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92839U - 一种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92839U
CN208892839U CN201820827999.0U CN201820827999U CN208892839U CN 208892839 U CN208892839 U CN 208892839U CN 201820827999 U CN201820827999 U CN 201820827999U CN 208892839 U CN208892839 U CN 2088928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clamping plate
plate
grip block
lim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279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永君
许能贵
田一
何疆
郑媛嘉
颜靖岚
姚琳
潘亦俊
陈畅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8208279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928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928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928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持装置,属于生物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夹持装置,适用于脑立体定位仪,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包括连接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的一端和第二夹板的一端连接于连接板的两端,第一夹板的另一端和第二夹板的另一端朝向相同的远离连接板的方向延伸,第二夹持件滑动设置于第一夹板且第二夹板与第二夹持件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实验动物的夹持部,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夹持件的朝向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均用于安装第一固定件。此夹持装置能够夹持不同大小的实验动物,增大夹持装置的使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配合脑立体定位仪的夹持器采用的固定方式一般为专用尺寸夹持,通用性较差,且夹持范围有限,对于不同实验动物,实验方法需要经常替换转接,如取小鼠脑脊液或取大鼠脑脊液的微透析探针尺寸不同,不能使用同一个夹持器进行实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装置,能够夹持不同大小的实验动物。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夹持装置,适用于脑立体定位仪,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包括连接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的一端和第二夹板的一端连接于连接板的两端,第一夹板的另一端和第二夹板的另一端朝向相同的远离连接板的方向延伸,第二夹持件滑动设置于第一夹板且第二夹板与第二夹持件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实验动物的夹持部,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夹持件的朝向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均用于安装第一固定件。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夹持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孔,第一夹板上设置与限位孔相对应的条形限位通槽,一个限位件穿过一个限位通槽固定于与限位通槽对应的限位孔内,限位件能够在限位通槽内滑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限位孔设置有两个,限位通槽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通槽均为腰型槽,两个腰型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夹板的滑动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夹持件与第一夹板并排接触且能够相对滑动,第二夹板的长度小于第一夹板的长度。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块和与第一夹持块连接的第二夹持块,第一夹持块的宽度小于第二夹持块的宽度,第一夹持块设置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第一夹持块的远离第二夹持块的一端设置第二固定孔,第二夹持块滑动设置于第一夹板且第二夹板与第二夹持块之间形成夹持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夹持块的靠近第一夹板的一侧和第二夹持块的靠近第一夹板的一侧齐平,第二夹板的远离连接板的端部与第二夹持块的远离第一夹板的一侧形成夹持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夹板的远离第一夹板的一侧与第二夹持块的远离第一夹板的一侧齐平。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夹持块的远离第一夹持块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固定脑立体定位仪的匹配柱。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夹持块的远离第一夹持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之间形成与安装孔连通的缺口,第二固定件用于贯穿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使缺口锁紧。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夹持装置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二夹持件上滑动第一夹板,从而调节第二夹板与第二夹持件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调节夹持部的宽度,待夹持部的宽度适中以后,将实验动物固定在夹持部,然后将第一固定件安装在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内,从而对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进行固定,将实验动物稳定地固定在夹持部上。用过调节夹持部的宽度,能够夹持不同大小的实验动物,以便提取不同大小的动物的脑脊液,增加夹持装置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持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持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持装置中第一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持装置中第二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夹持装置;110-第一夹持件;120-第二夹持件;111-连接板; 112-第一夹板;113-第二夹板;130-夹持部;114-第一固定孔;121-第二固定孔;122-限位孔;115-限位通槽;123-第一夹持块;124-第二夹持块;125-安装孔;126-第一安装件;127-第二安装件;128-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实施例
一种夹持装置100,适用于脑立体定位仪,即通过脑立体定位仪的匹配柱固定夹持装置100,通过夹持装置100固定实验动物,以便提取实验动物的脑脊液。
请参阅图1-图3,夹持装置100包括第一夹持件110和第二夹持件120,第一夹持件110包括连接板111、第一夹板112和第二夹板113,第一夹板 112的一端和第二夹板113的一端连接于连接板111的两端,第一夹板112 的另一端和第二夹板113的另一端朝向相同的远离连接板111的方向延伸,第二夹持件120滑动设置于第一夹板112且第二夹板113与第二夹持件120 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实验动物的夹持部130,连接板11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 114,第二夹持件120的朝向连接板11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孔121,第一固定孔114和第二固定孔121均用于安装第一固定件。
第一夹板112垂直连接板111,第二夹板113垂直连接板111,第一夹板112和第二夹板113位于连接板111的同侧,通过在第二夹持件120上滑动第一夹板112,从而调节第二夹板113与第二夹持件120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调节夹持部130的宽度,待夹持部130的宽度适中以后,将实验动物固定在夹持部130,然后件第一固定件安装在第一固定孔114和第二固定孔121 内,从而对第一夹持件110和第二夹持件120进行固定,将实验动物稳定地固定在夹持部130上。用过调节夹持部130的宽度,能够夹持不同大小的实验动物,以便提取不同大小的动物的脑脊液,增加夹持装置100的使用范围。
第一固定孔114和第二固定孔121同轴设置。在第一固定件插入第一固定孔114和第二固定孔121内的时候,第一固定件可以在第一固定孔114和第二固定孔121内移动,从而将第一夹持件110和第二夹持件120固定起来。
可选地,第一固定孔114设置有内螺纹,第二固定孔121设置有内螺纹,第一固定件为螺钉,螺钉上设置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螺钉能够在第一固定孔114和第二固定孔121内转动,向内旋转螺钉,使第一夹持件110 和第二夹持件120固定在一起,向外旋转螺钉,第一夹持件110和第二夹持件120松开,从而又可以进行第一夹板112的滑动。
第二夹持件1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孔122,第一夹板112上设置与限位孔122相对应的条形限位通槽115,一个限位件穿过一个限位通槽115 固定于与限位通槽115对应的限位孔122内,限位件能够在限位通槽115内滑动。
通过限位孔122、限位通槽115和限位件之间的配合设置,可以使第一夹板112沿限位通槽115的长度方向滑动,使夹持装置100的结构更加紧凑。可选地,限位件为限位螺丝,限位螺丝包括螺帽、螺柱和连接柱,连接柱的两端分别连接螺帽和螺柱,螺柱上设置有外螺纹,限位孔122内设置有内螺纹,将限位螺丝插入限位孔122内的时候,螺柱与第二夹持件120螺纹连接,从而将限位螺丝固定于第二夹持件120,连接柱位于条形的限位通槽 115内,连接柱上是光滑的柱面,在第一夹板112滑动过程中,光滑的连接柱与第一夹板112接触,能大幅减小相互间的摩擦力,避免连接柱与限位通槽115在相对滑动的时候形成较大的阻力,方便第一夹板112的滑动,螺帽位于限位通槽115的上方,即螺帽位于限位通槽115的远离第二夹持件 120的一侧,并且螺帽的外径大于限位通槽115的宽度,这样第一夹板112 即被螺帽固定在第二夹持件120上,通过控制螺柱拧入第二夹持件120的深度,可以调节螺帽与第二夹持件120之间的压紧程度,即可以达到控制第一夹板112滑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大小的目的。
限位孔122设置有两个,限位通槽115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通槽115 均为腰型槽,两个腰型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夹板112的滑动方向一致。进一步提高第二夹持件120滑动方向与第一夹板112的长度方向的一致性,使第一夹板112与第二夹持件120之间的滑动更加顺畅。
第二夹持件120与第一夹板112并排接触且能够相对滑动,第二夹板 113的长度小于第一夹板112的长度。第二夹持件120在第一夹板112上沿第一夹板112的长度方向滑动,使第二夹板113与第二夹持件120之间形成夹持部130,用于夹持实验动物。
请参阅图4,第二夹持件120包括第一夹持块123和与第一夹持块123 连接的第二夹持块124,第一夹持块123的宽度小于第二夹持块124的宽度,第一夹持块123设置于第一夹板112和第二夹板113之间,第一夹持块123 的远离第二夹持块124的一端设置第二固定孔121,第二夹持块124滑动设置于第一夹板112且第二夹板113与第二夹持块124之间形成夹持部130。
可选地,使第一夹持块123与第二夹持块124之间形成一个直角口,第二夹板113设置在直角口内,使第二夹板113与第二夹持块124之间形成夹持部130,第二夹持块124的靠近第一夹板112的一侧设置至少一个限位孔 122,优选为两个限位孔122,以便第二夹持块124与第一夹板112之间的固定与相对滑动。
第一夹持块123的靠近第一夹板112的一侧和第二夹持块124的靠近第一夹板112的一侧齐平,第二夹板113的远离连接板111的端部与第二夹持块124的远离第一夹板112的一侧形成夹持部130。
使第二夹持件120的结构更加美观,以便第二夹持件120的靠近第一夹板112的一侧完全与第一夹板112抵靠,使夹持装置100的结构更加牢固,实验动物的夹持更加稳定。
第二夹板113的远离第一夹板112的一侧与第二夹持块124的远离第一夹板112的一侧齐平。
实验动物放置在夹持部130进行夹持的时候,第二夹持块124给予实验动物的力与第二夹板113给予实验动物的力在同一直线上,使实验动物的夹持更加牢固,同时,外形也更加美观。
第二夹持块124的远离第一夹持块123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125,安装孔125用于固定脑立体定位仪的匹配柱。
通过将匹配柱设置在安装孔125内,从而将夹持装置100固定在脑立体定位仪的匹配柱上,以便对实验动物的脑脊液进行提取。
第二夹持块124的远离第一夹持块12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件126和第二安装件127,第一安装件126和第二安装件127之间形成与安装孔125 连通的缺口,第二固定件用于贯穿第一安装件126和第二安装件127使缺口锁紧。
第一安装件126和第二安装件127上具有同轴设置的螺纹孔128,第二固定件为螺丝柱,先将匹配柱穿过安装孔125,螺丝柱穿过第一安装件126 和第二安装件127的螺纹孔128内,并拧紧螺丝柱,使缺口减小,从而将匹配柱固定在安装孔125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持装置100的工作原理是:在需要提取实验动物的脑脊液时,先使第一夹板112沿限位通槽115的长度方向运动,即是第一夹板112朝向连接板111的方向运动,从而调节第二夹板113与第二夹持块 124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调节第二夹板113与第二夹持块124之间的夹持部 130的宽度,待夹持部130的宽度适中以后,将实验动物固定在夹持部130,然后将螺钉安装在第一固定孔114和第二固定孔121内,向内旋转螺钉,使第一夹持件110和第二夹持件120固定在一起,使实验动物被牢牢地固定在夹持部130处。
使匹配柱穿过安装孔125,螺丝柱穿过第一安装件126和第二安装件127 的螺纹孔128内,并拧紧螺丝柱,使缺口减小,从而将匹配柱固定在安装孔125内,从而通过与匹配柱连接的脑立体定位仪对实验动物的脑脊液进行提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夹持装置,适用于脑立体定位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连接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夹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两端,所述第一夹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夹板的另一端朝向相同的远离所述连接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夹持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板且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实验动物的夹持部,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夹持件的朝向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均用于安装第一固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孔,所述第一夹板上设置与所述限位孔相对应的条形限位通槽,一个限位件穿过一个所述限位通槽固定于与所述限位通槽对应的所述限位孔内,所述限位件能够在所述限位通槽内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设置有两个,所述限位通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通槽均为腰型槽,两个所述腰型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夹板的滑动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一夹板并排接触且能够相对滑动,所述第二夹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夹板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块和与所述第一夹持块连接的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夹持块的宽度,所述第一夹持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之间,所述第一夹持块的远离所述第二夹持块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夹持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板且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持块之间形成所述夹持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夹持块的靠近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和第二夹持块的靠近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齐平,所述第二夹板的远离所述连接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夹持块的远离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形成所述夹持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板的远离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夹持块的远离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齐平。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块的远离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固定所述脑立体定位仪的匹配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块的远离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之间形成与所述安装孔连通的缺口,第二固定件用于贯穿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使所述缺口锁紧。
CN201820827999.0U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夹持装置 Active CN2088928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27999.0U CN208892839U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27999.0U CN208892839U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92839U true CN208892839U (zh) 2019-05-24

Family

ID=66566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27999.0U Active CN208892839U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928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23182U (zh) 一种可调装夹长度的夹头装置
CN207547965U (zh) 一种用于焊接机的定位工装
CN208892839U (zh) 一种夹持装置
CN106624299A (zh) 一种便于夹持的车工电铆焊用焊条夹具
CN210087282U (zh) 芯轴式套管悬挂器
CN208246577U (zh) 一种可调式斜顶抛光夹具
CN207488327U (zh) 一种用于导线固定的磁力座
CN105972414A (zh) 一种移动设备夹持装置
CN106270599B (zh) 一种适用于纵延设备的三爪卡盘夹具
CN206732840U (zh) 一种构件夹紧装置
CN213647374U (zh) 一种钻尾螺钉钻尾加工装置
CN209036036U (zh) 易于保证形位公差的双耳零件专用夹具
CN209153946U (zh) 一种骨科手术机器人中可调大小的骨折稳定装置
CN215356602U (zh) 一种自动焊锡机用具有调节结构的烙铁头
CN214850764U (zh) 一种便于调节碳刷夹具
CN218801807U (zh) 一种可大距离调整的夹头机构
CN220510718U (zh)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母线桥
CN215432450U (zh) 法兰螺母拧紧工装
CN108356304B (zh) 一种车床刀具夹具
CN209370744U (zh) 一种三维支架
CN219458573U (zh) 一种快速安装防松脱装置
CN211009437U (zh) 一种实验用便于安装的连接扣件
CN215129872U (zh) 椎弓根螺钉组件
CN219189433U (zh) 一种偏心轴套的加工设备
CN211853638U (zh) 一种医用led无影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