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24148U - 一种水幕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幕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24148U
CN208824148U CN201821054374.1U CN201821054374U CN208824148U CN 208824148 U CN208824148 U CN 208824148U CN 201821054374 U CN201821054374 U CN 201821054374U CN 208824148 U CN208824148 U CN 2088241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dusting
partition
compartment
spray equipment
dedusting com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543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介中
姚介新
王奇
颜婵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KANGYU 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KANGYU 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KANGYU 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KANGYU 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543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241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241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241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幕除尘装置,包括粉尘进管,粉尘进管与除尘舱相连通;除尘舱被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分别隔为第一除尘隔舱、第二除尘隔舱、第三除尘隔舱和第四除尘隔舱;除尘隔舱顶部分别安装有喷淋装置;第一隔板和第三隔板下部开设有通风孔;第二隔板上部开设有通风孔;除尘隔舱中部分别设有镂空支撑板;支撑板上放置若干层多面空心球;除尘舱底部设有沉淀池;沉淀池一侧设有清水池;第四除尘隔舱顶部安装有排风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级除尘隔舱可对粉尘进行逐步地沉降处理,从而大大提升除尘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广泛应用于粉尘后处理过程中。

Description

一种水幕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尘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幕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粉尘处理一般采用密室自然沉降和过滤式除尘(袋式除尘)这两种方式。其中,自然沉降具有时间长、沉降效率低及占地面积大等缺点;而过滤式除尘(袋式除尘)具有安装时间长、检修不方便、机器容易磨损、需要经常更换布袋过滤网、除尘成本较高以及处理后直接排放对周围空气有污染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安装维护方便以及除尘效率高的水幕除尘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幕除尘装置,包括粉尘进管,所述粉尘进管与除尘舱相连通;所述除尘舱被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分别隔为第一除尘隔舱、第二除尘隔舱、第三除尘隔舱和第四除尘隔舱;所述第一除尘隔舱、第二除尘隔舱、第三除尘隔舱和第四除尘隔舱顶部分别安装第一喷淋装置、第二喷淋装置、第三喷淋装置和第四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淋装置、第二喷淋装置、第三喷淋装置和第四喷淋装置与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一喷淋装置、第二喷淋装置、第三喷淋装置和第四喷淋装置上设有若干喷头;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三隔板下部开设有通风孔;所述第二隔板上部开设有通风孔;所述第一除尘隔舱、第二除尘隔舱、第三除尘隔舱和第四除尘隔舱中部分别设有镂空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放置若干层多面空心球;所述除尘舱底部设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一侧设有清水池;所述沉淀池与所述清水池之间是相互连通的;所述沉淀池和所述清水池两侧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三隔板下部开设的通风孔水平位置的下部;所述第四除尘隔舱顶部安装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的出风口正对着所述清水池。
优选的,所述第一除尘隔舱、第二除尘隔舱、第三除尘隔舱和第四除尘隔舱舱体外侧分别设有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第一喷淋装置、第二喷淋装置、第三喷淋装置和第四喷淋装置上设有三个喷头,且所述三个喷头在一条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喷淋装置、第二喷淋装置、第三喷淋装置和第四喷淋装置上的喷头处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三隔板距离板底部150mm处开设有通风孔;所述第二隔板距离隔板顶部150mm处开设有通风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均匀铺设有六层多面空心球。
优选的,所述沉淀池底部从第一除尘隔舱到第四除尘隔舱的方向呈逐渐降低的斜坡状。
优选的,所述多面空心球球心处贯穿整个球体设有圆柱体状的镂空结构;所述多面空心球的上半球体均匀设有若干从球面到球体中心的圆柱体外侧的扇叶;所述多面空心球的下半球体同样均匀设有若干从球面到球体中心的圆柱体外侧的扇叶;所述多面空心球的上球体的扇叶与下球体的扇叶相互交错排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通过设置多级除尘隔舱可对粉尘进行逐步地沉降处理,从而大大提升除尘效果;(2)通过设置多层多面空心球,可大大增加喷淋水与粉尘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除尘效果;(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需要使用大面积的沉降池或需要频繁更换的过滤网,大大降低粉尘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5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多面空心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粉尘进管,2-除尘舱,3-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5-第三隔板,6-第一除尘隔舱,7-第二除尘隔舱,8-第三除尘隔舱,9-第四除尘隔舱,10-观察窗,11-第一喷淋装置,12-第二喷淋装置,13-第三喷淋装置,14-第四喷淋装置,15-阀门,16-支撑板,17-多面空心球,18-沉淀池,19-清水池,20-排风管,21-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水幕除尘装置,包括粉尘进管1,粉尘进管1与除尘舱2相连通,粉尘通过粉尘进管1进入除尘舱2;除尘舱2被若干隔板隔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除尘隔舱,优选的,除尘舱2被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和第三隔板5分别隔为第一除尘隔舱6、第二除尘隔舱7、第三除尘隔舱8和第四除尘隔舱9;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除尘量需求,设计除尘舱体大小和除尘隔舱个数;优选的,第一除尘隔舱6、第二除尘隔舱7、第三除尘隔舱8和第四除尘隔舱9舱体外侧分别设有观察窗10,用于工作人员监测各除尘隔舱内除尘情况;第一除尘隔舱6、第二除尘隔舱7、第三除尘隔舱8和第四除尘隔舱9顶部分别安装第一喷淋装置11、第二喷淋装置12、第三喷淋装置13和第四喷淋装置14;第一喷淋装置11、第二喷淋装置12、第三喷淋装置13和第四喷淋装置14与水管21相连通;第一喷淋装置11、第二喷淋装置12、第三喷淋装置13和第四喷淋装置14上设有若干喷头;优选的,第一喷淋装置11、第二喷淋装置12、第三喷淋装置13和第四喷淋装置14上设有三个喷头,且三个喷头在一条直线上;优选的,所述第一喷淋装置11、第二喷淋装置12、第三喷淋装置13和第四喷淋装置14上的喷头处安装有阀门15,能够调节喷淋装置喷出水流的流速大小;通常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喷淋装置11到第二喷淋装置12,到第三喷淋装置13,到第四喷淋装置14,水流是逐渐降低的,因为粉尘在第一除尘隔舱6、第二除尘隔舱7、第三除尘隔舱8至第四除尘隔舱9内的浓度是逐渐降低的,因此所需用于冲洗、沉降粉尘的水量也是逐渐减少的,这样不仅从经济角度还是除尘效率角度考虑都是最佳的;第一隔板3和第三隔板5下部开设有通风孔(未图示),优选的,第一隔板3和第三隔板5距离隔板底部150mm处开设有通风孔(未图示);第二隔板4上部开设有通风孔(未图示);优选的,第二隔板4距离隔板顶部150mm处开设有通风孔(未图示);第一除尘隔舱6、第二除尘隔舱7、第三除尘隔舱8和第四除尘隔舱9中部分别设有镂空支撑板16,用于放置若干层多面空心球17;优选的,将多面空心球17均匀铺设为六层;若多面空心球17铺设的层数过少,则对粉尘的去除效果不佳,大量粉尘不沉积下来,而是直接随着隔板上的通风孔(未图示)传输出去;若多面空心球17铺设层数过多,不仅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降低粉尘的沉降效率,还会一定程度影响整个除尘舱2内的通风效果,反而会降低除尘效果;除尘舱2底部设有沉淀池18;优选的,沉淀池18底部从第一除尘隔舱6到第四除尘隔舱9的方向呈逐渐降低的斜坡状,这样设计是由于粉尘在第一除尘隔舱6、第二除尘隔舱7、第三除尘隔舱8至第四除尘隔舱9内的沉积量是逐渐降低的,因此沉积在第一除尘隔舱6底部位置的粉尘量最大,将沉淀池18设计为斜坡状,有利于堆积在第一除尘隔舱6底部的粉尘传输至沉淀池18较低一侧的清水池19;沉淀池18与清水池19之间是相互连通的;通过在沉淀池18和清水池19两侧设置溢流口(未图示),保证沉淀池18与清水池19的液位在第一隔板3和第三隔板5下部开设的通风孔(未图示)水平位置的下部,防止水将隔板上的通风孔堵住,从粉尘无法通过隔舱;第四除尘隔舱9顶部安装有排风管20,排风管20的出风口正对着清水池19,能够将未完全沉降的少量粉尘导入清水池19进行沉降。
如图6所示,多面空心球17球心处贯穿整个球体设有圆柱体状的镂空结构;上半球体均匀设有若干从球面到球体中心的圆柱体外侧的扇叶;下半球体同样均匀设有若干从球面到球体中心的圆柱体外侧的扇叶,且上球面的扇叶与下球面的扇叶相互交错排列。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尽可能增大球体与粉尘的接触面积,从而在喷淋装置喷出水的情况下使粉尘冲洗、沉降至除尘舱2底部的沉淀池18内;且这种多面空心球17非常便于运输及回收利用,清洗起来也很方便,能够根据待除尘量的多少适当增减多面空心球17的用量:当粉尘量较大时,可适当增加多面空心球17的用量,当粉尘量较小时,可适当较少多面空心球17的用量。
使用时,可以通过风机将粉尘通过粉尘进管1导入第一除尘隔舱6,在多面空心球17与第一喷淋装置11的协同作用下,大量粉尘被清洗、沉降至第一除尘隔舱6底部的沉淀池18内;此时,未被完全沉降的粉尘会在风机的作用下通过第一隔板3下部的通风孔(未图示)进入第二除尘隔舱7,相同的原理,一部分粉尘会沉降至第二除尘隔舱7底部的沉淀池18内;剩余未完全沉降的粉尘会通过第二隔板4上部的通风孔(未图示)进入第三除尘隔舱8;同样地,剩下的粉尘会通过第三隔板5下部的通风孔(未图示)进入第四除尘隔舱9;最终未被沉降的少量粉尘会通过排风管20导入清水池19进行沉降。由于沉淀池18底部设为斜坡状,沉淀池18内的粉尘会自动传输到清水池19底部,方便进行统一处理。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除尘量多少,设计除尘舱体大小和除尘隔舱个数,从而使除尘效果达到最佳。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级除尘隔舱可对粉尘进行逐步地沉降处理,从而大大提升除尘效果;通过设置多层多面空心球17,可大大增加喷淋水与粉尘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除尘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需要使用大面积的沉降池或需要频繁更换的过滤网,大大降低粉尘处理成本。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水幕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粉尘进管(1),所述粉尘进管(1)与除尘舱(2)相连通;所述除尘舱(2)被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和第三隔板(5)分别隔为第一除尘隔舱(6)、第二除尘隔舱(7)、第三除尘隔舱(8)和第四除尘隔舱(9);所述第一除尘隔舱(6)、第二除尘隔舱(7)、第三除尘隔舱(8)和第四除尘隔舱(9)顶部分别安装第一喷淋装置(11)、第二喷淋装置(12)、第三喷淋装置(13)和第四喷淋装置(14);所述第一喷淋装置(11)、第二喷淋装置(12)、第三喷淋装置(13)和第四喷淋装置(14)与水管(21)相连通;所述第一喷淋装置(11)、第二喷淋装置(12)、第三喷淋装置(13)和第四喷淋装置(14)上设有若干喷头;所述第一隔板(3)和第三隔板(5)下部开设有通风孔;所述第二隔板(4)上部开设有通风孔;所述第一除尘隔舱(6)、第二除尘隔舱(7)、第三除尘隔舱(8)和第四除尘隔舱(9)中部分别设有镂空支撑板(16);所述支撑板(16)上放置若干层多面空心球(17);所述除尘舱(2)底部设有沉淀池(18);所述沉淀池(18)一侧设有清水池(19);所述沉淀池(18)与所述清水池(19)之间是相互连通的;所述沉淀池(18)和所述清水池(19)两侧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位于所述第一隔板(3)和第三隔板(5)下部开设的通风孔水平位置的下部;所述第四除尘隔舱(9)顶部安装有排风管(20),所述排风管(20)的出风口正对着所述清水池(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幕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尘隔舱(6)、第二除尘隔舱(7)、第三除尘隔舱(8)和第四除尘隔舱(9)舱体外侧分别设有观察窗(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幕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装置(11)、第二喷淋装置(12)、第三喷淋装置(13)和第四喷淋装置(14)上设有三个喷头,且所述三个喷头在一条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水幕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装置(11)、第二喷淋装置(12)、第三喷淋装置(13)和第四喷淋装置(14)上的喷头处安装有阀门(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幕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3)和第三隔板(5)距离板底部150mm处开设有通风孔;所述第二隔板(4)距离隔板顶部150mm处开设有通风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幕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6)上均匀铺设有六层多面空心球(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幕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8)底部从第一除尘隔舱(6)到第四除尘隔舱(9)的方向呈逐渐降低的斜坡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幕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面空心球(17)球心处贯穿整个球体设有圆柱体状的镂空结构;所述多面空心球(17)的上半球体均匀设有若干从球面到球体中心的圆柱体外侧的扇叶;所述多面空心球(17)的下半球体同样均匀设有若干从球面到球体中心的圆柱体外侧的扇叶;所述多面空心球(17)的上球体的扇叶与下球体的扇叶相互交错排列。
CN201821054374.1U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水幕除尘装置 Active CN2088241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54374.1U CN208824148U (zh)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水幕除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54374.1U CN208824148U (zh)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水幕除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24148U true CN208824148U (zh) 2019-05-07

Family

ID=66306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54374.1U Active CN208824148U (zh)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水幕除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241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33228B (zh) 一种高效清洗装置
CN202015528U (zh) 逆流连续砂滤器
CN109717125A (zh) 一种水产品暂养系统
CN109289280A (zh) 一种改进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08824148U (zh) 一种水幕除尘装置
CN108714345A (zh) 一种水幕除尘装置
CN110451671A (zh) 电泳涂装的自循环水处理装置
CN207342299U (zh) 一种带排污处理的自清洗过滤器
CN216367017U (zh) 一种新型一体化净水设备
CN209005483U (zh) 包装盒生产用除尘装置
CN208768932U (zh) 鳗鱼声红虫污垢清除装置
CN207665955U (zh) 一种刺梨清洗装置
CN2101518U (zh) 连续流化床砂过滤装置
CN206799336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CN201840928U (zh) 纤维转盘过滤机的新型旋转滤盘
CN206521348U (zh) 一种循环水过滤器
CN208599381U (zh) 一种挡板式水帘除尘装置
CN215876503U (zh) 一种农村污水一体化纤维转盘滤池
CN109954299A (zh) 一种高效提标装置
CN204910910U (zh) 水过滤装置
CN209383773U (zh) 一种微生物发酵用絮状物处理装置
CN208483727U (zh) 一种表面处理装置
CN207628152U (zh) 一种新型工业用除尘器
CN216155702U (zh) 一种养殖污水过滤生化一体机
CN216297330U (zh) 一种中药材初加工清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