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42491U - 一种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42491U
CN208842491U CN201821276713.0U CN201821276713U CN208842491U CN 208842491 U CN208842491 U CN 208842491U CN 201821276713 U CN201821276713 U CN 201821276713U CN 208842491 U CN208842491 U CN 208842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pedal
pipe sleeve
limitation
collision
moves 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767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鹏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gile Electric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gile Electric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gile Electric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gile Electric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767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424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42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424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Elements And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及车辆,所述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包括仪表横梁和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仪表横梁固定连接;以汽车前进方向为前侧,以汽车后退方向为后侧,所述限位结构设于所述制动踏板后侧;该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以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限制制动踏板侵入乘员舱,从而保护驾驶员的腿部。

Description

一种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少碰撞损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正面碰撞是现在交通事故的主要形式之一,在交通事故中乘员受伤害比率较大,各国均把汽车的正面碰撞能作为汽车安全性能评价指标之一。在正面碰撞过程中,驾驶员一般都会受到踏板,尤其是制动踏板的挤压,导致驾驶员的腿部伤害更严重。
现有技术主要是通过在车前设置前横梁结构或者使用吸能盒来进行碰撞防御,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1749428.1的中国专利申请是通过前横梁的变形来减少碰撞冲击力、分散碰撞能;专利申请号为CN201711352813.7的中国专利申请是在前横梁的基础上增加了吸能盒,通过吸收碰撞能来减少车身伤害;均是只能起到初次缓冲减震的功能,而对于一些正面碰撞时间较短的碰撞,汽车受力瞬间变大,前横梁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变形,吸能盒在短时间内无法全面化力,撞击力则会完全传递到车内,制动踏板则会侵入乘员舱对驾驶员造成二次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及车辆,该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以限制制动踏板的后移量,防止制动踏板伤害驾驶员腿部。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及车辆,所述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包括仪表横梁,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仪表横梁固定连接;以汽车前进方向为前侧,以汽车后退方向为后侧,所述限位结构设于制动踏板后侧。
作为优选,为了使所述限位结构与仪表横梁获得更高的焊接强度,所述限位结构通过管套与仪表横梁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使管套与仪表横梁、管套与限位结构连接时定位,所述管套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定位孔。
作为优选,为了方便操作、获得更高的焊接生产率,所述管套与仪表横梁、管套与限位结构的连接方式为CO2保护焊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减小车身重量、降低成本,所述限位结构为中空结构管体。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车辆在颠簸路面行驶时,所述限位结构与制动踏板碰撞发出异响,在沿踩踏所述制动踏板方向的反方向,制动踏板与限位结构接触的接触点之间的距离d大于等于20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总体来讲,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
有益效果: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及车辆,能够在发生正面碰撞时限制制动踏板的侵入,降低驾驶员腿部的伤害值,提高整车正面碰撞的安全性能。
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的仪表横梁、管套和限位结构的连接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的仪表横梁、管套和限位结构的连接左前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的装配右视图。
图中:1-仪表横梁,2-限位结构,3-制动踏板,4-端口,5-管套,6-管套,7-端口,8-管套,9-管套,10-定位孔,11-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发明人考虑到传统的汽车在遭遇正面碰撞时,汽车上的前横梁结构和吸能盒无法全面转化正面冲撞力,导致发动机在部分冲撞力的作用下后移挤压到真空助力器,从而带动制动踏板侵入乘员舱,伤害驾驶员的小腿和脚部。
基于以上考虑,发明人在制动踏板和驾驶员之间加了一个固定的限位结构,防止制动踏板直接侵入乘员舱,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参阅图1所示,一种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包括仪表横梁1和限位结构2,限位结构2和仪表横梁1固定连接;以汽车前进方向为前侧,以汽车后退方向为后侧,限位结构2设于制动踏板3后侧;乘员舱位于限位结构3的后侧。该结构下的制动踏板3受外力时,制动踏板3会首先接触到限位结构3,而非驾驶员的小腿和脚部。
发明人还考虑到在遭遇正面碰撞的过程中,若限位结构2受外力作用,出现后移现象,同样会造成安全隐患,所以,限位结构2必须保持位置固定。因此,发明人将限位结构2固定连接在车内的仪表横梁上,具体方案如下。
参阅图2所示,限位结构2和仪表横梁1固定连接,因为仪表横梁1在正面碰撞中的后移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限位结构2在正面碰撞中几乎无后移,限位结构2也就不会碰撞到在其后方的驾驶员。
作为优选,参阅图3所示,限位结构2上的端口4的一侧半边与管套5下部固定连接,另一侧半边与管套6下部固定连接,管套5下部和管套6下部对称固定连接在限位结构2的端口4上;管套5上部固定连接在仪表横梁1上,管套6上部固定连接仪表横梁1上,管套5上部和管套6上部对称固定连接在仪表横梁1上;限位结构2的另一个端口7通过管套8和管套9对称固定连接在仪表横梁1上,其连接方式与端口4相同;其中,管套5、管套6、管套8和管套9的厚度为2mm-4mm,利用管套连接可获得更高的连接强度。
作为优选,参阅图3所示,管套5上设有定位孔10和定位孔11,定位孔10设于管套5上部,仪表横梁1上设有一定位点,该定位点与定位孔10同心,且二者中间通过连接部件实现管套5上部与仪表横梁1的固定连接;定位孔11设于管套5下部,限位结构2的端口4上设有另一定位点,该定位点与定位孔11同心,且二者中间通过连接部件实现管套5下部与限位结构2的固定连接;管套6、管套8、管套9上部与仪表横梁1的连接方式跟管套5上部连接方式相同,管套6、管套8、管套9下部与限位结构2的连接方式跟管套5下部连接方式相同;上述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通过连接部件与定位点、定位孔的过盈配合、螺钉连接来实现,其中连接部件可以是定位销、螺栓,但不仅仅限于这两种连接部件;采用这种定位连接方式可以确保管套与仪表横梁1、限位结构2的连接精度。
作为优选,参阅图3所示,管套5、管套6、管套8和管套9与仪表横梁1的连接方式为CO2保护焊连接,管套5、管套6、管套8和管套9与限位结构2的连接方式为CO2保护焊连接,CO2保护焊连接操作方便、可以获得更高的焊接生产率。
作为优选,限位结构2为中空结构管体,管体壁厚为2mm-4mm,管外径为60mm-80mm;该结构管体可以减小车身重量、降低成本。
作为优选,限位结构2上有两个管口通过管套与仪表横梁1连接,参阅图1和图2所示,限位结构2在汽车行驶方向的投影为“U”字型,将“U”字型管体结构分为左、中、右侧三部分,其中左侧部分为直管状,中部为水平状,将左侧管体沿“U”字型管体中间对称得到一对称管体,对称管体向汽车行驶方向凹陷得到右侧管体;左侧管体上端口4通过管套5、管套6与仪表横梁1连接,右侧管体上端口7通过管套8、管套9与仪表横梁1连接;该结构设计可以获得更高的车内空间利用率。
作为优选,参阅图4所示,在沿踩踏制动踏板3方向的反方向,制动踏板3与限位结构2接触,制动踏板3与限位结构2上的接触点之间的距离d大于等于20mm。为了防止车辆在颠簸路面行驶时,限位结构2与制动踏板3碰撞发出异响。
作为优选,中空结构管体的壁厚为1mm,管外径为60mm,可以在减小车身重量的同时,满足车辆对零部件强度的要求。
作为优选,中空结构管体的材料为16MnAl,可以在减小车身重量的同时,满足车辆对零部件强度的要求。
作为优选,管套5、管套6、管套8和管套9的厚度为3mm,可以在减小车身重量的同时,满足车辆对零部件强度的要求。
作为优选,管套5、管套6、管套8和管套9的材料为HC340LA(H代表高强钢,C代表冷轧基板),可以是低合金高强度钢,该材料能够在减小车身重量的同时,满足车辆对零部件强度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总体来讲,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及车辆增加了限位结构2;当汽车遭遇正面碰撞时间较短的碰撞时,汽车受力瞬间变大,前横梁与吸能盒均无法全面转化撞击力时,撞击力会完全传递到车内,制动踏板侵入乘员舱,首先接触到限位结构2,而限位结构2固定在仪表横梁1上,仪表横梁1在碰撞中的后移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制动踏板3在接触到限位结构2后就不会再继续侵入乘员舱,从而保护了驾驶员的腿部。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1)

1.一种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仪表横梁和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仪表横梁固定连接;以汽车前进方向为前侧,以汽车后退方向为后侧,所述限位结构设于制动踏板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通过管套与仪表横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定位孔,分别用于管套与仪表横梁、管套与限位结构连接时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与仪表横梁、管套与限位结构的连接方式为CO2保护焊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中空结构管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结构管体的壁厚为2mm-4mm,管外径为60mm-80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结构管体的材料为16MnAl。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厚度为2mm-4mm。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材料为HC340LA。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沿踩踏所述制动踏板方向的反方向,所述制动踏板与限位结构接触的接触点之间的距离d大于等于20mm。
11.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条所述的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
CN201821276713.0U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088424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6713.0U CN208842491U (zh)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6713.0U CN208842491U (zh)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42491U true CN208842491U (zh) 2019-05-10

Family

ID=66355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76713.0U Active CN208842491U (zh)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424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1645A (zh) * 2022-05-31 2022-09-20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制动踏板后移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1645A (zh) * 2022-05-31 2022-09-20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制动踏板后移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92262B (zh) 前副车架
CN108357448A (zh) 一种吸能式汽车防撞梁总成
CN105730386A (zh) 一种具有三重吸能效果的汽车防撞梁
CN104786969B (zh) 一种碰撞被动安全装置及汽车
CN105764775A (zh) 具有用于轻微重合的前侧冲撞的拦截装置的汽车车身
CN208842491U (zh) 一种限制碰撞中制动踏板后移结构及车辆
CN207157151U (zh)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装置
CN102849121A (zh) 一种乘员舱形状保持装置及安装有该装置的汽车
CN208306747U (zh) 具有传力结构的纵梁和汽车
CN101481989B (zh) 汽车车门防撞杆及使用该防撞杆的汽车车门
CN209719505U (zh) 一种防撞梁吸能盒
CN217048531U (zh) 一种汽车前端碰撞吸能结构及汽车
CN106985776B (zh) 一种抗撞结构的导向刚度补偿装置
CN201670190U (zh) 一种w型汽车保险杠骨架
CN208897017U (zh) 改善车辆小偏置碰撞受力状态的吸能盒
CN207711995U (zh) 一种新型防汽车追尾碰撞保险杠结构
CN204641631U (zh) 一种碰撞被动安全装置及汽车
CN111703391B (zh) 一种汽车前端的防撞结构装置
CN110316251A (zh) 前车架和客车
CN201685775U (zh) 商用车后防护装置
EP0979192B1 (en) Impact resistant chassis
CN108674346A (zh) 一种车辆行驶预警装置
CN112208473B (zh) 一种支撑梁机构及汽车
CN218489613U (zh) 车辆底盘和车辆
CN203544167U (zh) 平头牵引车驾驶室碰撞缓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