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96980U - 车载储物盒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载储物盒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96980U
CN208896980U CN201821612812.1U CN201821612812U CN208896980U CN 208896980 U CN208896980 U CN 208896980U CN 201821612812 U CN201821612812 U CN 201821612812U CN 208896980 U CN208896980 U CN 208896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vehicle
outter
mounted storage
storag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1281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东辉
秦艳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1281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96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96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96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储物盒,设置在车辆的机舱内,车载储物盒包括:外盒体;至少一个内盒体,可拆卸地设置在外盒体内;隔板,设置在外盒体和/或内盒体内,隔板用于将外盒体和/或内盒体内分隔成多个容置腔。通过设置隔板,使得内外盒体内的空间被隔板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子空间,方便用户在不同的子空间内存放不同种类的物品,还可避免不同子空间的物体间发生碰撞和磨损,通过设置内盒体,使得外盒体内的空间可被内盒体分隔成多个子空间,从而大幅度提升车载储物盒的功能性和自由度,为用户提供更加细致和多样化的存储方案,起到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自由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车载储物盒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储物盒和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随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发动机舱里没有了发动机,发动机舱里空出很大的空间,空出的空间可做成一个机舱储物盒,既可以保证机舱的美观性,又可以存放一些随车工具及司机的私人物品,但是这么多东西同时放在储物盒里,由于没有固定,显得很凌乱,空间利用率低。
现有的机舱储物盒中,机舱储物盒本体内设置有泡沫层,泡沫层内设置有分别与补胎液、充气泵、三角警示牌、反光衣等车载物件外形相适配的凹槽,车载工具通过凹槽放置在机舱储物盒本体内,但是该产品中,泡沫层占用了大量的空间,致使该机舱储物盒的空间利用率大幅度降低,同时,泡沫层的凹槽形状限定死了机舱储物盒的存储物件种类,仅能装入与凹槽相对应的车载用品,用户无法根据自身的需求装入其他车载用品,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可合理利用机舱内的空余空间的车载储物盒,成为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机舱空间利用率低,储物盒没有固定结构,易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噪声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载储物盒。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储物盒,车载储物盒设置在车辆的机舱内,车载储物盒包括:外盒体;至少一个内盒体,可拆卸地设置在外盒体内;隔板,设置在外盒体和/或内盒体内,隔板用于将外盒体和/或内盒体内分隔成多个容置腔。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储物盒设置在车辆的机舱内,利用机舱内的闲置空间放置该车载储物盒,以分担车辆的储物工作。储物盒由外盒体,隔板和内盒体组成,外盒体为该车载储物盒的主体结构,用于存放物品和承载车载储物盒的其他结构;内盒体可拆卸地设置在外盒体内,且内盒体的数量可以为多个,通过设置内盒体,使得外盒体内的空间可被内盒体分隔成多个子空间,使用户可以将部分车载物品或自定义物品放置在内盒体中,其中内盒体的可拆卸结构可以使用户在需要分别放置多种不同种类的物品时将内盒体装配在外盒体中,当存储物品种类有限或存储物件深度要求较高时,可拆下内盒体以扩大外盒体内的可存放空间,隔板设置在外盒体和/或内盒体中,通过设置隔板,使得外盒体和内盒体内的空间可被隔板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子空间,方便用户在不同的子空间内存放不同种类的物品,并且通过设置隔板还可以避免不同子空间的物体间发生碰撞和磨损,避免外盒体及内盒体内存放的物品在车辆行驶的颠簸过程中损坏,从而起到分隔空间和保护内部物品的作用,从而大幅度提升车载储物盒的功能性和自由度,为用户提供更加细致和多样化的存储方案,进而起到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自由度,提高产品工作可靠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具体地,外盒体具备足够的深度,并且固定在车辆的机舱内,通常情况下车辆的机舱内都留有大量闲置空间,在常规的车辆机舱中该空间都没有被利用起来,处于闲置状态,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外盒体固定在机舱中,使得机舱内的闲置空间得以利用,解决了现有车辆中储物空间小,和储物盒占用内室空间影响美观等技术问题;隔板为外盒体内的隔层结构,其具备一定的韧性和耐磨性,物品放置在外盒体内部后,其平面方向的自由度被隔板所限制,现有的车载储物盒内填充有缓冲泡沫,缓冲泡沫内设置有放置物品的凹槽,物品放入凹槽后被凹槽所固定,虽然缓冲泡沫层实现了物品的固定,但缓冲泡沫层占据了储物盒内的大量空间,严重缩减了储物盒的储物量,且凹槽形状限定了存储物件的形状大小,无法满足用户的自由存放需求,而本实用新型正是通过设置隔板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使物品可以在外盒体和内盒体内自由放置并被隔板所分隔,大幅度提升储物盒的空间利用率的同时,保证储物盒内的物品不被损坏;内盒体为车载储物盒的子盒体,其数量和大小可根据用户的存储需求自行选择,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将机油滤芯、车载保险丝、火花塞等小件物品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内盒体中,而常规的车载储物盒中小件物品统一堆放在一个空间内杂乱无序,用户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在储物盒中寻找所需的配件带来不便,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盒体内设置内盒体,使得车载储物盒内的空间可以更加细致的划分开,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车载储物盒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车载储物盒还包括:第一翻边,第一翻边环绕外盒体设置在外盒体的开口处;第二翻边,第二翻边环绕内盒体设置在内盒体的开口处;其中,第二翻边与第一翻边相配合,用于将内盒体定位在外盒体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车载储物盒还包括:插槽,插槽设置在外盒体内壁和/或内盒体内壁上,隔板插设在插槽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隔板为可翻转的折叠结构,折叠后的隔板可收容在外盒体和/或内盒体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外盒体的外表面与机舱的内壁相匹配,外盒体贴合设置在机舱的内壁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车载储物盒还包括:盒盖,可开合地设置在外盒体的开口处,盒盖与外盒体转动相连。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车载储物盒还包括:卡扣,包括转动部和卡接部,转动部和盒盖相连接;卡槽,与外盒体相连接;其中,当卡接部卡入卡槽时,盒盖锁定在外盒体的开口处;当扳动转动部时,卡接部由卡槽内退出,以解除盒盖与外盒体间的锁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车载储物盒还包括:定位板,定位板与外盒体的外壁相连接,定位板用于将外盒体定位在机舱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车载储物盒还包括:定位孔,设置在定位板和/或外盒体的底板上;连接件,设置在定位孔内;其中,连接件和定位孔相配合,用于将外盒体安装至机舱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车载储物盒;及机舱,车载储物盒能够拆卸地设置在机舱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载储物盒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内盒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车载储物盒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车载储物盒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车载储物盒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车载储物盒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机舱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7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车载储物盒,10外盒体,102隔板,104第一翻边,12内盒体,124第二翻边,14盒盖,16卡扣,18定位板,20定位孔,2机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车载储物盒1和车辆。
如图1至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载储物盒1,车载储物盒1设置在车辆的机舱2内,车载储物盒1包括:外盒体10;至少一个内盒体12,可拆卸地设置在外盒体10内;隔板102,设置在外盒体10和/或内盒体12内,隔板102用于将外盒体10和/或内盒体12内分隔成多个容置腔。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储物盒1设置在车辆的机舱2内,利用机舱2内的闲置空间放置该车载储物盒1,以分担车辆的储物工作。储物盒由外盒体10,隔板102和内盒体12组成,外盒体10为该车载储物盒1的主体结构用于存放物品和承载车载储物盒1的其他结构;内盒体12可拆卸地设置在外盒体10内,且内盒体1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通过设置内盒体12,使得外盒体10内的空间可被内盒体12分隔成多个子空间,使用户可以将部分车载物品或自定义物品放置在内盒体12中,其中内盒体12的可拆卸结构可以使用户在需要分别放置多种不同种类的物品时将内盒体12装配在外盒体10中,当存储物品种类有限或存储物件深度要求较高时,可拆下内盒体12以扩大外盒体10内的可存放空间,隔板102设置在外盒体10和/或内盒体12内,通过设置隔板102,使得外盒体10和/或内盒体12内的空间被隔板102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子空间,方便用户在不同的子空间内存放不同种类的物品,并且通过设置隔板102还可以避免不同子空间的物体间发生碰撞和磨损,从而起到分隔空间和保护内部物品的作用;从而大幅度提升车载储物盒的功能性和自由度,为用户提供更加细致和多样化的存储方案,进而起到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自由度,提高产品工作可靠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具体地,在常规的车辆机舱中该空间都没有被利用起来,处于闲置状态,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外盒体10固定在机舱2中,使得机舱2内的闲置空间得以利用,解决了现有车辆中储物空间小和储物盒占用内室空间影响美观等技术问题;隔板102为外盒体10内的隔层结构,其具备一定的韧性和耐磨性,物品放置在外盒体10内部后,其平面方向的自由度被隔板102所限制,现有的车载储物盒内填充有缓冲泡沫,缓冲泡沫内设置有放置物品的凹槽,物品放入凹槽后被凹槽所固定,虽然缓冲泡沫层实现了物品的固定,但缓冲泡沫层占据了储物盒内的大量空间,缩减了储物盒的储物量,且凹槽形状限定了存储物件的形状大小,无法满足用户的自由存放需求,而本实用新型正是通过设置隔板102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使物品可以在外盒体10内自由放置并被隔板102所分隔,大幅度提升储物盒的空间利用率的同时,保证储物盒内的物品不被损坏;内盒体12为车载储物盒1的子盒体,其数量和大小可根据用户的存储需求自行选择,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将机油滤芯、车载保险丝、火花塞等小件物品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内盒体12中,而常规的车载储物盒1中小件物品统一堆放在一个空间内杂乱无序,用户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在储物盒中寻找所需的配件带来不便,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盒体10内设置内盒体12,使得车载储物盒1内的空间可以更加细致的划分开,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6所示,车载储物盒1还包括:第一翻边104,第一翻边104环绕外盒体10设置在外盒体10的开口处;第二翻边124,第二翻边124环绕内盒体12设置在内盒体12的开口处;其中,第二翻边124与第一翻边104相配合,用于将内盒体12定位在外盒体10内。
在该实施例中,外盒体10与内盒体12上均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围边结构,第一翻边104环绕外盒体10的开口设置,第二翻边124环绕内盒体12的开口设置,其中,第一翻边104和第二翻边124的形状相互适配,装配过程中将内盒体12放入外盒体10内部后,第二翻边124的下表面与第一翻边104的上表面接触,使内盒体12通过第一翻边104和第二翻边124间的配合定位在外盒体10内,从而简单快捷地完成内盒体12的装配工作,通过设置围边结构取缔了常规的定位连接结构,一方面提升了车载储物盒1的整体美观度,另一方面第一翻边104和第二翻边124可以在生产过程中一体成型于外盒体10和内盒体12上,避免在外盒体10和内盒体12上增设其他定位结构,从而大幅度简化外盒体10和内盒体12的生产过程,降低生产成本,进而起到优化产品结构,缩减生产成本的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车载储物盒1还包括:插槽,插槽设置在外盒体10内壁和/或内盒体12内壁上,隔板102插设在插槽内。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外盒体10和/或内盒体12的内壁上设置插槽,使得隔板102能够可拆卸的安装在外盒体10和/或内盒体12内,装配过程中,将隔板102直接插设在插槽内即可完成隔板102的定位安装,同时,通过设置插槽,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在对应的插槽内插入隔板102,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在外盒体10内自由选取隔板的数量和位置,从而使外盒体10和/或内盒体12内的空间可以在用户的需求下自由分配,大幅度提升车载储物盒1的自由度和空间利用率,进而起到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功能性与实用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隔板为可翻转的折叠结构,折叠后的隔板可收容在外盒体和/或内盒体中。
在该实施例中,隔板102为可折叠隔板,通过将隔板102设置为可折叠结构使得隔板102在不需要使用时可折叠收纳在外盒体10和/或内盒体12中,在需要使用时通过展开隔板102以完成空间隔断,具体地,多个隔板102为可翻转的折叠结构,收纳过程中,通过调整多个隔板102的翻转角度将多个隔板102重叠在一起并卡入外盒体10和/或内盒体12的隔板放置槽中,此时外盒体10和/或内盒体12内的存储空间未被分隔;在展开过程中,通过调整翻转角度,将折叠好的隔板102展开,其后再将隔板102插入相应的插槽中完成固定,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折叠隔板,大幅度简化了隔板的收纳和安装过程,避免出现因拆卸隔板所引起的隔板丢失或损坏等现象,进而起到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实用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优选地,隔板102由具备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料制成,例如橡胶、PC板等,使得车载储物盒1在运输过程中因颠簸产生物件晃动时,隔板102可以在不损坏的情况下抵御并吸收物件所带来的冲击,防止物件之间相互刮碰,从而大幅度提升车载储物盒1的存储可靠性,实现提升产品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外盒体的外表面与机舱的内壁相匹配,外盒体贴合设置在机舱的内壁上。
在该实施例中,外盒体10的侧壁形状与机舱2内的内壁形状相适配,使外盒体10可以完美契合在机舱2的内壁上,一方面可以辅助定位车载储物盒1,另一方面可以最大化地利用机舱2内的可用空间,进而起到提升车内空间利用率,提升存储性能,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车载储物盒1还包括:盒盖14,可开合地设置在外盒体10的开口处,盒盖14与外盒体10转动相连。
在该实施例中,车载储物盒1上还设置有盒盖14,盒盖14与外盒体10的开口转动相连,通过在外盒体10上设置盒盖14,可以使用户在存放完所需物件后关闭盒盖14以封闭外盒体10和内盒体12,避免车载储物盒1内的物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从外盒体10或内盒体12中掉出,从而进一步为物件的存储提供保障,进而起到提升产品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优选地,盒盖14与外盒体10的开口间设置有密封圈,当盒盖14扣合在外盒体10的开口处,密封圈填充外盒体10与盒盖14间的缝隙,从而防止灰尘等污垢从外盒体10和盖体间的缝隙进入外盒体10内部;同时,密封圈还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在扣紧盒盖14的同时将第一翻边104和第二翻边124紧紧压在一起,从而固定外盒体10内的内盒体12,避免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内盒体12在外盒体10内震动并产生噪音,进而起到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工作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6所示,车载储物盒1还包括:卡扣16,包括转动部和卡接部,转动部和盒盖相连接;卡槽,与外盒体相连接;其中,当卡接部卡入卡槽时,盒盖锁定在外盒体的开口处;当扳动转动部时,卡接部由卡槽内退出,以解除盒盖与外盒体间的锁定。
在该实施例中,车载储物盒1上还设置有用于锁定盒盖14和外盒体10的卡扣16和卡槽结构,通过设置卡扣16和卡槽可以将盒盖14紧紧扣合在外盒体10的开口处,保证盒盖14的稳定可靠,避免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因震动导致盒盖14松动,同时,通过设置卡扣16和卡槽还可以避免车载储物和内的物件被司机以外的人取走,用户可通过扳动卡扣16以解开卡扣16和卡槽的锁定,从而打开盒盖14来放置和取走车载储物箱内的物件,进而提升车载储物盒1的可靠性,简化用户的操作,起到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优选地,卡槽可一体成型外盒体10上,大幅度缩减了生产的时间成本,进而起到优化产品结构,缩减产品工时,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至图7所示,车载储物盒1还包括:定位板18,定位板18与外盒体10的外壁相连接,定位板18用于将外盒体10定位在机舱2内。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外盒体10的外壁上设置定位板18,使外盒体10在定位装配过程中可通过定位板18完成自身与机舱2内壁间的定位,其中定位板18形状与机舱2内的安装槽体相匹配,用户直接将定位板18对应放置在槽体中即可完成定位工序,一方面提高了外盒体10与机舱2间的定位准确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大幅度简化了车载储物盒1的装配过程,降低了装配难度,进而实现了,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结构稳定性,降低装配难度,缩减成本的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至图7所示,车载储物盒1还包括:定位孔20,设置在定位板18和/或外盒体10的底板上;连接件,设置在定位孔20内;其中,连接件和定位孔20相配合,将外盒体10安装至机舱2上。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定位板18和/或外盒体10上设置定位孔20,使外盒体10可以通过定位孔20和定位孔20内放置的连接件完成外盒体10在机舱2内的定位连接,避免在装配过程中出现定位偏差和连接稳定性差等技术问题,从而实现提升结构稳定性,提升装配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如图7所示,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车载储物盒1;及机舱2,车载储物盒1能够拆卸地设置在机舱2内。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储物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机舱2内,可以将机舱2内的闲置空间充分利用起来,以提升机舱2空间的利用率,同时,可拆卸连接可以使用户根据自身的需求自由选择拆装车载储物盒1,为用户提供更加自由多样的选择,进而起到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车载储物盒1还包括:加强筋,设置在外盒体10的底板的外侧面上。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外盒体10的底板上设置加强筋,使得外盒体10在受到外部冲击或因冷热交替产生内部应力集中时可通过加强筋抵消掉外部作用力和应力,以保护外盒体10不在工作中出现折断、碎裂等现象,从而起到提升产品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优选地,加强筋选用交叉网状加强筋、环形加强筋和蜂窝凸起中的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载储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储物盒设置在车辆的机舱内,所述车载储物盒包括:
外盒体;
至少一个内盒体,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盒体内;
隔板,设置在所述外盒体和/或所述内盒体内,所述隔板用于将所述外盒体和/或所述内盒体内分隔成多个容置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储物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环绕所述外盒体设置在所述外盒体的开口处;
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环绕所述内盒体设置在所述内盒体的开口处;
其中,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第一翻边相配合,用于将所述内盒体定位在所述外盒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储物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插槽,所述插槽设置在所述外盒体内壁和/或所述内盒体内壁上,所述隔板插设在所述插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储物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隔板为可翻转的折叠结构,折叠后的所述隔板可收容在所述外盒体和/或所述内盒体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储物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盒体的外表面与所述机舱的内壁相匹配,所述外盒体贴合设置在所述机舱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储物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盒盖,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外盒体的开口处,所述盒盖与所述外盒体转动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储物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卡扣,包括转动部和卡接部,所述转动部和所述盒盖相连接;
卡槽,与所述外盒体相连接;
其中,当所述卡接部卡入所述卡槽时,所述盒盖锁定在所述外盒体的开口处;
当扳动所述转动部时,所述卡接部由所述卡槽内退出,以解除所述盒盖与所述外盒体间的锁定。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储物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外盒体的外壁相连接,所述定位板用于将所述外盒体定位在所述机舱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储物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位孔,设置在所述定位板和/或所述外盒体的底板上;
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定位孔内;
其中,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定位孔相配合,用于将所述外盒体安装至所述机舱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储物盒;及
机舱,所述车载储物盒能够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机舱内。
CN201821612812.1U 2018-09-30 2018-09-30 车载储物盒和车辆 Active CN208896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12812.1U CN208896980U (zh) 2018-09-30 2018-09-30 车载储物盒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12812.1U CN208896980U (zh) 2018-09-30 2018-09-30 车载储物盒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96980U true CN208896980U (zh) 2019-05-24

Family

ID=66574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12812.1U Active CN208896980U (zh) 2018-09-30 2018-09-30 车载储物盒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9698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3400A (zh) * 2020-11-27 2021-02-1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物结构、具有其的车辆及应用
CN115214104A (zh) * 2021-12-20 2022-10-2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汽车后储物盒结构及其制备工艺
WO2023143049A1 (zh) * 2022-01-26 2023-08-03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角警告牌安装结构及车辆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3400A (zh) * 2020-11-27 2021-02-1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物结构、具有其的车辆及应用
CN115214104A (zh) * 2021-12-20 2022-10-2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汽车后储物盒结构及其制备工艺
WO2023143049A1 (zh) * 2022-01-26 2023-08-03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角警告牌安装结构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96980U (zh) 车载储物盒和车辆
CN205523990U (zh) 车辆货厢存储箱
CN103587473A (zh) 一体式货物区域收纳系统
CN201998903U (zh) 车辆的存储区域、车辆后备箱的存储系统
JP3854184B2 (ja) 車両の物品収納装置
US10501019B2 (en) Luggage compartment structure of vehicle
KR200488381Y1 (ko) 여행용 캐리어
US20070151878A1 (en) Watch box with security locker
KR20110006258U (ko) 자동차 트렁크용 수납박스
KR20070016218A (ko) 에어쿠션이 구비된 여행용 가방
CN204236348U (zh) 一种用于汽车后备箱的多功能储物箱
JP2005067551A (ja) 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US20150298616A1 (en) Vehicle door storage compartment
KR100936775B1 (ko) 차량용 러기지 박스
US8480938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torage element in textile and plastic material
KR20220095274A (ko) 차량용 루프박스
KR200334298Y1 (ko) 자동차용 조립식 케이스
CN208530373U (zh) 随车液体存储器及汽车
KR20210081468A (ko) 다용도 수납공간을 포함하는 식품 포장 패키지
CN104648550A (zh) 跨坐型车辆的置物箱壳体及置物箱组件
KR200357160Y1 (ko) 차량용 공구보관함
KR20110139998A (ko) 자동차용트렁크정리함변형장치.
KR101381003B1 (ko) 자동차용 타이어 수리공구 보관함
JPS5844030Y2 (ja) 自動車の小物入れ構造
JP2008067585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プロテ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5

Address after: 101300 room 107, building 1, courtyard 4, Hengxing Road, Gaoliyi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unctional area)

Patentee after: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801, 8 / F, building 3, No.10 courtyard, Wangjing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102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HJ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