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18908U - 轴流风轮、风轮组件、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轴流风轮、风轮组件、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18908U
CN208918908U CN201821735134.8U CN201821735134U CN208918908U CN 208918908 U CN208918908 U CN 208918908U CN 201821735134 U CN201821735134 U CN 201821735134U CN 208918908 U CN208918908 U CN 2089189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hub
axial
segment
central axis
flow wind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3513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乾坤
王锡栋
凌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3513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189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189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189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流风轮、风轮组件、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轴流风轮包括:轮毂;以及多个叶片,多个叶片沿轮毂的周向方向间隔排布,叶片的轮廓边缘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前缘、外缘、尾缘和叶根,叶根与轮毂连接,在轮毂的转动方向上,前缘位于尾缘的前侧,在从尾缘至前缘的方向上,外缘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一段与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小于等于第二段与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且在从尾缘至前缘的方向上,第二段与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轴流风轮,可以降低叶片的外缘与导流圈配合处风量的泄露,提高风量,提高送风效率,且可以降低噪声。

Description

轴流风轮、风轮组件、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轴流风轮、风轮组件、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室外轴流风机中轴流风轮与导风圈配合实现高效送风。但是,相关技术中的风轮的叶顶处,风量泄露偏大,风量偏小,送风效率低,噪声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轴流风轮,所述轴流风轮可以降低叶片的外缘与导流圈配合处风量的泄露,提高风量,提高送风效率,且可以降低噪声。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风轮组件,所述风轮组件包括上述轴流风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上述风轮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空调室外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流风轮,包括:轮毂;以及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沿所述轮毂的周向方向间隔排布,所述叶片的轮廓边缘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前缘、外缘、尾缘和叶根,所述叶根与所述轮毂连接,在所述轮毂的转动方向上,所述前缘位于所述尾缘的前侧,在从所述尾缘至所述前缘的方向上,所述外缘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段与所述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且在从所述尾缘至所述前缘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段与所述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流风轮,通过使叶片的外缘在从尾缘至前缘的方向上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一段与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小于第二段与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且在从尾缘至前缘的方向上,第二段与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当轴流风轮与导流圈配合时,第一段可以位于导流圈内且与直线段相对,第二段可以位于导流圈内且与其中一个扩口段相对。可以使得在导流圈的直线段和扩口段叶片的外缘与导流圈之间的间隙均保证合理的范围内,降低叶片的外缘与导流圈配合处风量的泄露,提高风量,提高送风效率,且可以降低噪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段上任意相邻两点中的靠近所述前缘的一点与所述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靠近所述尾缘的一点与所述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从所述尾缘至所述前缘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段与所述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从所述尾缘至所述前缘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段与所述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一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从所述尾缘至所述前缘的方向上,所述第三段与所述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从所述尾缘至所述前缘的方向上,所述第三段与所述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缘与所述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为Dmax,所述外缘与所述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为Dmin,且满足:1.01≤Dmax/Dmin≤1.0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轮毂的轴向两端面中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有沿所述轮毂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加强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轮毂的轴向一端的端面设有多个所述加强筋时,所述加强筋分为多组,多组所述加强筋与多个所述叶片一一对应,每组所述加强筋包括相同数量的加强筋,且多组所述加强筋沿所述轮毂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当每组所述加强筋包括多个所述加强筋时,每组内的多个所述加强筋均匀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组所述加强筋包括所述加强筋的个数为N,所述N满足:1≤N≤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组所述加强筋靠近相应的所述叶片的前缘与所述轮毂的配合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轮毂的轴向两端面的外边缘处均设有与所述轮毂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挡板,所述挡板沿所述轮毂的周向方向延伸成环形,所述轮毂的轴向两端中的一端的挡板的自由端设有多个缺口,多个所述缺口沿所述挡板的周向方向间隔开,所述轮毂的轴向两端中的另一端的挡板的自由端设有多个与所述缺口配合的凸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轮毂上设有所述缺口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多个定位筋,多个所述定位筋与多个所述缺口一一对应,所述定位筋位于相应的所述缺口的内侧且所述定位筋的高度高于所述缺口的最低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轮组件,包括:导流圈,沿所述导流圈的轴线方向,所述导流圈包括直线段和扩口段;上述的轴流风轮,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导流圈内且与所述直线段相对,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导流圈内且与所述扩口段相对,所述第三段位于所述导流圈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轮组件,通过使叶片的外缘在从尾缘至前缘的方向上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一段与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小于第二段与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且在从尾缘至前缘的方向上,第二段与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当轴流风轮与导流圈配合时,第一段可以位于导流圈内且与直线段相对,第二段可以位于导流圈内且与其中一个扩口段相对。可以使得在导流圈的直线段和扩口段叶片的外缘与导流圈之间的间隙均保证合理的范围内,降低叶片的外缘与导流圈配合处风量的泄露,提高风量,提高送风效率,且可以降低噪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流圈的内周面与所述外缘之间的距离为d,所述d满足:4mm≤d≤12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d满足:5mm≤d≤8mm。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包括上述风轮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通过使叶片的外缘在从尾缘至前缘的方向上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一段与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小于第二段与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且在从尾缘至前缘的方向上,第二段与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当轴流风轮与导流圈配合时,第一段可以位于导流圈内且与直线段相对,第二段可以位于导流圈内且与其中一个扩口段相对。可以使得在导流圈的直线段和扩口段叶片的外缘与导流圈之间的间隙均保证合理的范围内,降低叶片的外缘与导流圈配合处风量的泄露,提高风量,提高送风效率,且可以降低噪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空调室外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使叶片的外缘在从尾缘至前缘的方向上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一段与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小于第二段与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且在从尾缘至前缘的方向上,第二段与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当轴流风轮与导流圈配合时,第一段可以位于导流圈内且与直线段相对,第二段可以位于导流圈内且与其中一个扩口段相对。可以使得在导流圈的直线段和扩口段叶片的外缘与导流圈之间的间隙均保证合理的范围内,降低叶片的外缘与导流圈配合处风量的泄露,提高风量,提高送风效率,且可以降低噪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流风轮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流风轮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流风轮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流风轮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流风轮的再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流风轮的又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轴流风轮100,
轮毂1,加强筋11,挡板12,缺口13,凸板14,定位筋15,
叶片2,前缘21,外缘22,第一段221,第二段222,第三段223,尾缘23,叶根24,
导流圈200,直线段201,扩口段2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厚度”、“前”、“后”、“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流风轮100、风轮组件、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流风轮100,包括轮毂1和多个叶片2。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多个叶片2沿轮毂1的周向方向间隔排布。优选地,多个叶片2沿轮毂1的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每个叶片2的形状相同,由此可以使得轴流风轮100的结构更加均匀,使得轴流风轮100转动更加稳定。
如图1所示,叶片2的轮廓边缘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前缘21、外缘22、尾缘23和叶根24,叶根24与轮毂1连接,在轮毂1的转动方向(如图1所示的w方向)上,前缘21位于尾缘23的前侧。在从尾缘23至前缘21的方向上,外缘2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221、第二段222和第三段223,第一段221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小于等于第二段222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且在从尾缘23至前缘21的方向上,第二段222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
沿导流圈200的轴线方向,导流圈200可以包括扩口段202、直线段201和扩口段202,直线段201的直径相同,扩口段202的直径在扩口段202与直线段201连接的一端至扩口段202另一端的方向上,直径逐渐增大。当轴流风轮100与导流圈200配合时,第一段221可以位于导流圈200内且与直线段201相对,第二段222可以位于导流圈200内且与其中一个扩口段202相对,第三段223位于导流圈200外。随着扩口段202直径的逐渐增大,外缘22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可以使得在导流圈200的直线段201和扩口段202叶片2的外缘22与导流圈200之间的间隙均保证合理的范围内,降低叶片2的外缘22与导流圈200配合处风量的泄露,提高风量,提高送风效率,且可以降低噪声。其中,导流圈200上的另一个扩口段202是为了使出风更加顺畅,降低出风阻力,降低噪音。
相关技术中,轴流风轮采用的是以其轮毂外轮廓线所在圆为圆心画圆,该圆与每片叶片外缘轮廓线所在的圆相交于一段圆弧或整个叶片外缘的设计方案,即从尾缘至外缘的方向上,叶片的外缘与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保持一致或部分保持一致,导致叶片的外缘与导流圈200扩口段202的配合间隙偏大,无法保证与直线段201的配合间隙保持一致,从而导致叶顶处(叶片外缘与导流圈200配合位置)的泄漏偏大,风量偏小、送风效率降低、噪声较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流风轮100,通过使叶片2的外缘22在从尾缘23至前缘21的方向上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221、第二段222和第三段223,第一段221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小于第二段222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且在从尾缘23至前缘21的方向上,第二段222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当轴流风轮100与导流圈200配合时,第一段221可以位于导流圈200内且与直线段201相对,第二段222可以位于导流圈200内且与其中一个扩口段202相对。可以使得在导流圈200的直线段201和扩口段202叶片2的外缘22与导流圈200之间的间隙均保证合理的范围内,降低叶片2的外缘22与导流圈200配合处风量的泄露,提高风量,提高送风效率,且可以降低噪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段222上任意相邻两点中的靠近前缘21的一点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靠近尾缘23的一点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可以理解的是,以轮毂1的外轮廓线所在的圆的圆心为圆心画圆,该圆与每个叶片2的第二段222相交且仅相交于一点。由此可以更好地使得在从尾缘23至前缘21的方向上,第二段222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可以使得在导流圈200的直线段201和扩口段202叶片2的外缘22与导流圈200之间的间隙均保证合理的范围内,降低叶片2的外缘22与导流圈200配合处风量的泄露,提高风量,提高送风效率,且可以降低噪声。
另外,经实验验证,当第二段222上任意相邻两点中的靠近前缘21的一点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靠近尾缘23的一点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时,同转速风量可以提升3%-6%,同风量功率降低3%-5%,同风量噪声低0.5-1.5dBA。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从尾缘23至前缘21的方向上,第一段221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由此可以使得叶片2的外缘22轮廓更加圆滑,简化叶片2的结构。进一步地,第一段221上任意相邻两点中的靠近前缘21的一点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靠近尾缘23的一点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可以理解的是,以轮毂1的外轮廓线所在的圆的圆心为圆心画圆,该圆与每个叶片2的第一段221相交且仅相交于一点。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从尾缘23至前缘21的方向上,第一段221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可以一致。由此可以使得第一段221与导流圈200的直线段201之间的间隙保持一致,降低叶片2的外缘22与导流圈200配合处风量的泄露,提高风量,提高送风效率,且可以降低噪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从尾缘23至前缘21的方向上,第三段223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由此可以增大风量,提高送风效率。进一步地,第三段223上任意相邻两点中的靠近前缘21的一点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靠近尾缘23的一点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可以理解的是,以轮毂1的外轮廓线所在的圆的圆心为圆心画圆,该圆与每个叶片2的第三段223相交且仅相交于一点。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从尾缘23至前缘21的方向上,第三段223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可以逐渐减小。由此可以减小风轮的重量,从而降低电机的功率,提高效率。进一步地,第三段223上任意相邻两点中的靠近前缘21的一点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靠近尾缘23的一点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可以理解的是,以轮毂1的外轮廓线所在的圆的圆心为圆心画圆,该圆与每个叶片2的第三段223相交且仅相交于一点。
优选地,外缘22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为Dmax,外缘22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为Dmin,且满足:1.01≤Dmax/Dmin≤1.06。例如,Dmax/Dmin可以为1.02、1.03、1.04或1.05等。由此可以避免轴流风轮100的叶片2过大,有利于降低风轮的重量,降低电机的功率,提高效率。
当在从尾缘23至前缘21的方向上,第一段221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第三段223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时,距离为Dmax的点为前缘21与外缘22的交点,距离为Dmin的点为尾缘23与外缘22的交点。当在从尾缘23至前缘21的方向上,第一段221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第三段223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减小时,距离为Dmax的点为第二段222和第三段223的交点。且该点靠近导流圈200的扩口段202的远离直线段201的一端,该点可以位于扩口段202外,或者位于扩口段202内,当该点位于扩口段202内时,该点与扩口段202的远离直线段201的一端的距离小于1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6所示,轮毂1的轴向两端面中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有沿轮毂1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加强筋11。由此可以加强轴流风轮100的结构强度,可以减小轴流风轮100上其他结构的尺寸或相应的去除其它部件或部分其它部件,从而降低轴流风轮100的重量,降低电机功率,提高效率。另外,还可以降低原材料的成本。
例如,在图3-图6所示的示例中,轮毂1的轴向两端面上均设有沿其径向方向延伸的加强筋11,加强筋11为多个,多个加强筋11沿轮毂1的周向方向间隔开。
进一步地,如图3-图6所示,当轮毂1的轴向一端的端面设有多个加强筋11时,加强筋11分为多组,多组加强筋11与多个叶片2一一对应,每组加强筋11包括相同数量的加强筋11,且多组加强筋11沿轮毂1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当每组加强筋11包括多个加强筋11时,每组内的多个加强筋11均匀分布。可以理解的是,每组加强筋11内相对应的多个加强筋11沿轮毂1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由此可以使得轴流风轮100的结构更加均匀,轴流风轮100转动更加稳定。
可选地,每组加强筋11包括加强筋11的个数为N,所述N满足:1≤N≤5。由此不但可以加强轴流风轮100的结构,还可以简化轴流风轮100的结构,有利于降低轴流风轮100的重量,降低电机功率,提高效率。例如在图3-图6所示的示例中,轴流风轮100包括三个叶片2,轮毂1的轴向两端面上均设有三组加强筋11,每组加强筋11包括一个加强筋11。
进一步地,如图3-图6所示,每组加强筋11靠近相应的叶片2的前缘21与轮毂1的配合处。由于在轴流风轮100转动的过程中,叶片2的前缘21受力最大,在高速旋转时,最容易受到破坏,使每组加强筋11靠近相应的叶片2的前缘21与轮毂1的配合处,可以增大叶片2的结构强度,降低叶片2损坏的概率,延长轴流风轮10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6所示,轮毂1的轴向两端面的外边缘处均设有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挡板12,挡板12沿轮毂1的周向方向延伸成环形。轮毂1的轴向两端中的一端的挡板12的自由端设有多个缺口13,多个缺口13沿挡板12的周向方向间隔开,每个缺口13靠近挡板12的边缘,且具有位于相应的边缘上的开口,每个缺口13在挡板12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挡板12。轮毂1的轴向两端中的另一端的挡板12的自由端设有多个与缺口13配合的凸板14,凸板14凸出于挡板12的自由端面。
由此,在多个轴流风轮100的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可以将多个轴流风轮100沿轴向方向进行堆叠,相邻两个轴流风轮100中的一个的凸板14伸入另一个的缺口13内,可以相对降低多个轴流风轮100的堆叠高度,且可以防止相邻的两个轴流风轮100发生相对转动,方便存储和运输。
进一步地,如图3-图6所示,轮毂1上设有缺口13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多个定位筋15,多个定位筋15与多个缺口13一一对应,定位筋15位于相应的缺口13的内侧且定位筋15的高度高于缺口13的最低点。当多个轴流风轮100进行堆叠,且相邻的两个轴流风轮100中的一个的凸板14位于另一个的缺口13内时,定位筋15可以防止凸板14和缺口13沿轮毂1的径向方向发生相对移动,方便存储和运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轮毂1与叶片2为一体注塑成型件。由此可以简化轮毂1与叶片2之间的装配工序,提高装配效率。
可选地,轴流风轮100的叶片2的外缘22可以为连续的曲线。当然,轴流风轮100叶片2外缘22也可以是非连续曲线,比如可以是局部台阶式折线、锯齿、梯形、波浪形等。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轴流风轮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只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流风轮100,包括轮毂1和三个叶片2,其中轮毂1和三个叶片2为一体注塑成形件。
如图1所示,三个叶片2沿轮毂1的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每个叶片2的形状相同。每个叶片2的轮廓边缘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前缘21、外缘22、尾缘23和叶根24,叶根24与轮毂1连接,在轮毂1的转动方向(如图1所示的w方向)上,前缘21位于尾缘23的前侧。在从尾缘23至前缘21的方向上,外缘2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221、第二段222和第三段223,第一段221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小于第二段222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在从尾缘23至前缘21的方向上,第一段221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第一段221上任意相邻两点中的靠近前缘21的一点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靠近尾缘23的一点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在从尾缘23至前缘21的方向上,第二段222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且第二段222上任意相邻两点中的靠近前缘21的一点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靠近尾缘23的一点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在从尾缘23至前缘21的方向上,第三段223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第三段223上任意相邻两点中的靠近前缘21的一点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靠近尾缘23的一点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也就是说,在从尾缘23至前缘21的方向上,外缘22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外缘22上任意相邻两点中的靠近前缘21的一点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靠近尾缘23的一点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其中,外缘22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为Dmax,即外缘22与前缘21的连接点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Dmax,外缘22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为Dmin,即外缘22与尾缘23的连接点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Dmin,且满足:1.01≤Dmax/Dmin≤1.06。
沿导流圈200的轴线方向,导流圈200可以包括扩口段202、直线段201和扩口段202,直线段201的直径相同,扩口段202的直径在扩口段202与直线段201连接的一端至扩口段202另一端的方向上,直径逐渐增大。当轴流风轮100与导流圈200配合时,第一段221可以位于导流圈200内且与直线段201相对,第二段222可以位于导流圈200内且与其中一个扩口段202相对,第三段223位于导流圈200外。随着扩口段202直径的逐渐增大,外缘22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可以使得在导流圈200的直线段201和扩口段202叶片2的外缘22与导流圈200之间的间隙均保证合理的范围内,降低叶片2的外缘22与导流圈200配合处风量的泄露,提高风量,提高送风效率,且可以降低噪声。其中,导流圈200上的另一个扩口段202是为了使出风更加顺畅,降低出风阻力,降低噪音。
如图3-图6所示,轮毂1的轴向两端面上均设有三组加强筋11,每组加强筋11包括一个加强筋11,每个加强筋11沿轮毂1的径向方向延伸,且每组加强筋11靠近相应的叶片2的前缘21与轮毂1的配合处。由于在轴流风轮100转动的过程中,叶片2的前缘21受力最大,在高速旋转时,最容易受到破坏,使每组加强筋11靠近相应的叶片2的前缘21与轮毂1的配合处,可以增大叶片2的结构强度,降低叶片2损坏的概率,延长轴流风轮100的使用寿命。
如图2-图6所示,叶片2的两侧面分别为压力面和吸力面,轮毂1的轴向两端面的外边缘处均设有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挡板12,挡板12沿轮毂1的周向方向延伸成环形。轮毂1的压力面一侧的挡板12的自由端设有三个缺口13,三个缺口13沿挡板12的周向方向间隔开,每个缺口13靠近挡板12的边缘,且具有位于相应的边缘上的开口,每个缺口13在挡板12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挡板12。轮毂1的吸力面一侧的挡板12的自由端设有多个与缺口13配合的凸板14,凸板14凸出于挡板12的自由端面。其中缺口13和替班均靠近叶片2的尾缘23与轮毂1的配合处,并与加强筋11间隔开。
由此,在多个轴流风轮100的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可以将多个轴流风轮100沿轴向方向进行堆叠,相邻两个轴流风轮100中的一个的凸板14伸入另一个的缺口13内,可以相对降低多个轴流风轮100的堆叠高度,且可以防止相邻的两个轴流风轮100发生相对转动,方便存储和运输。
进一步地,如图3-图6所示,轮毂1上设有缺口13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三个定位筋15,三个定位筋15与三个缺口13一一对应,定位筋15位于相应的缺口13的内侧且定位筋15的高度高于缺口13的最低点。当多个轴流风轮100进行堆叠,且相邻的两个轴流风轮100中的一个的凸板14位于另一个的缺口13内时,定位筋15可以防止凸板14和缺口13沿轮毂1的径向方向发生相对移动,方便存储和运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轮组件,包括导流圈200和上述轴流风轮100。
具体而言,沿导流圈200的轴线方向,导流圈200包括直线段201和扩口段202,直线段201的直径相同,扩口段202的直径在扩口段202与直线段201连接的一端至扩口段202另一端的方向上,直径逐渐增大。当轴流风轮100与导流圈200配合时,第一段221位于导流圈200内且与直线段201相对,第二段222位于导流圈200内且与扩口段202相对,第三段223位于导流圈200外。
随着扩口段202直径的逐渐增大,外缘22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可以使得在导流圈200的直线段201和扩口段202叶片2的外缘22与导流圈200之间的间隙均保证合理的范围内,降低叶片2的外缘22与导流圈200配合处风量的泄露,提高风量,提高送风效率,且可以降低噪声。其中,导流圈200上的另一个扩口段202是为了使出风更加顺畅,降低出风阻力,降低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轮组件,通过使叶片2的外缘22在从尾缘23至前缘21的方向上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221、第二段222和第三段223,第一段221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小于第二段222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且在从尾缘23至前缘21的方向上,第二段222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当轴流风轮100与导流圈200配合时,第一段221可以位于导流圈200内且与直线段201相对,第二段222可以位于导流圈200内且与其中一个扩口段202相对。可以使得在导流圈200的直线段201和扩口段202叶片2的外缘22与导流圈200之间的间隙均保证合理的范围内,降低叶片2的外缘22与导流圈200配合处风量的泄露,提高风量,提高送风效率,且可以降低噪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流圈200的内周面与外缘22之间的距离为d,d满足:4mm≤d≤12mm。当导流圈200的内周面与外缘22之间的距离d满足4mm≤d≤12mm时,可以降低外缘22与导流圈200之间的风量的泄露,增大风量,提高送风效率,降低噪声。
优选地,d满足:5mm≤d≤8mm。例如,d可以为6mm或7mm等。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外缘22与导流圈200之间的风量的泄露,增大风量,提高送风效率,降低噪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包括上述风轮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通过使叶片2的外缘22在从尾缘23至前缘21的方向上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221、第二段222和第三段223,第一段221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小于第二段222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且在从尾缘23至前缘21的方向上,第二段222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当轴流风轮100与导流圈200配合时,第一段221可以位于导流圈200内且与直线段201相对,第二段222可以位于导流圈200内且与其中一个扩口段202相对。可以使得在导流圈200的直线段201和扩口段202叶片2的外缘22与导流圈200之间的间隙均保证合理的范围内,降低叶片2的外缘22与导流圈200配合处风量的泄露,提高风量,提高送风效率,且可以降低噪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空调室外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使叶片2的外缘22在从尾缘23至前缘21的方向上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221、第二段222和第三段223,第一段221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小于第二段222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且在从尾缘23至前缘21的方向上,第二段222与轮毂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当轴流风轮100与导流圈200配合时,第一段221可以位于导流圈200内且与直线段201相对,第二段222可以位于导流圈200内且与其中一个扩口段202相对。可以使得在导流圈200的直线段201和扩口段202叶片2的外缘22与导流圈200之间的间隙均保证合理的范围内,降低叶片2的外缘22与导流圈200配合处风量的泄露,提高风量,提高送风效率,且可以降低噪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8)

1.一种轴流风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毂;以及
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沿所述轮毂的周向方向间隔排布,所述叶片的轮廓边缘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前缘、外缘、尾缘和叶根,所述叶根与所述轮毂连接,在所述轮毂的转动方向上,所述前缘位于所述尾缘的前侧,在从所述尾缘至所述前缘的方向上,所述外缘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段与所述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且在从所述尾缘至所述前缘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段与所述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上任意相邻两点中的靠近所述前缘的一点与所述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靠近所述尾缘的一点与所述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轮,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尾缘至所述前缘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段与所述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轮,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尾缘至所述前缘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段与所述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轮,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尾缘至所述前缘的方向上,所述第三段与所述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轮,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尾缘至所述前缘的方向上,所述第三段与所述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缘与所述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为Dmax,所述外缘与所述轮毂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为Dmin,且满足:1.01≤Dmax/Dmin≤1.0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的轴向两端面中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有沿所述轮毂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加强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流风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轮毂的轴向一端的端面设有多个所述加强筋时,所述加强筋分为多组,多组所述加强筋与多个所述叶片一一对应,每组所述加强筋包括相同数量的加强筋,且多组所述加强筋沿所述轮毂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当每组所述加强筋包括多个所述加强筋时,每组内的多个所述加强筋均匀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轴流风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加强筋包括所述加强筋的个数为N,所述N满足:1≤N≤5。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轴流风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加强筋靠近相应的所述叶片的前缘与所述轮毂的配合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的轴向两端面的外边缘处均设有与所述轮毂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挡板,所述挡板沿所述轮毂的周向方向延伸成环形,所述轮毂的轴向两端中的一端的挡板的自由端设有多个缺口,多个所述缺口沿所述挡板的周向方向间隔开,所述轮毂的轴向两端中的另一端的挡板的自由端设有多个与所述缺口配合的凸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轴流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上设有所述缺口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多个定位筋,多个所述定位筋与多个所述缺口一一对应,所述定位筋位于相应的所述缺口的内侧且所述定位筋的高度高于所述缺口的最低点。
14.一种风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流圈,沿所述导流圈的轴线方向,所述导流圈包括直线段和扩口段;
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流风轮,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导流圈内且与所述直线段相对,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导流圈内且与所述扩口段相对,所述第三段位于所述导流圈外。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风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圈的内周面与所述外缘之间的距离为d,所述d满足:4mm≤d≤12mm。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风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d满足:5mm≤d≤8mm。
17.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风轮组件。
18.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调室外机。
CN201821735134.8U 2018-10-24 2018-10-24 轴流风轮、风轮组件、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089189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35134.8U CN208918908U (zh) 2018-10-24 2018-10-24 轴流风轮、风轮组件、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35134.8U CN208918908U (zh) 2018-10-24 2018-10-24 轴流风轮、风轮组件、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18908U true CN208918908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710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35134.8U Active CN208918908U (zh) 2018-10-24 2018-10-24 轴流风轮、风轮组件、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1890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09996A (zh) * 2018-10-24 2019-01-15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轴流风轮、风轮组件、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12628201A (zh) * 2020-12-10 2021-04-09 广东顺威精密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导流式轴流风轮及具有其的轴流风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09996A (zh) * 2018-10-24 2019-01-15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轴流风轮、风轮组件、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12628201A (zh) * 2020-12-10 2021-04-09 广东顺威精密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导流式轴流风轮及具有其的轴流风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18908U (zh) 轴流风轮、风轮组件、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06460868A (zh) 轴流风扇以及具有该轴流风扇的空调机
EP2525061A1 (en) Energy saving fan
CN208918913U (zh) 轴流风轮、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09341037B (zh) 出风格栅及空气净化器
CN109209996A (zh) 轴流风轮、风轮组件、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09099009A (zh) 轴流风轮、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08918907U (zh) 轴流风轮、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03185029B (zh) 离心风叶
CN211623815U (zh) 一种排风离心叶轮
CN109340181A (zh) 轴流风轮、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3175982U (zh) 离心风叶
CN208918914U (zh) 轴流风轮、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8918912U (zh) 轴流风轮、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8634095U (zh) 一种风轮及其应用的鼓风机
CN109469644B (zh) 轴流风叶
CN104296346B (zh) 用于空调器的送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3185030A (zh) 用于空调上的斜流离心叶轮
CN110762040A (zh) 超薄扇叶强化结构
CN208935011U (zh) 离心风叶、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CN209430482U (zh) 一种轴流风叶
CN209261908U (zh) 风轮、风机组件及干衣机
CN109083867A (zh) 轴流风轮、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3175972U (zh) 一种用于空调上的叶轮
CN203175979U (zh) 一种后倾式离心风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