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43891U - 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43891U
CN208843891U CN201820844719.7U CN201820844719U CN208843891U CN 208843891 U CN208843891 U CN 208843891U CN 201820844719 U CN201820844719 U CN 201820844719U CN 208843891 U CN208843891 U CN 2088438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ation tank
sewage
fermentation
sedimentation basin
fer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4471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舜媛
高飞龙
吴靖
段开红
包智华
何连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Ji Shiyuan Environmental Bi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Ji Shiyuan Environmental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Ji Shiyuan Environmental Bi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Ji Shiyuan Environmental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4471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438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438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438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其用于储存污水;格栅分离设备,其用于将来自污水池的污水分离为固体物质和原水;多级发酵槽,其用于采用酵素对原水进行发酵处理,得到发酵液;多级发酵槽包括第一发酵槽;沉淀池,其用于接收发酵液,并将其分离为上清液和污泥浆,并将污泥浆的一部分作为回流液输送至多级发酵槽;出水池,其用于接收上清液的至少一部分作为处理水;酵素储罐,其用于将酵素添加至第一发酵槽。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节约酵素用量,操作流程简化。

Description

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利用酵素进行污水处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消耗量逐年增加。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并且仅有极少部分可以被人类直接使用。因此,仅仅依靠节约水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重复利用水资源成为必然。污水处理是水资源重复利用的重点。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占污水总量的比例很高,如果可以重复利用将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采用化学药剂进行污水处理会对环境造成负担,微生物制剂(例如酵素)则可以有效缓解这些问题。
CN206872531U公开了一种有机垃圾油水处理装置,包括储存箱、水果箱、生物菌溶液盒,所述水果箱固定设置于储存箱的内侧左上角,并设置有小型通孔,便于水果箱内的水果发酵后产生的发酵素滴入储存箱,所述生物菌溶液盒固定设置于水果箱的右侧,并通过设置于生物菌溶液盒下方的滴管将生物菌溶液滴入储存箱内。上述装置尽管投资成本低,但仅仅适合家庭使用;如果用于大规模处理污水,则由于没有循环利用酵素导致处理成本增加。
CN105502805A公开了一种强化微生物多级处理生活污水及回收利用的处理系统,好氧脱色系统的输入端与厌氧反应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好氧脱色系统的输出端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输出端与复合微生物培养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复合微生物培养系统的输出端与调节池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调节池的输出端与SBR生物综合处理池的输入端连接,所述SBR生物综合处理池的输出端设有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的输出端与生物膜净化池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通道的输出端与酵素菌池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通道的输出端与酵素菌池的输入端连接。上述处理系统结构复杂,适合大规模处理污水,但同样没有循环利用酵素,造成污水处理成本较高。
CN206970403U公开了一种具有净水功能的多级生态反应系统,包括微生物各级反应池,浮游植物净水池,水生动物净水池,活性炭过滤池多级生态过滤系统,模拟大自然的生态净化系统,将环保酵素应用到净化水质系统中,采用微生物净化,植物净化,动物净化,活性炭净化多级净化方式处理污水。微生物各级反应池从微生物一级反应池、微生物二级反应池、微生物三级反应池至微生物四级反应池依次从高到低存在梯度落差,并且都添加具有活性的环保酵素。这样频繁地添加酵素导致操作过程复杂,并造成酵素的浪费。
因此,目前仍然需要开发一种节约酵素、且操作流程简化的污水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可以节约酵素用量。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操作流程简化。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
污水池,其用于储存污水;
格栅分离设备,其用于将来自所述污水池的污水分离为固体物质和原水;
多级发酵槽,其用于采用酵素对原水进行发酵处理,得到发酵液,所述多级发酵槽至少包括第一发酵槽;
沉淀池,其用于接收所述发酵液,并采用沉淀法将其分离为上清液和污泥浆,并将所述污泥浆的至少一部分作为回流液输送至所述多级发酵槽;
出水池,其用于接收所述上清液的至少一部分作为处理水;和酵素储罐,其用于将酵素添加至所述第一发酵槽。
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格栅分离设备、多级发酵槽、沉淀池、出水池和酵素储罐。任选地,还包括填料槽和/或储水池。多级发酵槽包括第一发酵槽。酵素储罐中储存的酵素被添加至第一发酵槽。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酵素,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污水池可以通过管线与格栅分离设备,将其中储存的污水供给至格栅分离设备。格栅分离设备具有格栅,可以将污水中的较大体积的物质分离出来,从而形成固体物质和原水。格栅分离设备分离得到的原水通过管线进入多级发酵槽。多级发酵槽采用酵素对原水进行发酵处理,得到发酵液。发酵液中含有大量的酵素与污水发酵形成的益生菌等。多级发酵槽产生的发酵液进入沉淀池,分离为上清液和污泥浆(MLSS)。在本实用新型中,上清液是相对污泥浆而言的,其固含量较低,并不表示其为澄清的溶液。污泥浆含有发酵形成的益生菌,至少一部分作为回流液输送至所述多级发酵槽,因此,回流液含有大量益生菌。上清液进入出水池。出水池通过回流管线与多级发酵槽连接,可以将部分处理水返回至多级发酵槽。出水池的后端设置有储水池,这样便于灵活控制处理水。本实用新型将回流液输送至所述多级发酵槽,使得酵素循环利用,节约酵素用量。
在本实用新型中,多级发酵槽的数量根据污水处理量而定,例如为2~8个,优选为3~6个。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装置,优选地,在多级发酵槽中,除了第一发酵槽之外的其他发酵槽均可以不添加酵素。这样可以避免频繁地添加酵素,简化了操作流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多级发酵槽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发酵槽、第二发酵槽和第三发酵槽,从而使得发酵液依次通过第一发酵槽、第二发酵槽和第三发酵槽;且第二发酵槽、第三发酵槽设置均可以不添加酵素。这样可以进一步简化操作流程。第一发酵槽、第二发酵槽、第三发酵槽可以从高到低依次存在梯度落差。第一发酵槽产生的发酵液在重力作用下进入第二发酵槽,第二发酵槽产生的发酵液在重力作用下进入第三发酵槽。第一发酵槽、第二发酵槽、第三发酵槽也可以依次通过管线连接,前一个发酵槽产生的发酵液通过泵送的方式进入下一个发酵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装置,优选地,所述多级发酵槽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发酵槽、第二发酵槽、第三发酵槽、第四发酵槽、第五发酵槽和第六发酵槽,从而使得发酵液依次通过第一发酵槽、第二发酵槽、第三发酵槽、第四发酵槽、第五发酵槽和第六发酵槽;且第二发酵槽、第三发酵槽、第四发酵槽、第五发酵槽和第六发酵槽均可以不添加酵素。这样可以进一步简化了操作流程、且污水处理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装置,优选地,第一发酵槽、第二发酵槽、第三发酵槽、第四发酵槽、第五发酵槽和第六发酵槽从高到低依次存在梯度落差。前一个发酵槽产生的发酵液在重力作用下进入下一个发酵槽。此外,第一发酵槽、第二发酵槽、第三发酵槽、第四发酵槽、第五发酵槽和第六发酵槽也可以依次通过管线连接,前一个发酵槽产生的发酵液通过泵送的方式进入下一个发酵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装置,优选地,所述沉淀池设置为能够将所述污泥浆的至少一部分作为回流液输送至第一发酵槽。回流液含有发酵产生的大量益生菌,进而减少酵素用量。此外,由于酵素的添加以及回流液的添加均在第一发酵槽中进行,使得设备监测和工艺控制更加简单。任选地,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包括污泥发酵槽。污泥浆(MLSS)进入污泥发酵槽发酵,一部分污泥浆回流到第一发酵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装置,优选地,其还可以包括填料槽,其用于向所述上清液补充催化触媒。填料槽设置在所述沉淀池与所述出水池之间的管线上。催化触媒可以采用本领域已知的那些,这里不再赘述。催化触媒也可以使用酵素。填料槽可以填充有负载催化触媒的载体。催化触媒对上清液进一步处理,提高水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装置,优选地,所述填料槽设置在所述出水池与所沉淀池之间的管线上,并且在所述出水池的后端设置有储水池。储水池用于储存处理水,其中一部分可以被送至多级发酵槽,优选为第一发酵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可以交替使用或者同时使用,根据污水处理量而定。优选地,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同时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装置,优选地,所述沉淀池包括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且第一沉淀池用于接收所述发酵液,第二沉淀池用于接收第一沉淀池得到的上清液。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沉淀池设置为能够将其污泥浆的至少一部分回流至第一沉淀池。例如,将管道分别插入第一沉淀池的下部和第二沉淀池的下部,并在管道上设置输送泵。通过输送泵使得第二沉淀池的污泥浆的至少一部分回流至第一沉淀池下部。这样第二沉淀池收集更多的上清液,第一沉淀池收集更多的污泥浆,从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二沉淀池与所述第一发酵槽通过回流管线连接,所述第二沉淀池设置为能够将所述第二沉淀池的污泥浆的一部分作为回流液输送至第一发酵槽。这样操作简单,且可以大大节约酵素用量。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将沉淀池产生的至少一部分污泥浆返回多级发酵槽,由于污泥浆含有大量污水发酵用的益生菌,从而可以节约酵素用量。本实用新型的酵素添加和回流液均加入第一发酵槽,简化了操作流程,且监控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污水池,2-格栅分离设备,31-第一发酵槽,32-第二发酵槽,33-第三发酵槽,34-第四发酵槽,35-第五发酵槽,36-第六发酵槽,41-第一沉淀池,42-第二沉淀池,5-出水池,6-填料槽,7-酵素储罐,8-储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储存污水的污水池1、将污水分离为固体物质和原水的格栅分离设备2,采用酵素对原水进行发酵处理得到发酵液的多级发酵槽,将发酵液分离为上清液和污泥浆的沉淀池,接收上清液的出水池5,储存酵素和将酵素添加多级发酵槽的酵素储罐7。该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向上清液补充催化触媒的填料槽6以及设置在出水池5后端的储水池8。
本实施例的多级发酵槽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发酵槽31、第二发酵槽32、第三发酵槽33、第四发酵槽34、第五发酵槽35和第六发酵槽36;它们之间从高到低依次存在梯度落差,从而使得发酵液在重力作用下依次通过第一发酵槽31、第二发酵槽32、第三发酵槽33、第四发酵槽34、第五发酵槽35和第六发酵槽36。酵素储罐7将酵素添加至第一发酵槽31,同时第二发酵槽32、第三发酵槽33、第四发酵槽34、第五发酵槽35和第六发酵槽36不添加酵素。
本实施例的沉淀池包括第一沉淀池41和第二沉淀池42,第一沉淀池41和第二沉淀池42均形成上清液和污泥浆。污泥浆含有益生菌。第一沉淀池41接收来自第六发酵槽36的发酵液,第二沉淀池42则接收来自第一沉淀池41得到的上清液。第二沉淀池42的污泥浆的一部分回流至第一沉淀池41,另一部分回流至第一发酵槽31。这样,第二沉淀池42中收集上清液,将其作为处理水进入出水池5。
填料槽6设置在第二沉淀池42与出水池5之间的管线上,填料槽6填充有负载触媒的载体,向上清液补充触媒,从而进一步净化处理水。储水池8设置在出水池5的后端,其储存处理水,并将其中一部分输送至第一发酵槽31。
实施例2
除了不设置填料槽6之外,其余部件和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除了不设置填料槽6和储水池8之外,其余部件和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储存污水的污水池1、将污水分离为固体物质和原水的格栅分离设备2,采用酵素对原水进行发酵处理得到发酵液的多级发酵槽,将发酵液分离为上清液和污泥浆的沉淀池,接收上清液的出水池5,储存酵素和将酵素添加多级发酵槽的酵素储罐7。该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向上清液补充催化触媒的填料槽6以及设置在出水池5后端的储水池8。
本实用新型的多级发酵槽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发酵槽31、第二发酵槽32和第三发酵槽33;它们之间从高到低依次存在梯度落差,从而使得发酵液在重力作用下依次通过第一发酵槽31、第二发酵槽32和第三发酵槽33。酵素储罐7将酵素添加至第一发酵槽31,其他发酵槽则不添加酵素。
本实施例的沉淀池包括第一沉淀池41和第二沉淀池42,第一沉淀池41和第二沉淀池42均形成上清液和污泥浆。第一沉淀池41接收来自第三发酵槽33的发酵液,第二沉淀池42则接收来自第一沉淀池41的上清液。第二沉淀池42的污泥浆的一部分回流至第一沉淀池41,另一部分回流至第一发酵槽31。第二沉淀池42中收集更多上清液,其作为处理水进入出水池5。
填料槽6设置在第二沉淀池42与出水池5之间的管线上,其中填充有负载触媒的载体,向上清液补充触媒。储水池8设置在出水池5的后端,其储存处理水,并将其中一部分输送至第一发酵槽31。
实施例5
除了不设置填料槽6之外,其余部件和连接关系与实施例4相同。
实施例6
除了不设置填料槽6和储水池8之外,其余部件和连接关系与实施例4相同。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污水池,其用于储存污水;
格栅分离设备,其用于将来自所述污水池的污水分离为固体物质和原水;
多级发酵槽,其用于采用酵素对原水进行发酵处理,得到发酵液,所述多级发酵槽至少包括第一发酵槽;
沉淀池,其用于接收所述发酵液,并采用沉淀法将其分离为上清液和污泥浆,并将所述污泥浆的至少一部分作为回流液输送至所述多级发酵槽;
出水池,其用于接收所述上清液的至少一部分作为处理水;和
酵素储罐,其用于将酵素添加至所述第一发酵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级发酵槽中,除了所述第一发酵槽之外的其他发酵槽均不添加酵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设置为能够将所述回流液输送至所述第一发酵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填料槽,其用于向所述上清液补充催化触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槽设置在所述出水池与所沉淀池之间的管线上,并且在所述出水池的后端设置有储水池。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发酵槽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发酵槽、第二发酵槽、第三发酵槽、第四发酵槽、第五发酵槽和第六发酵槽,从而使得发酵液依次通过第一发酵槽、第二发酵槽、第三发酵槽、第四发酵槽、第五发酵槽和第六发酵槽;且第二发酵槽、第三发酵槽、第四发酵槽、第五发酵槽和第六发酵槽设置为均不添加酵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发酵槽、第二发酵槽、第三发酵槽、第四发酵槽、第五发酵槽和第六发酵槽从高到低依次存在梯度落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包括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且所述第一沉淀池用于接收所述发酵液,所述第二沉淀池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沉淀池得到的上清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沉淀池设置为能够将所述第二沉淀池的污泥浆的一部分回流至第一沉淀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沉淀池与所述第一发酵槽通过回流管线连接,所述第二沉淀池设置为能够将所述第二沉淀池的污泥浆的一部分作为回流液输送至所述第一发酵槽。
CN201820844719.7U 2018-06-01 2018-06-01 污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088438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44719.7U CN208843891U (zh) 2018-06-01 2018-06-01 污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44719.7U CN208843891U (zh) 2018-06-01 2018-06-01 污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43891U true CN208843891U (zh) 2019-05-10

Family

ID=66351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44719.7U Active CN208843891U (zh) 2018-06-01 2018-06-01 污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438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33757Y (zh) 一种用于果汁废水的污水处理系统
CN103319058A (zh) 中药提取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CN107417043A (zh) 一种零排放双膜法处理养殖场废水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4386883B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浓缩液深度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5174617A (zh) 规模化养猪场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CN204022632U (zh) Ao-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5274024A (zh) 用于处理工业发酵废水的微生物制剂
CN103288302A (zh) 一种畜禽养殖废水的资源利用和处理装置
CN211497305U (zh) 一种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设备
CN102260026A (zh) 生活杂排水生化处理装置
CN202346863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装置
CN202543002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03238141U (zh) 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膜过滤系统
CN205045957U (zh) 一种节能型皮革废水综合处理系统
CN208843891U (zh) 污水处理装置
CN205061690U (zh) 一种厌氧-好氧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3820591U (zh) 一种集成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2508958U (zh) 一种剩余污泥零排放脱氮除磷装置
CN208500678U (zh) 污水处理及污泥减量装置
CN101704619A (zh)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和再利用工艺
CN109052820A (zh) 一种变电站污水处理零排放装置
CN208362142U (zh) 再生水生产装置
CN203754501U (zh) 内置缺氧曝气滤池
CN202898106U (zh) 一种无反冲洗自流式好氧池泥水分离装置
CN207811366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