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32914U - 一种新型堆高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堆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32914U
CN208932914U CN201820845013.2U CN201820845013U CN208932914U CN 208932914 U CN208932914 U CN 208932914U CN 201820845013 U CN201820845013 U CN 201820845013U CN 208932914 U CN208932914 U CN 2089329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fixed link
substrate
feed screw
screw n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4501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露峰
陈林
王世来
王涛
王化明
吕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to CN20182084501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329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329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3291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堆高车,本新型堆高车后侧设置踏板并将控制面板设置在转向把手的中部。可保证工人与堆高动力车之间相对静止,降低操作难度、节省工人体力、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在堆高动力车行驶过程中工人双手握住转向把手,方便控制堆高车转向,在遇见紧急状况时,能够及时操作控制面板上的按钮实现加减速和货叉的升降,避免因控制面板具体太远无法控制的问题,减低了工人的操作难度,使工人有充足的反应时间,可以有效地降低出现事故的概率,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堆高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堆高车。
背景技术
堆高动力车广泛应用于工厂车间、仓库、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港口、车站、机场、货场等,并可进入船舱、车厢和集装箱内进行托盘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
一方面,现有的新型堆高车车大多数未设计踏板,在堆高动力车行驶过程中,工人跟在堆高动力车后行走,对工人操作堆高动力车转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另一方面,现有的堆高动力车的控制面板一般设计在堆高动力车的尾部,由于工人双手需要握住转向把手,所以在控制堆高动力车前进、后退、行驶速度和刹车以及货叉的升降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甚至会由于控制面板距离工人太远而工人反应不过来,造成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改进新型堆高车车,设置踏板、节省工人体力、提高工作效率,将控制面板设置在转向把手的中部,降低操作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堆高车,新型堆高车车包括液压抬升装置1、背板2、侧板3、导轨槽4、货叉组件5、行驶装置30、前轮31、前脚32;
侧板3为2个,固定在背板2两侧,导轨槽4固定在侧板3上;
前脚32为2个,平行设置,分别连接在侧板3下端,前轮31连接在前脚32远离侧板3的一端下侧;
货叉组件5包括,支架501、横梁502、基臂503、延伸臂504、第一电源开关5006、第一控制器5010、第一滑动组件;
基臂503为2个,一端分别与横梁502的两端同向垂直连接,第一滑动组件设置在基臂503 上,基臂503通过第一滑动组件与延伸臂504连接,第一控制器5010设置在基臂503靠近横梁502一端的内部;
支架501为2个,各竖直固定在一对基臂503与横梁502的连接处;第一电源开关5006 设置在支架501外部;第一控制器5010通过第一电源开关5006与堆高车车载电源电性连接,第一滑动组件与第一控制器5010电性连接,第一控制器5010通过控制第一滑动组件,使延伸臂504能够在基臂503上直线运动;
液压抬升装置1包括设置在导轨槽4内侧的链条连接块6、链条7、滑轮8、液压杆外管9、液压杆内管10、滑轮轴34,还包括油缸11、油管12、电机13;
电机13设置在油缸11上;
油管12上端连接油缸11,下端连接液压杆外管9的下端;
液压杆内管10设置在液压杆外管9内部;
滑轮8为2个,通过滑轮轴34连接;滑轮轴34中部与液压杆内管10上部垂直固定连接;
2个滑轮8外围均设置有链条7;
链条7通过链条连接块6与设置在导轨槽4外部的横梁502连接,使液压抬升装置1带动货叉组件5沿导轨槽4上下滑动;
行驶装置30包括控制箱16,控制箱16包括控制面板24、若干个控制按钮25、转向把手 27;控制面板24设置在控制箱16表面,控制按钮25设置在控制面板24上,转向把手27为2个,分别连接在控制箱16两侧。
第一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滑动装置安装区5009、第一基板5013、第一下支座5014、第一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015、一对第一直线轴承5016、第一上支座5017、第一丝杆螺母5018、第一步进电机安装板5019、第一步进电机5020、第一联轴器5021、锁紧螺母5022、第一丝杆 5024、一对导向杆5025、延伸臂安装滑块5008;
第一基板5013固定在基臂503上;
第一步进电机5020通过第一步进电机安装板5019固定在第一基板5013靠近第一控制器 5010的一端,第一步进电机5020与第一控制器5010电性连接;
第一滑动装置安装区5009设置在第一基板5013上第一步进电机5020远离控制器5010的另一侧;
第一下支座5014固定在第一滑动装置安装区5009靠近第一步进电机5020的一端,第一上支座5017固定在第一滑动装置安装区5009远离第一步进电机5020的一端;
第一丝杆5024左右两侧各平行设置一根导向杆5025;第一丝杆5024的两端和一对导向杆 502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上支座5017和第一下支座5014上;
第一丝杆5024与第一下支座5014连接的一端穿过第一下支座5014通过第一联轴器5021 与第一步进电机5020的电机轴连接,锁紧螺母5022穿过第一丝杆5024设置在第一联轴器5021 和第一下支座5014之间;
第一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015设置在第一上支座5017和第一下支座5014之间,第一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015上固定设置第一丝杆螺母5018和一对第一直线轴承5016,一对第一直线轴承5016分别设置在丝杆螺母18左右两侧,第一丝杆5024穿过第一丝杆螺母5018,一对导向杆5025分别穿过一对第一直线轴承5016;
延伸臂安装滑块5008平行于第一基板5013与第一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015固定连接,第一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015通过延伸臂安装滑块5008与延伸臂504连接;
货叉组件5还包括第二电源开关5104、第二控制器5111、第二滑动组件、连接组件、固定杆组5107,第二电源开关5104设置在支架501外部,延伸臂504为上部设置固定杆滑槽5106 的开口管状结构,第二控制器5111、第二滑动组件、连接组件、固定杆组5107设置在延伸臂 504的管状结构内部;
第二控制器5111设置在延伸臂504靠近横梁502的一端,第二滑动组件设置在延伸臂504 的另一端,连接组件设置在第二滑动组件上,固定杆组5107通过连接组件与第二滑动组件铰接,固定杆组5107能够以连接组件为轴,由固定杆滑槽5106从延伸臂504内翻出;
第二控制器5111通过第二电源开关5104与堆高车车载电源电性连接,第二滑动组件与第二控制器5111电性连接,第二控制器5111通过控制第二滑动组件,使第二滑动组件上的连接组件能够带动翻出的固定杆组5107在延伸臂504上直线运动。
第二滑动组件包括:第二滑动装置安装区5112、第二上支座5113、第二步进电机安装板 5114、第二步进电机5115、第二联轴器5116、第二下支座5117、导向轴5118、第二丝杆5119、第二基板5120、第二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121、第二直线轴承5122、第二丝杆螺母5123;
第二基板5120固定在延伸臂504管状结构内部;
第二步进电机5115通过第二步进电机安装板5114固定在第二基板5120靠近第二控制器 5111的一端,第二步进电机5115与第二控制器5111电性连接;
第二滑动装置安装区5112设置在第二基板5120上第二步进电机5115远离第二控制器5111 的另一侧;
第二下支座5117固定在第二滑动装置安装区5112靠近第二步进电机5115的一端,第二上支座5113固定在第二滑动装置安装区5112远离第二步进电机5115的一端;
第二丝杆5119左右两侧各平行设置一根导向轴5118;第二丝杆5119的两端和一对导向轴 511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上支座5113和第二下支座5117上;
第二丝杆5119与第二下支座5117连接的一端穿过第二下支座5117通过第二联轴器5116 与第二步进电机5115的电机轴连接;
第二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121设置在第二上支座5113和第二下支座5117之间,第二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121上固定设置第二丝杆螺母5123和一对第二直线轴承5122,一对第二直线轴承5122分别设置在第二丝杆螺母5123左右两侧,第二丝杆5119穿过第二丝杆螺母5123,一对导向轴5118分别穿过一对第二直线轴承5122;
连接组件固定在第二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121上,第二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121通过连接组件与固定杆组5107铰接;
连接组件包括:90度铰链安装座5124和90度铰链5125;90度铰链安装座5124与第二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121固定连接;90度铰链5125一端与90度铰链安装座5124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杆组5107连接。
固定杆组5107包括下固定杆5126、延伸固定杆5128、固定孔5129、紧固螺栓5127;下固定杆5126为中空管状结构,延伸固定杆5128设置在下固定杆5126内部,下固定杆5126和延伸固定杆5128上均纵向设置若干个固定孔5129,紧固螺栓5127同时穿过固定杆5126和延伸固定杆5128上的固定孔5129,固定固定杆5126和延伸固定杆5128;
货叉组件5还包括安全绳固定环5203、横向安全绳5208、纵向安全绳5209;
支架501外侧纵向固定若干个安全绳固定环5203;
当两根延伸臂504上的固定杆组5107翻出时,横向安全绳5208的两端分别连接不同固定杆组5107上的固定孔5129;纵向安全绳5209为平行设置的两根,每根纵向安全绳5209的两端分别穿过固定孔5129和与其同侧的支架501上的安全绳固定环5203。
行驶装置30还包括转向杆14、后上板15、蓄电池安装板17、蓄电池18、合页19、踏板20、减速电机安装板21、减速电机22、后轮23、后轮轴33;
后轮23为2个,通过后轮轴33连接;
转向杆14上端连接控制箱16,下端与轮轴33中部垂直连接;
转向杆14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后上板15、蓄电池安装板17、合页19,后上板15和蓄电池安装板17同向设置,合页19与后上板15和蓄电处安装板17反向设置;蓄电池18安装在蓄电池安装板17上,踏板20安装在合页19上;
减速电机安装板21固定在轮轴33的一侧,减速电机22安装在减速电机安装板21上。
推高车还包括折叠座椅40、主折叠区36、基板安装条37、基板38、基板滑槽39;
基板安装条37为2条,平行固定在行驶装置30的底部两侧;
基板滑槽39设置在基板安装条37内侧;
基板38安装在基板滑槽39内,能够延基板滑槽39往复滑动;
基板38表面设置主折叠区36;折叠座椅40包括座板4011、靠板4012、U型支撑杆放置槽4015、座板支撑杆放置槽4016、U型支撑杆4017、U型支撑杆支撑槽4018、立柱4019、支撑杆调节孔4020、锁紧螺栓4021、靠板滑槽4022、靠板调节孔4023、立柱固定铰链4024、座板支撑杆4025、座板调节槽4026;
U型支撑杆放置槽4015和座板支撑杆放置槽4016设置在主折叠区36表面,U型支撑杆4017 有2根,能够嵌合在U型支撑杆放置槽4015内,座板支撑杆4025能够嵌合在座板支撑杆放置槽4016内;
立柱4019有2根,一端分别通过立柱固定铰链4024与主折叠区36两侧顶端铰接;
立柱4019内侧设置靠板滑槽4022,靠板4012通过靠板滑槽4022可滑动连接在两根立柱 4019之间;立柱4019下部纵向设置两个以上的支撑杆调节孔4020,立柱4019上部纵向设置若干个通孔,靠板滑槽4022上纵向设置若干个靠板调节孔4023;锁紧螺栓4021能够穿过通孔和靠板调节孔4023,固定靠板4012在立柱4019上的位置;
主折叠区36上与立柱4019铰接的两侧壁设置U型支撑杆支撑槽4018,U型支撑杆4017 一端支撑在U型支撑杆支撑槽4018内,另一端插入同侧的支撑杆调节孔4020内,能够固定立柱4019为竖直状态;
座板支撑杆4025两端插入两立柱4019的支撑杆调节孔4020内,中部支撑在座板调节槽 4026内,能够固定座板4011;
折叠座椅40安装在主折叠区36上,折叠后嵌合在主折叠区36内。
控制面板24上设置显示屏26,控制按钮25包括减速电机控制按钮和液压抬升装置启动按钮。
转向把手27包括塑料抓手28和橡胶防滑套29,塑料抓手28连接在控制箱16两侧,橡胶防滑套29包裹在塑料抓手28外部。
蓄电池18与电机13、减速电机22、控制箱16电性连接;控制箱16上的减速电机控制按钮与减速电机22电性连接;控制箱16上的液压抬升装置启动按钮与电机12电性连接;电机 13和油缸11放置在后上板15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堆高车后侧设有踏板,可保证工人与堆高动力车之间相对静止,降低操作难度、节省工人体力、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将堆高车控制面板设计在转向把手的中部,在堆高动力车行驶过程中工人双手握住转向把手,方便控制堆高车转向,在遇见紧急状况时,能够避免因控制面板具体太远无法控制的问题,减低了工人的操作难度,使工人有充足的反应时间,可以有效地降低出现事故的概率,提高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堆高车货叉组件设置延伸臂在遇到例如狭长地形等限制情况下,即使堆高车无法驶入,也能够通过延长臂组件实现方便、快捷的正常完成货物的装卸和搬运工作,使得堆高车的应用场合更加广泛。
(4)本实用新型的堆高车货叉组件可固定货物,操作便捷,在遇到颠簸路面及运输贵重或易碎货物时,仅需调节控制器即可控制货叉上的固定杆组自动的夹紧货物,降低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滑落而造成损坏,降低运输损失。
(5)本实用新型堆高车还提供了设置折叠座椅的方案,可保证工人与堆高车之间相对静止,降低操作难度、节省工人体力、提高工作效率。座椅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以折叠,占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新型堆高车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新型堆高车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新型堆高车车行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3新型堆高车车液压抬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新型堆高车车液压抬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新型堆高车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新型堆高车结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新型堆高车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新型堆高车车控制箱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新型堆高车车货叉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新型堆高车车货叉组件俯视图;
图12本实用新型新型堆高车车第一滑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3本实用新型新型堆高车车第一滑动组件俯视图;
图14本实用新型新型堆高车车货叉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5本实用新型新型堆高车车货叉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6本实用新型新型堆高车车货叉组件第二滑动组件和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7本实用新型新型堆高车车折叠座椅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8本实用新型新型堆高车车折叠座椅仰视图;
图19本实用新型新型堆高车车折叠座椅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液压抬升装置;2、背板;3、侧板;4、导轨槽;5、货叉组件;6、链条连接块;7、链条;8、滑轮;9、液压杆外管;10、液压杆内管;11、油缸;12、油管;13、电机;14、转向杆;15、后上板;16、控制箱;17、蓄电池安装板;18、蓄电池;19、合页;20、踏板;21、减速电机安装板;22、减速电机;23、后轮;24、控制面板;25、控制按钮;26、显示屏;27、转向把手;28、塑料抓手;29、橡胶防滑套;30、行驶装置;31、前轮;32、前脚;33、后轮轴;34、滑轮轴;36、主折叠区;37、基板安装条;38、基板;39、基板滑槽;40、折叠座椅;
501、支架;502横梁;503基臂;504延伸臂;
5006第一电源开关;5008、延伸臂安装滑块;5009、第一滑动装置安装区;5010第一控制器;5013、第一基板;5014、第一下支座;5015、第一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016、第一直线轴承;5017、第一上支座;5018、第一丝杆螺母;5019、第一步进电机安装板;5020、第一步进电机;5021、第一联轴器;5022、锁紧螺母;5024、第一丝杆;5025、导向杆; 5104、第二电源开关;5106、固定杆滑槽;5107、固定杆组;5111、第二控制器;5112、第二滑动装置安装区;5113、第二上支座;5114、第二步进电机安装板;5115、第二步进电机;5116、第二联轴器;5117、第二下支座;5118、导向轴;5119、第二丝杆;5120、第二基板;5121、第二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122、第二直线轴承;5123、第二丝杆螺母; 5124、90度铰链安装座;5125、90度铰链;5126、下固定杆;5127、紧固螺栓;5128、延伸固定杆;5129、固定孔;5203、安全绳固定环;5208、横向安全绳;5209、纵向安全绳;
4011、座板;4012靠板;4015、U型支撑杆放置槽;4016、座板支撑杆放置槽;4017、U型支撑杆;4018、U型支撑杆支撑槽;4019、立柱;4020、支撑杆调节孔;4021、锁紧螺栓;4022、靠板滑槽;4023、靠板调节孔;4024、立柱固定铰链;4025、座板支撑杆;4026、座板调节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新型堆高车,新型堆高车车包括液压抬升装置1、背板2、侧板3、导轨槽4、货叉组件5、行驶装置30、前轮31、前脚32;侧板3为2个,固定在背板2两侧,导轨槽4固定在侧板3上;前脚32为2个,平行设置,分别连接在侧板3下端,前轮31连接在前脚32远离侧板3的一端下侧;
液压抬升装置1包括设置在导轨槽4内侧的链条连接块6、链条7、滑轮8、液压杆外管9、液压杆内管10、滑轮轴34,还包括油缸11、油管12、电机13;电机13设置在油缸11上;油管12上端连接油缸11,下端连接液压杆外管9的下端;液压杆内管10设置在液压杆外管9 内部;电机13能够驱动油缸11将液压油通过油管12注入液压杆外管中。滑轮8为2个,通过滑轮轴34连接;滑轮轴34中部与液压杆内管10上部垂直固定连接;2个滑轮8外围均设置有链条7;链条7通过链条连接块6与设置在导轨槽4外部的横梁502连接,使液压抬升装置1带动货叉组件5沿导轨槽4上下滑动;
行驶装置30包括控制箱16,控制箱16包括控制面板24、若干个控制按钮25、转向把手 27。控制面板24设置在控制箱16表面,控制按钮25设置在控制面板24上,控制面板24上设置显示屏26,能够显示控制情况。控制按钮25包括减速电机控制按钮和液压抬升装置启动按钮,减速电机控制按钮与减速电机22电性连接;减速电机安装板21固定在轮轴33的一侧,减速电机22安装在减速电机安装板21上,按下减速电机控制钮后,减速电机22将扭矩通过减速箱直接传递给后轮23,实现堆高动力车的动力供给,控制堆高动力车的加/减速。液压抬升装置启动按钮与电机12电性连接,控制液压抬升装置1的升/降。转向把手27为2个,包括塑料抓手28和橡胶防滑套29,塑料抓手28连接在控制箱16两侧,橡胶防滑套29包裹在塑料抓手28外部,2个后轮23通过后轮轴33连接;转向杆14上端连接控制箱16,下端与轮轴33中部垂直连接;转向把手27通过转向杆14控制后轮23的方向,从而控制堆高车的行驶方向。
行驶装置30还包括转向杆14、后上板15、蓄电池安装板17、蓄电池18、合页19、踏板20、减速电机安装板21、减速电机22、后轮23、后轮轴33;后轮23为2个,通过后轮轴33 连接;转向杆14上端连接控制箱16,下端与轮轴33中部垂直连接;转向杆14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后上板15、蓄电池安装板17、合页19,后上板15和蓄电池安装板17同向设置,合页19 与后上板15和蓄电处安装板17反向设置;蓄电池18安装在蓄电池安装板17上,踏板20安装在合页19上;使用时可以从转向杆14上翻开踏板20,工人站在踏板上,不需使用时,可将踏板20合在转向杆14上,节省空间。
减速电机安装板21固定在轮轴33的一侧,减速电机22安装在减速电机安装板21上。
蓄电池18与电机13、减速电机22、控制箱16电性连接;控制箱16上的减速电机控制按钮与减速电机22电性连接;控制箱16上的液压抬升装置启动按钮与电机12电性连接;电机 13和油缸11放置在后上板15上。
货叉组件5包括,支架501、横梁502、基臂503、延伸臂504、第一电源开关5006、第一控制器5010、第一滑动组件;
基臂503为2个,一端分别与横梁502的两端同向垂直连接,第一滑动组件设置在基臂503 上,基臂503通过第一滑动组件与延伸臂504连接,第一控制器5010设置在基臂503靠近横梁502一端的内部;
支架501为2个,各竖直固定在一对基臂503与横梁502的连接处;第一电源开关5006 设置在支架501外部;第一控制器5010通过第一电源开关5006与堆高车车载电源电性连接,第一滑动组件与第一控制器5010电性连接,第一控制器5010通过控制第一滑动组件,使延伸臂504能够在基臂503上直线运动;
第一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滑动装置安装区5009、第一基板5013、第一下支座5014、第一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015、一对第一直线轴承5016、第一上支座5017、第一丝杆螺母5018、第一步进电机安装板5019、第一步进电机5020、第一联轴器5021、锁紧螺母5022、第一丝杆 5024、一对导向杆5025、延伸臂安装滑块5008;
第一基板5013固定在基臂503上;第一步进电机5020通过第一步进电机安装板5019固定在第一基板5013靠近第一控制器5010的一端,第一步进电机5020与第一控制器5010电性连接;第一滑动装置安装区5009设置在第一基板5013上第一步进电机5020远离控制器5010 的另一侧;第一下支座5014固定在第一滑动装置安装区5009靠近第一步进电机5020的一端,第一上支座5017固定在第一滑动装置安装区5009远离第一步进电机5020的一端;第一丝杆 5024左右两侧各平行设置一根导向杆5025;第一丝杆5024的两端和一对导向杆502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上支座5017和第一下支座5014上;第一丝杆5024与第一下支座5014连接的一端穿过第一下支座5014通过第一联轴器5021与第一步进电机5020的电机轴连接,锁紧螺母5022穿过第一丝杆5024设置在第一联轴器5021和第一下支座5014之间;第一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015设置在第一上支座5017和第一下支座5014之间,第一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015 上固定设置第一丝杆螺母5018和一对第一直线轴承5016,一对第一直线轴承5016分别设置在丝杆螺母18左右两侧,第一丝杆5024穿过第一丝杆螺母5018,一对导向杆5025分别穿过一对第一直线轴承5016;延伸臂安装滑块5008平行于第一基板5013与第一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015固定连接,第一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015通过延伸臂安装滑块5008与延伸臂504连接;
在遇到狭长地形,堆高车无法行驶到货物面前时,驾驶员通过控制第一控制器,使得两条基臂上的第一步进电机同时运作,第一步进电机工作过程中通过第一联轴器将电机轴的扭矩传递给第一丝杆,第一丝杆旋转带动第一丝杆螺母延第一丝杆和导向杆作直线运动,由于第一丝杆螺母与第一丝杆螺母安装滑块固定连接,第一丝杆螺母安装滑块又通过螺栓与延伸臂安装滑块固定连接,而延伸臂安装滑块与延伸臂连接,因此,第一丝杆螺母的直线运动传递转化为延伸臂的直线运动,实现两条延伸臂的自动延伸,在驾驶员控制下,仅需调节控制器即可扩至两条延伸臂的快速同步延伸,自动取到货物,同时能够在无需延长时恢复未延长状态。
本实施例的堆高车后侧设有踏板,可保证工人与堆高动力车之间相对静止,降低操作难度、节省工人体力、提高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将控制面板设计在转向把手的中部,在堆高动力车行驶过程中工人双手握住转向把手,方便控制堆高车转向,在遇见紧急状况时,能够避免因控制面板具体太远无法控制的问题,减低了工人的操作难度,使工人有充足的反应时间,可以有效地降低出现事故的概率,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堆高车的延伸臂组件操作便捷,仅需控制控制器即可调节堆高车一对夹臂的长度,使得该操作可随时随地单人快速完成,无需多人协助,有效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货物运输的效率。
延伸臂组件结构形式简单,维护方便,在遇到例如狭长地形等限制情况下,即使堆高车无法驶入,也能够通过延长臂组件实现方便、快捷的正常完成货物的装卸和搬运工作,使得堆高车的应用场合更加广泛。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堆高车的货叉组件5还包括第二电源开关5104、第二控制器5111、第二滑动组件、连接组件、固定杆组5107,第二电源开关5104设置在支架501外部,延伸臂504为上部设置固定杆滑槽5106的开口管状结构,第二控制器5111、第二滑动组件、连接组件、固定杆组5107设置在延伸臂504的管状结构内部;
第二控制器5111设置在延伸臂504靠近横梁502的一端,第二滑动组件设置在延伸臂504 的另一端,连接组件设置在第二滑动组件上,固定杆组5107通过连接组件与第二滑动组件铰接,固定杆组5107能够以连接组件为轴,由固定杆滑槽5106从延伸臂504内翻出;
第二控制器5111通过第二电源开关5104与堆高车车载电源电性连接,第二滑动组件与第二控制器5111电性连接,第二控制器5111通过控制第二滑动组件,使第二滑动组件上的连接组件能够带动翻出的固定杆组5107在延伸臂504上直线运动。
第二滑动组件包括:第二滑动装置安装区5112、第二上支座5113、第二步进电机安装板 5114、第二步进电机5115、第二联轴器5116、第二下支座5117、导向轴5118、第二丝杆5119、第二基板5120、第二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121、第二直线轴承5122、第二丝杆螺母5123;第二基板5120固定在延伸臂504管状结构内部;第二步进电机5115通过第二步进电机安装板5114 固定在第二基板5120靠近第二控制器5111的一端,第二步进电机5115与第二控制器5111电性连接;第二滑动装置安装区5112设置在第二基板5120上第二步进电机5115远离第二控制器5111的另一侧;第二下支座5117固定在第二滑动装置安装区5112靠近第二步进电机5115 的一端,第二上支座5113固定在第二滑动装置安装区5112远离第二步进电机5115的一端;第二丝杆5119左右两侧各平行设置一根导向轴5118;第二丝杆5119的两端和一对导向轴5118 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上支座5113和第二下支座5117上;第二丝杆5119与第二下支座5117 连接的一端穿过第二下支座5117通过第二联轴器5116与第二步进电机5115的电机轴连接;第二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121设置在第二上支座5113和第二下支座5117之间,第二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121上固定设置第二丝杆螺母5123和一对第二直线轴承5122,一对第二直线轴承 5122分别设置在第二丝杆螺母5123左右两侧,第二丝杆5119穿过第二丝杆螺母5123,一对导向轴5118分别穿过一对第二直线轴承5122;连接组件固定在第二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121 上,第二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121通过连接组件与固定杆组5107铰接;
连接组件包括:90度铰链安装座5124和90度铰链5125;90度铰链安装座5124与第二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121固定连接;90度铰链5125一端与90度铰链安装座5124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杆组5107连接。固定杆组5107在使用时,能够以连接组件为轴,由固定杆滑槽5106从延伸臂504内翻出,使用后,以连接组件为轴,由固定杆滑槽6收回到延伸臂504中。
固定杆组5107包括下固定杆5126、延伸固定杆5128、固定孔5129、紧固螺栓5127;下固定杆5126为中空管状结构,延伸固定杆5128设置在下固定杆5126内部,下固定杆5126和延伸固定杆5128上均纵向设置若干个固定孔5129,当运输货物较高时,拉出延伸固定杆28,将紧固螺栓5127同时穿过固定杆5126和延伸固定杆5128上的固定孔5129,固定固定杆5126 和延伸固定杆5128,使固定杆组5107的长度能够适应货物需要。
为使货物固定得更加稳固,还可通过横向安全绳5208和两根平行设置的纵向安全绳5209 进一步固定货物。货叉组件5还设置安全绳固定环5203、横向安全绳5208、纵向安全绳5209;支架501外侧纵向固定若干个安全绳固定环5203;
当两根延伸臂504上的固定杆组5107翻出时,横向安全绳5208的两端分别连接不同固定杆组5107上的固定孔5129;纵向安全绳5209为平行设置的两根,每根纵向安全绳5209的两端分别穿过固定孔5129和与其同侧的支架501上的安全绳固定环5203,横向安全绳8和两根平行设置的纵向安全绳9在使固定杆组7的上部形成了U形保护区,进一步增强了紧固作用。
其他设置与实施例1相同。
在货物堆放在货叉组件5上后,操作工人将位于延伸臂504内部的固定杆组5107向上翻起,然后操作工人通过控制第二控制器,使得第二步进电机运作,第二步进电机工作过程中通过第二联轴器将电机轴的扭矩传递给第二丝杆,第二丝杆旋转带动第二丝杆螺母作直线运动,由于第二丝杆螺母与第二丝杆螺母安装滑块固定连接,第二丝杆螺母安装滑块又通过螺栓与 90度铰链安装座固定连接,而90度铰链安装座与固定杆组通过90度铰链固定连接,故第二丝杆螺母的直线运动传递转化为固定杆组的直线运动,当固定杆组与货物接触后起夹紧作用。当货物较高时,可打开固定杆组中的延伸固定杆,然后再利用横向安全绳和纵向安全绳连接固定杆组上设有的若干个固定孔与支架一侧设有的若干个安全绳固定环,进一步加强对货物的紧固作用。当货物需要卸载时,解下横向安全绳和纵向安全绳然后收起延伸固定杆,并将固定杆组向下翻转收入延长臂中。
本实施例的堆高车可固定货物的货叉组件操作便捷,在遇到颠簸路面及运输贵重或易碎货物时,仅需调节控制器即可控制货叉上的固定杆组自动的夹紧货物,降低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滑落而造成损坏,降低运输损失。
本实施例的堆高车可固定货物的货叉组件结构形式简单,维护方便,使得堆高车的应用场合更加广泛。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推高车设置折叠座椅40、主折叠区36、基板安装条37、基板38、基板滑槽39;
基板安装条37为2条,平行固定在行驶装置30的底部两侧;基板滑槽39设置在基板安装条37内侧;基板38安装在基板滑槽39内,能够延基板滑槽39往复滑动;
基板38表面设置主折叠区36;折叠座椅40包括座板4011、靠板4012、U型支撑杆放置槽4015、座板支撑杆放置槽4016、U型支撑杆4017、U型支撑杆支撑槽4018、立柱4019、支撑杆调节孔4020、锁紧螺栓4021、靠板滑槽4022、靠板调节孔4023、立柱固定铰链4024、座板支撑杆4025、座板调节槽4026;
U型支撑杆放置槽4015和座板支撑杆放置槽4016设置在主折叠区36表面,U型支撑杆4017 有2根,能够嵌合在U型支撑杆放置槽4015内,座板支撑杆4025能够嵌合在座板支撑杆放置槽4016内;
立柱4019有2根,一端分别通过立柱固定铰链4024与主折叠区36两侧顶端铰接;立柱 4019内侧设置靠板滑槽4022,靠板4012通过靠板滑槽4022可滑动连接在两根立柱4019之间;立柱4019下部纵向设置两个以上的支撑杆调节孔4020,立柱4019上部纵向设置若干个通孔,靠板滑槽4022上纵向设置若干个靠板调节孔4023;锁紧螺栓4021能够穿过通孔和靠板调节孔4023,固定靠板4012在立柱4019上的位置;主折叠区36上与立柱4019铰接的两侧壁设置U型支撑杆支撑槽4018,U型支撑杆4017一端支撑在U型支撑杆支撑槽4018内,另一端插入同侧的支撑杆调节孔4020内,能够固定立柱4019为竖直状态;座板支撑杆4025两端插入两立柱4019的支撑杆调节孔4020内,中部支撑在座板调节槽4026内,能够固定座板4011;折叠座椅40安装在主折叠区36上,折叠后嵌合在主折叠区36内。
其他设置与实施例1相同。
当工人需要打开折叠座椅时,首先从基板滑槽内将基板抽出,然后翻起立柱,从U型支撑杆放置槽内取出U型支撑杆,然后再利用U型支撑杆连接U型支撑杆支撑槽和支撑柱调节孔,从而起到将立柱固定为竖直状态的作用,之后通过锁紧螺栓和靠板调节孔、通孔的配合调节靠板的高度并固定,最后利用座板支撑杆和座板调节槽配合,固定座板为水平状态;使用结束后,依次拆下座板支撑杆、锁紧螺栓、U型支撑杆,放下立柱,将折叠座椅嵌合如主折叠区,并随基板,收进尾箱底部,节省空间。
本实施例堆高车设有座椅,可保证工人与堆高车之间相对静止,降低操作难度、节省工人体力、提高工作效率。座椅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以折叠,占空间小。

Claims (8)

1.一种新型堆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堆高车车包括液压抬升装置(1)、背板(2)、侧板(3)、导轨槽(4)、货叉组件(5)、行驶装置(30)、前轮(31)、前脚(32);所述侧板(3)为2个,固定在背板(2)两侧,所述导轨槽(4)固定在侧板(3)上;所述前脚(32)为2个,平行设置,分别连接在侧板(3)下端,所述前轮(31)连接在前脚(32)远离侧板(3)的一端下侧;
所述货叉组件(5)包括,支架(501)、横梁(502)、基臂(503)、延伸臂(504)、第一电源开关(5006)、第一控制器(5010)、第一滑动组件;
所述基臂(503)为2个,一端分别与横梁(502)的两端同向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滑动组件设置在基臂(503)上,所述基臂(503)通过第一滑动组件与延伸臂(504)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5010)设置在基臂(503)靠近横梁(502)一端的内部;
所述支架(501)为2个,各竖直固定在一对基臂(503)与横梁(502)的连接处;所述第一电源开关(5006)设置在支架(501)外部;所述第一控制器(5010)通过第一电源开关(5006)与堆高车车载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与第一控制器(5010)电性连接,第一控制器(5010)通过控制第一滑动组件,使延伸臂(504)能够在基臂(503)上直线运动;
所述液压抬升装置(1)包括设置在导轨槽(4)内侧的链条连接块(6)、链条(7)、滑轮(8)、液压杆外管(9)、液压杆内管(10)、滑轮轴(34),还包括油缸(11)、油管(12)、电机(13);
所述电机(13)设置在油缸(11)上;
所述油管(12)上端连接油缸(11),下端连接液压杆外管(9)的下端;
所述液压杆内管(10)设置在液压杆外管(9)内部;
所述滑轮(8)为2个,通过滑轮轴(34)连接;所述滑轮轴(34)中部与液压杆内管(10)上部垂直固定连接;
所述2个滑轮(8)外围均设置有链条(7);
所述链条(7)通过链条连接块(6)与设置在导轨槽(4)外部的横梁(502)连接,使液压抬升装置(1)带动货叉组件(5)沿导轨槽(4)上下滑动;
所述行驶装置(30)包括控制箱(16),所述控制箱(16)包括控制面板(24)、若干个控制按钮(25)、转向把手(27);所述控制面板(24)设置在控制箱(16)表面,所述控制按钮(25)设置在控制面板(24)上,所述转向把手(27)为2个,分别连接在控制箱(16)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堆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滑动装置安装区(5009)、第一基板(5013)、第一下支座(5014)、第一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015)、一对第一直线轴承(5016)、第一上支座(5017)、第一丝杆螺母(5018)、第一步进电机安装板(5019)、第一步进电机(5020)、第一联轴器(5021)、锁紧螺母(5022)、第一丝杆(5024)、一对导向杆(5025)、延伸臂安装滑块(5008);
所述第一基板(5013)固定在基臂(503)上;
所述第一步进电机(5020)通过第一步进电机安装板(5019)固定在第一基板(5013)靠近第一控制器(5010)的一端,所述第一步进电机(5020)与第一控制器(5010)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滑动装置安装区(5009)设置在第一基板(5013)上第一步进电机(5020)远离第一控制器(5010)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下支座(5014)固定在第一滑动装置安装区(5009)靠近第一步进电机(5020)的一端,第一上支座(5017)固定在第一滑动装置安装区(5009)远离第一步进电机(5020)的一端;
所述第一丝杆(5024)左右两侧各平行设置一根导向杆(5025);所述第一丝杆(5024)的两端和一对导向杆(502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上支座(5017)和第一下支座(5014)上;
所述第一丝杆(5024)与第一下支座(5014)连接的一端穿过第一下支座(5014)通过第一联轴器(5021)与第一步进电机(5020)的电机轴连接,所述锁紧螺母(5022)穿过第一丝杆(5024)设置在第一联轴器(5021)和第一下支座(5014)之间;
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015)设置在第一上支座(5017)和第一下支座(5014)之间,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015)上固定设置第一丝杆螺母(5018)和一对第一直线轴承(5016),所述一对第一直线轴承(5016)分别设置在第一丝杆螺母(5018)左右两侧,所述第一丝杆(5024)穿过第一丝杆螺母(5018),所述一对导向杆(5025)分别穿过一对第一直线轴承(5016);
所述延伸臂安装滑块(5008)平行于第一基板(5013)与第一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01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015)通过延伸臂安装滑块(5008)与延伸臂(50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堆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货叉组件(5)还包括第二电源开关(5104)、第二控制器(5111)、第二滑动组件、连接组件、固定杆组(5107),所述第二电源开关(5104)设置在支架(501)外部,所述延伸臂(504)为上部设置固定杆滑槽(5106)的开口管状结构,所述第二控制器(5111)、第二滑动组件、连接组件、固定杆组(5107)设置在延伸臂(504)的管状结构内部;
所述第二控制器(5111)设置在延伸臂(504)靠近横梁(502)的一端,所述第二滑动组件设置在延伸臂(504)的另一端,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第二滑动组件上,所述固定杆组(5107)通过连接组件与第二滑动组件铰接,所述固定杆组(5107)能够以连接组件为轴,由固定杆滑槽(5106)从延伸臂(504)内翻出;
所述第二控制器(5111)通过第二电源开关(5104)与堆高车车载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滑动组件与第二控制器(5111)电性连接,第二控制器(5111)通过控制第二滑动组件,使第二滑动组件上的连接组件能够带动翻出的固定杆组(5107)在延伸臂(504)上直线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堆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包括:第二滑动装置安装区(5112)、第二上支座(5113)、第二步进电机安装板(5114)、第二步进电机(5115)、第二联轴器(5116)、第二下支座(5117)、导向轴(5118)、第二丝杆(5119)、第二基板(5120)、第二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121)、第二直线轴承(5122)、第二丝杆螺母(5123);
所述第二基板(5120)固定在延伸臂(504)管状结构内部;
所述第二步进电机(5115)通过第二步进电机安装板(5114)固定在第二基板(5120)靠近第二控制器(5111)的一端,所述第二步进电机(5115)与第二控制器(5111)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滑动装置安装区(5112)设置在第二基板(5120)上第二步进电机(5115)远离第二控制器(5111)的另一侧;
所述第二下支座(5117)固定在第二滑动装置安装区(5112)靠近第二步进电机(5115)的一端,第二上支座(5113)固定在第二滑动装置安装区(5112)远离第二步进电机(5115)的一端;
所述第二丝杆(5119)左右两侧各平行设置一根导向轴(5118);所述第二丝杆(5119)的两端和一对导向轴(511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上支座(5113)和第二下支座(5117)上;
所述第二丝杆(5119)与第二下支座(5117)连接的一端穿过第二下支座(5117)通过第二联轴器(5116)与第二步进电机(5115)的电机轴连接;
所述第二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121)设置在第二上支座(5113)和第二下支座(5117)之间,所述第二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121)上固定设置第二丝杆螺母(5123)和一对第二直线轴承(5122),所述一对第二直线轴承(5122)分别设置在第二丝杆螺母(5123)左右两侧,所述第二丝杆(5119)穿过第二丝杆螺母(5123),所述一对导向轴(5118)分别穿过一对第二直线轴承(5122);
所述连接组件固定在第二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121)上,所述第二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121)通过连接组件与固定杆组(5107)铰接;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90度铰链安装座(5124)和90度铰链(5125);所述90度铰链安装座(5124)与第二丝杆螺母安装滑块(5121)固定连接;所述90度铰链(5125)一端与90度铰链安装座(5124)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杆组(510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堆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组(5107)包括下固定杆(5126)、延伸固定杆(5128)、固定孔(5129)、紧固螺栓(5127);所述下固定杆(5126)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延伸固定杆(5128)设置在下固定杆(5126)内部,所述下固定杆(5126)和延伸固定杆(5128)上均纵向设置若干个固定孔(5129),所述紧固螺栓(5127)同时穿过下固定杆(5126)和延伸固定杆(5128)上的固定孔(5129),下固定杆(5126)和延伸固定杆(5128);
所述货叉组件(5)还包括安全绳固定环(5203)、横向安全绳(5208)、纵向安全绳(5209);所述支架(501)外侧纵向固定若干个安全绳固定环(5203);
当两根延伸臂(504)上的固定杆组(5107)翻出时,所述横向安全绳(5208)的两端分别连接不同固定杆组(5107)上的固定孔(5129);所述纵向安全绳(5209)为平行设置的两根,每根纵向安全绳(5209)的两端分别穿过固定孔(5129)和与其同侧的支架(501)上的安全绳固定环(52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堆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装置(30)还包括转向杆(14)、后上板(15)、蓄电池安装板(17)、蓄电池(18)、合页(19)、踏板(20)、减速电机安装板(21)、减速电机(22)、后轮(23)、后轮轴(33);
所述后轮(23)为2个,通过后轮轴(33)连接;
所述转向杆(14)上端连接控制箱(16),下端与后轮轴(33)中部垂直连接;
所述转向杆(14)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后上板(15)、蓄电池安装板(17)、合页(19),所述后上板(15)和蓄电池安装板(17)同向设置,所述合页(19)与后上板(15)和蓄电池安装板(17)反向设置;所述蓄电池(18)安装在蓄电池安装板(17)上,所述踏板(20)安装在合页(19)上;
所述减速电机安装板(21)固定在后轮轴(33)的一侧,所述减速电机(22)安装在减速电机安装板(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堆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堆高车还包括折叠座椅(40)、基板安装条(37)、基板(38)、基板滑槽(39);
所述基板安装条(37)为2条,平行固定在行驶装置(30)的底部两侧;
所述基板滑槽(39)设置在基板安装条(37)内侧;
所述基板(38)安装在基板滑槽(39)内,能够延基板滑槽(39)往复滑动;
所述基板(38)表面设置主折叠区(36);所述折叠座椅(40)包括座板(4011)、靠板(4012)、U型支撑杆放置槽(4015)、座板支撑杆放置槽(4016)、U型支撑杆(4017)、U型支撑杆支撑槽(4018)、立柱(4019)、支撑杆调节孔(4020)、锁紧螺栓(4021)、靠板滑槽(4022)、靠板调节孔(4023)、立柱固定铰链(4024)、座板支撑杆(4025)、座板调节槽(4026);
所述U型支撑杆放置槽(4015)和座板支撑杆放置槽(4016)设置在主折叠区(36)表面,所述U型支撑杆(4017)有2根,能够嵌合在U型支撑杆放置槽(4015)内,所述座板支撑杆(4025)能够嵌合在座板支撑杆放置槽(4016)内;
所述立柱(4019)有2根,一端分别通过立柱固定铰链(4024)与主折叠区(36)两侧顶端铰接;
所述立柱(4019)内侧设置靠板滑槽(4022),所述靠板(4012)通过靠板滑槽(4022)可滑动连接在两根立柱(4019)之间;所述立柱(4019)下部纵向设置两个以上的支撑杆调节孔(4020),所述立柱(4019)上部纵向设置若干个通孔,所述靠板滑槽(4022)上纵向设置若干个靠板调节孔(4023);所述锁紧螺栓(4021)能够穿过通孔和靠板调节孔(4023),固定靠板(4012)在立柱(4019)上的位置;
所述主折叠区(36)上与立柱(4019)铰接的两侧壁设置U型支撑杆支撑槽(4018),所述U型支撑杆(4017)一端支撑在U型支撑杆支撑槽(4018)内,另一端插入同侧的支撑杆调节孔(4020)内,能够固定立柱(4019)为竖直状态;
所述座板支撑杆(4025)两端插入两立柱(4019)的支撑杆调节孔(4020)内,中部支撑在座板调节槽(4026)内,能够固定座板(4011);
所述折叠座椅(40)安装在主折叠区(36)上,折叠后嵌合在主折叠区(36)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堆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24)上设置显示屏(26),所述控制按钮(25)包括减速电机控制按钮和液压抬升装置启动按钮。
CN201820845013.2U 2018-06-01 2018-06-01 一种新型堆高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329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45013.2U CN208932914U (zh) 2018-06-01 2018-06-01 一种新型堆高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45013.2U CN208932914U (zh) 2018-06-01 2018-06-01 一种新型堆高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32914U true CN208932914U (zh) 2019-06-04

Family

ID=66714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4501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32914U (zh) 2018-06-01 2018-06-01 一种新型堆高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329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1194A (zh) * 2018-06-01 2018-11-16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便于控制的电动堆高动力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1194A (zh) * 2018-06-01 2018-11-16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便于控制的电动堆高动力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09847B (zh) 一种自平衡式多功能搬运车
CN108058736A (zh) 一种推杆式爬楼梯助力小车
CN114013975A (zh) 一种多自由度货物翻转转运装置
CN106741275B (zh) 滑动式升降越障机器人
CN108821194A (zh) 一种便于控制的电动堆高动力车
CN208932914U (zh) 一种新型堆高车
CN205772106U (zh) 子母电动传送平台系统
CN105217413B (zh) 变坡度斜向运行容器自动调平装置及方法
CN212605230U (zh) 一种应用于进料小车的升降式转向装置
CN212403372U (zh) 一种护栏运输安装车
CN110814732B (zh) 一种车架自动翻转机
CN209922141U (zh) 集成化激光自动上下料机构
CN105836631B (zh) 一种子母装卸机
CN217731910U (zh) 布卷运输装置
CN106744512A (zh) 多用轻便物流车
CN110482442A (zh) 一种超薄举升全向agv
CN106629161B (zh) 一种纸垛翻转机构
CN103551830B (zh) 全自动侧围下线装框系统
CN212315456U (zh) 全自动高升程搬运车
CN214780120U (zh) 一种带有滚筒小车的提升装置
CN112045339B (zh) 一种铁路货车车体焊接系统
CN212126499U (zh) 一种自动举升机
CN209890684U (zh) 一种铝材回火设备
CN220764447U (zh) 一种周转专用装置
CN113148430A (zh) 底架存放架以及底架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