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07697U - 一种冷凝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07697U
CN208907697U CN201821802646.1U CN201821802646U CN208907697U CN 208907697 U CN208907697 U CN 208907697U CN 201821802646 U CN201821802646 U CN 201821802646U CN 208907697 U CN208907697 U CN 208907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er pipe
condenser
subchannel
core group
run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0264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锦泉
范伟
周瑜
殷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uo Chen Heat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uo Chen Hea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uo Chen Heat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uo Chen Hea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0264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07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07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076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包括冷凝器芯体组、设置在冷凝器芯体组左侧的左集流管以及设置在冷凝器芯体组右侧的右集流管,所述冷凝器芯体组包括多个冷凝器芯体,且相邻的两个冷凝器芯体之间形成有用于连通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的流道,所述左集流管中部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供冷媒流入冷凝器芯体组内的进液口,并在左集流管底部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供干燥后的冷媒流出的出液口,所述右集流管远离冷凝器芯体组的一侧设置有储液干燥器,所述冷凝器芯体组内位于冷媒进口的上方形成有与储液干燥器上部连通的上流道,所述冷凝器芯体组内位于冷媒进口的下方形成有与储液干燥器下部连通的下流道。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提高冷凝器的换热量。

Description

一种冷凝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凝器。
背景技术
冷凝器是空调系统的机件,冷凝器用于通过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并为其散热。冷凝器包括扁管和翅片,翅片钎焊在扁管表面,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扁管流出,其热量被扁管壁带到扁管表面,热量经扁管表面与外部空气进行第一次热交换,扁管表面的热量传导至翅片上,经翅片与外部空气进行第二次热交换。
现有的冷凝器采用上进下出的排布方式,制冷剂从上部进去,通过多次流道的冷却,在冷凝器芯体的下部位置进入储液干燥器,然后通过重力进行分流,经过储液干燥器干燥后进入过冷区的流道,然后流出冷凝器。
由于现在整车对空调系统有制冷量的要求,冷凝器作为空调制冷系统中的重要换热部件,冷凝器的换热量时非常重要的,但目前整车布置上会有“小而高”的要求,导致现有冷凝器在不增大芯体尺寸的前提下其换热量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凝器,用以解决现有冷凝器在不增大芯体尺寸的前提下其换热量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包括冷凝器芯体组、设置在冷凝器芯体组左侧的左集流管以及设置在冷凝器芯体组右侧的右集流管,所述冷凝器芯体组包括多个冷凝器芯体,且相邻的两个冷凝器芯体之间形成有用于连通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的流道,所述左集流管中部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供冷媒流入冷凝器芯体组内的进液口,并在左集流管底部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供干燥后的冷媒流出的出液口,所述右集流管远离冷凝器芯体组的一侧设置有储液干燥器,所述冷凝器芯体组内位于冷媒进口的上方形成有与储液干燥器上部连通的上流道,所述冷凝器芯体组内位于冷媒进口的下方形成有与储液干燥器下部连通的下流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冷凝器芯体组的两侧分别设置集流管,并将冷凝器芯体的两端分别固接在两侧的集流管上,使多个冷凝器芯体沿竖直方向排布,从而使相邻的两个冷凝器芯体之间形成供冷媒流过的流道,并在右集流管的一侧设置储液干燥器,使左集流管、冷凝器芯体组内的流道、右集流管以及储液干燥器依次连通。当冷媒从左集流管的中部进入冷凝器芯体组中,经过流道冷却后在右集流管中通过重力分流,气态制冷剂从上流道进入再次冷却后进入储液干燥器上部的入口,液态制冷剂从下流道进入储液干燥器下部的入口,两股制冷剂在储液干燥器内混合、干燥后并从出液口流出,相较于现有的冷凝器从上到下依次递减的流道设计而言,在保持冷凝器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冷凝器芯体的换热量,从而提高空调系统的制冷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内均安装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冷凝器芯体组的上方分割为冷凝区,且冷凝器芯体组的下方分隔为过冷区。
进一步的,所述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内均设置三个分隔板,使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的内部分别从上到下依次形成用于连通冷凝器内流道的第一子通道、第二子通道、第三子通道以及第四子通道,且左集流管内的分隔板和右集流管内的分隔板在水平面上呈交错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芯体组内的上流道包括连通左集流管内第一子通道和右集流管内第一子通道的第一流道、连通左集流管内第一子通道和右集流管内第二子通道的第二流道,所述冷凝器芯体内的下流道包括连通左集流管内第三子通道和右集流管内第二子通道的第三流道、连通左集流管内第三子通道和右集流管内第三子通道的第四流道,所述上流道和下流道之间设有连通左集流管内第二子通道和右集流管内第二子通道的第五流道,所述下流道的下方设有连通左集流管内第四子通道和右集流管内第四子通道的第六流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流道为冷凝道,所述第六流道为过冷道。
进一步的,所述左集流管上的进液口设置在左集流管的第二子通道上,所述左集流管上的出液口设置在左集流管的第四子通道上,且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的内侧壁上均等距开设有多个用于连通集流管内子通道和冷凝器芯体组内流道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右集流管的第一子通道、第三子通道以及第四子通道均与储液干燥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芯体组中的冷凝器芯体包括侧板、固接在侧板上的扁管以及安装在扁管上的翅片,所述侧板的一端固接在左集流管上,另一端固接在右集流管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通过将冷媒从左集流管的中部进入冷凝器芯体组中,经过流道冷却后在右集流管中通过重力分流,气态制冷剂从上流道进入再次冷却后进入储液干燥器上部的入口,液态制冷剂从下流道进入储液干燥器下部的入口,两股制冷剂在储液干燥器内混合、干燥后并从出液口流出,相较于现有的冷凝器从上到下依次递减的流道设计而言,在保持冷凝器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冷凝器芯体的换热量,从而提高空调系统的制冷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冷凝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凝器芯体组;11、上流道;111、第一流道;112、第二流道;12、下流道;121、第三流道;122、第四流道;13、第五流道;14、第六流道;15、侧板;16、扁管;17、翅片;2、左集流管;21、进液口;22、出液口;3、右集流管;4、储液干燥器;5、分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凝器,包括冷凝器芯体组1、设置在冷凝器芯体组1左侧的左集流管2以及设置在冷凝器芯体组1右侧的右集流管3。冷凝器芯体组1包括多个冷凝器芯体,且相邻的两个冷凝器芯体之间形成有用于连通左集流管2和右集流管3的流道,其中冷凝器芯体包括侧板15、固接在侧板15上的扁管16以及安装在扁管16上的翅片17,侧板15的一端固接在左集流管2上,另一端固接在右集流管3上。在左集流管2中部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供冷媒流入冷凝器芯体组1内的进液口21,并在左集流管2底部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供干燥后的冷媒流出的出液口22,在右集流管3远离冷凝器芯体组1的一侧还设置有储液干燥器4,使左集流管2、冷凝器芯体组1内的流道、右集流管3以及储液干燥器4依次连通,其中冷凝器芯体组1内位于进液口21的上方形成有与储液干燥器4上部连通的上流道11,冷凝器芯体组1内位于出液口22的下方形成有与储液干燥器4下部连通的下流道12。当冷媒从左集流管2中部的进液口21进入冷凝器芯体组1中,经过流道冷却后在右集流管3中通过重力分流,气态制冷剂从上流道11进入再次冷却后进入储液干燥器4上部的入口,液态制冷剂从下流道12进入储液干燥器4下部的入口,两股制冷剂在储液干燥器4内混合、干燥后并从出液口22流出,相较于现有的冷凝器从上到下依次递减的流道设计而言,在保持冷凝器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提高冷凝器芯体的换热量,从而提高空调系统的制冷能力。
如上所述,在左集流管2和右集流管3内均安装有分隔板5,分隔板5将冷凝器芯体组1的上方分割为冷凝区,且冷凝器芯体组1的下方分隔为过冷区,具体的左集流管2和右集流管3内均设置三个分隔板5,使左集流管2和右集流管3的内部分别从上到下依次形成用于连通冷凝器内流道的第一子通道、第二子通道、第三子通道以及第四子通道,且左集流管2内的分隔板5和右集流管3内的分隔板5在水平面上呈交错设置,其中左集流管2上的进液口21设置在左集流管2的第二子通道上,左集流管2上的出液口22设置在左集流管2的第四子通道上,且左集流管2和右集流管3的内侧壁上均等距开设有多个用于连通集流管内子通道和冷凝器芯体组1内流道的通孔,并且右集流管3的第一子通道、第三子通道以及第四子通道均与储液干燥器4连通。
为了实现冷媒在在右集流管3中通过重力分流,将冷凝器芯体组1内的流道划分为多个,具体的上流道11包括连通左集流管2内第一子通道和右集流管3内第一子通道的第一流道111、连通左集流管2内第一子通道和右集流管3内第二子通道的第二流道112;下流道12包括连通左集流管2内第三子通道和右集流管3内第二子通道的第三流道121、连通左集流管2内第三子通道和右集流管3内第三子通道的第四流道122;上流道11和下流道12之间设有连通左集流管2内第二子通道和右集流管3内第二子通道的第五流道13,在下流道12的下方还设有连通左集流管2内第四子通道和右集流管3内第四子通道的第六流道14,其中第一流道111为冷凝道,所述第六流道14为过冷道。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当冷媒从左集流管2第二子通道上的进液口21进入冷凝器芯体组1中时,经过第三流道121冷却后在右集流管3的第二子通道内通过重力分流,气态制冷剂从右集流管3的第二子通道依次流经第二流道112、左集流管2的第一子通道、第一流道111(再冷却)、右集流管3的第一子通道直至进入储液干燥器4的上部;而液态制冷剂则从右集流管3的第二子通道依次流经第四流道122、左集流管2的第三子通道、第五流道13、右集流管3的第三子通道直至进入储液干燥器4下部,两股制冷剂在储液干燥器4内混合、干燥后并依次流经右集流管3的第四子通道、第六流道14(过冷)直至左集流管2第四子通道上的出液口22流出,相较于现有的冷凝器直接从上到下依次递减的流道设计而言,在保持冷凝器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冷凝器芯体的换热量,从而提高空调系统的制冷能力,即能满足整车紧凑的空间布置,又能满足高性能。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包括冷凝器芯体组(1)、设置在冷凝器芯体组(1)左侧的左集流管(2)以及设置在冷凝器芯体组(1)右侧的右集流管(3),所述冷凝器芯体组(1)包括多个冷凝器芯体,且相邻的两个冷凝器芯体之间形成有用于连通左集流管(2)和右集流管(3)的流道,所述左集流管(2)中部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供冷媒流入冷凝器芯体组(1)内的进液口(21),并在左集流管(2)底部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供干燥后的冷媒流出的出液口(22),所述右集流管(3)远离冷凝器芯体组(1)的一侧设置有储液干燥器(4),所述冷凝器芯体组(1)内位于进液口(21)的上方形成有与储液干燥器(4)上部连通的上流道(11),所述冷凝器芯体组(1)内位于出液口(22)的下方形成有与储液干燥器(4)下部连通的下流道(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集流管(2)和右集流管(3)内均安装有分隔板(5),所述分隔板(5)将冷凝器芯体组(1)的上方分割为冷凝区,且冷凝器芯体组(1)的下方分隔为过冷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集流管(2)和右集流管(3)内均设置三个分隔板(5),使左集流管(2)和右集流管(3)的内部分别从上到下依次形成用于连通冷凝器内流道的第一子通道、第二子通道、第三子通道以及第四子通道,且左集流管(2)内的分隔板(5)和右集流管(3)内的分隔板(5)在水平面上呈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芯体组(1)内的上流道(11)包括连通左集流管(2)内第一子通道和右集流管(3)内第一子通道的第一流道(111)、连通左集流管(2)内第一子通道和右集流管(3)内第二子通道的第二流道(112),所述冷凝器芯体组(1)内的下流道(12)包括连通左集流管(2)内第三子通道和右集流管(3)内第二子通道的第三流道(121)、连通左集流管(2)内第三子通道和右集流管(3)内第三子通道的第四流道(122),所述上流道(11)和下流道(12)之间设有连通左集流管(2)内第二子通道和右集流管(3)内第二子通道的第五流道(13),所述下流道(12)的下方设有连通左集流管(2)内第四子通道和右集流管(3)内第四子通道的第六流道(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111)为冷凝道,所述第六流道(14)为过冷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集流管(2)上的进液口(21)设置在左集流管(2)的第二子通道上,所述左集流管(2)上的出液口(22)设置在左集流管(2)的第四子通道上,且左集流管(2)和右集流管(3)的内侧壁上均等距开设有多个用于连通集流管内子通道和冷凝器芯体组(1)内流道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集流管(3)的第一子通道、第三子通道以及第四子通道均与储液干燥器(4)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芯体组(1)中的冷凝器芯体包括侧板(15)、固接在侧板上的扁管(16)以及安装在扁管(16)上的翅片(17),所述侧板(15)的一端固接在左集流管(2)上,另一端固接在右集流管(3)上。
CN201821802646.1U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冷凝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07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02646.1U CN208907697U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冷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02646.1U CN208907697U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冷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07697U true CN208907697U (zh) 2019-05-28

Family

ID=66614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0264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07697U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冷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076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2538A (zh) * 2020-08-07 2021-03-02 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换热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2538A (zh) * 2020-08-07 2021-03-02 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换热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5474B (zh) 用于空气调节回路的具有制冷剂供给部的冷凝器
CN203744611U (zh) 冷凝器
CN105509368A (zh) 一种热交换器及一种空调系统
CN203053095U (zh) 新流程汽车空调平行流冷凝器
CN205174934U (zh) 一种出风温度均匀性好的平行流蒸发器
CN208907697U (zh) 一种冷凝器
CN104315758B (zh) 空调器及其平行流蒸发器
CN102519182A (zh) 汽车空调平行流冷凝器
CN206247719U (zh) 气液分离器和空调器
CN205561589U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CN104634004B (zh) 冷凝器
CN205593410U (zh) 壳管式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06742315U (zh) Phev电池包冷却结构
CN104848515B (zh) 空调换热器及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CN202511538U (zh) 分液装置及包括该分液装置的空调器
CN102410674A (zh) 一种冷凝器及采用该冷凝器的空调器
CN205747598U (zh) 换热装置及空调器、热泵
CN108731307A (zh) 一种叠片式冷凝器
CN209181312U (zh) 降膜式蒸发器和空调系统
CN202511536U (zh) 分液装置及包括该分液装置的空调器
CN202511535U (zh) 分液装置及包括该分液装置的空调器
CN103363733B (zh) 分液装置及包括该分液装置的空调器
CN205690760U (zh) 空调换热器及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5332609U (zh) 一种干式蒸发器
CN206410367U (zh) 一种用于蒸发器的芯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8

Termination date: 202111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