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17996U - 装配式主次梁结构 - Google Patents

装配式主次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17996U
CN208917996U CN201821198315.1U CN201821198315U CN208917996U CN 208917996 U CN208917996 U CN 208917996U CN 201821198315 U CN201821198315 U CN 201821198315U CN 208917996 U CN208917996 U CN 2089179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mounting hole
secondary beam
hole
gi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983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Ruizhu residenti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Remac Equip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Remac Equip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Remac Equip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983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179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179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179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主次梁结构,包括:主梁、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次梁与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均埋设在主梁中,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并列间隔设置,第一连接板的第一端部、第二连接板的第一端部均露出于主梁外,第一连接板的第一端部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二连接板的第一端部上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相应的第二安装孔。第一次梁上预留有与第一安装孔相应的第一通孔,第一次梁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一安装孔、第一通孔及第二安装孔将第一连接板、第一次梁及第二连接板相互连接。上述的装配式主次梁结构,组装效率高,操作较为简单,且整体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装配式主次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主次梁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装配式主次梁结构的做法常采用预留后浇段,主梁与次梁通过钢筋连接后浇形成整体。然而,采用该方法生产时,次梁位置需留设胡子筋,模板利用率较低,生产效率较低;另外,现场需支设模板,湿作业多,施工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施工快捷的装配式主次梁结构。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装配式主次梁结构,包括:主梁、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均埋设在所述主梁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并列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一端部均露出于所述主梁外,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一端部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一端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应的第二安装孔;第一次梁与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次梁上预留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次梁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孔将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次梁及所述第二连接板相互连接。
上述的装配式主次梁结构,主梁在浇灌过程中预埋有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第一次梁在成型时预留有第一通孔,这样第一次梁与主梁组装时,只需要将第一次梁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对位,并插入第一连接件进行连接即可,组装效率高,操作较为简单,且整体结构简单。此外,主梁内未设置凹槽,无薄弱部位,在运输或吊装过程中不会出现折断或开裂。另外,无需设置后浇段,减少了现场湿作业,且不需设置过多的连接钢筋,构造简单,传力明确;又无需现场焊接,施工快捷,可明显缩短工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装配式主次梁结构还包括第三连接板与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四连接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一端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四连接板均和所述第一次梁底面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装配式主次梁结构还包括第三连接板与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四连接板均埋设在所述主梁中,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四连接板并列间隔设置,所述第三连接板的第一端部、所述第四连接板的第一端部均露出于所述主梁外,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所述第四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四连接板均和所述第一次梁底面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四连接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相连形成L形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四连接板相连形成L形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次梁的其中一侧壁相贴合,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次梁的另一侧壁相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装配式主次梁结构还包括第二次梁与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二端部均露出于所述主梁外,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二端部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二端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安装孔相应的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次梁上预留有与所述第三安装孔相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次梁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四安装孔将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次梁及所述第二连接板相互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板的第二端部、所述第四连接板的第二端部均露出于所述主梁外,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四连接板均和所述第二次梁底面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次梁的其中一侧壁相贴合,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次梁的另一侧壁相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四连接板位于同一平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均为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件均与所述第一通孔一一相应设置;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多个,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与所述第二通孔一一相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螺栓、螺杆、螺丝或连接销;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次梁、所述第二次梁内均埋设有若干个钢筋及绕设在若干个所述钢筋外围的箍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装配式主次梁结构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装配式主次梁结构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装配式主次梁结构中第一次梁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0、主梁,21、第一连接板,211、第一安装孔,212、第三安装孔,22、第二连接板,23、第三连接板,24、第四连接板,30、第一次梁,31、钢筋,32、箍筋,40、第一连接件,50、第二次梁,60、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与图2,一种装配式主次梁结构,包括:主梁10、第一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22、第一次梁30与第一连接件40。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2均埋设在所述主梁10中,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2并列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21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二连接板22的第一端部均露出于所述主梁10外,所述第一连接板21的第一端部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1,所述第二连接板22的第一端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211相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次梁30上预留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211相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次梁30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2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40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211、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孔将所述第一连接板21、所述第一次梁30及所述第二连接板22相互连接。
上述的装配式主次梁结构,主梁10在浇灌过程中预埋有第一连接板21与第二连接板22,第一次梁30在成型时预留有第一通孔,这样第一次梁30与主梁10组装时,只需要将第一次梁30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22对位,并插入第一连接件40进行连接即可,组装效率高,操作较为简单,且整体结构简单。此外,主梁10内未设置凹槽,无薄弱部位,在运输或吊装过程中不会出现折断或开裂。另外,无需设置后浇段,减少了现场湿作业,且不需设置过多的连接钢筋,构造简单,传力明确;又无需现场焊接,施工快捷,可明显缩短工期。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所述的装配式主次梁结构还包括第三连接板23与第四连接板24。所述第三连接板23与所述第四连接板24均埋设在所述主梁10中,所述第三连接板23与所述第四连接板24并列间隔设置,所述第三连接板23的第一端部、所述第四连接板24的第一端部均露出于所述主梁10外,所述第三连接板23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1相连,所述第四连接板24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2相连,所述第三连接板23与所述第四连接板24均和所述第一次梁30底面贴合。如此,第一次梁30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22连接的同时,第一次梁30搁置在第三连接板23与第四连接板24的上方,第三连接板23与第四连接板24对第一次梁30底面起到支撑作用,使得第一次梁30与主梁10间的连接效果较为稳固;另外,施工时,第一次梁30可直接搁置在第三连接板23与第四连接板24上,施工便捷。
可选地,第三连接板23与第四连接板24位于同一平面上。如此,第三连接板23与第四连接板24均和第一次梁30底面贴合的效果较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与所述第三连接板2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板22与所述第四连接板2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与所述第三连接板23相连形成L形板,所述第二连接板22与所述第四连接板24相连形成L形板。如此,第一连接板21与第三连接板23能够承载一定的剪力,连接效果稳定。同样地,第二连接板22与第四连接板24能够承载一定的剪力,连接效果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与所述第一次梁30的其中一侧壁相贴合,所述第二连接板22与所述第一次梁30的另一侧壁相贴合。如此,第一连接板21与第二连接板22预埋到主梁10时,保证第一连接板21与第二连接板22之间的距离和第一次梁30的宽度相适应,便可以实现第一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22分别与第一次梁30的两侧壁贴合在一起,这样能够保证第一次梁30与主梁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此外,可选地,第一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22之间的距离略大于第一次梁30的宽度,这样能便于实现第一次梁30装入到第一连接板21与第二连接板22之间,安装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装配式主次梁结构还包括第二次梁50与第二连接件60。所述第一连接板21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连接板22的第二端部均露出于所述主梁10外,所述第一连接板21的第二端部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212,所述第二连接板22的第二端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安装孔212相应的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次梁50上预留有与所述第三安装孔212相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次梁50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2之间,所述第二连接件60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212、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四安装孔将所述第一连接板21、所述第二次梁50及所述第二连接板22相互连接。如此,第二次梁50与主梁10组装时,只需要将第二次梁50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22对位,并插入第二连接件60进行连接即可,组装效率高,操作较为简单,且整体结构简单。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板23的第二端部、所述第四连接板24的第二端部均露出于所述主梁10外,所述第三连接板23与所述第四连接板24均和所述第二次梁50底面贴合。如此,第二次梁50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22连接的同时,第二次梁50搁置在第三连接板23与第四连接板24的上方,第三连接板23与第四连接板24对第二次梁50底面起到支撑作用,使得第二次梁50与主梁10间的连接效果较为稳固;另外,施工时,第二次梁50可直接搁置在第三连接板23与第四连接板24上,施工便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与所述第二次梁50的其中一侧壁相贴合,所述第二连接板22与所述第二次梁50的另一侧壁相贴合。如此,第一连接板21与第二连接板22预埋到主梁10时,保证第一连接板21与第二连接板22之间的距离和第二次梁50的宽度相适应,便可以实现第一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22分别与第二次梁50的两侧壁贴合在一起,这样能够保证第二次梁50与主梁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此外,可选地,第一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22之间的距离略大于第二次梁50的宽度,这样能便于实现第二次梁50装入到第一连接板21与第二连接板22之间,安装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连接板23与第四连接板24均可以无需埋设到主梁中。第三连接板23与第四连接板24均分别与第一连接板21与第二连接板22相连,第三连接板23与第四连接板24位于同一平面上。如此,第三连接板23与第四连接板24均和第二次梁50底面贴合的效果较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孔211、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40均为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211、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件40均与所述第一通孔一一相应设置;所述第三安装孔212、所述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60均为多个,所述第三安装孔212、所述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件60均与所述第二通孔一一相应设置。如此,第一次梁30、第二次梁50均与主梁10之间的连接效果较为稳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40、所述第二连接件60均为螺栓、螺杆、螺丝或连接销。所述第一连接件40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二连接件60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件40的直径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小15mm,所述第二连接件60的直径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小15mm。如此,能便于插入第一连接件40、第二连接件60进行装配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次梁30、所述第二次梁50内均埋设有若干个钢筋31及绕设在若干个所述钢筋31外围的箍筋32。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装配式主次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梁、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均埋设在所述主梁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并列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一端部均露出于所述主梁外,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一端部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一端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应的第二安装孔;
第一次梁与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次梁上预留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次梁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孔将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次梁及所述第二连接板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主次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连接板与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四连接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一端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四连接板均和所述第一次梁底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主次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连接板与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四连接板均埋设在所述主梁中,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四连接板并列间隔设置,所述第三连接板的第一端部、所述第四连接板的第一端部均露出于所述主梁外,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所述第四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四连接板均和所述第一次梁底面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主次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四连接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相连形成L形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四连接板相连形成L形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主次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次梁的其中一侧壁相贴合,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次梁的另一侧壁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主次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次梁与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二端部均露出于所述主梁外,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二端部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二端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安装孔相应的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次梁上预留有与所述第三安装孔相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次梁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四安装孔将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次梁及所述第二连接板相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主次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第二端部、所述第四连接板的第二端部均露出于所述主梁外,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四连接板均和所述第二次梁底面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式主次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四连接板位于同一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主次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次梁的其中一侧壁相贴合,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次梁的另一侧壁相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主次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均为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件均与所述第一通孔一一相应设置;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多个,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与所述第二通孔一一相应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主次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螺栓、螺杆、螺丝或连接销;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
12.根据权利要求6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主次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梁、所述第二次梁内均埋设有若干钢筋及绕设在若干个所述钢筋外围的箍筋。
CN201821198315.1U 2018-07-26 2018-07-26 装配式主次梁结构 Active CN2089179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98315.1U CN208917996U (zh) 2018-07-26 2018-07-26 装配式主次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98315.1U CN208917996U (zh) 2018-07-26 2018-07-26 装配式主次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17996U true CN208917996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701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98315.1U Active CN208917996U (zh) 2018-07-26 2018-07-26 装配式主次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179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04258A (zh) 一种新型建筑结构
CN105421614B (zh) 预制剪力墙干式垂直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
CN208917996U (zh) 装配式主次梁结构
CN209260975U (zh)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内隔墙及其与楼板的连接结构
CN109296068A (zh) 装配式混凝土上下柱和梁连接节点
CN206815555U (zh) 墙体单元、墙体组件及墙体系统
CN202991728U (zh) 一种连接网格桥架的无栓连接扣
CN211007292U (zh) 一种稳定型装配式pc构件
CN109138278B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钢筋连接结构
CN208293615U (zh) 一种预制电缆直线井
CN207919771U (zh) 一种建筑装配预制楼板连接装置
CN208061624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桥梁道路用广告牌
CN208918242U (zh) 分体式锚固件
CN207892016U (zh) 一种房屋的h型钢组合基座
CN206800975U (zh) 一种脚手架的挡脚板搭设系统
CN207453130U (zh) 钢混房屋用t字形横梁连接件
CN207846673U (zh) 用于装配式房屋的预制十字连接件
CN205829097U (zh) 一种临时电缆挂钩组件
CN206542144U (zh) 一种预制集成线盒建筑构件
CN206625253U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管廊的连接结构
CN207904966U (zh) 装配式管廊
CN109356377A (zh) 自由组合的链式混凝土模板
CN201502784U (zh) 合金塑料电缆桥架辅梁
CN217810837U (zh) 一种装配式大坝阶梯模板
CN108972846A (zh) 一种组装式混凝土试块制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8300 Guanglong Industrial Park, Chencun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No. 6, No. 14 Xingye Road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Ruizhu resident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00 Guanglong Industrial Park, Chencun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No. 6, No. 14 Xingye Road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REMAC EQUIP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