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68203U - 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 - Google Patents

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68203U
CN208868203U CN201821518894.3U CN201821518894U CN208868203U CN 208868203 U CN208868203 U CN 208868203U CN 201821518894 U CN201821518894 U CN 201821518894U CN 208868203 U CN208868203 U CN 2088682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shell
protection
foreign matter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1889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军
顾永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ma Zhih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ma Zhih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ma Zhih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ma Zhih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1889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682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682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682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所述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包括车架本体,前轮,轮轴以及防护件;所述车架本体包括底座和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座椅部;所述前轮位于所述底座前侧的底部;所述轮轴包括轮轴本体和分设于所述轮轴本体两端的限位部,所述轮轴本体贯穿所述前轮的轮孔设置,两所述限位部分别间隔设于所述前轮的两侧;所述防护件包括枢接于所述轮轴本体的两防护侧板,两所述防护侧板分别位于所述前轮和一对应的所述限位部之间。本实用新型中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解决电动四轮车的前轮容易受到异物缠绕问题。

Description

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代步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动四轮车的车体支架前侧底部通常设有前轮,前轮在与轮轴装配后,由于前轮的两侧通常直接外露设置,当电动四轮车所行驶的路面异物较多时,异物容易通过前轮两侧外露的开口缠绕到轮轴上,尤其是碰到头发或毛线之类细长物体,容易在前轮转动时粘附前轮,并随前轮轮轴缠绕,阻挡前轮继续转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旨在解决电动四轮车的前轮容易受到异物缠绕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所述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包括车架本体,前轮,轮轴以及防护件;所述车架本体包括底座和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座椅部;所述前轮位于所述底座前侧的底部;所述轮轴包括轮轴本体和分设于所述轮轴本体两端的限位部,所述轮轴本体贯穿所述前轮的轮孔设置,两所述限位部分别间隔设于所述前轮的两侧;所述防护件包括枢接于所述轮轴本体的两防护侧板,两所述防护侧板分别位于所述前轮和一对应的所述限位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轮轴本体枢接,所述防护侧板的外侧面抵接所述限位部的内侧,所述防护侧板的内侧面与所述前轮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防护侧板的内侧面与所述前轮的间隔距离小于或等于2mm。
优选地,所述防护件还包括防护面板,所述防护面板与两所述防护侧板远离所述轮轴的一端连接,所述防护面板与两所述防护侧板形成容置槽。
优选地,所述防护侧板和/或所述防护面板的上端与所述底座下端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还包括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中空形成有朝下开口的保护腔,所述前轮和防护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保护腔内。
优选地,所述保护外壳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活动连接,以使保护外壳具有相对闭合形成所述保护腔的第一状态,以及相对打开显露出所述前轮的第二状态。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为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与第二壳体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后端设置有卡扣,所述第二壳体的后端设置有与所述卡扣适配的卡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呈背离所述第二壳体一侧的凸弧形设置,所述第二壳体呈背离所述第一壳体一侧的凸弧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包括车架本体,前轮,轮轴以及防护件,所述轮轴包括轮轴本体与限位部,所述轮轴本体贯穿所述前轮的轮孔;所述防护件包括分设于所述前轮两侧的防护侧板,两所述防护侧板与所述轮轴枢接,并设于所述前轮与对应所述限位部之间。当电动四轮车的前轮粘附异物时,异物在从所述前轮向所述轮轴移动时,由于所述防护件设置于所述轮轴本体与所述限位部之间,异物在移动过程中会被所述防护件阻挡,从而避免了异物卷入所述轮轴,导致所述前轮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前轮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前轮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前轮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图4的前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车架本体 43 旋转臂
11 底座 50 保护外壳
12 座椅部 51 第一壳体
20 前轮 52 第二壳体
30 轮轴 53 保护腔
31 轮轴本体 54 卡扣
32 限位部 55 卡槽
40 防护件 56 第一旋转凹槽
41 防护侧板 57 第二旋转凹槽
42 防护面板 58 避让槽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
请参阅图1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包括车架本体10,前轮20,轮轴30以及防护件40;车架本体10包括底座11和设于底座11上的座椅部12;前轮20位于底座11前侧的底部;轮轴30包括轮轴本体31和分设于轮轴本体31两端的限位部32,轮轴本体31贯穿前轮20的轮孔设置,两限位部32分别间隔设于前轮20的两侧;防护件40包括枢接于轮轴本体31的两防护侧板41,两防护侧板41分别位于前轮20和一对应的限位部32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包括车架本体10,前轮20,轮轴30以及防护件40,轮轴30包括轮轴本体31与限位部32,轮轴本体31贯穿前轮20的轮孔;防护件40包括分设于前轮20两侧的防护侧板41,两防护侧板41与轮轴30枢接,并设于前轮20与对应限位部32之间。当电动四轮车的前轮20粘附异物时,异物在从前轮20向轮轴30移动时,由于防护件40设置于轮轴本体31与限位部32之间,异物在移动过程中会被防护件40阻挡,从而避免了异物卷入轮轴30,导致前轮20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具体地,限位部32与轮轴本体31枢接,防护侧板41的外侧面抵接限位部32的内侧,防护侧板41的内侧面与前轮20间隔设置。具体实施方式中,在电动四轮车移动过程中,防护侧板41与限位部32保持相对静止,防护侧板41与限位部32不随前轮20一起转动,防护侧板41的外侧面抵接限位部32的内侧,从而避免部分细长异物卷入限位部32与轮轴本体31之间,降低前轮20受到异物缠绕的可能性。
具体地,防护侧板41的内侧面与前轮20的间隔距离小于或等于2mm。具体实施方式中,防护侧板41的内侧面与前轮20的轮孔外侧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mm;可以理解,当防护侧板41的内侧面与前轮20的轮孔外侧面的距离过大时,细长异物掉落于轮轴30并缠绕于轮轴30的概率会明显增加,从而无法避免或减少前轮20容易受到异物缠绕的问题。
具体地,防护件40还包括防护面板42,防护面板42与两防护侧板41远离轮轴30的一端连接,防护面板42与两防护侧板41形成容置槽。具体实施方式中,防护件40还包括防护面板42,防护面板42与防护侧板41连接,防护面板42与两防护侧板41形成凹形的容置槽,前轮20部分收容与容置槽内,防护面板42与前轮20之间存在间距L,在电动四轮车移动过程中,防护面板42能够对尺寸大于间距L的大尺寸异物进行阻挡,防止大尺寸异物影响前轮20的转动。
具体地,防护侧板41和/或防护面板42的上端与底座11下端可拆卸连接。具体实施方式中,前轮20包括旋转结构,旋转结构能帮助前轮20在同一平面上进行360度旋转,旋转结构与底座11下端连接,防护面板42与旋转机构连接,从而保证前轮20在进行转向时,防护面板42与前轮20的相对方向保持一致。
具体地,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还包括保护外壳50,保护外壳50中空形成有朝下开口的保护腔53,前轮20和防护件40至少部分收容于保护腔53内。具体实施方式中,保护外壳50具有向下开口的保护腔53,保护腔53部分包覆部分前轮20与部分防护件40,保护腔53一方面能够在前轮20与其他物体碰撞时对前轮20进行保护,另一方面能够对较大的异物进行阻挡,防止大尺寸异物被带入前轮20,影响前轮20的转动。
具体地,保护外壳50包括第一壳体51与第二壳体52,第一壳体51与第二壳体52活动连接,以使保护外壳50具有相对闭合形成保护腔53的第一状态,以及相对打开显露出前轮20的第二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51与第二壳体52形成可开合结构,保护外壳50具有相对闭合形成保护腔53的第一状态,以及相对打开显露出前轮20的第二状态。当保护外壳50处于相对闭合形成保护腔53的第一状态时,保护外壳50用于在前轮20受到碰撞时对前轮20进行保护,当保护外壳50处于相对打开显露出前轮20的第二状态时,用户可以对显露的前轮20进行清洗,解决了因前轮20无法打开导致清洗繁琐的问题。
具体地,第一壳体51与第二壳体52为转动连接。具体实施方式中,防护板远离前轮20的一侧设置有旋转臂43,第一壳体51设有第一旋转凹槽56,第二壳体52设有第二旋转凹槽57,第一旋转凹槽56与第二旋转凹槽57均与旋转臂43转动连接,第一壳体51与第二壳体52可以旋转臂43为旋转轴进行转动。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当保护外壳50处于相对打开显露出前轮20的第二状态时,第一壳体51与第二壳体52还可以为相对开合的机构,第一壳体51可以向远离第二壳体52的一侧移动,第二壳体52可以向远离第一壳体51的一侧移动。
具体地,第一壳体51的前端与第二壳体52的前端转动连接,第一壳体51的后端设置有卡扣54,第二壳体52的后端设置有与卡扣54适配的卡槽55。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51的后端设置有卡扣54件,第二壳体52的后端设置有卡槽55,卡扣54件与卡槽55适配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壳体51的后端设置有卡槽55,第二壳体52的后端设置有卡扣54件,卡扣54件与卡槽55适配连接。
具体地,第一壳体51的后端间隔设置有两个卡扣54件,第二壳体52的后端间隔设置有两个卡槽55,两个卡扣54件与两个卡槽55卡接。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51的后端间隔沿上下方向设置有两个卡扣54件,第二壳体52的后端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卡槽55,两个卡扣54件与两个卡槽55卡接。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壳体51远离旋转轴的一端间隔沿上下方向设置有两个卡槽55,第二壳体52靠近第以壳体的一端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卡扣54件,两个卡扣54件与两个卡槽55适配连接。
具体地,第一壳体51与第二壳体52沿车轮转轴延伸方向上设置有避让槽58。具体实施方式中,车轮转轴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避让槽58设置于车轮转轴的延伸方向上,避让槽58用于方便用户在不打开保护外壳50时,对车轮进行拆卸,提高了车轮拆装的便捷性。
具体地,第一壳体51呈背离第二壳体52一侧的凸弧形设置,第二壳体52呈背离第一壳体51一侧的凸弧形设置。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51与第二壳体52卡扣54连接时中空形成弧形腔体,车轮收容于弧形腔体内,保护外壳50部分环绕车轮。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壳体51与第二壳体52包括但不限于方形设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包括:
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包括底座和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座椅部;
前轮,所述前轮位于所述底座前侧的底部;
轮轴,所述轮轴包括轮轴本体和分设于所述轮轴本体两端的限位部,所述轮轴本体贯穿所述前轮的轮孔设置,两所述限位部分别间隔设于所述前轮的两侧;以及
防护件,包括枢接于所述轮轴本体的两防护侧板,两所述防护侧板分别位于所述前轮和一对应的所述限位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轮轴本体枢接,所述防护侧板的外侧面抵接所述限位部的内侧,所述防护侧板的内侧面与所述前轮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侧板的内侧面与所述前轮的间隔距离小于或等于2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还包括防护面板,所述防护面板与两所述防护侧板远离所述轮轴的一端连接,所述防护面板与两所述防护侧板形成容置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侧板和/或所述防护面板的上端与所述底座下端可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还包括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中空形成有朝下开口的保护腔,所述前轮和防护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保护腔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活动连接,以使所述保护外壳具有相对闭合形成所述保护腔的第一状态,以及相对打开显露出所述前轮的第二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为转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与第二壳体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后端设置有卡扣,所述第二壳体的后端设置有与所述卡扣适配的卡槽。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呈背离所述第二壳体一侧的凸弧形设置,所述第二壳体呈背离所述第一壳体一侧的凸弧形设置。
CN201821518894.3U 2018-09-14 2018-09-14 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 Active CN2088682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18894.3U CN208868203U (zh) 2018-09-14 2018-09-14 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18894.3U CN208868203U (zh) 2018-09-14 2018-09-14 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68203U true CN208868203U (zh) 2019-05-17

Family

ID=66467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18894.3U Active CN208868203U (zh) 2018-09-14 2018-09-14 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682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0788A (zh) * 2021-11-30 2022-02-11 江苏银宝专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车后端折叠支撑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0788A (zh) * 2021-11-30 2022-02-11 江苏银宝专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车后端折叠支撑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D424483S (en) Universal stroller shield
CN208868203U (zh) 具有防异物缠绕功能的电动四轮车
USD601064S1 (en) Vehicle windshield
USD428076S (en) Toy car
NZ514631A (en) Package for sheet dispensing
USD524992S1 (en) Pair of welding helmet visor flanges
CN205790562U (zh) 一种可打开便于拆卸导线的端子罩壳
CN104053605A (zh) 硬式包装盒
USD420961S (en) Vehicle grille cover
USD421116S (en) Cap
WO2010028569A1 (zh) 一种倒车镜防护套
USD426298S (en) Full-face respirator lens
CN209056888U (zh) 一种型材铰接旋转式线盒
CN209988007U (zh) 一种汽车顶盖前横梁
CN211081380U (zh) 一种车门外把手总成
CN216291401U (zh) 一种智能运动耳机
CN211442145U (zh) 一种车载眼镜盒及汽车
CN207553837U (zh) 汽车发盖开启系统
CN206531259U (zh) 空调壳体以及包括该壳体的空调
CN210606647U (zh) 一种工业自动化仪表盘防护装置
CN213710802U (zh) 一种通用式铝合金直拼包口
CN103395447A (zh) 全地形车前车厢结构
CN204845493U (zh) 车罩
CN204821253U (zh) 一种车用可收放杯托结构
CN207943160U (zh) 一种无人机旋转桨保护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