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60973U - 红外人体感应器 - Google Patents
红外人体感应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860973U CN208860973U CN201821731638.2U CN201821731638U CN208860973U CN 208860973 U CN208860973 U CN 208860973U CN 201821731638 U CN201821731638 U CN 201821731638U CN 208860973 U CN208860973 U CN 2088609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pper housing
- lower case
- human body
- battery compartment
- infrared huma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5291 mag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2806 monitoring devi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41000237983 Trochid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DEGLFTVQHFLGRC-UHFFFAOYSA-N [B].[Fe].[Nd].[Fe] Chemical compound [B].[Fe].[Nd].[Fe] DEGLFTVQHFLGR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28 alnico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89 dia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38 satur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人体感应器,属于监测装置技术领域。该红外人体感应器包括头部组件和底座,头部组件中设置有磁吸件,底座中设置有磁铁,头部组件与底座之间能够磁吸在一起。头部组件能够在底座上转动,头部组件包括探测件、菲涅尔透镜、电路板和电池;探测件、电路板和电池之间电连接,菲涅尔透镜安装在探测件一侧。本实用新型改善了现有技术的探测方向固定,不能适用于场景较复杂的场合,使用灵活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红外人体感应器。
背景技术
由于红外人体感应器具有无辐射、器件功耗小、隐蔽性好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红外人体感应器被广泛运用于各种环境中。为了提升红外人体感应器的探测灵敏度进而增加探测距离,现有的红外人体感应器中通常设置有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和红外人体感应器中的放大电路配合,可以将红外人体感应器接收到的信号至少放大70分贝,进而可以测出红外人体感应器前方20米范围内的情况。
现有的红外人体感应器的视野角度为120°,但是由于现有的红外人体感应器中的电路板、红外探头和菲涅尔透镜等均固定在红外人体感应器的壳体中,因此红外探头的位置固定,红外人体感应器的探测方向也固定,即现有的红外人体感应器的视野角度为固定方向上的120°。可以看出,现有的红外人体感应器的探测方向是固定的,不能适用于场景较复杂的场合,使用灵活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人体感应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探测方向固定,不能适用于场景较复杂的场合,使用灵活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外人体感应器,包括头部组件和底座;
头部组件中设置有磁吸件,底座中设置有磁铁,头部组件与底座之间能够磁吸在一起;
头部组件能够在底座上转动,头部组件包括探测件、菲涅尔透镜、电路板和电池;探测件、电路板和电池之间电连接,菲涅尔透镜安装在探测件一侧。
进一步的,头部组件还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电池仓;
上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孔洞,菲涅尔透镜的顶部能够穿过上壳体顶端上的孔洞;
电池安装在电池仓中,菲涅尔透镜、探测件、电路板和电池仓沿竖直方向依次固定在上壳体中;
磁吸件安装在下壳体上,上壳体扣合在下壳体上,并与下壳体连接。
进一步的,上壳体、下壳体和磁吸件均为半球体;
磁吸件内嵌在下壳体的侧壁中,上壳体和下壳体能够形成球体。
进一步的,菲涅尔透镜固定在探测件上,探测件固定在电路板上;
电路板的侧边上设置有凹部,上壳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抵接件,抵接件为L形,抵接件能够穿过电路板侧边上的凹部,且抵接件能够与电路板的底面抵接,以将电路板固定在上壳体中;
电池仓的侧边和上壳体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空心柱,空心柱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螺纹,电池仓侧边上的空心柱和上壳体内侧壁上的空心柱能够对接,空心柱用于与螺钉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电池仓的底部设置有盖板,盖板用于打开或者关闭电池仓。
进一步的,电池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卡接件,下壳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固定件,卡接件能够与固定件卡接;
卡接件包括连接部和凸起部,连接部安装在电池仓的侧壁上,凸起部安装在连接部上;
固定件包括抵接部和阻挡部,阻挡部安装在抵接部一侧,阻挡部的外侧壁和凸起部的外侧壁均为弧形,凸起部能够在阻挡部上滑过,以使连接部与抵接部抵接,阻挡部用于固定凸起部。
进一步的,底座上设置有与下壳体相对应的凹槽,下壳体能够放置在凹槽中,且能够在凹槽中转动。
进一步的,底座包括底盘和盖体;
盖体盖合在底盘上,盖体与底盘之间能够形成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磁铁。
进一步的,盖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中空,磁铁安装在定位柱中;
底盘上至少一个与定位柱对应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用于支撑磁铁。
进一步的,定位柱为四个;
其中一个定位柱为中心定位柱,中心定位柱位于盖体内侧壁的中心位置处;
另外三个定位柱均为均衡定位柱,三个均衡定位柱的轴心分别与中心定位柱的轴心之间的直线距离均相等,且三个均衡定位柱的轴心之间的连线能够形成等边三角形;
安装在中心定位柱中的磁铁的磁力大于安装在均衡定位柱中的磁铁的磁力。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红外人体感应器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人体感应器包括头部组件和底座,头部组件中设置有磁吸件,底座中设置有磁铁。头部组件包括探测件、菲涅尔透镜、电路板和电池。探测件、电路板和电池之间电连接,菲涅尔透镜安装在探测件一侧。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人体感应器时,可以将底座安装在外界物体上,再将头部组件磁吸在底座上。该红外人体感应器正常工作时,头部组件中的探测件、菲涅尔透镜和电路板配合,可以将该红外人体感应器接收到的信号放大,此时电池可以为电路板和探测件供电。
当需要探测上述外界物体周围其它方向的场景时,即需要更改该红外人体感应器的探测方向时,由于头部组件与底座之间是磁吸在一起的,因此可以在底座上转动头部组件,进而改变头部组件的探测方向。同时,由于头部组件与底座之间磁吸在一起,因此转动后的头部组件仍旧可以吸合在底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人体感应器通过将头部组件与底座磁吸在一起,可以使头部组件能够在底座上转动,并能稳定的安装在底座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人体感应器改善了现有技术探测方向固定,不能适用于场景较复杂的场合,使用灵活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红外人体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红外人体感应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红外人体感应器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菲涅尔透镜和电池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的菲涅尔透镜、电池仓和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的盖体和磁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中的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头部组件;10-磁吸件;11-菲涅尔透镜;12-电路板;120-凹部;121-弧形凹陷;13-上壳体;130-孔洞;131-抵接件;14-下壳体;15-电池仓;150-盖板;151-滑槽;16-空心柱;17-卡接件;170-连接部;171-凸起部;18-固定件;180-抵接部;181-阻挡部;19-导向条;2-底座;20-磁铁;21-凹槽;22-底盘;220-支撑柱;23-盖体;230-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外人体感应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人体感应器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红外人体感应器包括头部组件1和底座2,头部组件1中设置有磁吸件10,底座2中设置有磁铁20,头部组件1与底座2之间能够磁吸在一起。
其中,头部组件1能够在底座2上转动,头部组件1包括探测件、菲涅尔透镜11、电路板12和电池;探测件、电路板12和电池之间电连接,菲涅尔透镜11安装在探测件一侧。
在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红外人体感应器时,可以将底座2安装在外界物体上,再将头部组件1磁吸在底座2上。该红外人体感应器正常工作时,头部组件1中的探测件、菲涅尔透镜11和电路板12配合,可以将该红外人体感应器接收到的信号放大,此时电池可以为电路板12和探测件供电。
当需要探测上述外界物体周围其它方向的场景时,即需要更改该红外人体感应器的探测方向时,由于头部组件1与底座2之间是磁吸在一起的,因此可以在底座2上转动头部组件1,进而改变头部组件1的探测方向。同时,由于头部组件1与底座2之间磁吸在一起,因此转动后的头部组件1仍旧可以吸合在底座2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红外人体感应器通过将头部组件1与底座2磁吸在一起,可以使头部组件1能够在底座2上转动,并能稳定的安装在底座2上。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红外人体感应器改善了现有技术探测方向固定,不能适用于场景较复杂的场合,使用灵活性不高的问题。
如图3-6所示,头部组件1还可以包括上壳体13、下壳体14和电池仓15。上壳体13的顶端设置有孔洞130,菲涅尔透镜11的顶部能够穿过上壳体13顶端上的孔洞130。
其中,电池安装在电池仓15中,菲涅尔透镜11、探测件、电路板12和电池仓15沿竖直方向依次固定在上壳体13中。
其中,磁吸件10安装在下壳体14上,上壳体13扣合在下壳体14上,并与下壳体14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菲涅尔透镜11、探测件、电路板12和电池仓15可以由螺钉依次连接在一起,且螺钉固定在上壳体13上,进而可以将菲涅尔透镜11、探测件、电路板12和电池仓15沿竖直方向依次固定在上壳体13中。
其中,探测件可以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如图3所示,上壳体13、下壳体14和磁吸件10均可以为半球体。其中,磁吸件10可以内嵌在下壳体14的侧壁中,上壳体13和下壳体14能够形成球体。
上壳体13、下壳体14和磁吸件10的形状均无限制,本实施例优选上壳体13、下壳体14和磁吸件10的形状均为半球体。同时,本实施例优选上壳体13与下壳体14的尺寸一致,上壳体13与下壳体14对接后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球体。
进一步的,磁吸件10的半径可以稍小于下壳体14的半径,以使磁吸件10能够内嵌在下壳体14中。
其中,上壳体13和下壳体14的材质均可以为抗磁性材料,如塑料。磁吸件10的材质可以为铁磁性材料,如铁。在制造下壳体14时,可以将磁吸件10注塑在下壳体14中。
进一步的,菲涅尔透镜11可以固定在探测件上,探测件可以固定在电路板12上。如图3-5所示,电路板12的侧边上可以设置有凹部120,上壳体1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抵接件131,抵接件131为L形,抵接件131能够穿过电路板12侧边上的凹部120,且抵接件131能够与电路板12的底面抵接,以将电路板12固定在上壳体13中。
其中,如图3-4所示,电池仓15的侧边和上壳体13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空心柱16,空心柱16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螺纹,电池仓15侧边上的空心柱16和上壳体13内侧壁上的空心柱16能够对接,空心柱16用于与螺钉螺纹连接。
在将电路板12和位于电路板12上的探测件、位于探测件上方的菲涅尔透镜11安装在上壳体13中时,可以先将探测件和菲涅尔透镜11安装在电路板12上,再使电路板12上的凹部120穿过上壳体13内侧壁上的抵接件131,再旋转电路板12,进而可以使电路板12上的凹部120与上壳体13内侧壁上的抵接件131错开,此时抵接件131能够与电路板12的底面抵接,电路板12能够固定在上壳体13中。
其中,如图3和图6所示,电路板12的侧边可以设置有弧形凹陷121,弧形凹陷121可以与电池仓15的侧边和上壳体13的内侧壁上的空心柱16相对应。将电路板12固定在上壳体13中后,可以将电池仓15置于电路板12底部一侧,再将螺钉依次穿过电池仓15侧边的空心柱16、电路板12侧边的弧形凹陷121和上壳体13内侧壁上的空心柱16,螺钉可以与电池仓15侧边的空心柱16和上壳体13内侧壁上的空心柱16螺纹连接,进而可以将电池仓15、电路板12、探测件和菲涅尔透镜11固定在上壳体13中。
进一步的,菲涅尔透镜11上位于上壳体13中的部分可以套有橡胶圈,橡胶圈可以增加菲涅尔透镜11与上壳体13之间的摩擦阻力,进而可以将菲涅尔透镜11稳定在上壳体13中。为了使菲涅尔透镜11更加稳定,本实施例优选在菲涅尔透镜11上设置有橡胶圈。
进一步的,电池仓15的侧边上也可以设置有橡胶圈,进而可以增加电池仓15与上壳体13之间的摩擦阻力,便于提升电池仓15的稳定性。
如图5所示,电池仓15的底部可以设置有盖板150,盖板150用于打开或者关闭电池仓15。
在实际应用中,盖板150与电池仓15之间可以为卡接,盖板150上可以设置有凸起部171,凸起部171便于打开盖板150,进而便于更换电池仓15中的电池。
进一步的,将电池仓15、电路板12、探测件和菲涅尔透镜11固定在上壳体13中后,由于盖板150设置在电池仓15的底部,因此当需要更换电池仓15中的电池时,可以将上壳体13与下壳体14分离开来,再将盖板150打开即可更换电池,而不需要将电池仓15从上壳体13中拆卸下来再更换电池。
进一步的,为便于将上壳体13与下壳体14分离开来,进而便于更换电池仓15中的电池,上壳体13与下壳体14之间可以为可拆卸连接。由于电池仓15与上壳体13之间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因此将电池仓15与下壳体14可拆卸连接在一起,不仅可以使上壳体13与下壳体14对接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球体,还可以便于将上壳体13与下壳体14分离开来。本实施例优选电池仓15与下壳体14之间卡接。
具体的,如图5-6所示,电池仓15的外侧壁上可以设置有卡接件17,下壳体14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固定件18,卡接件17能够与固定件18卡接。
其中,如图6所示,卡接件17可以包括连接部170和凸起部171,连接部170安装在电池仓15的侧壁上,凸起部171安装在连接部170上。
其中,如图6所示,固定件18可以包括抵接部180和阻挡部181,阻挡部181安装在抵接部180一侧,阻挡部181的外侧壁和凸起部171的外侧壁均为弧形,凸起部171能够在阻挡部181上滑过,以使连接部170与抵接部180抵接,阻挡部181用于固定凸起部171。
其中,卡接件17中的凸起部171和固定件18中的阻挡部181均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当需要将上壳体13与下壳体14对接在一起时,可以将电池仓15外侧壁上的卡接件17与下壳体14内侧壁上的固定件18错开,再将上壳体13中的电池仓15放置在下壳体14中。继而可以在下壳体14上以上壳体13的轴线为旋转轴旋转上壳体13,上壳体13可以带动电池仓15一起旋转。
由于阻挡部181的外侧壁和凸起部171的外侧壁均为弧形,凸起部171和阻挡部181均由弹性材料制成,因此在旋转上壳体13和电池仓15时,对上壳体13和电池仓15施加一定的推力,可以使凸起部171能够在阻挡部181上滑过。当凸起部171滑过阻挡部181后,凸起部171可以位于固定件18的抵接部180和阻挡部181中,在无外力作用下,阻挡部181可以阻挡凸起部171从抵接部180和阻挡部181中滑出,进而可以防止电池仓15在与上壳体13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与下壳体14分离。当凸起部171位于固定件18的抵接部180和阻挡部181中时,卡接件17中的连接部170可以与固定件18中的抵接部180抵接,进而可以防止电池仓15在上壳体13的轴线方向与下壳体14分离。其中,如图6所示,抵接部180的形状可以为倒置的L形。
当需要将上壳体13和电池仓15从下壳体14上拆卸下来时,可以反向旋转上壳体13,进而可以使电池仓15外侧壁上的卡接件17中的凸起部171从下壳体14内侧壁上的固定件18中的阻挡部181滑过,从而可以使卡接件17与固定件18分离,此时电池仓15和上壳体13可以与下壳体14分离。
可以看出,在使用过程中,将上壳体13置于下壳体14上,并使电池仓15位于下壳体14中,再旋转上壳体13即可将电池仓15外侧壁上的卡接件17与下壳体14内侧壁上的固定件18卡接,进而可以防止电池仓15与下壳体14分离。而反向旋转上壳体13即可使电池仓15与下壳体14分离,进而可以将电池仓15和上壳体13从下壳体14上拿下来,便于更换电池仓15中的电池。
其中,如图3和图5-6所示,下壳体14的内侧壁上还可以设置有导向条19,电池仓15外侧壁上位于空心柱16下方的位置处可以设置有滑槽151,滑槽151可以与电池仓15上的空心柱16连通,安装在电池仓15与上壳体13之间的螺钉可以穿过上述滑槽151后螺纹连接在上述空心柱16中。将上壳体13置于下壳体14上,并使电池仓15位于下壳体14中时,上述导向条19可以位于上述滑槽151中,此时导向条19和滑槽151可以起到导向作用,进而便于使卡接件17与固定件18卡接。当上壳体13和电池仓15被旋转时,导向条19可以从滑槽151中滑出,或者滑进滑槽151中。
进一步的,如图2-3所示,底座2上可以设置有与下壳体14相对应的凹槽21,下壳体14能够放置在凹槽21中,且能够在凹槽21中转动。
在实际应用中,下壳体14可以为半球体,凹槽21的表面可以为球面。将下壳体14放置在底座2上的凹槽21中后,由于下壳体14中设置有磁吸件10,而底座2中设置有磁铁20,因此下壳体14可以磁吸在底座2上。又由于下壳体14为半球体,凹槽21的表面为球面,因此可以手动使下壳体14在底座2上的凹槽21中转动,并可以使下壳体14以下壳体14的轴线为转动轴转动,还可以使下壳体14以与下壳体14轴线垂直的直线为转动轴转动。
可以看出,下壳体14为半球体,凹槽21的表面为球面时,本实施例提供的红外人体感应器中的头部组件1可以随意改变方向,进而可以探测多个方向的场景,具有更高的使用灵活性。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7-8所示,底座2可以包括底盘22和盖体23,盖体23盖合在底盘22上,盖体23与底盘22之间能够形成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磁铁20。
其中,底座2上的凹槽21设置在盖体23上。
在实际应用中,底盘22与盖体23之间可以通过螺钉连接,底盘22与盖体23之间还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
当底盘22与盖体2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时,可以在底盘22上设置凸起侧壁,凸起侧壁为环形,凸起侧壁设置在底盘22上靠近底盘22侧边的位置处,凸起侧壁上可以设置有螺纹,盖体23的内侧壁上可以设置有与凸起侧壁上的螺纹相对应的螺纹。
其中,盖体23与底盘22之间的容纳腔中的磁铁20可以为永久磁铁20,如钕铁硼磁铁20。
如图7所示,盖体23的内侧壁上可以设置有定位柱230,定位柱230中空,磁铁20安装在定位柱230中。如图8所示,底盘22上至少一个与定位柱230对应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柱220,支撑柱220用于支撑磁铁20。
其中,与中空定位柱230的形状相对应,磁铁20的形状可以为扁圆柱体。
由于盖体23上设置有球面凹槽21,因此定位柱230中位于盖体23内侧壁上的部分也为球面。为将磁铁20稳定的安装在定位柱230中,可以在底盘22上与定位柱230对应位置处设置支撑柱220,将底盘22与盖体23螺纹连接在一起后,在定位柱230与支撑柱220的配合下,磁铁20可以被稳定在定位柱230中,进而可以防止磁铁20跑偏,防止下壳体14与底座2之间的磁吸效果不好。
其中,由于定位柱230中位于盖体23内侧壁上的部分也为球面,因此安装在定位柱230中的磁铁20是倾斜的,为更好的支撑磁铁20,支撑柱220上能够与磁铁20贴合的表面也可以为倾斜的。
如图7所示,定位柱230可以为四个,其中一个定位柱230为中心定位柱230,中心定位柱230位于盖体23内侧壁的中心位置处。另外三个定位柱230均为均衡定位柱230,三个均衡定位柱230的轴心分别与中心定位柱230的轴心之间的直线距离均相等,且三个均衡定位柱230的轴心之间的连线能够形成等边三角形。
其中,安装在中心定位柱230中的磁铁20的磁力大于安装在均衡定位柱230中的磁铁20的磁力。
在实际应用中,定位柱230和磁铁20的数量均可以为四个。支撑柱220的数量可以为三个。由于中心定位柱230位于盖体23的中心,因此位于中心定位柱230中的磁铁20不会倾斜,此时底盘22上与中心定位柱230对应的位置处可以不设置有支撑柱220。
在使用过程中,位于中心定位柱230中的磁铁20可以使磁吸在底座2上的头部组件1更稳定。而在中心定位柱230周围均匀分布的三个均衡定位柱230中的磁铁20,可以进一步的使头部组件1稳定的磁吸在底座2上,且可以使头部组件1在底座2上旋转时受力均衡。
为进一步的使头部组件1在底座2上旋转时能够受力均衡且易于旋转,本实施例优选三个均衡定位柱230中的磁铁20的磁力相等,且小于中心定位柱230中的磁铁20。其中,中心定位柱230中的磁铁20可以为钕铁硼磁铁20,均衡定位柱230中的磁铁20均可以为铝镍钴磁铁20。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2与外界物体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多种选择,底座2与外界物体之间可以为固接,还可以为粘接。由于底座2中设置有磁铁20,因此当外界物体的材质为铁磁性材料时,底座2还可以磁吸在外界物体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红外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组件和底座;
所述头部组件中设置有磁吸件,所述底座中设置有磁铁,所述头部组件与所述底座之间能够磁吸在一起;
所述头部组件能够在所述底座上转动,所述头部组件包括探测件、菲涅尔透镜、电路板和电池;所述探测件、电路板和所述电池之间电连接,所述菲涅尔透镜安装在所述探测件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组件还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电池仓;
所述上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孔洞,所述菲涅尔透镜的顶部能够穿过所述上壳体顶端上的孔洞;
所述电池安装在所述电池仓中,所述菲涅尔透镜、探测件、电路板和所述电池仓沿竖直方向依次固定在所述上壳体中;
所述磁吸件安装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上壳体扣合在所述下壳体上,并与所述下壳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下壳体和所述磁吸件均为半球体;
所述磁吸件内嵌在所述下壳体的侧壁中,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能够形成球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菲涅尔透镜固定在所述探测件上,所述探测件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
所述电路板的侧边上设置有凹部,所述上壳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抵接件,所述抵接件为L形,所述抵接件能够穿过所述电路板侧边上的凹部,且所述抵接件能够与所述电路板的底面抵接,以将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上壳体中;
所述电池仓的侧边和所述上壳体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空心柱,所述空心柱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电池仓侧边上的空心柱和所述上壳体内侧壁上的空心柱能够对接,所述空心柱用于与螺钉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的底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电池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卡接件,所述下壳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卡接件能够与所述固定件卡接;
所述卡接件包括连接部和凸起部,所述连接部安装在所述电池仓的侧壁上,所述凸起部安装在所述连接部上;
所述固定件包括抵接部和阻挡部,所述阻挡部安装在所述抵接部一侧,所述阻挡部的外侧壁和所述凸起部的外侧壁均为弧形,所述凸起部能够在所述阻挡部上滑过,以使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抵接部抵接,所述阻挡部用于固定所述凸起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下壳体相对应的凹槽,所述下壳体能够放置在所述凹槽中,且能够在所述凹槽中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红外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盘和盖体;
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底盘上,所述盖体与所述底盘之间能够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磁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红外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中空,所述磁铁安装在所述定位柱中;
所述底盘上至少一个与所述定位柱对应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用于支撑所述磁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红外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为四个;
其中一个所述定位柱为中心定位柱,所述中心定位柱位于所述盖体内侧壁的中心位置处;
另外三个所述定位柱均为均衡定位柱,三个所述均衡定位柱的轴心分别与所述中心定位柱的轴心之间的直线距离均相等,且三个所述均衡定位柱的轴心之间的连线能够形成等边三角形;
安装在所述中心定位柱中的所述磁铁的磁力大于安装在所述均衡定位柱中的磁铁的磁力。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731638.2U CN208860973U (zh) | 2018-10-24 | 2018-10-24 | 红外人体感应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731638.2U CN208860973U (zh) | 2018-10-24 | 2018-10-24 | 红外人体感应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860973U true CN208860973U (zh) | 2019-05-14 |
Family
ID=66421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73163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60973U (zh) | 2018-10-24 | 2018-10-24 | 红外人体感应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86097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57219A (zh) * | 2020-02-21 | 2020-07-2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磁吸式底座及人体传感器 |
CN113791455A (zh) * | 2021-09-07 | 2021-12-14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存在式人体检测装置及系统 |
-
2018
- 2018-10-24 CN CN201821731638.2U patent/CN20886097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57219A (zh) * | 2020-02-21 | 2020-07-2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磁吸式底座及人体传感器 |
CN111457219B (zh) * | 2020-02-21 | 2021-08-1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磁吸式底座及人体传感器 |
CN113791455A (zh) * | 2021-09-07 | 2021-12-14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存在式人体检测装置及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860973U (zh) | 红外人体感应器 | |
WO2020147318A1 (zh) | 可换电池式智能中轴和智能魔方 | |
CN106918973A (zh) | 相机模块、具有其的电子设备以及控制其操作的方法 | |
CN205938912U (zh) | 一种模块化可变形照明装置 | |
CN113624116A (zh) | 一种无接触编码器方位传感智能魔方球轴及魔方 | |
CN209118045U (zh) | 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微型投影仪 | |
CN208237429U (zh) | 一种监控摄像头 | |
CN206132096U (zh) | 一种传感器组件 | |
CN208608787U (zh) | 无线充电鱼漂及其充电座 | |
CN104957112A (zh) | 结构改进后的智能电子灯式渔漂 | |
CA2109717A1 (en) | Attitude sensor | |
CN208860423U (zh) | 一种发讯水表 | |
CN109470210B (zh) | 一种倾倒传感器 | |
CN207886643U (zh) | 田径用道次牌 | |
CN209199420U (zh) | 一种数学用角度演示教具 | |
CN211030010U (zh) | 一种新型基于可移动底盘的桌面小型机器人 | |
CN209233981U (zh) | 大功率高保真组合式模块 | |
CN209421570U (zh) | 一种固化剂销售用展示柜 | |
CN208861582U (zh) | 一种地理教学的多功能地球仪 | |
CN208126415U (zh) |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摄像装置 | |
CN108209217A (zh) | 一种回转式智能书柜 | |
CN206696621U (zh) | 一种智能闹钟 | |
CN214755568U (zh) | 旋转式磁吸充电架 | |
CN211747719U (zh) | 一种能够提示倾斜角度的桌子 | |
CN210322009U (zh) | 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全方位红外探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