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70177U - 一种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70177U
CN208870177U CN201821441157.8U CN201821441157U CN208870177U CN 208870177 U CN208870177 U CN 208870177U CN 201821441157 U CN201821441157 U CN 201821441157U CN 208870177 U CN208870177 U CN 208870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unit
bearing
vertical
housing structure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4115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刚
岳清瑞
张泽宇
侯兆新
许伟
王月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MCC Group
China Jingye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MCC Group
China Jingye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MCC Group, China Jingye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MCC Group
Priority to CN20182144115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70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70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701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住宅结构体系包括竖向承重单元、横向承重单元以及预制楼板;所述竖向承重单元包括一个竖向承重节,或者由若干个竖向承重节上下依次对接而成。总之,本实用新型施工简单,可靠性高,避免了施工现场大量的钢筋工程,提高了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钢结构建筑所占比重不足10%,主要应用在工业厂房、高层商用建筑和公共建筑上。限制我国钢结构建筑推广应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一些结构层面的技术问题,例如:1、钢结构建筑多为框架结构,应用在住宅中存在露梁露柱的问题;2、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梁-柱-斜撑等主体结构构件的连接,这些连接节点的存在对构件的工厂预制以及现场吊装的精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主体结构的装配速度;3、钢结构建筑的楼板形式多样,但均要进行现场钢筋绑扎,存在与主体结构连接复杂的问题,这也是限制钢结构装配施工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4、围护墙体与钢结构主体不匹配,很难在实现围护墙体建筑功能的同时减小外墙厚度,节约室内空间;5、外围护墙体的现场安装造成了与主体结构间的缝隙,这些缝隙的后期处理给施工带来了不小的难题,也为围护墙体的防渗抗裂带来了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包括:竖向承重单元、横向承重单元以及预制楼板;
所述竖向承重单元包括一个竖向承重节,或者由若干个竖向承重节上下依次对接而成;
所述竖向承重节包括:竖向承重框架、以及设置在竖向承重框架外侧的第一围护墙体;所述竖向承重框架包括连接立柱;
所述横向承重单元包括:横向承重框架、以及设置在横向承重框架外侧的第二围护墙体;所述横向承重框架包括横置在第二围护墙体上方边缘的上边框梁;
多个所述竖向承重单元作为建筑的竖向承重结构平行间隔竖立;所述横向承重单元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竖向承重单元之间,所述上边框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伸出所述第二围护墙体的连接端头;所述连接端头与所述连接立柱连接,所述横向承重单元通过所述上边框梁悬吊在相邻两个所述竖向承重单元的连接立柱上;
所述预制楼板边缘包括用于与所述横向承重单元连接的搭接部,搭接部搭接在所述横向承重单元上边框梁上,所述上边框梁顶面上设置有上连接结构,所述预制楼板的搭接部设置有钢筋套环,所述上连接结构插接在所述钢筋套环内,在预制楼板与所述横向承重单元连接处浇筑混凝土使预制楼板与所述横向承重单元连接成一整体;所述横向承重单元与左右两侧的所述竖向承重单元之间的缝隙填筑混凝土,使得所述横向承重单元与左右两侧的所述竖向承重单元连接成一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住宅结构体系为多层结构,在水平截面上,长度不等的多个所述竖向承重节间隔交错设置,即相邻的两个所述竖向承重单元的所述竖向承重节对接部位不处于同一层。
进一步地,在高度方向上,单个所述竖向承重节的长度(竖立时的高度)为住宅结构体系层高的一倍或者若干倍。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承重节的长度(竖立时的高度)为住宅结构体系层高的两倍或者三倍;两倍层高的所述竖向承重节和三倍层高的所述竖向承重节交错设置。
由此,使竖向承重节的连接部位不全部处于同一层,避免出现竖向连接的薄弱层。
进一步地,在高度方向上,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横向承重单元包括上横向承重单元和下横向承重单元;上横向承重单元和下横向承重单元之间留有间隔,所述预制楼板的边缘伸入所述间隔内,并搭接在下横向承重单元上边框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承重框架包括横置在所述第二围护墙体下方边缘的下边框梁;所述下边框梁的底面上预设有下连接结构;所述上横向承重单元的下连接结构向下插接所述预制楼板边缘的所述钢筋套环内。
进一步地,所述上横向承重单元与两侧的所述竖向承重单元之间的所述缝隙以及所述上横向承重单元与下横向承重单元之间的所述间隔连接形成一U型后浇带;所述U型后浇带用混凝土完全填筑,所述上横向承重单元、竖向承重单元以及下横向承重单元连接成一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楼板搭接部顶面边缘设置有下沉的阶台,在高度方向上,所述上横向承重单元的下边框梁伸入所述阶台内,所述阶台与所述上横向承重单元之间形成连通所述间隔内外的L型缝。
在高度方向上,所述上方预制围墙的下边框梁伸入所述搭接部阶台内,即预制楼板的顶面高出上方预制围墙的下边框梁底面设置,由此上方预制围墙的下边框梁自然形成一个防止预制楼板水平移动的限位结构,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可有效防止预制楼板脱离预制围墙内的钢框架而掉落,抗震性能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结构和所述下连接结构为栓钉、连接杆、钢筋段或者框架式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承重框架还包括:主承重柱和连接梁;所述连接立柱平行间隔竖立在所述主承重柱的外侧,两者通过所述连接梁固定连接;
或者,竖向承重框架包括两个平行间隔竖立的连接立柱,两个连接立柱之间通过连接梁和斜撑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承重单元横截面为L型,构成L型竖向承重单元的L型竖向承重节包括呈直角型布设的一个所述主承重柱和两个所述连接立柱;两个所述连接立柱分别通过所述连接梁连接在所述主承重柱相邻的两个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承重单元横截面为一字型,构成一字型竖向承重单元的一字型竖向承重节包括一个所述主承重柱和两个所述连接立柱;两个所述连接立柱分别通过所述连接梁连接在所述主承重柱相对的两个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承重单元横截面为T型,构成T型竖向承重单元的T型竖向承重节包括一个所述主承重柱和三个所述连接立柱;三个所述连接立柱分别通过所述连接梁连接在所述主承重柱的三个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承重单元横截面为十字型,构成十字型竖向承重单元的十字型竖向承重节包括一个所述主承重柱和四个所述连接立柱;四个所述连接立柱分别通过所述连接梁连接在所述主承重柱的四个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承重单元横截面为一字型,所述竖向承重框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所述连接立柱;两个所述连接立柱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梁和斜撑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承重柱为横截面为箱型的型钢;所述连接立柱为横截面为H型的型钢;所述连接梁为工字型钢梁。
进一步地,所述上边框梁和下边框梁为工字型钢梁,工字型钢梁包括翼缘和腹板;所述上边框梁和下边框梁的外侧翼缘表面预设有栓钉。
进一步地,所述上边框梁的末端端面设置有端板,上边框梁通过端板以及高强螺栓与所述连接立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承重框架还包括斜撑;
和/或,所述横向承重框架还包括斜撑。
其中,斜撑优选为横截面为箱型的型钢。
其中,所述竖向承重单元、横向承重单元以及预制楼板均为预制件。竖向承重框架和横向承重框架在工厂预先焊接形成整体框架,然后围护墙体等非结构构件在工厂中与承重框架一体浇筑成型形成承重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楼板边缘包括与相邻预制楼板对接的对接部,对接部的边缘顶面设置有沉台,对接部在沉台的对应侧面上设置有外伸的胡子筋;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楼板对接在一起,两个预制楼板对接部上的沉台对接形成一U型槽,两个预制楼板对接部上胡子筋相互搭接连接;U型槽内填筑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提出一种将梁柱等各种结构构件与围护墙体一体预制为整体单元,在施工现场实现快速装配的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该体系最大的特点在于,多层结构构件与围护墙体在工厂预制为一体吊装单元,在解决露梁露柱、围护结构不匹配、装配构件拼缝处理等问题的同时,减少了构件连接部位,加快了施工速度。
具体的,该体系解决了传统钢结构体系的以下问题:
1、减小单个柱的截面,加密柱的布置,多个钢柱一体预制为竖向承重单元,减小梁翼缘宽度,与墙体一体预制,解决了露梁露柱的问题;
2、采用钢筋套环与梁翼缘栓钉等连接结构的简支楼板,施工简单,可靠性高,解决了叠合楼板等现场绑扎钢筋复杂的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
3、钢柱、斜撑与围护墙在工厂一体预制为竖向承重单元,钢梁与围护墙一体预制为横向承重单元,解决了围护墙体与主体钢结构不匹配的问题;
4、两到三层结构构件与围护墙体在工厂一体预制,在现场一体吊装,减少了结构装配连接部位,加快了施工速度;
5、在柱墙、梁板连接部位设置U型后浇带,解决了装配单元间拼缝的处理问题。
总之,本实用新型施工简单,可靠性高,避免了施工现场大量的钢筋工程,提高了施工效率。
另外,所述上连接结构插接在所述钢筋套环内,由此自然形成一个防止预制楼板水平移动的限位结构,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可有效防止预制楼板脱离预制围墙内的钢框架而掉落,抗震性能更好。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吊装第一节所述竖向承重节,两层一节的所述竖向承重节和三层一节的所述竖向承重节间隔交错布置;
步骤二:吊装第一层所述横向承重单元,所述横向承重单元的上边框梁的两端与所述连接立柱连接;
步骤三:吊装第一层所述预制楼板,所述预制楼板搭接在所述横向承重单元上,上边框梁顶面上的上连接结构插接在预制楼板的搭接部的钢筋套环内;
步骤四:依照步骤二和三方法,分别吊装第二层所述横向承重单元和第二层所述预制楼板;
步骤五:吊装第二节所述竖向承重节,第二节竖向承重节与第一节竖向承重节对接连接;
步骤六:依照步骤二、三和四,分别吊装第三至五层的所述横向承重单元和所述预制楼板;
步骤七:所述横向承重单元两侧与底部的缝隙填筑混凝土,使得所述横向承重单元、所述预制楼板以及所述竖向承重单元浇筑成一整体;
依次类推,不断向上接续竖向承重节以及吊装横向承重单元和预制楼板直到设定层高。
进一步地,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竖向承重节连接时,两个所述竖向承重节的主承重柱对接焊缝连接,连接立柱和斜撑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承重节对接部位位于层高的1/3处。
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施工简单,可靠性高,避免了施工现场大量的钢筋工程,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L型竖向承重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L型竖向承重节的横向截面视图(或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T型竖向承重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T型竖向承重节的横向截面视图(或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字斜撑型竖向承重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一字斜撑型竖向承重节的横向截面视图(或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横向承重单元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制楼板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装第一节竖向承重节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装第一层横向承重单元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边框梁与连接立柱连接部位的局部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装第一层预制楼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制楼板与横向承重单元的连接结构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装第二层横向承重单元和预制楼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续第二节竖向承重节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L型竖向承重节接续点的局部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字斜撑型竖向承重节接续点的局部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横向承重单元四周U型后浇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竖向承重单元;10a-L型竖向承重节;10b-T型竖向承重节;10-一字斜撑型竖向承重节;11-第一围护墙体;12-主承重柱;13-连接立柱;14-连接梁;15-斜撑;20-横向承重单元;21-第二围护墙体;22-上边框梁;22a-连接端头;23-上连接结构;24-端板;30-预制楼板;31-搭接部;32-对接部;33-钢筋套环;34-胡子筋;40-后浇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
具体参照图1所示,住宅结构体系由竖向承重单元10、横向承重单元20以及预制楼板30拼装而成。
其中竖向承重单元10由一个竖向承重节,或者若干个竖向承重节组成。竖向承重节的数量根据住宅结构体系的实际层数和高度确定。竖向承重单元10由若干个竖向承重节构成时,若干个竖向承重节上下依次对接。
参照图2所示,竖向承重节包括:竖向承重框架、以及设置在竖向承重框架外侧的第一围护墙体11;竖向承重框架包括连接立柱13;参照图8所示,横向承重单元20包括:横向承重框架、以及设置在横向承重框架外侧的第二围护墙体21;横向承重框架包括横置在第二围护墙体21上方边缘的上边框梁22;多个竖向承重单元10作为建筑的竖向承重结构平行间隔竖立;横向承重单元20设置在相邻两个竖向承重单元10之间,上边框梁2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伸出第二围护墙体21的连接端头22a;连接端头22a与连接立柱13连接,横向承重单元20通过上边框梁22悬吊在相邻两个竖向承重单元10的连接立柱13上;如图9和14所示,预制楼板30边缘包括用于与横向承重单元20连接的搭接部31,搭接部31搭接在横向承重单元20上边框梁22上,上边框梁22顶面上设置有上连接结构23,预制楼板30的搭接部31设置有钢筋套环33,上连接结构23插接在钢筋套环33内,后浇筑混凝土固定使预制楼板30与横向承重单元20连接成一整体;横向承重单元20与左右两侧的竖向承重单元10之间的缝隙填筑混凝土,使得横向承重单元20与左右两侧的竖向承重单元10连接成一整体。
其中,竖向承重框架还包括:主承重柱12和连接梁14;连接立柱13平行间隔竖立在主承重柱12的外侧,两者通过连接梁14固定连接;或者,竖向承重框架包括两个平行间隔竖立的连接立柱13,两个连接立柱之间通过连接梁和斜撑固定连接。
竖向承重单元10横截面形状根据其放置位置以及与横向承重单元的连接需要设计成多种形式。
例如,设置在建筑角部的L型竖向承重单元,如图2和3所示,构成L型竖向承重单元的L型竖向承重节10a包括呈直角型布设的一个主承重柱12和两个连接立柱13;两个连接立柱13分别通过连接梁14连接在主承重柱12相邻的两个侧面上。
如用于外墙与内墙之间连接的T型竖向承重单元,如图4和5所示,构成T型竖向承重单元的T型竖向承重节10b包括一个主承重柱12和三个连接立柱13;三个连接立柱13分别通过连接梁14连接在主承重柱12的三个侧面上。
又如用于同一墙面内两个横向承重单元连接的一字型或者一字斜撑型竖向承重单元,如图6和7所示,构成一字斜撑型竖向承重单元的一字斜撑型竖向承重节10c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接立柱13;两个连接立柱13之间通过连接梁14和斜撑15固定连接。构成一字型竖向承重单元的一字型竖向承重节可以包括一个主承重柱12和两个连接立柱13;两个连接立柱13分别通过连接梁14连接在主承重柱12相对的两个侧面上。
当然还可以根据四个内墙之间的连接需要设置横截面为十字型的竖向承重单元,形成十字型竖向承重单元的十字型竖向承重节包括一个主承重柱12和四个连接立柱13;四个连接立柱13分别通过连接梁14连接在主承重柱12的四个侧面上。
其中较为优选地,主承重柱12为横截面为箱型的型钢;连接立柱13为横截面为H型的型钢;连接梁14为工字型钢梁。
住宅结构体系为多层结构,在水平截面上,长度不等的多个竖向承重节间隔交错设置,即相邻的两个竖向承重单元10的竖向承重节对接部32位不处于同一层,使竖向承重节的连接部位不全部处于同一层,避免出现竖向连接的薄弱层
在高度方向上,单个竖向承重节的长度(竖立时的高度)为住宅结构体系层高的一倍或者若干倍。优选的竖向承重节的长度(竖立时的高度)为住宅结构体系层高的两倍或者三倍;两倍层高的竖向承重节和三倍层高的竖向承重节交错设置。
多层结构时,在高度方向上,上下相邻的两个横向承重单元20包括上横向承重单元20和下横向承重单元20;上横向承重单元20和下横向承重单元20之间留有间隔,预制楼板30的边缘伸入间隔内,并搭接在下横向承重单元20上边框梁22上。
更为优选地,横向承重框架包括横置在第二围护墙体21下方边缘的下边框梁(未示出);下边框梁的底面上预设有下连接结构(优选与上连接结构相同);上横向承重单元20的下连接结构向下插接预制楼板30边缘的钢筋套环33内。
参照图19和20所示,上横向承重单元20与两侧的竖向承重单元10之间的缝隙以及上横向承重单元20与下横向承重单元20之间的间隔连接形成一U型后浇带40;U型后浇带用混凝土完全填筑,上横向承重单元20、竖向承重单元10以及下横向承重单元20连接成一整体。
其中,上边框梁22和下边框梁优选为工字型钢梁,工字型钢梁包括翼缘和腹板;上边框梁22和下边框梁的外侧翼缘表面预设作为上连接结构和下连接结构的栓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预制楼板30搭接部31顶面边缘设置有下沉的阶台,在高度方向上,上横向承重单元20的下边框梁伸入阶台内,阶台与上横向承重单元20之间形成连通间隔内外的L型缝。在高度方向上,上方预制围墙的下边框梁伸入搭接部31阶台内,即预制楼板30的顶面高出上方预制围墙的下边框梁底面设置。
其中,上连接结构23和下连接结构优选为栓钉,当然也可以用连接杆、钢筋段或者框架式连接件等替代。其中,多个栓钉均匀焊接在作为上边框梁或下边框梁的工字梁的翼缘外侧面上。
具体参照图12所示,上边框梁22的末端端面设置有端板24,上边框梁22通过端板24以及高强螺栓与连接立柱13连接。
竖向承重框架以及横向承重框架上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或若干根斜撑;
其中,斜撑优选为横截面为箱型的型钢。
在本实施例中,竖向承重单元、横向承重单元以及预制楼板30均为预制件。竖向承重框架和横向承重框架在工厂预先焊接形成整体框架,然后围护墙体等非结构构件在工厂中与承重框架一体浇筑成型形成承重单元。
具体参照图9所示,预制楼板30边缘包括与相邻预制楼板30对接的对接部32,对接部32的边缘顶面设置有沉台,对接部32在沉台的对应侧面上设置有外伸的胡子筋34;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30对接在一起,两个预制楼板30对接部32上的沉台对接形成一U型槽,两个预制楼板30对接部32上胡子筋34相互搭接连接;U型槽内填筑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提出一种将梁柱等各种结构构件与围护墙体一体预制为整体单元,在施工现场实现快速装配的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该体系最大的特点在于,多层结构构件与围护墙体在工厂预制为一体吊装单元,在解决露梁露柱、围护结构不匹配、装配构件拼缝处理等问题的同时,减少了构件连接部位,加快了施工速度。
具体的,该体系解决了传统钢结构体系的以下问题:
1、减小单个柱的截面,加密柱的布置,多个钢柱一体预制为竖向承重单元10,减小梁翼缘宽度,与墙体一体预制,解决了露梁露柱的问题;
2、采用钢筋套环33与梁翼缘栓钉等连接结构的简支楼板,施工简单,可靠性高,解决了叠合楼板等现场绑扎钢筋复杂的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
3、钢柱、斜撑15与围护墙在工厂一体预制为竖向承重单元10,钢梁与围护墙一体预制为横向承重单元20,解决了围护墙体与主体钢结构不匹配的问题;
4、两到三层结构构件与围护墙体在工厂一体预制,在现场一体吊装,减少了结构装配连接部位,加快了施工速度;
5、在柱墙、梁板连接部位设置U型后浇带,解决了装配单元间拼缝的处理问题。
总之,本实用新型施工简单,可靠性高,避免了施工现场大量的钢筋工程,提高了施工效率。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参照图10所示,吊装第一节竖向承重节,两层一节的竖向承重节和三层一节的竖向承重节间隔交错布置;
步骤二:参照图11所示,吊装第一层横向承重单元20,横向承重单元20的上边框梁22的两端与连接立柱13连接;
步骤三:参照图13和14所示,吊装第一层预制楼板30,预制楼板30搭接在横向承重单元20上,上边框梁22顶面上的上连接结构23插接在预制楼板30的搭接部31的钢筋套环33内;
步骤四:参照图15所示,依照步骤二和三方法,分别吊装第二层横向承重单元20和第二层预制楼板30;
步骤五:参照图16所示,吊装第二节竖向承重节,第二节竖向承重节与第一节竖向承重节对接连接;竖向承重节对接部位优选地设置在每层的1/3层高处,从而便于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步骤六:依照步骤二、三和四,分别吊装第三至五层的横向承重单元20和预制楼板30;
步骤七:参照图19和20所示,横向承重单元20两侧与底部的缝隙填筑混凝土,使得横向承重单元20、预制楼板30以及竖向承重单元10浇筑成一整体;
依次类推,不断向上接续竖向承重节以及吊装横向承重单元20和预制楼板30直到设定层高。
参照图17和18所示,上下相邻的两个竖向承重节连接时,两个竖向承重节的主承重柱12对接焊缝连接,连接立柱13和斜撑15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施工简单,可靠性高,避免了施工现场大量的钢筋工程,提高了施工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承重单元、横向承重单元以及预制楼板;
所述竖向承重单元包括一个竖向承重节,或者由若干个竖向承重节上下依次对接而成;
所述竖向承重节包括:竖向承重框架、以及设置在竖向承重框架外侧的第一围护墙体;所述竖向承重框架包括连接立柱;
所述横向承重单元包括:横向承重框架、以及设置在横向承重框架外侧的第二围护墙体;所述横向承重框架包括横置在第二围护墙体上方边缘的上边框梁;
多个所述竖向承重单元作为建筑的竖向承重结构平行间隔竖立;所述横向承重单元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竖向承重单元之间,所述上边框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伸出所述第二围护墙体的连接端头;所述连接端头与所述连接立柱连接,所述横向承重单元通过所述上边框梁悬吊在相邻两个所述竖向承重单元的连接立柱上;
所述预制楼板边缘包括用于与所述横向承重单元连接的搭接部,搭接部搭接在所述横向承重单元上边框梁上,所述上边框梁顶面上设置有上连接结构,所述预制楼板的搭接部设置有钢筋套环,所述上连接结构插接在所述钢筋套环内,在预制楼板与所述横向承重单元连接处浇筑混凝土使预制楼板与所述横向承重单元连接成一整体;所述横向承重单元与左右两侧的所述竖向承重单元之间的缝隙填筑混凝土,使得所述横向承重单元与左右两侧的所述竖向承重单元连接成一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住宅结构体系为多层结构,在水平截面上,长度不等的多个所述竖向承重节间隔交错设置,即相邻的两个所述竖向承重单元的所述竖向承重节对接部位不处于同一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在高度方向上,单个所述竖向承重节的长度为住宅结构体系层高的一倍或者若干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承重节的长度为住宅结构体系层高的两倍或者三倍;两倍层高的所述竖向承重节和三倍层高的所述竖向承重节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在高度方向上,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横向承重单元包括上横向承重单元和下横向承重单元;上横向承重单元和下横向承重单元之间留有间隔,所述预制楼板的边缘伸入所述间隔内,并搭接在下横向承重单元上边框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承重框架包括横置在所述第二围护墙体下方边缘的下边框梁;所述下边框梁的底面上预设有下连接结构;所述上横向承重单元的下连接结构向下插接所述预制楼板边缘的所述钢筋套环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向承重单元与两侧的所述竖向承重单元之间的所述缝隙以及所述上横向承重单元与下横向承重单元之间的所述间隔连接形成一U型后浇带;所述U型后浇带用混凝土完全填筑,所述上横向承重单元、竖向承重单元以及下横向承重单元连接成一整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结构和所述下连接结构为栓钉、连接杆、钢筋段或者框架式连接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承重框架还包括:主承重柱和连接梁;所述连接立柱平行间隔竖立在所述主承重柱的外侧,两者通过所述连接梁固定连接;
或者,竖向承重框架包括两个平行间隔竖立的连接立柱,两个连接立柱之间通过连接梁和斜撑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承重柱为横截面为箱型的型钢;所述连接立柱为横截面为H型的型钢;所述连接梁为工字型钢梁。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框梁和下边框梁为工字型钢梁,工字型钢梁包括翼缘和腹板;所述上边框梁和下边框梁的外侧翼缘表面预设有栓钉。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框梁的末端端面设置有端板,上边框梁通过端板以及高强螺栓与所述连接立柱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承重框架还包括斜撑;
和/或,所述横向承重框架还包括斜撑。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楼板边缘包括与相邻预制楼板对接的对接部,对接部的边缘顶面设置有沉台,对接部在沉台的对应侧面上设置有外伸的胡子筋;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楼板对接在一起,两个预制楼板对接部上的沉台对接形成一U型槽,两个预制楼板对接部上胡子筋相互搭接连接;U型槽内填筑混凝土。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竖向承重节连接时,两个所述竖向承重节的主承重柱对接焊缝连接,连接立柱和斜撑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承重节对接部位位于层高的1/3处。
CN201821441157.8U 2018-09-04 2018-09-04 一种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 Active CN208870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41157.8U CN208870177U (zh) 2018-09-04 2018-09-04 一种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41157.8U CN208870177U (zh) 2018-09-04 2018-09-04 一种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70177U true CN208870177U (zh) 2019-05-17

Family

ID=66466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41157.8U Active CN208870177U (zh) 2018-09-04 2018-09-04 一种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701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2910A (zh) * 2018-09-04 2018-11-20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2910A (zh) * 2018-09-04 2018-11-20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90925B (zh) 加强型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7938835B (zh) 一种采用型钢混凝土柱和钢梁组合的预制装配式框架
US20100180519A1 (en) Precast Wall Panels and Method of Erecting a High-Rise Building Using the Panels
CN109184030B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叠合结构体系及安装方法
KR100855547B1 (ko) 클린룸 건축물의 골조 연결 구조
CN108951862B (zh) 一种用于轧制钢梁与钢柱刚性连接的节点结构及制作方法、住宅结构体系
CN108842910A (zh) 一种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KR200414349Y1 (ko)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 연결구조
CN208870177U (zh) 一种装配式多肢钢柱-简支砼板住宅结构体系
CN208950062U (zh) 一种装配式钢框架砼楼板组合结构
CN205153530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整体式模板拼装结构
CN208870234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住宅体系的墙梁单元及其连接结构
CN108867872B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梁柱刚性连接的节点结构及其制作方法、住宅结构体系
CN110670721A (zh)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的实施方法
CN106032705A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楼盖的一体式浇筑成型施工方法
CN215759633U (zh) 一种混凝土梁与墙、柱连接节点
CN208870179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钢结构的t字型竖向承重构件及连接结构
CN110512776A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多腔体钢板组合剪力墙的施工方法
CN108867879A (zh) 一种装配式钢框架砼楼板组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RU2826692C1 (ru) Железобетонная плита перекрытия (варианты)
CN208870171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钢结构的l型竖向承重构件及连接结构
JPH0673783A (ja) 鉄骨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柱と鉄骨梁の施工工法
CN208870170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钢结构的一字型竖向承重构件
JPS627339B2 (zh)
CN208950463U (zh) 一种钢框架预制围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