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94779U - 一种锅炉管内污垢清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炉管内污垢清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94779U
CN208894779U CN201821515220.8U CN201821515220U CN208894779U CN 208894779 U CN208894779 U CN 208894779U CN 201821515220 U CN201821515220 U CN 201821515220U CN 208894779 U CN208894779 U CN 2088947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loop bar
boiler tube
motor
telescopic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1522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建群
谭校朋
马文俊
张中青
刘怡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ongyi Changqing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ongyi Changqing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ongyi Changqing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ongyi Changqing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1522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947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94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947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管内污垢清理装置,包括套杆和电动机,所述电动机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提手,所述电动机左侧固定连接套杆,所述套杆右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提手,所述支撑杆外端通过键钉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套杆左右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插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右端传动连接电动机,所述传动杆左端从左向右依次固定套接有转盘和套环,所述第二伸缩杆外端固定连接有刮头,所述第一伸缩杆外端固定连接有除垢刷。该种锅炉管内污垢清理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提手、第二提手、滚轮、套环、除垢刷、转盘和刮头,提高了装置的操控性和灵活性,能够彻底清除锅炉管内的污垢,达到了彻底清除锅内污垢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锅炉管内污垢清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清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锅炉管内污垢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中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而此类锅炉长期实用后容易在热管内形成水垢,不但严重影响热量的传导,降低热效率,而且水垢过多还会阻碍锅炉内水体的流动,甚至可能造成锅炉事故,因此需要定期对锅炉内的水垢进行清除,现在常用的方法为定期更换新的锅炉管或利用化学液体除垢,前者成本较高,耗费时间长,后者虽然也能清理掉一部分污垢,但都不够彻底,而且利用化学清理方式进行清理还容易对锅炉管造成损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锅炉管内污垢清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管内污垢清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管内污垢清理装置,包括套杆和电动机,所述电动机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提手,所述电动机左侧固定连接套杆,所述套杆右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提手,所述套杆左端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外端通过键钉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套杆左右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插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右端传动连接电动机,所述传动杆左端从左向右依次固定套接有转盘和套环,所述转盘内部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内侧面通过第二弹簧固定连接于滑轨内端,所述第二滑块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外端固定连接有刮头,所述套环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内表面滑动连接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侧面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于支撑管内端,所述第一滑块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外端固定连接有除垢刷。
优选的,所述滑轨以转盘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分布于转盘内,所述滑轨的中心线不通过转盘的中心,且滑轨的数量不少于三个。
优选的,所述第二伸缩杆插接于滑轨内。
优选的,所述支撑管以套环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分布于套环的外侧壁上,且支撑管的数量不少于三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杆插接于支撑管内。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绕套杆的中心线呈环形分布于套杆的外侧壁上,且支撑杆的数量不少于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锅炉管内污垢清理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提手和第二提手,方便提起和操控装置,达到了提高装置操控性的效果;通过设置支撑杆和滚轮,使装置灵活的活动于锅炉管内,达到了提高了装置灵活性的效果;通过设置套环、支撑管、第一滑块、第一弹簧、第一伸缩杆、除垢刷、转盘、滑轨、第二滑块、第二弹簧、第二伸缩杆和刮头,利用刮头对锅炉管内壁上的污垢进行初步刮除,再利用除垢刷对锅炉管内壁上没有被刮除的污垢进行进一步刷除,最后利用清水或高压空气对锅炉管进行冲洗,能够使锅炉管内部的污垢有效的排出,达到了彻底清除锅内污垢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盘右视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环右视结构剖面图。
图中:1套杆、11第一提手、12支撑杆、13滚轮、2电动机、21第二提手、3传动杆、31轴承、4套环、41支撑管、42第一滑块、43第一弹簧、44 第一伸缩杆、45除垢刷、5转盘、51滑轨、52第二滑块、53第二弹簧、54 第二伸缩杆、55刮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锅炉管内污垢清理装置,包括套杆1和电动机2,所述电动机2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提手21,所述电动机2左侧固定连接套杆1,所述套杆1右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提手 11,通过双手操控第一提手11和第二提手21,可以方便提起装置,也可以对装置的位置进行操控,所述套杆1左端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绕套杆1的中心线呈环形分布于套杆1的外侧壁上,且支撑杆12的数量不少于四个,以保证套杆1能够稳定于锅炉管的中心线上,所述支撑杆 12外端通过键钉活动连接有滚轮13,通过滚轮13滚动在锅炉管内壁上,使套杆1能够灵活的抽插于锅炉管内,所述套杆1左右两端均通过轴承31转动插接有传动杆3,所述传动杆3右端传动连接电动机2,所述传动杆3左端从左向右依次固定套接有转盘5和套环4,通过电动机2带动传动杆3转动,传动杆3带动转盘5和套环4转动,所述转盘5内部设有滑轨51,所述滑轨51 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52,所述第二滑块52内侧面通过第二弹簧53固定连接于滑轨51内端,所述第二滑块52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54,所述第二伸缩杆54插接于滑轨51内,所述第二伸缩杆54外端固定连接有刮头55,所述滑轨51以转盘5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分布于转盘5内,所述滑轨51的中心线不通过转盘5的中心,可以使第二伸缩杆54受到的杆向力更充分,以提高刮头55的刮除效率,且滑轨51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以保证转盘5的稳定性,通过转盘5转动带动刮头55对锅炉管内壁上的污垢进行初步刮除,同时通过第二弹簧53对刮头55施加压力,使刮头55的刮除效果更好,所述套环4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管41,所述支撑管41以套环4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分布于套环4的外侧壁上,且支撑管41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以保证套环4 的稳定性,所述支撑管41内表面滑动连接第一滑块42,所述第一滑块42内侧面通过第一弹簧43固定连接于支撑管41内端,所述第一滑块42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44,所述第一伸缩杆44插接于支撑管41内,所述第一伸缩杆44外端固定连接有除垢刷45,通过套环4转动带动除垢刷45对锅炉管内壁上的顽固污垢进行进一步刷除,同时通过第一弹簧43对除垢刷45施加压力,使除垢刷45的刷除效果更好。
工作原理:
使用时,使用第一提手11和第二提手21将装置提起,先将刮头55和除垢刷45放入锅炉管内,启动电动机2,刮头55和除垢刷45开始转动,并开始对锅炉管内壁上的污垢进行清除,向锅炉管内缓慢推动套杆1,使滚轮13 进入锅炉管内,继续缓慢推动套杆1,直到锅炉管内壁上的污垢被清除完毕,关闭电机,抽出装置,最后利用清水或高压空气对锅炉管进行冲洗,使锅炉管内部的污垢排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锅炉管内污垢清理装置,包括套杆(1)和电动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2)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提手(21),所述电动机(2)左侧固定连接套杆(1),所述套杆(1)右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提手(11),所述套杆(1)左端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外端通过键钉活动连接有滚轮(13),所述套杆(1)左右两端均通过轴承(31)转动插接有传动杆(3),所述传动杆(3)右端传动连接电动机(2),所述传动杆(3)左端从左向右依次固定套接有转盘(5)和套环(4),所述转盘(5)内部设有滑轨(51),所述滑轨(51)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52),所述第二滑块(52)内侧面通过第二弹簧(53)固定连接于滑轨(51)内端,所述第二滑块(52)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54),所述第二伸缩杆(54)外端固定连接有刮头(55),所述套环(4)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管(41),所述支撑管(41)内表面滑动连接第一滑块(42),所述第一滑块(42)内侧面通过第一弹簧(43)固定连接于支撑管(41)内端,所述第一滑块(42)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44),所述第一伸缩杆(44)外端固定连接有除垢刷(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管内污垢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51)以转盘(5)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分布于转盘(5)内,所述滑轨(51)的中心线不通过转盘(5)的中心,且滑轨(51)的数量不少于三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管内污垢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杆(54)插接于滑轨(5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管内污垢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41)以套环(4)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分布于套环(4)的外侧壁上,且支撑管(41)的数量不少于三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管内污垢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44)插接于支撑管(4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管内污垢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2)绕套杆(1)的中心线呈环形分布于套杆(1)的外侧壁上,且支撑杆(12)的数量不少于四个。
CN201821515220.8U 2018-09-17 2018-09-17 一种锅炉管内污垢清理装置 Active CN208894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15220.8U CN208894779U (zh) 2018-09-17 2018-09-17 一种锅炉管内污垢清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15220.8U CN208894779U (zh) 2018-09-17 2018-09-17 一种锅炉管内污垢清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94779U true CN208894779U (zh) 2019-05-24

Family

ID=66572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15220.8U Active CN208894779U (zh) 2018-09-17 2018-09-17 一种锅炉管内污垢清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9477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2324A (zh) * 2020-12-23 2021-05-14 金灿 一种易清除铸造冒口的模具
CN113996610A (zh) * 2021-11-10 2022-02-01 安徽金晥泵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业泵的内壁水垢冲洗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14273351A (zh) * 2021-12-13 2022-04-05 李秀英 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高效清理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2324A (zh) * 2020-12-23 2021-05-14 金灿 一种易清除铸造冒口的模具
CN113996610A (zh) * 2021-11-10 2022-02-01 安徽金晥泵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业泵的内壁水垢冲洗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14273351A (zh) * 2021-12-13 2022-04-05 李秀英 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高效清理装置
CN114273351B (zh) * 2021-12-13 2024-02-20 湖南诚路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高效清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94779U (zh) 一种锅炉管内污垢清理装置
CN204213892U (zh) 锅炉加药除垢处理装置
CN106625170A (zh) 一种钢筋除锈装置
CN204779338U (zh) 拉丝炉在线清扫系统
CN207026035U (zh) 一种天然气管道清理装置
CN106965591B (zh) 一种用于毛笔的高效清洗设备
CN102989828A (zh) 钢管外表面刷洗装置
CN208983620U (zh) 一种油田加热炉用方便清洗的火管除垢装置
CN203044449U (zh) 用于钢管内壁脱脂清洗的推进式毛刷
CN208495267U (zh) 一种移动式天然气管道清洗装置
CN207035162U (zh) 一种发电厂用锅炉排渣除尘设备
CN106824927B (zh) 一种烧结法清垢新工艺及其装置
CN202442641U (zh) 一种间接空冷管束摇臂式内清洗装置
CN202420295U (zh) 一种间接空冷管束上下翻转式内清洗装置
CN207285132U (zh) 李子清洗装置
CN212778580U (zh) 一种带清洗功能的真空煅烧炉
CN215543428U (zh) 发电厂凝汽器用除垢装置
CN214918920U (zh) 一种火电厂用锅炉除垢装置
CN204282400U (zh) 无水条件下大型智能化隧道海生物清理设备
CN209941102U (zh) 一种钢管加工用酸洗装置
CN212132477U (zh) 一种发电厂用锅炉排渣除尘设备
CN203044568U (zh) 钢管外表面刷洗装置
CN209061765U (zh) 一种水利灌溉管内壁清扫装置
CN111981463A (zh) 冶炼废气发电余热回收再用锅炉除垢设备
CN214468708U (zh) 一种大型烟囱内壁清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