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70384U - 一种用于沉降部位的吊模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沉降部位的吊模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70384U
CN208870384U CN201821469617.8U CN201821469617U CN208870384U CN 208870384 U CN208870384 U CN 208870384U CN 201821469617 U CN201821469617 U CN 201821469617U CN 208870384 U CN208870384 U CN 2088703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quare tube
fixed
lower ends
aluminum allo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6961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训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Huafu Aluminum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Huafu Aluminum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Huafu Aluminum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Huafu Aluminum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6961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703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703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703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沉降部位的吊模单元,其包括:一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方管,方管的左右两端各朝上垂直凸伸形成一连接板;及左右对称地固定在方管左右两端的两个铝模板,铝模板包括一内端板、两L形板、一前端板、一后端板及一成型板;其中,两L形板上下正对且间隔设置,两L形板的两直角边分别朝后及朝外设置,内端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固定在两L形板的靠近方管的一侧边缘,成型板的上下两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两L形板的远离方管的一侧边缘,前端板的上下两端一一对应地固定两L形板的前侧边缘,后端板的上下两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两L形板的前侧边缘,两铝模板的内端板一一对应且左右正对地固定在方管左右两端的连接板上。其结构强度高,易组合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沉降部位的吊模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沉降部位的吊模单元。
背景技术
吊模,也叫挂模,是指没有下部支撑而悬在空中的模板。吊模施工广泛应用在各类土建工程中,如大型设备基础、阀井浇筑等。目前的吊模其一般由两侧的模板组合后再由几根支撑柱进行支撑固定,其组合安装十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沉降部位的吊模单元,使其组合安装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沉降部位的吊模单元,其包括:一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方管,所述方管的左右两端各朝上垂直凸伸形成一连接板;及左右对称地固定在所述方管左右两端的两个铝模板,铝模板包括一内端板、两L形板、一前端板、一后端板及一成型板;其中,所述两L形板上下正对且间隔设置,所述两L形板的两直角边分别朝后及朝外设置,所述内端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两L形板的靠近所述方管的一侧边缘,所述成型板的上下两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两L形板的远离所述方管的一侧边缘,所述前端板的上下两端一一对应地固定所述两L形板的前侧边缘,所述后端板的上下两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两L形板的前侧边缘,所述两铝模板的所述内端板一一对应且左右正对地固定在所述方管左右两端的所述连接板上;
其中,所述连接板及所述内端板上对应地开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前端板及所述后端板上对应地开设有第二螺栓孔,所述两L形板上对应地开设有第三螺栓孔。
优选地,所述吊模单元还包括一角铁,所述角铁包括相垂直的一水平板及一竖板,所述水平板固定在所述方管的上端面之中部,所述竖板一端固定在水平板的前后一端,另一端朝上延伸,所述竖板垂直于左右方向设置,所述竖板上开设有一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吊模单元还包括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加强楞板,其中的一个加强楞板设置在所述方管的左右一端与左右对应一端的连接板上,另一个加强楞板设置在所述方管的左右另一端与左右对应一端的连接板上,两加强楞板垂直于前后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方管的前后同一侧的边缘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其通过两端的铝模板,方便组合和安装,也能够方便更换不同规格的铝模板;且进一步地,能过设置角铁和加强楞板,能够方便地通过方钢或角钢进行多个吊模单元的整体加固,同时防止方管与铝模板连接处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用于沉降部位的吊模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用于沉降部位的吊模单元的前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01、方管; 02a、铝模板; 02b、铝模板;
03、加强楞板; 04、加强楞板; 021、L形反;
022、成型板; 023、后端板; 024、内端板;
025、前端板; 011、连接板; 011A、第一螺栓孔;
031、水平板; 032、竖板; 032A、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沉降部位的吊模单元,包括方管01、铝模板02a、铝模板02b。其中,方管01沿左右方向延伸。方管01的左右两端各朝上垂直凸伸形成一连接板011。铝模板02a和铝模板02b左右对称地固定在方管01左右两端。铝模板02a、02b各包括一内端板024、两L形板021、一前端板025、一后端板023及一成型板022。
其中,两L形板021上下正对且间隔设置。两L形板021的两直角边分别朝后及朝外设置。内端板024的上下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固定在两L形板021的靠近方管01的一侧边缘。成型板022的上下两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两L形板021的远离方管01的一侧边缘。前端板025的上下两端一一对应地固定两L形板021的前侧边缘。后端板023的上下两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两L形板021的前侧边缘。连接板011及内端板024上对应地开设有第一螺栓孔011A。两铝模板的内端板024通过螺栓一一对应且左右正对地固定在方管01左右两端的连接板011上。成型板022的外端形成一成型面。
前端板025及后端板023上对应地开设有第二螺栓孔(未标记)。两L形板021上对应地开设有第三螺栓孔(未标记)。
这样,通过方管的支撑使左右两侧的成型板的成型面可以方便地成型沉降面,而且可以用螺栓通过前端板及后端板上的第二螺栓孔使多个吊模单元在前后方向上组合,通过两L形板上的第三螺栓孔使多个吊模单元在上下方向上组合。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优选地,吊模单元还包括一角铁03。角铁03包括相垂直的一水平板031及一竖板032。水平板031固定在方管01的上端面之中部。竖板032一端固定在水平板031的前后一端,另一端朝上延伸032。竖板032垂直于左右方向设置。竖板032上开设有一连接孔032A。
这样,通过连接孔032A可以通过方钢或角钢在前后方向上将多个吊模单元加固组合在一起,以防止吊模单元上左右两侧的成型压力作用下左右移位或上浮。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优选地,吊模单元还包括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加强楞板04。其中的一个加强楞板04设置在方管01的左右一端与左右对应一端的连接板011上,另一个加强楞板设置在方管01的左右另一端与左右对应一端的连接板011上。两加强楞板垂直于前后方向设置,且位于方管01的前后同一侧的边缘上。
这样,可以提高铝模板与方管的连接强度,进而防止铝模板与方管的连接处在成型压力下变形。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其他未详述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用于沉降部位的吊模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方管,所述方管的左右两端各朝上垂直凸伸形成一连接板;
及左右对称地固定在所述方管左右两端的两个铝模板,铝模板包括一内端板、两L形板、一前端板、一后端板及一成型板;其中,所述两L形板上下正对且间隔设置,所述两L形板的两直角边分别朝后及朝外设置,所述内端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两L形板的靠近所述方管的一侧边缘,所述成型板的上下两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两L形板的远离所述方管的一侧边缘,所述前端板的上下两端一一对应地固定所述两L形板的前侧边缘,所述后端板的上下两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两L形板的前侧边缘,所述两铝模板的所述内端板一一对应且左右正对地固定在所述方管左右两端的所述连接板上;
其中,所述连接板及所述内端板上对应地开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前端板及所述后端板上对应地开设有第二螺栓孔,所述两L形板上对应地开设有第三螺栓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沉降部位的吊模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角铁,所述角铁包括相垂直的一水平板及一竖板,所述水平板固定在所述方管的上端面之中部,所述竖板一端固定在水平板的前后一端,另一端朝上延伸,所述竖板垂直于左右方向设置,所述竖板上开设有一连接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沉降部位的吊模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加强楞板,其中的一个加强楞板设置在所述方管的左右一端与左右对应一端的连接板上,另一个加强楞板设置在所述方管的左右另一端与左右对应一端的连接板上,两加强楞板垂直于前后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方管的前后同一侧的边缘上。
CN201821469617.8U 2018-09-07 2018-09-07 一种用于沉降部位的吊模单元 Active CN2088703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69617.8U CN208870384U (zh) 2018-09-07 2018-09-07 一种用于沉降部位的吊模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69617.8U CN208870384U (zh) 2018-09-07 2018-09-07 一种用于沉降部位的吊模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70384U true CN208870384U (zh) 2019-05-17

Family

ID=66467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69617.8U Active CN208870384U (zh) 2018-09-07 2018-09-07 一种用于沉降部位的吊模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703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82062U (zh) 一种幕墙横梁安装辅助工具
CN208594747U (zh) 导墙模板夹具及导墙模板系统
CN208870384U (zh) 一种用于沉降部位的吊模单元
CN108952149A (zh) 一种用于沉降部位的吊模单元
CN110397280A (zh) 浇筑漏斗
CN206495496U (zh) 一种铝合金模板剪力墙顶端加固装置
CN205604449U (zh) 新型可调节角钢结构
CN208534015U (zh) 一种水下钢筋混凝土预制模板
CN208088138U (zh) 一种顺桥向大尺寸薄壁空心花瓶墩钢模板
CN208072970U (zh) 混凝土式接缝结构的模板系统
CN20905342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的支模体系
CN209410174U (zh) 一种汽车中a、b柱结构
CN208803590U (zh) 一种用于预制墙体竖向连接的可滑移式模具
CN205616260U (zh) 一种栈桥架牛腿与支座大梁整浇结构
CN208760661U (zh) 一种搅拌车挡泥板移动工装
CN208702146U (zh) 一种现浇混凝土柱可调节模板夹具
CN109235638A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抗震预制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203403528U (zh) 一种钢结构梁托连接件
CN208701986U (zh) 一种用于墙体的l形空腔eps模块
CN207829595U (zh) 一种建筑施工隔离栏
CN20838830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刀片
CN209011573U (zh) 拉片定位式墙体浇筑铝模板承接部防外胀结构
CN209780241U (zh) 一种加强型背楞连接器
CN205330462U (zh) 披水组件
CN204531467U (zh) 一种叠合梁、板支撑杆三脚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