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29855U - 一种立式端面磨床外环底座的升降装置及磨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式端面磨床外环底座的升降装置及磨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29855U
CN208929855U CN201821597955.XU CN201821597955U CN208929855U CN 208929855 U CN208929855 U CN 208929855U CN 201821597955 U CN201821597955 U CN 201821597955U CN 208929855 U CN208929855 U CN 208929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nding machine
piston bar
outer ring
double end
lif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9795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文光
丁爱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Braider Machine To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Braider Machine To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Braider Machine To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Braider Machine To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9795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29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29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298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端面磨床外环底座的升降装置及磨床,其中的升降装置包括:双头升降气缸和限位元件。双头升降气缸用于设置在立式端面磨床的设备底座的内部,双头升降气缸的两端分别伸出有上部活塞杆和下部活塞杆,上部活塞杆用于与所述立式端面磨床的外环升降座相连,下部活塞杆上设置有限位元件。设备底座上对应于所述双头升降气缸的所在位置开设有开孔。通过采用双头升降气缸和限位元件的结构,无需改变升降装置的安装位置也能够调节外环升降座的上升高度,从而简化了高度调节操作,节约了作业时间和人力。

Description

一种立式端面磨床外环底座的升降装置及磨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床外环底座的升降装置及磨床,尤其是涉及一种立式端面磨床的外环底座的升降装置及磨床,属于磨床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立式端面磨床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大多数的立式端面磨床是使用高速旋转的砂轮进行磨削加工,少数的是使用油石、砂带等其他磨具和游离磨料进行加工。现有立式端面磨床通常由上盘结构和下盘结构构成,其中的上盘结构主要包括旋转臂和上工作盘;参照图1A和1B所示,下盘结构通常包括:设备底座11、单头升降气缸12、外环升降座13、下工作盘14和升降柱14A。其中,单头升降气缸12设置在设备底座11的内部,单头升降气缸12通过上部活塞杆与外环升降座13相连,下工作盘14通过升降柱14A与设备底座11相连。
在进行工件加工时,工件置于载具51上,载具51置于下工作盘14上,分别与驱动轴52的外缘和下工作盘14的内缘相切,通过升降气缸12的上部活塞杆的升降带动外环升降座13升降,使外环升降座13的弧线与下工作盘14的弧线拼接成完整的圆形。
由于工件的厚度不同,在每次加工之前都需要将下工作盘14的高度通过升降柱14A调节到合适的位置进行加工。具体地,通常单头升降气缸12只有一侧伸出有活塞杆,即上部活塞杆。当单头气缸进气时,上部活塞杆受空气的压力伸出,直到气缸最大行程处;当气缸排气时,上部活塞杆受到重力和外环升降座13的压力而收缩至气缸最小行程处。
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立式端面磨床上工作盘(图中未示出)的下降行程是固定的,当置于下工作盘14上的被加工工件不能实现与上工作盘和下工作盘14之间的紧密贴合时,需要及时调整下工作盘14和外环升降座13的高度。而现有的外环升降座13是依靠单头气缸的上部活塞杆控制其升降,单头升降气缸12只具有固定行程,无法根据进气量实现行程的实时控制,即不能随意控制上部活塞杆的伸出量,只能通过调节单头气缸的位置来适应工件的厚度变化。调节的过程很复杂,费时费力,对生产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和技术弊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涉及一种立式端面磨床外环底座的升降装置,其中包括:双头升降气缸和限位元件;
其中,所述双头升降气缸用于设置在所述立式端面磨床的设备底座的内部,所述双头升降气缸的两端分别伸出有上部活塞杆和下部活塞杆,所述上部活塞杆用于与所述立式端面磨床的外环升降座相连,所述下部活塞杆上设置有所述限位元件。可选地,所述限位元件为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螺合在所述下部活塞杆上预先加工好的螺纹上。
可选地,上部活塞杆与外环升降座的连接方式,所述上部活塞杆与所述外环升降座之间通过连接螺柱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螺柱两端分别具有中空部,所述中空部具有内螺纹,通过该内螺纹分别与所述外环升降座的连接杆上的外螺纹和所述双头升降气缸的上部活塞杆上的外螺纹相螺合。
可选地,所述上部活塞杆上还可以进一步设置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螺合在所述上部活塞杆上,与所述连接螺柱相抵接。
可选地,所述锁紧螺母有多个,并排螺合在所述上部活塞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包含上述升降装置的立式端面磨床,包括所述设备底座和所述外环升降座,所述设备底座上对应于所述双头升降气缸的所在位置开设有开孔。
可选地,所述开孔有多个,分别开设在所述设备底座的不同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采用双头升降气缸和限位元件的结构,无需改变升降装置的安装位置也能够调节外环升降座的上升高度,从而简化了高度调节操作,节约了作业时间和人力。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记载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A为现有技术中立式端面磨床的下盘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中下工作盘14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立式端面磨床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外环升降座13与双头升降气缸21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立式端面磨床的下盘结构示意图。
其中:
11为设备底座;12为单头升降气缸;13为外环升降座;14为下工作盘;14A为升降柱;14B为外环齿柱;
21为双头升降气缸;21A为上部活塞杆;21B为下部活塞杆;22为限位元件;
31为连接螺柱;32为锁紧螺母;
41为开孔;
51为载具;52为驱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分别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的改进在于采用升降装置代替现有的单头升降气缸12。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立式端面磨床外环底座的升降装置包括双头升降气缸21和限位元件22。双头升降气缸21设置在设备底座11的内部,双头升降气缸21的两端分别伸出有上部活塞杆21A和下部活塞杆21B,上部活塞杆21A与外环升降座13相连,下部活塞杆21B上设置有限位元件22。
其中,上述双头升降气缸21可以通过长螺栓固定在设备底座11内部,例如,长螺栓的规格可以为M10。上述上部活塞杆21A和下部活塞杆21B可以为贯穿双头升降气缸21两端的一根活塞杆,也可以为分别伸出双头升降气缸21两端的两根活塞杆,其具体结构不做特别限定。
上述限位元件22用来限制双头升降气缸21的上升行程,具体可以为限位螺母,螺合在下部活塞杆21B上预先加工好的螺纹上。限位元件22与双头升降气缸21之间的距离即为双头升降气缸21的上升行程。当限位元件22往下旋出时,与双头升降气缸21的距离变大,即上升行程增大;当限位元件22往上旋入时,与双头升降气缸21间的距离变小,即上升行程减小;当限位元件22与双头升降气缸21相接触时,上部活塞杆21A即使在气压的作用下,也无法产生上升位移。
载具51外缘设有齿形槽,下工作盘14外缘设置有外环(图中未标记),外环上伸出有外环齿柱14B,载具51外缘的齿形槽与外环齿柱14B相配合,驱动轴52和外环齿柱14B的运动带动载具51的移动。
当被加工的工件较厚时,相应的载具51变厚,外环齿柱14B的长度也需要增加。而外环齿柱14B的长度是固定的,这时,就需要及时地增加外环和外环升降座13的高度。
当被加工的工件较薄时,相应的载具51变薄,外环齿柱14B的长度也需要减少。而外环齿柱14B的长度是固定的,这时,就需要及时地降低外环和外环升降座13的高度。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立式端面磨床外环底座的升降装置通过采用双头升降气缸21和限位元件22的结构,无需改变升降装置的安装位置也能够调节外环升降座13的上升高度,从而简化了高度调节操作,节约了作业时间。
实施例二:
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进一步提供了上部活塞杆21A与外环升降座13的连接方式。具体地,参照图所示,在上部活塞杆21A与外环升降座13之间设置有连接螺柱31。连接螺柱31上端设有螺纹孔,通过螺栓(图中未示出)与外环升降座13进行连接,例如,螺栓的规格可以为M12;连接螺柱31下端具有中空部,中空部具有内螺纹,通过该内螺纹与双头升降气缸21的上部活塞杆21A上的外螺纹相螺合,从而将外环升降座13与上部活塞杆21A相连接。
另外,在上部活塞杆21A上还可以进一步设置有锁紧螺母32,锁紧螺母32螺合在上部活塞杆21A上,与连接螺柱31相抵接,从而将连接螺柱31锁紧,使得连接螺柱31和上部活塞杆21A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固。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连接螺柱31从而实现了上部活塞杆21A与外环升降座13之间的连接,并且还通过设置锁紧螺母32将连接螺柱31锁紧,限制连接螺柱31在工件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旋转位移。
实施例三:
参照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立式端面磨床的下盘结构中,在设备底座11上对应于双头升降气缸21的所在位置开设有开孔41。
现有技术中,由于单头升降气缸12是安装在设备底座11内的,在对单头升降气缸12进行安装、拆卸时,就要求技术人员进入设备底座11内部来重新固定单头升降气缸12的位置,不但费时费力,而且由于设备底座11内部空间有限且零部件众多,用扳手等工具对气缸施加紧固力矩时也非常不方便。
而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开孔41,在安装、拆卸双头升降气缸21时仅需要经由开孔41对双头升降气缸21进行操作即可,而无需技术人员进入设备底座11内部进行操作,省时省力,方便快捷。具体地,在对双头升降气缸21进行安装、拆卸操作时,可以从开孔41处通过使用四个大小规格相同的固定螺柱(图中未示出)将双头升降气缸21固定于设备底座11的内部。
在调节外环升降座13的高度时,可以通过开孔41对连接在双头升降气缸下端活塞杆21B上的限位元件22进行调节,将外环升降座13的高度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以实现被加工工件与上工作盘(图中未示出)、下工作盘14紧密的贴合,使调节操作方便快捷。
在检修设备时,可以通过开孔41对位于设备底座11内部的零部件进行检查和维修,过程简捷,操作方便。
通过该升降气缸开孔41还可以方便地观测到双头升降气缸21的运动情况,以便于实时监测双头升降气缸21的运转状况。
另外,开孔41可以有多个,分别开设在所述设备底座11的不同侧面上。通过设置多个开孔41,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双头升降气缸21进行操作,使得操作更加便捷。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开孔41,方便了对双头升降气缸21的安装、拆卸、调节、检修以及观测等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立式端面磨床外环底座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头升降气缸(21)和限位元件(22);
其中,所述双头升降气缸(21)设置在所述立式端面磨床的设备底座(11)的内部,所述双头升降气缸(21)的两端分别伸出有上部活塞杆(21A)和下部活塞杆(21B),所述上部活塞杆(21A)与所述立式端面磨床的外环升降座(13)相连,所述下部活塞杆(21B)上设置有所述限位元件(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元件(22)为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螺合在所述下部活塞杆(21B)上的螺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活塞杆(21A)与所述外环升降座(13)之间通过连接螺柱(3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柱(31)两端分别具有中空部,所述中空部具有内螺纹,通过该内螺纹分别与所述外环升降座(13)的连接杆上的外螺纹和所述双头升降气缸(21)的上部活塞杆(21A)上的外螺纹相螺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活塞杆(21A)上还设置有锁紧螺母(32),所述锁紧螺母(32)螺合在所述上部活塞杆(21A)上,与所述连接螺柱(31)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母(32)有多个,并排螺合在所述上部活塞杆(21A)上。
7.一种立式端面磨床,包括所述设备底座(11)和所述外环升降座(13),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端面磨床还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升降装置,所述设备底座(11)上对应于所述升降装置中的双头升降气缸(21)的所在位置开设有开孔(4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端面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41)有多个,分别开设在所述设备底座(11)的不同侧面上。
CN201821597955.XU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立式端面磨床外环底座的升降装置及磨床 Active CN208929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97955.XU CN208929855U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立式端面磨床外环底座的升降装置及磨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97955.XU CN208929855U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立式端面磨床外环底座的升降装置及磨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29855U true CN208929855U (zh) 2019-06-04

Family

ID=66723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97955.XU Active CN208929855U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立式端面磨床外环底座的升降装置及磨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298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1530A (zh) * 2022-03-10 2022-06-03 苏州维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度调节装置、主轴机构、加工设备及吸屑罩高度调节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1530A (zh) * 2022-03-10 2022-06-03 苏州维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度调节装置、主轴机构、加工设备及吸屑罩高度调节方法
CN114571530B (zh) * 2022-03-10 2024-03-15 苏州维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度调节装置、主轴机构、加工设备及吸屑罩调节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14839B (zh) 空气压缩机的气阀板加工设备
CN205237956U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气缸套的拆装工具
CN207548345U (zh) 一种对轴承内外圈进行同时打磨的装置
CN109331930A (zh) 一种自动化研磨机
CN208929855U (zh) 一种立式端面磨床外环底座的升降装置及磨床
CN107617977A (zh) 砂轮快速更换装置
CN103317455B (zh) 一种容器快速夹紧机构
CN205852854U (zh) 一种轮胎切割装置
CN210412969U (zh) 紧固件生产用仿形切割机
CN208906259U (zh) 一种非标准零部件加工模具
CN2850754Y (zh) 下主轴水平方向前后调节的滚型机
CN109262452A (zh) 一种工具磨床主轴径向及上下调节装置
CN206190505U (zh) 一种可调节冲程长度曲柄双连杆结构
CN209110763U (zh) 一种应用于活塞环生产加工用内外角的打磨装置
CN206544139U (zh) 卧式隔膜压缩机气缸的专用拆卸工具
CN102989855A (zh) 一种法兰制造工具
CN103551625B (zh) 用于加工柴油机气缸头气门座阀口的装置
CN203696446U (zh) 高精度自旋转工作台
CN208246702U (zh) 一种环形球面瓦瓦枕取出工具
CN207656474U (zh) 一种数控气动升降磨头
CN207288785U (zh) 一种摆碾铆接机
CN207593527U (zh) 用于异形晶振片生产加工的研磨装置
CN206952063U (zh) 一种轮辋滚型机成型导向装置
CN109465474A (zh) 一种节气门体法兰面螺栓过孔加工装置
CN204195513U (zh) 一种磨头上的紧固砂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