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11851U - 微气泡装置及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微气泡装置及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11851U
CN208911851U CN201821366192.8U CN201821366192U CN208911851U CN 208911851 U CN208911851 U CN 208911851U CN 201821366192 U CN201821366192 U CN 201821366192U CN 208911851 U CN208911851 U CN 2089118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liquid
gas
micro bubble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6619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明
吴金水
王雯雯
罗柏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6619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118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118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118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气泡装置及热水器,微气泡装置包括:气液混合器包括进气口、进液口及气液出口;第一进液管的一端与进液口相连;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与进气口相连;空气过滤器与进气管的另一端相连接;增压泵与气液出口相连接,用于增加流经增压泵的介质的压力;两相容器的一端与增压泵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进气管的另一端与空气过滤器相连接,使得由进气管进入的气体会首先被空气过滤器进行过滤,空气过滤器将空气中的固态或液态悬浮物阻挡过滤,同时可以去除空气中的异味,保证在后续形成微气泡水时所用到的气体为洁净气体,避免了使用有污染的气体而影响最终产生的微气泡水的质量,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微气泡装置及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泡发生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气泡装置及一种热水器。
背景技术
微气泡是指直径在50μm以下的微小气泡,微气泡因具有在水中停留时间长、气泡尺寸小、能深入到毛孔、纤维等缝隙内进行深度清洁等优点,现在已经逐步在各个领域进行应用,但是在液体中混合的气体由于为与外界空气直接连通,因此空气中的污染物极易被混合至微气泡水中,进而影响微气泡水的清洁程度,影响后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微气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水器。
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气泡装置,微气泡装置包括:气液混合器,包括进气口、进液口及气液出口;第一进液管,第一进液管的一端与进液口相连;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与进气口相连;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与进气管的另一端相连接;增压泵,增压泵与气液出口相连接,用于增加流经增压泵的介质的压力;两相容器,两相容器的一端与增压泵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气泡装置中,包括气液混合器、第一进液管、进气管、空气过滤器、增压泵和两相容器,气液混合器包括用于进气的进气口、用于进液的进液口及气体和液体初步混合后的气液出口,进液口与第一进液管的一端相连,使得由进液口和进气口流入的液体和气体在气液混合器内进行初步混合,随后通过增压泵对初步混合的气液混合介质进行增压,在增压的过程中会使得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提升,增压完成后将介质送入至两相容器中,在两相容器中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气体溶解至液体中,从而获取到微气泡水;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进气管的另一端与空气过滤器相连接,使得由进气管进入的气体会首先被空气过滤器进行过滤,空气过滤器将空气中的固态或液态悬浮物阻挡过滤,同时可以去除空气中的异味,保证在后续形成微气泡水时所用到的气体为洁净气体,避免了使用有污染的气体而影响最终产生的微气泡水的质量,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以想到地,由进气口进入的气体可以是外界的空气也可以是其他气体,如空气过滤器直接与制氧器相连接,使得由制氧器制得的氧气最终与液体进行混合形成富含氧气的微气泡水,为用户使用微气泡水提供了一个更加舒适放松的环境。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微气泡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微气泡装置还包括:发生器,发生器与两相容器的另一端相连接,发生器用于析出介质中的空气。
在该技术方案中,微气泡装置还包括发生器,两相容器远离增压泵的一端与发生器相连接,用于析出介质中的空气;在两相容器内溶解于液体中的气体,如若直接由两相容器向外流出时,会由于压力瞬间变化而使得气体析出量无法控制,出现微气泡水流量湍急等问题,因此通过设置发生器缓慢释放介质中的压力,气泡在液体中均匀析出,使得发生器一方面起到释压的效果,另一方面起到缓流的作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空气过滤器包括:壳体,在壳体上开设有安装口;至少一层空气滤芯,通过安装口设置在壳体的内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气过滤器包括壳体和至少一层空气滤芯,在壳体上开设有安装口,并且将至少一层空气滤芯通过安装口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可以实现至少一层空气滤芯相对于壳体为可拆卸式,在使用的过程中,使用一定时长后可以通过安装口对至少一层空气滤芯进行拆卸更换,进而保证至少一层空气滤芯的使用寿命为用户可调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空气过滤器还包括:限位部,限位部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并朝向壳体的中心凸出,以将至少一层空气滤芯限位于限位部与安装口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气过滤器还包括限位部,将限位部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并且限位部为朝向壳体内部的中心凸出,空气滤芯设置在限位部与安装口之间,在用户安装空气滤芯时,限位部可以对空气滤芯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用户不易判断空气滤芯是否安装到位;同时在微气泡装置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空气一定为从空气滤芯的内部穿过,必然会带动空气滤芯向进气口的方向运动,通过设置限位部,可以保证将空气滤芯限位于限位部与安装口之间,保证空气滤芯的正常使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空气过滤器包括:香料容器,香料容器设置在空气过滤器的壳体内部,气体通过至少一层空气滤芯后进入到香料容器内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气过滤器还包括香料容器,将香料容器设置在空气过滤器的壳体内部,在香料容器的内部设置有香料,并且使用香料容器相对于至少一层空气滤芯靠近进气口,在气体进入到空气过滤器后,首先通过至少一层空气滤芯净化后再通过香料容器进行处理,使得最终由空气过滤器送出的气体能带有宜人香味,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可以想到地,香料容器内的香料为可更换型,用户可以通过更换香料的种类来避免排出的微气泡水气味单一的问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气液混合器包括文丘里射流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气液混合器内设置文丘里射流器,由于文丘里射流器可以产生文丘里效应,实现自动吸气的效果,可以减少在气液混合器内部设置气泵进行吸气的必要,节省了微气泡装置的能源消耗,同时减小了产品的体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微气泡装置还包括:单向阀,设置在空气过滤器与气液混合器之间,通过进气管分别与空气过滤器与气液混合器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微气泡装置还包括单向阀,将单向阀设置在空气过滤器与气液混合器之间,单向阀可以使得气体仅可以从空气过滤器向气液混合器方向流动,而不可从气液混合器向空气过滤器方向流动,避免气体和/或液体出现由进气口端向外溢出的现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气液混合器还包括混合室,进气口、进液口及气液出口均开设在混合室的腔壁上;进气口位于混合室的底部,进液口位于混合室的顶部,气液出口位于混合室的侧壁。
在该技术方案中,气液混合器还包括混合室,进气口、进液口及气液出口均开设在混合室的腔壁上,使得由进气口进入的气体和由进液口进入的液体均能在混合室内进行初步混合;同时将进气口设置于混合室的底部,将进液口设置于混合室的顶部,气体会向上运动,而液体则会向下运动,因此可增加两者的接触面积,可以提高溶气速率,增大液相流速和紊动程度来减薄液膜厚度和增大液相总传质系数,保证气体和液体的初步混合均匀。
此外,将气液出口位于混合室的侧壁,可以保证从气液出口排出的为混合后的气液混合介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两相容器包括容纳室和开设在容纳室的腔壁上的第一气液入口和第一气液出口,第一气液入口与增压泵相连接,第一气液入口开设在容纳室的顶壁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两相容器包括容纳室和开设在容纳室的腔壁上的第一气液入口和第一气液出口,并将第一气液入口与增压泵相连接,使得被增压后的介质通过第一气液入口进入到容纳室的内部;同时将第一气液入口开设在容纳室的顶壁上,气液混合介质在从顶部流入到容纳室内时就会具有较大的流速,减小气体和液体在融合时产生的气膜与液膜的厚度,保证两者更好的相融合。
具体地,气、液两相接触的自由界面附近,分别存在着流动的气膜和液膜,即在气相侧的气膜和液相侧的液膜。气体必须以分子扩散的方式从气相主体连续通过此两层膜而进入液体主体。由于此两层膜在任何情况下均呈层流,又称为层流膜。两相流动情况的改变会影响膜的厚度,即气体的流速越大,气膜就越薄;同样液体的流速越大,液膜也就越薄,可以使得气体分子更易扩散至液体主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水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微气泡装置,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水器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微气泡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热水器还包括:第二进液管及第三进液管;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的一端与第二进液管相连接;恒温混液装置,恒温混液装置包括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混液出口,第一入口与加热装置相连接,第二入口与第三进液管相连接,将第一入口、第二入口进入的液体混合至预设温度;净化过滤装置,设置在恒温混液装置与微气泡装置之间,净化过滤装置的净化入口与混液出口相连接,净化过滤装置的进化出口与第一进液管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热水器还包括第二进液管、第三进液管、加热装置、恒温混液装置和净化过滤装置,加热装置的一端与第二进液管相连接,第二进液管可与水龙头相连接,加热装置用于将第二进液管内的液体进行高温加热,并通过第一入口将加热后的液体向恒温混液装置内送去,同时恒温混液装置还具有与第三进液管相连的第二入口,第二进液管也可与水龙头相连接,使得由第一入口送入的高温液体与由第二入口送入的低温液体进行混合至预设温度,使得用户在进行洗浴时热水器能始终提供预设温度的水。
优选地,热水器还包括净化过滤装置,净化过滤装置设置在恒温混液装置与微气泡装置之间,并且净化过滤装置的净化入口与混液出口相连接,净化过滤装置的进化出口与第一进液管相连接,通过设置净化过滤装置可以将热水器内的水进行过滤净化,以使水质得到保证。将净化过滤装置设置在恒温混液装置与微气泡装置之间,使得被净化的水为混水之后的温水,避免过热的水会将净化过滤装置内部烧毁,同时还会在净化过滤后再进入到微气泡装置内,避免净化过滤装置会对产生的微气泡水造成影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加热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用于调节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加热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用于调节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使得加热装置加热时长和/或加热温度可被调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恒温混液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用于调节第一入口及第二入口的开度,以调节混液出口的出液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恒温混液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可调节混液出口的出液温度,使得由混液出口流出的液体的温度始终能保持为恒定的温度,保证用户洗浴时水温恒定。
具体地,控制装置调节混液出口的出液温度时为调节第一入口及第二入口的开度,即对添加热水和冷水的量进行调节,保证混合后的水温能符合预设温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净化过滤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用于检测净化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该技术方案中,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净化过滤装置电连接,使得控制装置可检测净化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以保证对净化过滤装置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测,在净化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较低时提醒用户及时进行更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微气泡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用于调节微气泡装置的开启与关闭。
在该技术方案中,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微气泡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用于调节微气泡装置的开启与关闭,如若在用户无需进行微气泡水洗浴时,则关闭微气泡装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热水器还包括:提示器,提示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根据净化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控制提示器的开闭。
在该技术方案中,热水器还包括提示器,提示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净化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控制提示器的开闭,具体地,在净化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小于设定值时,控制装置会开启提示器,以提示用于进行净化过滤装置的更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净化过滤装置包括:至少一层过滤芯,可拆卸地设置在净化过滤装置的外壳内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净化过滤装置包括至少一层过滤芯,并且至少一层过滤芯可拆卸地设置在净化过滤装置的外壳内部,在使用一段时长后,可以将至少一层过滤芯从净化过滤装置的外壳内部抽出进行清洗或更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至少一层过滤芯为以下任一或组合: PP棉过滤滤芯、PAC复合滤芯、超滤膜滤芯。
在该技术方案中,至少一层过滤芯为以下任一或组合:PP (Polypropylene,聚丙烯纤维)棉过滤滤芯、PAC(Poly Aluminum Chloride,聚合氯化铝)复合滤芯、超滤膜滤芯;可以将上述过滤芯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微气泡装置的一个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微气泡装置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的一个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微气泡装置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的加热装置的一个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的控制装置的一个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其中,图1至图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微气泡装置,102气液混合器,104第一进液管,106进气管,108空气过滤器,110增压泵,112两相容器,114发生器,116单向阀,20第二进液管,30第三进液管,40加热装置,50恒温混液装置,60净化过滤装置,70 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微气泡装置10及热水器。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气泡装置10,微气泡装置10包括:气液混合器102,包括进气口、进液口及气液出口;第一进液管104,第一进液管104的一端与进液口相连;进气管106,进气管106的一端与进气口相连;空气过滤器108,空气过滤器108与进气管106的另一端相连接;增压泵110,增压泵110与气液出口相连接,用于增加流经增压泵110 的介质的压力;两相容器112,两相容器112的一端与增压泵110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气泡装置10中,包括气液混合器102、第一进液管104、进气管106、空气过滤器108、增压泵110和两相容器112,气液混合器102包括用于进气的进气口、用于进液的进液口及气体和液体初步混合后的气液出口,进液口与第一进液管104的一端相连,使得由进液口和进气口流入的液体和气体在气液混合器102内进行初步混合,随后通过增压泵110对初步混合的气液混合介质进行增压,在增压的过程中会使得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提升,增压完成后将介质送入至两相容器112中,在两相容器112中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气体溶解至液体中,从而获取到微气泡水;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进气管106的另一端与空气过滤器108相连接,使得由进气管106进入的气体会首先被空气过滤器108进行过滤,空气过滤器108将空气中的固态或液态悬浮物阻挡过滤,同时可以去除空气中的异味,保证在后续形成微气泡水时所用到的气体为洁净气体,避免了使用有污染的气体而影响最终产生的微气泡水的质量,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以想到地,由进气口进入的气体可以是外界的空气也可以是其他气体,如空气过滤器108直接与制氧器相连接,使得由制氧器制得的氧气最终与液体进行混合形成富含氧气的微气泡水,为用户使用微气泡水提供了一个更加舒适放松的环境。优选地,微气泡水为微纳米气泡水;优选地,两相容器为两相增溶罐。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微气泡装置10还包括:发生器114,发生器114与两相容器112的另一端相连接,发生器114用于析出介质中的空气。
在该实施例中,微气泡装置10还包括发生器114,两相容器112远离增压泵110的一端与发生器114相连接,用于析出介质中的空气;在两相容器 112内溶解于液体中的气体,如若直接由两相容器112向外流出时,会由于压力瞬间变化而使得气体析出量无法控制,出现微气泡水流量湍急等问题,因此通过设置发生器114缓慢释放介质中的压力,气泡在液体中均匀析出,使得发生器114一方面起到释压的效果,另一方面起到缓流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空气过滤器108包括:壳体,在壳体上开设有安装口;至少一层空气滤芯,通过安装口设置在壳体的内部。
在该实施例中,空气过滤器108包括壳体和至少一层空气滤芯,在壳体上开设有安装口,并且将至少一层空气滤芯通过安装口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可以实现至少一层空气滤芯相对于壳体为可拆卸式,在使用的过程中,使用一定时长后可以通过安装口对至少一层空气滤芯进行拆卸更换,进而保证至少一层空气滤芯的使用寿命为用户可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空气过滤器108还包括:限位部,限位部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并朝向壳体的中心凸出,以将至少一层空气滤芯限位于限位部与安装口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空气过滤器108还包括限位部,将限位部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并且限位部为朝向壳体内部的中心凸出,空气滤芯设置在限位部与安装口之间,在用户安装空气滤芯时,限位部可以对空气滤芯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用户不易判断空气滤芯是否安装到位;同时在微气泡装置10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空气一定为从空气滤芯的内部穿过,必然会带动空气滤芯向进气口的方向运动,通过设置限位部,可以保证将空气滤芯限位于限位部与安装口之间,保证空气滤芯的正常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空气过滤器108包括:香料容器,香料容器设置在空气过滤器108的壳体内部,气体通过至少一层空气滤芯后进入到香料容器内部。如图2所示,空气过滤器108包括相连接的两部分组成,其可以为靠近气液混合器102的香料容器和远离气液混合器102的至少一层空气滤芯。
在该实施例中,空气过滤器108还包括香料容器,将香料容器设置在空气过滤器108的壳体内部,在香料容器的内部设置有香料,并且使用香料容器相对于至少一层空气滤芯靠近进气口,在气体进入到空气过滤器108后,首先通过至少一层空气滤芯净化后再通过香料容器进行处理,使得最终由空气过滤器 108送出的气体能带有宜人香味,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可以想到地,香料容器内的香料为可更换型,用户可以通过更换香料的种类来避免排出的微气泡水气味单一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气液混合器102包括文丘里射流器。
在该实施例中,将气液混合器102内设置文丘里射流器,由于文丘里射流器可以产生文丘里效应,实现自动吸气的效果,可以减少在气液混合器102 内部设置气泵进行吸气的必要,节省了微气泡装置10的能源消耗,同时减小了产品的体积。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微气泡装置10还包括:单向阀116,设置在空气过滤器108与气液混合器102之间,通过进气管106分别与空气过滤器108与气液混合器102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微气泡装置10还包括单向阀116,将单向阀116设置在空气过滤器108与气液混合器102之间,单向阀116可以使得气体仅可以从空气过滤器108向气液混合器102方向流动,而不可从气液混合器102向空气过滤器108方向流动,避免气体和/或液体出现由进气口端向外溢出的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气液混合器102还包括混合室,进气口、进液口及气液出口均开设在混合室的腔壁上;进气口位于混合室的底部,进液口位于混合室的顶部,气液出口位于混合室的侧壁。
在该实施例中,气液混合器102还包括混合室,进气口、进液口及气液出口均开设在混合室的腔壁上,使得由进气口进入的气体和由进液口进入的液体均能在混合室内进行初步混合;同时将进气口设置于混合室的底部,将进液口设置于混合室的顶部,气体会向上运动,而液体则会向下运动,因此可增加两者的接触面积,可以提高溶气速率,增大液相流速和紊动程度来减薄液膜厚度和增大液相总传质系数,增大液相总传质系数,保证气体和液体的初步混合均匀。
此外,将气液出口位于混合室的侧壁,可以保证从气液出口排出的为混合后的气液混合介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两相容器112包括容纳室和开设在容纳室的腔壁上的第一气液入口和第一气液出口,第一气液入口与增压泵110相连接,第一气液入口开设在容纳室的顶壁上。
在该实施例中,两相容器112包括容纳室和开设在容纳室的腔壁上的第一气液入口和第一气液出口,并将第一气液入口与增压泵110相连接,使得被增压后的介质通过第一气液入口进入到容纳室的内部;同时将第一气液入口开设在容纳室的顶壁上,气液混合介质在从顶部流入到容纳室内时就会具有较大的流速,减小气体和液体在融合时产生的气膜与液膜的厚度,保证两者更好的相融合。
具体地,气、液两相接触的自由界面附近,分别存在着流动的气膜和液膜,即在气相侧的气膜和液相侧的液膜。气体必须以分子扩散的方式从气相主体连续通过此两层膜而进入液体主体。由于此两层膜在任何情况下均呈层流,又称为层流膜。两相流动情况的改变会影响膜的厚度,即气体的流速越大,气膜就越薄;同样液体的流速越大,液膜也就越薄,可以使得气体分子更易扩散至液体主体。
如图3、图4和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水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微气泡装置10,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水器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微气泡装置1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热水器还包括:第二进液管 20及第三进液管30;加热装置40,加热装置40的一端与第二进液管20相连接;恒温混液装置50,恒温混液装置50包括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混液出口,第一入口与加热装置40相连接,第二入口与第三进液管30相连接,将第一入口、第二入口进入的液体混合至预设温度;净化过滤装置60,设置在恒温混液装置50与微气泡装置10之间,净化过滤装置60的净化入口与混液出口相连接,净化过滤装置60的进化出口与第一进液管104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热水器还包括第二进液管20、第三进液管30、加热装置 40、恒温混液装置50和净化过滤装置60,加热装置40的一端与第二进液管 20相连接,第二进液管20可与水龙头相连接,加热装置40用于将第二进液管20内的液体进行高温加热,并通过第一入口将加热后的液体向恒温混液装置50内送去,同时恒温混液装置50还具有与第三进液管30相连的第二入口,第二进液管20也可与水龙头相连接,使得由第一入口送入的高温液体与由第二入口送入的低温液体进行混合至预设温度,使得用户在进行洗浴时热水器能始终提供预设温度的水。
优选地,热水器还包括净化过滤装置60,净化过滤装置60设置在恒温混液装置50与微气泡装置10之间,并且净化过滤装置60的净化入口与混液出口相连接,净化过滤装置60的进化出口与第一进液管104相连接,通过设置净化过滤装置60可以将热水器内的水进行过滤净化,以使水质得到保证。将净化过滤装置60设置在恒温混液装置50与微气泡装置10之间,使得被净化的水为混水之后的温水,避免过热的水会将净化过滤装置60内部烧毁,同时还会在净化过滤后再进入到微气泡装置10内,避免净化过滤装置60会对产生的微气泡水造成影响。
图3、图4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70;控制装置70与加热装置40电连接,控制装置70 用于调节加热装置40的加热功率。
在该实施例中,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70,控制装置70与加热装置40 电连接,控制装置70用于调节加热装置40的加热功率,使得加热装置40加热时长和/或加热温度可被调节。
图3、图4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70;控制装置70与恒温混液装置50电连接,控制装置70用于调节第一入口及第二入口的开度,以调节混液出口的出液温度。
在该实施例中,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70,控制装置70与恒温混液装置 50电连接,控制装置70可调节混液出口的出液温度,使得由混液出口流出的液体的温度始终能保持为恒定的温度,保证用户洗浴时水温恒定。
具体地,控制装置70调节混液出口的出液温度时为调节第一入口及第二入口的开度,即对添加热水和冷水的量进行调节,保证混合后的水温能符合预设温度。
图3、图4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70;控制装置70与净化过滤装置60电连接,控制装置70用于检测净化过滤装置60的使用寿命。
在该实施例中,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70,控制装置70与净化过滤装置 60电连接,使得控制装置70可检测净化过滤装置60的使用寿命,以保证对净化过滤装置60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测,在净化过滤装置60的使用寿命较低时提醒用户及时进行更换。
图3、图4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70;控制装置70与微气泡装置10电连接,控制装置 70用于调节微气泡装置10的开启与关闭。
在该实施例中,热水器还包括控制装置70,控制装置70与微气泡装置10 电连接,控制装置70用于调节微气泡装置10的开启与关闭,如若在用户无需进行微气泡水洗浴时,则关闭微气泡装置10。
图3和图7所示,控制装置70可以分别与加热装置40、恒温混液装置50 和净化过滤装置60相连接,也可以为控制装置70任意组合与上述部件相连接,以实现上述功能;优选地,同时控制装置70包括限温器、主控板、温度传感器、恒温模块和水流传感器。
图3、图4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热水器还包括:提示器,提示器与控制装置70电连接,控制装置70根据净化过滤装置60的使用寿命控制提示器的开闭。
在该实施例中,热水器还包括提示器,提示器与控制装置70电连接,控制装置70还用于根据净化过滤装置60的使用寿命控制提示器的开闭,具体地,在净化过滤装置60的使用寿命小于设定值时,控制装置70会开启提示器,以提示用于进行净化过滤装置60的更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净化过滤装置60包括:至少一层过滤芯,可拆卸地设置在净化过滤装置60的外壳内部。
在该实施例中,净化过滤装置60包括至少一层过滤芯,并且至少一层过滤芯可拆卸地设置在净化过滤装置60的外壳内部,在使用一段时长后,可以将至少一层过滤芯从净化过滤装置60的外壳内部抽出进行清洗或更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至少一层过滤芯为以下任一或组合:PP棉过滤滤芯、PAC复合滤芯、超滤膜滤芯。
在该实施例中,至少一层过滤芯为以下任一或组合:PP(Polypropylene,聚丙烯纤维)棉过滤滤芯、PAC(Poly Aluminum Chloride聚合氯化铝)复合滤芯、超滤膜滤芯;可以将上述过滤芯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微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装置包括:
气液混合器,包括进气口、进液口及气液出口;
第一进液管,所述第一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液口相连;
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气口相连;
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与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相连接;
增压泵,所述增压泵与所述气液出口相连接,用于增加流经所述增压泵的介质的压力;
两相容器,所述两相容器的一端与所述增压泵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装置还包括:
发生器,所述发生器与所述两相容器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发生器用于析出介质中的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器包括:
壳体,在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安装口;
至少一层空气滤芯,通过所述安装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器还包括:
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并朝向所述壳体的中心凸出,以将所述至少一层空气滤芯限位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安装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器包括:
香料容器,所述香料容器设置在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壳体内部,气体通过所述至少一层空气滤芯后进入到所述香料容器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液混合器包括文丘里射流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装置还包括:
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空气过滤器与所述气液混合器之间,通过所述进气管分别与所述空气过滤器与所述气液混合器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液混合器还包括混合室,所述进气口、所述进液口及所述气液出口均开设在所述混合室的腔壁上;
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混合室的底部,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混合室的顶部,所述气液出口位于所述混合室的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相容器包括容纳室和开设在所述容纳室的腔壁上的第一气液入口和第一气液出口,所述第一气液入口与所述增压泵相连接,所述第一气液入口开设在所述容纳室的顶壁上。
10.一种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气泡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还包括:
第二进液管及第三进液管;
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液管相连接;
恒温混液装置,所述恒温混液装置包括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混液出口,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加热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第三进液管相连接,将所述第一入口、第二入口进入的液体混合至预设温度;
净化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恒温混液装置与所述微气泡装置之间,所述净化过滤装置的净化入口与所述混液出口相连接,所述净化过滤装置的进化出口与所述第一进液管相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还包括:
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加热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和/或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恒温混液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入口及所述第二入口的开度,以调节所述混液出口的出液温度;和/或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净化过滤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净化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和/或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微气泡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微气泡装置的开启与关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还包括:
提示器,所述提示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净化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控制所述提示器的开闭。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过滤装置包括:
至少一层过滤芯,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净化过滤装置的外壳内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层过滤芯为以下任一或组合:PP棉过滤滤芯、PAC复合滤芯、超滤膜滤芯。
CN201821366192.8U 2018-08-23 2018-08-23 微气泡装置及热水器 Active CN2089118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66192.8U CN208911851U (zh) 2018-08-23 2018-08-23 微气泡装置及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66192.8U CN208911851U (zh) 2018-08-23 2018-08-23 微气泡装置及热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11851U true CN208911851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703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66192.8U Active CN208911851U (zh) 2018-08-23 2018-08-23 微气泡装置及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1185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6057A (zh) * 2018-08-23 2018-12-21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微气泡装置及热水器
CN110567146A (zh) * 2019-09-25 2019-12-13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热水器
CN114984787A (zh) * 2019-09-25 2022-09-02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热微纳米气泡液体生成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处理器
WO2023026627A1 (ja) * 2021-08-25 2023-03-0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気泡発生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6057A (zh) * 2018-08-23 2018-12-21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微气泡装置及热水器
CN109046057B (zh) * 2018-08-23 2024-02-23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微气泡装置及热水器
CN110567146A (zh) * 2019-09-25 2019-12-13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热水器
CN110567146B (zh) * 2019-09-25 2021-10-15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热水器
CN114984787A (zh) * 2019-09-25 2022-09-02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热微纳米气泡液体生成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处理器
CN114984787B (zh) * 2019-09-25 2023-10-31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热微纳米气泡液体生成系统的控制方法
WO2023026627A1 (ja) * 2021-08-25 2023-03-0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気泡発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11851U (zh) 微气泡装置及热水器
WO2018033144A1 (zh) 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9046056A (zh) 微气泡装置及热水器
CN101478930B (zh) 具有温度和过滤器控制的用于牙齿的液滴喷雾清洁系统
CN109046057A (zh) 微气泡装置及热水器
WO2001036105A1 (fr) Tuyere produisant des micro-bulles et dispositif d'application
RU2010140578A (ru) Способ и аппарат для выдачи продукта
KR20110038101A (ko) 위생 세정 장치
CN208911850U (zh) 微气泡装置及热水器
CN202891690U (zh) 快速动力式醒酒器
CN205026951U (zh) 热水器
US11291285B2 (en) Wireless hot shaving cream dispenser
CN107763841B (zh) 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5659572U (zh) 一种浸没式超滤膜组件
WO2018010684A1 (zh) 热水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6783424U (zh) 一种反向自清洗双重过滤水龙头
CN108793376A (zh) 具有搅拌器的富氢水发生装置
JPH0824606A (ja) 自動微細気泡水発生装置
CN206428046U (zh) 免插电富氢负离子浓度稳定持久产生装置
JP2000288054A (ja) 気泡発生装置
CN218435115U (zh) 一种净水系统及净水装置
CN216756008U (zh) 一种带储气室的微气泡发生装置及热水器
CN200975115Y (zh) 过滤加热器
CN218978633U (zh) 一种高温可调的出水装置
CN215743047U (zh) 一种中药材药液过滤配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24

Address after: 241000 west side of 3 / F, No.5 office building, new energy and new materials gathering area, Fuzhou Road, Jiangbei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u Midea intelligent kitchen electricity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41009 Wan Chun East Road, East Wuh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uhu, Anhui

Patentee before: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FG. Co.,Ltd.

Patentee before: MIDEA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