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37796U - 手持式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37796U
CN208837796U CN201721861968.9U CN201721861968U CN208837796U CN 208837796 U CN208837796 U CN 208837796U CN 201721861968 U CN201721861968 U CN 201721861968U CN 208837796 U CN208837796 U CN 2088377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main body
cyclone separator
hook portion
latch hoo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6196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卞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henghe Clea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henghe Clea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henghe Clea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henghe Clea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6196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377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377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377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包括:主机体、旋风分离装置、用于将旋风分离装置连接到主机体上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弹性支撑在旋风分离装置上的锁扣,锁扣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按压部以及一对锁钩部,主机体上设置有与一对锁钩部相匹配的一对锁孔,一对锁钩部具有第一、二位置,在处于第一位置时、一对锁钩部卡在一对锁孔中以防止旋风分离装置从主机体上脱离,在处于在第二位置时、一对锁钩部从一对锁孔中脱离以使得旋风分离装置能够从主机体上脱离,按压部被布置成使得在按压部上的按压使得一对锁钩部从第一位置转换到第二位置。本案手持吸尘器,在拆除旋风分离装置时只需捏紧一对按压部即可安装和拆卸工作,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手持式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吸尘器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持式吸尘器以其轻便、能够适应各种狭窄的清洁区域而应用的越来越广泛。
公开号为CN10549630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吸尘器”,该吸尘器包括主机、进风口、出风口、与主机相连的旋风分离器以及为该吸尘器供电的电源,主机后端设置有供用户手持该吸尘器的手柄。
类似于上述手持式吸尘器,前侧的旋风分离器与后侧的主机之间一般均为可拆式固定连接,旋风分离器与主机之间安装是否牢固。拆卸是否方便,均为影响用户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拆卸安装均方便的手持式吸尘器。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包括:
主机体,所述的主机体上设置有把手、真空电机以及电池包;
旋风分离装置,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能够拆卸的设置在所述主机体的前侧;
连接机构,用于将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连接到所述的主机体上,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弹性支撑在所述旋风分离装置上的锁扣,所述的锁扣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按压部以及一对锁钩部,所述的主机体上设置有与一对所述的锁钩部相匹配的一对锁孔,一对所述的锁钩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一对所述的锁钩部处于第一位置时、一对所述的锁钩部卡在一对所述的锁孔中以防止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从所述的主机体上脱离,在一对所述的锁钩部处于在第二位置时、一对所述的锁钩部从一对所述的锁孔中脱离以使得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能够从所述的主机体上脱离,所述的按压部被布置成使得在所述按压部上的按压使得一对所述锁钩部从第一位置转换到第二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包括尘杯以及设置在所述尘杯顶部的上盖,所述的锁扣设置在所述的上盖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上盖顶部具有一凸起,凸起具有相对的两个侧壁,两个所述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通孔,所述的锁扣安装在所述的凸起上并且一对所述的按压部从所述的通孔内伸至外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一对所述按压部的内侧与所述的凸起之间均设置有一弹性部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上盖能够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的尘杯顶部,并且在所述的上盖拆卸后能够暴露处位于所述尘杯内部的一过滤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尘杯的底部设置有一可翻开的底盖。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主机体上设置有一插块,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上设置有一插槽,所述的锁孔设置在所述的插块上,所述的锁钩部位于所述的插槽内;当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锁在所述的主机体上时,所述的插块插在所述的插槽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主机体上设置有一接口,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上设置有一出气口;当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锁在所述的主机体上时,所述的出气口与所述的接口相接通以使得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与所述的真空电机流体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主机体与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在远离所述插槽与插块的区域还设置有若干个定位结合区域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获得如下有益效果:本案手持吸尘器,在拆除旋风分离装置时只需捏紧一对按压部即可安装和拆卸工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主剖视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风分离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风分离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从后向前观察旋风分离装置与主机体部分分开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从前向后观察旋风分离装置与主机体部分分开的示意图;
其中:100、手持式吸尘器;1、主机体;2、旋风分离装置;11、把手;12、工作档位开关;13、扳机式开关;14、壳体;15、风道;16、排气口;17、锁孔;18、插块;19、接口;112、定位结合区域;21、尘杯;22、上盖;23、过滤器;24、进气短管;25、凸起;251、侧壁;2511、通孔;26、底盖;27、锁扣;271、按压部;272、锁钩部;28、弹簧;210、插槽;211、出气口;212、定位结合区域;3、真空电机;4、电池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如图1、2显示了手持式吸尘器100,包括主机体1和旋风分离装置2。旋风分离装置2位于主机体1的前侧并且二者为可拆分连接。主机体1具有位于后部的把手11、位于把手11上端部上方的工作档位开关12、位于把手11前端面上的扳机式开关13、位于下部的壳体14、位于把手11前侧的风道15。壳体14的前端部与旋风分离装置2相邻,把手11的下端部连接在壳体14的后部上端面处。主机体1的壳体14内收纳有真空电机3和电池包4,真空电机3与电池包4前后并排设置在旋风分离装置2的后方并且二者同时位于把手11的下方,真空电机3靠近旋风分离装置2的下部。壳体14前端部上设置有若干个连通外界与真空电机3的排气口16,排气口16的口部朝向旋风分离装置2的方向设置。
如图3所示的旋风分离装置2,它包括一可分离的尘杯21、设置在尘杯21顶部的上盖22、位于尘杯21内部的过滤器23。尘杯21的前侧上部一体设置有进气短管24,上盖22的顶部设置有中空的凸起25,凸起25具有相对的两个侧壁251。上盖22能够拆卸的设置在尘杯21的顶部,并且在上盖22拆卸后能够暴露出位于尘杯21内部的过滤器23。尘杯21的底部设置有一可翻开的底盖26。
如图4所示,凸起25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用于将旋风分离装置2连接到主机体1上并使得旋风分离装置2的尘杯21与风道15以及真空电机3连通。连接机构包括弹性支撑在凸起25上的锁扣27,锁扣27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按压部271以及一对锁钩部272,凸起25的一对侧壁251上分别开设有一通孔2511,一对按压部271的内侧与凸起25之间均设置有一弹簧28(参见图2)并且一对按压部271从通孔2511内伸至外部以供用于按压。如图5所示,主机体1上设置有与一对锁钩部272相匹配的一对锁孔17。一对锁钩部272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处于第一位置时、一对锁钩部272卡在一对锁孔17中以防止旋风分离装置2从主机体1上脱离(如图1位置),在一对锁钩部172处于在第二位置时、一对锁钩部172从一对锁孔17中脱离以使得旋风分离装置2能够从主机体1上脱离,按压部271被布置成使得在按压部271上的按压使得一对锁钩部172从第一位置转换到第二位置。
如图5、6所示,主机体1的前侧上部处设置有一插块18,旋风分离装置2顶盖的上设置有一插槽210,锁孔17设置在插块18上,锁钩部272位于插槽210内;当旋风分离装置2锁在主机体1上时,插块18插在插槽210内。为了使得旋风分离装置2与主机体1固定后,二者实现气流连通,旋风分离装置2在位于插槽210下侧设置有一出气口211,主机体1在插块18的下侧设置有一与风道15相连通的接口19,这样当旋风分离装置2通过连接机构26锁在主机体1上时,出气口211与接口19实现气流连通。主机体1与旋风分离装置2在远离插槽210与插块18的区域还设置有若干个定位结合区域112和212,这两个区域能够帮助主机体1和旋风分离装置2更好的锁定。
再如图2所示,在使用中,手持式吸尘器100通过用户利用扳机式开关13而被激活,而后通过工作档位开关12选择合适的档位。含尘气流随后将在真空电机3的作用下被通过进气短管24吸入,且通过进气短管24进入尘杯21内部。含尘气流在尘杯21内做螺旋运动,相对较重或较大的脏物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空气分离。经过初步分离的初滤空气经过过滤器23后从出气口211流出,而后从风道15进入真空电机3内,最后从排气口19排到外界。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体(1),所述的主机体(1)上设置有把手(11)、真空电机(3)以及电池包(4);
旋风分离装置(2),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2)能够拆卸的设置在所述主机体(1)的前侧;
连接机构,用于将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2)连接到所述的主机体(1)上,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弹性支撑在所述旋风分离装置(2)上的锁扣(27),所述的锁扣(27)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按压部(271)以及一对锁钩部(272),所述的主机体(1)上设置有与一对所述的锁钩部(272)相匹配的一对锁孔(17),一对所述的锁钩部(272)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一对所述的锁钩部(272)处于第一位置时、一对所述的锁钩部(272)卡在一对所述的锁孔(17)中以防止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2)从所述的主机体(1)上脱离,在一对所述的锁钩部(272)处于在第二位置时、一对所述的锁钩部(272)从一对所述的锁孔(17)中脱离以使得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2)能够从所述的主机体(1)上脱离,所述的按压部(271)被布置成使得在所述按压部(271)上的按压使得一对所述锁钩部(272)从第一位置转换到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2)包括尘杯(21)以及设置在所述尘杯(21)顶部的上盖(22),所述的锁扣(27)设置在所述的上盖(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22)顶部具有一凸起(25),所述的凸起(25)具有相对的两个侧壁(251),两个所述的侧壁(251)上分别开设有一通孔(2511),所述的锁扣(27)安装在所述的凸起(25)上并且一对所述的按压部(271)从所述的通孔(2711)内伸至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按压部(271)的内侧与所述的凸起(25)之间均设置有一弹性部件(2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22)能够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的尘杯(21)顶部,并且在所述的上盖(22)拆卸后能够暴露处位于所述尘杯(21)内部的一过滤器(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21)的底部设置有一可翻开的底盖(2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体(1)上设置有一插块(18),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2)上设置有一插槽(210),所述的锁孔(17)设置在所述的插块(18)上,所述的锁钩部(272)位于所述的插槽(210)内;当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2)锁在所述的主机体(1)上时,所述的插块(18)插在所述的插槽(210)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体(1)上设置有一接口(19),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2)上设置有一出气口(211);当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2)锁在所述的主机体(1)上时,所述的出气口(211)与所述的接口(19)相接通以使得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2)与所述的真空电机(3)流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体(1)与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2)在远离所述插槽(210)与插块(18)的区域还设置有若干个定位结合区域(112,212)。
CN201721861968.9U 2017-12-27 2017-12-27 手持式吸尘器 Active CN2088377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61968.9U CN208837796U (zh) 2017-12-27 2017-12-27 手持式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61968.9U CN208837796U (zh) 2017-12-27 2017-12-27 手持式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37796U true CN208837796U (zh) 2019-05-10

Family

ID=66350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61968.9U Active CN208837796U (zh) 2017-12-27 2017-12-27 手持式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377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81484A1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109124465A (zh) 手持式吸尘器及其组合件、推杆式吸尘器
KR20090058929A (ko) 진공청소기용 사이클론 집진장치
CN107773151A (zh) 一种无线手持吸尘器
CA2825685A1 (en) Vacuum cleaner
WO2020015250A1 (zh) 手持吸尘器
CN208404385U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CN109832997A (zh) 手持式静音吸尘器
CN108433636A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CN208510931U (zh) 手持式吸尘器
JP2009148631A (ja) 電気掃除機
CN201524030U (zh) 一种吸水器
CN208625563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08837796U (zh) 手持式吸尘器
JP2007167451A (ja) サイクロン式電気掃除機
CN209826560U (zh) 一种尘杯装置及其相关吸尘器
CN216364915U (zh) 集尘装置以及电气设备
CN206934049U (zh) 一种过滤组件可拆卸的吸尘器
CN205493717U (zh) 便携式吸尘器
CN205213466U (zh) 灵芝孢子粉收集器
CN205697543U (zh) 集尘盒以及使用该集尘盒的自走式清洁装置
CN209300988U (zh) 吸尘器机身及吸尘器
CN208598270U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CN209884055U (zh) 卧式表面清洁设备
CN209059042U (zh) 真空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