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13648U - 一种旋转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13648U
CN208913648U CN201821046724.XU CN201821046724U CN208913648U CN 208913648 U CN208913648 U CN 208913648U CN 201821046724 U CN201821046724 U CN 201821046724U CN 208913648 U CN208913648 U CN 208913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shaft
hydraulic
pneumaticpiston
col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4672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文乔
张家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da Jun Precision Machiner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da Jun Precision Machiner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da Jun Precision Machiner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da Jun Precision Machiner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4672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136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13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136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和夹头;夹头呈T形结构;夹具本体包括液压缸、气缸和轴杆;液压缸和气缸都为双动缸;液压缸和气缸连接,轴杆依次穿过液压缸和气缸;在液压缸内设置有与轴杆固定的液压活塞;在气缸内设置有第一气压活塞;在第一气压活塞上设置有旋转座,在旋转座上设置有卡合滚珠;在轴杆上设置有限位滑槽;限位滑槽包括沿轴杆轴向依次设置的直槽部和螺旋槽部。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进行夹持固定,具有定位精准,夹持力度强,稳定性好的优点,通过气压推动第一气压活塞,配合卡合滚珠,实现松开后夹头的旋转,让出待夹持物体上方空间,便于进行吊装移动,具有灵活性好,使用方便,安全性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旋转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夹具。
背景技术
液压油缸是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并利用该机械能做往复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液压油缸通常是在缸筒的端部进行固定,油缸的另一端是缸杆,缸杆可以随着油缸的驱动而进行伸缩运动。液压油缸常与T形夹头配合,被用于制成夹具使用,具有夹持力度强,操作简单方便的优点。但是现有的液压油缸的缸杆无法旋转,在与T形夹头配合过程中,T形夹头松开待夹持的物体后,T形夹头夹持的端面仍处于该物体的上方,给移动该物体带来很大的不便。特别是对于大型模具,通过T形夹头对模具进行固定,模具使用后,需要进行吊装换模,而T形夹头会对换模过程进行干涉,给换模过程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夹具,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通过液压缸、气缸双动力设置,液压缸实现压覆夹持,气缸实现夹头转动,解决了现有的液压油缸的缸杆无法旋转,在与T形夹头配合过程中,T形夹头松开待夹持的物体后,T形夹头夹持的端面仍处于该物体的上方,给移动该物体带来很大的不便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旋转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和夹头;所述夹头呈T形结构;所述夹具本体包括液压缸、气缸和轴杆;所述液压缸和所述气缸都为双动缸;所述液压缸内设置有中空的液压腔,在所述液压腔的两端分别连通有液压管;在所述气缸内设置有中空的气压腔,在所述气压腔的两端分别连通的气压管;所述液压缸和气缸连接,所述轴杆依次穿过所述液压缸和气缸,前端与所述夹头连接;在所述液压缸内设置有液压活塞,所述液压活塞与所述轴杆固定,沿所述轴杆轴向运动;在所述气缸内设置有第一气压活塞,所述第一气压活塞活动套设于所述轴杆上,与所述气缸的缸壁密封接触;在所述第一气压活塞上设置有旋转座,在所述旋转座上设置有卡合滚珠;在所述轴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合滚珠配合的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包括沿所述轴杆轴向依次设置的直槽部和螺旋槽部;所述直槽部位于所述螺旋槽部的下端,沿所述轴杆轴向设置;所述螺旋槽部螺旋环绕所述轴杆设置;在所述轴杆的尾端连接有感应杆;所述轴杆与所述感应杆轴向套接,所述轴杆与所述感应杆之间设置有沿轴向的运动行程空间;在所述感应杆外部套设固定有第二气压活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气缸内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套设固定于所述轴杆上,位于所述第一气压活塞和液压活塞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感应杆与所述轴杆周向限位固定,所述感应杆伸出所述气缸;在所述气缸外安装有护盖;所述护盖将所述感应杆包覆在内;所述感应杆与所述护盖内的感应块连接;在所述护盖内设置有松模确认感应器和旋转确认感应器;所述松模确认感应器和旋转确认感应器都为红外测距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气压活塞与导杆连接;所述导杆沿所述轴杆轴向设置;所述导杆伸出所述气缸,伸入所述护盖内;在所述护盖内设置有沿所述轴杆轴向的导柱孔;所述导杆位于所述导柱孔内,沿所述导柱孔运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合理,通过液压进行夹持固定,具有定位精准,夹持力度强,稳定性好的优点,通过气压推动第一气压活塞,配合卡合滚珠,实现松开后夹头的旋转,能够通过旋转夹头,让出待夹持物体上方空间,便于进行吊装移动,提高作业效率,具有灵活性好,使用方便,安全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液压缸 2.气缸 3.护盖
4.夹头 5.轴杆 6.液压活塞
7.第一气压活塞 8.第二气压活塞 9.感应杆
10.限位滑槽 11.旋转座 12.轴承座
13.导杆 14.松模确认感应器 15.旋转确认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夹具,主要用于进行压覆夹持,特别是用于大型模具的固定夹持。本实用新型包括夹具本体和夹头4。夹头4呈T形结构,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夹具本体拉伸夹头4进行压覆夹持,且在松开夹头4状态下,可对夹头4进行旋转。夹具本体包括液压缸1、气缸2和轴杆5。液压缸1和气缸2都为双动缸;液压缸1内设置有中空的液压腔,在液压腔的两端分别连通有液压管;在气缸2内设置有中空的气压腔,在气压腔的两端分别连通的气压管。液压缸1和气缸2沿两者缸体轴向依次连接,轴杆5依次穿过液压缸1和气缸2,前端与夹头4连接。在液压缸1内设置有液压活塞6,液压活塞6与轴杆5固定,沿轴杆5轴向运动。在气缸2内设置有第一气压活塞7,第一气压活塞7活动套设于轴杆5上,与气缸2的缸壁密封接触,第一气压活塞7与轴杆5之间可进行相对运动。在第一气压活塞7上设置有旋转座11,在旋转座11上设置有卡合滚珠。在轴杆5上设置有与卡合滚珠配合的限位滑槽10。卡合滚珠卡设于限位滑槽10内,沿限位滑槽10运动。限位滑槽10包括沿轴杆5轴向依次设置的直槽部和螺旋槽部。直槽部位于螺旋槽部的下端,沿轴杆5轴向设置。螺旋槽部螺旋环绕轴杆5设置。在轴杆5的尾端连接有感应杆9;轴杆5与感应杆9轴向套接,轴杆5与感应杆9之间设置有沿轴向的运动行程空间;在感应杆9外部套设固定有第二气压活塞8。
为了更好的控制第一气压活塞7的运动行程,在气缸2内设置有轴承座12;轴承座12套设固定于轴杆5上,位于第一气压活塞7和液压活塞6之间。在轴承座12与第一气压活塞7接触的端面设置有轴承滚珠。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精度,很好的监控本实用新型的动作过程,本实用新型可采用以下结构:感应杆9与轴杆5周向限位固定,感应杆9伸出气缸2;在气缸2外安装有护盖3;护盖3将感应杆9包覆在内;感应杆9与护盖3内的感应块连接;在护盖3内设置有松模确认感应器14和旋转确认感应器15;松模确认感应器14和旋转确认感应器15都为红外测距传感器。通过松模确认感应器14和旋转确认感应器15对感应块的位置进行监测,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动作行程状态。
为了提高第一气压活塞7运动的稳定性,防止第一气压活塞7进行周向转动,第一气压活塞7与导杆13连接。导杆13沿轴杆5轴向设置;导杆13伸出气缸2,伸入护盖3内;在护盖3内设置有沿轴杆5轴向的导柱孔;导杆13位于导柱孔内,沿导柱孔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动作过程:结合图1,图1中本实用新型夹头4处于松模状态,如需进行压覆夹持,先通过气压管对气缸2的下部进气,第一气压活塞7和第二气压活塞8同步向上运动,轴杆5保持不动,直至感应杆9运动到行程末端,第二气压活塞8停止运动,此时卡合滚珠沿限位滑槽10运动至螺旋槽部;而第一气压活塞7沿轴杆5的轴向继续运动,卡合滚珠沿限位滑槽10的螺旋槽部运动,在卡合滚珠的作用下,轴杆5进行转动,带动夹头4进行转动,第一气压活塞7运动至接触轴承座12,关闭气压管,夹头4完成旋转过程;再通过液压管对液压腔的上部进油加压,液压活塞6向下运动,带动轴杆5同步运动,实现夹头4的压覆夹持过程。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合理,通过液压进行夹持固定,具有定位精准,夹持力度强,稳定性好的优点,通过气压推动第一气压活塞7,配合卡合滚珠,实现松开后T形夹头4的旋转,能够通过旋转T形夹头4,让出待夹持物体上方空间,便于进行吊装移动,提高作业效率,具有灵活性好,使用方便,安全性好的优点。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旋转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本体和夹头;所述夹头呈T形结构;所述夹具本体包括液压缸、气缸和轴杆;所述液压缸和所述气缸都为双动缸;所述液压缸内设置有中空的液压腔,在所述液压腔的两端分别连通有液压管;在所述气缸内设置有中空的气压腔,在所述气压腔的两端分别连通的气压管;所述液压缸和气缸连接,所述轴杆依次穿过所述液压缸和气缸,前端与所述夹头连接;在所述液压缸内设置有液压活塞,所述液压活塞与所述轴杆固定,沿所述轴杆轴向运动;在所述气缸内设置有第一气压活塞,所述第一气压活塞活动套设于所述轴杆上,与所述气缸的缸壁密封接触;在所述第一气压活塞上设置有旋转座,在所述旋转座上设置有卡合滚珠;在所述轴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合滚珠配合的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包括沿所述轴杆轴向依次设置的直槽部和螺旋槽部;所述直槽部位于所述螺旋槽部的下端,沿所述轴杆轴向设置;所述螺旋槽部螺旋环绕所述轴杆设置;在所述轴杆的尾端连接有感应杆;所述轴杆与所述感应杆轴向套接,所述轴杆与所述感应杆之间设置有沿轴向的运动行程空间;在所述感应杆外部套设固定有第二气压活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内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套设固定于所述轴杆上,位于所述第一气压活塞和液压活塞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杆与所述轴杆周向限位固定,所述感应杆伸出所述气缸;在所述气缸外安装有护盖;所述护盖将所述感应杆包覆在内;所述感应杆与所述护盖内的感应块连接;在所述护盖内设置有松模确认感应器和旋转确认感应器;所述松模确认感应器和旋转确认感应器都为红外测距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压活塞与导杆连接;所述导杆沿所述轴杆轴向设置;所述导杆伸出所述气缸,伸入所述护盖内;在所述护盖内设置有沿所述轴杆轴向的导柱孔;所述导杆位于所述导柱孔内,沿所述导柱孔运动。
CN201821046724.XU 2018-06-30 2018-06-30 一种旋转夹具 Active CN208913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46724.XU CN208913648U (zh) 2018-06-30 2018-06-30 一种旋转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46724.XU CN208913648U (zh) 2018-06-30 2018-06-30 一种旋转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13648U true CN208913648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693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46724.XU Active CN208913648U (zh) 2018-06-30 2018-06-30 一种旋转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136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3845A (zh) * 2018-06-30 2018-11-02 山田顺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夹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3845A (zh) * 2018-06-30 2018-11-02 山田顺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夹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13648U (zh) 一种旋转夹具
CN104961078B (zh) 智能旋盖机旋盖机构
CN208614696U (zh) 一种断裂螺栓夹取工具
CN201592504U (zh) 一种超薄型机械手夹具
CN209503056U (zh) 活塞缸专用铣床
CN108529530A (zh) 一种无人艇采样瓶的瓶盖开合器
CN201172210Y (zh) 凸轮轴组装用机械手
CN108723845A (zh) 一种旋转夹具
CN207105527U (zh) 用于塑料件成型中机械手的水平和竖直状态的转换机构
CN203002928U (zh) 全自动数控液压弯管机中的弯曲模装置
CN213144949U (zh) 一种液压缸密封试验用的伸缩装置
CN209061900U (zh) 一种开孔外翻边装置
CN203991816U (zh) 一种利用丝杆机构的弯管机构
CN211030064U (zh) 连杆夹管机构
CN107571469A (zh) 用于塑料件成型中机械手的水平和竖直状态的转换机构
CN107351110B (zh) 一种全自动夹紧机械手
CN210759361U (zh) 一种带束层贴合鼓
CN209190362U (zh) 一种柱体传输夹具
CN217898983U (zh) 一种直行程气动执行器
CN209599054U (zh) 一种分离轴承套筒夹具
CN208676470U (zh) 一种四工位双孔八角水晶珠串连夹具
CN202192143U (zh) 传感器封口机
CN109702092A (zh) 多边折弯机压料模具长度组合机构
CN213999149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虎钳台
CN216138774U (zh) 一种夹具及具有其的旋转夹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