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14013U - 密封条压辊 - Google Patents

密封条压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14013U
CN208914013U CN201821708952.9U CN201821708952U CN208914013U CN 208914013 U CN208914013 U CN 208914013U CN 201821708952 U CN201821708952 U CN 201821708952U CN 208914013 U CN208914013 U CN 2089140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roller
sealing strip
shaft
tail gate
automobile t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0895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商建民
郭玥辰
宋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andwei Mechanics And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andwei Mechanics And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andwei Mechanics And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andwei Mechanics And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0895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140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140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140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条压辊,涉及压辊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汽车尾门密封条安装工艺安装工时长、装配质量差,且整车装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该密封条压辊包括驱动装置、压辊轴和安装座,其中压辊轴的数目为至少两个且各自均与安装座转动连接,驱动装置与压辊轴驱动连接,汽车尾门密封条被置于两个压辊轴之间的间隙中时,驱动装置能驱动压辊轴转动以将汽车尾门密封条压实在汽车尾门的边框上。本实用新型用于快速高效高质量地装配汽车尾门密封条。

Description

密封条压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辊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密封条压辊。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尾门密封条安装工艺主要依靠人工按压方式安装,人工安装消耗工时长,而且由于用力不均匀导致装配质量不能保证,容易发生密封条与尾门之间存在缝隙从而发生漏水现象,且整车装配效率低。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汽车尾门密封条安装工艺安装工时长、装配质量差,且整车装配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密封条压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车尾门密封条安装工艺安装工时长、装配质量差,且整车装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条压辊,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压辊轴和安装座,其中:
所述压辊轴的数目为至少两个且各自均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压辊轴驱动连接,汽车尾门密封条被置于两个所述压辊轴之间的间隙中时,所述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压辊轴转动以将所述汽车尾门密封条压实在汽车尾门的边框上。
进一步,所述安装座为壳体,所述压辊轴包括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与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从动轴通过齿轮与所述主动轴驱动连接,所述主动轴与所述从动轴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汽车尾门密封条被置于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之间的间隙中时,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的反向转动能将所述汽车尾门密封条压实在汽车尾门的边框上。
进一步,所述密封条压辊还包括上轴座和上轴辊,所述上轴座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上轴辊与所述上轴座转动连接,所述上轴辊位于所述压辊轴的端部侧面且所述上轴辊轴线与所述压辊轴的轴线相垂直,汽车尾门密封条被置于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之间的间隙中时,所述上轴辊能够限制所述压辊轴压入所述汽车尾门密封条的深度。
进一步,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的端部周向均匀开设有凹槽。
进一步,所述凹槽的棱角处设置有圆形倒角。
进一步,所述齿轮为研磨齿轮。
进一步,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与所述壳体之间分别至少设有四个滚珠轴承和一个滚针轴承。
进一步,所述滚针轴承设置在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参与压实密封条的端部一侧,所述滚珠轴承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的两端。
进一步,所述壳体为铝合金材质。
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为气动马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现有的汽车尾门密封条都是用人工按压的方式安装的,人工安装不仅消耗工时长,而且由于按压时用力不均匀导致装配质量不能保证,容易发生密封条与尾门之间存在缝隙从而发生漏水现象,且整车装配效率低;本实用新型用带有驱动装置的密封条压辊代替人工按压,驱动装置驱动两个压辊轴转动,当汽车尾门密封条被置于两个压辊轴之间的间隙中时,通过两个压辊轴转动过程中对密封条产生的持续的力来按压密封条,这样便将汽车尾门密封条压实在汽车尾门的边框上,由于两压辊轴之间的间隙恒定,从而对密封条产生的压力均匀,使得密封条在安装过程中压入汽车尾门边框可以保持同样的深度,避免了人工按压时某些地方压不实的情况,解决了人工按压方式安装时有漏水的装配缺陷,也提高了装配速度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密封条压辊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密封条压辊在安装密封条时沿其长度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驱动装置;11、连接轴;21、主动轴;22、从动轴;23、齿轮;24、凹槽;31、上壳体;32、下壳体;33、连接体;34、密封圈;41、上轴座;42、上轴体;43、上轴辊;51、滚针轴承;52、滚珠轴承;6、汽车尾门边框;7、汽车尾门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条压辊,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1、压辊轴和安装座,其中:
压辊轴的数目为至少两个且各自均与安装座转动连接,驱动装置1与压辊轴驱动连接,汽车尾门密封条7被置于两个压辊轴之间的间隙中时,驱动装置1能驱动压辊轴转动以将汽车尾门密封条7压实在汽车尾门的边框上。
现有的汽车尾门密封条7都是用人工按压的方式安装的,人工安装不仅消耗工时长,而且由于按压时用力不均匀导致装配质量不能保证,容易发生密封条与尾门之间存在缝隙从而发生漏水现象,且整车装配效率低;本实用新型用带有驱动装置1的密封条压辊代替人工按压,驱动装置1驱动两个压辊轴转动,当汽车尾门密封条7被置于两个压辊轴之间的间隙中时,通过两个压辊轴转动过程中对密封条产生的持续的力来按压密封条,这样便将汽车尾门密封条7压实在汽车尾门的边框上,由于两压辊轴之间的间隙恒定,从而对密封条产生的压力均匀,使得密封条在安装过程中压入汽车尾门边框6可以保持同样的深度,避免了人工按压时某些地方压不实的情况,解决了人工按压方式安装时有漏水的装配缺陷,也提高了装配速度和效率。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安装座为壳体,压辊轴包括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主动轴21与驱动装置1驱动连接,从动轴22通过齿轮23与主动轴21驱动连接,主动轴21与从动轴22与壳体转动连接,汽车尾门密封条7被置于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之间的间隙中时,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的反向转动能将汽车尾门密封条7压实在汽车尾门的边框上。
本实施例中,压辊轴包括一根主动轴21和一根从动轴22,主动轴21通过连接轴11与驱动装置1驱动连接,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上均套设有齿轮23,从动轴22通过齿轮23被主动轴21驱动并绕其中心轴转动;这样的好处是不必设置两个独立的驱动装置1,从而降低了密封条压辊内部的复杂程度;
为了便于安装,壳体包括上壳体31和下壳体32,上壳体31与下壳体32可拆卸连接,下壳体32通过连接体33与驱动装置1的外壳相连接,连接体33和下壳体32之间还设有密封圈34;主动轴21与从动轴22分别依次从下壳体32和上壳体31内穿过并与上壳体31和下壳体32转动连接,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的端部伸出上壳体31之外;这样操作者手持密封条压辊的驱动装置1外壳并使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的端部朝下,将置于汽车尾门边框6上的密封条夹持在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的端部之间的间隙内,利用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的反向转动将汽车尾门密封条7压实在汽车尾门的边框上,并一边沿着密封条(以及汽车尾门边框6)的长度方向推进密封条压辊,这样就可以将密封条从头到尾全部压实在汽车尾门边框6。
如图2所示,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密封条压辊还包括上轴座41和上轴辊43,上轴座41与壳体相连接,上轴辊43与上轴座41转动连接,上轴辊43位于压辊轴的端部侧面且上轴辊43轴线与压辊轴的轴线相垂直,汽车尾门密封条7被置于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之间的间隙中时,上轴辊43能够限制压辊轴压入汽车尾门密封条7的深度。
为了控制主动轴21与从动轴22的端部在密封条上的压入深度,避免主动轴21与从动轴22的端部压入过深从而破坏密封条以及汽车尾门的边框,在上壳体31的一侧还设置了上轴座41和上轴辊43,上轴座41与壳体相连接,上轴辊43通过上轴体42与上轴座41转动连接,上轴辊43位于压辊轴的端部侧面且上轴辊43轴线与压辊轴的轴线相垂直,这样当汽车尾门密封条7被置于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之间的间隙中时,上轴辊43能够抵在密封条的顶部,从而限制了压辊轴压入汽车尾门密封条7的深度,避免压辊轴压入汽车尾门密封条7过深导致密封条受压过度变形或者损坏。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的端部周向均匀开设有凹槽24。
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的端部周向均匀开设有长方形的凹槽24,这样能够增大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在接触密封条时的摩擦力,使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的端部在直线行进过程中不打滑。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凹槽24的棱角处设置有圆形倒角。
虽然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的端部周向均匀开设有长方形的凹槽24,使得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的端部在直线行进过程中不打滑,但是汽车尾门边框6是存在拐角的,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的端部在有些拐角处进行时因为内外行进距离有差距,会发生打滑现象。因此在凹槽24的棱角的地方做了倒圆处理,在保证加大摩擦力的同时也保护了车身零件。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齿轮23为研磨齿轮。
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上套设的齿轮23,没有使用普通碳钢齿轮,而是使用研磨齿轮,这样齿间配合更好,齿轮传动效率高且齿轮寿命也大幅提高,动力损失小。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与壳体之间分别至少设有四个滚珠轴承52和一个滚针轴承51。
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与壳体之间分别设置了5个轴承,这样可以使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在工作过程中径向窜动小,径向压力分配于多个轴承之上,应力分散,从而延长轴承与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的寿命。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滚针轴承51设置在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参与压实密封条的端部一侧,滚珠轴承52分别设置在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的两端。
为了更好地将径向压力分配于多个轴承,本实施例中,将滚针轴承51设置在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参与压实密封条的端部一侧,滚珠轴承52分别设置在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的两端。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壳体为铝合金材质。
壳体的材质选用铝合金,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质量也更轻,使用人更省力,且壳体表面进行了氧化处理,更其外观更加。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驱动装置1为气动马达。
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采用气动马达作为动力源,国内现有供气技术已经成熟,供气压力稳定,而且气动马达的寿命长、保养维修方便。
本实施例中,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经过热处理和研磨工序增加其硬度,其中热处理步骤为:
A.第一次预热至300-500℃;
B.第二次预热至840-860℃;
C.淬火温度1020-1040℃;
D.冷却至油温,随后空冷,此时洛氏硬度HRC=60-63;
E.回火,加热温度380-400℃,最终洛氏硬度HRC=57-59。
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经过热处理和研磨工艺,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硬度大大提高,提高密封条压辊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密封条压辊,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压辊轴和安装座,其中:
所述压辊轴的数目为至少两个且各自均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压辊轴驱动连接,汽车尾门密封条被置于两个所述压辊轴之间的间隙中时,所述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压辊轴转动以将所述汽车尾门密封条压实在汽车尾门的边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条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为壳体,所述压辊轴包括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与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从动轴通过齿轮与所述主动轴驱动连接,所述主动轴与所述从动轴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汽车尾门密封条被置于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之间的间隙中时,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的反向转动能将所述汽车尾门密封条压实在汽车尾门的边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条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压辊还包括上轴座和上轴辊,所述上轴座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上轴辊与所述上轴座转动连接,所述上轴辊位于所述压辊轴的端部侧面且所述上轴辊轴线与所述压辊轴的轴线相垂直,汽车尾门密封条被置于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之间的间隙中时,所述上轴辊能够限制所述压辊轴压入所述汽车尾门密封条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条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的端部周向均匀开设有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条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棱角处设置有圆形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条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为研磨齿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条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与所述壳体之间分别至少设有四个滚珠轴承和一个滚针轴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条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滚针轴承设置在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参与压实密封条的端部一侧,所述滚珠轴承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条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铝合金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条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气动马达。
CN201821708952.9U 2018-10-22 2018-10-22 密封条压辊 Active CN2089140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08952.9U CN208914013U (zh) 2018-10-22 2018-10-22 密封条压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08952.9U CN208914013U (zh) 2018-10-22 2018-10-22 密封条压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14013U true CN208914013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710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08952.9U Active CN208914013U (zh) 2018-10-22 2018-10-22 密封条压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140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14705A (zh) * 2018-10-22 2018-12-18 北京汉德唯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密封条压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14705A (zh) * 2018-10-22 2018-12-18 北京汉德唯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密封条压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14013U (zh) 密封条压辊
CN111266947B (zh) 一种汽车轮毂制造焊接后处理工艺
CN109014705A (zh) 密封条压辊
CN203842780U (zh) 一种汽车天窗玻璃涂胶机的旋转装置
CN203830236U (zh) 一种汽车天窗玻璃涂胶机的定位装置
CN206105329U (zh) 一种钢套定位销压装装置
CN209062850U (zh) 一种内圆凸起式五金板的抛光装置
CN108857761B (zh) 一种可同时打磨多个汽车刹车片的打磨装置
CN206998572U (zh) 一种适用于圆形板材的双面同步抛光装置
CN219244247U (zh) 一种大直径金刚石磨具的生产装置
CN107336119A (zh) 一种适用于圆形板材的双面同步抛光装置
CN105935919A (zh) 一种变速箱外壳水平抛光加工设备
CN204400140U (zh) 一种球笼上料机构
CN114055190B (zh) 凸轮式滚子转台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5614619U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分解装配机构
CN101486168A (zh) 分梳辊自动喷砂机
CN105344549B (zh) 一种活塞涂油用涂抹装置
CN107538293A (zh) 用于建筑装饰板加工的夹持式打磨机械装置
CN204094588U (zh) 一种汽车加油口盖板修整机的边沿抛光装置
CN206263747U (zh) 双面去毛刺机等角速度动力传动机构
CN209439968U (zh) 手表表冠加工用的抛光装置
CN209007238U (zh) 一种管接头用去毛刺机
CN202470773U (zh) 加热炉用工件旋转装置
CN206727819U (zh) 一种后端盖内含制动器的电机
CN206010772U (zh) 一种液压回转研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