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13963U - 一种发动机吊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吊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13963U
CN208913963U CN201821752326.XU CN201821752326U CN208913963U CN 208913963 U CN208913963 U CN 208913963U CN 201821752326 U CN201821752326 U CN 201821752326U CN 208913963 U CN208913963 U CN 208913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art
side plate
lifting bracket
engine lifting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5232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应建忠
刘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yang Fengrun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yang Fengrun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yang Fengrun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yang Fengrun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5232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139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13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139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吊架,其包括横梁、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设置于横梁的两端,第一夹持部通过伸缩调节机构设置于第一侧板上,第二夹持部设置于第二侧板上;第二夹持部与第一夹持部处于相对的位置,并通过伸缩调节机构调节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的间距;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以将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分别对应发动机总成中曲轴的前后两端,然后通过伸缩调节机构调节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的间距,使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能够将曲轴固定,并通过吊起发动机吊架使发动机总成悬空,使工作人员在翻转发动机总成进行转配的工作时更加的方便,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吊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吊架。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装配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多次翻转发动机的缸体来实现发动机内部零部件的装配,例如:发动机中的曲轴与缸体的装配工序完成后,工作人员需要对活塞连杆组件进行装配,所以工作人员需要将缸体进行180度的翻转,在工作人员装配完各缸活塞后,又需要将缸体翻转180度拧紧连杆螺栓,并且在装配完发动机底部后需再次将缸体翻转180度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操作;而大多数的公司在进行上述的工作时一般都是采用人工翻转缸体的方式来完成,因为发动机总成重量过重,使工作人员在操作上述步骤的工作效率较低、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存在有一定的质量风险以及安全隐患;因此,提供一种提高发动机总成装配的工作效率的发动机吊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吊架,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发动机总成在装配过程中,缸体不易翻转而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具体实现:
一种发动机吊架,包括横梁、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于所述横梁的两端,所述第一夹持部通过伸缩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所述第二夹持部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处于相对的位置,并通过所述伸缩调节机构调节控制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间距。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伸缩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侧板上的插销,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周向表面设置的多个与插销配合的限位槽,且所有的限位槽均沿所述第一夹持部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通过所述插销插设/取出于所述限位槽实现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固定/伸缩。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一侧板上还设置有套筒,所述第一夹持部穿过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上,且所述第一夹持部靠近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一夹持部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套筒为圆环状结构,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套筒为间隙配合。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一夹持部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设置有圆形的拉环,所述拉环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筒的内径,所述拉环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轴线垂直,且所述拉环绕着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轴线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部上。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一侧板上还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自由端穿过所述拉环也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二侧板上还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二夹持部通过所述轴承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所述第二夹持部固定设置于所述轴承的内圈上。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便于吊设的吊环。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横梁、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均设置有加强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在使用该发动机吊架时,工作人员可以将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分别对应在发动机总成中曲轴的前端和后端,然后通过伸缩调节机构调节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的间距,使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能够将发动机总成的曲轴固定,并通过起吊机吊设该发动机吊架使发动机总成悬空,从而使工作人员在翻转发动机总成进行转配的工作时更加的方便、轻松,进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还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伸缩调节机构包括插销,且在第一夹持部上设置有限位槽,通过插销插设在限位槽内可以有效的防止第一夹持部沿靠近/远离第二夹持部的方向窜动,该插销与限位槽的结构与制作工艺简单,从而有效的降低了该发动机吊架的生产成本。
该第一夹持部上靠近第二夹持部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该限位凸起可以有效的避免工作人员在调节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的间距时,第一夹持部从套筒上脱出的情况发生,从而使该发动机吊架的使用更加的方便。
第一夹持部上设置有拉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拉动拉环来调节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的间距,使该发动机吊架的使用更加方便。
横梁上设置有吊环,工作人员可以将横梁上的吊环挂设在起吊机的吊钩上,并通过起吊机将发动机吊架以及发动机总成吊起,从而使工作人员可以轻松的翻转完成发动机总成的装配,使该发动机吊架的使用更加的方便。
横栏、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上均设置有加强筋,该加强筋可以有效的提高发动机吊架的强度,从而使该发动机吊架的使用更加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吊架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横梁;21、第一侧板;22、第二侧板;31、第一夹持部;32、第二夹持部;4、插销;5、限位槽;6、套筒;7、限位凸起;8、拉环;9、复位弹簧;10、轴承;11、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发动机吊架,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横梁1、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第一夹持部31以及第二夹持部32;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相对设置于横梁1的两端,第一夹持部31通过伸缩调节机构设置于第一侧板21的内侧,第二夹持部32设置于第二侧板22的内侧;第二夹持部32与第一夹持部31处于相对的位置,并通过伸缩调节机构调节控制第一夹持部31与第二夹持部32的间距。
通过上述结构的一种发动机吊架,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以将第一夹持部31与第二夹持部32分别对应在发动机总成中曲轴的前端和后端,然后通过伸缩调节机构调节第一夹持部31与第二夹持部32的间距,使第一夹持部31与第二夹持部32能够将发动机总成的曲轴固定,并通过起吊机吊设该发动机吊架使发动机总成悬空,从而使工作人员在翻转发动机总成进行转配的工作时更加的方便、轻松,进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优化的,上述的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侧板21上的插销4,在第一夹持部31的周向表面的多个与插销4配合的限位槽5,且所有的限位槽5均沿着第一夹持部31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在使用该发动机吊架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插销4卡设的不同的限位槽5来调整第一夹持部31与第二夹持部32之间的间隙,以对应尺寸不同的发动机;当工作人员将第一夹持部31与第二夹持部32夹设在发动机总成中曲轴的前后两端时,工作人员便可以将插销4插设在对应的限位槽5内,以防止第一夹持部31沿其长度方向窜动,从而避免第一夹持部31与第二夹持部32之间的间隙改变,而导致发动机总成从该发动机吊架上脱落的情况发生,进而使工作人员在装配发动机总成时更加的安全;当工作人员需要将发动机总成从该发动机吊架上取下时,工作人员便可以将插销4从限位槽5内拔出,使第一夹持部31可以沿其长度方向移动,此时,工作人员便可以将第一夹持部31向背离第二夹持部32的一侧拉动,从而使第一夹持部31与第二夹持部32之间的间隙增加,工作人员便可以将发动机总成从该发动机吊架上取下。
此外,还可以在第二侧板22上也设置有伸缩调节机构,使第二侧板22上的结构与第一侧板21以及第二夹持部32与第一夹持部31的结构均完全相同,工作人员便可以通过移动第一夹持部31或者第二夹持部32来调整第一夹持部31与第二夹持部32之间的间隙,从而使该发动机吊架可以适用于更多不同尺寸的发动机总成。
优化的,上述的第一侧板21上还设置有套筒6,而第一夹持部31则是穿过套筒6设置在第一侧板21上,并且在第一夹持部31靠近第二夹持部32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7,该限位凸起7可以避免在调整第一夹持部31与第二夹持部32之间的间隙时,第一夹持部31由套筒6上脱出套筒6上脱出的情况发生,从而使该发动机吊架的使用更加的方便。
其中,该套筒6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便于插销4穿插的穿孔,插销4的锁紧端可以通过穿孔插入上述的第一夹持部31上限位槽5内,以避免第一夹持部31沿其长度方向移动。
优化的,上述的第一夹持部31远离第二夹持部32的一端设置有拉环8,该拉环8的轴线与第一夹持部31的长度方向垂直;在调整第一夹持部31与第二夹持部32之间的间隙时,工作人员可以抓握在拉环8上来拉动第一夹持部31,以便于工作人员调整第一夹持部31与第二夹持部32之间的间隙,从而使该发动机吊架的使用更加的方便。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上述的第一夹持部31为圆柱体机构,套筒6为圆环状结构,第一夹持部31穿过套筒6设置在第一侧板21上,且第一夹持部31与套筒6为间隙配合,使工作人员转动该发动机吊架吊设的发动机总成的缸体时,第一夹持部31也会随着缸体一起转动,从而使工作人员转动缸体的过程更加的方便。
其中,第一夹持部31上的限位槽5为沿其圆周侧壁设置的环形限位槽,使该第一夹持部31在转动的过程中,锁销不会从该限位槽5上脱出,从而使该发动机吊架的使用更加的安全。
优化的,上述的拉环8的轴线与第一夹持部31的轴线垂直,且拉环8可以绕着第一夹持部31的轴线转动的设置在第一夹持部31上,从而使第一夹持部31在转动的过程中,拉环8不会随着第一夹持部31一起转动。
优化的,上述的第一侧板21上还设置有复位弹簧9,该复位弹簧9的一端与第一侧板21固定连接,而复位弹簧9的另一端则穿过上述的拉环8也与第一侧板21连接;在使用该发动机吊架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拉动拉环8调节第一夹持部31与第二夹持部32的间距,当工作人员放开拉环8时,该第一夹持部31就会受到复位弹簧9的作用回复至初始位置,使该发动机吊架的使用更加的方便。
优化的,上述的第二侧板22上设置有轴承10,且第二夹持部32通过该轴承10转动设置在第二侧板22的内侧,使该发动机吊架在使用时,工作人员转动该发动机吊架吊设的发动机总成的缸体时,第二夹持部32也会随着缸体一起转动,从而使工作人员在转动缸体使更加的轻松,进而降低了该发动机装配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上述的轴承10的外圈与第二侧板22固定连接,而第二夹持部32则与轴承10的内圈固定连接。
优化的,上述的横梁1上设置有吊环11,工作人员可以将该发动机吊架通过该吊环11挂设在起吊机的吊钩上,避免了该发动机吊架在工作过程中,发动机吊架从起吊机上掉落,而导致发动机总成的零部件的损坏或者工作人员受伤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该发动机吊架的安全性。
优化的,上述的横梁1、第一侧板21以及第二侧板2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该加强筋可以有效的增加该发动机吊架的强度,从而使该发动机吊架的结构更加的稳定,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1)、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第一夹持部(31)以及第二夹持部(32);所述第一侧板(21)和所述第二侧板(22)相对设置于所述横梁(1)的两端,所述第一夹持部(31)通过伸缩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21)的内侧,所述第二夹持部(32)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22)的内侧;所述第二夹持部(32)与所述第一夹持部(31)处于相对的位置,并通过所述伸缩调节机构调节控制所述第一夹持部(31)与所述第二夹持部(32)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侧板(21)上的插销(4),所述第一夹持部(31)的周向表面设置的多个与插销(4)配合的限位槽(5),且所有的限位槽(5)均沿所述第一夹持部(31)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通过所述插销(4)插设/取出于所述限位槽(5)实现所述第一夹持部(31)的固定/伸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1)上还设置有套筒(6),所述第一夹持部(31)穿过所述套筒(6)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21)上,且所述第一夹持部(31)靠近所述第二夹持部(32)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31)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套筒(6)为圆环状结构,所述第一夹持部(31)与所述套筒(6)为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31)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32)的一端设置有圆形的拉环(8),所述拉环(8)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筒(6)的内径,所述拉环(8)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夹持部(31)的轴线垂直,且所述拉环(8)绕着所述第一夹持部(31)的轴线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部(3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1)上还设置有复位弹簧(9),所述复位弹簧(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21)连接,所述复位弹簧(9)的自由端穿过所述拉环(8)也与所述第一侧板(2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22)上还设置有轴承(10),所述第二夹持部(32)通过所述轴承(10)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22)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10)的外圈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22)的内侧,所述第二夹持部(32)固定设置于所述轴承(10)的内圈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上设置有便于吊设的吊环(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所述第一侧板(21)和所述第二侧板(2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
CN201821752326.XU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发动机吊架 Active CN208913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52326.XU CN208913963U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发动机吊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52326.XU CN208913963U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发动机吊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13963U true CN208913963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710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52326.XU Active CN208913963U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发动机吊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139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13963U (zh) 一种发动机吊架
CN208725433U (zh) 窗帘拉绳调节装置及窗帘
CN211196637U (zh) 一种药箱连接稳固的施药无人机
CN108657390A (zh) 一种安全救生圈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9322316U (zh) 一种能调节开口大小的吊机用吊钩
CN210262388U (zh) 一种手摇升降晾衣架
CN206434764U (zh) 一种缓冲减震绳
CN209596445U (zh) 一种新型可调式半自动关系保险绳
CN207971925U (zh) 一种纺织车间用面料悬挂装置
CN204661042U (zh) 新型纺织管筒
CN209383258U (zh) 一种汽车板簧吊具
CN209483201U (zh) 一种隧道施工用隧道顶部维修设备
CN209298827U (zh) 一种电缆挂接装置
CN209672261U (zh) 一种折叠灯杆
CN105201400A (zh) 固定装置
CN214822963U (zh) 一种汽车衣帽钩
CN208799012U (zh) 一种安装方便免打孔的窗帘杆
CN205687396U (zh) 一种风电塔筒旋转式吊钩
CN201448780U (zh) 一种灯钩的改进结构
CN208056063U (zh) 锤头打捞连接结构及锤头打捞装置
CN202315021U (zh) 一种防滑扣
CN205487246U (zh) 一种船模挂旗拉帆连接装置
CN109089722A (zh) 一种桃树生长支撑装置
CN202484790U (zh) 一种可升降吊灯
CN205132913U (zh) 一种柱状物外壁吊拉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