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55804U - 用于折叠自行车的主车架及折叠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用于折叠自行车的主车架及折叠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55804U
CN208855804U CN201821584396.9U CN201821584396U CN208855804U CN 208855804 U CN208855804 U CN 208855804U CN 201821584396 U CN201821584396 U CN 201821584396U CN 208855804 U CN208855804 U CN 2088558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axle
pipe fitting
upper pip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8439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锐康
奚蒲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n R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n R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n R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n R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8439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558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558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55804U/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07836 priority patent/WO2020063670A1/zh
Priority to EP19867585.2A priority patent/EP3858724B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5/00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 B62K15/006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the frame being foldable
    • B62K15/008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the frame being foldable foldable about 2 or more a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领域,公开用于折叠自行车的主车架及折叠自行车,包括连接管件,上管件,下管,第一、二铰链锁扣和把手。上管件安装于连接管件,连接管件可相对于上管件展开或者折叠。下管安装于上管件,下管可相对于上管件展开或者折叠。第一铰链锁扣安装于上管件,用于在连接管件相对于上管件展开时锁定连接管件。第二铰链锁扣安装于上管件,用于在下管相对于上管件展开时锁定下管。把手连接第一、二铰链锁扣,当第一铰链锁扣锁定连接管件,且第二铰链锁扣锁定下管时,把手驱动第一、二铰链锁扣均解锁,使得连接管件与下管均可相对于上管件折叠。通过此方式,一个动作可完成第一、二铰链锁扣同时解锁,可快捷地完成折叠自行车的折叠操作。

Description

用于折叠自行车的主车架及折叠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折叠自行车的主车架及折叠自行车。
背景技术
折叠自行车一般通过车架折叠,将前后两轮对折在一起,可减小自行车的体积,便于存放。
现有的折叠自行车折叠或展开时需要解除多个锁扣,操作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简单快捷的折叠自行车及其主车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折叠自行车的主车架,包括:
连接管件;
上管件,所述上管件安装于所述连接管件,所述连接管件可相对于所述上管件展开或者折叠;
下管,所述下管安装于所述上管件,所述下管可相对于所述上管件展开或者折叠;
第一铰链锁扣,安装于所述上管件,所述第一铰链锁扣用于在所述连接管件相对于所述上管件展开时锁定所述连接管件;
第二铰链锁扣,安装于所述上管件,所述第二铰链锁扣用于在所述下管相对于所述上管件展开时锁定所述下管;
把手,连接所述第一铰链锁扣与所述第二铰链锁扣;当所述第一铰链锁扣锁定所述连接管件,并且所述第二铰链锁扣锁定所述下管时,所述把手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铰链锁扣与所述第二铰链锁扣均解锁,使得所述连接管件与所述下管均可相对于所述上管件折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铰链锁扣包括第一锁扣传动件,第一锁扣主体和第一锁扣连接件;所述第一锁扣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锁扣传动件与所述第一锁扣主体之间,所述第一锁扣传动件可绕所述第一锁扣连接件转动,所述第一锁扣主体可绕所述第一锁扣连接件转动;所述第一锁扣主体设有第一限位块;
所述连接管件设有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用于收容所述第一锁扣主体,所述第一收容槽的槽底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铰链锁扣锁紧时,所述第一限位块收容于所述第一限位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管件设有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与所述第二收容槽连通,所述第二收容槽用于收容所述第一锁扣传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铰链锁扣包括第二锁扣传动件,第二锁扣主体和第二锁扣连接件;所述第二锁扣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锁扣传动件与所述第二锁扣主体之间,所述第二锁扣传动件可绕所述第二锁扣连接件转动,所述第二锁扣主体可绕所述第二锁扣连接件转动;所述第二锁扣主体设有第二限位块;
所述下管设有第三收容槽,所述第三收容槽用于收容所述第二锁扣主体,所述第三收容槽的槽底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铰链锁扣锁紧时,所述第二限位块收容于所述第二限位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管件设有第四收容槽,所述第三收容槽与所述第四收容槽连通,所述第四收容槽用于收容所述第二锁扣传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管组件还包括第一铰链组件和第二铰链组件;所述第一铰链组件连接于所述连接管件与所述上管件之间,使得所述连接管件可相对于所述上管件转动,所述第二铰链组件连接于所述下管与所述上管件之间,使得所述下管可相对于所述上管件转动;所述第一铰链组件和第二铰链组件分别位于所述上管件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铰链锁扣与所述第二铰链锁扣分别位于所述上管件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铰链组件和所述第一铰链锁扣分别位于所述上管件的相对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铰链组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连接管件,所述第一铰链组件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上管件,所述第一铰链组件可相对于所述连接管件转动,并且所述第一铰链组件可相对于所述上管件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件与所述上管件连接处开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用于收容所述第一铰链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铰链组件包括第一前轴,第一后轴和第一铰链连接件;所述第一前轴连接于所述连接管件与所述第一铰链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一后轴连接于所述第一铰链连接件与所述上管件之间;所述第一前轴与所述第一后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前轴的轴心与所述第一后轴的轴心的距离不小于轴心嵌入所述连接管件与所述上管件的深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铰链组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上管件,所述第二铰链组件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下管,所述第二铰链组件可相对于所述上管件转动,并且所述第二铰链组件可相对于所述下管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管件与所述下管连接处开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用于收容所述第二铰链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铰链组件包括第二前轴,第二后轴和第二铰链连接件;所述第二前轴连接于所述上管件与所述第二铰链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二后轴连接于所述第二铰链连接件与所述下管之间;所述第二前轴和所述第二后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前轴的轴心与所述第二后轴的轴心的距离不小于轴心嵌入所述上管件与所述下管的深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折叠自行车打开并且放置于一水平面时,所述第一前轴和所述第一后轴位于一个竖直面,所述第二前轴和所述第二后轴位于另一个竖直面;所述第一前轴与所述第二前轴之间呈预设夹角,可使得所述折叠自行车折叠后前车轮的轮轴和后车轮的轮轴对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车架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
所述把手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铰链锁扣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铰链锁扣连接;
当按动所述把手时,可使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铰链锁扣解锁,同时可使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铰链锁扣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推动件和第一连接杆;
所述第一推动件包括推杆和斜块;
所述推杆与所述第一铰链锁扣抵接,所述第一推动件可沿所述推杆的轴心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所述把手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套设有第一连接杆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设有斜面,所述第一连接杆的斜面与所述第一推动件上的斜块接触;
所述主车架折叠时,按动所述把手推动所述第一连接杆向上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杆推动所述第一推动件向所述上管件的外侧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推动件将所述第一铰链锁扣推开,完成所述第一铰链锁扣的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把手朝向所述上管件的表面的两端均设有斜面;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门锁和第一门锁连接件;
所述第一门锁上安装第一门锁弹簧;
所述第一门锁连接件安装第一门锁连接件弹簧,所述第一门锁与所述第一门锁连接件接触面为斜面;
所述主车架折叠时,所述连接管件解除对所述第一门锁连接件的按压,所述第一门锁连接件弹簧推动所述第一门锁连接件向前移动,所述第一门锁连接件解除对所述第一门锁的按压,所述第一门锁弹簧推动所述第一门锁向下移动;
所述上管件内设有第一移动槽,所述第一移动槽沿所述上管件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一移动槽内壁由后端向前端逐渐缩小;
所述第一移动槽内安装有第一金属栓,所述第一金属栓一端装有第一金属栓弹簧,所述第一金属栓与所述把手一端的斜面连接,所述第一金属栓弹簧一端顶住所述第一金属栓,所述第一金属栓弹簧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移动槽内壁,所述第一金属栓弹簧用于推动所述第一金属栓抵靠所述连接管件;
所述第一金属栓上开设卡槽,所述第一门锁弹簧可推动所述第一门锁向下移动,使得所述第一门锁落入所述第一金属栓上开设的卡槽,可阻止所述第一金属栓复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推动件和第二连接杆;
所述第二推动件包括推杆和斜块,所述第二推动件的推杆与所述第二铰链锁扣抵接,所述第二推动件可沿其推杆的轴心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与所述把手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套设有第二连接杆弹簧,所述第二连接杆另一端设有斜面,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斜面与所述第二推动件上的斜块接触;
所述主车架折叠时,按动所述把手推动所述第二连接杆向上移动,所述第二连接杆推动所述第二推动件向所述上管件的外侧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推动件将所述第二铰链锁扣推开,完成所述第二铰链锁扣的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门锁和第二门锁连接件;
所述第二门锁上安装第二门锁弹簧;
所述第二门锁连接件安装第二门锁连接件弹簧,所述第二门锁与所述第二门锁连接件接触面为斜面;
所述主车架折叠时,所述下管解除对所述第二门锁连接件的按压,所述第二门锁连接件弹簧推动所述第二门锁连接件向后移动,所述第二门锁连接件解除对所述第二门锁的按压,所述第二门锁弹簧推动所述第二门锁向下移动;
所述上管件内设有第二移动槽,所述第二移动槽沿所述上管件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二移动槽内壁由前端向后端逐渐缩小;
所述第二移动槽内安装有第二金属栓,所述第二金属栓一端装有第二金属栓弹簧,所述第二金属栓与所述把手一端的斜面连接;
所述第二金属栓弹簧一端顶住所述第二金属栓,所述第二金属栓弹簧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移动槽内壁,所述第二金属栓弹簧用于推动所述第二金属栓抵靠所述下管;
所述第二金属栓上开设卡槽,所述第二门锁弹簧可推动所述第二门锁向下移动,使得所述第二门锁落入所述第二金属栓上开设的卡槽,可阻止所述第二金属栓复位。
在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如上所述的主车架,前车架,前车轮和后车轮;所述主车架与所述前车架连接,所述前车轮安装在所述前车架上,所述后车轮安装在所述主车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及其主车架,其中所述主车架包括:连接管件;上管件,安装于所述连接管件,所述连接管件可相对于所述上管件展开或者折叠;下管,安装于所述上管件,所述下管可相对于所述上管件展开或者折叠;第一铰链锁扣,安装于所述上管件,所述第一铰链锁扣用于在所述连接管件相对于所述上管件展开时锁定所述连接管件;第二铰链锁扣,安装于所述上管件,所述第二铰链锁扣用于在所述下管相对于所述上管件展开时锁定所述下管;把手,连接所述第一铰链锁扣与所述第二铰链锁扣;当所述第一铰链锁扣锁定所述连接管件,并且所述第二铰链锁扣锁定所述下管时,所述把手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铰链锁扣与所述第二锁扣均解锁,使得所述连接管件与所述下管均可相对于所述上管件折叠。通过上述方式,所述把手驱动所述第一铰链锁扣与所述第二铰链锁扣解锁,一个动作即可完成所述第一铰链锁扣与所述第二铰链锁扣同时解锁,可简单快捷地完成折叠自行车的折叠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折叠自行车处于完全打开状态;
图2是图1所示的折叠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折叠自行车处于刚开始折叠状态;
图3是图1所示的折叠自行车的主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主车架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主车架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主车架的第一铰链组件的分解图;
图7是图5所示的主车架的第二铰链组件的分解图;
图8是图3所示的主车架的第一锁扣的剖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第一锁扣在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所示的第一锁扣在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3所示的主车架的第二锁扣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第二锁扣在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所示的第二锁扣在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3所示的主车架的局部剖视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主车架的局部剖视图的另一个视角,其中所述折叠自行车处于打开状态;
图16是图1所示的折叠自行车处于即将完全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17是图1所示的折叠自行车处于完全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自行车500,包括主车架100,前车架200,前车轮300,后车轮400。所述前车架200连接于所述主车架100的前端,所述前车轮300安装在前车架200上,所述后车轮400安装在所述主车架100的后端。
请参阅图2,所述前车架200包括握把202,前管204,前叉206,所述握把202的中部固定于所述前管204的一端,所述前管204的另一端与前叉206一端固定,所述前叉206另一端安装有前轴,所述前车轮300安装于所述前轴上。
请参阅图3,所述主车架100包括上管组件10,下管20,立管30,后叉40,所述上管组件10的一端与下管20的一端固定,所述立管30固定于所述下管20,所述后叉40与所述下管20连接。
所述上管组件10包括连接管件11,上管件12,所述连接管件11为中空圆柱体,与所述前管204连接,所述连接管件11与所述前管204轴心重合,所述前管204穿过所述连接管件11,并且所述前管204与所述连接管件11连接(见图2)。
所述下管20包括第一下管件21,第二下管件22,所述第一下管件21、所述第二下管件22与所述上管件12连接于同一端。
所述立管30一端与所述第一下管件21一端固定,所述第二下管件22一端固定于所述立管30,且接近所述立管30的另一端。所述立管30上端安装坐垫,所述立管30上装有坐管夹,所述坐管夹用于控制立管30的伸缩,调节坐垫的高度。
所述后叉40包括后下叉41,后上叉42,所述后下叉41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下管件21与所述立管30连接处,所述后上叉42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下管件22与所述立管30连接处,所述后上叉42另一端与所述后下叉41另一端连接,所述后上叉42与所述后下叉41连接部分安装有后轴,所述后车轮400安装于所述后轴上。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所述上管组件10还包括第一铰链组件13,第二铰链组件14,第一铰链锁扣15和第二铰链锁扣16。
所述第一铰链组件13连接于所述连接管件11与所述上管件12之间,同样地,所述第一铰链锁扣15,安装于所述上管件12,所述第一铰链锁扣15用于在所述连接管件11相对于所述上管件12展开时锁定所述连接管件11,具体地,所述第一铰链锁扣15连接于所述连接管件11与所述上管件12之间,所述第一铰链组件13与所述第一铰链锁扣15位于所述连接管件11与所述上管件12的相对两侧,所述连接管件11可通过所述第一铰链组件13相对于所述上管件12转动,所述第一铰链锁扣15可将所述连接管件11锁紧于所述上管件12。
相似地,所述第二铰链组件14连接于所述上管件12与所述下管20之间,同样地,所述第二铰链锁扣16,安装于所述上管件12,所述第二铰链锁扣16用于在所述下管20相对于所述上管件12展开时锁定所述下管20,具体地,所述第二铰链锁扣16连接于所述上管件12与所述下管20之间,所述第二铰链组件14与所述第二铰链锁扣16位于所述上管件12与所述下管20的相对两侧,所述上管件12可通过所述第二铰链组件14相对于所述下管20转动,所述第二铰链锁扣16可将所述下管20锁紧于所述上管件12。
所述第一铰链组件13和所述第二铰链组件14位于所述上管件12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铰链锁扣15和所述第二铰链锁扣16位于所述上管件12的相对两侧。
请参阅图6,所述连接管件11与所述上管件12皆为中空管材,所述连接管件11与所述上管件12连接处开设有第一容纳槽120,所述第一容纳槽120用于收容所述第一铰链组件13,这样的结构既可以使得所述上管组件10的结构紧凑、减少体积,也可防止所述第一铰链组件13与其他组件发生碰撞。
所述第一铰链组件13包括第一前轴130,第一后轴132和第一铰链连接件134,所述第一前轴130连接于所述连接管件11与所述第一铰链连接件134之间,所述第一后轴132连接于所述第一铰链连接件134与所述上管件12之间。具体地,所述第一前轴130安装于所述连接管件11,所述第一后轴132安装于所述上管件12,所述第一铰链连接件134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前轴130,所述第一铰链连接件134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后轴132。所述第一铰链连接件134可绕所述第一前轴130相对于所述连接管件11转动,所述第一铰链连接件134可绕所述第一后轴132相对于所述上管件12转动。
所述第一前轴130与所述第一后轴13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前轴130的轴心与所述第一后轴132的轴心的距离不小于轴心嵌入所述连接管件11与所述上管件12的深度,使得当所述连接管件11相对于所述上管件12折叠时,所述连接管件11与所述上管件12之间能够无缝贴合,当所述连接管件11相对于所述上管件12展开时,所述连接管件11与所述上管件12不会相互干涉。
请参阅图7,相似的,所述上管件12与所述下管20连接处开设有第二容纳槽122,所述第二容纳槽122用于收容所述第二铰链组件14,这样的结构既可以使得所述上管组件10的结构紧凑、减少体积,也可防止第二铰链组件14与其他组件发生碰撞。
所述第二铰链组件14包括第二前轴140,第二后轴142和第二铰链连接件144,所述第二前轴140连接于所述上管件12与所述第二铰链连接件144之间,所述第二后轴142连接于所述第二铰链连接件144与所述下管20之间。具体地,所述第二前轴140安装于所述上管件12,所述第二后轴142安装于所述下管20,所述第二铰链连接件144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前轴140,所述第二铰链连接件144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后轴142。
所述第二前轴140和所述第二后轴142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前轴140的轴心与所述第二后轴142的轴心的距离不小于轴心嵌入所述上管件12与所述下管20的深度。
在所述折叠自行车500打开并且放置于一水平面时,所述第一前轴130和所述第一后轴132位于一个竖直面,所述第二前轴140和所述第二后轴142位于另一个竖直面。所述第一前轴130与所述第二前轴140之间呈预设夹角,例如所述预设夹角约为38度,使得所述折叠自行车500折叠后所述前车轮300的轮轴和所述后车轮400的轮轴对齐。
请一并参阅图8至图10,所述第一铰链锁扣15包括第一锁扣传动件151,第一锁扣主体152和第一锁扣连接件153,所述第一锁扣连接件153连接于所述第一锁扣传动件151与所述第一锁扣主体152之间,所述第一锁扣传动件151可绕所述第一锁扣连接件153转动,所述第一锁扣主体152可绕所述第一锁扣连接件153转动。
具体地,所述第一锁扣连接件153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锁扣传动件151,所述第一锁扣连接件153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锁扣主体152,使得所述第一锁扣连接件153为一连杆,所述第一锁扣传动件151转动的同时,通过所述第一锁扣连接件153驱动所述第一锁扣主体152转动。
所述连接管件11在与所述上管件12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收容槽110,所述第一收容槽110用于收容所述第一锁扣主体152,所述第一收容槽110的槽底设有第一限位槽112,所述第一锁扣主体152相对第一收容槽110的表面上设有第一限位块1520,所述第一限位块1520收容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12时,所述第一铰链锁扣15锁紧所述连接管件11。
所述上管件12还设有第二收容槽124,当所述连接管件11相对于所述上管件12展开时,所述第一收容槽110与所述第二收容槽124连通,所述第二收容槽124用于收容所述第一锁扣传动件151。
请一并参阅图11至图13,所述第二铰链锁扣16包括第二锁扣传动件161,第二锁扣主体162和第二锁扣连接件163,所述第二锁扣连接件163连接于所述第二锁扣传动件161与所述第二锁扣主体162之间,所述第二锁扣传动件161可绕所述第二锁扣连接件163转动,所述第二锁扣主体162可绕所述第二锁扣连接件163转动。
具体地,所述第二锁扣连接件163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锁扣传动件161,所述第二锁扣连接件163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锁扣主体162,使得所述第二锁扣连接件163为一连杆,所述第二锁扣传动件161转动的同时,通过所述第二锁扣连接件163驱动所述第二锁扣主体162转动。
所述下管20在与所述上管件12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三收容槽202,所述第三收容槽202用于收容所述第二锁扣主体162,所述第三收容槽202的槽底设有第二限位槽204,所述第二锁扣主体162相对第三收容槽202的表面上设有第二限位块1620,所述第二铰链锁扣16锁紧时,所述第二限位块1620收容于所述第二限位槽204。
所述上管件12还设有第四收容槽126,当所述下管20相对于所述上管件12展开时,所述第三收容槽202与所述第四收容槽126连通,所述第四收容槽126用于收容所述第二锁扣传动件161。
请一并参阅图14和图15,所述上管件12内设置有安装板128,所述安装板128设置于所述上管件12的内壁,并且所述安装板128沿所述上管件12的轴向设置。所述安装板128上开设有圆形的第一通孔1280和圆形的第二通孔1282。
所述上管组件10还包括把手17,第一驱动装置18与第二驱动装置19,所述把手17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8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9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8与所述第一铰链锁扣15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9与所述第二铰链锁扣16连接,按动所述把手17时,可使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8驱动所述第一铰链锁扣15解锁,同时可使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9驱动所述第二铰链锁扣16解锁。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8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9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28的相对两端。
所述把手17朝向所述上管件12的表面的两端均设有斜面。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8包括第一推动件180和第一连接杆181。所述第一推动件180一端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第一锁扣传动件151抵接,所述第一推动件180可沿所述推杆的轴心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推动件180另一端设有斜块。所述第一连接杆181一端与所述把手17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81上套设有第一连接杆弹簧1810,所述第一连接杆181另一端设有斜面,所述第一连接杆181的斜面与所述第一推动件180上的斜块接触,所述第一连接杆18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280,所述第一连接杆181可沿所述第一通孔1280轴心移动。所述主车架100折叠时,按动所述把手17推动所述第一连接杆181向上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杆181推动所述第一推动件180向所述上管件12的外侧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推动件180将所述第一锁扣传动件151推开,完成所述第一铰链锁扣15的解锁。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8还包括第一门锁182和第一门锁连接件183,所述第一门锁182上安装第一门锁弹簧1820,所述第一门锁连接件183安装第一门锁连接件弹簧1830,所述第一门锁182与所述第一门锁连接件183接触面为斜面,所述主车架100折叠时,所述连接管件11解除对所述第一门锁连接件183的按压,所述第一门锁连接件弹簧1830推动所述第一门锁连接件183向前移动(即朝向所述连接管件11移动),所述第一门锁连接件183解除对所述第一门锁182的按压,所述第一门锁弹簧1820推动所述第一门锁182向下移动(即朝向所述把手17的方向移动)。
所述上管件12内设有第一移动槽185,所述第一移动槽185大致沿所述上管件12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一移动槽185内壁由后端向前端逐渐缩小。所述第一移动槽185内安装有第一金属栓184,所述第一金属栓184一端装有第一金属栓弹簧1840,所述第一金属栓184与所述把手17一端的斜面连接。所述第一金属栓弹簧1840一端顶住所述第一金属栓184,所述第一金属栓弹簧1840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移动槽185内壁,所述第一金属栓弹簧1840用于推动所述第一金属栓184抵靠所述连接管件11。
所述主车架100折叠时,所述把手17向上移动,所述第一金属栓184沿所述把手17一端的斜面向后移动,带动所述第一金属栓184压缩第一金属栓弹簧1840,所述第一金属栓184沿所述第一移动槽185向后移动,脱离所述连接管件11,所述连接管件11可通过所述第一铰链组件13相对于所述上管件12转动。在所述连接管件11相对于所述上管件12转动时,所述连接管件11解除对所述第一门锁连接件183的按压,所述第一门锁连接件弹簧1830推动所述第一门锁连接件183向前移动,所述第一门锁弹簧1820推动所述第一门锁182向下移动,所述第一门锁182落入所述第一金属栓184上开设的卡槽,可阻止所述第一金属栓184复位。
松开对所述把手17的按压时,所述第一连接杆弹簧1810推动所述把手17复位。
在所述折叠自行车500打开时,所述连接管件11推动所述第一门锁连接件183向后移动,所述第一门锁连接件183的斜面与所述第一门锁182的斜面配合,使得所述第一门锁182向上移动,脱离所述第一金属栓184上开设的卡槽,解除所述第一金属栓184的锁定,所述第一金属栓弹簧1840推动所述第一金属栓184向前移动,抵靠所述连接管件11,且由于所述第一移动槽185内壁由后端向前端逐渐缩小,使得所述连接管件11抵靠所述第一移动槽185的内壁。设置所述第一金属栓184,可在所述折叠自行车500打开时阻止所述连接管件11相对于所述上管件12转动,增强了所述第一铰链组件13的连接强度,可有效地对抗所述折叠自行车500在踩踏时造成的扭力和弯曲力,让所述上管组件10保持坚固,同时可防止所述第一铰链锁扣15在骑行时意外打开。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9包括第二推动件190和第二连接杆191。所述第二推动件190一端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第二锁扣传动件161抵接,所述第二推动件190可沿所述推杆的轴心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推动件190另一端设有斜块。所述第二连接杆191一端与把手17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91上套设有第二连接杆弹簧1910,所述第二连接杆191另一端设有斜面,所述第二连接杆191的斜面与所述第二推动件190上的斜块接触,所述第二连接杆191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282,所述第二连接杆191可沿所述第二通孔1282轴心移动,所述主车架100折叠时,按动所述把手17推动所述第二连接杆191向上移动,所述第二连接杆191推动所述第二推动件190向所述上管件12的外侧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推动件190将所述第二锁扣传动件161推开,完成所述第二铰链锁扣16的解锁。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9还包括第二门锁192和第二门锁连接件193,所述第二门锁192上安装第二门锁弹簧1920,所述第二门锁连接件193安装第二门锁连接件弹簧1930,所述第二门锁192与所述第二门锁连接件193接触面为斜面,所述主车架100折叠时,所述下管20解除对所述第二门锁连接件193的按压,所述第二门锁连接件弹簧1930推动所述第二门锁连接件193向后移动(即朝向所述下管20移动),所述第二门锁连接件193解除对所述第二门锁192的按压,所述第二门锁弹簧1920推动所述第二门锁192向下移动(即朝向所述把手17的方向移动)。
所述上管件12内设有第二移动槽195,所述第二移动槽195大致沿所述上管件12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二移动槽195内壁由前端向后端逐渐缩小(即自所述上管件12朝向所述下管20的方向)。所述第二移动槽195内安装有第二金属栓194,所述第二金属栓194一端装有第二金属栓弹簧1940,所述第二金属栓194与所述把手17一端的斜面连接。所述第二金属栓弹簧1940一端顶住所述第二金属栓194,所述第二金属栓弹簧1940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移动槽195内壁,所述第二金属栓弹簧1940用于推动所述第二金属栓194抵靠所述下管20。
所述主车架100折叠时,所述把手17向上移动,所述第二金属栓194沿所述把手17一端的斜面向前移动,带动所述第二金属栓194压缩第二金属栓弹簧1940,所述第二金属栓194沿所述第二移动槽195向前移动,脱离所述下管20,所述下管20可通过所述第二铰链组件13相对于所述上管件12转动。在所述下管20相对于所述上管件12转动时,所述下管20解除对所述第二门锁连接件193的按压,所述第二门锁连接件弹簧1930推动所述第二门锁连接件193向后移动,所述第二门锁弹簧1920推动所述第二门锁192向下移动,所述第二门锁192落入所述第二金属栓194上开设的卡槽,可阻止所述第二金属栓194复位。
松开对所述把手17的按压时,所述第二连接杆弹簧1910推动所述把手17复位。
在所述折叠自行车500打开时,所述下管20推动所述第二门锁连接件193向前移动,所述第二门锁连接件193的斜面与所述第二门锁192的斜面配合,使得所述第二门锁192向上移动,脱离所述第二金属栓194上开设的卡槽,解除所述第二金属栓194的锁定,所述第二金属栓弹簧1940推动所述第二金属栓194向前移动,抵靠所述下管20,且由于所述第二移动槽195内壁由前端向后端逐渐缩小,使得所述第二金属栓194抵靠所述第二移动槽195的内壁。设置所述第二金属栓194,可在所述折叠自行车500打开时阻止所述下管20相对于所述上管件12转动,增强了所述第二铰链组件14的连接强度,可有效地对抗所述折叠自行车500在踩踏时造成的扭力和弯曲力,让所述上管组件10保持坚固,同时可防止所述第二铰链锁扣16在骑行时意外打开。
请参阅图16,折叠自行车时,所述把手17推动所述第一连接杆18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91,带动所述第一锁扣连接件140与所述第二锁扣连接件150横向外推,使所述第一铰链锁扣14与所述第二铰链锁扣15同时解锁,可用一个连贯的动作使所述主车架100折叠。
请参阅图17,所述折叠自行车500完成折叠后,所述前车轮300的车轴与所述后车轮400的车轴同轴设置,使得所述折叠自行车500能够向前转动,方便搬运与携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用于折叠自行车的主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管件;
上管件,所述上管件安装于所述连接管件,所述连接管件可相对于所述上管件展开或者折叠;
下管,所述下管安装于所述上管件,所述下管可相对于所述上管件展开或者折叠;
第一铰链锁扣,安装于所述上管件,所述第一铰链锁扣用于在所述连接管件相对于所述上管件展开时锁定所述连接管件;
第二铰链锁扣,安装于所述上管件,所述第二铰链锁扣用于在所述下管相对于所述上管件展开时锁定所述下管;以及
把手,连接所述第一铰链锁扣与所述第二铰链锁扣;当所述第一铰链锁扣锁定所述连接管件,并且所述第二铰链锁扣锁定所述下管时,所述把手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铰链锁扣与所述第二铰链锁扣均解锁,使得所述连接管件与所述下管均可相对于所述上管件折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链锁扣包括第一锁扣传动件,第一锁扣主体和第一锁扣连接件;
所述第一锁扣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锁扣传动件与所述第一锁扣主体之间,所述第一锁扣传动件可绕所述第一锁扣连接件转动,所述第一锁扣主体可绕所述第一锁扣连接件转动;
所述第一锁扣主体设有第一限位块;
所述连接管件设有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用于收容所述第一锁扣主体,所述第一收容槽的槽底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铰链锁扣锁紧时,所述第一限位块收容于所述第一限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件设有第二收容槽;
所述第一收容槽与所述第二收容槽连通;
所述第二收容槽用于收容所述第一锁扣传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链锁扣包括第二锁扣传动件,第二锁扣主体和第二锁扣连接件;
所述第二锁扣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锁扣传动件与所述第二锁扣主体之间,所述第二锁扣传动件可绕所述第二锁扣连接件转动,所述第二锁扣主体可绕所述第二锁扣连接件转动;
所述第二锁扣主体设有第二限位块;
所述下管设有第三收容槽,所述第三收容槽用于收容所述第二锁扣主体;
所述第三收容槽的槽底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铰链锁扣锁紧时,所述第二限位块收容于所述第二限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设有第四收容槽;
所述第三收容槽与所述第四收容槽连通;
所述第四收容槽用于收容所述第二锁扣传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铰链组件和第二铰链组件;
所述第一铰链组件连接于所述连接管件与所述上管件之间,使得所述连接管件可相对于所述上管件转动;
所述第二铰链组件连接于所述下管与所述上管件之间,使得所述下管可相对于所述上管件转动;
所述第一铰链组件和第二铰链组件分别位于所述上管件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一铰链锁扣与所述第二铰链锁扣分别位于所述上管件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一铰链组件和所述第一铰链锁扣分别位于所述上管件的相对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链组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连接管件,所述第一铰链组件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上管件,所述第一铰链组件可相对于所述连接管件转动,并且所述第一铰链组件可相对于所述上管件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件与所述上管件连接处开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用于收容所述第一铰链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链组件包括第一前轴,第一后轴和第一铰链连接件;
所述第一前轴连接于所述连接管件与所述第一铰链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一后轴连接于所述第一铰链连接件与所述上管件之间;
所述第一前轴与所述第一后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前轴的轴心与所述第一后轴的轴心的距离不小于轴心嵌入所述连接管件与所述上管件的深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链组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上管件,所述第二铰链组件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下管,所述第二铰链组件可相对于所述上管件转动,并且所述第二铰链组件可相对于所述下管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主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件与所述下管连接处开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用于收容所述第二铰链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主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链组件包括第二前轴,第二后轴和第二铰链连接件;
所述第二前轴连接于所述上管件与所述第二铰链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二后轴连接于所述第二铰链连接件与所述下管之间;
所述第二前轴和所述第二后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前轴的轴心与所述第二后轴的轴心的距离不小于轴心嵌入所述上管件与所述下管的深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主车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折叠自行车打开并且放置于一水平面时,所述第一前轴和所述第一后轴位于一个竖直面,所述第二前轴和所述第二后轴位于另一个竖直面;
所述第一前轴与所述第二前轴之间呈预设夹角,可使得所述折叠自行车折叠后前车轮的轮轴和后车轮的轮轴对齐。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主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
所述把手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铰链锁扣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铰链锁扣连接;
当按动所述把手时,可使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铰链锁扣解锁,同时可使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铰链锁扣解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主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推动件和第一连接杆;
所述第一推动件包括推杆和斜块;
所述推杆与所述第一铰链锁扣抵接,所述第一推动件可沿所述推杆的轴心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所述把手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套设有第一连接杆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设有斜面,所述第一连接杆的斜面与所述第一推动件上的斜块接触;
所述主车架折叠时,按动所述把手推动所述第一连接杆向上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杆推动所述第一推动件向所述上管件的外侧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推动件将所述第一铰链锁扣推开,完成所述第一铰链锁扣的解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主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朝向所述上管件的表面的两端均设有斜面;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门锁和第一门锁连接件;
所述第一门锁上安装第一门锁弹簧;
所述第一门锁连接件安装第一门锁连接件弹簧,所述第一门锁与所述第一门锁连接件接触面为斜面;
所述主车架折叠时,所述连接管件解除对所述第一门锁连接件的按压,所述第一门锁连接件弹簧推动所述第一门锁连接件向前移动,所述第一门锁连接件解除对所述第一门锁的按压,所述第一门锁弹簧推动所述第一门锁向下移动;
所述上管件内设有第一移动槽,所述第一移动槽沿所述上管件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一移动槽内壁由后端向前端逐渐缩小;
所述第一移动槽内安装有第一金属栓,所述第一金属栓一端装有第一金属栓弹簧,所述第一金属栓与所述把手一端的斜面连接,所述第一金属栓弹簧一端顶住所述第一金属栓,所述第一金属栓弹簧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移动槽内壁,所述第一金属栓弹簧用于推动所述第一金属栓抵靠所述连接管件;
所述第一金属栓上开设卡槽,所述第一门锁弹簧可推动所述第一门锁向下移动,使得所述第一门锁落入所述第一金属栓上开设的卡槽,可阻止所述第一金属栓复位。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主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推动件和第二连接杆;
所述第二推动件包括推杆和斜块,所述第二推动件的推杆与所述第二铰链锁扣抵接,所述第二推动件可沿其推杆的轴心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与所述把手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套设有第二连接杆弹簧,所述第二连接杆另一端设有斜面,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斜面与所述第二推动件上的斜块接触;
所述主车架折叠时,按动所述把手推动所述第二连接杆向上移动,所述第二连接杆推动所述第二推动件向所述上管件的外侧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推动件将所述第二铰链锁扣推开,完成所述第二铰链锁扣的解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主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门锁和第二门锁连接件;
所述第二门锁上安装第二门锁弹簧;
所述第二门锁连接件安装第二门锁连接件弹簧,所述第二门锁与所述第二门锁连接件接触面为斜面;
所述主车架折叠时,所述下管解除对所述第二门锁连接件的按压,所述第二门锁连接件弹簧推动所述第二门锁连接件向后移动,所述第二门锁连接件解除对所述第二门锁的按压,所述第二门锁弹簧推动所述第二门锁向下移动;
所述上管件内设有第二移动槽,所述第二移动槽沿所述上管件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二移动槽内壁由前端向后端逐渐缩小;
所述第二移动槽内安装有第二金属栓,所述第二金属栓一端装有第二金属栓弹簧,所述第二金属栓与所述把手一端的斜面连接;
所述第二金属栓弹簧一端顶住所述第二金属栓,所述第二金属栓弹簧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移动槽内壁,所述第二金属栓弹簧用于推动所述第二金属栓抵靠所述下管;
所述第二金属栓上开设卡槽,所述第二门锁弹簧可推动所述第二门锁向下移动,使得所述第二门锁落入所述第二金属栓上开设的卡槽,可阻止所述第二金属栓复位。
19.一种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主车架,前车架,前车轮和后车轮;
所述主车架与所述前车架连接;
所述前车轮安装在所述前车架上;
所述后车轮安装在所述主车架上。
CN201821584396.9U 2018-09-26 2018-09-26 用于折叠自行车的主车架及折叠自行车 Active CN2088558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84396.9U CN208855804U (zh) 2018-09-26 2018-09-26 用于折叠自行车的主车架及折叠自行车
PCT/CN2019/107836 WO2020063670A1 (zh) 2018-09-26 2019-09-25 用于折叠自行车的主车架及折叠自行车
EP19867585.2A EP3858724B1 (en) 2018-09-26 2019-09-25 Main bicycle frame for foldable bicycle and foldable bicyc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84396.9U CN208855804U (zh) 2018-09-26 2018-09-26 用于折叠自行车的主车架及折叠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55804U true CN208855804U (zh) 2019-05-14

Family

ID=66419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84396.9U Active CN208855804U (zh) 2018-09-26 2018-09-26 用于折叠自行车的主车架及折叠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858724B1 (zh)
CN (1) CN208855804U (zh)
WO (1) WO202006367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63670A1 (zh) * 2018-09-26 2020-04-02 舜日有限公司 用于折叠自行车的主车架及折叠自行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6397B (zh) * 2021-02-03 2022-04-26 浙江欧凯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越野的电动滑板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59748U (en) * 2004-06-28 2005-03-21 Guo-Ming Huang Foldable bicycle frame
US7156409B2 (en) * 2005-04-27 2007-01-02 Louis Chuang Collapsible bicycle
CN201808631U (zh) * 2009-12-03 2011-04-27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折叠式车架及折叠式自行车
TW201136794A (en) * 2010-04-20 2011-11-01 Univ Nat Formosa Folding bicycle containing telescopic rod
CN103043162A (zh) * 2013-01-16 2013-04-17 浙江百事特工贸有限公司 快速折叠自行车
KR20150116759A (ko) * 2014-04-08 2015-10-16 김정만 컴팩트 접이식 자전거
CN104648576B (zh) * 2015-02-03 2017-08-29 广州凯路仕自行车运动时尚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的折叠方法及折叠自行车
CN204473013U (zh) * 2015-03-04 2015-07-15 太仓市车中宝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四联杆折叠前驱动式便携三轮自行车
CN106240723B (zh) * 2016-08-25 2019-02-15 中国奥尔顿科技有限公司 伸缩转把型三折叠便携式自行车
CN208855804U (zh) * 2018-09-26 2019-05-14 舜日有限公司 用于折叠自行车的主车架及折叠自行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63670A1 (zh) * 2018-09-26 2020-04-02 舜日有限公司 用于折叠自行车的主车架及折叠自行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58724A4 (en) 2022-06-29
EP3858724B1 (en) 2024-02-14
EP3858724A1 (en) 2021-08-04
EP3858724C0 (en) 2024-02-14
WO2020063670A1 (zh) 2020-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73649U (zh) 折叠车
CN103313903B (zh) 儿童手推车框架组件
CN208855804U (zh) 用于折叠自行车的主车架及折叠自行车
CN105083444B (zh) 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US10501141B2 (en) Folding tricycle
CN101844576A (zh) 婴儿车
US11981364B2 (en) Cart
EP2679287A1 (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folding golf carts
CN102271991A (zh) 用于自行车转向柱的铰接装置
CN106364541B (zh) 一种可折叠车架
EP2781430B1 (en) Child's folding pushchair
CN201545035U (zh) 折叠式婴儿车
CN106394631A (zh) 一种具有联接机构的四轮折叠式拖车
CN106428149A (zh) 具有联接机构的用于组合式折叠拖车的后车架组件
CN208931527U (zh) 一种折叠电动车
CN106275006B (zh) 手推车
CN101570206A (zh) 折叠式儿童推车
CN212637544U (zh) 一种多功能运输车
CN113827935B (zh) 一种可立式折叠的高尔夫球包车
CN216611267U (zh) 拖车
CN219007853U (zh) 拖车
CN108502004A (zh) 童车的折叠车架及童车
CN104986208B (zh) 折叠释放关节及儿童推车
CN217396368U (zh) 一种带锁止机构结构简单耐用的升降拖车杠
CN217456082U (zh) 手拉折叠车辅助置物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