的市场竞争力。
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轮边驱动桥总成300。可选地,车辆可以为低地板电动客车。
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轮边驱动桥总成300,不仅可以使车辆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而且可以使车辆的运行更加平稳,可以提升乘客的乘车体验。
下面参考图1-图5、图8-图11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轮边驱动桥总成300,该轮边驱动桥总成300可以设在车辆中。值得理解的是,下面描述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如图9-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边驱动桥总成300,包括:桥壳301、两个电动总成200、推力系统303和减震系统302。
如图11所示,桥壳301形成为一体成型件,桥壳30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安装凹槽301a,两个安装凹槽301a之间的间距为1000mm。两个电动总成200分别设在桥壳301的两端。
如图1-图2所示,每个电动总成200包括:行星减速装置100、制动总成202和轮毂总成201。
如图2-图5所示,行星减速装置100包括:齿轮箱体1、电机2和主行星轮减速系统3。其中,电机2安装在设在对应的安装凹槽301a内,齿轮箱体1内设有安装空间,主行星轮减速系统3设在安装空间内。主行星轮减速系统3包括:齿圈31、太阳轮32、三个行星轮组33和行星架34。齿圈31固定在齿轮箱体1内,太阳轮32通过花键连接的方式与电机的电机轴相连以由电机驱动转动。三个行星轮组33在齿圈31的周向方向上均匀间隔分布,每个行星轮组33均包括传动轴333和同轴转动的第一行星轮331和第二行星轮332。
如图8所示,第二行星轮332与传动轴333形成为一体成型的齿轮轴,第一行星轮331与传动轴333花键连接,传动轴333的左右两端与行星架34之间均设置第三轴承5。第一行星轮331与太阳轮32啮合配合,第二行星轮332与齿圈31啮合配合。行星架34上设有驱动轴35,驱动轴35与轮毂总成201花键连接。其中,如图4所示,太阳轮32的齿数为Z1,第一行星轮331的齿数为Z2,第二行星轮332的齿数为Z3,齿圈31的齿数为Z4,行星减速装置100的传动速比如图2所示,制动总成202与轮毂总成201相连。
如图9-图10所示,推力系统303包括四个间隔设置的推力杆303a,其中两个推力杆303a的两端分别与桥壳301和车体相连,另外两个推力杆303a的两端分别与齿轮箱体1和车体相连,由此,轮边驱动桥总成300可以通过推力杆303a推动车体进行移动。
如图9-图10所示,减震系统302包括悬臂302a、减震器302b和空气弹簧302c。其中,悬臂302a为两个并分别安装在两个行星减速装置100的齿轮箱体1上,每个悬臂302a均延伸至对应的行星减速装置100的前后两侧,每个悬臂302a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减震器302b和空气弹簧302c。减震器302b和空气弹簧302c的上端与车辆的车体相连。如图9所示,两个悬臂302a之间通过稳定杆304相连。
具体而言,当车辆运行时,电机2可以驱动太阳轮32进行转动,太阳轮32可以驱动第一行星轮331转动,第一行星轮331转动的同时可以带动第二行星轮332同时转动,第二行星轮332转动并与齿圈31啮合配合。由于齿圈31固定在齿轮箱体1上,由此,第一行星轮331和第二行星轮332在自转的同时,可以通过传动轴333驱动行星架34相对太阳轮32进行公转,行星架34可以将动力通过驱动轴35传动至轮毂总成201,从而可以驱动轮毂总成201转动。推力系统303可以将推力传递至车体,由此可以推动车体移动。当车辆出现颠簸时,减震器302b和空气弹簧302c可以对车体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由此可以使车辆的运行更加平稳。当车辆需要进行制动时,制动总成202可以与轮毂总成201配合以控制轮毂总成201的转速,由此可以实现对车辆减速的目的。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轴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用于驱动桥总成的行星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齿轮箱体,所述齿轮箱体内设有安装空间;
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齿轮箱体上;
主行星轮减速系统,所述主行星轮减速系统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主行星轮减速系统包括:齿圈、太阳轮、至少一个行星轮组和行星架,所述齿圈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内并与所述齿轮箱体固定相连,所述太阳轮与所述电机相连以由所述电机驱动转动,所述行星轮组包括同轴转动的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以及传动轴,所述第一行星轮和所述第二行星轮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太阳轮啮合配合,所述第二行星轮与所述齿圈啮合配合,所述行星架与所述传动轴连接以由所述传动轴带动转动,所述行星架上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适于与所述驱动桥总成的轮毂总成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组中的所述第一行星轮和所述第二行星轮为一体成型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轮和所述第二行星轮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传动轴键连接,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行星架之间设有第一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星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上设有至少一个平键,所述平键在所述传动轴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行星轮和/或所述第二行星轮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行星架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行星轮和所述传动轴之间、所述第二行星轮与所述传动轴之间分别设有第二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星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行星架为一体成型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组中的所述第一行星轮和所述第二行星轮中的一个与所述传动轴为一体成型件,所述第一行星轮和所述第二行星轮中的另一个与所述传动轴键连接,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行星架之间设有第三轴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行星轮减速系统,所述副行星轮减速系统中的所述太阳轮与所述主行星轮减速系统中的所述行星架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星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行星轮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行星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组为多个,多个所述行星轮组在所述齿圈的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11.一种车辆的电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毂总成;
行星减速装置,所述行星减速装置为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行星减速装置,所述行星减速装置的驱动轴与所述轮毂总成相连以驱动所述轮毂总成转动。
12.一种车辆的轮边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桥壳,所述桥壳的两端设有轮毂总成;
两个行星减速装置,每个所述行星减速装置为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行星减速装置,两个所述行星减速装置分别设在所述桥壳上,每个所述行星减速装置的驱动轴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轮毂总成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轮边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壳为一体成型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轮边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壳上设有两个安装凹槽,所述两个行星减速装置分别设在所述安装凹槽内。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边驱动桥总成。
CN201821427577.0U 2018-08-31 2018-08-31 行星减速装置、电动总成、轮边驱动桥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089352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27577.0U CN208935284U (zh) 2018-08-31 2018-08-31 行星减速装置、电动总成、轮边驱动桥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27577.0U CN208935284U (zh) 2018-08-31 2018-08-31 行星减速装置、电动总成、轮边驱动桥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35284U true CN208935284U (zh) 2019-06-04

Family

ID=66719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27577.0U Active CN208935284U (zh) 2018-08-31 2018-08-31 行星减速装置、电动总成、轮边驱动桥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352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5661A (zh) * 2019-11-11 2020-02-18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复合行星减速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5661A (zh) * 2019-11-11 2020-02-18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复合行星减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69391U (zh) 两档平行轴式双电机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
EP3812617B1 (en) Transmission, power drive system, and vehicle
CN101381059B (zh) 绞车
CN100465476C (zh) 一种主减速装置
CN206664249U (zh) 一种电动汽车变速系统
CN106143131A (zh) 空心转子电机及双档行星减速带差速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CN103438177A (zh) 多凸轮自适应多档自动变速器
CN103291863A (zh) 自动变速器及具有该自动变速器的车辆
CN208935284U (zh) 行星减速装置、电动总成、轮边驱动桥总成及车辆
CN202451713U (zh) 汽车座椅调角减速箱
CN101523080B (zh) 多级式减速器
CN214492504U (zh) 一种带轮边减速器双电机电驱动桥
CN203727161U (zh) 发动机锁止式双电机单行星排两级减速混合动力系统
CN209224929U (zh) 车辆及其动力总成
CN110406362A (zh) 电动汽车及其动力总成
CN101825162A (zh) 一种行星齿轮无级变速器
CN115958946A (zh) 用于车辆的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0654219B (zh) 轮边驱动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1117384U (zh) 减速离合器
CN208698503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及其动力总成系统
CN202790385U (zh) 一种汽车差速器
CN111442068A (zh) 一种车辆驱动轮及使用该驱动轮的驱动系统和车辆
RU58459U1 (ru) Разнесенная двухступенчатая главная передача
CN113942389B (zh) 一种电驱动桥和车辆
CN110654231B (zh) 轮边驱动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