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68217U - 自平衡电动独轮车 - Google Patents

自平衡电动独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68217U
CN208868217U CN201821610358.6U CN201821610358U CN208868217U CN 208868217 U CN208868217 U CN 208868217U CN 201821610358 U CN201821610358 U CN 201821610358U CN 208868217 U CN208868217 U CN 208868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self
wheel
master controller
balan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1035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福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c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olden Plexu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olden Plexu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olden Plexu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1035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68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68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682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平衡电动独轮车。包括装载有可充气轮胎的车轮、设置于车轮上方并罩设在车轮外的机壳以及用于驱动车轮的驱动装置和控制车轮平衡的自平衡控制装置;机壳内设置有主控板以及用于为主控板供电并设置于车轮两侧的可充电电池,且主控板与驱动装置和自平衡控制装置相连;机壳的外壁上设置有两脚踏板以及一止挡件,两脚踏板左右相对,止挡件的上端安装于机壳的前侧或后侧边缘位置,下端向远离机壳的方向弯折并形成阻挡部。效果;一方面,车轮装载有可充气轮胎,用户在骑行时,舒适性更高,体验性好,另一方面,机壳上设有止挡件,从而够对脏物、硬物等阻挡,防止污染或损坏机壳。

Description

自平衡电动独轮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独轮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平衡电动独轮车。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自平衡电动独轮车是利用动态平衡原理控制前进及后退的高科技智能产品,随着身体的倾斜,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行驶速度及前进方向。其运作原理是建立在“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之上的,其是以内置的精密固态陀螺仪来判断车身所处的姿势状态,透过精密且高速的中央微处理器计算出适当的指令后,通过驱动马达来做到平衡效果,进而,自平衡电动独轮车实用性强。
与此同时,自平衡电动独轮车由于其环保,小巧方便,也使得其迅速成为年轻人的宠物,并在各大城市里成为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其虽然得到普遍应用,但其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例如平衡车在行进的过程中,车轮上的污水、小石子等脏、硬物容易甩到车体上或用户的腿部,如此,不仅会使得车体变脏,甚至会使得车体受损,给用户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平衡电动独轮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包括:
装载有可充气轮胎的车轮、设置于车轮上方并罩设在车轮外的机壳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车轮的驱动装置和控制车轮平衡的自平衡控制装置;
所述机壳内设置有主控板以及用于为所述主控板供电并设置于所述车轮两侧的可充电电池,且所述主控板及所述可充电电池均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自平衡控制装置相连;
所述机壳的外壁上设置有两脚踏板以及一止挡件,所述两脚踏板左右相对,所述止挡件的上端安装于所述机壳的前侧或后侧边缘位置,下端向远离所述机壳的方向弯折形成阻挡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包括车轮、机壳、驱动装置及自平衡控制装置;机壳内设有主控板以及可充电电池,主控板及可充电电池与驱动装置和自平衡控制装置相连,机壳外壁设有踏板以及止挡件。如此,用户在骑行本实用新型时,由于车轮装载有可充气轮胎,从而使得骑行时更为舒适,体验感更强,且由于设置有止挡件,从而可对污水、泥土、小石子等脏物、硬物进行阻挡,防止脏物、硬物等甩到车体上而污染车体或损坏车体,给客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
所述止挡件的上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
所述止挡件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及所述第一安装孔内的锁紧件安装于所述机壳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立设于机壳上端中部的可伸缩的倒U型拉杆;
所述倒U型拉杆包括位于中间的手把、位于手把两侧的分别与该手把相连接的第一伸缩杆及第二伸缩杆;所述手把上设有用以锁紧所述第一伸缩杆及所述第二伸缩杆同步伸缩的锁紧按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倒U型拉杆在收缩状态时,所述手把的上端面与所述机壳的上端面齐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上设置有充电接口、USB输出接口、电源开关键及蓝牙开关;
所述主控板上设有主控制器、电池充电电路、调压电路、数据存储模块及蓝牙模块;
所述机壳内设有蓝牙音响;
所述充电接口通过所述电池充电电路与所述可充电电池相连,所述可充电电池通过所述调压电路与所述USB输出接口相连;
所述电源开关键、蓝牙开关、数据存储模块、蓝牙模块及蓝牙音响均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且所述电池充电电路及所述调压电路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的前端设有照明灯,所述机壳外设有环境光传感器,所述照明灯及所述环境光传感器均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
所述环境光传感器用以检测环境光线的强弱,并将检测到的环境光强度转换成电信号传输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电信号对输出至所述照明灯的电压进行调节,以使控制所述照明灯以适合环境光线的灯光亮度点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的后端设有刹车警示灯,所述机壳内设有控制所述车轮转动的刹车器,所述刹车警示灯及所述刹车器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
当驱动所述刹车器时,所述刹车器产生一触发信号,并将所述触发信号传输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触发信号控制所述刹车警示灯点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脚踏板分别可收折的设置于所述机壳的两侧端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包括相互扣合安装的左壳体及右壳体;
所述两脚踏板分别设于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上,且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上于所述两脚踏板的上方分别设有柔性软垫。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上于所述两脚踏板上方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装饰面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止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
车轮10;
机壳20;
左壳体21;
柔性软垫211;
装饰面板212;
右壳体22;
脚踏板30;
止挡件40;
阻挡部41;
第二安装孔42;
倒U型拉杆50;
手把51;
第一伸缩杆52;
第二伸缩杆53;
充电接口60;
USB输出接口70;
电源开关键80;
蓝牙开关90;
主控制器100;
电池充电电路110;
可充电电池120;
调压电路130;
数据存储模140;
蓝牙模块150;
蓝牙音响160;
照明灯170;
环境光传感器180;
刹车警示灯190;
刹车器200。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平衡电动独轮车,包括装载有可充气轮胎的车轮10、设置于车轮10上方并罩设在车轮10外的机壳20以及用于驱动车轮10的驱动装置和控制车轮10平衡的自平衡控制装置;也就是说,车轮10采用可充气轮胎,那么,用户在骑行时,舒适度更高,体验感更强。驱动装置可以采用高功率的驱动电机,获得更好的动力,提高用户的骑行体验。
机壳20内设置有主控板以及用于为主控板供电并设置于车轮10两侧的可充电电池120,且主控板及可充电电池120均与驱动装置和自平衡控制装置相连;可充电电池120设于车轮10两侧,其至少为两个,那么设置至少两个可充电电池120,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续航能力,更加方便用户使用。
机壳20的外壁上设置有两脚踏板30以及一止挡件40,两脚踏板30左右相对,止挡件40的上端安装于机壳20的前侧或后侧边缘位置,下端向远离机壳20的方向弯折并形成阻挡部41。
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车轮10高速转动,附着在车轮10上的污水、泥土或小石子等脏物、硬物在车轮10由机壳20外转动至机壳20内部时做离心运动而脱离车轮10,因此,在车轮10由机壳20外向机壳20内转动时,脱离车轮10的污水、泥土或硬物容易甩到机壳20外壁上,从而会对机壳20造成污染或损坏,此外,用户踩踏在脚踏板30上,脏物、硬物还有可能甩到用户的腿部。而本实用新型在机壳20上设置有止挡件40,在车轮10由机壳20外向机壳20内转动时,脱离车轮10的污水、脏物或硬物甩到止挡件40下端的阻挡部41的下表面上,进而被止挡件40所阻挡,而不易于甩到机壳20或用户的腿部,从而可以对机壳20进行防护。
需要说明的是,止挡件40下端的阻挡部41的面积越大,对污水等的阻挡效果更好,故而,其实际面积可根据车轮10的大小以及机壳20的尺寸进行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包括车轮10、机壳20、驱动装置及自平衡控制装置;机壳20内设有主控板以及可充电电池120,主控板及可充电电池120与驱动装置和自平衡控制装置相连,机壳20外设有踏板以及止挡件40。如此,用户在骑行本实用新型时,由于车轮10装载有可充气轮胎,从而使得骑行时更为舒适,体验感更强,且由于设置有止挡件40,从而对污水、泥土、小石子等脏物和硬物进行阻挡,防止脏物、硬物等甩到车体上而污染车体或损坏车体,给客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有利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机壳20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
止挡件40的上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42;
止挡件40通过穿设于第二安装孔42及第一安装孔内的锁紧件安装于机壳20上。
如此,通过锁紧固定件安装止挡件40,可以使得止挡件40的安装更加方便、牢固,以确保其对脏物、硬物的阻挡作用。
有利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立设于机壳20上端中部的可伸缩的倒U型拉杆50;
倒U型拉杆50包括位于中间的手把51、位于手把51两侧的分别与该手把51相连接的第一伸缩杆52及第二伸缩杆53;手把51上设有用以锁紧第一伸缩杆52及第二伸缩杆53同步伸缩的锁紧按键。
也就是说,通过设置倒U型拉杆50,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方便携带,而倒U型拉杆50为可伸缩结构,因此,在携带时,可根据需要调节倒U型拉杆50的长度,例如,当倒U型拉杆50调节到较短的长度时,可以提、拎本实用新型,而当倒U型拉杆50调节都较长的长度时,则可以拉、推本实用新型,从而进行携带,如此,方便用户根据情况选择舒适的、合适的方式携带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倒U型拉杆50的伸缩原理与锁紧原理与传统所使用的行李箱上的伸缩杆的伸缩原理相同,在此,不对其作进一步的说明。
有利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倒U型拉杆50在收缩状态时,手把51的上端面与机壳20的上端面齐平。
也就是说,当U型拉杆在收缩状态时,其上端面不会突出于机壳20的上端面,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对U型拉杆起到隐藏保护的作用,从而防止U型拉杆受损。
有利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机壳20上设置有充电接口60、USB输出接口70、电源开关键80及蓝牙开关90;
主控板上设有主控制器100、电池充电电路110、调压电路130、数据存储模140块及蓝牙模块150;
机壳20内设有蓝牙音响160;
充电接口60通过电池充电电路110与可充电电池120相连,可充电电池120通过调压电路130与USB输出接口70相连;
电源开关键80、蓝牙开关90、数据存储模140块、蓝牙模块150及蓝牙音响160均与主控制器100相连,且电池充电电路110及调压电路130分别与主控制器100相连。
也就是说,通过充电接口60可不定时的给可充电电池120充电,通过USB输出接口70可用以连接外接设备而给外接设备充电,并且,通过蓝牙音响160可用以播放数据存储模140块所预存的音乐或播放用户手机等外接智能终端上的音乐,从而,本实用新型愉悦性强,使用效果好。
有利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机壳20的前端设有照明灯170,机壳20外设有环境光传感器180,照明灯170及环境光传感器180均与主控制器100相连;
环境光传感器180用以检测环境光线的强弱,并将检测到的环境光强度转换成电信号传输至主控制器100,主控制器100根据电信号对输出至照明灯170的电压进行调节,以使控制照明灯170以适合环境光线的灯光亮度点亮。
如此,照明灯170的灯光亮度可根据环境光线的强弱来自动调节,即当环境光线逐渐变弱时,照明灯170的灯光亮度即会逐渐变亮,直至最亮,当环境光线逐渐变强时,照明灯170的灯光亮度即会逐渐变黑,直至熄灭,从而,本实用新型在适合夜间行驶的同时,也能大大的节约照明灯170的功耗,使得节能省电。
有利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机壳20的后端设有刹车警示灯190,机壳20内设有控制车轮10转动的刹车器200,刹车警示灯190及刹车器200分别与主控制器100相连;
当驱动刹车器200时,刹车器200产生一触发信号,并将触发信号传输至主控制器100,主控制器100根据触发信号控制刹车警示灯190点亮。
如此,通过增设所述刹车警示灯190并结合刹车器200使用,使得本实用新型具备刹车警示功能,可很好的提醒尾随的车辆及行人等,注意保持车距,以确保交通安全,从而,本实用新型可靠性好,安全性好。
有利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两脚踏板30分别可收折的设置于机壳20的两侧端面,如此,在不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以将两个踏板进行收折,从而减小占用的外部空间。
有利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机壳20包括相互扣合安装的左壳体21及右壳体22;
两脚踏板30分别设于左壳体21和右壳体22上,且左壳体21和右壳体22上于两脚踏板30的上方分别设有柔性软垫211。
也就是说,当用户双脚踏在左壳体21和右壳体22上的脚踏板30上时,左壳体21和右壳体22上的柔性软垫211可以避免腿部触碰到硬质材料制成的左壳体21和右壳体22而感到不适。
有利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左壳体21和右壳体22上于两脚踏板30上方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装饰面板212。
如此,通过在左壳体21和右壳体22上设置装饰面板212,从而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更为美观,从而更加吸引用户眼球,提高用户体验感。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自平衡电动独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载有可充气轮胎的车轮、设置于车轮上方并罩设在车轮外的机壳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车轮的驱动装置和控制车轮平衡的自平衡控制装置;
所述机壳内设置有主控板以及用于为所述主控板供电并设置于所述车轮两侧的可充电电池,且所述主控板及所述可充电电池均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自平衡控制装置相连;
所述机壳的外壁上设置有两脚踏板以及一止挡件,所述两脚踏板左右相对,所述止挡件的上端安装于所述机壳的前侧或后侧边缘位置,下端向远离所述机壳的方向弯折并形成阻挡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
所述止挡件的上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
所述止挡件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及所述第一安装孔内的锁紧件安装于所述机壳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设于机壳上端中部的可伸缩的倒U型拉杆;
所述倒U型拉杆包括位于中间的手把、位于手把两侧的分别与该手把相连接的第一伸缩杆及第二伸缩杆;所述手把上设有用以锁紧所述第一伸缩杆及所述第二伸缩杆同步伸缩的锁紧按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倒U型拉杆在收缩状态时,所述手把的上端面与所述机壳的上端面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设置有充电接口、USB输出接口、电源开关键及蓝牙开关;
所述主控板上设有主控制器、电池充电电路、调压电路、数据存储模块及蓝牙模块;
所述机壳内设有蓝牙音响;
所述充电接口通过所述电池充电电路与所述可充电电池相连,所述可充电电池通过所述调压电路与所述USB输出接口相连;
所述电源开关键、蓝牙开关、数据存储模块、蓝牙模块及蓝牙音响均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且所述电池充电电路及所述调压电路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前端设有照明灯,所述机壳外设有环境光传感器,所述照明灯及所述环境光传感器均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
所述环境光传感器用以检测环境光线的强弱,并将检测到的环境光强度转换成电信号传输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电信号对输出至所述照明灯的电压进行调节,以使控制所述照明灯以适合环境光线的灯光亮度点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后端设有刹车警示灯,所述机壳内设有控制所述车轮转动的刹车器,所述刹车警示灯及所述刹车器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
当驱动所述刹车器时,所述刹车器产生一触发信号,并将所述触发信号传输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触发信号控制所述刹车警示灯点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脚踏板分别可收折的设置于所述机壳的两侧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相互扣合安装的左壳体及右壳体;
所述两脚踏板分别设于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上,且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上于所述两脚踏板的上方分别设有柔性软垫。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上于所述两脚踏板上方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装饰面板。
CN201821610358.6U 2018-09-29 2018-09-29 自平衡电动独轮车 Active CN208868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10358.6U CN208868217U (zh) 2018-09-29 2018-09-29 自平衡电动独轮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10358.6U CN208868217U (zh) 2018-09-29 2018-09-29 自平衡电动独轮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68217U true CN208868217U (zh) 2019-05-17

Family

ID=66469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10358.6U Active CN208868217U (zh) 2018-09-29 2018-09-29 自平衡电动独轮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682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81759U (zh) 自平衡电动独轮车
CN204489088U (zh) 用重心控制的空心无辐独轮自平衡电动车
CN104527909A (zh) 用重心控制的空心无辐独轮自平衡电动车及其控制方法
KR20180014055A (ko) 이륜 동적 호버보드
EP2189359B1 (en) Bicycle control device
CN106114728A (zh) 一种折叠式高续航可预警电动车
CN208868217U (zh) 自平衡电动独轮车
CN207045559U (zh) 一种可折叠式平衡车
TW570790B (en) Security device of small electromotive vehicle
CN105833514A (zh) 一种机电陀螺平衡滑板车
CN205460886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可折叠电动滑板车
CN210416884U (zh) 一种自行车电动助力装置以及电动自行车
CN105752238B (zh) 一种人机互动运动车
CN105644679B (zh) 一种人机互动运动车
CN212423340U (zh) 一种自发电的刹车灯
CN103112521A (zh) 一种带有无线遥控转向灯的自行车灯
CN208216898U (zh) 一种平衡车
CN207045528U (zh) 可容置自行车控制器的尾灯
TWM525892U (zh) 腳踏車輔助系統
CN204956787U (zh) 带反光片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
CN204150157U (zh) 一种自行车脚踏尾灯
CN105620646B (zh) 一种人机互动运动车
CN211766062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
CN205554420U (zh) 一种人机互动运动车
JP5767943B2 (ja) 電動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5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5, 301, Shiyan Reservoir Baxia Eighth Industrial Zone, Hongxing Community, Yuta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Jinco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Building 7, No. 71, Xinghu Road, No. 8 Industrial Zone, Hongxing Community, Yuta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KINGSONG Inc.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