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30151U - 一种气缸座圈拆卸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缸座圈拆卸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30151U
CN208930151U CN201821766271.8U CN201821766271U CN208930151U CN 208930151 U CN208930151 U CN 208930151U CN 201821766271 U CN201821766271 U CN 201821766271U CN 208930151 U CN208930151 U CN 2089301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ody
seat ring
collar member
cylinde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6627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世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Yingming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Yingming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Yingming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Yingming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6627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301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301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301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缸座圈拆卸结构,包括:移动架,所述移动架包括整体呈“n”形的第一架体、安装于第一架体侧面的限转杆和取圈件;支撑在气缸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呈“n”形的第二架体以及分别固定在第二架体两端的接触头,第二架体位于第一架体下方且第二架体所在平面与第二架体所在平面垂直;呈“T”形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通过第一架体上部开设的螺纹孔与其螺纹配合,转动杆端部伸入至第一架体内并朝向第二架体上部,以当转动远离第一架体的转动杆端部时转动杆另一端能抵在第二架体上,并配合第一架体两端的取圈件能将座圈拔出座圈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在轻易取下座圈的同时不会使气缸变形。

Description

一种气缸座圈拆卸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气缸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缸座圈拆卸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为汽车的移动提供动力,汽车的的发动机的好坏对于汽车动力、环保以及是否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汽车发动机的原理主要是汽油、柴油或天然气在密封的气缸内燃烧,致使气缸内的空气膨胀推动活塞做功,进而转化为汽车驱动所需的机械动力。汽车发动机的结构都是为能量转换服务的,其中就包括安装在气缸盖上的座圈,座圈的作用体现在,当发动机工作时,气门座圈能承受高速冲击以及密封气门,同时能够传递气门的热量。
由于气门座圈与气门座是过盈配合,气门座位于气缸上,气缸是一种中部空心的结构,现有技术取下气门座圈的方式通常是使用锤子敲打一个对准座圈的底部的圆柱形铁柱,使得座圈被缓慢的被敲出气门座座圈孔中,这样避免锤子直接敲击座圈导致气缸变形,但是这样的方式既耗时效率也非常低,目前急需一种能够快速方便的拆卸座圈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当前座圈拆卸既不方便效率也低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气缸座圈拆卸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气缸座圈拆卸结构,包括:
移动架,所述移动架包括整体呈“n”形的第一架体、安装于第一架体侧面的限转杆和取圈件取圈件,所述第一架体的两个支脚伸入至座圈孔内部且第一架体上部露出座圈孔外,所述取圈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第一架体的两个支脚端部并位于座圈孔内的座圈下方;
支撑在气缸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呈“n”形的第二架体以及分别固定在第二架体两个支脚端部的接触头,第二架体位于第一架体下方且第二架体所在平面与第二架体所在平面垂直,所述接触头抵在座圈孔周围的气缸本体上;
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通过第一架体上部开设的螺纹孔与其螺纹配合,转动杆的其中一端部径直贯穿第一架体后抵在第二架体上,以当旋拧转动杆另一端端部时驱动第一架体抬升使得取圈件作用于座圈而取圈件将座圈拔出座圈孔。
进一步地,所述取圈件为自适应取圈件,取圈件包括中部开设有安装腔的安装盘、位于安装腔内的两弹簧以及两卡头;
所述安装腔中部设置有一将安装腔分成两部分的分隔壁,所述两弹簧一端与一卡头连接另一端均抵在安装腔内的分隔壁上,两卡头与弹簧连接的端部均位于安装腔内,且在弹簧作用下两卡头未连接弹簧的端部能对称地伸出安装腔,并抵在座圈孔孔壁上且位于座圈下部;其中,所述取圈件通过安装盘与第一架体的两个支脚端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两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分别位于第二架体两侧的连接杆和套筒,所述连接杆固定于第二架体两侧,另一端分别与套在第一架体上的两套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包括螺杆和与其垂直连接的横杆,所述螺杆远离第一架体的端部设置成多边形状,所述横杆上开设有与螺杆端部形状匹配的孔洞并与螺杆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两接触头上均设计有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盘上开设有两孔洞,所述第一架体两端能插入安装盘上开设的两孔洞,第一架体通过两端连接的两螺母与安装盘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体积较小不会占据过大的空间,利用杠杆原理转动转动杆便能缓慢地将气缸座圈孔内的座圈拔出来,同时不会造成气缸本体的变形,保护了气缸形状;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取圈件,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座圈孔径,适用范围较广,不必更换不同的设备;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设计,即支撑架、转动杆和移动架都是连接在一起的,避免了不使用时丢失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A剖视图。
附图标记:移动架1、第一架体11、限转杆12、取圈件13、安装盘131、弹簧132、卡头133、分隔壁134、螺母14、支撑架2、第二架体21、接触头22、磁铁221、连接杆 23、套筒24、转动杆3、螺杆31、横杆32、座圈4、气缸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一种气缸座圈拆卸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用于拔出座圈4的移动架,如图 3所示,所述移动架包括整体呈“n”形的第一架体11、安装于第一架体11侧面的限转杆 12和取圈件13,所述第一架体11两端伸入至座圈4内部且第一架体11上部露出座圈4 外,所述取圈件13能进入座圈孔内且取圈件13与第一架体11两端连接,具体为,取圈件 13从图1中的座圈孔下方伸入气缸内,以使得取圈件13能卡在座圈4下方,移动架1能在转动杆3转动的情况下实现逐渐地远离气缸5,由于在转动转动杆3的过程中不能避免第一架体11转动,为了限制第一架体11转动故在其侧面设计限转杆12,使用时用手抓住限转杆12防止第一架体11转动即可,而取圈件13可以是一个铁板上开设两个孔洞,铁板尺寸大于座圈4内径但是小于座圈孔内径即可;支撑在气缸5上的支撑架2,如图4所示,支撑架2还能使得移动架1被支撑在气缸5上,当下述的转动杆3转动时可以将移动杆推离气缸5,所述支撑架2包括呈“n”形的第二架体21以及分别固定在第二架体21两端的接触头22,第二架体21位于第一架体11下方且第二架体21所在平面与第二架体21所在平面垂直,两平面垂直即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21垂直,使得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 21能错开以实现各自的功能;呈“T”形的转动杆3,所述转动杆3通过第一架体11上部开设的螺纹孔与其螺纹配合,转动杆3端部伸入至第一架体11内并朝向第二架体21上部,以当转动远离第一架体11的转动杆3端部时转动杆3另一端能抵在第二架体21上,并配合第一架体11两端的取圈件13能将座圈4拔出座圈孔,转动杆3用于将移动架1推离气缸5,成为移动架1移动的动力,转动杆3与第一架体11螺纹配合,其端部抵在第二架体 21的上部即可。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取圈件13为自适应取圈件13,即取圈件13能根据座圈孔的大小调整自己的大小,所述取圈件13包括中部开设有安装腔的安装盘131、位于安装腔内的两弹簧132以及两卡在座圈4下方的卡头133;所述安装腔中部设置有一将安装腔分成两部分的分隔壁134,所述两弹簧132一端与一卡头133连接另一端均抵在安装腔内的分隔壁134上,两卡头133与弹簧132连接的端部均位于安装腔内,且在弹簧132作用下两卡头133远离安装盘131的端部能对称地伸出安装腔,并抵在座圈4下部,使用时将取圈件13从座圈孔下方放入,这样安装盘131上的卡头133能卡在座圈4下方,并且卡头133能根据座圈孔的直径调整,这样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更多不同直径座圈4的拆卸工作,应用的范围更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2还包括两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分别位于第二架体21 两侧的连接杆23和套筒24,所述连接杆23固定于第一架体11两侧,另一端分别与套在第一架体11上的两套筒24连接,使用连接装置使得支撑架2不会相对移动架1转动,同时能使得移动架1和支撑架2成为一体,这里套筒24应与第一架体11间隙配合,以便套筒24能在第一架体11上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3包括螺杆31和与其垂直连接的横杆32,所述螺杆31远离第一架体11的端部设置成多边形状,所述横杆32上开设有与螺杆31端部形状匹配的孔洞并与螺杆31可拆卸连接,这样转动杆3上的横杆32便能拆下,便于放置和收纳。
进一步地,所述两接触头22上均设计有磁铁221,这样当把两个接触头22放在铁质的气缸5上时,便能防止支撑架2移动,作用等同于连接装置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盘131上开设有两孔洞,所述第一架体11两端能插入安装盘131 上开设的两孔洞,第一架体11通过两端连接的两螺母14与安装盘131连接,这样,使用时可以调整两个螺母14的到转动杆3的距离,使得不同高度的座圈4均能被取下。
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使用方法为【仅仅提供一种可行的使用方法,但是不限于此种方法】,先将移动架1上的取圈件13拆掉,把移动架1从座圈4上方穿进座圈4孔内,使得移动架1上部露出座圈4,同时支撑架2的接触头22抵在气缸5上表面,再使用螺母14 把取圈件13固定好,安装好转动杆3便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当取下本实用新型拆卸结构时,可反向操作上述步骤。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气缸座圈拆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架,所述移动架包括整体呈“n”形的第一架体、安装于第一架体侧面的限转杆和取圈件取圈件,所述第一架体的两个支脚伸入至座圈孔内部且第一架体上部露出座圈孔外,所述取圈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第一架体的两个支脚端部并位于座圈孔内的座圈下方;
支撑在气缸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呈“n”形的第二架体以及分别固定在第二架体两个支脚端部的接触头,第二架体位于第一架体下方且第二架体所在平面与第二架体所在平面垂直,所述接触头抵在座圈孔周围的气缸本体上;
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通过第一架体上部开设的螺纹孔与其螺纹配合,转动杆的其中一端部径直贯穿第一架体后抵在第二架体上,以当旋拧转动杆另一端端部时驱动第一架体抬升使得取圈件作用于座圈而取圈件将座圈拔出座圈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缸座圈拆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圈件为自适应取圈件,取圈件包括中部开设有安装腔的安装盘、位于安装腔内的两弹簧以及两卡头;
所述安装腔中部设置有一将安装腔分成两部分的分隔壁,所述两弹簧一端与一卡头连接另一端均抵在安装腔内的分隔壁上,两卡头与弹簧连接的端部均位于安装腔内,且在弹簧作用下两卡头未连接弹簧的端部能对称地伸出安装腔,并抵在座圈孔孔壁上且位于座圈下部;其中,所述取圈件通过安装盘与第一架体的两个支脚端部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气缸座圈拆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两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分别位于第二架体两侧的连接杆和套筒,所述连接杆固定于第二架体两侧,另一端分别与套在第一架体上的两套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缸座圈拆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包括螺杆和与其垂直连接的横杆,所述螺杆远离第一架体的端部设置成多边形状,所述横杆上开设有与螺杆端部形状匹配的孔洞并与螺杆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缸座圈拆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接触头上均设计有磁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缸座圈拆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盘上开设有两孔洞,所述第一架体两端能插入安装盘上开设的两孔洞,第一架体通过两端连接的两螺母与安装盘连接。
CN201821766271.8U 2018-10-27 2018-10-27 一种气缸座圈拆卸结构 Active CN2089301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66271.8U CN208930151U (zh) 2018-10-27 2018-10-27 一种气缸座圈拆卸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66271.8U CN208930151U (zh) 2018-10-27 2018-10-27 一种气缸座圈拆卸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30151U true CN208930151U (zh) 2019-06-04

Family

ID=66726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66271.8U Active CN208930151U (zh) 2018-10-27 2018-10-27 一种气缸座圈拆卸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301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53411U (zh) 一种用于安装衬套与工件过盈配合的压装装置
CN103029099B (zh) 内燃机缸套快速拆装工具
US2573567A (en) Pump and ram hydraulic lifting device
CN208930151U (zh) 一种气缸座圈拆卸结构
CN107553397B (zh) 一种汽车柴油燃油泵油箱盖拆装器
CN207432110U (zh) 一种柴油机气缸盖气门阀座拆卸工具
CN204195663U (zh) 一种多功能电极帽拆卸安装装置
CN210998484U (zh) 柴油机液压阀座拉拔工具
CN209239931U (zh) 一种泵体端盖拆卸装置
CN210819362U (zh) 一种发动机曲轴轴承盖拆卸工具
CN205552398U (zh) 一种油田柱塞式注水泵阀体取出工具
CN213717802U (zh) 多功能电机部件拆卸工装
CN201632813U (zh) 内装轴承拉拔器
CN103879476A (zh) 无火花汽车油箱刺破机
CN107627501A (zh) 一种橡胶制品脱模机
CN104196943B (zh) 一种用于油压拆卸圆锥面过盈联结的空气缓冲装置
RU130363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плотнения и разуплотнения крышек напорных резервуаров
CN215240590U (zh) 一种气门座圈拆卸工具
CN220445670U (zh) 一种蓄能器用排污阀钢丝挡圈装配工装
CN218363224U (zh) 内燃机车柴油机缸头阀口拆卸工装
CN219005900U (zh) 一种变速箱油封拆除器
CN209699012U (zh) 新型气门弹簧压缩器
CN212445019U (zh) 一种发动机点火线圈护套的取出工具
CN220761603U (zh) 一种机油控制阀滤网组件快速拆除装置
CN109795270A (zh) 一种便携式装甲车轮胎拆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