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55548U - 一种自动插接接头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插接接头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55548U
CN208855548U CN201821502372.4U CN201821502372U CN208855548U CN 208855548 U CN208855548 U CN 208855548U CN 201821502372 U CN201821502372 U CN 201821502372U CN 208855548 U CN208855548 U CN 2088555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lamping jaw
intelligent terminal
shell
driv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0237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志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reative Trib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reative Trib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reative Trib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reative Trib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0237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555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555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555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插接接头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背面的固定爪盘,设置于壳体两侧的左夹爪及右夹爪,设置于壳体底端的底部夹爪;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主控电路板、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的左右夹爪驱动机构,左右夹爪驱动机构分别与左夹爪、右夹爪传动连接并驱动左夹爪及右夹爪相向或相背离移动,主控电路板连接有电源插接口从壳体露出;壳体底端还设置接头,壳体内还设置有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的接头驱动机构,所述接头与接头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接头驱动机构驱动接头伸入或脱出放置于壳体的智能终端的充电接口。本实用新型使得车载手机支架能自动夹紧智能终端,并为智能终端自动插接充电接头而进行充电。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插接接头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支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插接接头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
背景技术
车载手机支架一般放置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等便于导航等随车应用。
现有技术中,当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放置于车载支架夹紧后,如果要为智能手机充电,需要人手工使用充电导线连接车辆的充电电源与智能手机的充电接口进行充电,其操作不便,在驾驶过程中更影响行车安全。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插接接头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旨在使得车载手机支架能自动夹紧智能终端,并为智能终端自动插接充电接头而进行充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插接接头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背面的固定爪盘,设置于壳体两侧的左夹爪及右夹爪,设置于壳体底端的底部夹爪;其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主控电路板、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的左右夹爪驱动机构,左右夹爪驱动机构分别与左夹爪、右夹爪传动连接并驱动左夹爪及右夹爪相向或相背离移动,主控电路板连接有电源插接口从壳体露出;壳体底端还设置接头,壳体内还设置有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的接头驱动机构,所述接头与接头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接头驱动机构驱动接头伸入或脱出放置于壳体的智能终端的充电接口;所述壳体与智能终端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启动开关,启动开关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启动左右夹爪驱动机构驱动左夹爪及右夹爪相向移动以夹紧智能终端并在智能终端夹紧后启动接头驱动机构驱动接头伸入智能终端的充电接口;所述壳体表面还设置有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的解锁开关,控制接头驱动机构驱动接头脱出智能终端的充电接口并控制左右夹爪驱动机构驱动左夹爪及右夹爪相背离移动以松开智能终端。
其中,所述左夹爪及右夹爪至少之一还设置有夹紧感应开关,夹紧感应开关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并检测左夹爪及右夹爪夹紧智能终端后启动接头驱动机构驱动接头伸入智能终端的充电接口。
其中,所述底部夹爪包括钩部及与钩部连接的杆部,杆部背离钩部的一端固定于壳体,所述杆部与智能终端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弹性凸起,智能终端放置于钩部内表面与弹性凸起之间时,弹性凸起弹性抵紧智能终端于钩部的内表面。
其中,所述钩部包括隔开设置的第一钩部和第二钩部,第一钩部与第二钩部中间形成一接头口,接头口位于壳体底端的中间位置,所述接头从接头口处伸入或脱出智能终端的充电接口。
其中,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的备用电池,为主控电路板、左右夹爪驱动机构、接头驱动机构、启动开关、解锁开关及夹紧感应开关供电。
其中,所述夹紧感应开关包括设置于左夹爪、右夹爪至少其中之一的一弹性材料部、以及设置在弹性材料部内的触控开关,触控开关连接主控电路板。
其中,所述左右夹爪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马达、第一驱动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驱动杆的中部与第一马达传动连接,第一驱动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铰接,且第一连杆还与左夹爪铰接,第二连杆还与右夹爪铰接,左夹爪及右夹爪相对于壳体左右滑动。
其中,所述接头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马达、第二驱动杆、第三连杆、接头传动杆;第二驱动杆的一端与第二马达传动连接,第二驱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铰接,且第三连杆还与接头传动杆的一端铰接,接头传动杆部分伸出壳体底端,所述接头设置于接头传动杆伸出壳体的一端,接头传动杆相对于壳体上下滑动。
其中,所述左右夹爪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马达、第一锥齿、第二锥齿、第一螺杆及第一螺母及第二螺母;第三马达与第一锥齿传动连接,第一锥齿与第二锥齿啮合,第二锥齿与第一螺杆传动连接,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套设与第一螺杆外与第一螺杆转动连接,且第一螺母固定于左夹爪、第二螺母固定于右夹爪,左夹爪及右夹爪相对于壳体左右滑动。
其中,所述接头驱动机构包括第四马达、第二螺杆、第三螺母及接头传动杆;第四马达与第二螺杆传动连接,第三螺母套设于第二螺杆外与第二螺杆转动连接,且第三螺母固定于接头传动杆的一端,接头传动杆部分伸出壳体底端,所述接头设置于接头传动杆伸出壳体的一端,接头传动杆相对于壳体上下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插接接头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左右夹爪驱动机构及接头驱动机构,左右夹爪驱动机构在启动开关被感应或按压后驱动左夹爪及右夹爪相向移动以夹紧放置于壳体表面的智能终端,夹紧后左右夹爪驱动机构停止工作,接头驱动机构在智能终端被夹紧后驱动接头伸入智能终端的充电接口。壳体露出设置有与主控电路板连接有电源插接口,电源插接口预先通过充电导线连接与车辆上的充电电源,这样以后每次将智能终端放置于本实施例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后,左夹爪及右夹爪先自动夹紧智能终端,然后接头自动伸入智能终端的充电接口自动为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进行充电,其操作方便,在驾驶过程中不影响驾驶操作,保证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插接接头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结构放置智能终端的示意图;
图4为图1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底部夹爪与接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左右夹爪驱动机构、接头驱动机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8为左右夹爪驱动机构、接头驱动机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支架,10-壳体,11-壳体底端,12-第一壳体,13-第二壳体,14-面板,20-固定爪盘,31-左夹爪,32-右夹爪,40-底部夹爪,41-钩部,411-第一钩部,412-第二钩部,413-接头口,42-杆部,43-弹性凸起,50-主控电路板,51-电源插接口,52-启动开关,53-解锁开关,54-夹紧感应开关,541-弹性材料部,542-触控开关,60a、60b-左右夹爪驱动机构,61-第一马达,62-第一驱动杆,63-第一连杆,64-第二连杆,65-第三马达,66-第一锥齿,67-第二锥齿,68-第一螺杆,691-第一螺母,692-第二螺母,70-接头,80a、80b-接头驱动机构,81-第二马达,82-第二驱动杆,83-第三连杆,84-接头传动杆,85-第四马达,86-第二螺杆,87-第三螺母,90-备用电池,200-智能终端,201-充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实施例一,请参考图1至图4及图7、图8,本实施例提出一种自动插接接头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100,包括壳体10,设置于壳体10背面的固定爪盘20,固定爪盘20用于将支架100固定于车辆上。设置于壳体10两侧的左夹爪31及右夹爪32,设置于壳体底端11的底部夹爪40;左夹爪31、右夹爪32,底部夹爪40用于夹持固定智能终端200,本实施例的智能终端200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电脑等智能电子产品。
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主控电路板50、与主控电路板50电连接的左右夹爪驱动机构60a、60b,左右夹爪驱动机构60a、60b分别与左夹爪31、右夹爪32传动连接并驱动左夹爪31及右夹爪32相向或相背离移动,主控电路板50连接有电源插接口51从壳体10露出;电源插接口51通过充电导线连接车辆上的充电电源与本实施例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100,为车载智能终端支架100内的电路供电。
壳体底端11还设置接头70,壳体10内还设置有与主控电路板50电连接的接头驱动机构80a、80b,所述接头70与接头驱动机构80a、80b传动连接,接头驱动机构80a、80b驱动接头70伸入或脱出放置于壳体10的智能终端200的充电接口201。本实施例的接头70可以根据实际设计成TYPE-C接头或Micro-USB接头等。
所述壳体10与智能终端200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启动开关52,启动开关51与主控电路板50电连接启动左右夹爪驱动机构60a、60b驱动左夹爪31及右夹爪32相向移动以夹紧智能终端200并在智能终端200夹紧后启动接头驱动机构80a、80b驱动接头70伸入智能终端200的充电接口201;启动开关52用于触发启动左右夹爪驱动机构60a、60b,当智能终端200夹紧后左右夹爪驱动机构60a、60b停止工作,接头驱动机构80a、80b驱动接头70伸入智能终端200的充电接口201。由于电源插接口51预先通过充电导线已连接车辆上的充电电源,则当接头70伸入智能终端200的充电接口201后,即可以为智能终端200如智能手机进行充电。这样当人工首次连接车辆的充电电源和本实施例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100后,以后只要当智能手机放入车载智能终端支架100后即可自动夹紧手机并为手机自动充电,不需要每次充电时都需要手工连接充电导线,充电过程操作快捷方便,在驾驶过程中不影响驾驶操作,保证了行车的安全。
本实施例的启动开关52可以是按压式,也可以是光电感应式等结构。本实施例的智能终端200的夹紧控制可以是通过开关、传感器、左右夹爪驱动机构60a、60b的行程或者主控电路板50内的程序控制。
本实施例的壳体10表面还设置有与主控电路板50电连接的解锁开关53,控制接头驱动机构80a、80b驱动接头70脱出智能终端200的充电接口201并控制左右夹爪驱动机构60a、60b驱动左夹爪31及右夹爪32相背离移动以松开智能终端200。解锁开关53能一键解锁被充电及被夹持的智能终端200,方便智能终端200的取出。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左夹爪31及右夹爪32至少之一还设置有夹紧感应开关54,夹紧感应开关54与主控电路板50电连接并检测左夹爪31及右夹爪32夹紧智能终端后启动接头驱动机构80a、80b驱动接头70伸入智能终端200的充电接口201。夹紧感应开关54用于启动接头驱动机构80a、80b,使得接头70伸入智能终端200的充电接口201动作控制更加精准,同时夹紧感应开关54触发后说明智能终端已经被夹紧,此时主控电路板50会控制左右夹爪驱动机构60a、60b停止工作,防止智能终端200被夹坏。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感应开关54包括设置于左夹爪31、右夹爪32至少其中之一的一弹性材料部541、以及设置在弹性材料部541内的触控开关542,触控开关542连接主控电路板50。弹性材料部541在左夹爪31、右夹爪32夹紧智能终端200如智能手机后开始变形,当变形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智能终端200开始按压触控开关542而启动接头驱动机构80a、80b,并停止左右夹爪驱动机构60a、60b工作,则弹性材料部541停止继续形变。本实施例的弹性材料部541还可以设置与底部夹爪40与智能终端200夹持的部位以保护智能设备200被夹持的部位。可以理解,夹紧感应开关54还可以是压力传感器,当左夹爪31、右夹爪32夹紧智能终端200到达预定的力后触发夹紧感应开关54启动接头驱动机构80a、80b。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及面板14;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3盖合连接,面板14安装于第二壳体13上,所述面板14的上表面与智能终端200接触,所述主控电路板50、左右夹爪驱动机构60a、60b、接头驱动机构80a、80b设置于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3内,所述固定爪盘20设于第一壳体12的背面,所述启动开关52露出于面板14的表面,所述电源插接口51及解锁开关53设置第一壳体12的侧壁,所述左夹爪31、右夹爪31设置于第一壳体12的两端并相对第一壳体12左右滑动,所述底部夹爪40设置于第一壳体12的底端并相对第一壳体12上下滑动。
请继续参考图5和图6,本实施例的底部夹爪40包括钩部41及与钩部41连接的杆部42,杆部42背离钩部41的一端固定于壳体10,所述杆部42与智能终端200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弹性凸起43,智能终端200放置于钩部41内表面与弹性凸起43之间时,弹性凸起43弹性抵紧智能终端200于钩部41的内表面。弹性凸起43可由座体、弹簧及凸起构成。弹性凸起43能对智能终端200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夹持位置进行精确的定位,因为部分智能手机会使用保护壳体,这样导致整个智能手机的厚度不同,但是标准设计中,智能手机的充电接口与显示屏的上表面的距离是标准的,这样当安装有保护壳的智能手机放置于本实施例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100时,由于弹性凸起43的弹性顶紧的力,智能手机的屏幕会紧贴钩部41的内表面,而保证智能手机的充电接口与接头70是同一高度的,保证了接头能顺利伸入不同厚度的智能手机的充电接口而进行充电,提高了本实施例车载智能终端支架100的适用范围。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钩部41包括隔开设置的第一钩部411和第二钩部412,第一钩部411与第二钩部412中间形成一接头口413,接头口413位于壳体底端11的中间位置,所述接头70从接头口413处伸入或脱出智能终端200的充电接口201。第一钩部411和第二钩部412的设置使得智能终端200的底部夹持更牢固和稳定,且接头口413位于壳体底端11的中间位置,使得第一钩部411和第二钩部412也处于壳体底端11的中间位置,利用智能终端200的夹持定位。
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壳体10内还设置有与主控电路板50电连接的备用电池90,为主控电路板50、左右夹爪驱动机构60a、60b、接头驱动机构80a、80b、启动开关52、解锁开关53及夹紧感应开关54供电。
备用电池90的设置使得本实施例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100在车辆未发动时也能自动夹紧智能终端200并插接接头70于智能终端200的充电接口。因为驾驶人员的正常习惯是放置智能手机,坐下后再启动汽车,这样备用电池的设置能刚好适应驾驶人员的习惯,而不需先发到车辆,在放置智能终端200于车载智能终端支架100进行夹持固定和充电。
如图7所示,作为左右夹爪驱动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左右夹爪驱动机构60a包括第一马达61、第一驱动杆62、第一连杆63、第二连杆64;第一驱动杆62的中部与第一马达61传动连接,第一驱动杆6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63、第二连杆64铰接,且第一连杆63还与左夹爪31铰接,第二连杆64还与右夹爪32铰接,左夹爪31及右夹爪32相对于壳体10左右滑动。第一马达61、第一驱动杆62、第一连杆63、第二连杆64驱动左夹爪31及右夹爪32夹紧或松开智能终端200。第一马达61与主控电路板50电连接。
作为接头驱动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接头驱动机构80a包括第二马达81、第二驱动杆82、第三连杆83、接头传动杆84;第二驱动杆82的一端与第二马达81传动连接,第二驱动杆82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83铰接,且第三连杆83还与接头传动杆84的一端铰接,接头传动杆84部分伸出壳体底端11,所述接头70设置于接头传动杆84伸出壳体的一端,接头传动杆84相对于壳体10上下滑动。第二马达81、第二驱动杆82、第三连杆83、接头传动杆84驱动接头70伸入或脱出智能终端200的充电接口201。第二马达81与主控电路板50电连接。
如图8所示,作为左右夹爪驱动机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左右夹爪驱动机构60b包括第三马达65、第一锥齿66、第二锥齿67、第一螺杆68及第一螺母691及第二螺母692;第三马达65与第一锥齿66传动连接,第一锥齿66与第二锥齿67啮合,第二锥齿67与第一螺杆68传动连接,第一螺母691、第二螺母692套设与第一螺杆68外与第一螺杆68转动连接,且第一螺母691固定于左夹爪31、第二螺母692固定于右夹爪32,左夹爪31及右夹爪32相对于壳体10左右滑动。第三马达65、第一锥齿66、第二锥齿67、第一螺杆68及第一螺母691及第二螺母692驱动左夹爪31及右夹爪32夹紧或松开智能终端200。第三马达65与主控电路板50电连接。
作为接头驱动机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接头驱动机构80b包括第四马达85、第二螺杆86、第三螺母87及接头传动杆84;第四马达85与第二螺杆86传动连接,第三螺母87套设于第二螺杆86外与第二螺杆86转动连接,且第三螺母87固定于接头传动杆84的一端,接头传动杆84部分伸出壳体底端11,所述接头70设置于接头传动杆84伸出壳体的一端,接头传动杆84相对于壳体10上下滑动。第四马达85、第二螺杆86、第三螺母87及接头传动杆84驱动接头70伸入或脱出智能终端200的充电接口201。第四马达85与主控电路板50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自动插接接头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100,通过在壳体10内设置左右夹爪驱动机构60a、60b及接头驱动机构80a、80b,左右夹爪驱动机构60a、60b在启动开关52被感应或按压后驱动左夹爪31及右夹爪32相向移动以夹紧放置于壳体10表面的智能终端200,夹紧后左右夹爪驱动机构60a、60b停止工作,接头驱动机构80a、80b在智能终端200被夹紧后驱动接头70伸入智能终端200的充电接口201。壳体10露出设置有与主控电路板50连接有电源插接口51,电源插接口51预先通过充电导线连接与车辆上的充电电源,这样以后每次将智能终端200放置于本实施例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后100,左夹爪31及右夹爪32先自动夹紧智能终端,然后接头70自动伸入智能终端200的充电接口201自动为智能终端200如智能手机进行充电,其操作方便,在驾驶过程中不影响驾驶操作,保证行车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插接接头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背面的固定爪盘,设置于壳体两侧的左夹爪及右夹爪,设置于壳体底端的底部夹爪;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主控电路板、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的左右夹爪驱动机构,左右夹爪驱动机构分别与左夹爪、右夹爪传动连接并驱动左夹爪及右夹爪相向或相背离移动,主控电路板连接有电源插接口从壳体露出;
壳体底端还设置接头,壳体内还设置有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的接头驱动机构,所述接头与接头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接头驱动机构驱动接头伸入或脱出放置于壳体的智能终端的充电接口;
所述壳体与智能终端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启动开关,启动开关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启动左右夹爪驱动机构驱动左夹爪及右夹爪相向移动以夹紧智能终端并在智能终端夹紧后启动接头驱动机构驱动接头伸入智能终端的充电接口;
所述壳体表面还设置有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的解锁开关,控制接头驱动机构驱动接头脱出智能终端的充电接口并控制左右夹爪驱动机构驱动左夹爪及右夹爪相背离移动以松开智能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插接接头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爪及右夹爪至少之一还设置有夹紧感应开关,夹紧感应开关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并检测左夹爪及右夹爪夹紧智能终端后启动接头驱动机构驱动接头伸入智能终端的充电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插接接头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夹爪包括钩部及与钩部连接的杆部,杆部背离钩部的一端固定于壳体,所述杆部与智能终端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弹性凸起,智能终端放置于钩部内表面与弹性凸起之间时,弹性凸起弹性抵紧智能终端于钩部的内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插接接头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钩部包括隔开设置的第一钩部和第二钩部,第一钩部与第二钩部中间形成一接头口,接头口位于壳体底端的中间位置,所述接头从接头口处伸入或脱出智能终端的充电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插接接头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的备用电池,为主控电路板、左右夹爪驱动机构、接头驱动机构、启动开关、解锁开关及夹紧感应开关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插接接头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感应开关包括设置于左夹爪、右夹爪至少其中之一的一弹性材料部、以及设置在弹性材料部内的触控开关,触控开关连接主控电路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插接接头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夹爪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马达、第一驱动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
第一驱动杆的中部与第一马达传动连接,第一驱动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铰接,且第一连杆还与左夹爪铰接,第二连杆还与右夹爪铰接,左夹爪及右夹爪相对于壳体左右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插接接头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马达、第二驱动杆、第三连杆、接头传动杆;
第二驱动杆的一端与第二马达传动连接,第二驱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铰接,且第三连杆还与接头传动杆的一端铰接,接头传动杆部分伸出壳体底端,所述接头设置于接头传动杆伸出壳体的一端,接头传动杆相对于壳体上下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插接接头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夹爪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马达、第一锥齿、第二锥齿、第一螺杆及第一螺母及第二螺母;
第三马达与第一锥齿传动连接,第一锥齿与第二锥齿啮合,第二锥齿与第一螺杆传动连接,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套设与第一螺杆外与第一螺杆转动连接,且第一螺母固定于左夹爪、第二螺母固定于右夹爪,左夹爪及右夹爪相对于壳体左右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插接接头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驱动机构包括第四马达、第二螺杆、第三螺母及接头传动杆;
第四马达与第二螺杆传动连接,第三螺母套设于第二螺杆外与第二螺杆转动连接,且第三螺母固定于接头传动杆的一端,接头传动杆部分伸出壳体底端,所述接头设置于接头传动杆伸出壳体的一端,接头传动杆相对于壳体上下滑动。
CN201821502372.4U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自动插接接头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 Active CN2088555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02372.4U CN208855548U (zh)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自动插接接头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02372.4U CN208855548U (zh)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自动插接接头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55548U true CN208855548U (zh) 2019-05-14

Family

ID=66417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02372.4U Active CN208855548U (zh)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自动插接接头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555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9561A (zh) * 2019-08-06 2019-11-29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视频采集分享方法和视频采集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9561A (zh) * 2019-08-06 2019-11-29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视频采集分享方法和视频采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08636U (zh) 一种自动旋转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
TWI566965B (zh) 汽車用收納行動裝置之固定架
CN208855548U (zh) 一种自动插接接头的车载智能终端支架
CN209330193U (zh) 一种自动感应无线充电车载手机支架
CN208190308U (zh) 一种无线充电支架
CN107672467A (zh) 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装置及其充电方法
CN110962644B (zh) 一种电动车充电桩的电路保护装置
CN107437841B (zh) 充电器、电子设备、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CN206931768U (zh) 一种用于电缆接插件上的电动锁
CN108600473A (zh) 一种全自动卡夹式手机支架
CN206351641U (zh) 一种电动车的智能充电装置
CN209402565U (zh) 一种自动感应支架
CN207416571U (zh) 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装置
CN108725232A (zh) 自动对位充电设备的外设和自动对位的充电方法
CN208581261U (zh) 一种智能车载手机支架
CN208359944U (zh) 移动自充电装置
CN206619943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充电装置
CN212098477U (zh) 一种充电桩
CN210075319U (zh) 一种电控夹持型手机支架
CN209479450U (zh) 智能立体车库用电动汽车充电枪取电端抱夹移送机构
CN209120256U (zh) 一种自动感应手机支架
CN210831070U (zh) 电动支架
CN207902304U (zh) 一种电控手机支架
CN207782897U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205952123U (zh) 一种内置有电器控制装置的电动车车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