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07834U - 一种手持红外热像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持红外热像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07834U
CN208907834U CN201821947938.4U CN201821947938U CN208907834U CN 208907834 U CN208907834 U CN 208907834U CN 201821947938 U CN201821947938 U CN 201821947938U CN 208907834 U CN208907834 U CN 2089078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asing
battery cover
locking member
h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4793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micro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4793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078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078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078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红外热像仪,包括:机壳,包括位于手持端的插入口;电池盖,遮挡所述插入口并与所述机壳固定连接;电池,由所述插入口插入在所述机壳内;以及连接件,连接所述电池盖和所述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池盖固定连接。电池盖与机壳卡接连接较为简单,而且还可以减少对机壳或电池盖的损坏。电池与电池盖固定后,插入机壳中,有效增加电池的固定方式。

Description

一种手持红外热像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持红外热像仪。
背景技术
手持红外热像仪是建筑维护、改建、修建及检测等常用的工具。手持红外热像仪通过自带的电池供电,在电池部位设有与机壳配合的电池盖。目前,电池通常固定在机壳前壳或后壳上,电池的固定方式较为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持红外热像仪,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的固定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手持红外热像仪,包括:
机壳,包括位于手持端的插入口;
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盖和电池,所述电池盖和所述电池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电池由所述插入口插入在所述机壳内,所述电池盖遮挡所述插入口并与所述机壳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池的外侧面设有凸出的压扣;
所述连接件包括套设在所述电池外侧的压板,通过所述压板压设所述压扣使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池盖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将所述压板固定于所述电池盖的紧固件,所述电池盖设有紧固所述紧固件的紧固孔。
可选的,所述电池盖还包括定位所述电池的定位槽。
可选的,所述机壳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壳内壁上且位于所述手持端的第一卡接体;
所述电池盖包括底板、设有豁口的侧板和设置在所述豁口中的第二卡接体,所述第二卡接体与所述设有豁口的侧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卡接体与所述第一卡接体卡接,所述侧板的底端与所述底板连接而顶端与所述机壳贴合。
可选的,所述第二卡接体包括延伸至超出所述侧板顶端的延伸板和设置在所述延伸板上的卡耳或卡槽;
所述第一卡接体为与所述第二卡接体的卡耳配合的卡槽或与所述第二卡接体的卡槽配合的卡耳。
可选的,所述电池盖本体还包括贴合所述电池盖套设在所述电池盖内侧的弹性密封体,贴合所述第二卡接体的所述密封体本体外侧设置凸台,所述密封体本体的顶端与所述机壳贴合,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二卡接体接触。
可选的,所述底板、所述侧板和所述第二卡接体为一体式的注塑体,所述弹性密封体注塑在所述注塑体外侧,所述弹性密封体的硬度小于所述注塑体的硬度。
可选的,所述密封体本体的顶端内侧设有朝向所述机壳凸出的环形凸筋。
可选的,所述侧板的顶端设有凸出的限位台,所述机壳的手持端设有与所述限位台配合的限位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在机壳上设有插入口,并且电池与电池盖固定连接。组装手持红外热像仪时,先将例如机芯组件、前壳和后壳组装完成,然后待将电池与电池盖固定连接后,从插入口插入电池并将电池盖固定在机壳上,完成手持红外热像仪的组装。如此设置,有效增加电池的固定方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持红外热像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插入机壳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卡扣体和第二卡扣体未卡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卡扣体和第二卡扣体卡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持红外热像仪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与电池盖固定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与电池盖固定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侧板、第二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性密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台和环形凸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设环形凸沿及限位台和限位槽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1-13中包括下述附图标记:
机壳-100;电池组件-200;连接件-400;机芯组件-500;电池-2;电池盖-3;前壳-11;后壳-12;插入口-13;第一卡接体-14;限位槽-15;压扣-21;电池盖本体-31;第二卡接体-32;压板-41;紧固件-42;底板-311;侧板-312;豁口-313;弹性密封体-314;密封体本体-315;凸台-316;环形凸沿-317;紧固孔-318;定位槽-319;延伸板-321;卡槽-322;限位台-31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手持红外热像仪包括手持端设有插入口13的机壳100、电池组件200和连接件400。电池组件200包括电池2和电池盖3。电池2通过连接件400与电池盖3固定连接后,再由机壳100插入口13插入机壳100中,电池盖3遮挡插入口13并与机壳100可拆卸连接,以有效增加电池2的组装方式。
如图5所示,机壳100包括相互扣合的前壳11和后壳12,由前壳11和后壳12形成容纳机芯组件500和电池2的腔体。电池2容纳腔位于机壳100的手持部位,在机壳100的手持端(靠近手持部位、远离机芯组件500容纳腔的一端)设有插入口13,电池2从插入口13插入电池2容纳腔中。机壳100手持端的内壁设有第一卡接体14(如图3所示),第一卡接体14可以为设置在机壳100内壁上的卡槽或卡耳。在机壳100上相对设置两个第一卡接体14,以提高连接牢固性。
如图6、图7所示,电池2大致呈长方体状,电池2的第一端(靠近电池盖3的一端)侧壁设有凸出的多个压扣21,连接件400的压板41从电池2的第二端(与电池2的第一端相对)套入电池2上,通过压板41压设压扣21而将电池2固定在电池盖3上,以实现电池2装配时的防呆及定位。
连接件400还包括紧固件42,例如螺钉。压板41通过紧固件42固定在电池盖3中,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如图3所示,电池盖3包括电池盖本体31和设置在电池盖本体31上的第二卡接体32,第二卡接体32与第一卡接体14卡接实现电池盖本体31固定在机壳100上,以通过电池盖本体31遮挡插入口13。电池盖本体31和第二卡接体32可以以多种方式设置,以下以具体的举例,详细介绍电池盖本体31和第二卡接体32的构造。
如图8-图10所示,电池盖本体31包括弹性密封体314以及围成桶状结构的底板311和侧板312。底板311的形状、大小大致与机壳100手持部分的横截面形状、大小相同。底板311的中部与电池2的第一端抵接,底板311上设置环形挡板,由环形挡板形成定位槽319,以使电池2安装到位。定位槽319与电池2相应部位之间的间隙可以为0.1mm,以便于安装电池2。底板311上围绕电池2设有多个紧固孔318,紧固件42固定在紧固孔318中,实现压板41的固定。
侧板312的底端与底板311连接,侧板312的顶端与机壳100的手持端抵接,侧板312上设有豁口313,豁口313的底端可以延伸至底板311,豁口313的顶端延伸至贯穿侧板312的顶端,以方便设置第二卡接体32和弹性密封体314。如图11所示,侧板312的顶端设有凸出的限位台3121,如图12所示,机壳100的手持端设有凹陷的限位槽15,通过限位台3121和限位槽15配合以减少电池盖3的周向晃动。
第二卡接体32位于豁口313中。第二卡接体32包括沿侧板312延伸的延伸板321和设置在延伸板321上的卡耳或卡槽322。延伸板321的宽度稍微小于豁口313的宽度,延伸板321的底端与豁口313部位的底板311连接,延伸板321的侧壁与侧板312分离,实现第二卡接体32与侧板312的活动链接。延伸板321的顶端延伸超过顶板并且朝向电池盖本体31的内侧倾斜,以方便第二卡接体32的卡耳或卡槽322与第一卡接体14的卡槽或卡耳卡接。在侧板312上相对设置两个豁口313,各豁口313中分别设置一个第二卡接体32。如此设置,方便通过弹性密封体314对第二卡接体32施力。
底板311、侧板312和第二卡接体32可以为一体成型的注塑体,加工制作方便,省事省力。注塑体的材质可以与机壳100的材质相同,具有一定的硬度,以提高电池2的固定牢固性。
如图6、图10所示,弹性密封体314包括覆盖底板311外表面和侧板312外表面的密封体本体315和设置在密封体本体315内侧的凸台316。密封体本体315的顶端大致与侧板312的顶端平齐,以使密封体本体315实现电池盖3和机壳100的密封。密封体本体315的顶端内侧设有环形凸沿317,如图13所示,环形凸沿317挤压在电池盖3和机壳100之间,以减少电池盖3的轴向晃动。
凸台316朝向内侧凸出于密封体本体315,从密封体本体315的顶端延伸至底端,与豁口313的宽度相同。注塑好弹性密封体315后,凸台316位于豁口313中,与第二卡接体32的延伸板321抵接。需要将电池盖3扣合在机壳100上或需要将电池盖3从机壳100上拆下时,按压弹性密封体314,延伸板321在凸台316的挤压下朝向电池盖3中部稍微移动,然后安装或拔出电池盖3即可。密封体本体315的外侧可以设置按压图案,以能够直接按压到第二卡接体32。如此设置,安装或拔出电池盖3时需要的力较小,省事省力;可以减少对第一卡接体14和第二卡接体32的损坏,提高第一卡接体14和第二卡接体32的使用寿命。
弹性密封体314可以注塑在注塑体(底板311、侧板312和第二卡接体32)上,弹性密封体314的硬度小于注塑体的硬度,即电池盖3为双色注塑,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事省力。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在于,豁口的顶端与侧板顶端留有间距,豁口底端与底板留有间距,延伸板的底端固定在侧板内侧或底板上。密封弹性体的大小与豁口的大小基本相同,密封弹性体的内侧设有抵接于侧板内壁的凸沿,通过凸沿实现密封弹性体的固定。电池盖与机壳之间设置密封圈。当然,还可以以其他方式设置电池盖,例如不设置豁口,第二卡接体受机壳的挤压进入机壳并卡设在第一卡接体上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手持红外热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包括位于手持端的插入口;
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盖和电池,所述电池盖和所述电池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电池由所述插入口插入在所述机壳内,所述电池盖遮挡所述插入口并与所述机壳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红外热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外侧面设有凸出的压扣;
所述连接件包括套设在所述电池外侧的压板,通过所述压板压设所述压扣使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池盖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红外热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将所述压板固定于所述电池盖的紧固件,所述电池盖设有紧固所述紧固件的紧固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红外热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还包括定位所述电池的定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红外热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壳内壁上且位于所述手持端的第一卡接体;
所述电池盖包括底板、设有豁口的侧板和设置在所述豁口中的第二卡接体,所述第二卡接体与所述设有豁口的侧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卡接体与所述第一卡接体卡接,所述侧板的底端与所述底板连接而顶端与所述机壳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红外热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体包括延伸至超出所述侧板顶端的延伸板和设置在所述延伸板上的卡耳或卡槽;
所述第一卡接体为与所述第二卡接体的卡耳配合的卡槽或与所述第二卡接体的卡槽配合的卡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红外热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本体还包括贴合所述电池盖套设在所述电池盖外侧的弹性密封体,贴合所述第二卡接体的所述密封体本体内侧设置凸台,所述密封体本体的顶端与所述机壳贴合,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二卡接体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红外热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所述侧板和所述第二卡接体为一体式的注塑体,所述弹性密封体注塑在所述注塑体外侧,所述弹性密封体的硬度小于所述注塑体的硬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红外热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体本体的顶端内侧设有朝向所述机壳凸出的环形凸筋。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红外热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顶端设有凸出的限位台,所述机壳的手持端设有与所述限位台配合的限位槽。
CN201821947938.4U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手持红外热像仪 Active CN2089078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47938.4U CN208907834U (zh)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手持红外热像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47938.4U CN208907834U (zh)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手持红外热像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07834U true CN208907834U (zh) 2019-05-28

Family

ID=66614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47938.4U Active CN208907834U (zh)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手持红外热像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078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4670A (zh) * 2020-05-01 2020-07-07 上海健康医学院 一种人体脊柱侧弯智能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4670A (zh) * 2020-05-01 2020-07-07 上海健康医学院 一种人体脊柱侧弯智能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07834U (zh) 一种手持红外热像仪
CN209297137U (zh) 用于连接遥控装置和移动终端的连接结构及遥控组件
EP4095992A1 (en) Button battery, battery sealing structure, and pre-assembly unit
CN210517136U (zh) 翻盖组件、壳体组件及连接器
CN209996515U (zh) 便携式负离子电动牙刷
CN112135465A (zh) 用于监测站的防水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监测站
CN214848864U (zh) 一种电池包
CN214589015U (zh) 一种储能集装箱电池高压箱结构
CN212079539U (zh) 一种新型充气玩具内置打气泵
CN113464652A (zh) 一种塑胶件密封结构及加工方法
CN209981291U (zh) 一种快装防水电池盒
CN208157465U (zh) 一种电池盖硅胶防水防尘密封结构
CN209266673U (zh) 一种多功能插座外壳
CN208640431U (zh) 一种炒菜机的辅料接头及辅料装置
CN205078372U (zh) 一种空气滤清器壳体的连接装置
CN215861724U (zh) 一种塑胶件密封结构
CN219144598U (zh) 一种电池充电装置
CN216355020U (zh) 防水电机连接器
CN212074978U (zh) 一种密封圈以及具有该密封圈的密封盒
CN219759786U (zh) 储能电源的把手结构及储能电源
EP4175037A1 (en) Battery pack
CN214379023U (zh) 一种新型防冷凝水连接器
CN214577818U (zh) 一种无叶挂脖风扇
CN217847756U (zh) 一种储能电源的按键结构及储能电源
CN204805133U (zh) 免螺丝固定电机的气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10

Address after: 311501 building A1, No. 299, Qiushi Road, Tongl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onglu County,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Haikang Micro Shadow Sens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1 518 Internet of Things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Hangzhou micro image software Co.,Ltd.

Assignor: Hangzhou Haikang Micro Shadow Sensing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990000038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handheld infrared thermal image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8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