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07853U - 拖车 - Google Patents
拖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07853U CN219007853U CN202222877933.1U CN202222877933U CN219007853U CN 219007853 U CN219007853 U CN 219007853U CN 202222877933 U CN202222877933 U CN 202222877933U CN 219007853 U CN219007853 U CN 2190078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riveted
- trailer
- tube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拖车,车架包括前壁、后壁、两个对称侧壁组成的框体、框体底部的底架和分别设于前壁两侧、后壁两侧的四个滚轮,前壁与后壁相同包括两个伸缩立管和折叠组件,伸缩立管的上下两端部分别设置上固定座、下固定座,滑动座套设在伸缩立管上能上下滑动,折叠组件左侧或右侧的上下端分别与上固定座、滑动座铆接;侧壁包括两个铰接的X形折叠件,X形折叠件包括两个中心铆接的长管,侧壁的前侧或后侧的上下端分别与上固定座、滑动座铆接;底架包括中心座和设置在中心座四角的四个底管,四个底管一端分别与中心座一端铆接,另一端与下固定座铆接。各侧面可折叠收纳,向上提拉底架的中心座即可实现收折,有效缩小聚拢拖车的占地面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输工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拖车。
背景技术
手推车,作为工业生产中现场材料运输以及人们的购物时的工具,给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传统手推车是在一载货平台(如平板或料斗)底部及后方分别设置四个滚轮、一个拉手进行物品托运,传统手推车的拉手、支撑框架和载货平台之间大都是通过焊接或螺钉螺母等方式进行固定安装的,不可折叠,这种拖车没办法折叠,在整个手推车装箱运输或者使用过程中,包装及放置都占用较大空间,而且组装过程复杂,不利于携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拖车,各个侧面都可折叠收纳,向上提拉底架的中心座即可实现收折,有效缩小聚拢拖车的占地面积,折叠和展开都方便快速。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拖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前壁、后壁、两个对称侧壁组成的框体、框体底部的底架和分别设于前壁两侧、后壁两侧的四个滚轮所述前壁与后壁相同,包括两个对称的伸缩立管和折叠组件,所述伸缩立管的上下两端部分别设置上固定座、下固定座,滑动座套设在伸缩立管上能上下滑动,所述折叠组件的左侧或右侧的上下端分别与上固定座、滑动座铆接;
所述侧壁包括两个铰接的X形折叠件,所述X形折叠件包括两个中心铆接的长管,侧壁的前侧或后侧的上下端分别与上固定座、滑动座铆接;
所述底架包括中心座和对称设置在中心座四角的四个底管,所述四个底管一端分别与中心座一端铆接,另一端与下固定座铆接。
进一步的,所述折叠组件包括两个短管和两个连接管,连接管的上端部与短管一端铰接,短管另一端与上固定座铆接,连接管的下端部与滑动座铆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座采用L形结构,L形结构中部的通孔套设在伸缩立管上,L形结构两端部分别设有侧面开口且上下贯穿的U形槽一,长管下端或连接管下端嵌入U形槽一并铆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的上端部与短管一端铰接或两个X形折叠件的铰接采用铰接件,所述铰接件包括两个对称的结构对称的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左连接件一端与右连接件一端转动连接,左连接件另一端或右连接件另一端与长管或连接管或短管的端部固定。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座采用L形结构,所述L形结构的两侧开有连通侧面与下表面的U形槽二,所述长管或短管嵌入U形槽二并铆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下固定座朝向中心侧开有连通侧面与上表面的安装槽二,所述底管嵌入安装槽二中铆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座包括底座和盖板,所述盖板安装于底座上表面;所述底座的四角侧面分别设有连通侧面和下表面的安装槽一,所述安装槽一两对称内壁开有与底座上表面连通的销轴槽,所述底管嵌入安装槽一,销轴穿底管且销轴的两端部嵌入销轴槽中。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所述前壁上的拉手组件,所述拉手组件包括把手、上拉管、拉手座和两个对称的下拉管,所述把手套设于上拉管的上端部,所述上拉管与拉手座上端固定,下拉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拉手座、下固定座铆接。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拉管连接件,所述拉管连接件上端开凹槽,凹槽靠近中心侧开有缺口,所述下拉管伸入凹槽中铆接,且能沿缺口方向左右转动;所述拉管连接件下端的凸起部与下固定座的前端部铆接,且能沿前后方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上端设有滚轮支架,所述滚轮支架上端固定有轮轴,轮轴上端插入伸缩立管中。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立管包括上管和下管,所述下管套设在上管上,所述上管的上端套设有塑胶圈,所述上管底部设有管塞。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伸缩立管配合滑动座,实现了拖车的前壁、后壁和侧壁的可折叠收纳,底架利用中心座向上提拉带动底管聚拢收折进而带动整个框体聚拢,拉手组件也可转动贴合前壁,整个车架的各个面可以有效聚拢缩小体积,收折方便快捷,减少了拖车在不使用时的占地面积,整车结构简单,展开使用也方便快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拖车的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2是拖车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拖车的侧面示意图;
图4是拖车的分解图。
图中:1前壁,2后壁,3侧壁,4底架,5滚轮,6滚轮支架,7轮轴,8上固定座,81U形槽二,9下固定座,91安装槽二,92前端部,10滑动座,101通孔,102U形槽一,11伸缩立管,111上管,112下管,113管塞,12X形折叠件,121长管,13中心座,131底座,131a安装槽一,131b销轴槽,132盖板,14底管,15短管,16连接管,17铰接件,171左连接件,172右连接件,18把手,19上拉管,20拉手座,201安装槽三,21下拉管,22拉管连接件,221凹槽,222缺口,223凸起部,23塑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方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阐述,使得本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拖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前壁1、后壁2、两个对称侧壁3组成的框体、框体底部的底架4和分别设于前壁两侧、后壁两侧的四个滚轮5。所述前壁1与后壁2相同,包括两个对称的伸缩立管11和折叠组件,所述伸缩立管11的上下两端部分别设置上固定座8、下固定座9,滑动座10套设在伸缩立管上能上下滑动,所述折叠组件的左侧或右侧的上下端分别与上固定座、滑动座铆接。所述折叠组件包括两个短管15和两个连接管16,连接管16的上端部与短管15一端铰接,短管15另一端与上固定座8铆接,连接管16的下端部与滑动座10铆接。
所述伸缩立管11采用上管111、下管112组成的伸缩管,下管112套设在上管111上,上管111上端套设塑胶圈23,上管111底部设有管塞113。管塞113优选采用橡胶等弹性材质。
本实施例所示的侧壁3包括两个铰接的X形折叠件12,所述X形折叠件包括两个中心铆接的长管121,侧壁3的前侧或后侧的上下端分别与上固定座8、滑动座10铆接。
本实施例所示的底架4包括中心座13和对称设置在中心座四角的四个底管14,所述四个底管14一端分别与中心座13一端铆接,另一端与下固定座9铆接。
前壁1或后壁2都采用折叠组件可左右折叠或展开,侧壁3采用X形折叠件12可前后折叠或展开,而底架4利用中心座13提拉聚拢四个底管14也可以聚拢或展开摊平使用,因此整个车架可以有效聚拢缩小体积,收折方便快捷,减少了拖车在不使用时的空间占用。展开使用时也方便快捷,在车架的矩形框体中还安装与矩形框体适配的布套等收纳容器,可放置运送各种细小物品。
所述滑动座10采用L形结构,L形结构中部的通孔101套设在伸缩立管11上,L形结构两端部分别设有侧面开口且上下贯穿的U形槽一102,长管121下端或连接管16下端嵌入U形槽一102并铆接。
所述连接管16的上端部与短管15一端铰接或两个X形折叠件的铰接采用铰接件17,所述铰接件17包括两个对称的结构对称的左连接件171和右连接件172,左连接件171一端与右连接件172一端转动连接,左连接件171另一端或右连接件172另一端与长管121或连接管16或短管15的端部通过销钉等紧固件固定。
所述上固定座8采用L形结构,所述L形结构的两侧开有连通侧面与下表面的U形槽二81,所述长管121、短管15分别嵌入两个U形槽二81后铆接。
所述下固定座9朝向中心侧开有连通侧面与上表面的安装槽二91,所述底管11嵌入安装槽二91中铆接。
所述中心座13包括底座131和盖板132,所述盖板132安装于底座131上表面;所述底座131的四角侧面分别设有连通侧面和下表面的安装槽一131a,所述安装槽一131a两对称内壁开有与底座131上表面连通的销轴槽131b,所述底管14嵌入安装槽一131a,销轴穿底管14且销轴的两端部嵌入销轴槽131b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拖动,在所述前壁1上设有一个拉手组件,所述拉手组件包括把手18、上拉管19、拉手座20和两个对称的下拉管21,所述把手18套设于上拉管19的上端部并用销钉等紧固件固定,所述上拉管19与拉手座20上端固定,下拉管2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拉手座20、下固定座9铆接。两个下拉管21上端与拉手座20的左侧、右侧分别铆接,具体是在拉手座20的左侧或右侧开设一个连通侧面、下表面的安装槽三201,下拉管21上端嵌入安装槽三201后铆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拉手组件还包括拉管连接件22,所述拉管连接件22上端开凹槽221,凹槽靠近中心侧开有缺口222,所述下拉管21伸入凹槽221中铆接,且能沿缺口222方向左右转动;所述拉管连接件22下端的凸起部223与下固定座9的前端部92铆接,且能沿前后方向转动。
所述滚轮5上端设有滚轮支架6,所述滚轮支架6上端固定有轮轴7,轮轴6上端插入伸缩立管11中。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座直接套设在立管11上能上下滑动,滑动座14上的通孔大于立管11的管径,通过通孔套设在立管上,沿立管自由上下滑动。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在所述立管11上设有纵向的滑槽或滑轨,所述滑动座14作为滑块沿滑槽或滑轨纵向滑动。滑槽或滑轨的长度设计为小于或等于立管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铆接是活动连接,铆接的两个部件之间可相互转动。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拖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前壁、后壁、两个对称侧壁组成的框体、框体底部的底架和分别设于前壁两侧、后壁两侧的四个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与后壁相同,包括两个对称的伸缩立管和折叠组件,所述伸缩立管的上下两端部分别设置上固定座、下固定座,滑动座套设在伸缩立管上能上下滑动,所述折叠组件的左侧或右侧的上下端分别与上固定座、滑动座铆接;
所述侧壁包括两个铰接的X形折叠件,所述X形折叠件包括两个中心铆接的长管,侧壁的前侧或后侧的上下端分别与上固定座、滑动座铆接;
所述底架包括中心座和对称设置在中心座四角的四个底管,所述四个底管一端分别与中心座一端铆接,另一端与下固定座铆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包括两个短管和两个连接管,连接管的上端部与短管一端铰接,短管另一端与上固定座铆接,连接管的下端部与滑动座铆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采用L形结构,L形结构中部的通孔套设在伸缩立管上,L形结构两端部分别设有侧面开口且上下贯穿的U形槽一,长管下端或连接管下端嵌入U形槽一并铆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上端部与短管一端铰接或两个X形折叠件的铰接采用铰接件,所述铰接件包括两个对称的结构对称的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左连接件一端与右连接件一端转动连接,左连接件另一端或右连接件另一端与长管或连接管或短管的端部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座采用L形结构,所述L形结构的两侧开有连通侧面与下表面的U形槽二,所述长管或短管嵌入U形槽二并铆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座朝向中心侧开有连通侧面与上表面的安装槽二,所述底管嵌入安装槽二中铆接。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座包括底座和盖板,所述盖板安装于底座上表面;所述底座的四角侧面分别设有连通侧面和下表面的安装槽一,所述安装槽一两对称内壁开有与底座上表面连通的销轴槽,所述底管嵌入安装槽一,销轴穿底管且销轴的两端部嵌入销轴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前壁上的拉手组件,所述拉手组件包括把手、上拉管、拉手座和两个对称的下拉管,所述把手套设于上拉管的上端部,所述上拉管与拉手座上端固定,下拉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拉手座、下固定座铆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管连接件,所述拉管连接件上端开凹槽,凹槽靠近中心侧开有缺口,所述下拉管伸入凹槽中铆接,且能沿缺口方向左右转动;
所述拉管连接件下端的凸起部与下固定座的前端部铆接,且能沿前后方向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上端设有滚轮支架,所述滚轮支架上端固定有轮轴,轮轴上端插入伸缩立管中;或者,所述伸缩立管包括上管和下管,所述下管套设在上管上,所述上管的上端套设有塑胶圈,所述上管底部设有管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77933.1U CN219007853U (zh) | 2022-10-31 | 2022-10-31 | 拖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77933.1U CN219007853U (zh) | 2022-10-31 | 2022-10-31 | 拖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07853U true CN219007853U (zh) | 2023-05-12 |
Family
ID=86252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877933.1U Active CN219007853U (zh) | 2022-10-31 | 2022-10-31 | 拖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07853U (zh) |
-
2022
- 2022-10-31 CN CN202222877933.1U patent/CN21900785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769194A (en) | Luggage truck | |
US20020149163A1 (en) | Foldable utility cart | |
US8820773B2 (en) | Convertible hand truck | |
CN103693086A (zh) | 一种可折叠式手推车 | |
CN104608804A (zh) | 手推车结构 | |
US7083184B2 (en) | Collapsible utility trailer | |
CN219007853U (zh) | 拖车 | |
KR101451976B1 (ko) | 다용도 접이식 카트 | |
CN208700505U (zh) | 一种简易型手动叉车 | |
CN208855804U (zh) | 用于折叠自行车的主车架及折叠自行车 | |
CN214648433U (zh) | 一种用于商务外贸的转运装置 | |
CN203793376U (zh) | 一种可折叠式手推车 | |
CN219325837U (zh) | 一种聚拢折叠不升高手拖车 | |
CN217260134U (zh) | 一种家具搬运折叠架 | |
CN207889758U (zh) | 便携式折叠搬运车 | |
CN206067812U (zh) | 一种伸缩式便携多功能车载折叠拖车 | |
CN215883714U (zh) | 一种带桌面板的折叠手推车 | |
CN215883708U (zh) | 一种双向推拉的可折叠手推车 | |
CN101439729A (zh) | 一种带手部健康锻炼的多功能行李车 | |
CN216580579U (zh) | 一种便携式折叠载物车 | |
CN205086972U (zh) | 多功能家用购物车 | |
CN217347863U (zh) | 一种可折叠的小推车 | |
CN106275006B (zh) | 手推车 | |
CN219215053U (zh) | 一种聚拢折叠推车 | |
CN106428149A (zh) | 具有联接机构的用于组合式折叠拖车的后车架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