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01308U - 车灯的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灯的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01308U
CN208901308U CN201821773718.4U CN201821773718U CN208901308U CN 208901308 U CN208901308 U CN 208901308U CN 201821773718 U CN201821773718 U CN 201821773718U CN 208901308 U CN208901308 U CN 208901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edestal
light emitting
lens section
luminescenc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7371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建诚
陈柏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ngtai Internation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c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c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chen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01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013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一种车灯的发光装置,包含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及透镜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基座、数个由所述第一基座向后突伸的第一散热鳍片,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前侧的第一发光模块。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第二基座、数个由所述第二基座向下突伸的第二散热鳍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上侧的第二发光模块,及用于将所述第二发光模块发出的第二光线反射向前方的反射罩。所述透镜单元包括透镜座,所述透镜座具有可供所述第一发光模块发出的第一光线穿透并向前投射的第一透镜部,及可供所述第二光线穿透并向前投射的第二透镜部。通过上述分区发光及分开散热的设计,可具有极佳的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车灯的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的照明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安装在车灯内部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一种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TWM544439案所公开的一种现有的车辆的LED投射灯具1,包含一个基座单元11、一个发光单元12,及一个透镜单元13。所述基座单元11包括一个开口朝前的基座111、一个横向设置在所述基座111内的平板112、一个设置在所述基座111的内壁面且间隔位于所述平板112上方的第一反射片113、一个设置在所述基座111的内壁面且间隔位于所述平板112下方的第二反射片114,及一个间隔位于所述平板112前方的隔板115。所述发光单元12包括一个安装在所述平板112顶面且能发出第一光线的第一发光模块121,及一个安装在所述平板112底面且能发出第二光线的第二发光模块122。所述透镜单元13包括一个间隔位于所述隔板前方的凸透镜131。
使用时,当所述第一发光模块121被驱动时,向上发出的所述第一光线被所述第一反射片113反射至所述隔板115,经由所述隔板115形塑出所需光型后,再向前穿过所述凸透镜131而投射出近灯光形。当所述第二发光模块122被驱动时,向下发出的所述第二光线被所述第二反射片114反射至所述隔板115,经由所述隔板115形塑出所需光型后,再向前穿过所述凸透镜131而投射出远灯光形。
所述第一发光模块121和所述第二发光模块122在发光时都会产生高热,然而,由于所述第一发光模块121及所述第二发光模块122都是安装在所述平板112上,所以所述平板112会成为最高热能的聚集处,热能无法顺利散出,导致电子电路运行障碍,或是热膨胀而使材料龟裂或弯曲等,将会影响车灯的使用寿命,所以如何能有效地将热能散出,即成为车灯设计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至少能够克服先前技术的缺点的车灯的发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的发光装置,包含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及透镜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基座、数个彼此间隔地由所述第一基座向后突伸的第一散热鳍片,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前侧且用于产生第一光线的第一发光模块。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第二基座、数个彼此间隔地由所述第二基座向下突伸的第二散热鳍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上侧且用于产生第二光线的第二发光模块,及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座上方且用于将所述第二发光模块发出的第二光线反射向前方的反射罩。所述透镜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前方的透镜座,所述透镜座具有可供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发出的第一光线穿透并向前投射出第一照明区域的第一透镜部,及可供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发出的第二光线穿透并向前投射出第二照明区域的第二透镜部。
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的发光装置,所述第一透镜部具有位于后侧的第一入光面,及位于前侧的第一出光面,所述第二透镜部具有位于后侧的第二入光面、位于前侧的第二出光面,及横向连接所述第二出光面与所述第一出光面的分界面。
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的发光装置,所述第一透镜部的所述第一出光面具有向前弧突的第一弧面区,所述第二透镜部的所述第二出光面向前弧突,所述第一出光面的所述第一弧面区的曲率与所述第二出光面的曲率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的发光装置,所述第一透镜部的所述第一出光面具有两个左右对应且向前弧突的第一弧面区,所述第二透镜部的所述第二出光面向前弧突,所述第一出光面的每一个所述第一弧面区的曲率与所述第二出光面的曲率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的发光装置,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一发光模块具有上下直向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前侧的第一电路板,及电连接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发光件,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二发光模块具有前后横向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上侧的第二电路板,及电连接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第二发光件。
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的发光装置,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一发光模块具有上下直向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前侧的第一电路板,及两个左右间隔且电连接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发光件,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二发光模块具有前后横向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上侧的第二电路板,及电连接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第二发光件。
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的发光装置,所述第二透镜部的所述第二入光面与所述第一透镜部的所述第一入光面相连接成为上下齐平的同一直立面。
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的发光装置,所述透镜座的所述第二透镜部同体成型在所述第一透镜部下侧,所述第一透镜部邻近地位于所述第一发光模块前方,用于将所述第一光线向前投射成远灯光形,所述第二透镜部间隔位于所述第二发光模块前方且对应位于所述反射罩的前下方,用于将所述第二光线向前投射成近灯光形。
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的发光装置,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基座前侧的底座,所述底座具有位于所述反射罩与所述第二透镜部间的光形部。
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的发光装置,所述透镜单元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座、所述第二基座与所述底座前方的壳座,及将所述透镜座可拆离地设置在所述壳座上的框座。
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透镜座区分所述第一透镜部及所述第二透镜部,可分别供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穿透并向前投射,所以通过上述分区发光及分开散热的设计,可具有极佳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TWM544439案所公开的一种现有的车辆的LED投射灯具的一剖视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灯的发光装置的一第一实施例的一前视立体图;
图3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的一前视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4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的一后视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5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的一剖视侧视图;及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车灯的发光装置的一第二实施例的一前视局部立体分解。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以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2~5,本实用新型车灯的发光装置的一第一实施例,适用于安装在所述车灯(图未示)内。所述发光装置包含一个第一发光单元2、一个第二发光单元3,及一个透镜单元4。
所述第一发光单元2包括一个第一基座21、数个彼此间隔地由所述第一基座21向后突伸的第一散热鳍片22,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21前侧且用于产生第一光线的第一发光模块23。所述第一基座21及所述第一散热鳍片22是由导热性佳的材料例如铝、铜、陶瓷…等同体制成。所述第一发光模块23具有一个上下直向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21前侧的第一电路板231,及一个电连接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231上的第一发光件232。所述第一发光件232为一个发光二极管(LED),具有高亮度、节能、省电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要注意的是第一发光件232的数目不限于一个,依实际需求可以是两个、三个…等。
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包括一个间隔位于所述第一基座21的后下方的第二基座31、数个彼此间隔地由所述第二基座31向下突伸的第二散热鳍片32、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31上侧且用于产生第二光线的第二发光模块33、一个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座31上且对应位于所述第二发光模块33上方的反射罩34,及一个连接在所述第二基座31前侧且位于所述反射罩34的前下方的底座35。
所述第二基座31及所述第二散热鳍片32是由导热性佳的材料例如铝、铜、陶瓷…等同体制成。所述第二发光模块33具有一个前后横向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31上侧的第二电路板331,及一个电连接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331上的第二发光件332。所述第二发光件332为一个发光二极管(LED),具有高亮度、节能、省电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要注意的是第二发光件332的数目不限于一个,依实际需求可以是两个、三个…等。所述反射罩34用于将所述第二发光模块33发出的第二光线反射向前方。所述底座35呈一个水平摆放且开口朝前的U形座体,并具有一个邻近所述第二发光模块33且位于一个所述第二光线被所述反射罩34反射向前方的光行路径上的光形部351。由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2的连接线路及控制电路,并非本实用新型改良重点,所以在此不再说明。
所述透镜单元4包括一个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座21、所述第二基座31与所述底座35前方的壳座41、一个对应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2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前方的透镜座42,及一个将所述透镜座42可拆离地设置在所述壳座41上的框座43。所述透镜座42具有一个可供所述第一发光单元2发出的第一光线穿透并向前投射出一个第一照明区域的第一透镜部421,及一个可供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发出的第二光线穿透并向前投射出一个第二照明区域的第二透镜部422。
所述第一透镜部421邻近地位于所述第一发光模块23前方,并具有一个位于后侧的第一入光面423,及一位于前侧的第一出光面424,所述第一出光面424具有一个向前弧突的第一弧面区425。所述第二透镜部422同体成型在所述第一透镜部421下侧,间隔位于所述第二发光模块33前方且对应位于所述反射罩34的前下方,并具有一个位于后侧的第二入光面426、一位于前侧的第二出光面427,及一个横向连接所述第二出光面427与所述第一出光面424的分界面428。所述第二透镜部422的所述第二入光面426与所述第一透镜部421的所述第一入光面423相连接成为上下齐平的同一直立面。所述第二出光面427向前弧突,且所述第二出光面427的曲率与所述第一出光面424的所述第一弧面区425的曲率不同。
使用时,当所述第二发光模块33被启动时,所述第二发光件332会发出所述第二光线,经由所述反射罩34反射向前下方,穿透所述第二透镜部422并向前方投射,可聚焦投射于较近的位置,而产生符合法规的近灯光形。当所述第一发光模块23被启动时,所述第一发光件232会发出所述第一光线,直接穿透所述第一透镜部421并向前方投射,可聚焦投射于较远的位置,而产生符合法规的远灯光形。所以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可做为车灯的近灯使用,所述第一发光单元2可做为车灯的远灯使用,如此一来,使用上就能通过切换启动所述第二发光模块33或所述第一发光模块23来改变聚焦,用于切换成近灯或远灯的功能,以达到所需的照明效果。附带一提,若需使用近灯时,可以只点亮所述第二发光模块33产生所述第二光线,若需使用远灯时,可以同时点亮所述第二发光模块33及所述第一发光模块23,同时产生所述第二光线及所述第一光线,仍然能够符合车灯法规的光形。
须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发光模块33发光时所产生的废热,会传导至所述第二基座31,并经由其下方具有大表面积的所述第二散热鳍片32,快速地散发到外部环境中,而所述第一发光模块23发光时所产生的废热,会传导至所述第一基座21,并经由其后方具有大表面积的所述第一散热鳍片22,快速地散发到外部环境中,所以可大幅提升散热效率,达到较佳的散热效果。这样一来,所述第二发光模块33及所述第一发光模块23即可工作于正常温度范围内,从而提高产品可靠度与使用寿命。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电路板231与所述第一基座21间的结合,以及所述第二电路板331与所述第二基座31间的结合,可以利用导热胶(thermal paste)来黏结,当然也可以利用数支具有优良热传导性的螺丝来螺接,由于上述构件互相接触,所以热能可以互相流通传导,而为一种接触导热式结合。此外,上述构造还可以涂装有一层图未示出的绝缘导热膜层,使得上述构件间为电性绝缘,但是仍然能够达到热传导作用,惟所述绝缘导热膜层为现有技术,兹不赘述。
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车灯的发光装置的一第二实施例的构造大致相同于所述第一实施例,其差别在于:所述第一透镜部421的弧度设计不同,所述第一出光面424具有两个左右对应且向前弧突的所述第一弧面区425,且所述第一发光模块23具有两个左右间隔且电连接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231上的所述第一发光件232,所述第一发光件232发出的第一光线分别对应穿过所述第一弧面区425。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车灯的发光装置,为分区发光及分开散热的设计,主要是将所述透镜座42区分所述第一透镜部421及所述第二透镜部422,分别供所述第一发光单元2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发出的光线穿透并向前投射,以产生远灯及近灯效果,所以上述发光装置主要是利用所述透镜座42的分区设计,来产生符合车灯法规的光形。再者,所述发光装置还将所述第一发光单元2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分开两处设置,并各自具有相对应的散热结构,所以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通过上述分区发光及分开散热的设计,能具有极佳的散热速度及散热效率,可延长整体使用寿命,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灯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基座、数个彼此间隔地由所述第一基座向后突伸的第一散热鳍片,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前侧且用于产生第一光线的第一发光模块;
第二发光单元,包括第二基座、数个彼此间隔地由所述第二基座向下突伸的第二散热鳍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上侧且用于产生第二光线的第二发光模块,及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座上方且用于将所述第二发光模块发出的第二光线反射向前方的反射罩;及
透镜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前方的透镜座,所述透镜座具有可供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发出的第一光线穿透并向前投射出第一照明区域的第一透镜部,及可供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发出的第二光线穿透并向前投射出第二照明区域的第二透镜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部具有位于后侧的第一入光面,及位于前侧的第一出光面,所述第二透镜部具有位于后侧的第二入光面、位于前侧的第二出光面,及横向连接所述第二出光面与所述第一出光面的分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部的所述第一出光面具有向前弧突的第一弧面区,所述第二透镜部的所述第二出光面向前弧突,所述第一出光面的所述第一弧面区的曲率与所述第二出光面的曲率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部的所述第一出光面具有两个左右对应且向前弧突的第一弧面区,所述第二透镜部的所述第二出光面向前弧突,所述第一出光面的每一个所述第一弧面区的曲率与所述第二出光面的曲率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灯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一发光模块具有上下直向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前侧的第一电路板,及电连接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发光件,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二发光模块具有前后横向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上侧的第二电路板,及电连接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第二发光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灯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一发光模块具有上下直向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前侧的第一电路板,及两个左右间隔且电连接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发光件,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二发光模块具有前后横向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上侧的第二电路板,及电连接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第二发光件。
7.根据权利要求2、5或6所述的车灯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部的所述第二入光面与所述第一透镜部的所述第一入光面相连接成为上下齐平的同一直立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座的所述第二透镜部同体成型在所述第一透镜部下侧,所述第一透镜部邻近地位于所述第一发光模块前方,用于将所述第一光线向前投射成远灯光形,所述第二透镜部间隔位于所述第二发光模块前方且对应位于所述反射罩的前下方,用于将所述第二光线向前投射成近灯光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灯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基座前侧的底座,所述底座具有位于所述反射罩与所述第二透镜部间的光形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灯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单元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座、所述第二基座与所述底座前方的壳座,及将所述透镜座可拆离地设置在所述壳座上的框座。
CN201821773718.4U 2018-09-25 2018-10-30 车灯的发光装置 Active CN20890130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3636A TWI660868B (zh) 2018-09-25 2018-09-25 車燈之發光裝置
TW107133636 2018-09-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01308U true CN208901308U (zh) 2019-05-24

Family

ID=66577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73718.4U Active CN208901308U (zh) 2018-09-25 2018-10-30 车灯的发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01308U (zh)
TW (1) TWI66086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0766B (zh) * 2021-01-06 2021-09-21 堤維西交通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兼具遠近燈效果的車燈總成
TWI742949B (zh) * 2020-12-02 2021-10-11 巨鎧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車燈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9418B (zh) * 2016-01-06 2020-11-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近光灯组及具有其的车辆
TWI568973B (zh) * 2016-02-22 2017-02-01 The light emitting structure of the headlight module
CN206708921U (zh) * 2017-05-02 2017-12-05 东莞市长资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远近光功能的led汽车前照灯模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2949B (zh) * 2020-12-02 2021-10-11 巨鎧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車燈裝置
TWI740766B (zh) * 2021-01-06 2021-09-21 堤維西交通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兼具遠近燈效果的車燈總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60868B (zh) 2019-06-01
TW202012215A (zh) 2020-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0715B (zh) 发光二极管灯具
JP3159158U (ja) 良好な照明輝度を具えたled照明装置
CN1807971A (zh) 大功率led高亮度照明灯
CN208901308U (zh) 车灯的发光装置
CN2872073Y (zh) 大功率led高亮度照明灯
WO2010069159A1 (zh) Led反射灯
CN102720961A (zh) 一种全空间发光的led蜡烛灯
WO2012116478A1 (zh) 一种led灯
CN101614353A (zh) Led发光装置及车灯
CN103206660B (zh) 一种led摩托车前照灯
CN105841041B (zh) 一种led镜前灯
CN203656762U (zh) 一种汽车用后雾灯
CN103486520B (zh) Led光源前照灯
CN207350084U (zh) 汽车led远光灯模组
CN101566328A (zh) 发光二极管照明模块及照明装置
CN201391777Y (zh) 一种大功率led灯
TWM346733U (en) Improved structure of lamp holder for LED road lamp
CN207778073U (zh) 一种led照明灯具
WO2009140838A1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led灯具结构
CN210153581U (zh) 一种高流明低发热的led灯
CN217928585U (zh) 一种侧装led机车前照灯灯座
CN219828607U (zh) 一种高亮度led车灯
CN215335972U (zh) 一种防眩洗墙泛光灯
CN212960977U (zh) 一种可聚光led球灯泡
CN216480383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投光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11

Address after: 2 / F, No.34, Zhenxing Lixing middle street, East District, Hsinchu, Taiwan, China

Patentee after: Dingtai International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Tainan City

Patentee before: Ruichen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